脾胃科出科小结


第一篇 脾胃科出科小结
《2017中医脾胃病科实习小结》

中医脾胃病科实习小结

转眼间。在脾胃肝病科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经过科室宁老师耐心的指导,我学到了很多原来在学校不知道的知识。

首先,脾胃肝病科,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在这里集中了大量脾胃肝脏疾病患者。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是,这里除了有脾胃肝功能异常、药物性肝炎诸如此类的疾病之外,还集中了大量乙肝、丙肝等具有传染性的肝脏疾病,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传染病科室。也正因如此,在肝病科,自我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加强了自身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在老师指导和带领写的操作练习中学会了基本的消毒隔离技术,锻炼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其次,来到这里的患者多是由于肝脏疾病,因而对于肝脏疾病的一些判断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为了了解病人的肝脏储备功能以及物质代谢,大多数病人都会做肝功能储备的检查。并且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勿过度贫血、凝血功能异常、大量腹水、肝外梗阻性黄疸等的病人来说,还需要做肝脏穿刺术以了解病人的肝脏病变程度等等,而这些知识是我原来根本未曾接触过的。

第三,由于脾胃肝病科集中了大量乙肝、丙肝的患者,加上我们平时对于此类疾病的宣教和知识普及并不到位,很多正常人都不愿与患有此类疾病的病人打交道,使得病人内心产生自卑与忧愁的情绪,因而在脾胃肝病科,更需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安慰鼓励患者。比如对新入院的病人热情耐心的介绍住院环境、告知疾病相关知识等。

总之,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实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也在此特别感谢我的带教老师 宁老师 谢谢你

第二篇 脾胃科出科小结
《2017感染科的实习出科小结》

感染科的实习出科小结

医院感染科实习护士出科小结

在感染科一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还记得刚到医院的时候,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有一种茫然感。5、7号到医院报到后被老师带到了我的第一个实习科室:感染科(其实就是传染科),这里全是些乙肝、丙肝、腮腺炎、肝硬化、肺部感染、肺结核、胸膜炎、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自己觉得在那里感触还是比较多的,毕竟是第一个科室!

在实习期间,了解到该科室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重症肝炎患者较多,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以及他人,在感染科都应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几乎没有迟到早退过,对待病人态度良好,也有遇到过比较矫情的病人,但我都视而不见,表示无语!不过,在那里还是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护理操作,比如吸氧、雾化、量血压、静脉输液、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内注射、采集血标本、配皮试液、配药水、换水的顺序以及一些药水的主要作用、特殊药水的滴速等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与患者多沟通,让患者放心你。

其实护士的工作有点累不过也充斥着快乐,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了,感触就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更能体现护士医生独特的魅力!

第三篇 脾胃科出科小结
《2017感染科实习的自我小结》

感染科实习的自我小结

感染科实习护士实习总结

在感染科一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还记得刚到医院的时候,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有一种茫然感。5.7号到医院报到后被老师带到了我的第一个实习科室:感染科(其实就是传染科),这里全是些乙肝、丙肝、腮腺炎、肝硬化、肺部感染、肺结核、胸膜炎、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自己觉得在那里感触还是比较多的,毕竟是第一个科室!

在实习期间,了解到该科室 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重症肝炎患者较多,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以及他人,在感染科都应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几乎没有迟到早退过,对待病人态度良好,也有遇到过比较矫情的病人,但我都视而不见,表示无语!不过,在那里还是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护理操作,比如吸氧、雾化、量血压、静脉输液、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内注射、采集血标本、配皮试液、配药水、换水的顺序以及一些药水的主要作用、特殊药水的滴速等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与患者多沟通,让患者放心你。

其实护士的工作有点累不过也充斥着快乐,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了,感触就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更能体现护士医生独特的魅力!

