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胎政策论文


篇一:《单二胎政策分析论文》

学期论文

题目:二胎政策分析

班级:

学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3日

摘要

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准确来说应该是单独二孩,不是二胎。)单独二孩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一般地讲,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

关键字:单二胎,社会反应,弊端,好处,社会人口问题

一、单二胎政策出台的原因

2010年11月进行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主要数据,也被外界认为是有利于。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40亿人;年均增长率0.57%(2000-201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为13.2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女为100)。

出生率方面,2000年至2010年年均增长0.57%,较之上一个十年:1990年-2000年的1.07%年均增长率,下降接近一半。

老龄化方面,对于老龄化社会界定的标准是:如果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13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13.26%,已属于“轻度老龄化”。

出生人口性别比 ,正常情况下是103-107(女为100)。1980年以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波动在105-106间。而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30年后的2010年,这一指标已上升到118.06。到2020年,中国约有11200万25岁-35岁的男青年,而相应20岁-30岁的女青年约有7200万。届时,光棍可能超过4000万人,或者说,不到3位适婚男性中就有1位单身。

二、“单独二胎”政策的影响

“单独二胎”政策出台,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社会,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它将影响哪些方面、影响程度的大小、如何去应对不利的影响,这都需要我们去思考。

(一)家庭层面的影响:

1、改善家庭成员结构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三口之家”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流行词。同时也是政府公认的最理想的家庭结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成长,一系列问题便随之而来:孩子过于孤独、家庭氛围过于冷清、代沟的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的与家长的冲突等。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多了一个成员,整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孩子多了个伴,从而使父母不在家时不会感到孤独,这能够帮助塑造孩子外向的性格。这样以来父母也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去。

2、避免了独生子女性格上的缺陷

独生子女由于在家总是享受着“掌上明珠”式的待遇,父母的一切都是为了其一个人,其中好多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自利,不能以宽容、分享的心态和他人相处,也缺乏正常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3、减轻孩子的压力

两个孩子平摊家庭的资源的同时也平摊了父母的期望和精力,因而父母就不会整天逼着孩子去上辅导班、学乐器、学舞蹈等。因为在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其今后的希望,对于独生家庭而言,孩子不好好读书而任其喜好太过冒险,所以他们所有精力倾注于孩子身上。这就给独生子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胎政策放宽后,多了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分摊了一部分家庭的期望,家长可能不会太多看重孩子的应试成绩了。

(二)社会层面影响

1、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口环境;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从政策影响的先后时间来看,首先是母婴医药,其次是奶粉、尿不湿等初生婴儿用品相关产业,再次是儿童服饰、家具、童车、玩具,最后是动漫、钢

琴、文具等文化教育相关产业。然而,“单独二胎”也对医院、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

三、单二胎可能带来的弊端

由于建国以后我国对生育没有加以有效规定,导致人口激增,全国总人口从5.4亿增加到1970年的8.3亿,导致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为了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缓解由于人口带来的社会矛盾,中国政府在1971年出台生育计划,并于1982年将计划生育上升为基本国策。40多年来,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得到严格执行,累计少生育4亿多人,为我国创造经济奇迹和控制人口增长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单二胎的弊端也是极大的,如果控制不好很有可能造成人口暴增,加大社会压力,包括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和一些兴趣特长辅导培训机构都会面临一个井喷式的发展。从家庭方面来说,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很高,往往一个孩子就会消耗一个家庭几乎全部的精力和金钱,并且现代教育父母都希望给自己孩子最好的,孩子的要求父母一般来说都会尽力满足,因此二胎很容易造成家庭负担加重,而且现在符合二胎条件的基本都是一个家庭要赡养四个老人,如果再多加上一个孩子将会让无数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都下降。

