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礼的生活例子


篇一:《仁义礼智信 故事》

仁——大禹治水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面对滔滔洪水,大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后来大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义——桃园结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景帝的玄孙刘备素有大志,韬光养晦,结交天下豪杰。一日与涿县屠户张飞、落难江湖的关羽相遇。三人各抒胸中志愿,谈得十分投机。第二天,他们在桃园中摆上酒席,祭告天地,结拜成为兄弟,决定同心协力,救民救国。此后三人果然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礼——孔融让梨

孔融幼时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并懂得礼节。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挑了最大的一个给他,孔融摇摇头却拣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给哥哥。”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

智——曹冲秤象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询问百官,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操7岁的儿子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空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重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重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命人照这个办法称象了。

信——徙木为信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贴上告示说: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黄金。”有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给他五十斤黄金,以示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篇二:《仁礼》

什么是”仁”,怎样才算具备”仁”的品质?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众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新生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只敢说自己好学,常处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想实现”仁”就必须具备”弘毅”的品质.君子应心胸宽广意志坚定,是个可以肩负重任的人.要为”仁”的理想而奋斗,就必须具备”弘毅”的精神,”仁以为己任”精神,”死而后已”的精神. 2.孔子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君子务本,那个本在“仁”字。君子求学,必须要学“仁”。《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是有次序的。道是人人本有的本性,就是《中庸》讲的天性,天性要起作用,就要起现象,那就是明德,明德就发出光来,那就有现象了。这得学儒学到相当的程度了,“学而时习之”,去练习,然后才明了。开始学,学“仁”,仁就是从明德里面发生出来的,“仁”学好了,就知道了“德”,因为仁是从德中发生出来的。“德”知道了,就明白本性“道”,所以,本立而道生。 “仁”从哪儿学?孝悌,孝悌学好了,“仁”就学好了,“孝悌”就是仁的根本。把握了这个根本去学仁,仁就能学得到。孝悌是修身,在家里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到家里就很少犯上(修身、齐家);不好犯上,在外面就不会作乱的(治国);国治好了,天下人自自然然都来向你学习,归向于你,这就能做到世界和平(平天下)。 内学外学最重要的在仁,仁之根本在孝悌。“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传》,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教我们,我们做一个人最根本的要知恩报恩,知恩报恩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兄长是我们的同胞兄弟,必须要尊敬。这是仁的根本。

3, 礼是什么?或曰礼是一种道德伦理规范,或曰典章制度,或曰自然法,或曰宗教,或曰民仪,……其实,正如有学者说的,礼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礼就是礼。确实,礼是一个很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包含了很多社会生活内容,又不完全是其中的某一种。 许多学者都试图对礼作出解释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李安宅先生在《礼理的社会研究》中认为。礼等于文化,包括民风、民仪、制度、仪式、政令。外国学者埃德蒙利奇先生认为,礼是存在于社会地位转变的时间界线的标志,意味着一种神圣和禁忌;礼是文化的一种,是抽象观点的物质表现,神和精神的外在化;礼表现为一种等级秩序,是一种过渡的仪式;礼是一种献祭的逻辑,使捐献者在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笔者认为他所说的都是仪式上、操作上的礼,即狭义礼、典礼。陈戍国先生在《先秦礼制研究》中对礼作了比较详尽和精到的阐述。他在文中援引其师沈先生的论述道:“在古代,?礼?字本有广狭二义:就广义说,凡政教刑法,朝章国典,一概称之礼;狭义说,则专指当时各级贵族(太子、诸侯、卿、大夫、士)经常举行的祀享、丧葬、朝觐、军旅、冠昏诸方面的典礼。”沈师的定义是:“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关于这个定义,陈先生提供了一些来历:“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荀子《礼论》)“君子礼以饰情。”(《礼记·曾子问》),孔疏云:“凡行吉凶之礼,必使外内相副,用外之物以饰内情。”孙希旦《礼记集解》云:“饰犹表也,有是情而后以礼表之,故曰礼以饰情。”姜伯勤教授新近也下了个定义云:“礼是一种规范性的行为,理性化的情感,表达了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是一定时代和一定阶级社会生活的外在化,受民族共同心理的制约。” 其实古人对

