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煤矿企业遇到困难我们怎么办煤矿企业遇到困难我们怎么办

煤矿企业遇到困难我们怎么办


篇一:《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

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

煤炭市场低迷,煤炭价格骤跌,使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时期,面对这种困难,我们广大员工应该怎么办?我回答:“我们要迎难而上、迎接挑战,与企业同命运共呼吸,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关心企业、爱护企业,团结一致、凝聚力量”,企业一定会化“危”为“机”。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作为一名员工,首先要认清形势,积极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关心企业发展形势、生产经营状况,应是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其次要立足岗位,安全、优质、高效地干好本职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本岗位上加强安全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本着勤俭持家的态度节约生产成本和其它各项开支,科技创新,岗位争优,实现各自最大的贡献,汇集起来就是企业的最大利润。第三要坚定信心,理解和支持领导所制定的战略目标、行动方针、管理理念及管理措施。第四要应该积极面对困难,主动了解企业,要积极主动为企业的生存发展献计献策,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明天迎接我们的一定是灿烂的彩虹。

二、企业有困难,员工都要有“企业在我在,企业亡我亡”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对自身的定位应发生变化,不再认为自己仅仅是企业的打工者,而是要站在企业当家人的角度,围绕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做到一人干两人活、两人干多人活。广大员工要以实际行动让企

业吃颗定心丸,形成“企业有困难,我们来分担”的责任共担局面。我们需要的是对生活的坚定信念,要学会对自己说:“我能应付过去。”企业有了困难,我们员工不能观望,不能等待,更不能漠视。我们应该坚定信心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和力量,与企业共渡难关。

三、企业以员工而发展,员工以企业而生存。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的才能才会有施展的舞台,因此,我们要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要时刻心存企业,时刻想着去解决企业的困难,企业要用温暖来揽住员工的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用心支持,企业有困难时,更离不开员工齐心协力去克服,因此,员工与企业要同呼吸、共命运、共赴难关。企业还应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好风气,加强企业的凝聚力,挖掘每个职工的潜力,把职工当成是企业真正的主人,做到物尽其财、人尽其力。只有这样,我们在干工作的时候就会更加努力,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就会更多的为企业着想,舍弃自身利益,保全企业利益。只要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的认识得到了提高,解放了思想,那么当前的困难就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四、要勇敢面对困难,透过困难看到希望。困难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人类社会就是在战胜各种困难中前进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是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的危难面前具有推翻旧世界的大无畏勇气,从劳苦大众的苦难中看到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困难是前

进中的困难,那就更难不倒共产党人。要科学分析困难,变困难为动力。遇到困难不能蛮干乱来,只有用科学态度作科学分析,找出内在规律,才能变不利为有利。要相信和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克难制胜的法宝。坚持依靠群众,办法总比困难多。

五、让职工认清企业健康发展是广大职工利益的关键所在。自觉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例如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帮助企业度难关”献计献策活动。组织职工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发动职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开展“赛技术、比贡献、促发展”岗位立功竞赛活动。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引导职工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等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继续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引导鼓励职工比技术、比创新、比贡献、比质量,掀起新一轮岗位立功竞赛高潮;大力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两油等节能降耗竞赛活动,减少跑冒滴漏,压缩费用开支,努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六、作为企业本身,最要紧的就是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解决精神亏损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员工的精神是一切的支柱和统领。支柱一垮,什么都会垮。员工的精神是否亏损,事关企业兴衰。企业暂时的困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员工感情的亏损。一旦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和热情,这个企业扭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更不用说提升什么市场竞争力不从心。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

困难多。只要员工思想稳定,对企业有足够的信心和热情,再困难的局面都可能出现转机。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总之,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遇到困难时,我们作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主体,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必须做到正视困难而不被困难吓倒,发挥优势而不被优势迷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主人翁观念,扎扎实实把工作干好,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全身心的投入企业发展中去,埋头苦干,团结拼搏,以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成绩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大鹏展翅九万里,金鸡报晓会有时。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真抓实干,阴霾很快即将过去。煤炭的“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忱和更加扎实的行动迎接这一场残酷的洗礼,摘得胜利的桂冠。

