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


【篇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分科)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

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学校课程分为劳动与信息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三部分。

【篇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深圳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附件1

注:关于地方、校本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详见《深圳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说明》。

附件2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

深圳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说明

一、关于一~六年级课程计划

(一)课程计划表格内课时数为各门课程的周课时数,每课时按40分钟计算。

(二)计划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2周,每学期末复习考试合计2周,未包括在上课时间内。在校学习时间共计39周。

(三)计划中规定的课时是指学生的“上课时间”,而不是“在校活动时间”。表中所列“地方、校本课程”课时,除指定为地方课程以外,其余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兴趣活动、专题教育等。学校传统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远足等可以和机动周合并,由学校自行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可结合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

(四)表中周课时为分数的,分子为该学年第一学期的周课时,分母为该学年第二学期的周课时。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侧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同时还应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等。各校可试行弹性课时制,集中使用课时或者采取长短结合方式灵活使用课时,但不得减少课时总量。各区教育局、学校要根据教

— 2 —

育部制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鼓励师生共同开发和建构课程。法制、环保、国防、民防、安全、生命教育、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廉洁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均可以专题形式包融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

(六)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通知‣(教基厅„2003‟3号)文件精神,在中小学要开设好•毒品预防教育‣和•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中小学校要切实贯彻执行,开展相关专题教育。其中•环境教育‣专题,从一~六年级,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毒品预防教育‣专题,从五~六年级,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或地方课程课时中安排。

(七)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时安排: 1.课时主要用于加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得用于上其他专业课;

2.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7‟9号)要求,每学期安排10课时用于公共安全教育;

3.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教民厅„2004‟7号)要求,每学期安排2课时,由区教育局和学校用于民族团结教育等与德育相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

— 3 —

关的专题教育。小学低年级的主题主要是“中华大家庭”,小学高年级的主题主要是“民族常识”。

(八)按照广东省•关于中小学开设†廉政修身‡专题教育课的通知‣(粤教基„2006‟91号)规定,四年级每学期安排8课时用于•廉政修身‣专题教育。课时从地方课程课时中安排。

(九)为加强深圳市的特色教育及配合小学课改实验,一~二年级,各开2节英语基础训练课程。针对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周课时少,有部分时间需早放学,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学校可利用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周安排1次英语活动;安排三~六年级各开1节英语基础、能力训练,一年级开1节数学基础训练,三年级开1节信息技术基础课,课时从校本课程课时中安排。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

(十)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粤教研„2007‟4号)规定,“除在语文、美术课中加强书法课教育外,将书法作为我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每周安排一节”。各区教育局和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开足、上好书法课。一~二年级,学校可利用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周安排1次书法活动;三~六年级,书法课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或地方课程课时中安排。

二、关于七~九年级课程计划

(一)表格内课时数为各门课程的周课时数,每课时按45分钟计算。

— 4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

(二)计划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2周,每学期末复习考试合计2周,未包括在上课时间内。在校学习时间共计39周。九年级第二学期减少两周上课时间,总课时按33周计算,毕业复习考试增加两周。

(三)计划中规定的课时是指学生的“上课时间”,而不是“在校活动时间”。表中所列“地方、校本课程”课时,除指定为地方课程以外,其余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兴趣活动、专题教育等。学校传统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远足等可以和机动周合并,由学校自行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可结合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

(四)表中周课时为分数的,分子为该学年第一学期的周课时,分母为该学年第二学期的周课时。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侧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同时还应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等。各校可试行弹性课时制,集中使用课时或者采取长短结合方式灵活使用课时,但不得减少课时总量。各区教育局、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制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鼓励师生共同开发和建构课程。法制、环保、国防、民防、安全、生命教育、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廉洁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均可以专题形式包融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

— 5 —

【篇三】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广西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广西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补充说明:

1、教育(与健康)课: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桂教规范(2015)6号,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小学1—6年级体育课的课时每周为4学时,初中、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周3学时。建立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制度。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2、音乐、美术课:《南宁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通知》(南教办〔2011〕584号规定音乐、美术课小学1-6年级每周各2课时,初中音乐、美术课每周各1课时

3、书法教育课: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要合理安排书法教育的教学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手笔字学习。

4、环境教育课:南宁市教育局《关于在南宁市中小学中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通知》南教基教(2013)46号规定环境教育课时为每学期6节,开课学段为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5、国防教育课:各学校要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列入课程表,安排教师给学生上好国防教育课。每个月开设国防教育课程不能少于 2 个课时, 可以根据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重大事件等确立当月国防教育的内容。

【篇四】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说明:

一、表格内为各门课程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2、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4、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学校常规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三、“地方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文明礼貌与学习习惯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知识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可爱的广水(人物、地理、物产)、校本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篇五】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义务教育课程表

崇信县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

1.本表根据省颁课时和我县实际确定,各校以此为指导确定本校课程设置。 2.根据有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在校时间原则上不超过6小时,中学原则上不

超过8小时。学生每天到校时间小学原则上不早于7:50,中学不早于7:30,各校在安 排作息时间时,不能与原则性的规定差距太大。

3.根据我县实情,若小学五、六年级英语课时不足,各校可结合综合实践课统筹安排。

【篇六】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安排广西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