于礼的看法就很不一致,但礼作为人与禽兽根本区别的标志这一点是基本一致的。《礼记》有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礼是人的标志、文明的标志。礼是一种人性、伦理、情感化的东西,它要求人们有理有义。这种要求对于维持统治秩序是非常有利的。于是统治阶级制订一套礼制,作为规范化的言行以约束士大夫。它与法律的不同在于它的感情因素,它是通过一种文明教化的力量约束士大夫,以代替法律那种通过野蛮强制的力量约束老百姓的手段。但问题远非如此简单。正因为礼是一种人性、伦理、情感化的东西,它远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前就已经存在,它在人类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产生,如祭祀天地神灵、冠昏丧葬等,所以它不止是在士大夫中存在,在民间同样也存在着礼;它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国外任何民族中也存在;不过其地位、作用、内容会有所不同而已。 礼与法律在约束人们的言行方面有十分相似的地方,甚至礼有时候直接代替法律惩罚人们。但礼和法律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首先,礼产生于阶级社会以前,起源于原始宗教、风俗和交换。古人云:“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礼以义起,它是一个群体在形成共同心理和文化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在阶级社会里,它虽然有利于统治,但不是统治阶级独有的,而是属于整个群体。而法律却只是阶级社会才有的现象,它明确地为统治阶级服务,没有劳动人民的法律。法律的制定只能是群体中的少数人,但礼的形成却不可能是少数人的力量可以办到的。礼与法律比较,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第二,礼与法律对人们规范的言行范围不尽相同,有交叉的地方。第三,礼对人们的惩罚重在伦理方面,但手段有时比法律更为残酷。法律的执行者只能是官府的专门机关,但礼的执行者则广泛得多,只要是相关者、长官或长者即可。第四,礼重在通过礼仪起到教化约束的作用,造成一种庄严神圣的理念的心理气氛;而法律则通过严酷的刑罚起到强制约束的作用,造成一种威严的令人畏惧的世俗的情绪状态。 礼与宗教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有一套庄严的仪式,都产生一种神圣感。但礼却不是宗教。首先,礼没有一个特定的崇拜偶象,而无论哪一种宗教,都有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被崇拜的偶象。这些偶象有的是人的化身,有的是自然界的物或现象上升而来,它们都带有神的特征。虽然礼也祭祀天神、地神,这种祭祀是起源于原始宗教,在仪式上与宗教有共通之处,但这只是礼的一部分,这些神不可能是礼的崇拜偶象。这种礼的祭祀是国家世俗政权执行的,它降落到下层便是民间礼的一种,也可以说是一种民间宗教(这种宗教没有自己的组织)。而宗教的祭祀是宗教组织执行的,祭祀的神就是宗教组织的偶象。宗教组织与国家政权是相对独立的,在政教合一的情况下也是这样。第二,礼没有信徒,它属于创造它的整个群体;而宗教却有其信徒,它甚至可以相对独立于某一社会群体,其有完整的组织体系,成为群体中的群体,社会中的社会。而礼却不可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于它所属群体的社会来,相反,它是强调社会群体的统一。第三,宗教的仪式是定期举行的,是信徒参加的,即排外的;而礼的仪式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举行的(也有定期的),参加者的意义较广,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总的来说,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礼是人情化的、理性化的,而宗教却是神秘化的、情感化的(表现为一种神圣的信仰)。礼使人对人情伦理产生神圣感和威严感,只有皈依神和偶象之后,才成为宗教。也就是说,礼比宗教少了一个中介——作为偶象的神。这样,礼与宗教的社会效果就不一样,一个礼制的国家和一个宗教的国家,其国民的性格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具体我说不清,我只有这样的直觉而已。 可以说,礼比法律带有较浓的感情色彩,它确实不象法律那种赤裸裸的镇压功能;而比宗教却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它不会产生宗教狂热。我想姜教授说礼是理性化的情感,大概有这么一层意思。但这并不决定礼比法律仁慈或比宗教更有理智。因为在古代,感情和理性都被带上宗法的封建的色彩,在那个时代看来是有情感的行为往往在今天看来却是“吃人”的行为,有理性的行为却往往是愚昧落后的行为。认识到礼的历史内容之后,就不会妨碍我们得出,礼是表饰一种情感,或欢或哀或敬或威,但这种情感是有所控制的,即有度、有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也会变化发展。礼在操作上应包括礼物(不说礼器乃由于行礼