第四篇 脾胃科出科小结
《脾胃科出科考试题(已修改)》

A痢下赤多白少 B痢下鲜紫脓血 C痢下脓血粘稠 D痢下赤白脓血,不甚臭秽 E痢下纯为白冻 一、单项选择题(共422题,部分答

11寒湿痢宜选方 E 案选项缺漏)

1、以下针对阴虚痢的症状有哪项不正确 C A连理汤 B葛根芩连汤 C白头翁汤 A、下痢赤白粘冻或献血粘稠 D芍药汤 E胃苓汤

B、脐腹灼痛 C脱肛 D苔少或无苔 12治疗湿热痢之里急后重症状,应在清化E腰酸怕冷,脱肛为虚寒痢表现,阴虚痢为湿热的方药中加用 A 虚坐努责 A调气药 B化湿药 C导滞药 D解毒药E2、症见痢下赤白,日久不愈,心烦口干, 行血药 舌红绛苔花剥,脉细数,辨为何痢 E 13某患者3天前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 A寒湿痢 B湿热痢 C疫毒痢 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肛门灼热,小便赤D休息痢 E阴虚痢 涩,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为 C 3、下痢时作,大便稀塘,心中烦热,饥不 A清热和中,化湿止泻 欲食,‘四肢不温,证属寒热错者,可选用B消食导滞,调和脾胃 何方加减 C C清热除湿,调气行血 A半夏泻心汤 B黄连解毒汤 C乌梅丸 D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D炙甘草汤 E温经汤 E清热除湿,健脾和中 4、久痢脱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可选何14症见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方加减 D 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 A生脉饮 B四逆汤 C六味地黄丸 多,夹有赤白粘冻,伴有腹胀食少,倦怠嗜D补中益气汤 E八珍汤 卧。舌淡苔腻,脉濡软。辨证为 D 5、暑天感暑湿而痢者可用何方加减 B A湿热痢 B寒湿痢 C疫毒痢 D A葛根芩连汤 B霍香正气散C白头翁汤休息痢 E阴虚痢 D芍药汤 E荆防败毒散 15疫毒痢的治法是 A 6、休息痢的病机概括是 C A清热解毒凉血 B清热化湿和中 A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 C清热除湿调气 D温中燥湿调气 B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 E清热和中化湿 C病久正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 16痢疾初起,治疗当忌 C D阴虚湿热,肠络受损 A调气行血 B疏散表邪 E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 C收敛止泻 D清化湿热E以上均不是 7、何人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17下列哪项不是痢疾的主要病理变化 B 脓自愈” D A寒湿滞留肠中 B脾虚湿盛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李东垣 C肠道传导失司 D气血壅滞肠中 D刘河间 E吴道琼 E湿热壅滞肠中 8、久痢,症见痢下赤白脓血,稠粘如冻,18痢下白多赤少一般多重用 B 虚坐努责,腹痛绵绵,午后低热,心烦口干, A血分药 B气分药 C寒药 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宜选 E D温药 E补药 A连理汤 B芍药汤 C桃花汤 19患者久痢不愈,下痢稀薄,带有白冻,D白头翁汤 E驻车丸 滑脱不禁,腹痛隐隐,口淡不渴,食少神疲,9、休息痢的治疗常用方 D 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应首 A驻车丸 B白头翁汤 C真人养脏汤 选 B D连理汤 E芍药汤 A连理汤合参苓白术散 10寒湿痢的表现是 E B桃花汤合真入养脏汤

脾胃病科

C良附丸合温脾汤 D芍药汤合四君子汤 E驻车丸合温脾汤

20某患者急性起病,壮热,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舌红绛,苔黄,脉滑数。辨证为 B A湿热痢 B疫毒痢 C寒湿痢 D休息痢 E阴虚痢

21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湿热痢的主症B A下痢赤白相兼 B苔白腻,脉濡缓 C肛门灼热D腹痛,里急后重小便短赤 22某患者痢下日久不愈,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腹部隐痛,口淡不渴,食少神疲,腰酸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法宜用 D A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B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C清热除湿,养阴和血 D温补脾肾,收敛固涩 E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23一般说来,初痢实则 C

A濡之B补之 C通之 D燥之 E温之 24某患者下痢赤白粘冻,白多赤少,里急后重,口淡乏味,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缓。首选治疗方为 E

