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典型案例范文


篇一:《十大互联网经典商战案例分析》

十大互联网经典商战案例分析

TOP10 百度早起如何打动用户

案例描述:当年百度的市场份额能获得这么多,真的是搜索技术比谷歌做得好?不是,是因为百度有MP3搜索。民工兄弟们交流的时候肯定不会说:我在用一个搜索引擎,使用了高级的搜索技术。他们会说:有一个网站,上面可以免费听歌,可以免费下歌,你也可以试试。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点,打动了越来越多的小白用户,才有了今天的百度。

TOP9 QQ如何在免费基础上赚钱?

案例描述:互联网的增值服务模式,外国给它起了个名字,叫freemium,其实把free(免除)和premium(费用)两个词结合起来。初看起来,大家可能觉得freemium高深莫测,完全是一副高大上的样子。其实这种模式很简单,我们在日常上网的时候经常见。而且,在中国,这个模式的发明者绝对不是我,这个模式真正的探索者,真正做得最成功的,实际上是腾讯。QQ的广告模式被否认后,变相地逼着腾讯管理层去探索,最后探索出了增值服务这种模式。

现在的中国人,几乎人人都有一个QQ号,有的人甚至有好多个。大多数人用QQ聊天,是免费的,是不花钱的。即使你在现实生活中是高富帅,你在QQ里面也可以一毛不拔,不被诱惑,不轻易花钱,就穿个小裤衩在上面聊天,也无所谓,那你就是屌丝级别的QQ用户,是腾讯体系里的最低等用户。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屌丝,比如十几岁的初中生,他每个月给腾讯交10块钱,成为这个钻、那个钻的用户,那么在腾讯体系里,他就是高级用户,是增值服务的用户。虽然大量免费用户在聊天,但有了这些增值服务用户,腾讯的商业模式就建立起来了。

有一个笑话,说中国有10亿人,如果每个人给我1块钱,那我就发大财了。问题是,大家凭什么给你1块钱?就算大家下决心每人给你1块钱,你为了拿到这1块钱,估计得付出两块钱的成本,这样算下来还亏了。但是,在互联网上这确实能做到。如果你有一款非常好的产品,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到几亿用户,那么,在

这几亿用户当中,你推出一项增值服务,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下单付钱,那么全加起来也能形成规模经济。QQ有6亿用户,如果腾讯又推出一个黑钻,即使只有0.1%的用户愿意每个月花10元钱购买,那么腾讯每个月也能有6 000万的收入。 腾讯QQ的增值服务有很多种,比如蓝钻、绿钻、QQ秀,还有游戏。对QQ用户来说,游戏也是一种基础服务,可以免费玩,但是你要想玩得很爽,很痛快,玩得超越别人,那你就要在里面买QQ的道具。

TOP8 小米如何颠覆传统手机厂商?

案例描述:雷军的小米手机为什么对传统的手机厂商形成这么大的冲击?我是很早就认识到小米手机的毁灭性的人。小米的模式其实特别简单,就是我经常讲的互联网硬件免费的概念。也就是说,它的手机会卖得很便宜,性价比会很高,因为它不再把卖硬件看成一个孤立的生意。大家用手机看大片、玩儿游戏,看大片会产生广告收入,玩儿游戏可能会付费。所以,小米手机一出来,我就认为会对中华酷联靠卖硬件赚利润的模式产生很大的冲击。

当时我给这些手机厂商讲了互联网的很多道理,现在来看其实就是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但很可惜,没有人能理解,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所有的人都看不起小米,都觉得老周在开玩笑。但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比他们想象的要快得多。今天,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建立了独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也试图模仿小米玩儿饥饿营销、粉丝文化。但我可以说,这些都是皮毛,是表象。

TOP7 微信如何打败传统运营商?

案例描述:微信虽然免费,而且腾讯也要往里投很多钱,但这对腾讯来说是小意思,因为微信为腾讯凝聚了几亿用户。有这样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微信将来在上面嫁接O2O(online to of.ine,在线离线商务模式)可以赚钱,嫁接电商可以赚钱,网上发一款游戏还导致全民都打飞机,也可以赚钱。所以,腾讯将来通过微信用户群,一年何止赚几百个亿,这比靠通信收费赚钱要容易得多。但最要命的是什么?很多运营商当初不承认微信有多大威胁,认为:你们是互联网公司,没有我们运营商搭路哪有你们跑的车?

