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学最爱


篇一:《我最喜欢的同学》

我最喜欢的同学

我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胖嘟嘟的脸蛋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玲珑秀气的鼻子下面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她就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同桌——彭婉蓉。

彭婉蓉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记得有一次,在图画课上,我忘记带水彩笔了。上课时,我把图画用铅笔画在了图画本上后,看着同学们都拿出了水彩笔涂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我的心里非常着急。这时,彭婉蓉看见我忐忑不安的样子,就关切地问我:“你怎么了?”我难为情地说:“我······我······我忘记带水彩笔了。”彭婉蓉沉思了一会儿,亲切地对我说:“这件事我帮你解决!”说完,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水彩笔让给了我。可是她自己的画却没有能涂水彩。老师检查同学们的图画时,因为我的图画画得好,而且颜色涂得漂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的心里非常高兴,我从心底里感激我的同桌。我由衷地喜欢她。

还有一次,一次数学测试时,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做题,教室里静得出奇,只听见沙沙沙的写字声。突然,我有一道题做错了。我连忙寻找橡皮,可是怎么找也找不着。正当我六神无主的时候,彭婉蓉一声不响地把橡皮递给了我。我拿起橡皮迅速地擦掉了错题,写上了正确答案。第二天,考试卷发下来时,我得了九十四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彭婉蓉看到我高兴的样子,就走过来说:“成绩好了不能骄傲,要谦虚,要努力,这样成绩就能更上一层楼。”我听

了她的话,心里更加地喜欢她。

彭婉蓉不愧是我的好朋友,在我心中,她就像天使一样,常常带给我快乐,带给我美好的回忆。

篇二:《我喜欢的一个同学》

我喜欢的一个同学

习作要求:

读了本单元的课文,相信镇定风趣的毛泽东、不迷信权威的小泽征尔、有责任感的里根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看咱们班级,也有不少的“知名人士”呢。他们有的大方、有的幽默、有的害羞„„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写一写,注意写出这个同学的特点。 设计意图:

每个班级都是由许多的学生组成的,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可能表现在外貌上、语言上、动作上,也有可能表现在心理活动上、神态上。只有熟悉他,才能抓住他的个性特点;只有喜欢他,才会对他产生深刻的印象,情动于中,才能言于行。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就写不出个性化的习作。因此,在这节习作课中,首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给大家介绍朋友,只有针对他自己喜欢的同学,他才有话可说,这样一来就调动学生说的欲望,都争着要给老师介绍朋友,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人物特点,选择具体的事例,表达出对同学的喜爱之情,让大家也喜欢上这位同学。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就积累了习作的素材,写的时候就能做到一气呵成。

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进行习作已经有一些积累了,在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时,让学生明白:要想写出人物的个性,就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做到内容具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写。培养学生平时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习作时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同学,介绍给大家。

2、通过形象的外貌刻画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品质。

3、使用个性化语言,有层次地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这位同学的特点,选择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进行介绍,同时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同学,有你喜欢的同学吗?快找找吧!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我喜欢的一个同学。(板书课题)

二、搜集习作素材:

1、指名学生介绍(出示几张学生照片)。

通过一名学生的介绍板书习作的主要内容。

2、小组讨论(出示内容)。

1)你打算写谁?他(她)有什么外貌特征?

2)写他(她)的哪件事?(抓细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3)他有什么样的品质?

3、指名同学介绍,在学生介绍时老师随机示范作文。

三、激情写作,教师指导

把我们喜欢的一位同学介绍给大家,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和满足的事情啊!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把自己最喜欢的那位同学写下来吧!

四、佳作欣赏,师生共评

1、指导修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篇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呢? (出示修改内容和修改符号)

1)选材是否与习作要求一致?

2)内容是否具体?主次是否分明?重点是否突出?

3)修改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病句。

修改符号:

1、删除号 2、对调号 3、改正号 4、增添号 5、调遣号

2

、同桌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五、教师总结

六、板书设计

我喜欢的一个同学

/ ¦ \

外貌 事例 品质

篇三:《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一年级思想品德《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教案模板》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一年级思想品德《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教案

模板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十分愉快有趣。

情感: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行为:

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在一起。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团结友爱”得目中设计的,教学内容部分“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的。

一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他们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儿童之间相互关心、爱护、合作的条件,因而“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时常出现不愿意和别人在一起的现象。小时不合群,长大就不容易与他人合作,又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针对这种情况,在一年级小学生刚刚离开家庭和幼儿园,开始过小学生活的时候,及时教育他们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是大有益处的。这包含着集体意识和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的启蒙。

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环节中学生活动较多,所以应把每一个环节组织好,在活动之前要明确活动的要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地参加到活动中,活动后要有小结,切实达到目的。

2.本课教学一定要联系本班实际,了解本班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的问题。如:羞怯、不合群等。这样可在让学生演出时有意安排羞怯,不合群的学生参加演出,使本课更有针对性。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十分愉快有趣。

情感: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行为:

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在一起。

教学重点:

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十分愉快、有趣,激发他们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教学难点:

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时应该怎样做。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