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运河是骗局


篇一:《刘军 开凿克拉运河 闹剧还是悲剧》

刘军:开凿克拉运河:闹剧还是悲剧?

刘军

 2015年05月25日 从国内安全的角度来看,克拉地峡所在的泰国南部穆斯林地区历来怀有二心,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长期存在并不时兴风作浪。一旦在此地区开建运河,不啻于在马蜂窝里施工。泰国南部独立建国,将是泰国人永远的噩梦。

4月10日,“中泰双方”就泰国克拉运河投资建设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并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一个月以来,这条消息持续发酵,引发了相关国家朝野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其实,被反复炒作的克拉运河,只是一场世纪闹剧,如果落实,则多半是场投资悲剧。

世纪闹剧

从大约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文明至今,世界各国的人民先后修筑了数量众多、大小不等、长度不一的运河。从全球海运史的角度来看,19世纪是运河的世纪,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大国先后启动了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修筑工作。泰国人的运河梦,始于现代泰国的缔造者拉玛五世(1868年至1910年在位)。

1869年,即拉玛五世登基次年,苏伊士运河通航。热衷于学习欧美以达到富国强兵目的的拉玛五世,提出雄心勃勃的克拉运河

计划,并于1897年首次访问欧洲,但终因国际海运需求有限,泰国自身国力有限而不了了之。此后,日本也曾经于二战期间和1970年代两次推动开凿克拉运河,同样因战况恶化、财力不逮等原因而不了了之。

2004年初,时任泰国首相达信提出开凿克拉运河,并聘请日本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但运河项目最终在民众反对声中流产。2006年10月底,在中国-东盟(亚细安)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克拉运河议题再度高调亮相,但仍然没有下文。2014年3月初,克拉运河再次成为新闻头条,而柳工、徐工、三一等中国大型企业则被“牵头”。随着这些单位的迅速辟谣,运河项目自然是再次没有了下文。

此次炒作,依然是漏洞百出,依然是了无新意。从签约者来看,签约双方看似分属中泰两国的企业,而实际上是同一家中资背景企业在两国分别注册,等于是自己和自己签约。从出席者来看,堪称国家发展战略级别的项目,中泰两国官方人士并未出席。依惯例,这种层级的项目,应该有总理级别的人物出席和见证。 从签约金额来看,号称达到“280亿美元”。这个数字首次出现,最初是在2004年初达信政府的评估之中,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已经从当时的8.28狂跌至如今的6.21。甚至,签约仪式背景墙上的英文拼写都是错误的,把“基础设施”写成了

infranstructure!更有甚者,“中方企业”以“国家绝密”为

由拒绝采访。“国家绝密”项目,有可能举行公开的签约仪式吗?有可能召开新闻发布会吗?

只要是谎言,就会被识破。在历经媒体的再次狂欢之后,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没有听说过中国政府有参与该项目的计划。”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新闻发言人也表示:“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迄今为止没有参与克拉地峡的任何研究以及具体合作,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还未发表过任何立场。”泰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馆亦表示并不知情。中泰官方的辟谣,为此后中国国内关于克拉运河的炒作划上了句号。

无利不起早。“克拉运河项目”既然是炒作,自然是有目的的了,而目的无外乎金钱和政治。从泰国方面来看,这两重目的都是有的。达信政府的炒作,自然是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一方面是兑现当初的竞选承诺,一方面是争取泰国南部穆斯林的选票。从社会和经济角度来看,一旦运河建成,堪称“摇钱树”,对于泰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无疑是极为重大的。此后,泰国方面仍将有人炒作这一话题。至于中国某些人的炒作,虽然极力挂靠“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等“高大上”的国家发展战略,仍然无法掩饰其铜臭本色和逐利本质。

投资悲剧

一旦建成,克拉运河这条长约100公里的“东方的巴拿马运河”,将直接贯通太平洋的泰国湾和印度洋的安达曼海,将成为马六甲

海峡的替代航道。与取道马六甲海峡相比,经由克拉运河的船只,其航程可望缩短约1200公里,航时可望节省两至五天,可望节省巨额运费。{克拉运河是骗局}.