四、单二胎的社会反映

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只是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发展的第一步。下一步政策的调整主要取决于对于第一步政策的评估。在第一步调整的过程中出现新问题怎么去认定,怎么解决,都可能会对第二步的政策调整产生一定影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人口学教授曾毅的建议是,“普遍允许二孩,提倡适当晚育。他强调完善生育政策的紧迫性,2012-2013年仍是中国实行普遍允许二孩与提倡适当晚育所剩无几的较好时机。”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桥说:“计划生育政策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提出的人口政策,对于国计民生、国家兴旺、民族繁荣产生了很多正面影响。随着新时期下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生育水平日趋降低,人口结构性问题日渐突出,社会居民生育意愿逐渐理性,家庭模式慢慢缩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改革生育政策,完善人口结构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他认为,“单独二胎”改革政策的推出很是时候。

五、单独二胎政策实施情况分析

河南是人口大省,从2011年开始实施“双独二胎”政策后,一直到2013年,总共生育二胎的家庭也只有600多个,占到符合“双独”政策家庭的10%都不到。外媒称,在中国宣布“单独”家庭可生二孩的政策后,约900人接受了门户网站的调查。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生第二个孩子,因为经济负担太重。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单独二胎”改革启动后,符合独生子女条件的育龄夫妻,愿意生二胎的占到47%,还在犹豫和观望中的占到30%,而没有打算生二胎的只有23%。这说明,大多数符合条件的育龄夫妻,还是有生二胎的意愿或者准备的。

这项调查还显示,学历高、经济实力强的男性往往生育二胎的意愿更强。而从地域上来看,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生育意愿往往不如中西部中小城市高。可以看出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并不能盲目而是应该结合各省实际情况分批次分时间段进行,并且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可能实施的更完善,因为大城市的生活压力是中小城市所不能比的,因此中小城市实施单二胎会更加顺利。

六、结束语

单独二胎政策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社会要求,面临社会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弱,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单二胎政策推出的恰到好处,单二胎的推出也显示了中国政策正在完善,已经将一部分生育决定权还给百姓,但是由于中国依旧是一个人口大国,生育权不可能完全的交给百姓,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放弃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中央及时省时度势,调整独生子女的二胎生育问题,应当针对不同的地域和具体情况实施灵活可控的计划生育政策,做到“因时、因地、因家庭制宜”,适度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之路。

篇二:《毕业论文--二胎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毕 业 论 文(设 计)

论文(设计)题目:单独二胎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 级 2010级

指导教师 赵守娟

2014年04月25日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2

第1章 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 3

第2章 问题的基本假设和符号说明 .......................... 4

第3章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6

3.1 模型一 建立Logistic人口阻滞增长模型 ............... 6

3.1.1 模型原理分析及建立的人口增长模型 ........... 6

3.1.2 2010-2050年的中国各年份总人口的预测 ........ 9

3.2 模型二 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型 ..... 11

3.2.1 模型原理分析 .............................. 11

3.2.2 模型求解 .................................. 12

3.3 模型三 基于模型一的Leslie人口结构矩阵 ........... 14

3.3.1 Leslie种群模型的介绍 ....................... 14{浅谈二胎政策论文}.

3.3.2 基于Leslie矩阵的人口结构 .................. 15

3.3.3 模型的求解 ................................ 15

3.4 模型四 基于模型二的Leslie人口结构矩阵 ........... 18

第4章 模型的优缺点评析 ................................. 20

参考文献 ............................................... 21

附录 ................................................... 22

致 谢 ................................................. 24

摘 要

本文研究了单独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为此主要建立了四个模型.模型一是根据历年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2010年至2050年的各年份中国总人口和增长率进行预测.模型二在模型一基础上利用年死亡率稳定,出生率变为模型一的1a倍这个关系(“a”指符合政策的有能力有意愿生二胎的人口的比重),用Excel函数迭代得到2010-2050年的人口增长模型.模型三、四是根据模型一、二的结果,运用Leslie模型,分析得出二胎政策对未来人口的发展利大于弊.

