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米的故事观后感


篇一:《读《三袋米的故事》有感》

读《三袋米的故事》有感读《三袋米的故事》有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些感动人的事汇成了母亲的一生,母亲的那些话比世界上任何甜言蜜语都要感人,在那些辛酸的岁月里母亲为儿子竟去乞讨 早年,母亲和儿子用一把黄土送走了父亲。 幸亏儿子争气,用一张张奖状贴满了整个土墙。后来,儿子以589分考到了县重点高中,可这是母亲得了严重的风湿病,腿子以严重变形,干不了农活。儿子说‘妈妈我不上学了,我在家帮你干农活。’母亲说‘儿子,妈虽然没钱,但也要供你上学,就算卖血,也要把你供出来。’儿子就是不听,母亲举起粗糙的手,给儿子一巴掌。儿子去上学了。不久,学校通知要交一袋30斤重的米,算儿女的伙食费。母亲因干不了农活,没有米,只好瞒着儿子去乞讨,讨来的一些杂米去交给学校,学校食堂的熊师傅说‘你们这些作家长的,家里有那么多地,还愁30斤米,学校要一种米,不是杂米。第二次熊师傅说‘学校不是杂米桶,下回注意。第三次熊师傅说什么都不收。母亲只好双膝一弯跪下,哭着说‘这米是我讨来的,我得了严重的风湿病。。。。。。母亲说完后不让熊师傅告诉别人,怕影响孩子学习,懒蛋熊师傅告诉了校长,校长免了他3年的学费,书本费等。三年以后,儿子以645分考入了清华大学,一次典礼上,校长拿出了三袋米,讲了那个故事,又请来了那个母亲,儿子喊‘妈。。。。 每个人都有一盏生命的明灯,为自己照亮人生之路。有人说那是智慧,它能在每一个为难的时刻,为你化解危机,也有人说,那是机遇,它能在黑暗中为你创造出奇迹,更有人说,那是财富,它能顺利的帮助你度过困难。。。。 读了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原来生命的明灯就是日日夜夜守护着我们的母亲,她点燃了不会熄灭,照亮了我们成长的每一段路,每一个角落。 谁能想象一个患有严重风湿病的母亲,竟然拖着僵硬变形的双腿步行数十里乞讨,讨来30斤大米,常人拎起来也不怎么轻松,更何况双腿变形的母亲。

篇二:《读《三袋米的故事》有感》

读《三袋米的故事》有感

“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文章一开头就简明的把这一个特困家庭的背景介绍了一下,母亲含辛茹苦的拉扯着儿子。儿子一天天长大,学习也很好,为此,母亲也终于欣慰的笑了。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得了风湿病,干不了农活。那时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哎,母亲哪拿得出来呀?”内容读到这,我不禁有这样一个疑问。可是意外的是,母亲后来还是一瘸一拐的挪进门,从肩上卸下了一袋米。我又不禁想道:“母亲哪来的米呢?”内容继续,负责掌管科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看,这里面有旱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熊师傅责骂母亲。母亲也感到羞愧。第二个月依然是这样。内容读到这儿,我不禁想问“为什么母亲会有这些米,而且是杂七杂八的?”第三个月,母亲依旧带来这种杂米,熊师傅这下不满了,母亲却双膝一弯,跪在了熊师傅面前说,这米是她讨来的。内容读到这,我已潸然泪下。原来母亲是用讨来的米交给食堂呀,真是不可思议。

读了全文以后,我不禁感叹道:天下哪有一个母亲不爱自

己的孩子呀?她们不求她们的孩子能回报她们什么,只是能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能够有出息,不管把自己受多大的苦,也要让孩子穿好,过好。就像这篇文章中的母亲一样,她让儿子去读书,就是希望儿子有一天能成才。知道儿子在食堂吃饭要米,就自己去讨。也许她连这些讨来的米都舍不得吃,积累下来给儿子的食堂。她还瞒着儿子去讨饭的事,是为了不伤儿子的自尊心,不让儿子丢面子。这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这首歌词中也这样,赞美母亲的崇高,伟大。自从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开始懂世上做母亲的辛苦,懂得了母亲是多么的伟大!{三袋米的故事观后感}.

母亲读后感言:

读了这篇文章,我便身有同感,我们做母亲的样样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文中那位母亲,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她却用自己的行动来为她的儿子服务。这让我佩服她的行为。我觉得我们现在做家长的还有待改进应该学习文中母亲那种面对贫困生活不屈服,对儿子付出一样的伟大精神!

篇三:《三袋米的故事》

「这是一位优秀母亲对待女儿情书的态度,觉得很值得各们家长学习,故写在自己的博客里,以供各位家长参阅!」

女儿初二,一天我问她收到过情书吗?她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我故意惊讶地问:“不会吧?你这么优秀难道还没收到过情书?”