A白头翁汤 B芍药汤 C葛根芩连汤 D连理汤 E以上都不是 25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者,可服 E A玉枢丹 B开噤散 C桃花汤 D连理汤 E乌梅丸 26某患者下痢赤白粘冻,腹痛,里急后重,伴有发热恶寒,头身重痛,宜选用 D A藿香正气散 B白头翁汤 C芍药汤 D荆防败毒散 E以上都不是 27治疗虚寒痢的主方是 D

A胃苓汤 B白头翁汤 C连理汤 D真人养脏汤 E温脾汤

28下列哪项不是治疗痢疾各型的首选方 B A疫毒痢用白头翁汤

B寒湿痢用真人养脏汤 C湿热痢用芍药汤 D阴虚痢用驻车丸 E休息痢用连理汤

29下列哪项不是寒湿痢的辩辨证要点 E

A里急后重 B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 C脘胀腹满,头身困重

D舌质淡,苔白腻 E脉滑数 30痢疾的病位在 E A脾 B胃 C肝 D肾 E肠

31湿热痢疾,若见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表未解而里热已甚者,治疗最佳方 A A葛根芩连汤 B香连丸C藿香正气散 D芍药汤 E活人败毒散 32痢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最易损伤的脏腑 B

A肝、肾 B脾、肾 C脾、胃 D肝、脾 E肺、肾 33休息痢的主方是 E

A芍药汤 B胃苓汤 C黄连阿胶汤 D桃花汤 E连理汤 34某患者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饱闷,头身重困,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证属 B

A湿热痢 B寒湿痢 C疫毒痢 D阴虚痢 E休息痢 35 湿热痢的病机是 A

A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瘀滞 B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 C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 D阴虚湿热,肠络受损,大肠失职 E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 36湿热痢的主方是 A

A芍药汤 B胃苓汤 C白头翁汤 D黄连阿胶汤 E桃花汤 37哪项不隶属于暴痢范畴 E

A疫毒痢 B湿热痢 C寒湿痢 D噤口痢 E阴虚痢 38痢疾病名最早见于何书 D

A《内经》B《伤寒论》C《千金要方》 D《济生方》 E《丹溪心法》 39《金匮要略》中何病隶属于痢疾范畴 D

A肠僻 B赤沃 C大瘕泄 D下利 E濡泻

40下列哪项不是痢疾的必有症状 D A腹痛 B里急后重C大便次数增多

D肛门下坠感 E下痢赤白脓血 41脾不统血证尿血用什么方治疗? A A归脾汤 B补中益气汤 C无比山药

丸 D参芪地黄汤 E当归补血汤 42肾气不固证尿血用什么方治疗? A A无比山药丸 B归脾汤 C金匮肾气丸 D知柏地黄汤 E小蓟饮子 43《景岳全书》将出血病机概括为 E

A火盛、阴伤 B热郁、气逆 C热郁、阴亏 D气虚、血瘀 E火盛、气虚

44尿血与血淋的主要鉴别点是 C A尿中血量的多少 B日排尿总量正常与否 C小便时痛与不痛

D小便数与不数E小便淋漓不尽 45以下不是引起紫斑的病因? E A血热妄行 B阴虚火旺C气不摄血 D脾不統血E肝不藏血

46肝火犯肺引起的咳血可用以下哪个方治疗? C

A百合固金汤B桑杏汤C泻白桑和黛蛤散 D玉女煎 E加味清胃散和泻心汤 47归脾汤适用治疗以下哪种类型吐血? B A肝火犯胃 B气虚血溢C胃热壅胜 D脾胃虚寒 E水饮停胃 48以下哪个不是尿血的病因? A

A下焦湿热 B肾虚火旺C脾不统血 D肾气不固 E血热妄行

49刘某,中年女性,因小便灼热,尿血鲜红三天就诊,症见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该病应用以下哪个方治疗? B

