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中作文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作文600字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作文600字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作文600字


篇一:《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生命源于感悟,我的工作看似平淡细碎,但若能细细思索、娓娓道来,那小小的琐事也能编成一串串的故事,给人思索,令人回味。

下课回到办公室,刚端起水杯,水还没喝到嘴里呢,就听到我们班的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地来了,“老师,张海刚鼻子流血了!”“流到教室门口了,滴了一大片”“嘴里都流血了!”小家伙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围着我,我一听马上放下水杯顾不上喝水连忙跑回教室。

到教室一看,场面蔚为“壮观”:张海刚仰着头,生怕鼻子再流血不敢低头;张海刚左右两边各站着一个同学,一个扶着他,一个拿卫生纸给他擦鼻血;其他同学齐刷刷地围在张海刚后面。再看看我身边那十几个“小麻雀”,我的火顿时蹿上来了。

我问了问张海刚的情况,给他擦了擦鼻子,让他回座位了。紧接问学生们:

当同学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你在干什么?

是你帮同学擦的鼻子吗?是你拖的地上的血迹吗?

需要几个人去给老师汇报情况?

如果老师不在办公室该怎么办?

有没有问问同学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我在黑板上写上“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几个大字。学生们低着头不吭声了。看着学生的表情,我不想再说多余的话了。或许有些同学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就等着老师来解决,或许有些同学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没有去做„„

第二天,又有一个学生流鼻血了,简直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是结局却大不一样。有两个同学来给我汇报,我到教室一看,有几个同学帮着拿

纸,有几个同学用拖把拖血迹,有几个同学帮着收拾东西。等老师到教室时,基本上已经处理完了。我很欣慰。

对比这两件事,反思老师自己,是不是有时候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 呢?一味地埋怨学生,批评学生不如一次示范和现场演练。

这就是发生在我们教室的故事。每一天,故事的主角在不停地变换;每一天故事的情节在不停地变化。我只记录下其中的一点点。扪心自问,我可曾有意识地记录发生在眼前的故事?我可曾想过让记录串接起自己的教育之路,让记忆存留在纸上,可以随时翻阅。

我的生命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从教十二年,何曾缺少故事。可是记录下来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慢慢地,有些故事便在记忆中消退了,让我再也无法清晰地翻阅。这不得不说是遗憾。要做生命和教育的有心人,记录下每一个和学生的故事。时间的消逝无法阻拦,但是记忆可以永恒。我我决心在记录中整理自己的收获和体验,在成长中体验幸福的教育人生。

篇二:《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作文600字}.

裘老先生有句名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也曾说过,“不是我们能提供什么,而是病人需要什么”。

工作十几年,眼前不时晃动过许许多多的脸,然而定格在我记忆深处的是那张绽放出母爱光彩的面容。

有人说:医生护士近距离接触并感受着病人的恐惧、痛苦,因此从事这个职业是崇高的也是痛苦的。已记不清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几个年头,对熟悉的工作失去了陌生与好奇,心中升腾起些许愤懑——写不完的病历;做不完的检查;令人焦躁的哭喊声;难熬的大夜班,身体上的辛苦心灵上的疲惫,这样的生活看不到边也感受不到任何意义。正当我徘徊在人生的低谷时,我遇到了她。

那天,又轮到我值夜班。愤懑归愤懑,工作还得做,毕竟肩头担着一份沉甸甸责任。接班后,我仔细地翻阅了病人的病历,还好,病人不是不多。转到135观察时,她又开始疼痛了。她是个年轻的母亲,却得了癌,这可怕的疾病。阵痛是很强烈的,紧皱的眉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滴,轻咬的嘴唇展现了她的克制。她冲我抱歉地笑了笑:“大夫,再给我看看吧,我不想死,我还要陪儿子呀。”“好吧,我先都看看,一会再来。”半小时后,我再次来到她的床边:“现在还疼吗,平躺好,我检查一下。”她很配合,摸了摸脉搏,

听听心脏。“疼痛了,一定要挺住,疼的时候闭住嘴巴深吸慢呼可以减轻疼痛,没有特殊情况我一会再来看你。”“嗯,这个护士说话真温柔,听着养耳朵。”——我从不知道原来耳朵也需要滋养。她的夸奖我,让我有些不好意思,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冲她点点头。