不过,如此诱人的项目,一旦投资,难免沦为世界级的投资悲剧。

从经济角度来看,克拉运河投资巨大。按照当今的汇率测算,其前期投资将达到380亿美元左右,若算上中期的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和后期的维护、管理费用,必将突破400亿美元。尽管能够缩短航程和航时,节省运费并更加安全,这条施工时间长达15年左右的运河,何时能够收回投资成本还是个巨大的疑问。毕竟,缩短航程和航时更多,节省运费更多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都曾经长期亏损。

篇二:《中国突然表态要开挖泰国克拉运河》

中国突然表态要开挖泰国克拉运河:让美国一片惊慌! 编辑:zhaoyj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时间:2014-07-01 14:42

特别提示: 本文只代表"

发帖用户"的个人观点,不代表龙之梦网观点。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或其他商业用途, 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刚看完李克强的新闻发布会,就见腾讯发布新闻:“中国确定投资开挖泰国的克拉运河”。好激动,一个被延误了十年的会对中国有不可估量的经济和政治影响的项目,终于尘埃落地。 那为什么开挖泰国的运河,会对中国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现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港澳台与欧洲、非洲的的大宗货物都必须绕道新加坡控制的马六甲海峡。

而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海空基地,尤其是根据美新协议,新加坡机场的一半归美国空军单独使用,新加坡的所有港口美军舰艇都可以无须事前告知地停泊。

目前,美国在新加坡部署了其所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濒海战斗舰、五代战斗机F35)。 国际上一旦发生意外,比如中日开战、朝韩战争、台湾危机、日韩摩擦、越柬冲突,美国只要封锁马六甲海峡,这些危机几乎都可以按照美国的意图“化解”。

十二年前我在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工作,才知道我们的战略石油储备只够7天。

所以如果我们贸然去“解放台湾”,美国不用直接参战,只要不让你的石油过(我们大部分石油要经油马六甲),你就坚持不了几天。因为现在的时代,老百姓长期没有油用是容易造反的。{克拉运河是骗局}.

那美国有没有权利封锁马六甲海峡呢?当然是没有这个权利的,问题是马六甲海峡的深水航道在新加坡一侧,有美国撑腰,新加坡宣布不让你过,你就过不了。

不仅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连港澳台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新加坡一直是我们的“心头之痛”。

因为新加坡为了自身安全利益,它只是信上帝的城市,却与世界上最大的二个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邻。所以,新加坡自然要选择同样信上帝的美国做靠山。而且这还不是狐假虎威,因为那只美国老虎在亚洲的利益与马六甲休戚相关。

甚至,对美国而言,新加坡的利益受到侵犯比日本韩国受到侵犯还严重,他比新加坡还清楚必须保护新加坡的道理。新加坡也正因为有美国的撑腰才在东盟有话语权。

可以这么说,东盟做出的种种对中国不利的举动,多数与新加坡在背后的小动作有关。因为从利害关系上,新加坡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那么为什么新加坡会视中国为最强的对手呢,这是因为新加坡的经济根本不是新加坡人自夸的来自他们的勤劳,百分之百是依靠马六甲海峡的港口。

十几年前,新加坡因为地处马六甲海峡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集装箱的年吞吐量超过1千万标准集装箱。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为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众所周知,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会派生出贸易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

据统计,物流GDP每增加1元可以拉动其它行业的4元GDP。新加坡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大船的运费大大低于小船的运费,货主都希望用大船装运;另一方面,大船因为太大,船上货物的目的地往往不单一。比如,船既装了韩国的货又装了日本和中国的货是不方便轮流去这3个国家卸货的。因为你在韩国卸了货以后装上韩国回程的货就会影响中国和日本的货物卸船。所以,大船装了多个目的港的货以后一般必须在第一个港口一次卸完,去其