A地榆散合槐角丸 B小蓟饮子 C龙胆泻肝汤 D泻心汤 E导赤散 50王某,男,25岁,因连续便血1周就诊,询问病史,便血紫黯,伴腹部隐痛,饮冷腹痛加重,神疲,少气,便溏,舌淡,脉细,应用哪个方子治疗? A脾胃科出科小结

A黄土汤 B归脾汤 C无比山药丸 D十灰散 E地榆散合槐角散

51以下除哪项之外均为治疗血证四大法 A A行气 B止血 C祛瘀 D宁血 E补血

52脾胃虚寒之便血的选方是 C A理中汤 B补中益气汤 C黄土汤 D地榆汤 E附子理中汤

53吐血气虚血溢的选方是 D

A泻心汤合十灰散 B龙胆泻肝汤 C失笑散 D归脾汤 E补中益气汤 54不属于吐血的主要证型的是 C

A胃热壅盛 B肝火犯胃C脾胃虚寒 D瘀阻胃络 E气虚血溢 55咳血的病位 B

A胃 B肺 C肝 D脾 E肾 56鼻衄热邪犯肺的选方是 B

A龙胆泻肝汤 B桑菊饮 C玉女煎 D银翘散 E桑白散 57便血的病位主要为何脏腑? D A肝、胃 B肝、大肠 C肾、大肠 D胃、大肠 E肝、肾、胃、大肠 58吐血治疗禁忌中,“吐法尤为严禁。失血之人,气既上逆,若见有痰涎而复吐之,是助其逆势,必气上不止矣。”出自何处? C A《伤寒论》B《金匮要略》

C《血证论》D《类证治裁》E《脾胃论》 59首次从临床上将数种血证的证治经验进行总结的医家是 D

A缪希雍 B华佗 C孙思邈 D张仲景 E严用和

60“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这一观点由哪位著名医家提出? C

A孙思邈 B刘完素 C张景岳 D唐容川 E李东垣

61患者男,自诉呕吐鲜血,就诊时症见冷汗、四肢厥冷、心慌、脉搏增快,请问患者出血量至少为循环血容量的多少? B A15% B20% C17% D25% E30%

62患者男,大便隐血试验,请问患者消化道出血量至少为多少? B

A 4ml B 5ml C 6ml D 7ml E 10ml 63血证出血部位与脏腑的关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E

A咳血、呕血、鼻衄多与肺有关 B吐血、呕血、齿衄多与胃有关 C便血多与肠或胃有关 D尿血多与膀胱或肾有关 E肌衄多与心有关

64证见便血紫暗,甚至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治疗方剂宜选用 B

A归脾汤 B黄土汤 C地榆散合槐角丸 D知柏地黄丸 E无比山药丸

6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血证的治疗原则 D A治火 B治血 C治气 D治实 66尿血肾气不固证的代表方是 D A小蓟饮子B知柏地黄丸 C归脾汤 D无比山药丸 E右归丸 67证见鼻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脉数。治疗方剂宜选用 A

A玉女煎 B龙胆泻肝汤 C桑菊饮 D归脾汤 E沙参麦冬汤

68治疗鼻衄热邪犯肺证的最佳选方是 D A银翘散 B沙参麦冬汤 C泻白散 D桑菊饮 E清燥救肺汤 69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该证治法是 D A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B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C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D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E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70紫斑的阴虚火旺证的代表方是 E A知柏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十灰散 D归脾汤 E茜根散 71症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饮,舌质红,脉细数。治疗方剂宜选用 D

A玉女煎B泻心汤合十灰散 C龙胆泻肝汤 D知柏地黄丸 E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72症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治疗方剂宜选用 C

A六味地黄丸 B无比山药丸C黄土汤 D归脾汤 E地榆散合槐角丸 73吐血的胃热壅盛证的代表方是 B A龙胆泻肝汤 B泻心汤合十灰散 C地榆散合槐角丸 D小蓟饮子 E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74症见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数。治疗方剂宜选用 A

