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体裁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0级大专热能动力专业师资力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0级大专热能动力专业师资力量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0级大专热能动力专业师资力量


篇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排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特色专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录取分数线》

大学录取分数线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坐落在河南省郑州市,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公办本科院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是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05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水利电力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农、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满足国家对水利建设人才的需求,在政务院的直接关怀下,由当时的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于1951年主持创建了学校的前身——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在此基础上,1958年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隶属水利部管理。1969年学校迁至河北省,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学校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起,实行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占地2330亩,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0多万册,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2万余人。学校在职教职工近1500人。两院院士潘家铮为我校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金才、王浩、倪维斗、周丰峻、王光谦为我校教授、双聘院士。学校设有6个省级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先后有100余人次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级教学名师、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水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电力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学校拥有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21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院士工作站。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54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交通工程、工程管理、艺术设计为省级特色专业。 1965年,学校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类型较为齐全的高等院校,是国家首批具有推荐并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资格的高校,是河南省唯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考资格的高校和唯一承担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高校,是具有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 学校是水利部、建设部监理工程师定点培训基地,每年为国家培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2000余名。学校工程监理中心是甲级建设监理资质单位,承担了东江─深圳供水改造、珠江河口整治、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等多项大型工程的监理任务。学校参与科研和参加监理的“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学校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先后参与了三门峡、万家寨、葛洲坝、小浪底、长江三峡、南水北调、东深港 (东莞-深圳-香港)供水、珠江入海口疏浚等国家重大水电建设项目的科研、设计、监理、模型试验等工作。学校勘察设计研究院具有乙级资质,曾成功承接设计了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美丽之冠”、郑州市杂技馆等省市重点、亮点工程,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学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工作历史悠久,从1958年起就先后接受越南、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喀麦隆等国留学生。1960年负责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学院。学校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先后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进修、考察或开展合作研究。学校分别与英国沃里克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建筑工程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美国托伊州立大学和匹兹堡州立大学签订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2006年开始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办学。 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连续10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14年获得“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艺术教育一类院校”。 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他们以“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成为水利电力行业的骨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连续5年来,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校生源质量好,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连续获得“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河南省就业信息服务和网络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河南分市场”和“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水利电力类分市场”分别落户我校。 学校设立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了一套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开辟有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目前设立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为鼓励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我校,特设立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新生奖学金”;设立有用于学生勤工助学的专项基金,有相对稳定的学生勤工助学岗位;设立有专项临时困难补助等。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连续多年招生形势喜人。学校连续三年获得“河南省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称号。2011年,我校招生总计划为8776名,其中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6555名,专升本招生计划为361名,高职高专招生计划为1660名,少数民族预科生

招生计划为200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生网站:

篇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报考指南》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4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部标代码10078。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隶属国家水电部管理,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学校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实行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农、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普通高等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兼招专科生,办学形式以全日制在校生为主。学校占地面积2335亩,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6亿元。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25424人。学校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专职教师1500余人,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1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全国及省部级模范教师、教学名师、优秀教师近30人,省管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余人。

学校设有水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电力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人文艺术教育中心、水利行业电大开放教育办公室等20个教学单位,黄河科学研究院、水文化研究中心等31个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6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包括9个国家、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11个国家、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国家、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拥有1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专业学位类别。

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参与的11所高校之一,并成为“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中方创始成员高校。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和“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十佳典范高校”、“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根据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工科类专业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经济类、文科类、理科类专业结合学校行业特色,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形成特色化专业培养模式。 学校注重内涵建设,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教师知识结构更新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发展。逐步促进“招生、培养、就业与社

会需求”的联动机制。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改革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特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建校65年来,为国家水利电力建设事业培养了10万余名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2016年我校招生总计划为7590名,其中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6560名,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100名,专升本招生计划为360名,高职高专招生计划为570名。同时学校今年还承担了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新疆协作计划、新疆定向扶贫计划等任务。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招生,按照招生章程对社会承诺,严格收费标准,严禁违规录取,严打中介诈骗,严查入学资格。

学校办学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1号(龙子湖校区),邮编:450046;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花园校区),邮编:450045。

咨询电话:0371-6579070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0级大专热能动力专业师资力量}.