此话不假,但运营商没有发现,用户不再用你的短信了,不再用你的彩信了,不再用你的语音了,他们使用的都是微信的服务,他们从运营商的用户,转变成了微信的用户。用户才不关心路是谁修的。你作为修路的固然还会存在,但你没有了用户,或者用户无法感知到你的存在,那你的商业价值已经非常有限了。还有的运营商振振有词地对我说:我的短信收入没受影响。我心想:大哥你得看趋势啊。这就跟卖手机的一样,网上的销售量可能还比不上实体店,但它是爆发式增长啊。有一个省的运营商还跟微信合作了一把,因为腾讯劝说他们出一个微信流量包月套餐,虽然微信可能减少了运营商的短信收入,但微信用户还要耗流量,所以运营商可以在流量上赚很多钱。

TOP6 360安全卫士为何会成功?

案例描述:2006年,360开始做360安全卫士的时候,没有商业动机,没有想到怎样挣钱,更没有想到未来要做免费杀毒,也没有想到要做浏览器,做搜索。做360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直接把那些流氓软件都干掉,不管它的干爹是谁,七大姑八大姨来说情也不行。

那个年代,除了网易,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做插件,不经用户同意,强制性地向电脑里面安装,然后劫持流量,乱弹广告。老百姓把这种插件叫流氓软件。 那个时候,流氓软件肆虐,用户叫苦不迭。如何解决流氓软件问题,对此基本上分为几派。一派是法律派,认为流氓软件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但是,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飞快,而且在互联网上取证非常困难,先不说能不能立案,即使能立案,官司完整地打下来,也需要好几年。一派是政府派,认为要通过政府部门来解决问题。潜台词是老百姓永远是草民,碰见问题需要政府给自己当家做主。但是,有那么多矿难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都没时间解决,流氓软件又不死人,政府哪有功夫解决?后来,有关部门组织了大的互联网公司一起参与制定流氓软件的标准。我一看,这些公司全是做流氓软件的。最后,这个会议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大家要求在查杀流氓软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360主张第三条道路,以暴制暴派,就是把武器发给用户,让用户来解决问题。用户被流氓软件欺负,就是因为不懂技术。360给用户一个免费的工具,能把流氓软件都干掉。这样的话,电脑就太平了。

早期的360安全卫士技术含量并不高。查杀流氓软件,像金山、瑞星这些公司绝对是有技术能力做的。但他们都不愿意干这事,也不敢做这件事。他们不愿意做,是因为不挣钱,他们卖杀毒软件,卖一套就好几百。做一个免费的东西,虽然用户欢迎,但不挣钱的话,有什么用?他们不敢做,是因为不愿意得罪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在行业里混,你把这些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流氓软件杀了,得不偿失,压力是很大的。

难道周鸿祎压力不大吗?当然大,但没办法。查杀流氓软件,我是为了摘掉给我扣上的大帽子,是出于利己的动机,因此内心特别强大。如果是为了一个高尚的目标,我可能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我们做出360安全卫士,相当于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免费的武器,专门查杀各种流氓软件。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360的无意中成功,是因为当时中国互联网的网民在饱受流氓软件的危害,又没有人愿意出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出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迎合了广大用户的需求。这给我们以后的启示是,360不仅要免费,而且必须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TOP5 淘宝怎样颠覆ebay?