它港口的货由另外的小船续运。这就是中转港的概念。铁路上叫“编组”。显然,新加坡是最天然的转船港口。首先,因为新加坡是深水港,可以停靠大船。其次,新加坡与上面那些目的港的距离都差不多。最重要地是新加坡是自由贸易港,转船无须手续和税费。

当你成为物流的中转港以后,你就会成为大宗货物的交易地。比如,中国大陆的许多期货交易虽然在国内,但是货物的交割地点多在新加坡。尤其是中国期交所挂牌的大宗货物的交货地(比如小麦大豆等)多数都在新加坡。十年前,新加坡仅仅每年的期货交割的金额就超过中国全年的GDP。

所以,新加坡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因为为了处理自己的货物,世界各国的银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设立分行。一个人口不足500万的国度,外资银行就有几百家,在银行就业的员工就是几十万,为银行服务的行业则需要更多的人。新加坡想不发达都做不到。所以,新加坡的发达,根本不是新加坡人所说的他们勤劳,说的实在点,就是它是抢了上海的饭碗。

因为亚洲过去的物流、金融、贸易的中心是中国的上海。上海解放前就是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后来船越造越大,上海的大陆架地形导致大船进不了港,再加之毛主席的计划经济导致上海失去了自由贸易港的身份,于是上海就失去了物流中心和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新加坡就拣了个大便宜。

所以,新加坡的发展几乎就是与上海港的衰败相拌的。

克拉运河不仅将有利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对香港台湾,尤其是柬埔寨和越南都更是有利,亚洲的新发展热点就剩印度支那三国了,开挖克拉运河肯定有助于我们对这些国家的影响,

必然将使他们不敢一边倒地支持美国。

至于有人说美国和泰国也不错,问题克拉运河起码20年内是由中国控股的,虽然具体协议我还没看到,否则我们凭什么为你去挖?如果泰国以后发生暴乱怎么办,大家已经忘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小米加步枪了,泰国无论谁在台上都不敢!

泰国维安委员会主席、陆军上将巴育6日会见到访的中国商团,并呼吁中国商团帮助外界更好理解泰国政变后形势,并继续保持中国对泰国投资及旅游业发展势头。“军政府向中国示好”,泰国称,泰国的邻国中国、越南、缅甸和马来西亚都表达了对泰国政变的理解,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都选择减少与泰国的外交关系。此外,泰国国防部副次长苏拉萨将在11日访问中国,并同中国加强军事合作。{克拉运河是骗局}.

据7日报道,巴育在会见到访的中国商团时表示,将在3个月内建立过渡政府,实现全国和解。据悉,该代表团成员来自工业、银行、信息技术、家电、汽车、矿业和水资源管理等多个部门。巴育在会见中呼吁中国投资者对泰国保持信心,理解泰国当前形势,并邀请更多中国商人到泰国访问投资。{克拉运河是骗局}.

军方发言人表示,巴育在会见中向中国商团解释了接管政权的必要性,并表示此举可以破除诸多限制,帮助国家继续前进。巴育称,“从现在开始,投资泰国将会变得透明、公正、清廉,没有腐败,所有工程都将关注于公众利益。”据悉,泰国军政府自从5月22日上台以来,已经冻结了包括3500亿泰铢水资源管理工程等多个英拉前政府的大型项目。之前,饱受争议的“大米换高铁”计划在英拉任看守政府总理期间已经被迫暂停,目前泰国军政府尚未就这一计划是否有可能重启发表评论。

7日和8日,泰国军政府继续在泰国首都曼谷几个关键位置部署大批军人和警察,防止反政变抗议继续升级。不过,抗议者人数并不多。泰国警方表示:“泰国已进入和解的新氛围。采取任何导致混乱的行动以及集会,包括使用抗议手势都将是违法的。”

最新消息:泰国国王拒绝了泰国政变领导人、陆军总司令的觐见要求。

泰国的情况总体来说是这样的:

国王是一个中立派,他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国王并不代表亲美势力,泰国的亲美势力是一些长久以来依附于王室(也可能是长久以来绑架着王室)的世族、财阀等,他们控制着军队,有城市精英阶层的支持。