传 真:0371-61772976

招生网址:

电子信箱:hbsyzs@ncwu.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0371-65790233

水 利 学 院

水利学院(原水利工程系)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办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主干学院。伴随着学校六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综合实力较强,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学科研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0级大专热能动力专业师资力量}.

学院设有水利工程、管理工程与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7个本科专业。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2个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2个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

学院设有水力学基础实验室和水利实验中心, 1996年水工结构实验室获批为水利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水利实验中心获批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农业高效用水实验室获批为河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及河南省农业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水利水运及治河实验室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学院拥有2个院士工作站,拥有12个研究所(中心)。学院建设有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工程河南省协同中心,是河南省水资源管理与政策软科学研究基地。近10年来,学院共获批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20余项,863课题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5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等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40项。近年来,累计发表论文1200余篇(SCI/EI收录1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主动拓展国际合作交流空间,先后有来自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代表团200余人次交流合作。

★水利水电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为主要培养方向,为中国乃至世界水电行业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工程技术及科研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水利、水电、能源、交通、土木等部门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水电规划、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环节:课程实验、工程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就业去向: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教学科研单位。

★农业水利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为主要培养方向,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具有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较全面地掌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理工兼备的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能从事农业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建筑材料、工程制图、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水工钢结构、工程水文学、水利规划、水工建筑物、水泵及水泵站、土壤与农作学、灌溉排水工程学、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等;实践课程:测量实习、认识实习、地质实习、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节水灌溉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就业去向: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教学科研单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

省级特色专业、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专业特色:专业依托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优势,加强水文科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教学;开展了水文监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水环境保护、水旱灾害防治等的教学科研工作;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既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科研素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

篇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序 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状况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的基本标志。为切实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的会议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就业创业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及河南省一系列工作布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在多年编制《就业工作白皮书》数据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学校严谨负责地编制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阶段性分析总结。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这个报告,披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展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办学状态,并通过我校提出的“招生、培养、就业”与“社会需求”联动机制,促使学校在招生计划安排、教育培养、教学改革、学科专业调整等方面适时满足社会需求。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但由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和反馈信息,需在毕业生离校工作半年或者一年工作稳定后获取,才能更加真实客观,再加上数据回收统计和全面分析需要时间周期,因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过程中,还无法全面获取2014届毕业生的全部就业质量指标,故以2013届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为主,同时采集2014届及往年相关核心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客观地反映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反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既从总体上反映了我校近年来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状况,也通过分类调研针对性地反映了各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及毕业生就业特点,既可供学校改革发展之用,也可供广大考生报考我校作为专业选择之参考。

今后,学校将不断对“招生、就业”及“社会需求”等方面信息深入研究,科学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及综合素质训练,推进培养各环节的改革,并形成常态机制,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

高校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由于初兴高校就业公开报告,以及第三方调查

1

机构的调研局限性,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所以,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兄弟院校、校内各单位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提出批评和建言。从而使我校办出人民更为满意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2

第一章 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综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一所工科为主,理、工、农、经、文、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紧紧围绕国家水利行业发展战略,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大中专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高校”和“最具就业竞争力的10张河南教育名片”、“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即“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等称号,在2010年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位居全省第一名,在2013年经过第三方评估调查,我校为河南省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一名,历届毕业毕业生以“下得去、吃得苦、用得上、留得住”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社会公认的华水就业品牌。建校60多年来,培养有像陈雷、鄂竟平、矫勇、李国英等水利部在任的正、副部长及分布在许多行业的大批业务骨干,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3届共有毕业生人数5543人,分属在全校14个学院的57个专业,新增物流管理和应用化学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其中,本科毕业生人数517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3.29%,专科毕业生人数37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69%。 男生共计372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7.13%,其中本科3460人,专科261人;女生共计182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2.87%。其中本科1712人,专科110人。我校2013届毕业生来自除西藏自治区的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河南生源为455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2.12%。其中河南本科生418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80.84%。专科全部毕业生为河南省生源。截至2013年12月26日,实现就业人数5294人,占总人数的95.51%。其中,本科就业人数4993人,就业率96.54%;专科就业人数301人,就业率81.13%。

