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同学是一种美德


篇一:《帮助人是一种美德作文400字》

帮人是一种美德 当我们帮助人时,别人心里会感到温暖。当别人帮助我们时,我们心里也会感到安慰。 我曾经就帮助过我的同桌的同学。 那是上一个星期五的事。“叮呤呤”,上课铃响了,这节是数学课,因为课本的这一课讲完了,所以数学老师就叫我们做学习辅导。我正做着,我的同桌杨欣问我:“这道题怎么做?”开始我没搭理她,后来我冷冰冰地说:“你去问别人吧。”然后,我就接着做,可我又想:雷锋叔叔不是经常提醒我们要多做好事吗?于是,我颤颤地说:“我教你。“顿时,我看见她的眼睛里发出了亮光。我接过作业本,思考了一会,说:“这道题应该这样做。。。。。。。”她认真地听着,我讲着讲着,她就会了,她感动地说了声“谢谢”就低下头又做了起来。也许,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帮助,而往往会给对方雪中送炭的温暖。 帮助别人是我们人

类的美德,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这美德发场光大,让我们的爱心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从这一次帮助同学的事情中,我真正体会到雷锋叔叔的话,感到从没有过的开心。

篇二:《帮助,是一种美德》

帮助,是一种美德

有句名言叫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是指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

小时候的我并不懂得这些.还记得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坐在公交车上, 不一会儿,有一位老奶奶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大包袱慢吞吞的上了车,她白发苍苍,额头7上有三道皱纹,一边走一边喘气,站在我的身旁.我想给她让座,可是她坐了,我呢!再说车上的人又这么多,我不得挤成“肉饼”呀!算了,还是别让了。老奶奶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后来她下车了,我也回家了.妈妈得知此事后,批评了我,我有些难受,但却并不很在意.

后来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我有一个同学叫乐乐,有几天她老是忘记带铅笔就来上学。这一天乐乐又没有带铅笔,于是她就向xx借铅笔。乐乐说:“你能借我一只铅笔吗?”XX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乐乐就转过头向00借,00说:“你天天都忘带笔,不借。”她又向88借,88也摇摇头。我想:“乐乐肯定不是故意不带铅笔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我就拿出自己的铅笔递给乐乐说;“用我的吧。”乐乐接过铅笔高兴地说:“谢谢你。”

后来我和乐乐成了好朋友。一次上美术课,我的彩色笔没有了,乐乐看到了,主动借给我一支彩色笔。我真高兴,这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吧! 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个人只有大方而热情地帮助和关怀他人,他人才会给你帮助.特别是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处于逆境之中时,如果我们能热情相助,那将犹如雪中送炭,别人也定会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激.“危难中见真情”,很多人在受到别人真诚的帮助后,总能以更真诚的感激报答别人.

现在的我,慢慢明白了这些道理.于是在生活中我就这样做了,募捐时,我会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献出来, 那时,心中少了几分虚荣多了几分满足;在超市跟妈妈一起购物,结帐时,我会让行色匆匆的陌生人先付款,那时,心中少了几分急噪多了几分耐心;下雨时,我将伞挪向全身湿漉漉的行人,那时,心中少了几分孤寂多了几分温暖;路上遇见摔倒的老人,我会毫不犹豫地跑过去扶他起来,那时,心中少了几分遗憾多了几xx.

篇三:《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

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毛主席曾说过:"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乐于助人是建设美好生活的一个基本法则,谁都有不方便而需要别人举手之劳给予帮助的时候,谁都有遇到困难渴望别人奉献爱心的时候。只有乐于助人才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友爱,任何时候这个优良传统不能丢掉。

我们班也有很多典型的例子,例如黄熙麟,当你遇到什么挫折或忘记带什么东西时,他总是关心地走到你身边问长问短。我们的老师也不例外,有时数学罗老师为了帮我们差的同学补课,补到很晚才离开学校。

乐于助人是促进人们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催化剂,值得大力提倡,它不仅体现在对待业主、对待社会方面,也体现在企业内部,存在于同事之间。然而,在部门与部门之间,还存在着个别“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现象,致使一些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协调的工作被延误,既影响了工作效率与效果,也影响到公司的团队建设。

真的是“事不关已”吗?帮助他人会吃亏吗?非也。一个公司就是多个部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各部门只有互相协作与帮助,才能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进而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每一位员工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行为应该遭到彻底的摒弃。助人也是助己。帮助别人,拓展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自己也将最终获益。乐于助人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不喜欢帮助别人的人,获得帮助的机会大大减少。 当你遇到困难时,有人友好地伸出援助之手,当你坠入黑暗的时候,有人悄悄地送来光明一片„„每个人都期盼生活在这样一个互爱互助的社会,所以,无论是对同事,对业主,对社会,都需要大力发扬乐于助人的风气,有了这种风气,我们相信:金地的前程无限光明!社会也将更加美好!