所用不止器也,而物包含器)、礼仪和礼义。礼的变化发展我试举一例,也许不恰当,因为我并不是研究者。我想现在的剪彩也算是一种现代社会的礼吧,它是社会上层人物行为、感情的一种缘饰化,表达他们在工程竣工之后的高兴情感,但同时也能产生一种对金钱、权势和地位的敬仰效果。当然我这样看是很粗浅的,对于剪彩的来历、表达的意义我并不明了,或许它是近现代才有的东西,或许也与古代某种礼有渊源关系。 小结:礼在阶级社会以前就已产生,在阶级社会里,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又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地位,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礼包含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又与它们不尽相同。它是一种感情,但又是有所节制的感情。它是一种等级秩序,但又不象法律那样使用暴力强制手段。它产生一种神圣感,又不象宗教对偶象的那种虔诚。礼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又具有可操作性。所以礼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东西。如果硬要我下一个定义,我也只好试一下,那就是:礼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理性化的情感以及某一群体、某一时代的秩序,在操作上表现为特定环境下的规范性言行。如果仅仅把礼归结为包含礼物、礼仪、礼义三要素的典礼,其实是偏重于操作层面。应该说,礼就是一种情感和秩序,它属于某一群体的灵魂,只不过通过一定的仪式(使用礼物,表达礼义)加以宣扬和强化。因此,礼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如果从社会效果上来说的话,礼更重要的不是它的典礼,而是它的意识形态的含义,鲁迅等人批判礼教便是针对这一含义的。这里还须说一句,礼的情感是理性化的(即缘饰化的),它同样属于一种秩序,所以礼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秩序。但这种秩序不一定具有阶级性,所以在定义中我没有使用阶级一词。

篇三:《论语中的仁与礼》

《论语》中的 “仁”

说实话,我感觉老师有点为难我们了,本来精读过论语的人就不会多,更何况要讨论的是《论语》中最核心最高深的话题。我之前是没通读过《论语》的,这次特地读了几遍,可惜的是自己早已静不下心,生活阅历又太少。即使读得再多,也很难有深刻的心得。 仁是否是论语的核心,这个是存在很多争议的。有很多大家认为是“礼”,是“忠君”,是“三纲”,是“孝”说,是“仁孝” “忠恕” “中庸” 或“仁恕”等等,几乎穷尽了孔子思想的全部范畴。以我的能力,我是没资格去驳斥上述任一种说法的,但是我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曾经支持”仁”的观点.但是现在我更偏向于这样的观点:仁和礼都是论语的核心思想。

不可否认,”仁” 在论语中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单从出现的次数上看,仁要超过其他字眼。也许出现的次数说明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的每次出现都有着深刻的含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出自《论语 颜渊》)

这句话是孔老先生对仁的一个定义,最基本的定义:仁就是爱他人,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和《说文》中的“仁,亲也”(2)意思相近。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从古至今也寥寥无几,然而做到这一点的能否成为仁者呢?论语给的答案是不能,因为仁的含义并非如此简单。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3)(出自《论语 子路》)