关键词:Logistic模型;Matlab软件;Leslie矩阵

ABSTRACT

Four models are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two-child policy impact on China's population alone.model one: according to the data,the paper carries on the forecast to the amount and growth rate of future population with the Logistic model. we can make Chinese population prediction from 2010 to 2050 . under the basic of model one,Model two is to find out the growth pattern after releasing two-child policy 2010-2050 in the relationship that the annual mortality rate is stable and the birth rate is 1atimes of model one (‘a’refers to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that have the willingness to have a second child) with excel iteration. model three and four are the use of Leslie model,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model 1,2. Implement two-child polic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Key words: Logistic; Matlab software; Leslie matrix

第1章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1.1 问题的提出

人口问题是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各种环境因素,合理的人口预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如果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1].我国于2013年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预测放开二胎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是当前我国宏观人口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

1.2 问题的分析

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各种环境因素,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至今,政策的压制对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在经过30多年的非自然增长的条件下,我国人口将会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式,包括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

我们要先对当前人口的增长模式进行预测和分析,然后把二胎放行之后对我国人口的影响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政策执行之后人口可能的增长模式并对人口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3].因此,需要我们建立四个模型.模型一是在未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历年数据用Logistic模型对未来人口总量和增长率进行预测,模型二研究在放开二胎政策后我国人口未来的增长模式[4].

模型三、四是根据模型一、二的结果,运用Leslie人口结构矩阵,建立动态数学模型,分别对人口总数及人口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二胎政策对未来人口的发展利大于弊的结论[5].

篇三:《形势与政策论文_关于单独二胎》

我国“单独二孩”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自上世纪80年代年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计划生育政策的显著成果:人口增长明显放缓,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大减轻等。但是与此同时由“一胎制”引起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引人注意。为什么我国当前要实行“单独二孩“?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老龄化严重

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法国用了115年,英国用了47年,德国经过了40年,而日本只用了24年,速度之快非常惊人。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将在2024年至2026年前后进入老龄社会,速度与日本大体相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中国目前的养老和医疗体系并不完善,要想让独生子女独自赡养两个老人无疑会使他们“压力山大”。过去的20年中,我们的财富增长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我们虽然致富速度很快,但是人口老化速度更快,也就是说,如果继续坚持“独生子女”的政策,“未富先老”的担忧将成为现实。未富先老对公共财政转移、养老、医疗、家庭都会带来压力。

二、劳动力问题

如果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坚持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的净增长量和新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量之间的差距将逐步扩大。据经济学家估算,那么仅从2012年至2022年这10年间,我国青壮年劳动力将减少一个亿!这意味到那时我国社会活力将明显减退。社会活力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国民赖以焕发朝气、积极进取的无形资源。社会活力减退这一趋向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造成明显的制约,我国国防的后备力量也势将相应受到牵制。

三、独生子女的成长问题

独子让人寂寞 不利团队精神的养成,一个家庭一个独苗,没个年龄相近的同辈人配合长大,怎不孤独?再往后,岂不串个亲戚都难了?调查表明,独生子女中约三成人有适应能力障碍,易引发心理问题,70%以上的独生子女和家长希望家中有个“老二”; 与有兄弟姐妹的传统家庭相比,独生子女每天生活在三四位乃至更多长辈的关注、宠爱之下,日积月累,就会离群索居,唯我独尊,形成“小皇帝”现象;养尊处优的寂寞环境,让人孤独,幸福与哀伤难与人分享,更易滋长偏极性格,如自私、懒惰,怕吃苦、不善交际、依赖性强等,不利于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的养成。如果有兄弟姐妹,境况就大不一样了,有 “老二”一块携手成长,与同龄人相处的时间充裕,易学会宽容、关心和照顾别人,易和陌生人交流,易于养成协作、群体和大局意识。毋庸置疑,一个泱泱大国,孤独性格是个很大的社会缺陷。