A桑菊饮 B玉女煎 C龙胆泻肝汤

D桑杏汤 E泻白散

75提出治吐血三要法行血、补肝、降气的医家是 A

A缪希雍 B张介宾 C虞抟 D唐容川 E巢元方

76下列哪一病症可见小便时疼痛 B A尿血B血淋 C石淋 D便血 E膏淋 77 鼻衄,神疲乏力,面色发白,头晕,耳鸣,心计,舌质淡,脉细无力 D

A桑菊饮 B玉女煎 C龙胆泻肝汤

D归脾汤 E百合知母汤

78 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舌质红,苔薄,脉数选用下列哪首方剂 A

A桑菊饮 B玉女煎 C龙胆泻肝汤 D归脾汤 E百合固金汤 79哪部著作是论述血症的专著 D A《黄帝内经》 B《诸病源候论》 C《医学正传》 D《血证论》

80哪部著作率先将各种出血病症归纳在一起,并以“血症”之名概之 C A《黄帝内经》 B《诸病源候论》 C《医学正传》 D《血证论》 E《医林改错》 81患者张某,男,35岁。自诉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减,大便溏薄,兼有神疲、气短、怯寒等证,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治疗应选下列何方 A

A小建中汤加减 B大承气汤加减 C少腹逐瘀汤加减 D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E柴胡疏肝散加减

82患者刘某,女,干部,2004年7月6日自诉,常腹部作痛,以胀闷,痛无定处,攻窜两胁,时聚时散,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苔薄白,脉弦。治疗选何方:D

A少腹逐瘀汤加减

B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C大承气汤加减 D柴胡疏肝散加减 E小建中汤加减

83某患者,腹痛胀闷,痛无定处,攻窜两胁,时聚时散,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苔薄白,脉弦。其治法是D A活血化瘀 B泄热通腑

C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D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E温中散寒

84某患者,脘腹疼痛,且痛势较剧,痛处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该病人的证候属于 A

A血瘀腹痛 B寒凝腹痛C虚寒腹痛 D热结腹痛 E食滞腹痛 85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恶食,嗳腐吞酸,或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腻,脉滑实。其首选取方为 B A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B枳实导滞丸加减 C柴胡疏肝散加减 D小建中汤加减 E少腹逐瘀汤加减 86腹痛胀闷,痛无定处,攻窜两胁,时聚时散,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苔薄白,脉弦。主要病机是 D

A寒邪入侵,阳气不运 B中虚脏寒,经脉失温养C湿热内结,气机壅滞 D气机郁滞不畅 E血瘀腹痛

87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减,大便溏薄,兼有神疲、气短、怯寒等证,舌淡苔白,脉象沉细。其治疗首选取方为 D

A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B大承气汤加减 C少腹逐瘀汤加减

D小建中汤加减 E柴胡疏肝散加减 88腹胀痛拒按,胸脘痞闷,大便多秘结或溏滞不爽,烦渴引饮,自汗,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其治法是 B

A温中散寒 B泄热通腑 C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D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E活血化瘀 89腹痛急暴,得温则减,遇冷痛甚,畏寒,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利,或见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紧。其病机为A

A寒邪入侵,阳气不运 B湿热内结,气机壅滞 C中虚脏寒,经脉失温养

D气机郁滞不畅 E血瘀腹痛 90下列哪一项不是腹痛的证型 D

A寒凝腹痛 B气滞腹痛

C血瘀腹痛 D痰浊腹痛 E虚寒腹痛 9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腹痛的治疗原则 B

A温中散寒 B健脾益胃,降逆

C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D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E活血化瘀 92因气郁引起的腹痛,可能是哪种疼痛 B A刺痛B胀痛 C灼痛 D隐痛 E冷痛 93下列哪项不是腹痛病的病因 D

A感受外邪 B饮食所伤 C情志抑郁 D房劳过度 E阳气素虚

94最早记载腹痛病名的是哪一部医著 A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丹溪心法》 E《医宗必读》 95腹痛是由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 C A心肺肝 B心肝肾C胆肝脾肾大肠小肠膀胱 D心脾肝肾 E胆肝胃脾肾