篇二:《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

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

兰承谦

煤炭市场低迷,煤炭价格骤跌,使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时期,面对这种困难,我们广大员工应该怎么办?我回答:“我们要迎难而上、迎接挑战,与企业同命运共呼吸,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关心企业、爱护企业,团结一致、凝聚力量”,企业一定会化“危”为“机”。在这场考验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作为一名员工,首先要认清形势,积极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关心企业发展形势、生产经营状况,应是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其次要立足岗位,安全、优质、高效地干好本职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本岗位上加强安全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本着勤俭持家的态度节约生产成本和其它各项开支,科技创新,岗位争优,实现各自最大的贡献,汇集起来就是企业的最大利润。第三要坚定信心,理解和支持领导所制定的战略目标、行动方针、管理理念及管理措施。第四要应该积极面对困难,主动了解企业,要积极主动为企业的生存发展献计献策,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明天迎接我们的一定是灿烂的彩虹。

二、企业有困难,员工都要有“企业在我在,企业亡我亡”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对自身的定位应发生变化,不再认为自己仅仅是企业的打工者,而是要站在企业当家人的角度,围绕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做到一人干两人活、两人干多人活。广大员工要以实际行动让企业吃颗定心丸,形成“企

业有困难,我们来分担”的责任共担局面。我们需要的是对生活的坚定信念,要学会对自己说:“我能应付过去。”企业有了困难,我们员工不能观望,不能等待,更不能漠视。我们应该坚定信心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和力量,与企业共渡难关。

三、企业以员工而发展,员工以企业而生存。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的才能才会有施展的舞台,因此,我们要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要时刻心存企业,时刻想着去解决企业的困难,企业要用温暖来揽住员工的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用心支持,企业有困难时,更离不开员工齐心协力去克服,因此,员工与企业要同呼吸、共命运、共赴难关。企业还应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好风气,加强企业的凝聚力,挖掘每个职工的潜力,把职工当成是企业真正的主人,做到物尽其财、人尽其力。只有这样,我们在干工作的时候就会更加努力,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就会更多的为企业着想,舍弃自身利益,保全企业利益。只要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的认识得到了提高,解放了思想,那么当前的困难就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四、要勇敢面对困难,透过困难看到希望。困难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人类社会就是在战胜各种困难中前进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是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的危难面前具有推翻旧世界的大无畏勇气,从劳苦大众的苦难中看到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那就更难不倒共产党人。要科学分析困难,变困难为动力。遇到困难不能蛮干乱来,只有用科学态度作科学分析,找出内在规律,才能变不利为有利。要

相信和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克难制胜的法宝。坚持依靠群众,办法总比困难多。

五、让职工认清企业健康发展是广大职工利益的关键所在。自觉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例如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帮助企业度难关”献计献策活动。组织职工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发动职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开展“赛技术、比贡献、促发展”岗位立功竞赛活动。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引导职工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等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继续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引导鼓励职工比技术、比创新、比贡献、比质量,掀起新一轮岗位立功竞赛高潮;大力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两油等节能降耗竞赛活动,减少跑冒滴漏,压缩费用开支,努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六、作为企业本身,最要紧的就是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解决精神亏损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员工的精神是一切的支柱和统领。支柱一垮,什么都会垮。员工的精神是否亏损,事关企业兴衰。企业暂时的困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员工感情的亏损。一旦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和热情,这个企业扭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更不用说提升什么市场竞争力不从心。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员工思想稳定,对企业有足够的信心和热情,再困难的局面都可能出现转机。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总之,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遇到困难时,我们作为企业经营和

发展的主体,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必须做到正视困难而不被困难吓倒,发挥优势而不被优势迷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主人翁观念,扎扎实实把工作干好,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全身心的投入企业发展中去,埋头苦干,团结拼搏,以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成绩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大鹏展翅九万里,金鸡报晓会有时。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真抓实干,阴霾很快即将过去。煤炭的“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忱和更加扎实的行动接受这一场残酷的洗礼,迎接煤矿行业的春天。

篇三:《煤炭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 (1)》

浅谈煤炭企业目前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市场萎缩,煤炭形势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并形成重大拐点,现就其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如下:

一、 目前现状之分析

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煤炭能源经济形势整体呈现持续低迷、市场需求疲软、煤价直线下滑、资金严重缺乏,煤企亏损面急剧扩大。产能过剩已成定局,价格低位运行已成常态,行业面临生存危机,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煤价下行压力巨大。

