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体裁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动态,内容、方法、效果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动态,内容、方法、效果

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动态,内容、方法、效果


篇一:《XX单位第一次专题学习研讨会报告样式》

XX单位第一次专题学习研讨会报告

省委、市委、区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会后,XX单位认真谋划,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好了局。现将第一次专题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学习情况。……

(二)专题讨论情况。……

(三)讲党课情况。……

二、发言摘要

1、xx同志发言摘要:……

2、xx同志发言摘要:……

3、……

……

三、活动效果

XX单位

2015年8月XX日

篇二:《动态生成、以学定教》

河西堡第三小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阶段性工作总结

为了稳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完善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大幅度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和有关要求,我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构建高效课堂的一系列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程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成效

为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有效、有序地开展,我校于3月初健全了“河西堡第三小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工作小组组长由校委会成员担任,统筹规划、细致分工,具体负责我校构建高效课堂的组织与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导主任兼任。

(二)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

3月初,制订了《河西堡第三小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并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3月中旬,召开建构高效课堂动员大会,明确了此项工作的实施步骤和各阶段主要工作任务,并在认真分析校情

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实施目标:

1.总体目标

深化、完善“动态生成、以学定教”高效课堂教学总模式,分学科、分学段构建高效课堂基本教学模式:

(1)低年级语文:“四情四趣”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高年级语文:“五导五力”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低年级数学:“三段七点”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高年级数学:“四环四动”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5)英语:“五环五化”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6)科学、综合实践:“四创四段”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7)品德体艺:“三动三发”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以上教学模式为基本构架,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大胆创新,建构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特色化、个性化教学模式。

2.具体目标

(1)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学的“轻负、优质、高效”目标。

(2)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

(3)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把构建高效课堂与教师专业成长结合起来,引导教师正确领会高效课堂的精神实质,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改实践,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培养一批教学有特色的教学骨干,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5)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6)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契机,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应“高效课堂”的管理机制,落实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益,以管理改革促质量提升。

(三)加强学习理论,提高思想认识

3月上旬,由各学科“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工作小组

负责,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以学科教研组为单{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动态,内容、方法、效果}.

位开展了构建课堂通识培训,深入学习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的成功经验及模式的构建、流程等;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共同特点,并适时组织讨论,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形成共识;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目前,我校教师记载的学习笔记已达到人均5000余字,撰写的学习心得两篇,对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目的、意义及基本途径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

(四)注重实践研究,打造高效课堂

本阶段工作分三步由浅入深地组织实施:

第一步:观摩研讨,典型引路

3月上旬,组织3名教师上观摩研讨课,起到了典型引路、课例示范作用。

第二步:全员实践,完善模式

全体任课教师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在学习、观摩、反思、研讨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生本课堂”理念,创造性地启用“动态生成、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倡导“开放、启发、愉快”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3月14日-4月中旬,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员教师上达标课。同时,制定了《构建高效课堂听课、评课实施方案》,以说课、评课为主要手段,查找问题,明确思路,提出整改意见。在课堂教学达标过程中,根据我校“高效课堂评价细则”,对所有课例分“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进行综合评价,“优良”等次者进入下一个实施阶段,“合格”及“不合格”者经整改后重新上研究课。

第三步:专题研讨,打造特色

1.进一步深化专题学习。5月6日-5月10日,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安排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中反思达标课实施情况,撰写了第二次教学反思;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对达标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分学科撰写了专题研讨材料,明确了本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努力的方向。

2.组织专题研讨活动。5月13日-5月底,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分两次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了专题研讨活动,解决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期间,构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成员组织了课堂教学抽查活动。

3.组织同课异构活动。6月初,确定各学科同课异构课例承担教师(语文4人,数学4人,英语2人);6月上旬分学科组织集体备课,完成同课异构教学设计;6月中旬学校组织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6月20日前,每一位教师结合实际撰写了课例分析或构建高效课堂专项论文。

(五)开展课题研究,推进改革进程

本学期,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共申报了4项专项研究

课题,其中县级研究课题3项,省级研究课题3项,现均已

开题研究;完成了两项市级研究课题、5项县级研究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均通过鉴定;完成了1项省级重点规划课题、两项省级一般规划的研究任务,所有研究成果材料已经上报申请鉴定。课题研究的有序、有效开展,促进了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推进了构建高效课堂的进程。

