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日出散文


第一篇:《影响人一生的文章-不可不读的美文_大海日出》

德富芦花撼枕的涛声惊破了睡梦,起身敞开窗门。时间是明治二十九年十一月四日的黎明,地点在铫子的水明楼。楼下紧临着浩瀚的东海。

虽是凌晨四时已过,海上仍然一片黑暗,只闻涛声高喧。眺望东方的天空,沿水平线横卧着一条熏桦木色的长带。在它的上面,是深蓝色的天空,一痕弦月宛如金色的弓悬挂在天幕上。那清澈的光辉,好似在守护着东海。左边黑忽忽的探出物是犬吠岬,岬顶上设着灯塔,灯光划着白色的光环,连接起陆地和海面。不久,冷冷的晓风横扫过黛色的大海,夜的衣裙从东方渐渐脱起,踏着青白色的“报晓”的波浪,一点点地逼来,其状伸手可掏。雪白的浪涛拍打着黝黑的岩石,这壮景也越来越看得分明。抬头仰望,那宛若金弓般的月亮已变成一弯银钩,熏黑色的东方也逐渐染上了清澄的淡黄。

在浩淼的大海上奔涌的波涛,腹部黝黑,脊背雪白,夜的梦虽然仍在海上徘徊,东方的天空却已启动了眼睑,太平洋之夜就要在此时结束了。

曙光自然而然地宛如花蕾绽放、波环散漫,在天空和水上扩展开去。水越显得白,东方的天空越显得黄,弦月也好,灯塔也好,都淡离我而去,虽然相距有限,却不得见了。此时,一列尚未忘记使命的候鸟拖曳着啼鸣,从海面上掠过,于是大海的每一道波涛全都跷足而立,一起回首东方。一种有所期待的私语一无声之声在四周弥漫。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东方的天空喷射出金光,忽然间,一点猩红从大海的边际浮起,可惊可叹!太阳出来了。不容生得此念,呼吸已紧紧地屏住。只见那擎日的海神之手一动不动,那浮出水面的红点就在一瞬间拉成了金线,拱成了金梳,又收成了金蹄。随后是无所留恋地将身体一摇,跳出了水面。就在它告别大海而升起的时候,缓缓地将万斛黄金嗒嗒嗒地滴下,瞬间万里。当意识到那金光宛如长蛇迅跑过浩浩大洋,向这里涌来时,眼下的岩石骤然间卷起了二丈黄金雪。

推荐阅读:巴金的《海上日出》《海上日出》是巴金1927年留学法国旅途中所写,在漫长的旅途中,巴金常常清晨起身凭栏观看日出。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光芒四射的红日喷薄而出,这自然界的伟大奇观深深打动了他的心,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他把旅行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杂记中的第23篇。

第二篇:《初二_散文诗歌《一抹微笑迎日出》》

一抹微笑迎日出

作者:黄彬彬

一抹微笑迎日出,偷得浮生半日闲,倚楼细语。看阳光洋洋洒洒深邃博大,杨柳如烟,处处软软唔侬语。我醉了,醉在这清风阳光,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梅林。依稀看见梅林那一抹微笑随风摇曳,在春阳下的水面,荡漾开最绚丽的水花……

漫步在云水谣古道,倾听耳边鸟语阵阵,流水欢歌。鹅卵石的小路弯曲延伸,一颗颗晶莹的鹅卵石,在溪水一点一点的打磨下,如宝石般光滑,阳光照射下,闪着耀眼的金光。溪水跃动着,欢快的水花轻轻打着我的脚背。望着一座座闲适地坐落在溪水上的木桥,望着古色典雅的雕刻,思古之幽情悄然升起,时间仿佛被定格在了千百年前。粉墙黛瓦上,谁家的姑娘在窗前眺望,是谁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徘徊在这悠长悠长的清水河畔。捣衣声在耳边敲响,洗衣的姑娘,干净的面庞犹如那一泓清水,素颜清纯,发梢在乡村的空气中缱绻唯美,阳光下,那甜美的微笑如同那朵朵青涩的丁香花。我恋云水谣的风情雅致,我恋诗情画意的梅林。