截止到2013年12月底,我校毕业的57个专业中,22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其中包括资环类、水利类、建筑类、土木类、机械类、电力类工科专业中的绝大多数专业。这些工科专业依靠独特的专业优势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的有利形势,专业的社会需求量一直保持旺盛的势头。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全力巩固成熟的就业领地。在水利、电力、铁路、石油、化工等相关专业,强化专业适应度;同时,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在原有学科群基础上不断衍生新兴学科,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不断拓展新兴专业以适应新需求。培养过程力避“同质化”、“大众化”,趋向“特色化”、“个性化”,紧紧依托水电等行业特色元素进行课程及专业方向的调整。学校在广泛进行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即便像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法学、数学这样的普通专业,独辟蹊径,加入水利英语、工程英语、

1

FIDIC合同管理等特色培养内容,法学专业结合行业优势加入水政、水法等课程。这正好满足了行业外向发展、内部改革对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常见性专业办出了新的活力,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解决就业的根本方法在于培养,学校积极推动“招生、培养、就业”与“社会需求”联动机制建设。2013-2014年两度派遣近10个小队分赴大江南北进行就业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反馈给学校决策层、职能部门及二级教学单位,然后通过“就业与招生联动”、“招生、就业与培养联动”的校内联动方式,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综合素质等培养环节进行调整,对就业率偏低、就业质量下降的专业压减招生规模。为保障这一机制的有力运行,学校一方面将就业与各专业招生挂钩,将招生数量与津贴分配挂钩,用奖惩杠杆激励院系对人才培养改革的主动性;同时,学校资助相关专业教师外出进修或到设计、施工、管理单位挂职锻炼,增强教师改革动力与能力,激发教师能动性。学校的协调联动提升机制循环往复,良性互动,成效显著, 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委托第三方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全省100余所高校进行就业状况调研,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以95.4分位居河南省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第一名。

我校建立了“两个市场一个基地”,即“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河南分市场”、“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水利水电类分市场”和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为更好的促进就业市场建设,我校每年均制定有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实施方案,对水利电力类分市场等就业市场建设经验进行积极总结。以两市场为依托,我校还建设和拥有招聘大厅、就业信息查询室、职业咨询室、就业洽谈室和就业接待室等功能完善的就业工作场所,面积累计达4250余平方米,每年举行大型招聘会两次、小型招聘会300余场,招聘单位500余家,提供岗位10000余个。学校还通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就业信息网积极开展网络招聘,总共提供近12000多个就业岗位,为全省、乃至全国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根据新的就业形势及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调整,学校及时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将创新创业作为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来培养。学校为更好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有关课程列入必修课,成立了专门机构,搭建了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平台,设置了两个校区的创业园,进驻项目36项。2014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204项,投入创新创业资金150万元,下大力气进行培育和孵化,我校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氛围逐渐形成。今年已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及行业奖励,有的已推荐到政府专设的创业园,得到了更多的政府优惠政策与支持。对创新创业推动就业,提升毕业生综合素养奠定了基础。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学校及学院均制定有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帮扶的各项制度文件,仅2013年就发放求职补贴专项资金13.836万元,有78名就业困难学生通过学校帮扶实现就业。对离校时仍未就业毕业生继续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心理咨询、应试技巧培训、面试

2

礼仪指导、档案管理等后续帮扶,甚至提供资金上的支持,直至该学生就业。另外我校根据教育部等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全力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在特岗教师、大学生应征入伍、国家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河南省“三支一扶”计划、河南省服务贫困县计划、河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省选调生、国家政府公务员录取考试、河南省各种公务员录取考试、国内各航空公司招飞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总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与社会需求相呼应的“入口旺、出口畅、培养体系做保障”的良性循环。招生、就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一)总毕业生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3届本科生总毕业生数为5172人。

(二) 毕业生性别结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男生3721人,占总人数的71.94%;女生1451人,占总人数的28.06%。

(三)生源地分布

表1-1 本校2013、2014届毕业生生源地

3

篇四:《关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得一些历史》

关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得一些历史(水利部长陈雷于1980年7月至1982年9月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师) 默认分类 2010-07-24 20:48:09 阅读16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华水校史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非常坚强的学校,她三次搬迁、四易校址,在混乱中求生存,于动荡中谋发展,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史无前例,但是她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鼓励着全校师生,奋勇前进。

看一看华北水院最后一次搬迁的事实,你就会对她肃然起敬!