“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累计达到2.4万亿元,新增产能26亿吨,且有11亿吨的在建设项目,积累的大量产能将在“十三五”期间集中释放。2014年全国产煤40亿吨,净进口煤炭5.2亿吨,消费36.1亿吨,库存3.9亿吨。而消费方面由于国家大力化解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利用强度,煤炭消费量将逐步下降,煤炭产能过剩矛盾将更加突出。短期内煤炭市场供求将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的态势,结构性

过剩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需求平稳与供应过剩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造成了煤价下行压力十分巨大,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

(二)行业生存压力巨大

一方面,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银行为规避风险,近年来除规模高效企业外,一般不予以融资贷款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煤炭产业景气度持续下行,过去对煤炭采掘项目趋之若鹜的社会资金,对煤炭项目逐渐敬而远之,只抽资不注资,导致煤炭企业资金更加紧张,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受市场影响,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增加,承兑汇票的比重不断上升。有些煤炭企业货款回收中银行承兑汇票比例超过70%。随着煤炭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各大银行纷纷下调煤矿信用等级,导致煤炭企业融资更加困难,银行断贷、债券发行受阻也时有发生。同时,由于煤炭行业盈利前景不被看好,银行均要求上浮新增贷款利率5%~20%,企业财务成本不断上升。行业低迷对国内煤炭企业造成冲击较大,大部分企业盈利水平和现金获取能力显著下降,高负债率带来的财务费用的攀升将对企业利润空间形成进一步挤压,现金流的紧张将进一步推升企业外部融资需求,同时融资难度和成本也明显上升。财务费用大幅提升,继而导致负债率居高

不下,有的企业甚至达到70%以上。

(三)政策不连续,企业无所适从

近年来,国家对煤矿开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3万吨以下改造到3万吨,3万吨到6万吨。目前,前一轮煤矿6万吨改造还未结束,证照尚未办全,国家新的9万吨/年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关闭政策又已出台。每一轮技改,一家煤矿动辄投入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前一轮投入的巨额投资还未见效,新的政策又已出台,企业难以适从。

(四)煤矿企业负担过重。

受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约束,煤矿安全投入、职工薪酬、塌陷补偿支出、环境治理等固定费用支出不断上升,加重了各种税费负担(目前全国的煤矿企业税收有16种,行政性收费31种),各种税费占了煤炭开采总成本的40%以上,煤矿已不堪重负。

(五)煤炭需求供大于求。

煤炭产能的供需倒挂,出现了产业的瓶颈期,产能的释放以及价格持续低靡,许多煤炭企业在市场中苦苦挣扎。国际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煤炭市场发展紧紧相连,国际煤价持续下跌,国内企业煤炭成交量也大大降低。同时,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各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六)国内市场无序竞争加剧。

受煤炭需求减少、产能过剩压力较大和国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等因素影响,加剧了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煤炭市场较好时,一些地方和煤炭企业违法违规项目盲目建设生产和超能力生产问题比较突出。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后,这些企业在缓解自身产能过剩压力的同时,采取“以量补价”的方式,竞相降价促销,抢占市场份额;一些煤炭用户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招标方式进一步压低煤炭采购价格,或改变煤炭交货方式、货款结算方式,或延缓付款,或增加承兑比例,使煤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煤炭权威部门在煤炭经济分析中提到,“在市场供大于求情况下,煤炭企业从政府减负获得的收益很快通过降低价格转移给用户”。经权威专家分析预测,短期内煤炭消费将保持稳定或有所减少,煤炭销售愈加困难,价格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煤炭企业亏损增加,或将出现全行业亏损。这种煤炭经济低位运行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煤矿安全、矿区稳定等问题突出,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将更加严峻,行业脱困的任务十分艰巨。

(七)吨煤全部成本已经与售价倒挂,企业运营成本压力增大。

由于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多数煤炭企业选择从内

部压缩成本,提升效益。但由于煤炭企业在安全投入、环境治理投入等固定成本不断加大,比例不断很高,许多企业甚至达到70%以上,因此进一步压缩空间非常有限。在煤炭价格持续下降的形势下,众多煤炭企业吨煤全部成本已经与售价倒挂。截止目前,煤炭价格的下滑趋势自并未止住,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市场需求趋缓与煤炭产能释放的矛盾愈加突出,国内煤炭价格还将维持低位,从而使煤炭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

二、煤炭困难及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是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降低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导致煤炭需求增速下降。当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2012年、2013年0.54和0.51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低于2002年至2011年年平均0.84的水平。