篇三:《传说中的克拉运河,它是“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是“墨菲斯托的赌局”?》

传说中的克拉运河,它是“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是“墨菲斯托的赌局”?是“薛定谔的猫”,还是《等待戈多》里的“戈多”?答案因人而异,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在互联网上已被炒了十多年的老话题,未来还将继续火热下去。

(联合早报网专稿——薛之白整理)“克拉运河”这个概念又一次火了。 近日,包括《参考消息》等在内的多个中国新闻媒体和网站纷纷以头条新闻的形式转载一条“中泰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项目合作备忘录”的消息,并将之引申为“中泰拟开凿克拉运河”。消息传开后,互联网炸开了锅,网民议论纷纷,有人鼓掌叫好,也有人表示怀疑,各种声音如雪片般漫天飞。

部分媒体也开始了分析和解读。香港《东方日报》引述立法会议员易志明和黄国健的说法称,香港的航运业将直接受惠于克拉运河。学者黄元山和分析师郑平表示,克拉运河将严重打击新加坡的地位。台湾《中时电子报》分析认为,克拉运河的开凿将使中国摆脱美国的封锁,使东南亚战略格局产生重大改变。一时之间,“新加坡要完蛋了”、“中国战略大手笔”的说法在网上热传。

然而到了昨天(5月19日)下午,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和泰国驻中国大使馆在接受询问时,齐声否认中泰两国政府有参与这一项目的计划。消息传出,舆论哗然。有人表示,所谓克拉运河,压根儿就是个骗局,也有人坚持认为,克拉运河确实要开凿了,中国政府的表态不过是假借企业上演一出“暗度陈仓”之计。

事情到此,再聪明的人恐怕也被弄糊涂了。分析克拉运河的问题,恐怕先要梳理一下逻辑,依照顺序来思考下面几个处在不同层面的问题:克拉运河到底是什么?这次开凿的消息是真是假?假设真的要开凿,又能带来多少影响?

克拉运河的设想由来已久

要谈克拉运河,先要说说克拉地峡。“地峡”这一地理概念与“海峡”相对,顾名思义,地峡是连接两大陆地或两大半岛之间的一个狭长的陆地地区,往往成为两个水体之间的通航障碍。克拉地峡是世界上一个著名的地峡,它是马来半岛的最北界,东接泰国湾,西濒安达曼海,整个地峡都属于泰国,最窄处仅有56公里。

人民网的文章《克拉地峡运河:“东方巴拿马运河”梦想》对克拉运河的由来进行了一番梳理:长期以来,有许多人提出开通克拉地峡,建凿运河沟通太平

洋及印度洋的构想。最早可追溯到泰王拉玛五世朱拉隆功时代,但因当时泰国国力难以独自承担而作罢。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也曾有开凿克拉运河的构想,中国亦因石油问题而持续关注该议题。到了2004年,时任泰国首相达信(中国译为“他信”)再度提起了这一计划。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拟建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双向航道,宽400米,水深达25米。巴拿马运河水深仅15米,最宽304米。与取道马六甲海峡相比,“克拉运河”打通后,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可节省航运2至5天时间。

自从达信再度提出该计划,克拉运河就一直是中国互联网上热炒的话题,十年来从未冷却。在很多人眼中,该运河是中国“打破美国及其盟友对马六甲海峡封锁”的重要战略布局,是改变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战略格局的关键一环。

国家绝密还是国际骗局?

最近热炒的“中泰拟开凿克拉运河”的消息,最早来源于“宁波海事局”的一条微博。联合早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其中有不少疑点。

宁波海事局向联合早报证实,该官方微博上周五(15日)确实转载了《南方日报》的报道,但数小时后发现该报道没有具体细节,于是决定撤掉。《南方日报》上周四的报道称,泰国克拉运河研究和投资合作洽谈会日前在广州举行,“会上签署了泰国克拉运河项目合作备忘录”。但该报道没有说明合作备忘录的具体内容,也没有提及要开凿运河,也没有列出项目开工的时间表和金额。

篇四:《2015-5-25-刘军开凿克拉运河闹剧还是悲剧?》

刘军:开凿克拉运河:闹剧还是悲剧?