案例描述:马云最早搞电子商务,宣布淘宝免费开店,而他的竞争对手eBay是要收开店费的。既然淘宝免费开店,在eBay上的卖家都觉得不开白不开,不管淘宝有没有流量,也愿意把店在淘宝上复制一家。最后,淘宝通过免费汇聚了大量的卖家,有了卖家就有了买家。

最初宣布免费的时候,我想马云未必想清楚了怎么靠免费来赚钱。本来他想收费,但腾讯的拍拍网虎视眈眈地准备抢淘宝的卖家,所以他三年免费之后,不得不说继续免费,永远免费。最后,当中国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到淘宝上开店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你搜一种卫生纸,都会出来1万个结果。你免费开店没问题,但你如果在搜索结果里要排在前面,那就要交增值服务费。淘宝今天也成为中国最挣钱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实际上通过免费的模式创造了一种新的收入模式。如果淘宝不免费,我相信它既无法战胜eBay,也发展不出这样的收入模式。

因为eBay是收交易费的,因此特别担心买家和卖家共谋,严格规定卖家不许留自己的手机,不许留信箱地址。而中国人的购物习惯是不直接交流就没有安全感,但直接交流的话淘宝收不到交易费,于是淘宝就把交易费也免了,买家卖家联系越多越好,还做了一个淘宝旺旺的聊天工具来撮合交易。这样,淘宝又有了一个即时通信工具。

既然全都免费了,那就好事做到底。淘宝提供了一个方便交易的支付手段,为了解决信用的问题,支付宝又创造性提出,比如可以买家拿到货再通知付款,所以回过头支付宝又促进了淘宝的交易。以马后炮的角度来看,淘宝又高瞻远瞩,成功布局了互联网金融。

TOP4 个人电脑如何颠覆IBM

案例描述:个人电脑一出世,浑身都是缺点,长得也不好看,甚至看不出来能解决什么问题,看不出来有什么商业价值。个人电脑在1975年刚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玩具,计算能力非常差,连外壳都没有,也没有今天的显示屏,跟当时的大型主机根本不能比。当时几家做大型主机的公司都得出结论:个人电脑这玩意儿不可能成气候。所以,当工程师向DEC公司的创始人肯–奥尔森展示个人电脑的初期设计时,奥尔森问道:―人们为什么需要拥有自己的电脑呢?‖等到他同意开发个人电脑的时候,他和另一位工程师曾拆开个人电脑一窥究竟,结果他对其内部结构冷嘲热讽。{互联网,典型案例范文}.

但是,个人电脑为什么成气候了?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在个人电脑出来之前,每个人去上机,都必须穿上白大褂,换上拖鞋,到一个守卫森严的机房里面。但个人电脑第一次给了所有的用户一个冲击:只要花1 000美元,就可以在家里有一台自己的电脑,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它在人性上打动了消费者,它不需要做十大功能,不需要每个功能都吸引消费者。只要一个功能打动人心,就会有消费者用你的产品,你就赢得了市场,就会有不断改善产品的机会。个人电脑经过几十年不断改进,今天已经成功地颠覆了传统的大型主机。今天个人电脑的计算能力和应用丰富度,已经远远超过30年前的大型主机,这就是我说的一个屌丝实现了对高富帅的逆袭。

TOP3 亚马逊通过好的客户体验取得成功

篇二:《品牌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品牌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时间:2008-7-17 16:14:41 点击:161 核心提示:品牌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分析荐读品牌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在媒体形式上的变化,必然带动营销理念的变化,以及营销手段的更新。互联网络媒体的崛起,为习惯于传统媒体投放营销广告的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营销方式选择组合。本文就互联网络媒体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一些著名的品牌进行网络广告营销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了...

品牌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分析荐读

品牌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在媒体形式上的变化,必然带动营销理念的变化,以及营销手段的更新。互联网络媒体的崛起,为习惯于传统媒体投放营销广告的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营销方式选择组合。本文就互联网络媒体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一些著名的品牌进行网络广告营销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网络营销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作为观察中国市场的参照对象。在美国,网络广告是互联网媒体的主要收入渠道,而中国市场目前状况依然是传统媒体强势难以撼动,这种强烈反差值得研究网络营销的人员和企业深思。

Marketing Evolution公司对美国市场研究表明,跨媒体广告投放组合研究分析的目标是告知市场商人及市场营销人员在不同媒体的频率、到达率及预算分配方面选择最佳媒体宣传组合方式,以实现其营销目的。下面是著名品牌从事网络营销的经典案例。