其次是由于节能降耗大势迫使煤炭需求减少。《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到2018年,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要在2013年的基础上提高6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在用燃煤工业锅炉年消耗煤炭约7亿吨,锅炉实际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个百分点左右。未来仅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改造这一项,就将使煤炭需求减少1亿吨左右。

篇四:《煤矿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龙源期刊网 .cn

煤矿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作者:杨会武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要:当前煤矿企业内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转变观念、改革制度、提高效率,决定了它们在与外部企业较量中的胜负。本文站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角度,剖析了当前煤矿企业经营管理中遭遇的经营难题、改革问题,并从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如何实行人本管理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 企业管理 现代化企业制度 人本管理

1 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 ①成本管理观念陈旧。首先,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缺乏全局观和全程观,把焦点聚集在控制产品的生产环节,局限在生产耗费方面的成本管理,而忽略了行政管理、营销推广、产品设计等非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对总成本的影响。同时,对生产部门专职人员的过度关注削弱了对行政部门、销售部门等全员的成本控制。提高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控制成本是重中之重。而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将矛头对准了生产环节和部门,即使煤矿产量上升,效率提高,而营销跟不上、管理拖后腿,产品照样面临滞销,企业依然亏损。其次,传统的成本管理对成本与效益的辩证分析不到位。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是双向的,灵活的。有时候,增加技术成本、采掘成本、安全成本反而有利于总体利益的提高。而在传统成本观念的影响下,企业过度倾向于前端环节费用的降低,认为第一个环节成本的降低才是总成本降低的决定因素。造成了与现代市场不断革新的各经营要素的严重脱钩。第三,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支持。目前大型的煤矿企业一般由国有老矿转制而来,设备陈旧。而放眼望去,现代企业早已经打响了科技的旗号,开创了及时、全面、准确、有效的数控化时代。单靠手工控制,管理人员难以准确的预测及控制生产成本。信息化的硬件配备、软件更新及人员素质的明显落伍,已经明显制约了传统的老矿在成本管理上的脚步。②重总量而轻质量。煤矿企业普遍采取的提高产量的方法是增加工作面的个数和作业面的长度、深度。个别矿井甚至已经将作业深度深入到了地下800米,达到了煤矿采掘的极限。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这种做法被认为可以提高产量,进而提高效益。但却忽视了在同等作业条件下提高采煤效率的问题,比如设备的开机率、支架的支撑效果、人员的相互协作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困扰产量的相关因素。第二个方面,确保经济总量还要考虑产品的回收率、利用率。生产流程是一个紧密不可分的整体,对单一环节用力过猛势必导致后续环节降低重视。

1.2 营销环节存在的问题 ①传统的煤矿企业以生产为中心,重生产而轻销售,对市场信息、产业研究、前景预测所作的工作不足,造成“产、供、销”的销售环节跟不上节奏,价格管理环节薄弱,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现代煤矿企业应以市场为中心,“以基地为圆心”早已转变为“以市场为圆心”,懂销售者得天下。传统的产供销模式割裂了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客户价值,围绕市场推进营销技术、机制创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销售为龙头

篇五:《山西煤炭企业面临的困难及其影响分析》

2014年9月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在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朔州、临汾、柳林、洪洞、静乐、左权、宁武等11个市县对17家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1-8月,各地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容乐观,虽然主要产品产量稳中有增,但产品库存居高不下,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部分企业亏损严重。企业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资金紧张、产能发挥不足、资源整合过程中生产建设难等四方面困难。各地财政收入的增长受到明显影响,同时导致了煤企用工量减少、职工收入水平下降,制约了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

一、煤炭企业经营状况

1、煤炭产量总体平稳,部分品种有所下降。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1-8月全省原煤产量64202万吨,同比增长3.8%;焦炭产量5763万吨,同比下降2.3%。本次调查的17家企业1-8月煤炭产量共计7292.0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974.6万吨增长4.6%。17家企业中有13家产量增长,其中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同基煤业有限公司增幅最大,达到79.3%;4家产量下降,其中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吉县盛平煤业有限公司降幅最大,达到69.7%。{煤矿企业遇到困难我们怎么办}.