刘军

2015年05月25日

从国内安全的角度来看,克拉地峡所在的泰国南部穆斯林地区历来怀有二心,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长期存在并不时兴风作浪。一旦在此地区开建运河,不啻于在马蜂窝里施工。泰国南部独立建国,将是泰国人永远的噩梦。

4月10日,“中泰双方”就泰国克拉运河投资建设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并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一个月以来,这条消息持续发酵,引发了相关国家朝野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其实,被反复炒作的克拉运河,只是一场世纪闹剧,如果落实,则多半是场投资悲剧。 世纪闹剧

从大约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文明至今,世界各国的人民先后修筑了数量众多、大小不等、长度不一的运河。从全球海运史的角度来看,19世纪是运河的世纪,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大国先后启动了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修筑工作。泰国人的运河梦,始于现代泰国的缔造者拉玛五世(1868年至1910年在位)。

1869年,即拉玛五世登基次年,苏伊士运河通航。热衷于学习欧美以达到富国强兵目的的拉玛五世,提出雄心勃勃的克拉运河计划,并于1897年首次访问欧洲,但终因国际海运需求有限,泰国自身国力有限而不了了之。此后,日本也曾经于二战期间和1970年代两次推动开凿克拉运河,同样因战况恶化、财力不逮等原因而不了了之。

2004年初,时任泰国首相达信提出开凿克拉运河,并聘请日本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但运河项目最终在民众反对声中流产。2006年10月底,在中国-东盟(亚细安)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克拉运河议题再度高调亮相,但仍然没有下文。2014年3月初,克拉运河再次成为新闻头条,而柳工、徐工、三一等中国大型企业则被“牵头”。随着这些单位的迅速辟谣,运河项目自然是再次没有了下文。

此次炒作,依然是漏洞百出,依然是了无新意。从签约者来看,签约双方看似分属中泰两国的企业,而实际上是同一家中资背景企业在两国分别注册,等于是自己和自己签约。从出席者来看,堪称国家发展战略级别的项目,中泰两国官方人士并未出席。依惯例,这种层级的项目,应该有总理级别的人物出席和见证。

从签约金额来看,号称达到“280亿美元”。这个数字首次出现,最初是在2004年初达信政府的评估之中,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已经从当时的8.28狂跌至如今的6.21。甚至,签约仪式背景墙上的英文拼写都是错误的,把“基础设施”写成了infranstructure!更有甚者,“中方企业”以“国家绝密”为由拒绝采访。“国家绝密”项目,有可能举行公开的签约仪式吗?有可能召开新闻发布会吗?

只要是谎言,就会被识破。在历经媒体的再次狂欢之后,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没有听说过中国政府有参与该项目的计划。”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新闻发言人也表示:“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迄今为止没有参与克拉地峡的任何研究以及具体合作,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还未发表过任何立场。”泰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馆亦表示并不知情。中泰官方的辟谣,为此后中国国内关于克拉运河的炒作划上了句号。

无利不起早。“克拉运河项目”既然是炒作,自然是有目的的了,而目的无外乎金钱和政治。从泰国方面来看,这两重目的都是有的。达信政府的炒作,自然是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一方面是兑现当初的竞选承诺,一方面是争取泰国南部穆斯林的选票。从社会和经济角度来看,一旦运河建成,堪称“摇钱树”,对于泰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无疑是极为重大的。此后,泰国方面仍将有人炒作这一话题。至于中国某些人的炒作,虽然极力挂靠“一带一路”、

“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等“高大上”的国家发展战略,仍然无法掩饰其铜臭本色和逐利本质。

投资悲剧

一旦建成,克拉运河这条长约100公里的“东方的巴拿马运河”,将直接贯通太平洋的泰国湾和印度洋的安达曼海,将成为马六甲海峡的替代航道。与取道马六甲海峡相比,经由克拉运河的船只,其航程可望缩短约1200公里,航时可望节省两至五天,可望节省巨额运费。