篇四:《关于“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的作文》

伸出我们的双手

罗智昊

星期六,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我和妈妈去买苹果。

买完苹果,就上了公交车,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到了

下一站,上来了一个老奶奶,她提着一大包东西,步履艰难

地走进公交车。我看见了,连忙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坐下

来说:“谢谢你,好孩子。”我说:“不用谢,因为尊老爱幼

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就

要献出一颗火热的心,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

伸出我们的双手

石原源

星期六,阳光灿烂,风和日丽。

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要过马路时,我看见一个眼睛

看不见的爷爷,我走上前去问:“老爷爷,您要去哪儿?”

老爷爷说:“我要去对面。”我说:“正好我也要去对面,不

如我扶您过去吧?”老爷爷说:“不用了,好孩子。”我说:“没

关系的,我也要去对面的公园玩。”老爷爷说:“那好吧。”

我就把老爷爷安全的送到了对面,老爷爷高兴地说:“谢谢

你,小朋友。”我说:“不用谢!”

今天帮助了老爷爷,我自己也非常的快乐,这真是“赠

人玫瑰,手有余香”呀!

伸出我们的双手

钟衡

星期六的中午,阳光灿烂,风和日丽,妈妈说带我到南

湖公园玩,所以我时时都催妈妈赶紧去公交车站。

到了公交车站,等了一会儿,公交车像风似的来到我们

面前。我连忙上车,一眼就看到了好座位并坐了下去。公交

车行驶着,到了一个车站上来几个人,到了下一个车站又上

来几个人。不一会儿,车里变得有些拥挤。这时,上来了一

位手扶拐杖的老爷爷,我急忙站起来对他说:“爷爷,您坐

吧!”爷爷一边坐下来,一边微笑着对我说:“谢谢!”我也

笑着对爷爷说:“不用谢。”

到了南湖公园,我和妈妈下了车,看着老爷爷舒舒服服

地坐在座位上,我心里真的很高兴。原来,帮助别人是这样

的快乐!

过这件事情,我感受到了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伸出我们的双手 罗以佳

一天,阳光明媚、太阳高照。

放学了,我收拾好东西正准备要走的时候,我看见小兰

愁眉苦脸地坐在座位上,问道:“小兰,你怎么了?”小兰

说:“糟糕,我铅笔用完了,不能做语文试卷了,老师会扣我的小星星的。”我说:“别急,我借你一只铅笔吧。”小兰对我说:“谢谢你!”我赶忙从书包里拿出铅笔盒,把一只铅笔递给了小兰,小兰仔仔细细地做起了语文试卷。不一会儿小兰的试卷做完了,她把铅笔还给了我,还说:“这次可多亏你了,要不然我就要被扣小星星了。”我笑了笑说:“这也没什么的了,互相帮助嘛。”说完我再次收拾好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到家后,我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对我说: “好孩子,你做得非常好,值得表扬!”听了妈妈的表扬,我心里想:我帮助了小兰,小兰高兴,我也很开心,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张璟熙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需要帮助,我也曾经帮助过别人。 记得有一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逛街,我们有说有笑地走着,突然,我看见前面围了一群人,我们很好奇的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位叔叔抱着一个小朋友跪在地上,他说:“请大家帮帮我吧,我的孩子生病了需要住院,可我的钱不够。”说完后,围观的许多人都纷纷给那位叔叔捐钱,有的捐1元,有的捐5元,有的捐10元„„

我对爸爸、妈妈说:“那小朋友看起来真可怜,我想把我的零用钱捐给他。”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好。”于是,我把一周的零用钱5元捐给了他们。叔叔感激地说:“谢谢!你们真是好人。”

虽然我没了零用钱,但看着叔叔开心的样子,我也很高兴。我真切地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需要我们永远传递下去。

伸出我们的双手

赖佳燚

一天早上,阳光灿烂,天空中万里无云,红红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挂在天上。

我和妈妈去公园玩,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我看见一个老奶奶他弯着腰,手里拿着一根拐杖,正要过马路。

我连忙跑上去说:“老奶奶,我来扶你过马路。”老奶奶说:“不用了,我自己慢慢走。”我说:“这里车很多,四面八方都是车,我们也要过去一起走吧!”