1987年,校址还河北省邯郸市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水利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就是在这一年,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决定搬迁,于是向水利部、国家教委提出搬迁的五个方案:

1.搬回北京原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原名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建于1951年,因为文化大革命搬迁大河北),该意向被水利部某领导否决;

2.搬迁到天津合并给天津大学,作为天津大学的水利水电学院,被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严词拒绝;

3.搬迁到河北省石家庄市,水利部、河北省委答复:石家庄距离邯郸市也就只有几百公里,邯郸市是河北省第二大城市,没有搬迁的必要;

4.搬迁到四川省成都市,合并给四川大学,水利部的这个建议又被华水人拒绝,后来水利部在四川大学设立水利学院;

5.搬迁到云南昆明,水利部、国家教委、铁道部答复说战线拉的太长,劳民伤财,遭拒;

正当这时,河南省主动找到水利部,希望华北水院能搬迁到河南省,可能是河南省痛失中国科技大学、江汉石油学院的缘故吧,河南省表现的很积极,水利部听说后很赞同,因为中国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在长江流域有两个水利高校——河海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而黄河边上正好空缺,再加上水利部副部级流域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对于兄弟单位也是个照应,所以水利部同意,而河南省的态度也打动了华北水院,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正是同意将校址搬迁到河南省郑州市。

1987年到199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开始了又一次边搬迁边教学的三边办学,这样就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又一个史无前例的办学格局,地跨两省一市(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一校四址的办学创举,分别是:北京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部;河北省邯郸市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专部;河北省磁县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教部及培训中心;河南省郑州市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本部。

2001年,由于国家教育模式的调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遭到重创——一分为四,这在当年中国大学合并更名大潮中,又是绝无仅有的一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独立,成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后一部分合并给北京工业大学);河北省邯郸市的大专部与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合并组建河北工程大学;磁县岳城水库教学点转交给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只保留了郑州本部;在这次分离中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损失了一大批教授和知名学者,一批水利部、北京市、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和设施;在这种情况下郑州大学想合并华北水院的水利专业,被华北水院拒绝;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鄂竟平,男,汉族,1956年1月生,河北乐亭人,197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2月参加工作,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工专业大学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73年2月吉林省梨树县白山公社插队;1975年9月吉林省水电学校学生;1977年8月吉林省水利设计院干部;1979年9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工专业学生;1983年8月先后任水电部、水利部办公厅部长秘书、计划司干部、计划司计划处副处长、计划司计划处处长、计划司副司长;1993年6月先后任海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主任、党组书记;1997年5月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1年5月任水利部党组成员、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2003年8月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2008年7月任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2009年4月任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

矫勇,男,汉族,1956年出生,籍贯山东,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2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工专业本科毕业,1984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4年后,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工程师、副所长。1991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留学,曾任全英中国留学生(学者)联合会副主席,1995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随后在英国REC岩土工程

咨询公司作为高级工程师工作两年。1997年初归国后,历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水利部外资办公室副主任、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司长、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局局长等职务。2005年5月起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篇五:《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 副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0级大专热能动力专业师资力量}.

篇六:《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目 录

学术型学位

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

0815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硕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 .................... 6

081503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0

081505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5

082802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9

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4

0815Z1城市水务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29

0815Z2生态水利与景观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34

081401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38

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43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48

081803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53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58

080104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63

081402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68{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0级大专热能动力专业师资力量}.

081403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72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76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81

0814Z1地下建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86

0814Z2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90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94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99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04 080204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09 0802Z1材料成型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14 080702热能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