2、煤炭销量增幅低于产量增幅,产品库存明显增加。统计资料显示,1-8月全省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3.67%,低于去年同期1.06个百分点。本次调查显示,17家企业产品销量为6887.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853.4万吨微增0.5%。销量增幅低于产量增幅,二者相差4.1个百分点。17家企业中10家销量增长,其中同生同基公司增幅最大,达到189.2%;7家销量下降,其中吉县盛平公司降幅最大,达到64.7%。企业产品库存明显增长,17家企业库存量达到1950.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101.5万吨大幅增长77.1%。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库存量高达1676.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962.3万吨增加713.9万吨,增长了74.2%。

3、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部分企业亏损严重。本次调查显示,17家企业合计利润仅为5.4亿元,较去年同期24.2亿元下降18.8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22.3%。17家调查企业中,亏损企业由去年的3家扩大至今年的6家,占全部调查企业的35.3%,山西潞安集团潞宁孟家窑有限公司亏损最为严重,亏损额达到9399.4万元。盈利的企业有11家,其中山西乡宁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盈利最多,达到1.4亿元。

二、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1、煤炭价格低位运行。山西调查总队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资料显示,1-8月全省煤炭价格同比累计下降13.9%,炼焦价格同比累计下降17.7%。本次调查中,各企业产品价格均呈持续下降的态势,乡宁焦煤集团1-8月主焦煤平均价格(不含税)为369元/吨,比去年同期降低128元,比今年1月的450元/吨低81元,呈逐月下降的趋势。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致使部分煤炭企业出现成本倒挂,亏本经营。大同煤矿集团阳方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吨煤成本为240元,平均售价为170元/吨,销售1吨煤亏损70元。宁武县9家在产企业数据显示,1-8月平均吨煤亏损7.8元。调查发现,企业普遍对未来煤价持悲观态度,特别是近期国家发改委又正式下调了上网电价,平均燃煤机组降价水平为0.93分/千瓦时,在当前买方市场格局下,电价下调带来的压力,电厂势必会通过压低煤价来向煤企转移,煤企利润将进一步被压缩。

2、企业资金紧张。本次调查显示,煤价持续低迷、安全投入成本加大等诸多因素导致煤炭企业利润急剧下降,持续亏损或微利致使煤炭企业流动资金趋紧。尤其是上缴资源价款时的巨额贷款现已陆续到还款期,偿债压力加大。乡宁焦煤集团煤炭整合后新增上缴资源价款34亿元,目前上缴15.7亿元,还欠18.3亿元。该集团两个缓建和六个基建矿井已经投资10多亿元,还需20-30亿元的投资资金,资金缺口较大。吉县盛平煤业由于资金紧张,税款、保险不能按时缴纳,已经产生滞纳金。截至9月15日,兰花集团(不含兰花科创)总贷款余额约76亿元,面临无法偿还本息,出现资金断裂的风险。为了减轻资金压力,兰花集团2014年主要建设项目数量由32个下调为23个。

3、产能发挥不足,停产面较大。本次调查显示,各地煤炭产能发挥不足,企业停产面较大。晋煤集团43座煤矿中,目前仅有5座矿井正常生产,1座矿井联合试运转。静乐、左权、宁武三县共有煤炭企业45家,其中在产的企业15家,仅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且有部分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其中,静乐全县共有9家煤炭企业,只有2家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左权全县12家煤炭企业中,仅有4家在半负荷生产或边生产边技改;宁武全县24座煤矿仅有9座正常生产。

4、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生产建设困难。晋煤集团在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中,兼并重组了120座小煤矿,整合为43座,如前所述,目前有5座矿井正常生产、1座矿井联合试运转,其余32座基本建设、5座暂缓建设。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滑,造成整合矿井的生产、建设困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生产矿井面临亏损。整合后的生产矿井,尚无资本积累,正遇上煤炭经济形势持续下滑,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面临亏损。二是基本建设矿井面临停建。基建矿井融资困难,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煤矿建设不能正常进行,面临着停建或缓建。三是基建转生产矿井进退两难。这部分矿井基建投资基本完成,准备进入联合试