疼痛越来越频繁,渐渐地她的脸上开始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夹杂着阵阵呻吟声,身体也不断地开始扭曲,陪床的妹妹脸上淡定的表情逐渐被无奈、焦虑所代替,询问的声音里多了些不耐烦。我意识到“病痛中的人”,无论肉体还是精神,都无法保持常态而陷入一种虚弱,紊乱的低迷状态。他们承受着病痛对身体的折磨,心理会生出许多细碎的东西,比如多疑,烦躁,自伤,但是他们对自身却束手无策而患者的种种表现又会直接影响家人的情绪与行为。

安慰、解释、鼓励加上严密的观察使她对我产生了信任,她抓住我的手:“我听你的话,你帮帮我。”这一刻,我感受到了责任的重量,找到了工作的价值所在!我更加耐心地帮助她抹去额头的汗珠,,她也很配合,阵痛终于过去了,我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

疼痛过去了,她年轻的儿子也来了。看到儿子,刚刚因为疼痛而扭曲的脸上霎时露出灿烂的微笑,整个人都绽放出光彩,像极了一朵带着朝露盛开的花。我愣了一秒钟,突然理解了什么是母爱,眼睛有些湿润。“大夫,谢谢你!谢谢

你没有厌烦我,刚才太疼了,你说话真温柔,没有你我真的不想再活了。”冲她笑笑作为回答,心底却涌上感慨:原来温柔也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作家罗伯特•福尔姆曾这样写道:“他们也曾看到世界的弱点,却全然不放在心上;他们走在世界所有的大街小巷,尽其所能使自己和别人的生活过的尽量美好;他们造访大自然,以祈求自由的风和生命的活力;他们在生命的每一天多种一些花,却绝不轻易背离这个世界。”我把这段话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我想:我们医护人员就是这样的人吧,面对癌,面对疼痛,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呢?我知道我不美,但我确实是从心里发出的微笑。也许他们这些人能从这微笑里找到些许的希望吧。

后来,我护理了无数的癌症病人,每当面对病人产生偷懒和厌烦情绪时,我都会想起她给以我的信任。在以后的日子中,我常常想起她,想起一个母亲的微笑,那也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她使我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她带给我的远比我给予她的更多更多。

篇三:《我能为班级做什么》

我能为班级做什么

各人自扫门前雪,干好自己份内的事,一切自会好。值日生认真打扫自己的片区;课代表认真清点本子;同学们交作业按时、按序;班委工作尽心尽责,那么就不会有问题了。

但制度、规范总会有无法涵盖到的角落。如果大家这时仍“自扫门前雪”的话,那就不叫“做好份内的事”而叫“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了! 所以,我们应当在班级中更具责任心,认识到“这是我们共同的班级”。

不需要人反复强调,当有一个人很自然地在不“属于”他的片区内捡起一片垃圾,周围看到的人慢慢也会这样,时间和环境能打磨人心。我能为班级做的,不仅是“自扫门前雪”,还有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从小到大,这种问题很少提及,仿佛向来“为自己”——“为自己学习”“为自己努力”……但放入班集体中,光辉的形象瞬间黯淡下来。

也许我只能给班级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轻轻踏入班级大门,桌椅轻拿轻放,下课与同学小声交流……

也许我只能为班级提供一个积极的态度。错了以后勇于承认,下不为例;纵使跑步落在最后,也不自暴自弃,而要继续向前冲。 也许我只能为班级做一个课代表,作业收齐,本子及时抱领,不耽误作业布置。大方询问,谦逊指教,与同学友好相处。

也许我只能为班级提供微薄的帮助:捡起纸屑,除去心中污点;打开窗户,迎接新的晨曦;认真值日,创造和谐氛围……这些既是为集体,也是为自己……

班级是共有的,也是独有的,每个人都是这个集合中不重叠的元素。一个个这样的元素,使班级这个集合得以存在。做好一个个小我,才能成就一个大我。

(1)我会吃饭,会睡觉,会打游戏,我能给班级做点什么呢?也许,不一定能做什么,但一定不能做什么。会吃饭,我就有嘴巴,我要克制自己的嘴,不在上课时与同学私下开小会;

(2)会睡觉,我就有眼睛,我要克制自己的眼,考试不东张西望;

(3)会打游戏,我就有双手,我要克制自己的手,不乱涂乱画,要画就去出黑板报。

(4)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班级为我带来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权利,我也有责任为班级尽义务。班级需要我时,我定义不容辞;班级有困有难,我定勇挑重担!

