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长辈讲过去的事情


篇一:《听爷爷讲过去的事情》

听爷爷讲过去的事情

城市规划C101 史大光 10884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自强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到后来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等,中国人民受尽了压迫,受尽了侮辱,受尽了欺凌。俗话说那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反抗就没中断过。农民阶级如天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通过各种途径,最后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于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爷爷现在已经年过七旬了,经常向我讲起以前的辛酸往事。那时我还小不懂的人世间的沧桑坎坷,后来才知道,当时爷爷讲的每一句话中,都是一个令人动容,催人泪下的故事。

爷爷少年所处的年代正直新国建立的时期,那是既有内忧又有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很多人家都把自己的孩子送人,真是惨不忍睹呀。平常吃棉花籽,高粱面,玉米面都是好的了。后来爷爷上了学,但只上到高小就不上了。迫于各种家庭压力很早就参加了工作。现在我仍记得爷爷给我讲他当时做的第一份工作:卖香,那时他老人家只是一个十五岁的毛头小孩,想想现在的十五岁的孩子过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孩子真幸福。

记得那个时节已经到了大寒,接近年根了大家都在置办年货,爷爷为了上家里过个好年,毅然决定自己做点事。那时听说十里之外的xx村的xx家里批发香(即烧香上贡老家人比较迷信,每家都这样),当时爷爷一攥拳头一咬牙,等到十二点后,背上一个破书包,出了门,这也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的斗争的,当时这种事情都是偷着做的,一旦让公家查到,那可是了不得的,要被处分的。爷爷讲当时寒风冷冽,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大约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到后和那里的人讲好价格,背着一大捆香,又深一脚浅一脚的回来了,到家后找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将这些“炸弹”藏好,然后分批次的卖,到大年三十正好卖完,而且还赚了不少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中国进入了大跃进时期,爷爷讲由于毛主席一句话:“两年赶英国,三年超美国”,国内人民热情高涨,当时为了炼钢,政府动员人民把自己家里的废铁拿出来,由于对毛主席的崇拜与信任,我家只剩下一口做饭的铁锅,其余的凡是和铁沾边的都统统砸掉,奉献出去,据爷爷讲不但我家其实每家都一样,还有就是当时浮夸成风,一个比一个吹的猛,

篇二:《听老人讲那过去的事情》

听老人讲那过去的事情

当我停步暂息, 下午没事,骑上我的自行车去享受畅游的惬意。 路桥边偶遇了这位大爷,今年八十四岁,铁路退休职工,他也爱常来

看看他曾经工作的地方。

见我止步,他笑脸相迎,用他满腔热情向我侃侃而谈,他讲修铁路,讲搬道岔,也讲他的丰功伟绩。我也用心当了一次听众,虽很冷

很难奈。 他说原来的钢轨每米七十二公斤,而现在每米六十公斤,

过去的钢轨每根几十米,而现在每根五百米,他还说修铁路不仅仅为运输,更多的是为国防,铁路和部队是一家,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

口号: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他讲青岛,讲烟台,讲威海。

他讲朝鲜战场,讲毛泽东,讲彭德怀。 他讲日本鬼子,讲国民家,讲八路,讲得耐心而投入,讲得我无

心听下去却不忍离开。因为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脸和知足的眼神。

当我试着向他讲述祖国的富强和壮大,讲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讲

南海,讲钓鱼岛时,我发现老人眼里噙着泪花。他那句“枪杆子出英

雄,落后就要挨打”至此还震撼着我的心灵。 是啊,经历过国家的变迁,饱尝过人生的磨难,当有机会亲历飞驰的列车呼啸而过,感受祖

国的繁荣昌盛,享受有尊严地活着,又怎能不落泪呢?