运转及竣工投产,但目前煤炭价格过低,生产就要亏损。若暂缓投产,又面临投入资金不能回收、银行贷款还需要偿还、矿井还需要高额维护费用的困境。

三、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

1、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煤炭需求由旺转淡,造成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产能不能充分发挥。一方面是煤炭供给过剩。产业景气时期蜂拥投资所形成的巨大产能,和煤炭资源整合后大型现代化矿井的投产,使得国内煤炭企业进入产能集中释放期。加之进口煤炭影响,国内煤炭供给呈现宽松局面。另一方面是煤炭需求疲软。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阶段转换以及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电力、钢铁、水泥、化肥等煤炭下游主要行业发展速度放慢,煤炭需求增长乏力。另外陕蒙煤以价格优势挤占了山西煤炭传统销售市场。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造成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本次调查中煤企普遍反映,低迷的煤价是造成煤企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2、融资难和货款回收慢是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目前,部分银行对煤矿企业贷款由原来的鼓励支持转为只收不贷,或提高利率,企业贷款十分困难。山西西易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反映流动资金贷款到期还款以后银行不再继续放贷。晋煤集团贷款利息在银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8%,下属子公司上浮15%。另一方面,产品货款回收缓慢。山西柳林汇丰兴业同德焦煤公司赊销款达6亿元,回收难度大,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此外,目前企业回收的煤炭销售货款主要为承兑汇票,而企业缴纳各类税费、职工工资、项目建设资金、煤炭发运的铁路运费等都必须现金支付,高额的贴现费用造成企业资金压力加大。中煤集团杨涧煤业有限公司今年煤炭销售款的60%以上都是承兑汇票。吉县盛平煤业反映该公司今年煤炭销售全部是承兑汇票,5-8月共贴现损失170万元,加大了财务费用。

3、行政审批手续繁多,新项目开工难。调研中有企业反映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新增矿井、煤层方面的审批手续繁多,时间长,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如南庄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上庄新区项目报批已有好几年时间,到现在仍未收到确切的开工消息。

4、政府积极清费立税,效果不甚明显,附加费用高,影响企业效益。今年6月23日,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全省涉煤收费清理规范工作,减轻了煤炭企业的一部分负担,但煤企反映,已清理项目占收费项目的比重较小,

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益。调查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有地方制定的收费项目及各种扶贫款,对公路运输销售的煤炭以政府收费和变相通过煤运公司收取经销差价,以及广告费、绿化费、图书报刊杂志等摊派的收费,这些费用都在挤压煤炭企业微薄的利润。太原铁路局从今年2月15日上调了铁路煤炭运输价格每吨公里0.015元,以杨涧煤业有限公司为例,从朔州到秦皇岛723公里的运输距离每吨煤的运费提高了10.84元,铁路运费提高直接影响企业今年1-8月2400万元利润。此外,由于京津冀地区对于环保的愈加重视,今年起对于运往该地区的煤炭含硫量限制更加严格,含硫量超过1%会按“每超0.1%”逐级扣减相应的煤炭价格。此项扣费又影响了企业3000万元的利润,仅此两项费用就影响了该企业5400万元的利润,使本已亏损的企业雪上加霜。

四、对各地经济社会的影响

1、财政收入的增长受到明显影响。统计资料显示,1-8月全省公共财政收入12847645万元,增长5.2%,较去年同期11.9%的增速大幅回落6.7个百分点。从各市情况来看,1-8月11个市中5个市公共财政收入增幅为负数,其中,吕梁-22.8%,朔州-6.1%,阳泉-5.9%,长治-0.4%,大同-0.3%;太原、临汾分别小幅增长1.3%和1.7%;晋城、晋中、忻州分别增长6.0%、7.8%、9.2%。仅有非煤城市运城增幅达到两位数,为16.8%。

从本次调查情况看,企业上缴的税费普遍减少,影响了当地公共财政收入的增长。晋城1-8月全市煤炭行业税收收入62.5亿元,同比下降32.7%,减收30.3亿元,影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减收7.7亿元。轩岗煤电公司1-8月共缴纳税费13318万元,较上年同期17573万元减少4255万元,减少了24.2%。吉县盛平煤业公司根据政策性减免和煤炭产量价格下降的综合影响,初步测算少交税费约940万元。

2、企业用工量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加大。随着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为应对当前各种不利因素,企业被迫减少用工量,降本提效。今年3月晋煤集团制定了减员分流指标(减员对象主要为临时性替代性岗位),整体用工总量将会随着煤炭价格下跌持续下降;阳煤集团旗下的个别煤矿职工已轮流放假,8月末,该集团从业人员为105280人,同比减少6.39%。其中,阳煤集团石港煤业公司今年用工人数1138人,比去年的1470人减少332人。此外,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很多新建项目,将停建或缓建,新建项目劳动用工需求也随之降低。