因此

不要问班级能为你做什么,

而要问你能为班级做什么。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考试,

问自己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

2015.10.22

篇四:《我成功了600字作文》

[我成功了600字作文]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事和烦恼的事,它们就像天空中的星星,每天陪伴着我们,下面我就讲述一件成功的事与大家分享吧!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报了游泳班,学习蛙泳,第一天,我早早地到了游泳场,看着和我一起学习的男男女女有十几个,虽然年龄大小不一,但是脸上个个都带着灿烂的笑容,也许他们和我一样,认为游泳就是打水仗,在水中玩耍,还可以带走夏日的炎热,我成功了600字作文。可真正学起来时,却不像我们想像那样。 首先是在岸上练蛙泳腿,一练就练上百下上千下,练完腿,又练习憋气,一天下来,累的筋疲力尽,连游泳池都没让下,虽然在岸上掌握了游泳的要领,但是到了水里,却手忙脚乱起来,许多同学都呛了水,我也不例外,我们游泳定在下午5点以后,在水中还不觉得冷,可等到了岸上,浑身冻得直哆嗦,脸都青了,邮于我瘦,平时也爱感冒发烧,第一天下水,回家后,我就发烧了,妈妈心疼我,所以决定让我休息两天再去练习,可是我觉得做什么事不能半途而废,不可以打退堂鼓,我仍然努力坚持着,一天,两天,三天&&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掌握了游泳的本领,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我不懈努力,我可以自由地在水中畅游了,小学六年级作文《我成功了600字作文》。做为对学习游泳的总结,8月份,我们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游泳比赛,我获得了小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我成功了,我学会游泳了,这是自己努力,不放弃的回报。 从这件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成功不会举手即得,要想成功,必须付出辛勤和汗水,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篇五:《孩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孩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6岁—9岁孩子的绘画历程

“我的孩子要上小学了,学画画还要继续吗?要怎么学呢?”这是许多刚到学龄阶段的孩子家长经常会问的问题。

本期家长沙龙,让我们围坐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陪伴6-9岁阶段的孩子走过一段神奇、美妙的绘画历程!{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作文600字}.

纲要:

一、从5岁半的孩子说起

1、经历了完整、自由的涂鸦期的孩子

2、经历了压抑、限制的涂鸦期的孩子

3、如何开启、保持孩子自由、敏锐的绘画心。

二、6-9岁关键过渡期的三个阶段

1、“发现”阶段:眼

2、“再现”阶段:手

3、“表现”阶段:心

三、一些典型问题的答疑解惑

1、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的绘画学习,对孩子有何影响及意义?

2、什么是真正的“素描”和“色彩”,什么时候才是最佳接触时期?

3、如何协调、并融学校传统模式的教育与新型开放式教育?{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作文600字}.

4、临摹对孩子学习有何意义和帮助?

5、所谓“结构”、“形准”的问题怎么解决?

6、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各类画种什么时候学?怎么学?

主讲老师简介 :

何芳晓,麒麟画室创办人。热爱艺术,喜欢孩子。擅长插画创作和空间设计。对一切自然质朴的存在视若珍宝。目前是N多孩子喜爱的艺术老师,和一位3岁半孩子的母亲。

内容: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记录的大意整理而成,如有出入,欢迎大家指正!)

小芳老师:欢迎大家来到麒麟画室!我想大致了解一下在座的各位妈妈,你们的孩子都在上面年龄段。5岁半—6岁请举手;6—7岁?7岁以上?好的!谢谢大家!首先,我们来说说5岁半的孩子一个整体的绘画状态。

请大家自由发言——

于林立(9岁女生):

我弟弟现在就是喜欢画僵尸呀、人呀!

飞扬妈妈:

我的孩子画起画来就是速度很快!喜欢画怪物。但我觉得他的画非常自然,也很生动!我挺喜欢的!

谦谦妈妈:

我们家的孩子现在多半画的是圆圈和方形组合的人。画人画得比较多。 晨雨妈妈:

我们家那孩子,画的还是火柴形的人。完全没有什么细节。

小碗老师:但是你没注意到吗?你家晨雨,非常善于用他的火柴小人表现各种有趣的故事和情节呀!他画里的最大特点就是充满了奇思妙想!我很喜欢!

晨雨妈妈:

是吧!想想确实哈!