从这句话看,孔子对仁德要求提高了,同样是一个人的同一个问题,孔子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和孔老先生的“因材施教”或是自身认识的提高。言归正传,孔子在这里一下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恭”“敬”“忠”,平时态度端正,做事尽心,对人忠诚有信用。更重要的是后面这句“随之夷狄,不可弃也。”即便是到了未开化的地方也不能因而忘记恭敬忠,这让我想起了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的“慎独”。

樊迟第三次问仁的时候,孔子回答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4)对于这句话,网上似乎有些争议。我的理解就是他的字面意思:仁者先经历苦难,然后才能有所收获。也不知是我对仁德理解有误,还是孔夫子的回答的确答非所问,总觉得这句话挺别扭。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5)(出自《论语 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大概就出于此这句话让我不禁想起《论语 雍也》里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事实上这两句确实也经常连用,都是讲仁,都是讲“己与人”,只不过一个是讲“己欲”一个是“己所不欲”。两个连用意思就相当完整了。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7)大宾,指公侯和诸侯国使节大臣等。大祭,褅郊之祭,即王、侯祭祖和祭天地之典。出门办事要像接待大宾那样恭敬严肃,役使民众要像承担大祭那样小心谨慎。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8)邦,指诸侯国。家,指卿大夫之家,即其封地。在国家朝廷或卿大夫封地任职、办事,不要埋怨、怨恨什么。“无怨”,从大处说是有坚 定信仰、远大目标,一心前行,不为一时一事所累,“求仁而得仁,又何怨”(9)(出自《论语述而》)。具体说,遇到不顺、不利之事,遇到挫折和困难,遇到失败,保持冷静心 态,多从自己找原因,不要苛责于人或强调其他客观原因,更不要埋怨、怨恨。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如“躬

自厚而薄责于人”(10)(《论语 卫灵公>),如“不怨天,不尤人”(11)(出自《论语宪问》)。孔老先生对仁的定义愈加广阔了。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2)(出自《论语 颜渊》)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13)(另一种说法是司马牛身分特殊,他的哥哥曾经谋杀孔子未遂,身在孔门的他身份便显得有些尴尬,终日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孔子说仁者言讱,必定是针对他所说。讱是什么意思呢?《辞源》解为“言不易出,说话谨慎”。(14)《说文》中有这样的解释:“讱,顿也”,

(15)现在解释为“出言缓慢谨慎。”大致都是一个意思,是孔子针对司马牛的缺点所提的意见。

孔子和他的儒家学派一贯主张说话谨慎,言行一致,少说多做,先做后说,李泽厚先生说过:“言在儒门即是行动本身,所以《论语》一书多次强调慎言、讷于言等等。”(16)因此孔子表达这一主张的言论还有很多。如:“巧言令色,鲜仁矣。”(17)(《学而》、《阳货》)“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8)(《里仁》)“刚、毅、木、讷近仁。”(19)(《子路》)等等。说与做,不仅涉及到学风,也涉及到了人品问题。看来仁者还应该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

写到这里,仁者的真相愈发扑朔迷离了,而且还有很多提到仁德语句我没有列出。仁的定义已经超出我的预料了,其实这种感觉在我第一次读完论语时就有了。我只能承认,以我目前的水平我实在无法准确解释论语中的仁是什么意思。但是仁的地位也因为它复杂的定义而凸显出来。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0)“在这里孔子将仁定义为“恭宽信惠敏”的综合 。而在颜渊篇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1)。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孔子曾经很大方的夸他:“会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日月至焉而已。”(22)又有 “颜回年二十九 ,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23)这是孔子对他的极高评价,绝对没有其他弟子曾获此殊荣。因此孔子对他最优秀弟子的回答也必定最为深刻,最接近孔子自身的思想。这句话意思是: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这八个字。克制(或作战胜)自己,回复周礼(朱熹解释为存天理,灭人欲(24)),最终天下归于仁。这个应该是孔子始终坚守的信条和终身奋斗的目标了。而且这句话以及后面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5)等话明确道出了礼与仁相辅相成的关系。 “礼”是《论语》中又一重要的思想,关于《论语》核心思想的争论主要就发生在礼和仁这两者之间。礼是什么,是一种仪式吗?不是,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26)翻译为: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可见礼是一种