不过,如此诱人的项目,一旦投资,难免沦为世界级的投资悲剧。

从经济角度来看,克拉运河投资巨大。按照当今的汇率测算,其前期投资将达到380亿美元左右,若算上中期的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和后期的维护、管理费用,必将突破400亿美元。尽管能够缩短航程和航时,节省运费并更加安全,这条施工时间长达15年左右的运河,何时能够收回投资成本还是个巨大的疑问。毕竟,缩短航程和航时更多,节省运费更多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都曾经长期亏损

从技术角度来看,克拉运河的开凿不会是一朝一夕之功。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运河至少存在所谓的北线方案、中线方案和南线方案。运河选址存在巨大争议,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技术和施工难度。运河一旦建成,泰国领土从此被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必将被迫开凿横跨运河的大量桥梁和隧道,以沟通南北。此外,运河两侧的海平面高度不一致,必将筑成水闸式运河,这也会增加成本。

如果说投资收回、施工技术,都还属于可控风险,那么,克拉运河一旦开工,还将面临更为复杂、更难管控的政治和安全风险。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克拉运河最大的卖点在于取代马六甲海峡,而马六甲海峡最直接的经济受益者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作为既得利益者,它们会轻易放弃马六甲海峡吗?同时,开凿运河可能造成东盟国家的内部分歧和分裂,可能引发地区权力格局的再平衡。

从国内政治的角度来看,近20年来,泰国国内政治局势动荡,政府更替频繁,街头政治蓬勃发展,国王垂垂老矣而后继乏人。工期如此漫长的运河项目,将面临难以预料的巨大政治风险。在截至目前的20多位泰国总理中,达信是唯一能够顺利完成四年任期的佼佼者,但仍然被政变推翻并沦为通缉犯,亡命天涯。中泰两国间的“大米换高铁”项目就是现成的例子,目前它已经几经波折,而前景未必乐观。

从国际安全的角度来看,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大国,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也极有可能插手运河相关事务。马六甲海峡是美国掌控世界的关键通道之一,更是封锁中国的咽喉要道。近期,美国航母舰队就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游弋,在南中国海举行军事演习,而日本安倍政府更是持续和积极地对中国实施外交追踪和战略围困。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尚未成立,日本已表示要动用1000亿美元建设亚洲基础设施,其对华战略追踪和对抗,已成司马昭之心。至于扼守马六甲海峡西侧的安达曼海,一直被印度视为禁脔,早已在此驻有舰队,设有海军航空兵基地和雷达监测站等军事设施。

从国内安全的角度来看,克拉地峡所在的泰国南部穆斯林地区历来怀有二心,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长期存在并不时兴风作浪。一旦在此地区开建运河,不啻于在马蜂窝里施工。泰国南部独立建国,将是泰国人永远的噩梦。这并非空穴来风,也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已有先例。巴拿马运河的开凿,不仅导致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大国先后强力插手哥伦比亚内政,还最终导致了巴拿马地峡地区独立建国。

那么,正在努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有可能出于所谓的“国家战略”考量而建设替代马六甲海峡的克拉运河吗?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自从1990年代初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所谓的“马六甲困局”就不绝于耳。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伪命题。中美两个核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极低,因而封锁马六甲海峡更多地只是一个虚拟的场

景。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美国可以封锁马六甲海峡,那具备全球军事投放能力的美国为什么不能封锁克拉运河呢?此外,法国人费尽千辛万苦修筑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最终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事实上,如前所述,中国官方已经含蓄但毫不含糊地表明了相关态度和立场。

过去一个世纪里,克拉运河始终停留在媒体头条之上;未来,克拉运河可能也只是停留在媒体头条和设计蓝图之上。

(作者任职于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篇五:《破解马六甲海峡威胁——中国介入泰国“克拉运河计划”(1)》{克拉运河是骗局}.