小芳老师:

总体来说呢,5岁半的时候,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爆发的黄金时期。 他们的画并不追求看上去很像的“形似”,但却有精彩的“神似”之处!此时的绘画,是由孩子的感受和经验作为支撑的。他们画起画来,充满自信、探索和好奇之心,不太依赖大人给出的既定标准。经常主动发现问题,并善于自己找到解决方案。喜欢材料的多变,爱尝试新玩法。

这个时期我的建议是,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玩一玩,打开视野。哪怕是菜场、超市、马路边都可以。多一些生活体验。而且要放慢脚步,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去感受和观察。这是给大脑这个储藏间填充资料的好时期。

细分下来,作为老师,我们经常遇见这个时期两种孩子。

一种孩子他们经历了完整、自由的涂鸦期。这样孩子优势是:非常自信,想象大胆,创造丰富,思维发散不受束缚!也正是因为极其自由和开放,接受老师系统的指导就需要时间来过渡和适应。因为这个时期,逐渐到了需要“收”的时候,需要逐渐增强控制画面的能力,并且引导孩子更多地关注到细节方面。{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作文600字}.

另一种孩子,则经历了框架、限制的涂鸦期。这样的孩子因为总是画重复了太多遍的内容,所以习惯性地下笔很肯定,老师的提示很快接收,跟随感好。同时反映出的问题是:不太自信,想象力缺乏,思维比较局限,缺乏主动性。 这样的孩子需要多观察,多感受生活,多看美的书籍。当孩子难以下笔的时候,需要老师给予适当的示范,但需注意提示语言的开放性。让孩子知道,除了老师示范的样子还有无数的可能性,可以自己自由发挥和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提高,并且思维也会逐渐开放起来。

总的来说,开放的孩子如果能“收”得好,后面的发展就会非常顺畅,最终达到“收放自如”的状态。反之,开始收得很紧,不敢想也不敢画的孩子,想要“放开”也会更困难一些,调整的时间周期会比较长,需要陪伴的成人耐心等待。

孩子到了6岁之后,基本开始进入小学阶段了。各位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些什么变化了吗?

谌燃妈妈:

谌燃的美术本上,老师要求画一个苹果,放在盘子上。他画了,还画了个梯子架在苹果上,上面站了个小人。老师就给了个“及格,请加油!”

小碗老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作文600字}.

我记得上学时,看过一个“新概念作文”的考题,是“一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考生们面前,是一个真实的,被咬过一口的苹果。看着这个苹果,如果我们只能想到苹果,不知这篇文章应该如何写下去哈!

匡正妈妈:

我家孩子特爱画铠甲勇士!不喜欢去画画的兴趣班。

懿珂妈妈:

珂珂不爱临摹和写生,想象很多。人物的细节到了能表现手指和脚趾。

小芳老师:

六岁的孩子,正处在“梦幻期”到“写实期”的过渡阶段。

上学这件事,让孩子硬性的快速成熟了很多。家长和孩子有很多的不适应。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来耐心的陪孩子度过这段时期。打开自己的思维,把平时认为不好的,换个角度来看。孩子会深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正面乐观的看待生活中一切问题的。

这一时期孩子开始接收一些信息:规范化,纪律化等。文化知识的学习,标准化的涉入对孩子的想象空间有所压缩,自信程度也会有些下降。

六岁孩子在绘画上有很强的概括能力,想象力虽有压缩但还是很丰富。

那么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又能提高绘画能力呢?

为大家总结如下——

6岁——9岁的绘画三项基本过程:发现、再现、表现

1、发现(从看——感受——了解的过程):

目的是:练习眼睛,捕捉事物的敏锐度。

会出现的问题是:孩子开始对写实表现有需求,但手眼不到位造成的落差会产生恐惧、不安、不自信。

解决方案:可让老师阶段性的示范,临摹以缓冲上此课程的时间段。 课程大概安排:以观察图片或做简单的写生为主,孩子概括自己观察到的之后,再以绘画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

2、再现(从了解——准确的呈现所看到的事物的过程)

目的是:提高手眼协调的准确度和毅志品质。

会出现的问题是:开始有绘画技术的要求,做不到时会退缩。

解决方案:老师、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要多看多练,开始画时可减小难度。 课程大概安排:写生(静态、动态)素描,色彩的初步介入

于林立:

如果我想画白色的物体,我要怎么画色彩呢?

小芳老师:

你的问题特别好!这是真正在思考绘画的孩子才会有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这些物体——

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那个是白色呢?可以说,这些都是白色,但都不是纯正的白。由于本身颜色的冷暖倾向不同,有的白色偏蓝发冷,就显得更白些,有的白色偏黄,就显得不那么白。如果我们仔细看身边的色彩,会发现,色彩是非常丰富和多变的。它会收到固有色、周围环境、光照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色彩出来。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粉红色的包,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上面不是只有粉红色。

我们再来看看坐在你对面的人的脸。我们脸上有什么色彩呢?

看看孩子在观察过自己的脸以后,画的自画像。色彩的表现非藏大胆!