更为深入的东西。

《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27)而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可以看出,它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约束人的秩序,是制度,法律,道德,习俗的集合体。孔子一直想恢复周礼,其实就是想套用周朝伦理纲常民风民俗。与仁不同,仁是一种偏向于自身修养的东西,你可以称之为一系列高尚的品格,是内在的;而礼是外在的。现在有“纳仁入礼”和“纳礼入仁”之争,又有“礼为目的,仁为手段”和“仁为目的,礼为手段”之辩,我不敢当然也不能发表什么见解,水平有限。但是想成为君子,或者想治理好一个国家,仁和礼是缺一不可的。下面我列出《论语》中几条有关“礼”的句子

《论语·尧曰篇第二十》第三章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

(28)同样的话孔子说过不止一回,还有,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9) 这两句话都提到了“不学礼,无以立”颜元说过:“国尚礼则国畅,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理则心泰。”(30)一个国家注重礼节礼仪,将会文明于世界;一个家庭注重礼节礼仪,将会团结和睦,幸福美满,其乐融融;一个人注重礼节礼仪,他将品格高尚,心胸豁达。可以说,有礼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论语?颜渊第十二》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条说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31)此条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一套作为社会正常伦理秩序的礼,也是孔子心中理想社会的样子。

同样是在颜渊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2)又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3)而这里的“礼”可以理解为人们遵守的准则。只有遵守礼才能去其野、弃其史、抛其蛮、掷其矫,才能“文质彬彬,而后君子”(34)。这是礼在个人修养方面所能起的作用。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5)这里将礼和刑并列了,说明两者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这句话在讲礼的政治用途,即如何使民。还有一句,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6)这也是礼在政治上的作用,即如何役使臣下。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37)这句的含义是:能够用礼制和谦让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制和谦让来治理国家,那礼又有什么用呢?是讲礼在治国上的作用。

《论语,学而》中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38)有子是论语孔子弟子中少数被称作“子”的人,而且在孔子死后一度被其他弟子推做老师(《史记》记载“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39)),可见其人才能也是卓尔不群。这句话自然也不同凡响,他道出了如何用“礼”。首先是以和为尚,其次不能盲目的“和”。这在今天是很

有借鉴意义的。和为贵,自然就是和谐为贵了,和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一致。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下当今社会的“仁和礼”,(其实我还是没多少资格谈这个的。“十二年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生活阅历比不上一个普通的百姓。我从来不是一个谦虚的人,但是写完这篇文章就自卑多了,知识不足,阅历不足,思想深度不足。同志仍需努力啊。)现在是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引用一句套话“ 思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生活大提高的黄金时代”。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也许党和国家领导人能预料到经济的繁荣,但没预料到文化和思想的高速变化,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太大了。我记得上学期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贺老师略带无奈的话“在中国,发生什么都是可能的”,老师以这句话来嘲讽批评当今畸形的社会。但是我觉得中国还没有到“礼崩乐坏”的地步。也许一些流行的歌曲越来越不堪入耳,也许孝悌已经为一部分人所轻视,也许中国古代文化真的被更多的“洋奴”们抛弃,仁义道德被金钱和眼前利益取代,规则被恶习埋没。但是可幸的是,我们始终能听到对这些现象的批评声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实一直都根植于大部分人心中。

但是另一方面,我认为孔子的理论不是万能的,至少周礼完全照搬到今天是肯定不行的完全照着《论语》是不可能“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于说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我始终无法完全理解和接受,也许是我对孔子的智慧不了解所致吧。颜渊感叹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40),颜渊这样的贤人尚且不能完全理解孔子,我做不到似乎也情有可原了。