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对于家族情感历来非常重视,然而独生子女政策减少了一个家庭中的人口数量,减弱了人们的宗族观念,亲戚之间的亲情也日益消退。

这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衰落,也是人间冷漠的一种来源。

“单独二胎”政策的实行,带来的好处是多样的:

一、能够促进家庭和谐。众所周知,中国人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如果第一胎是女儿,那将是许多家庭失去平和的开始,许多女性因此而“获得”了“灭绝师太”的封号,她们遭受来自双方父母甚至更上一辈的严重歧视。如果准许生二胎,无疑将有更多的希望在一家人的身上,即使第二胎仍是女儿,也比许多只生一胎的家庭和睦。

二、能够让孩子更健全地成长。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都比较娇生贯养,专横跋扈,一直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张手的环境之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孩子从小就没有竞争对手,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很容易就走上了极端。如果生二胎,将会让二个孩子产生更多的生活乐趣和创造能力,二人一起成长,有利于孩子的健全发展。

三、能够让人类接受多挑战。独生子女的成长虽然说得到了更多亲人的关爱,时间一久往往都变成了溺爱,他们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虽然扩大了,可是承受能力却大大降低,在接受教育方面也得到了爷爷奶奶们的更多庇护,可以说是适应能力最差的一代,一旦有什么突发事情,他们往往先入为主地感情用事,看看网上的许多谩骂就知道他们的承受能力有多差。如果他有一个兄弟姐妹,那么将会从小培育他的责任心和挑战能力,让他从小就能理解作为一个强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四、能够更好地学习人生观价值观。分享,包容,奉献,这是许多人身上的高贵品质,人其所以高贵,是因为人类有分享的友好,包容的爱心,奉献的精神,这是人类长久不衰的主要精神支柱。可是,这些高贵品质正在随着老年人的增加而显得越来越需要培养。独生子女的我行我素,一人为大的思想非常严重,他们目中无人的价值观更是让人担忧。如果生第二胎,就能很好地保持一个平衡,不至于让孩子的心性随着掌上明珠式的溺爱而变态。

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均匀以及各种激化的社会问题。

但是,单独二胎政策是否仍会带来很多问题还有待分析和考察。比如,独生子女若生育二胎,那么他们将在赡养两个老人的同时抚养两个孩子,生活压力会不会太大?会不会对医院、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会不会加剧资源环境的消耗和破坏?这样的担忧还有很多很多,但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不能奢求一个制度就能解决我们复杂国情下的所有问题,只能在全面权衡利弊后作出相对合理的决定。我认为单独二孩政策对于如今我国的形势来讲还是非常合理的。总之,“单独二孩“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篇四:《形势与政策论文--- 二胎政策》

全面实施二胎政策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在民生方面全会认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中国人口结构和数量发展的不合理性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反弹,在以前计划生育的基础上政府在一些试点施行单独二孩政策,至今二孩政策已经全面开放。

施行全面二孩政策的原因:

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生育率低到危险: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2“银发危机”: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出来。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出生率降低,年轻人越来越少,今后谁来工作、谁来纳税、谁来养活数以亿计的老年人?

3“刘易斯拐点”隐忧:“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68年提出。它指的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慢慢消失,最终枯竭。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低生育率和老龄化是中国经

济刘易斯拐点提前出现的关键诱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催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目前农村问题频发。以“老弱病残”为主的农村人口结构已逐步凸显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乏力。

4“失独”社会之殇:近些年来,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1982年的4.43人缩减至2010年的3.10人,独生子女家庭超过1.5亿户,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而老人“失独”不仅是家庭灾难,也是社会之殇。

5男女比例失衡: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强化,这分别体现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农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