【战略】美国和新加坡最怕的事——中国拉泰国修建克拉地峡运河

2014-03-15 高行中学84届同学

昨天刚看完李克强的新闻发布会,

就见腾讯发布新闻:“中国确定投资开挖泰国的克拉运河”。心情真的好激动,一个被上届政府延误了十年的会对中国有不可估量的经济和政治影响的项目,终于尘埃落地。

那为什么开挖泰国的运河,会对中国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一、 政治上

现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港澳台与欧洲、非

洲的的大宗货物都必须绕道新加坡控制的马六甲海峡。

而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海空基地,尤其是根据美新协议,新加坡机场的一半归美国空军单独使用,新加坡的所有港口美军舰艇都可以无须事前告知地停泊。目前,美国在新加坡部署了其所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濒海战斗舰、五代战斗机F35)。

国际上一旦发生意外,比如中日开战、朝韩战争、台湾危机、日韩摩擦、越柬冲突,美国只要封锁马六甲海峡,这些危机几乎都可以按照美国的意图“化解”。十二年前我在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工作,才知道我们的战略石油储备只够7天。所以如果我们贸然去“解放台湾”,美国不用直接参战,只要不让你的石油过(我们大部分石油要经油马六甲),你就坚持不了几天。因为现在的时代,老百姓长期没有油用是容易造反的。 那美国有没有权利封锁马六甲海峡呢?当然是没有这个权利的,问题是马六甲海峡的深水航道在新加坡一侧,有美国撑腰,新加坡宣布不让你过,你就过不了。不仅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连港澳台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新加坡一直是我们的“心头之痛”。

因为新加坡为了自身安全利益,它只是信上帝的城市,却与世界上最大的二个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邻。所以,新加坡自然要选择同样信上帝的美国做靠山。而且这还不是狐假虎威,因为那只美国老

虎在亚洲的利益与马六甲休戚相关。甚至,对美国而言,新加坡的利益受到侵犯比日本韩国受到侵犯还严重,他比新加坡还清楚必须保护新加坡的道理。新加坡也正因为有美国的撑腰才在东盟有话语权。可以这么说,东盟做出的种种对中国不利的举动,多数与新加坡在背后的小动作有关。因为从利害关系上,新加坡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

那么为什么新加坡会视中国为最强的对手呢,这是因为新加坡的经济根本不是新加坡人自夸的来自他们的勤劳,百分之百是依靠马六甲海峡的港口。十几年前,新加坡因为地处马六甲海峡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集装箱的年吞吐量超过1千万标准集装箱。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为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众所周知,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会派生出贸易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统计部门的人也知道,物流GDP每增加1元可以拉动其它行业的4元GDP。新加坡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大船的运费大大低于小船的运费,货主都希望用大船装运;另一方面,大船因为太大,船上货物的目的地往往不单一。比如,船既装了韩国的货又装了日本和中国的货是不方便轮流去这3个国家卸货的。因为你在韩国卸了货以后装上韩国回程的货就会影响中国和日本的货物卸船。所以,大船装了多个目的港的货以后一般必须在第一个港口一次卸完,去其它港口的货由另外的小船续运。这就是中转港的概念。铁路上叫“编组”。

显然,新加坡是最天然的转船港口。首先,因为新加坡是深水港,可以停靠大船。其次,新加坡与上面那些目的港的距离都差不多。最重要地是新加坡是自由贸易港,转船无须手续和税费。

当你成为物流的中转港以后,你就会成为大宗货物的交易地。比如,中国大陆的许多期货交易虽然在国内,但是货物的交割地点多在新加坡。尤其是中国期交所挂牌的大宗货物的交货地(比如小麦大豆等)多数都在新加坡。十年前,新加坡仅仅每年的期货交割的金额就超过中国全年的GDP。所以,新加坡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 因为为了处理自己的货物,世界各国的银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设立分行。一个人口不足500万的国度,外资

