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篇一:《中国著名女教育家俞庆棠、吴贻芳、杨荫榆介绍》

中国著名女教育家俞庆棠、吴贻芳、杨荫榆介绍

俞庆棠

俞庆棠,女,字凤岐,祖籍江苏太仓,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出生于上海,民国11年(1922年)4月,与唐文治长子唐庆治结婚,后定居无锡。 宣统三年(1911年)在上海务本女学读书,参加妇女协赞会,从事妇女工作。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求学时,为学生会主席。五四运动中,带领同学游行演讲,演剧募捐,并创办平民夜校,认为“唤起民众,实为当务之急”。后被选为上海学联代表,出席全国学生联席会议。

民国8 年秋留学美国,进台来佛亚女子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读。

民国11年,俞庆棠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归国后,在私立无锡中学等校任教。后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民国16年任第四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教授兼扩充教育处处长,提出大力推行民众教育的主张。

民国17 年3月,在苏州创办中央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兼任校长。下半年,该校迁至无锡,改名为江苏省立民众教育学院,并增设劳农学院。后两院合并,改名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俞庆棠改任教授兼研究实验部主任。她坚持学做结合、走向社会、结合工农的办学方针,在无锡城郊黄巷、丽新路、江阴巷、高长岸、南门、汉昌路、惠北、北夏等地区创设民众教育馆和实验区,并校订《民众读本》,主编《教育与民众》月刊以及《申报》“农村生活丛谈”专栏。

民国21年12月,她发起成立中国社会教育社,被选为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创设河南洛阳、广东花县两个实验区。翌年赴丹麦等欧洲7国考察成人补习教育。回国后,以更大的热情致力于民众教育,被誉为“民众教育的保姆”。民国24年起,主编《民众抗日救国读本》,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俞庆棠偕同教育学院师生迁校桂林。后只身到汉口,参加难童保育与妇女救济工作。民国27年8月,先后在四川松潘、乐山创办纺织、蚕丝实验区。

民国28 年3 月,她由重庆回到上海,先后在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和震旦女大等校任教。

同时为女青年会编写民众课本,由世界书局出版,稿费全部捐作社会救济。抗战胜利后,担任上海市教育局社会教育处处长,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先后兴办108所市立民众学校,并亲自担任上海实验民众学校校长。民国36 年担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翌年又任联合国远东基本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同年10月赴美国考察教育。

1949 年5月她应邀回国,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并参加开国大典。会后,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她,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她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由于辛劳过度,不幸于1949年12月4日晚患

脑溢血逝世,终年52岁。著有《民众教育》一书。译著有杜威《思维与教学》(与人合译)等。

吴贻芳

1893年1月26日,吴贻芳生于湖北武昌。

1904年,和姐姐一起入杭州弘道女子学堂

1906年,在姨父陈叔通支持下入读上海启明女子学校,后又转至苏州景海女子学堂。

1909年,父亲被上司诬陷跳江自杀,随后哥哥、母亲、姐姐先后去世,一月之中失去四位亲人姨父将吴贻芳接到自己家中 。

1914年,吴贻芳随姨父迁居北京。在姨父的推荐下,她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该校的附属小学担任英文教员。

1916年,吴贻芳被美籍教师诺玛丽推荐,作为特别插班生在金陵女子大学学习{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贻芳组织同学打着校旗,手持十字架,参与学生游行。其时,金陵女大,一个由基督教主办的教会大学,一个首届只有5名毕业生的女子大学,在学生运动的浪潮中,站在风口浪尖,轰动了南京学界。

1919年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师。

1921年冬,美国蒙特霍利克女子大学校长到北京女高师讲演,由吴贻芳任翻译,吴一口流利的英文给这位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她推荐,吴贻芳去了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深造

1928年,吴贻芳获得密执安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随后即给金陵女子大学发出“论文已毕,考试及格,定期回国”的电报,而后回国履任金陵女大校长,这年吴贻芳刚35岁。

在吴贻芳连续执掌该校的23年间,金陵女子大学不仅获得了英美各大名校的认可,而且持有吴贻芳签发的毕业证书的学生皆可免试入读西方名校的研究所。当时人称吴贻芳培养出的999名毕业生为“999朵玫瑰”。在她的领导下,金陵女子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摇篮。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女毕业生,让“玫瑰花苞”最终绽放为“美丽的花朵”。但她自己却终生未婚,把一生的时间都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

1943年3月,吴贻芳组织“中国六教授团”率领众人赴美宣传抗日战争,争取美国朝野支持,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跟她有过接触交流,并深深被这位中国女性所折服,盛赞她为“智慧女神”。

1945年4月,吴贻芳作为中国无党派代表与国民党代表宋子文、中共代表董必武等赴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

1946年2月,吴贻芳经过重庆,宋美龄女士建议她出任教育部长,被吴贻芳拒绝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后,张治中推荐吴贻芳做教育部长,被吴贻芳拒绝 1949年4月22日,国民党政府作鸟兽散,吴贻芳联合各界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维持南京社会秩序,并致电毛泽东,欢迎人民解放军“和平接稷”。