聆听老人,也是一种生活——后记。

篇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学设计》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学设计

常蕊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课 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词、仇希贤曲。歌曲由作曲家瞿希

资创作于1957年,发表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曾获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音乐作品一等奖。这首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的叙事性儿童歌曲,曲调优美、动听,节奏舒展、感情真挚、富于口语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歌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学情分析: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一年龄层次的孩子,他们理解记忆能力越来

越强,思维方式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渐向以抽象思维的形式过渡,情感和意志也都有所发展。太多的说教只会激发他们的厌烦甚至是反感的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步步设疑,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去探索问题,从而让他们自己从真正意义上去体会歌曲的内涵。本节课的的歌曲所讲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感受,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此外歌曲的第二部分的节奏和旋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妈妈”在过去时代所遭受不平

等遭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感恩祖国、感恩党,

从而懂得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激发学生

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叙事体歌曲的特点。

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

曲情感。培养学生的感受、鉴赏、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意境,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

你们都听过哪些故事?

老师这里有一首歌,你认真听一听,看一看,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音乐)

学生认真倾听

师:歌中是谁在讲故事?

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回答

二、新授部分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歌曲通过舒缓、悠扬的旋律,交待了妈妈讲故事的时间

和场景。歌曲以“妈妈”的口吻,向我们叙述了过去旧时代的艰苦生活和母亲经历的苦难。

这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我们所说的“叙事歌曲”,就是“讲述事情”的歌曲。 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听听。请你边听边思考,这首歌分为几段?

(再次聆听,学生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分段落。)

师:分为几段?为什么?

生1:分为三段。第一段说的是“妈妈”讲故事的时间和地点。

生2:第二段描述“妈妈”在过去的艰苦生活。

生3:第三段好像跟第一段差不多。

师:你们真的是太棒了!歌曲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第一段:描述了在晚上我们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第二段:“妈妈”讲述在旧社会时期艰辛的生活。

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妈妈”讲故事的场景。{听长辈讲过去的事情}.

三、学唱歌曲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作——?

生齐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师:大家想不想唱一唱这首歌?我们再来聆听,跟着用LA轻声哼唱。 学生随音乐哼唱

<!--[if !supportLists]-->1.<!--[endif]-->学习第一乐段

师:下面我来把第一段演唱两遍,你们来跟着用LA轻声哼唱。

(教师分别用中速、快速两种速度演唱,让学生跟着感受不同速度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学生聆听哼唱

师:两遍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适合我们歌曲的叙事故事的风格?

生:应该用中速演唱。

师:那我们加上歌词轻轻试一试好吗?

(学生随教师伴奏演唱第一段。)

师:在演唱的时候力度上还有变化吗?

生1:应该是安静的。

生2:我觉得应该柔和的。

师:第一段是在叙述讲故事的时间和地点。那我们要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这一

段。那么在演唱的时候,注意你的咬字吐字,还有气息要均匀。{听长辈讲过去的事情}.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第二乐段

师:大家唱的很棒!

我们听听第二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播放第二段音乐)

生:感觉有点悲伤、凄惨等。

生:愤怒的

生:痛恨的

师:你们来听听用什么声音更适合第二段的演唱?

(播放第二段音乐)

师:谁想说说?

生:我觉得应该用比较低沉的声音。

师:“妈妈”回忆当年艰苦生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生:气愤、难过、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学生随琴演唱。)

师:通过你们的演唱感受了“妈妈”在当年的那种悲愤的情绪。

你找出哪一句最能体现“妈妈”最艰苦的时候?

生:冬天的风雪,妈妈却只穿着单衣裳。

师:那我们在演唱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句?

生:声音加重一点、把心里的那种气愤的心情表达出来。

师:那我们把这句一起来唱唱。

注意带有重音符号的那几个字的演唱力度。

(学生随琴反复演唱两遍带有重音记号的乐句。)

师:我们来看看第二段的最后三句,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旋律一样。

师:除了这些共同点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有f mf p mp pp 。

(课件出示力度记号)

师:他们分别表示——

生:强、中强、弱、中弱、很弱。

师:每一句的开头都有力度记号,那你们看看这三句我们应该怎么唱?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生:声音越来越弱。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三句力度上是从f —mf —pp,就是越来越弱。那我们试着唱唱这三句好吗?