榕树半遮面,土楼屹立于山前河畔。土楼历经百年沧桑,岁月洗礼,在历史的长河中,俨然成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客家土楼闪烁客家人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楼中,无论一石一阁,一楼一室,还是雕花镂空的窗,无不精妙,无不寄寓当年主人对其郁结的情思。土楼的魅力,不仅来自于建筑艺术的别致,更来自浓浓的传统文化底蕴。

梅林的景致让人惊叹,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早在400多年前,村民们便自力更生,走出大山,到沿海地区工作。因而,“海上女神”妈祖也在这大山中“定居”祈求平安,寄托留守山中的人们对亲人的思念。每年妈祖的诞辰日,梅林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朝拜活动,一派喜庆,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与土楼相映成辉。

刚刚还沉醉在粉墙小楼,绿水围城,转眼现代的气息却扑面而来。似乎穿越了时光的长廊,一条条水泥大道,干净整洁,眼前豁然一亮,又是另一番天地。身边多了许多双像我一样惊讶于这别有洞天的美景的眼睛,旅客们从车上下来,拥抱着山野的清新气息,微笑绽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车站里整齐地停放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车辆。而恍惚间,隐约地发现,这突然的改变不显得唐突,甚至很自然。山梅公路蜿蜒环绕,似一条纽带,连接着古今,连接着小桥流水与大千世界的繁华。车行处,窗景掠过,心中是满满的喜悦。

忘不了那月下古城,忘不了那烟雨朦胧,更忘不了那安逸宁静。梅林的美,美在它的古朴风情;梅林的美,美在它的如水诗意;梅林的美,美在它的人,美在它的文化积淀。今日的梅林,正以它的微笑迎接朝阳,明日的梅林,要让世界记住它的微笑!

指导老师:黄春华

来源:/zuowen/chuzhong/chuer/sanwenxiaoshuo/198956.htm

第三篇:《第一单元 仰望苍穹全解》

第一单元 仰望苍穹

【单元导引】

日出日落,云起云涌,是大自然的奇观,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伟大馈赠,他们净化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在文人智者的眼中,他们更是有了生命,因人的心情和境遇的不同,他们也有着不同的存在意义。在本单元中,你不但能穿越时空,随着作家们的脚步去领略不同形态的日出日落、云海翻滚,更能引起你深沉的思索,让你对我们这个世界、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课文聚焦】

在《日出》中,你将置身于万仞高空之上,去目睹那“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并能感受到作者刘白羽对我们伟大祖国锦绣前程的赞美。

在徐志摩先生的《泰山日出》中,你不但能欣赏到他用诗化的语言对泰山日出的赞美,而且会随着他飘飞的思绪,感受到他对理想的追求、对光明的渴望。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则会把你带到一个苍凉、粗犷的世界,去领略落日的庄严、神圣和悲剧感。

唐敏的《云海》,既会让你欣赏到变幻莫测的云海景观,又能增加你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中,借助联想和想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和平、幸福、自由的天上街市图,让我们体会到他在那个年代执着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坚定信心。

《小小的阳光》一文,把一个天真幼稚、美好善良的小姑娘推到我们面前,让人感动。

本单元的“‘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将会引导同学们了解简洁之美,教会我们在写作和生活中去使用简洁的语言。

【学练建议】

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熟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给文章做批注。特别要注意带有总结性、概括性的词语和段落、文章的中心句,这将便于我们理解文意和作者融化在文章中的感情。

2.找出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并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然后,在我们的作文中有意地去运用这些写作手法。

3.积累文章中一些优美的描写性的句子,并能对它们做简单的赏析。

4.注意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不同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做一下简单的比较。

第一课 日出

【课前导入】

1.课文目标

(1)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特点,并能理解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重点)

(2)了解作者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重点)

(3)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自然之美。(难点)

2.作者简介

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次奔赴朝鲜战场。解放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

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

3.背景知识

本文选自《新观察》1959年第15期。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刘白羽就始终不渝地坚持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写作。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思想内涵深刻、、文艺风格独特的优秀作品。特别是1955年后,他担任文化战线领导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写作,写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讴歌新思想、新风尚的优秀作品,《日出》一文就是写于这个时期的名篇。

4.相关链接

现代作家巴金对海上日出的描写。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字词备份】

1.重点字

魅力(mèi) 萧瑟(xiāo sè) 弥漫(mí) 绯红(fēi) 朦胧(ménglóng) .....