政府权衡利弊,选择施行全面二孩政策,但是现在却出现了有意思的现象,以前期盼着自由生二胎的人们却不想再生二胎,时代在变,思想在变,现在的人们对于二胎的看法是这样

1.生育成本上升:一是在工业与城市的时代,重智力、轻体力的白领工作大量涌现,男女同台竞争就业机会,妇女几乎能顶家庭收入的半边天。二是养育一个小孩的直接费用也不菲。上海的调查显示,一个家庭养育一个0~3岁孩子的直接费用为32719.5元,4~6岁孩子的养育费平均为31943元,7~12岁的为31226元,35%的父母认为“养孩子是沉重负担”。

2.当孩子不再是资本品:在家庭养老之下,年富力强时父母生养孩子付出艰辛,而不是及时行乐,年老体衰失去工作能力时由子女支付至少一部分赡养费用。子女比其他任何人更关心自己父母的生活与福利,这是写入基因的人性。养育孩子体现出资本品的特点:投资是未来消费,以放弃现在消费为代价。不过,在现收现支的社保制度之下,雇员和雇主均被要求每月按照该雇员基本工资的一个百分比来强制缴纳社保税,一直缴到该雇员退休为止。以雇员与雇主名义缴纳的部分,其实均是公司用工成本的一部分。现收现支的本质,是强制工作者、年轻人与下一代集体养老年人、退休者与上一代。

3.重质量的传统:现在中国城市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普遍从娃娃抓起,自己宁

愿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多一门才艺,多亲炙一位名师的教诲。许多课外培训机构因此大发其财。大家都这么重视质量,谁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给孩子的教育培训是层层加码。

我认为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对人民来讲是一种选择,中国的人口基数是一定的,适合生育的夫妻也是稳定在一定的比例,想生二胎的有,不想再生的也有,他们各自所占的比例都满足一定的生育规律也可以说是自然孕育的规律。也许现在政府开放了二胎政策,社会的某些面会出现担忧的声音,但是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任何一小部分的力量未来都可能成为推动时代改变的重要因素。

篇五:《关于二胎政策的研究论文》

关于二胎政策的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二胎政策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逐一讨论。

针对问题一,本文首先建立logistic模型,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运用Matlab编程对我国人口进行短期预测,得到初步预测结果并分析其结果,进而我们又按年龄分布,建立Leslie模型,通过该模型研究女性的人口分布随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研究总人口数及人口结构、以及老龄化程度指标的变化规律。预测得出206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2.2813亿人,以及我国的人口结构,根据所得数据可预测206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达到26.12%。

针对问题二,本文将从人口、经济、住宅、教育四个方面,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评价体系,对江苏省单独二胎政策进行较详细的评。首先我们在问题一的基础上,将问题一所预测的人口进行修正,进而研究单独二胎政策在人口方面的影响,并将其作为媒介,从而可以完成对其他方面的评价,在教育方面的,本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Spss回归分析得其影响较大;在经济方面,本文恰当地引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运用Matlab编程分析其影响。

针对问题三,我们针对开放二胎政策的时机和政策方案,对我国人口进行的研究,探究人口红利、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性别比例对于我国开放二胎政策的内在影响。首先我们通过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一化以及标准化处理,得出当前人口水平低于可以实行二胎政策的临界水平,即综合我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男女比例,人口红利,老龄化程度这四个因素,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或者说还不至于开放二胎政策,并可以预测在2015年可以开放二胎政策。 【关键字】:logistic模型,Matlab编程,Leslie模型,二胎政策,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一、问题重述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对控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和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人口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等,要求我们需要放开计划生育的约束;另一方面,过快增长的人口对于住房、教育、环境资源等又来来更多的压力。20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终于出台了。《决定》中关于逐步放开二胎的政策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目前,根据《决定》中的政策,许多省份已经逐渐放开了计划生育的约束,开始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即夫妻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就允许生第二胎。

我们需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以下问题:

1、查阅相关数据(可在国家统计局网站 查询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预测2060年我国人口数及人口结构、以及老龄化程度。