[案例一] Ford 公司

1、挑战

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F-150敞篷小型载货卡车20多年来一直是全美机动车销售冠军。在2003年末,福特公司采取新的广告策略,对其F-150敞篷小型载货卡车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如同在同伴案例研究中所描述的,“新的2004年F-150网络广告拉动销售”商业活动在重大的广告活动中是史无前例的,这一关键事件被福特公司CEO威廉姆·福特誉为“福特历史上最重要的广告运作”。

在早期的商业活动中,福特就确信互联网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广告运作部分。借助这次商业活动,福特想将互联网度量尺度与整个商业活动尺度进行整合,以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在支持品牌影响力和新产品销售与租赁上是多么有效。

2、商业活动

该广告运作用英语和西班牙语通过电视、广播、平面、户外广告及电子邮件进行广泛的宣传。标准单元网络广告(平面、长方形、摩天楼)在与汽车相关的主要网站上出现。此次网络广告活动侧重在主要门户网站的高到达率及访问率的页面,包括主页和邮件部分。“数字障碍”宣传是福特公司在底特律的代理商J. Walter Thomopon先生的创意。这些数字化障碍在一个月内两个重要日子分开出现。

该商业活动是福特50年来最大的一次,也是2003/2004年度中最大的一次广告活动。

3、方法论{互联网,典型案例范文}.

Marketing Evolution公司对看到广告的电视观众和杂志读者及在网上看到广告的受众作了调研。通过在商业活动运行前、进行中和完成后对电视观众和杂志读者的调查(所谓的前后连续性跟踪研究),来衡量看到广告的受众对其认知度的增长情况。网络受众方面,通过名为“体验设计”的一流调查方法来进行调查。向约5%浏览过福特广告的受众换为展示美国红十字会控制广告。网络受众也接受了商业活动中电视和杂志广告效果的测试。Marketing Evolution将Insight Express作为数据收集合作伙伴,智威汤逊公司启用了Double Click公司管理互动广告活动并实现体验设计的露出、区隔与控制。网站上出现的高成本效益广告,将目标具体集中在市场内部有 购车需求的受众。当他们要做出购买决定时,关注网站这个强大媒体在达到漏斗的最底部期望值的潜力。对于在网上进行调查的汽车购买者,调研者发现,访问汽车和卡车网页与购买F-150间的一个逻辑关系:访问汽车网站的人更有可能购买。总体说,约10%的卡车购买者访问了MSN网站。

4、效果

电视产生了完全达到受众和购买欲冲击的最伟大层次,但是在成本效果上不如其他媒体。出现在与汽车有关的网页上的网络广告,证实在提升购买欲方面是最有效的。在提升购买欲方面,入口处立放的广告和杂志上的广告比互动广告要贵,但与电视广告相比,他们在每有效印象成本上有很大价值。

网上商业活动的到达率是惊人的。Com Score的数据显示:在广告商业活动中,49.6%的因特网用户看到了广告,39%的人看到了门户网站的数字路障广告,8.5%的人看到了汽车网站的广告,

1.9%的用户看到了两种广告。

网络网广告对销售量的提升有重大意义。整体而言,在调查的时限内,6%的车辆销售可以直接归功于网络广告(不包括点选广告)。点进跟踪销售对除6%以外的销售量有重大意义。

汽车网站上的标准单元广告比路障广告的转变率略高,但路障广告的到达率更高,对销售量增加有重大贡献。在市场的网络广告和数字路障广告的组合是增加销售量的最佳方式。比发现互动广告对实质销售量(甚至不包括点选广告)的增加有重大意义这一新发现更重要的发现是,网络广告的投资收益率是其他非网络媒体的两倍以上。

这个调查跟踪了访问MSN网站上汽车与卡车网页的用户,将他们的购买习惯与没有浏览过这些网页的人们做了比较。(显示出浏览与购买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但不是直接原因)浏览过网页的人

购买F-150的可能性大概是没有浏览过网页的人的两倍。

调研人员同样跟踪了数十个搜索网站上的许多相关搜索词的运用。在研究时期,这个搜索术语在所有互联网用户的到达率是0.6%,但那些输入跟踪搜索单词的人占所有购买汽车用户的3%。其购买F-150的可能性,是不使用搜索功能的因特网用户的4倍还多。