泛滥(làn) 精辟(pì) 炽热(chì) 晨曦(xī) 窒息(zhì) 天穹(qióng) ......俯瞰(kàn) 无羁(jī) 矗立(chù) 迸射(bèng) 酣睡(hān) .....

2.多音字

shā(刹车) dé (得到)

刹 děi (得注意)

chà(刹那) de (要不得)

3.形近字

峻(jùn) 峻峭 拂(fú) 拂过 诞(dàn) 诞生{第一次看日出散文}.

俊(jùn) 英俊 沸 (fâi) 沸腾 涎(xián)垂涎三尺 竣(jùn) 竣工 佛 (fï) 佛像

4.词语解释{第一次看日出散文}.

①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②萧瑟:形容冷落、凄凉。

③绯红:鲜红。

④精辟:(见解、理论)深刻;透彻。

⑤晨曦:晨光。

⑥炽热:极热。

⑦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时间,形容时间极短。

⑧胜地: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⑨天穹:天空。因为从地球表面上看,天空像半个球面似的覆盖着大地,所以又

把天空叫做天穹。

⑩拂拂:形容风轻轻地吹动。

11历历可数:一个一个可以数的清楚。 ○

12无羁:不受约束。羁,拘束。 ○

13瑰丽:异常美丽。 ○

14万仞:形容非常高。仞,古代计量单位。 ○

15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

5.近义词辨析

安静 宁静 静谧

相同点:都是形容词,共同的语素“静”,即“没有声音、安定不动的”意思,这三个词都含有“没有喧哗吵闹等声响”之意,都可形容环境、心情。

不同点:“安静”有两个义项:①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②安稳平静(形容环境、心情、事物或人的状态)。“安静”适用范围广,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宁静”意思是“(环境、心情)安静”,多用于形容自然环境和夜晚,适用范围比“安静”窄些,是书面语用词。 “静谧”即“安静”之意,强调的是“无声响的情状或境界”,常用于文艺作品的描写中,使用范围最窄,仅用于书面语。 例句:○1安静:教室里非常安静,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 ○2宁静:初夏的早晨一片宁静。

○3静谧:这是个静谧平和的小村庄

庄严 庄重

相同点:都有(言行)不随便,严肃的意思。

不同点:庄严侧重于严肃崇敬,既可指人的神态,也可指重大事物形成的气势、氛围或特定的严肃时刻,范围较广;庄重侧重于言谈举止严肃端正,与轻浮相对,一般只用于人,范围较窄。形容人的神情态度时,庄严侧重于严肃而不可侵犯,语意较重;庄重侧重于严肃而不随便,语意较轻。

1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庄严雄伟的于安门广场上。 例句:○

2老师总是一副庄重的样子,叫人望而生畏。 ○

【课文详解】

第四篇:《我是散文迷》

漫笔轻写夏季的热情,播洒一季微风,送进秋雨怀抱,枝枯落叶为你离别,为你着迷,为你入泥化为尘。笔下慢滑一道彩虹般的弧线,轻盈进入冬的灵魂,你用蚀骨的眼眸一眼融化冻的冰心,你用柔情呼唤小草,你用温暖轻拥溪水潺潺,你带着四季的情怀化作诗一样的篇章,令人痴迷,令人神往。

兰儿从小就爱读书。故事会、读者、小说月刊是兰儿儿时常常阅读的书籍。有次姐姐从外地回买一本书到家就说:兰儿,送你一件礼物,你一定喜欢,打开看原来是一本书《丁玲散文集》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散文阅读散文。

时光流转,习惯未变,每天习惯阅读,总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细品书中含义,学书中知识。多年来也不知不觉迷上散文,喜欢它清清爽爽,自然真实,简简单单。自从有了网络,无疑给更多人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我也不例外,便经常上网看书听音乐,在网海里书多,知识更多,也有机会再次接触到散文,每天沉浸于此乐不思蜀。