老奶奶微笑地点点头,我慢慢地把老奶奶扶过十字路口,老奶奶回家了,我和妈妈也去了公园。

到了公园,我一边玩一边想:帮助别人真开心,以后我要多帮助许许多多的人。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李思璇

有一天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发出绚丽的光芒。这时候的太阳已经不那么刺眼了。

妈妈开着车,带着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妈妈的单位上玩。来到单位门口时,我发现有一位叔叔平平的睡在地上,嘴上还有些白沫子,非常恐怖。我还以为这位叔叔喝醉酒了。 当我和小伙伴们在单位门口玩耍的时候,我看见一位神情慌乱的阿姨跑到那个“醉酒”的男人旁边,大声地叫着他的名字,可是那个男人没有出声,阿姨大声地哭了起来,但是路边的行人都没有理睬她。我赶紧跑回去告诉妈妈。

妈妈和我一起来到了阿姨旁边,询问阿姨发生了什么事,需不需要帮忙?阿姨忘记带手机,让妈妈帮她打一个电话给120。妈妈连忙拨打了120的电话,并说明了我们所在的位置。

后来妈妈从阿姨的口中得知,原来这位“醉酒”的男子是阿姨的老公,他并非是喝醉了。而是他和阿姨吵架后,心情郁闷,就一个人喝了毒药。

不一会,救护车来了,把喝了毒药的叔叔抬上了车。医生说叔叔喝的毒药不是太多,应该能救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让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共同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吧!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篇五:《我爱帮助同学》

我爱帮助同学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知道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是一种美德。

3.知道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事例。

情感:

1.同情有困难的同学,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体验帮助同学、伙伴时的高兴心情。

行为:

主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伙伴。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编写的。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具有这种品德的人,能在别人遇到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热情的帮助。

本课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主人公“我”主动热心帮助同学的两件小事。第二部分,通过老师和“我”的对话,说出为什么“我”爱帮助同学。

本课设有五个栏目,即“说一说”“议一议”“学一学”“想一想”“夸一夸”。

“说一说”栏目,设在课文的前面,起导入 作用。

“议一议”栏目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一学”栏目是学儿歌。学会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想一想”栏目,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帮助有困难同学的具体行为指导。

“夸一夸”栏目,意在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号召大家向这些同学学习,形成一种主动帮助有困难同学的风气。

教法建议:

1.在教学“想一想”栏目时,不要强求学生回答的答案是唯一的,应鼓励学生设计多种答案。

2.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

3.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课上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学校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

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

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帮助同学是一种美德}.

情感:

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

行为:

1.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

2.与同学相处时,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同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具有这种品德的人,能在别人遇到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热情的帮助。

教学难点 :

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感。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提问:

你看到过同学有困难吗?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此问题为栏目一中的问题)

2.教师小结并过渡:

同学们都很热心,在同学有困难时,能够主动帮助。老师认识一位同学,他和你们一样也很爱帮助同学,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帮助同学的。

2.学习课文的思考题目:

(1)小新的同学遇到了哪些困难?

(2)小新是怎么做的?

3.学生回答问题。

板书:主动帮助 有困难的同学

4.教师提问:

(1)小新为什么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得到帮助的同学会怎么想?

板书:高兴 温暖

5.教师小结:

遇到困难的同学都会很着急,小新同学能够替同学着想,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得到帮助

的同学会非常高兴,心里感到很温暖。老师和同学都夸小新爱帮助同学,同学十分感激小新。

6.请学生讨论问题:

(1)如果同学之间都能做到互相帮助,有什么好处?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并板书。

板书:关系密切 团结友爱

7.教师用"学一学"中的儿歌强化观点。(文字片)

同学生活在一起,

你帮我呀我帮你,

互相关心多温暖,

团结友爱真亲密。

过渡语: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知道大家非常爱帮助同学,那么,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们知道怎么办吗?

三、导行

1.想一想:

如果遇到下面情况,你该怎么办?

(1)教师演示课件二

内容:"想一想"中的两幅插图。

(2)教师讲解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