3、煤炭企业职工收入降低。煤炭经济的下滑,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压力,运营成本控制成为重中之重,而人工成本占煤炭总成本中相当大的比重,除减员外,部分企业通过降薪来降低人工成本。据调查,与去年同期相比,阳煤集团职工人均收入31873元,下降3.54%;晋煤集团职工平均收入降幅约20%,洪洞陆合集团职工收入降幅约25%。据阳方口煤矿管理人员介绍,2012年以前井下工人平均工资在8000元左右,地面工作人员平均工资也在4000以上,除此之外,还有丰厚的职工福利。但目前井下工人平均工资仅为4000元左右,地面工作人员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而且各种奖金福利也取消了,对职工收入影响很大。此外,部分企业延期发放职工工资,杨涧煤业公司今年工资只发到6月份;西易能源公司今年一线工人只发了5个月工资,管理人员发了4个月;同德焦煤有限公司2014年工资发到5月份,欠薪3个月,且正在准备起草裁员减薪文件。

4、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据前所述,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用工量减少、企业职工收入降低,受此影响,全省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平均增速明显放缓。山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4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8.5%,较一季度的10.7%下降2.2个百分点;全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15.0%,较一季度的18.9%下降3.9个百分点。上半年数据为一、二季度累计数,其增速的放缓说明二季度增速下降得更加明显。而工资性收入在山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工资性收入增速的放缓使得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压力加大。特别是一些资源性城市影响更为严重,阳煤集团的职工占阳泉市职工的近三分之一,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职工收入减少,直接影响阳泉市的整体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此外,调查显示,煤炭行业的不景气,企业压缩开支和职工收入降低,消费相应缩减,企业周边的餐饮服务业经营单位数量减少,经营者收入有所降低。

本次调查中,部分地区情况显示,煤炭资源整合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宁武县为例,煤炭资源整合之前,在有煤矿的农村,村民不仅有年度分红,而且不愁生活用煤。从2009年开始,经过两轮煤炭资源整合以后,宁武县域内所有煤炭资源都被同煤、阳煤、潞安、省煤运、忻州神达和汾西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以及宁武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宁煤集团)所控制,使全县原有的63座煤矿整合为24座。煤炭资源的整合,村民失去了年度分红,甚至在资源整合之时各大集团企业答应给每户村民每年3吨的生活用煤至今也没有兑现。

五、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

篇六:《企业在困难时期我该怎么办》

企业在困难时期我该怎么办

集团公司像一艘永不停歇的巨轮。作为一名煤矿工人,是这艘巨轮上的乘客,命运与之息息相关。 去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企业竞争加剧,经营创收难度加大。集团公司承受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企业遇困难,我该怎么办?”从公司一份子的角度,我以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须做到的。{煤矿企业遇到困难我们怎么办}.

一、做企业主人翁,勇敢迎战困难

虽说职工是集团公司这艘大船上的乘客,但乘客要和巨轮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不能有“树倒猢狲散”的消极思想。要正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困难,要相信党和政府宏观调控、经济调节的能力。要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光明就在前头。当然,企业目前正处在困难时期。企业要发展,职工要生存,我们只有齐心协力,迎难而上。每一位职工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经济危机不是最大的危机。害怕困难,不敢迎接挑战才是最大的危机。我们要强化迎难而上的积极应对意识,如履薄冰的安全风险意识和苦练内功的节能挖潜意识。全面提升精细管控能力,积极作为,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坚定的工作信心,战胜当前的各种困难。

二、以感恩心对待企业,以责任心对待工作

感恩是生存的大智慧。对企业常怀感恩之心,是因为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施展个人抱负、发挥个人能力的舞台。有了企业,我们才能有固定收入,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感恩企业,把企业的荣辱兴衰和自己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以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来回报企业的关心和培养。责任心来源于对工作的热情。作为公司员工,我们只有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才是为集团公司应对经济危机做了贡献。无论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始终全力以赴,这是忠于企业;以集团公司大局为重,把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展现出来,这是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如果我们大家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加强,企业战胜困难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煤矿企业遇到困难我们怎么办}.

三、更新知识,提升自我素质

企业战胜困难的因素很多,但最基本的因素还是人。企业要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策略、人才储备等来建设企业。我们必须认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竞争形势残酷,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企业为我们提供的岗位;我们只有拥有了精湛的技术,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取优势。

四.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坚定应对挑战的决心。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越是困难时期,越能考验每一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