1949年9月,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1951年金女大和金大合并,任金陵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担任江苏省教育厅长

1954年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1951年,担任江苏省教育厅长

1954年吴贻芳还曾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

1956年,被选为江苏省副省长,,分管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 1981年,以88岁高龄再度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

1985年11月10日,吴贻芳逝世,时年92岁。

吴贻芳长期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当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训是“厚生”,吴贻芳对此的解释是:“‘厚生’是我们人生的目的。我们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还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

为了实现这个办学宗旨,吴贻芳倾注了大量心血,她以校为家,勤勤恳恳,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育。王韵芳回忆老校长,“她认识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知道我们是哪里人,成绩怎么样。有一次我们从外面回来,吴校长看到我就说,韵芳你是江苏人吧?最近功课怎么样了?”

金陵女大原是一所教会学校,吴贻芳担任校长后,慢慢地冲淡了教会色彩。学校不再强制要求学生做礼拜,学生也由最初必须来自宗教家庭或毕业于教会中学改为通过入学考试向社会招生,只要考试合格,不论出身,不论贫富,一视同仁录取。

金陵女大还实行主辅修制度,做到文理相通。文科生要掌握一定的理科知识,理科生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文科课程。凡金陵女大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很快就能胜任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此外,金陵女大的所有考试均无监考老师,每次考试,老师把考卷发给学生就可离去。几十年下来,全校没有一个学生考试作弊。

杨荫榆

杨荫榆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

18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小名申官,1907年杨荫

榆获公费东渡日本留学,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杨荫榆毕业回国后,受聘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同时兼任生物解剖教师。1914年杨荫榆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监。1918杨荫榆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的杨荫榆一度在上海教书,不久便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召至北京,于1924年2月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1926年3月18日,北京学生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的侵略行为,向北洋政府请愿,

遭军警镇压,女师大刘和珍等学生遇难。杨荫榆未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受到校内师生和社会进步人士的谴责。下半年,女师大学潮日炽,杨荫榆被免职。

1927年,至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苏州中学兼授外语。1935年在娄门创办二乐女子学术社,任社长。

杨荫榆先后任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院讲师、东吴大学日文兼教育学教授,执教于苏州女师和省立苏州中学。三十年代中期,她还创办了名为“二乐女子学

术研究社”的私立学校。

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占苏州,侵华日军要杨荫榆出任伪职,遭到她的严词拒绝,杨荫榆面对侵华日军在苏州烧杀抢掠的暴行,还曾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有一天,几个被日军追逐的妇女逃至盘门新桥巷的杨荫榆家时,杨荫榆立即勇敢地站出来用日语同日军交涉,当众斥责日军的暴行,保护了这些中国妇女。凡此种种,刺激了日本侵略军,杨荫榆也就成为日军的眼中钉。1938年1月1日,两名日军以司令部传见为借口,把杨荫榆诱出家门,行至盘门外吴门桥突然开枪击杨荫榆,并抛入河中,因见杨荫榆晃动手臂,又开数枪将其射杀。

杨荫榆女士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仅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曾导致了著名的“女师大风潮”,这是坏事,虽然如此,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的史实却是不能抹去的,她在侵华日军面前不畏强暴的言行,表现了她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她的晚节还是应当肯定的。

杨荫榆逸事:

小姐婚事:逃离夫家轰动无锡城

杨荫榆是著名学者杨绛先生的姑母。{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在无锡市档案馆,无锡市文史研究者夏刚草展示一本旧黄的小薄书,即杨绛先生所写《回忆我的姑母》。1884年,杨荫榆出生在无锡一个书香之家。兄妹六人,她排行老五。杨绛回忆,这位三姑母“皮肤黑黝黝的,双眼皮,眼睛炯炯有神,笑时两嘴角各有个细酒涡,牙也整齐。她脸型不错,比中等身材略高些”。在父母眼中算丑的,所以并不得宠,自然有些愤愤。

年芳十六七,还是少女的杨荫榆就做出了一件“离经叛道”、惊动无锡官府的事。她母亲只顾门当户对,将她许配给了一个“老嘻着嘴,嘴角流着哈拉子”的低能大少爷。

杨荫榆过门后发现真相,抓破姑爷的脸,反抗强硬的婆婆。逃出夫家惊动官府,最后经人调停赔偿才算了结。女师大的后身——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者王淑芳,也因此称杨荫榆为“反封建争女权的新女性”。此后,在杨绛父亲的支持下,她先后就读苏州景海女中、上海务本女中。1907年,23岁的她考取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女孩读书尚是罕事的年代,她彻底走上知识女性的道路。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部分内容: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

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篇二:《民国时期的那些名媛们》

民国时期的那些名媛们

她们系出名门,身份高贵;她们风华绝代,倾国倾城;她们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她们独立高标,傲然一生??她们就是民国时代的名媛们。一位哲人说:世间每个女人,都是一朵动人的花。而民国的名媛们则开得最绚烂多姿,妩媚妖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她们的世界