宋老师:

我们来欣赏画家高更画的人像。这种在人物面部表现丰富色彩的方式,在高更之后被广泛使用。之前的古典油画,人物的面部都呈现出一种“酱油色”。 有人问高更怎么画画,高更说,你看到的这棵树是什么颜色?那人说,是绿色。高更回答:好的!那你就用最好看的绿色去画它!

所以我们会发现,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缺少真正去看见的眼睛。

3、表现(在再现的基础上加入自我的情感认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情的过程)

目的是:学习表现方法,充分打开思维,把自己似做物体本身深情融入体验情感。

课程大概安排:线描(1.装饰的表现方法学习2、民族图文的学习3、写生线描的运用

4、创作

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爱生活不单是追逐技巧。让技巧在自然过程中发生。让技巧为生活服务

(小芳老师拿了两张自己的线描创作给大家分享。边看边诉说画中的故事和当时的人文环境。说到动情处几度哽咽,大家也都听得很入迷。墙上挂着小芳老师怀孕期间的一个“幸福鸟”系列创作,充分表达了那个时期内心的感受。最后两张质朴美丽的线描画大受追捧,大家纷纷拍照留念。)

小芳老师:

下面我们来说说几个经常会被家长问到的典型问题:

1、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的绘画学习,对孩子有何影响及意义?

不少家长会认为,孩子进入小学以后,课业越来越多,类似画画这样要花费时间精力去做的事情,担心会耽误孩子文化课的学习。

画画,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其实都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画画的时候,人的状态,基本上是偏安静的,往内观的,头脑接近放空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非常适合调节身心。

尤其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关心孩子考分的成人很多,真正关注孩子内心发展状况的却有限。如果我们交给孩子一把可以打开心门,放松心情的钥匙,无疑也是我们了解孩子内心状态的最佳途径之一。

有些我们关注不到的东西,往往能从孩子的画中反映出来。比如孩子的人际交往状况、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近期的心情状态等等。甚至可以鼓励孩子做“绘画日记”,无疑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能够舒缓压力,促进孩子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的学习和生活。

如果我们引导恰当,当孩子在绘画方面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也会成为增添孩子自信心的一个来源。

所以,只要我们方式方法得当,看似不利的因素,都会转化为正面积极的推动因素,助力孩子的成长。

2、什么是真正的“素描”和“色彩”,什么时候才是最佳接触时期? 经常有家长,领着刚上小学的孩子,来画室就问:“老师,你们这里教素描、色彩吗?什么时候教?”我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家长,都是被现在市场上铺天盖地的高考绘画培训班给误导了的。

什么是素描?素描几何体?素描瓶罐静物?还是素描真人头像?

什么是色彩?用水粉颜料画画就是色彩吗?能画出彩色的瓶瓶罐罐、水果花卉就是色彩吗?

这些认识,都来自现在的美院高考制度,让大批带着孩子学画的家长们误以为,这些就是素描和色彩的全部。其实不然。

素描,简单来说,就是单色或者简单色彩的画。色彩,只有当情感参与了颜色运用的时候,才是色彩。而水粉,只是工具材料的一种。我们还有水彩画、丙烯画、油画等等。水粉画,由于被美术高考广泛使用,因而更为大众所熟知。

才刚上小学的孩子,适合学习那些因为要参加高考美术考试,专为应考而设置的学习内容吗?显然,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因为年龄尚小,对于光影、透视、黑白灰关系等专业概念理解不透,障碍了进一步学习的可能。另一方面,应考的学习内容相对枯燥乏味,也不符和这个年龄段孩子活泼好奇的心理特点。

所以,硬逼着这么大的孩子学习高考美术那一套东西,无疑是不合适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残忍的!

真正能够接触美术专业素描、色彩训练的时期,至少在13、4岁之后。而且是要走美术专业,未来想发展职业方向的孩子,才有必要那样去学。

3、如何协调、并融学校传统模式的教育与新型开放式教育?

学校教育和我们的校外教育,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对立起来看待。首先从班级人数的巨大悬殊上面,就不具备了可比性。

我们的工作,只是对学校教育缺失的某些方面的补充。就像孩子需要丰富的营养,我们知道有些营养,在学校的现实环境下,没办法给到孩子,于是我们就寻求别的途径去让孩子营养均衡。道理就是如此简单。

小碗老师:

是的!不论孩子在学校受到何种教育和对待,我都都相信,父母在家庭中能给孩子的力量和滋养,永远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就如同《我的名字克里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