96某男,56岁。睾丸坠胀冷痛,右侧少腹时痛,痛引会阴部,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弦有力。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 C A肾阳虚证 B肾气不固证 C寒滞肝脉证D肝气郁结证 E饮食停滞证 97腹痛的基本病机是 D

A脾胃失和,瘀血阻滞 B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C肝脾不和,胃气郁滞

D脏腑失和,气血不畅 E饮食不节 98瘀血内阻腹痛的证候特点是 E

A遇寒痛甚,得温痛减 B腹痛胀满,攻窜不定 C腹痛畏寒,喜温喜按 D腹痛绵绵,时作时止 E腹部刺痛,固定不移 99气机郁滞腹痛的证候特点是 A

A腹痛胀满,攻窜不定 B遇寒痛甚,得温痛减 C腹部刺痛,固定不移D腹痛拒按,胀满不舒E腹痛畏寒,喜温喜按 100饮食内停腹痛的证候特点是 E

A遇寒痛甚,得温痛减 B腹痛胀满,攻窜不定 C腹痛畏寒,喜温喜按 D腹部刺痛,固定不移 E腹痛拒按,胀满不舒 101中脏虚寒腹痛的证候特点是 C

A腹痛拒按,大便溏烂 B遇寒痛甚,得温痛减 C中阳不振,气血不足 D腹痛胀满,攻窜不定E腹部刺痛,固定不移 102湿热壅滞腹痛的证候特点是 B A遇寒痛甚,得温痛减

第五篇 脾胃科出科小结
《消化内科实习心得》

这是我实习旅途的最后一站———消化内科,也预示着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与外科的忙碌相比,刚来到消化内科感到没那么紧张的,可随着一天天的深入,患者的增多以及对病区的慢慢熟悉,我就感觉到一种忙碌而紧张的气息,再加上这是我实习的最后一个科,我比以往更谨慎,对于查对制度和无菌观念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忙碌以及即将放假的心态而出任何差错事故。

消化内科的病人注意是因为腹痛腹泻,呕血黑便,返酸嗳气而入院,病区常见的疾病以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消化性溃疡、胰腺炎、急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为主。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出血,它是消化科的急症,病人入院后,必须判断病人的出血情况,绝对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急查血生化,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根据情况吸氧,止血补液治疗,然后根据血常规,血生化结果再调整治疗。还有急性胰腺炎,它的处理和消化道出血原则一样,同时应排除是否是重型胰腺炎,因此必须做CT检查以排除,同时抑制胰腺分泌和抑制胰酶活性应尽早应用,但并尽量避免使用解痉药物,如吗啡。在八周的实习中,我通过六次的查房,还有个案作业以及教学查房,使我对于病区的常见疾病、常见的药物、治疗措施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学到很多的相关知识。

实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的能力。在主带教以及一带一老师负责的态度,以及我们积极的争取每一次锻炼操作的机会下,我们的临床护理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里我要感谢消化内科的所有老师、师姐,谢谢你们对我的耐信指导和包容,让我很快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去。感谢病区的所有患者,你们对实习生的理解,就是给我们最大的信心。也感谢护理这个行业让我受益良多,不仅思想上得到提升,而且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学习。

2016.4.10 方梓浩

第六篇 脾胃科出科小结
《2014年脾胃病科工作计划》

脾胃病科2014年工作计划

保持和发扬脾胃病专科专病中医特色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形成一批优势病种的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和标志性的技术项目,籍以打造科室精品。

1、功能性胃肠病:先进行胃肠镜检查。再中药干预突出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治未病”从调理脾胃入手,通过辨识体质给患者提供适合的调理方法。加上特色疗法:1.理气健运散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的患者,2.中药封包治疗胃脘部痞满疼痛的患者,3.耳穴压豆治疗脾胃虚弱、失眠的患者,4.中药溻渍治疗脾胃虚寒的患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功能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西医没有特效疗法,人们逐渐求助于中医,我们更应该把中医做好、做强。