散文是一种文体。始于秦代汉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文章均为散文,到了汉代散文推广中到历史的高峰。唐宋后有主张作品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明代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清代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注重义理的体现。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的文体。

散文是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对事或物等特点描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散文常以作者第一人称开始写作描述,文章自然真实,文辞流利优美,体现了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和观察。

散文分为几种,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写景散文等。作者着重通过一件事或物,找出重点细致叙述描写,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无论是那种散文都是要求散文必须是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选材广泛,题目繁多,写作随意,不拘一格。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乎文辞多优美,而是意境好不好?好的作者写作都经过千锤百炼的,即使很普通的事物也会写出不平凡,这就是意境,散文重在真实感人,凡是有血有肉的散文都是用真的思想写真实的事物,感受至深,读者阅读也会触动心弦。

喜欢看书阅读,便在QQ里经常阅读空间美文。认识了很多网友,一晃几年过去,渐渐地喜欢在空间写点心情,一友说:兰儿你的心情真像散文的片段,说不定你适合写散文?别人不说自己还真的没在意,心情写多了,写久了,一段一段的串联,就串成了一篇散文。

在去年十一月,便第一次拿起笔开始学习写文,学习写散文。本是笨拙也不知如何写文,不会选材不会构思,便随意写了一篇《沉默是我最浓的情》过后自己阅读也觉得断章错句连篇,不是文章的文章便在我的笔下第一次写出来了。

一书笔下真,再续情更浓,我是文学迷,从小便痴迷于文学,学文的喜悦冲击着我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敲击键盘学习写文。自从开始学习写散文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总是不分昼夜的开始阅读大量的散文,从中学习怎么写文。每天都看五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把好的句子照抄下写到一个本子上,曾经为摘抄好词好句都忘记了吃饭。儿子说,妈妈呀,你是不是傻了,你赶快吃饭吧,我竟然一晃看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

学文写文的过程是甜蜜的,是幸福的,是快乐无比的。不知不觉我已学习写文几个月,因为是初学者,知道自己才疏学浅,胸无点墨,写的文章还是很稚嫩,词句不够优美,文章粗糙不精练,常有断章错句、毫无美感。也感谢那么多人阅读兰儿文章。给兰儿很多指导,还希望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们一直相依相伴,用文字点击心语,用感情写出精彩。

网络是学习的天地,网络是沟通的桥梁,因为喜欢看书,时常写文,便在空间结识了很多文友,倚窗听雨姐姐、红尘一笑姐姐、浅月若寒妹妹等都是我在这个时候认识的好姐妹,她们美丽善良、聪明幽默,博古通今,能诗擅文,是网络不可多见的才女。可以与她们相遇是我兰儿的福气,她们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第一次进入文学网站心是颤抖的,激动地。第一个注册文学网站是散文在线,那里有很多优秀的作者,可以说个个都是精英,篇篇文章都是精品。他们的文章词句秀丽,幽默风趣,深情感人。在以后的时间我有幸接触更多文学网站:散文网、散文吧、读者阅读网,草根文学网,心雅文学网。如果说网友是我的朋友,那文友就是我的知己,文学网站是我的学习家园,遇到你们是我的幸运,谢谢你们。

编辑是文章的第一阅读者,也是作者的第一位老师,不知别人怎么认为,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是很感谢编辑,感谢每一个审核我文章的编辑和没看过我文章的编辑,有了你们的认可肯定,我才有写文的动力。写文一直心里没底,在文章里像初生的婴儿学习走路一样深一步浅一步学习写文,是编辑任劳任怨,不知辛苦,认真审核每一篇稿件,提出不同的意见,教会作者如何写文,没有你们的教诲和指导,就没有今天的兰儿

散文也称之为美文,我却喜欢把她称作美丽的公主或善良的天使,散文的内容极少有凶恶的,没有短篇小说惊心动魄,没有长篇小说那样繁琐,没有诗歌那样含蓄让人难以理解,散文就是一位美丽的公主,她似三月的娇花,静雅美丽,她似六月的清荷,纯洁无暇。

第五篇:《写景散文》

中考文体专训之 散文阅读讲练(写景状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