不知是她不想承认,还是真的没收到过。总之,她羞红着脸问我:“如果我收到了情书了,该怎么办呢?”

我说:“第一,这说明你长大了,开始吸引异性的目光了,是件好事。”

“第二,你要分析一下自己的魅力是什么?品德好、学习好、气质好、脾气好、形象好、身材好……,如果是:

品德好,那你就保持你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作风。

学习好,那你就要保持名列前矛,最好再提高几名。{三袋米的故事观后感}.

气质好,那你就继续坚持博览群书,练好琴棋书画,提高修养。女人的气质是修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

脾气好,那你就保持自己的性格,不要再象小女生那样任性、乱发小姐脾气了。

形象好,那你就继续保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的形象,别像小时候,一写作业满手满身都是钢笔渍。

身材好,这一点你可要注意了,因为我最近发现你有点驼背,要加强锻炼,坐立行都要挺直了背。还有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近视度数可不能再加深了。

除此之外,女人还要会熟练地干家务,做一手好菜。”

女儿听了,羞涩地说:“我哪有这么全面呀,我还差的远呢。”

我笑着说:“其实拥有这些魅力并不难,但这些都是异性比较看中和欣赏的女性魅力。你要是都具备了,那真是魅力四射啦。”

“第三、不论你是否对这个男生有好感,你都要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中学生还没定型,他今天说喜欢你,明天说喜欢她,这都很正常,所以,你对他的情书也没必要看得太重。别让它成为心理负担。今后见到他还要和以前一样落落大方,淡然处之,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否则反而会引起他的误解。”

“第四、如果有可能,选个合适的时机直接告诉他,上大学前你不想考虑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要知道,你将来上了大学,机会还多的很,现在根本没必要考虑这件事。难道要为了一棵树木而放弃整个森林吗?”

“第五、写情书的男生对你的感情根本算不上是爱,充其量是一种好感罢了。真正的爱是需要与责任相伴随的,他现在对自己都负不了责,生活还依靠父母,对你就更无法负责了?一个没有能力对女人负责的男人,即便再优秀,女人也不会接受他。”

“总之,保持优秀,修正不足。将来你还会收到很多很多的情书,赢得更多优秀男士的青睐,到时候,你可要擦亮眼睛,选一个正直、勇敢、坚强、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人,选一个能真正与你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相伴一生的爱人。”{三袋米的故事观后感}.

女儿听了,一脸得意,大言不惭地说:“妈你放心吧,我将来找的丈夫一定比你的强。” 我拍拍她的脑袋,笑着说:“好呀。希望如此。一会儿等你爸下班了,我一定要把这话告诉他。将来我到要看看我们俩谁的丈夫谁更优秀。呵呵。”{三袋米的故事观后感}.

中九班班务工作总结

周艳梅

时间过的很快,一学期又将结束,看到孩子门的成长,回顾一学期工作的点点滴滴,颇感欣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当然更离不开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班幼儿大多活泼开朗,较中班上学期比较本学期他们在自理能力,游戏水平,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下学期不断改进,做得更完善。

一、保育工作

1、我们三位老师在思想上统一认识,把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工作首位,使我们可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爱心的大家庭,促进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2、在保育工作中,每天按要求做指导保育员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并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进餐习惯、午睡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在“手足口病”的防治阶段,我们非常重视班级物品和各类玩具的消毒,同时加强对幼儿的卫生教育,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各项消毒制度并做好记录。我们还积极配合幼儿园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以及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此项工作受到的家长的极大的肯定同时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3、 我们三位老师加强了安全教育,每月结合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计划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重点进行了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随时随地查找隐患,及时上报处理,杜绝不安全因素。

二、教育工作

1、确立适合幼儿发展的主题活动。学期初,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以《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一书为主,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本学期的主题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会和中班组的老师一起通过教研活动讨论交流主题的开展情况,并共同商议做出合理的调整。本学期我们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游戏活动、生活环节和自然现象中开展了《我的家你的家》、《我和纸做游戏》、《有用的交通工具》、《蔬菜派》、《顽皮一夏》等主题活动,围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

活动,积极引导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区域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

2、游戏。在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同时,保证幼儿的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每月根据制定好的游戏计划开展各类游戏活动。在班级中开展了图书角、益智区、动动巧手、建构乐园、个性创作区等区域游戏供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并随着季节的变化和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的更新丰富游戏材料。