2、溃疡性结肠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习惯西化,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提高,每10万个人中就有12人发病,是一种终身疾病,与生活方式、免疫调节有关,一旦过度疲劳又会引起疾病复发,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其实在我们科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确实疗效显著,在别的医院宣布保守治疗无效,需要进行全结肠切除的患者,在我们的序贯治疗下都能痊愈。下一步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把我们的优势整理总结:序贯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邹辉主任拜师北京东直门医院脾胃科主任田德禄教授,通过与田教授的合作,请他来坐诊为契机,把溃疡性结肠炎和功能性胃肠病完全开展起来,并积极开展院内制剂,发表论文,完善科研。

3、开展十二指肠镜。临床上胆结石及胰胆管病变的病人很多,我们科室目前已有4名胃肠镜娴熟的操作大夫,已有开展十二指肠镜

的基础,下一部准备与毓璜顶医院联合开展内镜下胆管取石术。

第七篇 脾胃科出科小结
《脾胃科中医特色疗法》

目录脾胃科出科小结

一 脾胃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2

二 脾胃科常见中医特色的技术操作规程

1、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3

2、穴位注射„„„„„„„„„„„„„„„„„„„„„„„ 4

3、耳 针 法„„„„„„„„„„„„„„„„„„„„„„„ 6

4、艾 条 灸„„„„„„„„„„„„„„„„„„„„„„ 9

5、拔 罐 法„„„„„„„„„„„„„„„„„„„„„„ 12

6、穴位按摩法„„„„„„„„„„„„„„„„„„„„„„15

7、刮 痧 法„„„„„„„„„„„„„„„„„„„„„„ 17

8、湿 敷 法„„„„„„„„„„„„„„„„„„„„„„ 20

9、涂 药 法„„„„„„„„„„„„„„„„„„„„„„ 23

10、熏 洗 法„„„„„„„„„„„„„„„„„„„„„ 26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行医疗执业。

2、执业技术人员服从医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更执业岗位。

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用药合理。

4、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严防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

5、中医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必须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否则取消进修资格。

6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项目服务项目。

7、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发表的,视其情况给予奖励。

9、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或者严肃处理。

脾胃科常见中医特色的技术操作规程

一 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向病员解释清楚,以取得合作。

2、嘱病员排便或作大量不保留灌肠。

3、取侧卧位,根据病情定左、右。裤褪至膝部,臀部移近床沿,垫橡胶单与治疗巾于臀下,并抬高臀部约10厘米(小枕垫于臀下)。

4、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排气、润滑肛管前段,反折肛管;左手分

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轻轻插肛管入肛门内15厘米左右。

5、抬高注洗器,液面不超过30厘米,放松肛管,让溶液缓缓流入。

6、溶液将流尽时,倒温开水5-10毫升,反折肛管拔出手指包住肛管

置弯盘内,然后用手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柔。脾胃科出科小结

7、待10-15分钟后,取出水枕、橡胶单与治疗巾,整理床铺、环境、清理用物。

二 穴位注射 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

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

(1)常用穴位:

有研究者分析了近年来国内55篇相关文献,总结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从主穴使用频率较高的4 个穴位来

看,主治病症集中于荨麻疹、痤疮、银屑病和鼻炎。详见下表:

(2)操作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每次取2~4穴,皮肤常规消毒,取5ml注射器抽取注射液2ml左右,在穴位上斜刺约10~15mm,缓慢提插至有针感,抽吸针筒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每穴注入药液0.2~0.4ml),隔日一次,3次一疗程。

(3)注意事项:

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感染。

②使用穴位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局部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③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并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④风池穴近延髓,故应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针刺深穴应控制在颈围的1/10内,向鼻尖方向刺0.5~0.8寸,以免伤及延髓。脊髓两侧腧穴注射时,针尖斜向脊髓为宜,避免直刺引起气胸。

⑤药物不宜注入脊髓腔。误入脊髓腔,有损伤脊髓的可能,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⑥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以免晕针。

5、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

6、躯干部穴位注射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背部脊柱两侧穴位针尖可斜向脊柱,避免直刺而引起气胸。

7、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剂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

穴位,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