生:好。

师:我们带着随琴悲愤的情绪,用低沉的声音演唱第二段。注意力度记号! (学生随琴演唱)

3.学习第三乐段

师:我们的第三段其实就是重复了第一段的旋律,第三段再现了第一段旋律。

让我们一块来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在演唱的时候注意速度、情绪、力度的把握,气息保持住。{听长辈讲过去的事情}.

学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师:我们来一块合作演唱这首歌曲。我们这一组来演唱第一段和第三段,这一

组演唱我们的第二段。我看看你们的合作怎么样?

(学生分组合作演唱这首歌曲。)

五、知识拓展

师:你还能举出其他地叙事歌曲吗?小组讨论。

生:《歌唱二小放牛郎》

(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片段)

六、课堂小结

师:通过演唱这首歌曲,我们知道了在旧社会妈妈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妈妈有着非常悲惨的过去,那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篇四:《《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案01》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3.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按照歌曲的要求表现强弱。

2.能够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聆听一首歌曲,听听歌曲里讲述了什么故事?(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音频)

学生自由回答。

师:这首歌曲有怎样的情绪?

生:抒情地„„

师: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故事,是一首叙事体歌曲,有很强的抒情性。叙事体是一种体裁,就是在歌曲里讲述了一个故事,我们听过的《歌唱二小放牛郎》也是叙事体歌曲。

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歌曲学习

1.师:请同学们先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想一想,我们要学的这首叙事歌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它可以分为几个段落,请你在每个段落结束的地方举手表示。 学生聆听并用动作表示出段落。

生1:歌曲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好像是一样的。

生2:歌曲的前后两部分是优美的,中间有点哀伤。

2.欣赏第一乐段。

(1)欣赏范唱。

师:你们说的都挺好,下面我们来听第一段。教师范唱第一段。

(2)体会歌词。

师:这段描写的意境怎样,你能否结合歌词向大家来描述一下。

生:明月当空,晚风徐来,孩子们坐在草堆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师:请大家把第一段的歌词读一读。

(3)学习旋律。

师:指导学生跟琴分句听唱旋律。

(4)演唱第一段歌词。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跟琴演唱歌曲第一段。

(5)选择相应的速度。

师:你们认为哪种速度更适合表现第一段的意境呢?

生:分别用快速和中速演唱歌曲,选择符合歌曲意境的速度。

3.欣赏第二乐段。

(1)对比欣赏。

师:分别用抒情和哀伤的感情演唱第二段,请学生选择哪一种情绪更适合第二段的情节。 生:选择并说出理由。

师:这一段和第一段的感情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听长辈讲过去的事情}.

(2)跟琴演唱第二乐段。

师:重点指导前八分音符后两个十六分音符和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后八分音符的组合节奏。学生如果不能唱准,就带学生慢速练习节奏后再进行演唱。

(3)体会歌词。

师:在这一段中,你认为主要写了“妈妈”哪些方面?

生:“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写的是妈妈吃得很差;“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写的是妈妈穿得很单薄很破。

师:歌词中说到,“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那我们对比一下,妈妈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4)有感情地跟琴演唱歌曲。

师:指导学生演唱出力度的变化,唱到“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时,表现出哀伤,力度稍弱。

(5)学生分组讨论,创编不同力度地演唱。

4.欣赏第三乐段。

师:范唱第三乐段。听一听,这一段又与第一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生:歌曲结束了,孩子们又从妈妈的回忆之中回到了现实里,他们陷入了沉思之中。

学生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演唱。

5.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伴奏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动画。

三、分组表现

学生分组进行独唱、小组唱、表演唱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首歌曲,你们了解到了以前长辈的痛苦生活,希望你们能够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好好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你们的父母也一般都会唱这首歌曲,你们回家后把这首歌唱给他们听听,如果他们会唱,就请他们和你一起演唱。

篇五:《《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唱《花季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