(六)积极参加教育联盟,在学习研讨中共同提高

根据河西堡片区区域教育联盟活动实施方案安排,学校精心组织,参加了区域教育联盟的各项活动。在区域教育发展联盟组织的优质课竞赛中,我校选派的三名教师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马进兰老师取得综合评比第二名、学科评比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靳香老师取得综合评比第三名、学科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二等奖;王德梅老师取得综合评比第八名、学科评比第三名的好成绩,荣获二等奖。

(七)认真开展自查,总结改革成果

从6月底至7月初,学校“构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认真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校管理日趋科学。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活动启动以来,学校根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制度进行了再次修订,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科研工作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学期培养计划、教学过程及效果评价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以“人文管理、动态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为主要特色的管理格局,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改革之初,很多教师存在着怀疑、观望的态度,一是对原来的教学方法深信不疑,不相信新的教法能取得好的收效;二是担心课堂教学改革耽误时间、影响学生成绩。学校一方面实行了强力推进的政策,要求大家要认识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全员上研究课,查找问题,修正不足。另一方面学校大胆开辟“试验田”,让老教师、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充当引路人、开路先锋,积极尝试、大胆试验,他们的做法让其他老师们看到了高效课堂改革的效果,课堂改革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同并得以大力推进。

3.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绝对的

权威,教师围绕教材转,学生围绕教师转。在现在的高效课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了。

4.课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我校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的情形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和质疑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变得想 说、敢说、会说,课堂气氛活跃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我校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课堂教学改革步伐

缓慢,教学效益提升较慢。

(二)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构建高效课堂尚存在不必要的疑虑和畏缩情绪,存在观念滞后、思想传统、改革不力、行动迟缓等现象。

(三)专业结构有待优化。我校到目前为止,还无专职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加之专职英语教师缺乏,影响了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整体推进。

三、今后的工作设想

下一步,我校将严格按照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方案,扎实

有效地组织好各项活动。

(一)深入推进阶段(8月—11月)

1.8月份,在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丰富、提升基本模式,提炼出基本模式的学科变式。要组织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积极开展主题活动,组织观摩交流、成果展示、技能比武等开放交流活动,推广阶段性成果。

2.9月份组织课改典型教师面向全校展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3.10月份,打造精品课例。按照“名师带动、同伴互动、自主发展”的模式,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和学生情况,打造一批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5.11月中旬,建立高效的教学反思机制。积极引导并大力推行教学反思,把写教学反思,记录反思问题,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进行一次检查并进行展评,评选优秀的教学反思笔记和教学反思报告。{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动态,内容、方法、效果}.

6.11月下旬,汇编《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成果集锦。收集教改实验中的成功实施方案、经典课例、优秀论文等成果资料。

(二)反思总结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

1.总结反思。认真倾听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反思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形成长效机制。制定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高效课堂构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并形成长效机制。

3.优秀成果交流。开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的课题研究鉴定、优质课评选、优秀教学设计及课件评比活动,展现“高效课堂规范年”的成果。

4.组织考核评价。评选“高效课堂建设”活动先进个人。召开“高效课堂建设”表彰大会,总结成功经验,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形成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长效机制。

篇三:《职业技能实训(一)-《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行政管理)

第1题: 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第2题: 调控收入与物价的关系,控制工资收入增长过度诱发通货膨胀的措施有( )。

第3题: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和作用有( )。

第4题: 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动态,内容、方法、效果}.

第5题: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第6题: 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 )。

第7题: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

第8题: 政府支出包括( )。

第9题: 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第10题: 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

第11题: 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形式为( )。

第12题: 失业类型分为( )。

第13题: 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

第14题: 福利的支付方式分为( )。

第15题: 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 )。

第16题: 关于货币工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动态,内容、方法、效果}.

第17题: 货币工资的影响因素有( )。

第18题: 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第19题: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

第20题: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

第21题: 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

第22题: 企业促销策略包括( )。

)。{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动态,内容、方法、效果}.

第23题: 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有( )。

第24题: 心理定价策略包括( )。{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动态,内容、方法、效果}.

第25题: 折扣折让定价策略包括( )。

第26题: 下列属于产品改良的是( )。

第27题: 下列属于成长期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的是( )。

第28题: 包装策略主要包括( )。

第29题: 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