2、江苏省单独二胎政策于2014年3月28日起正式施行。查阅相关数据,根据江苏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阐明“单独二胎”对江苏(人口、经济、住宅、教育等)的影响。

3、评估我国有没有必要完全放开二胎政策的必要?如果有必要完全放开二胎政策,请预测何时放开二胎政策比较合适。

二、符号说明

 t„„„„„„„„„„„„„„„„„ 表示年份(选定初始年份的t0) r„„„„„„„„„„„„„„„„„„人口增长率 x„„„„„„„„„„„„„„„„„„人口数量 xm„„„„„„„„„„„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2 R„„„„„„„„„„„„„„„„„„„„„„„„„„„.可决系数  ni(t),i1,2,m„„„„„„„„„„„„在时间段t第i年龄组的人口总数  b(,2,,90)„„„„„„„„„„„„„„„„. 第i年龄组的生育率 ii0,1

 d(,2,,90)„„„„„„„„„„„„„„„„..第i年龄组的死亡率 ii0,1

 si(i0,1,2,,90)„„„„„„„„„„„„„„„„„第i年龄组的存活率  L„„„„„„„„„„„„„„„„„„„„„„„„„„ Leslie矩阵  „„„„„„„„„„„„„„„„„„„„„„„„„„„„.劳动资本  „„„„„„„„„„„„„„„„„„„„„„„„„„劳动产出弹性  Py、Py i „„„„„分别表示y 年的适龄人口总数和年龄为i的适龄人口数

 By- i„„„„„„„„„„„„„„„„„„„„„„ y - i年的人口出生数  r1、r2 „„„„„„„„„„r1 为8岁以前死亡率, r2 指年龄为8岁的适龄{浅谈二胎政策论文}.

人口在从8至i岁的死亡率

 B„„„„„„„„„„„„„„„„„„„„„„„„„„„„„出生率  Ny- i„„„„„„„„„„„„„„„„„„„„„„ y - i 年的总人口数  m、n„„„„„„„„„„„„„分别为适龄年龄阶段的起点数和终止数  L0„„„„„„„„„„„„„„„„„„„„„„„„临界人口水平指数

三、模型假设

(1)假设查找的数据资料能够正确反映当前社会的真实情况;

(2)假设不考虑移民对总人口的影响;

(3)假设在预测人口模型中各项指标均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中;

(4)假设不考虑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因素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5)不考虑学生从出生到适龄年龄阶段之间移民到国外;

(6)无重大疾病战争等导致人口大量下降.

四、模型建立与求解

4.1问题一

查阅相关数据(可在国家统计局网站 查询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预测2060年我国人口数及人口结构、以及老龄化程度。

4.1.1问题一的分析

为了预测出2060年我国人口数及人口结构、以及老龄化程度,我们首先建立logistic模型,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运用Matlab编程对我国人口进行短期预测,得到初步预测结果并分析其结果,进而我们又按年龄分布,建立Leslie模型,通过该模型研究女性的人口分布随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研究总人口数及人口结构、以及老龄化程度指标的变化规律。

4.1.2问题一的建模与求解

 模型Ⅰ:Logistic模型下的短期人口预测[1]{浅谈二胎政策论文}.

一、模型的准备

阻滞增长模型的原理:阻滞增长模型是考虑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 长的阻滞作用,对指数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改后得到的。阻滞作用体现在对人口增长率r的影响上,使得r随着人口数量x的增加而下降。若将r表示为x的函数人r(x)。则它应是减函数。于是有:

dxr(x)x,x(0)x0 (1) dt

对r(x)的一个最简单的假定是,设r(x)为x的线性函数,即

r(x)rsx(r0,s0) (2)

设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xm,当x=xm时人口不再增长,即增长率r(xm)=0,代入(2)式得s

x)xmr,于是(2)式为 xm r(x)r(1 (3)

将(3)代入方程(1)得: xdxrx(1) dtxmx(0)x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