我对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41)是始终深信不疑的,没有什么金科玉律可以永恒不变且始终正确,孔子不是圣人,他的理论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我们应当珍视古人的智慧,但前提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性的继承”。《周易-系辞下》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42)只有会变通才能长久。儒家思想以及其他传统文化只有抛弃过时的,融入现代的,才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篇四:《《忠 孝 仁 义 》小故事》

绍兴人周某,被贼劫到湖州,为首的贼头很凶狠。一天,有一条狗便溺在地上,贼头大怒,便要把他自己所养的狗都杀了。到最后有一条黑狗,哀号着像要乞求免杀的样子。周和贼头相处的很好,就竭力请求不要杀了这条黑狗,贼头答应了他,周便把这条黑狗寄养在其他的地方。住了几个月后,周从贼窝中逃出,狗也跟随他一起逃出,到了德清,睡在一所枯庙中。到了傍晚,狗急然蹬他的床。周惊醒起来,听见户外有人窃窃耳语,知道他们可能都是贼,想杀害他然后夺取他所带的钱物。周于是夺门而出,有好几个人拿着兵刃追他追他。狗猛烈地撕咬贼人,周才得以幸免于难。后来绕道回到绍兴,大风把船刮翻了,周掉进水中。狗也跳入水中,衔住他的衣服把他拽到岸上,周以一次得以不死。光绪元年的时候,有人在杭州城隍山看见了周,那条狗也还活着。

————译自《俞曲园笔记》

清朝道光年间,烈山集有一个屠户,名叫张六子,一生杀牛无数。46岁那年,张六子从邻村便宜地买来一头母牛和一只牛犊。当天,当地正要杀牛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把磨好的屠刀。无奈,他只得坐下发呆。无意中,他看见母牛的眼里流着泪,像人的眼睛一样惶恐不安地看着对面坐着的小牛犊,脖子一伸一伸,极其难受。张六子觉得奇怪,并有了几分感动。他回头看了看牛犊,那牛犊在另一旁远远的墙角里一动不动地坐着,像个小孩似的,泪水汪汪,望着母牛。张六子心动了,心想,自己杀牛几十年未见过这情景,今儿是怎么了?他去赶牛犊,牛犊不起他用棍打,牛犊也不动。张六子抓住牛犊的前腿,提起牛犊,朝旁边一甩,这当儿,张六子忽然看见怎么也找不到的屠刀竟在牛犊的屁股下。张六子这才明白,原来牛犊看见他磨刀要杀母牛,乘他不注意,把屠刀衔来藏在自己的屁股下!这幕牛犊救母的情景感动了他,他用颤抖的手给母牛解开走到母牛面前,用脖子蹭着母牛。母牛用舌舔着小牛,低沉地叫了几声。小牛犊好像听见了什么,就在母牛身边,前腿朝张六子跪下来。张六子剧烈地摇动着,他生平第一次觉得有一种无声的大音在内里轰鸣着,这个男子汉哭了起来……

从此,张六子不在杀牛,并信奉了佛教,终身茹素。他一直养着那头母牛和子牛,母牛死后,子牛到张六子86岁去世时,不吃不喝,比恩人多活了7天也死了。{仁礼的生活例子}.{仁礼的生活例子}.

————节录自《一头母牛和子牛的故事》

常州陈四,养了黑白二只鹅,两圈相邻,各有一群小鹅。一天大黑鹅死了,小黑鹅们失母悲鸣。大白鹅每天早晨都带小鹅们同去吃食,到晚间又先吧小黑鹅送回圈,然后才带小白鹅回圈,人们见了都称赞大白鹅的仁爱之心。{仁礼的生活例子}.

一蟹失足,

二蟹相扶。{仁礼的生活例子}.