5、引示

电子路障广告既相对合算,又产生重要的每天到达率。这些在汽车相关的的汽车频道。Marketing Evolution公司推测的是:他们在互联网上标注了许多其他汽车网站的汽车页面,发现大多数购买者在购买前会先在网上进行调查。

同时,线上搜索似乎是最后的选择,并与任何分析的网络元素的销售都有很强的关联性。它的到达率很低,然而被认为是对网络广告和非网络广告的重要补充,但其自身并不是基于到达率的广告的代替品。

#p#

[案例二] ING

1、挑战

IMG是荷兰一家金融服务组织,要把其整个品牌推向美国市场。品牌挑战包括如下内容:建立基本品牌熟悉度是商业活动的首要目标,购买欲和品牌概括是次要目标。

2、商业活动

商业活动进行了6个月,包括电视广告、杂志广告和网络广告。商业活动的预算比例是68%给电视、17%杂志、15%网络。

3、方法论

Marketing Evolution公司随机调研了部分ING目标客户。这些受访者都有接触到ING的电视、杂志和网络广告。另外,对网络受访者的附加抽样包括提供网络广告影响的附加分析。这些受访者在商业活动进行前,进行中和完成后都接受了调研(所谓的连续性跟踪研究),通过此研究衡量品牌认知度的提高与电视、杂志和网络广告的关系。对于网络附加试验,受访者分为两组进行调查:一组接触网络广告(通过cookies跟踪),另一组不接触,而是看一个非ING的广告。由于数据收集伙伴的限制,Marketing Evolution公司无法提供一个真实的体验设计,这是标准XMOS过程的一部分。Marketing Evolution公司使用了他们专有的净化程序来匹配曝光与非曝光的受访者,使分析的结果接近真实的试验设计。

4、效果

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事实上,在商业活动中,为每种媒体进行的预算分配是达成多种活动目标的最优组合。更重要的是媒体组合比单一媒体本身带来的效果更好。ING的15%的预算分配给互动广告,在商业行为中被证明效果是很理想的。 公司

Marketing Evolution公司创造了一个索引来衡量营销目标回报率,查看每种媒体单独的广告效果及组合在一起的效果。运用这种成本效益衡量方式,对品牌认知有相当提高并想了解最优价格的是看到三种媒体广告的受访者。

提升品牌熟悉度在商业活动中是一重要目标。杂志广告与网络广告的组合与三种媒体组合相比,成本效率略微偏高。电视广告与三种媒体组合相比,如果达到同样的效果,需要花费双倍的成本。在提升购买欲和传达品牌信息上,ING展示了其新的想法。研究还发现,至今为止三种媒体结合比单种媒体的广告效果好很多。

在网络频率方面,四种展示对于提升熟悉度和购买欲都是最有效的。

5、引示

对于某些商业活动,单一的媒体方式证明是最有效的。这个案例,三种媒体的结合对于达到商业目标是最理想的。在这个商业活动中,15%的预算分配给网络广告是最理想的。

网络广告作为商业广告的组成部分证明可以改进的一种方式是限制频率,这种频率限制平均起来比四种展示的优化要高。如果商业行为能有一个较低的频率,转换相同的预算而不是两倍、三倍的增长,商业行为将会更成功。

#p#

[案例三] VerSign威瑞信公司

1、挑战

威瑞信公司寻求重新定位它在商业消费者的头脑中的形象,将从域名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转变成值得信任的,有事业心的网络和电信解决方案的基础企业级服务提供者。同时,商业活动有一个直接的反馈目标,这一目标是设计用来为有资格的领导者引导威瑞信销售力量的。

一些关于威瑞信新服务的白皮书用来作为重要的资料。目标受众是对安全、通信和身份管理做出决定的管理者。

2、商业活动

商业活动在一些商业和技术杂志中进行,包括福布斯、CIO、计算机世界、网络计算,也通过网站锁定B2B技术的受众。杂志用一到两页刊登大建筑项目的黑白照片,用来类比威瑞信的基础设施是值得信赖的。在网上,这些广告基本类似,但更简单。一般形式是主要版面、大的长方形和摩天楼模式。加上强调安全服务的文字。

商业活动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