三、科研活动的开展

随着我园市级课题《合理利用农家资源开展游戏》的开展,我班幼儿在本学期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我们积极利用农村的自然优势,将幼儿带进大自然,全面接触大自然。春天我们带领幼儿来到大自然中踏青,和桃花、油菜、蚕豆、柳树来了个亲密接触。我们还利用农家器具如:箩筐、扁担、木梯、大櫈 、斗笠等开展体育游戏。夏初带领幼儿在种植园里照料玉米、观察开花结果的西红柿,并设计了各种表格让幼儿把观察到的植物的变化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自然角,我们组织孩子们带来了小蝌蚪观察饲养,带领幼儿进行了《看谁在水里也能生长》、《比一比谁长得壮》等科学小试验,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爱农村的情感。

四、家长工作

1 、切实做好常规性的家长工作。为了使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与全班家长进行沟通,在家长会上我们不仅向家长介绍了本班的具体情况和计划安排,还结合新《纲要》向家长介绍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公德心的方法。为了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们利用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里的重大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我们都通知家长,使家长了解各个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家长也有对我们工作的反馈,有的向我们反馈孩子通过各个主题活动在家的良好表现与习惯等,也有家长针对孩子的表现向我们请教家庭教育的方法或疑问,我们都尽可能地答

复,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 、积极争取家长资源,丰富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即将开展,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及时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目标和需要家长配合做的一些工作,使每位家长了解班级正在开展的活动。

3 、“六一”期间我园开展了庆“六一”致童年文艺演出,许多家长参与了此次活动,我们对家长展示了音乐童话剧、舞蹈表演等节目,不仅每个幼儿的脸上绽放着欢乐,家长的脸上也荡漾着快乐,许多家长都这么说,时间实在是过的太快了,孩子真的长大了。

本学期我还积极参加了区里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我在汪集、凤凰送教受到区教育局、当地园领导和老师一致好评。四月,园里组织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听课,由我主讲的《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受到园领导和家长一致好评。本学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发挥优势,重点抓不足之处,在前行中不断反思,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会在大班更上一个台阶。{三袋米的故事观后感}.

保育工作总结

雷桂红

时光匆匆,不经意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在这一学期里有欢乐也有汗水,有工作上的困惑也有各方面的进步。这里,我也该整理一下我的思绪,总结过去了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

本人这一学期带的是中班,主要是配合我班二位老师的教育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以下我谈谈这半年的工作情况:

一、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做好自己的保育工作。

社会在发展,对保育员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当一名合格的保育员。在工作中,我以幼儿园及本班的教育为中心,努力做到和各位老师和谐相处,学习他们的长处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平时遇到什么额外任务,只要自己力所能及,会和本班老师一起加班加点,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篇四:《《三袋米》读后感》{三袋米的故事观后感}.

读《三袋米》有感

这学期我读了一本必读书目《感恩父母》。书中故事个个都非常感人,让我明白了做人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其中《三袋米》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让我难以忘怀!

文章讲的是湖北省某县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刚上小学,父亲就去世了,娘俩用一堆黄

土送走了父亲后母子俩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后来儿子考上了县里重点中学,可儿子知道每

月要有30斤大米送给学校食堂。儿子一次次说不去不去了,因为母亲又得了严重的风湿病。 在母亲的坚决要求下儿子最终还是上学了。当母亲第一次把米送去的时候,食堂师傅打开袋 子一看,有中稻、细米„„母亲被弄得脸红了。第二次、第三次还是这样的米,食堂师傅露 出非常难看的脸色,母亲不得不向师傅诉说家庭的境况,听完后师傅已是泪如雨下!当儿子 最终以672分的成绩考入清华时,毕业典礼特地请了母亲上台,娘俩相见,儿子抱着自己 的母亲说:“娘啊,我的娘啊!”当我读到这里,也已经是泪如雨下了。

此情此景,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想到了天下的所有父亲母亲。父母为我们不知

花费了多少心血与汗水,操劳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使我们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会着人生的冷暖,享受着生活的快乐。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圣洁的、崇高的、宽容的、更是无私的。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就足够伟大了,他们不追求回报,默默奉献着。父母的爱柔柔如水,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对这种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到多少呢?我们又报答了多少呢?

篇五:《三袋米的故事》

三袋米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就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拔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琅琅、写写画画,母亲拿著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著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子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您干农活。”母亲摸著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子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子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子脸上,这是16岁的儿子第一次挨打……。

儿子终于上学去了,望著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

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叮叮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著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著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怎么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著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著乡亲,更怕儿子知道伤了他的自

尊心。每天天才蒙蒙亮,她就揣著空米袋,拄著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著,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著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

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著三只鼓鼓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子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著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著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道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著,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三袋米,代表了大如天、重如山的母爱。也许不是所有的父母,

都像这位母亲一样在艰难中支撑起儿子的天空,但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父母恩难报,它们给予了我们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

孝顺父母不能等,让我们用心去感恩!

老师们,同学们,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