银行就有几百家,在银行就业的员工就是几十万,为银行服务的行业则需要更多的人。新加坡想不发达都做不到。

所以,新加坡的的发达,根本不是新加坡人所说的他们勤劳,说的实在点,就是它是抢了上海的饭碗。因为亚洲过去的物流、金融、贸易的中心是中国的上海。上海解放前就是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后来船越造越大,上海的大陆架地形导致大船进不了港,再加之毛主席的计划经济导致上海失去了自由贸易港的身份,于是上海就失去了物流中心和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新加坡就拣了个大便宜。所以,新加坡的发展几乎就是与上海港的衰败相拌的。

克拉运河不仅将有利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对香港台湾,尤其是柬埔寨和越南都更是有利,亚洲的新发展热点就剩印度支那三国了,开挖克拉运河肯定有助于我们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必然将使他们不敢一边倒地支持美国。至于有人说美国和泰国也不错,问题克拉运河起码20年内是由中国控股的,虽然具体协议我还没看到,否则我们凭什么为你去挖?如果泰国以后发生暴乱怎么办,大家已经忘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毛时代的小米加步枪了,泰国无论谁在台上都不敢!

二、 新加坡为什么要视中国为敌人?

篇六:《“自贸区”与“克拉运河”》

“自贸区”与“克拉运河”

1、为什么应该挖克拉运河

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咽喉,是因为泰国的一狭长地区(克拉地区)隔开了太平洋和印度洋,使得从欧洲和非洲来往世界新兴的东亚国家的轮船不得不绕道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如果在克拉地区挖通一条运河打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这样从欧洲和非洲来往东亚的轮船不必再绕道新加坡,可以节约3天以上的航程,来往香港、越南、柬埔寨的航程更可缩短5天以上。

所以上海早就想开挖克拉运河。费用不是问题,仅仅是一二座东海大桥的费用。据说八年前就已经与泰国达成意向,上海全资挖通运河,获得51%的股份,泰国得到49%的干股。同时获得两岸土地的经营权50年。可是此事后来被国务院否定了。据说,上海的前市委书记想私下通过民营企业福熹集团去揽此项目,后来福喜的老板张荣坤也因为与市委书记的社保基金案有牵连而被捕判了18年。

2、运河才是新加坡噩梦的开始的地方

新加坡人一直把上海视作威胁。其实,运河才会是新加坡人噩梦开始的地方。因为克拉运河一通,还有谁会绕道千里去新加坡?这岂不是要了新加坡的命嘛。估计这也应该是当时力主开挖运河的上海市委书记倒台的真正原因。

显然,说克拉运河与洋山港有关大家都能理解,因为非洲和欧洲海运去洋山港的路程将减少3天。可是与自贸区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上海港的吞吐量2012年就已经全面超过新加坡了。可是新加坡的吞吐量这几年不仅也没有减少,反而还从十年前的1千万跳增到近3千万标箱,几乎增加了二倍。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日本、韩国、朝鲜、香港、澳门的货物还是只能选择在新加坡转运、交割、贸易。因为上海没有自贸区的政策。甚至上海的货款都不能自由出入。这个时候你即使挖通了克拉运河,他们还是只能走新加坡中转。因为你那里不能自由贸易。

所以,洋山港最近几年增加的吞吐量主要来自国内。这个时候即使开通了克拉运河,也只能解决主要是中国的货运问题,不能大幅增加国际(比如日本韩国等)货物的中转量。这对于回收运河的投资是不利的。

所以,只有上海有了自贸区,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货物就会改在上海转运和交易,物流就会大幅度增加,克拉运河的开挖才有意义。

篇七:《“洋山港”与“克拉运河”》

“洋山港”与“克拉运河”

1、有了自贸区才能挖运河

洋山港要在克拉运河开通后吞吐量才能翻番,而克拉运河只有在上海有了能够与新加坡媲美的自贸区以后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悖论。你只要卡住自贸区这个瓶颈,新加坡就谁也不怕。所以,新加坡人应该比我们的总理更聪明,更清楚其中的道理。

2、把国际航运中心和自贸区建在天津应该是新加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