物知如此,

人何不如。

在吴越一带,有有一满脸胡子的乞丐,搭了一间茅棚,住在南坡。乞丐曾养了一只猴,教它学会傀儡戏在街头卖艺度日,每有什么吃的常与猴共享,哪怕遇到严寒暑雨,也同猴子相依为命在一起,犹如父子一般。这样,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已有十多年了,乞丐因年老多病不能再去街头卖艺了,而这只猴就每天在路边行人跪乞,讨到了吃的东西,就带回来喂老人,每天如此,从不间断。

后来老乞丐死了,猴子悲痛欲绝。它又长跪在路边向向行人边哭边拜,伸手讨钱。不到一会儿功夫,已讨得钱数贯,来到棺材店。懒着不去。店主知道它的意思,果然给它一口棺材,但任不去;等到抬棺材的工人来,它跑上去牵他们的衣裤,扛夫似乎会意,为它把棺材扛到南坡,还帮它把老乞丐入殓埋葬。但猴子并不到此为止,又在路边乞食,把讨来的食物搬到乞丐坟墓前祭奠。接着又在山野里拾了一些枯柴,放在墓旁,长啼几声,自己跳到烈火中自焚了,过路的人看了,没有不为这只义猴的举动而惊叹不己的。后来人们为这猴子造了一座“义猴冢”来纪念它。

zhǒng

——《送·曹会秋堂文集》之“南坡义猴”

篇五:《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故事》

仁义礼智信

何谓仁?

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 何谓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何谓智?

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何谓信?

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温良恭俭让

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温良恭俭让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子禽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也是与别人听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

和厚也。 指性情、态度、言语等温柔平和。

易直也。指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 恭

庄敬也。指严肃、端庄有礼貌。语出《孟子?告子上》:“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俭

节制也。本义是指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对自己加以约束,特指生活朴素、不浪费。 让

谦逊也。是指谦虚地礼让或退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示很有礼貌。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孔子后,拔起剑就舞,舞毕问:“老师,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暴乱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何须持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了

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啊!”

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来到许昌后,曹操待他非常恩厚,赐他一宅府邸,而关羽为了避嫌,分一宅为两院,让两位皇嫂住内院,自己居外院,中间用十名老将把守,晨夕问安,留下来“两院英风”的高风亮节。关羽在春秋楼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得知刘备健在,于是载护着二位皇嫂,辞别曹操,踏上了归汉之路。当时情形是,曹操听到关羽辞别的消息,非常惋惜,立即追至灞陵桥向关羽赠袍献酒,以饯其行。关羽疑心有诈,立马桥上,以刀挑袍,长揖而去,由此便有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千古壮举。

孔融,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他七岁时,一天祖父过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梨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给自已留了个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长辈,是做人的道理!”

曹操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个成功的父亲。曹冲表现出解决问题的高超思维能力。曹操坐骑的马鞍放在仓库中,不慎被老鼠咬坏。库吏大惊失色,自认必死。曹冲知道后,心生一计:他先用利刃将自己的单衣穿戳成鼠齿状,然后装成一脸愁色的样子去见父亲。曹操问他何事忧虑?曹冲说:“世俗以为鼠齿衣者,

其主不利。今单衣见齿,是以忧戚。”曹操赶紧安慰爱子,说:“此妄言耳,无所苦也。”过了一会儿,库吏前来报告曹操那桩马鞍被鼠咬坏一事,曹操听后,笑着说:“连我儿子的单衣都被咬坏,何况马鞍乎?”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思。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而毁了自己的声誉。

一、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又温和善良,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海瑞被委任到吴地做官。他发现沿途的状况十分凄惨,一些饥民为了换一口饭吃,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儿女插上草标,在路上卖。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也是面带饥色,一脸怨气。海瑞换上便装,亲察民情,扮成路人,装作口渴与老农讨水,打听民情。当知道了恶霸徐玠欺压百姓、加大苛捐杂税的事情,他并不惧怕徐玠曾为当朝宰相,走访了许多农户,掌握了大量徐玠欺压百姓的证据。最终毫不留情地处理了徐玠,为当地民众讨了一个公道。

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