林徽因,这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性,无疑是民国时期的一棵奇葩。关于她的传奇故事,尤其是她那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林徽因,福建闽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拥有这样显赫的家世,自然注定她不平凡的一生。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后林徽因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

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像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三十年代金岳霖曾题“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对联赠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冰心提起林徽因,开口就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比较林徽因和陆小曼时,更以为林徽因“俏”、陆小曼不俏。与林徽因一起长大的堂姐堂妹,几乎都能细致入微地描绘她当年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谈是如何地令她们倾倒。在众多的赞誉中,颇值得回味的是张幼仪对林徽因的评价,当她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林徽因有一首著名的诗叫做《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中这样写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其温润柔美的风格,充分反映了女性细腻、深情的特征,在色彩缤纷的现代诗坛,如一朵“梦期待中的白莲”,典雅端庄、不同凡响。她善于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中挖掘诗性,以寄托情怀,立意便是高格,而意象运用之娴熟,意境创造之幽长,已是现代诗风中较为出色的了,其中新月诗歌的影响,可见一斑。

我想对林徽因说:你就是人间的四月天。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这句话是民国时期的另一位女性,张爱玲说的。说起张爱玲,大家可能会想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张爱玲的许多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话剧等,被广大观众奉为经典。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上海麦根路。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1924年开始私塾教育,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如果说第一篇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那么第二篇小说写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在

《天才梦》中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在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期间,发表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这是她在《凤藻》上发表的第一篇,也是唯一的一篇小说。

作为旧上海的名媛,张爱玲结识了周瘦鹃、柯灵、苏青、胡兰成等人。在当时的上海,张爱玲不仅是个有名的才女,更是著名的时尚中人。她穿的衣服都由自己亲手设计,或由好友炎樱设计,这些服装在当时无论是样式还是颜色都显得很大胆,这也成为了当时上海报纸和圈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又一度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本来在文坛成名是件好事,可是这在解放后居然成了罪状,最后只得远走他乡!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

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这是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当中的话。而她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也许,这样一个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女性,注定会有一段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爱情。

赵一荻,1912年5月28日出生于香港时,东方天际出现一片绮丽多彩的霞光而得名,因上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故而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家人亲昵地称她为赵四小姐。她出身于一个颇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其父赵庆华是浙江兰溪人,在北洋政府时代,历任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局局长,曾任东三省外交顾问,并官至交通次长,为人耿介不阿,为官清廉。 这位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女性,因为与张学良将军一段传奇般的爱情故事,而牵动着无数人的心魄。人们会不禁地想到“西安事变”、国共合作及那段难以忘怀的爱情故事。

赵一荻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在天津上学期间,她是个刻苦用功、成绩优秀的学生。赵四小姐天生丽质,且又聪明灵慧,十四五岁就曾成为《北洋画报》的封面女郎。在天津的一次舞会上,作为民国初年“四大公子”之一的“少帅”张学良与来这里看热闹的赵四小姐相识,两人一见钟情,从此坠入爱河。父亲得知小女儿和有妇之夫张学良在一起,气得脸色铁青,并将其软禁起来。但在六哥赵燕生的暗中帮助下,赵四小姐与家人不告而别,毅然来到东北,追随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张学良。 赵四小姐的私奔,在赵家掀起轩然大波。赵庆华登报声明,断绝父女关系,并从此不再做官。与此同时,少帅府内也不平静,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担心赵四小姐的私奔有辱张家门庭,只给她秘书的地位,没有给她正

式夫人的名义。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爱情,她心甘情愿地以秘书身份陪伴着张学良。心胸大度、温柔贤慧的于凤至被赵四小姐的一片真情所感动,力主在少帅府东侧建起一幢小楼,让赵四小姐居住。两人还以姐妹相称,和睦相处。1929年赵四小姐为张学良生下了惟一的儿子。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赵四小姐也遭到国人的嘲讽和谩骂,被诬为“红颜祸水”;长城抗战失利后,她帮助张学良痛下决心;1936年,张学良将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其间,赵四小姐与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共同经历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光。“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张学良在南京身陷囹圄,随后开始了漫长的幽禁生涯。1940年,于凤至因病去美国就医,被送往香港的赵四小姐毅然将孩子托付给一位可信赖的朋友,回到张学良身边,以秘书的身份,尽夫人的责任,寸步不离张学良,陪伴他一起度过漫长的幽居岁月。

张学良是一个民族主义、英雄情结兼备的人,优渥的成长环境让他对外国文化的求知欲望甚浓,而赵四小姐从小生活在繁华闹市———天津,租界文化对她的影响也不小。不失民族气节,能够接受新鲜的思想文明,表现在了他们对待历史事件的态度上,也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二人后来信奉洋教,心如止水,不闻窗外之事,尽管世事总是无奈,他们却始终洋溢着对人情的豁达和对爱的忠贞。相伴70余载,毫无悔言,有的只是赵四小姐在《新生命》一文中写道的“为什么才肯舍己?只有为了爱,才肯舍己。世人为了爱自己的国家和为他们所爱的人,才肯舍去他们的性命”和张学良用他那浓重的东北口音讲过的“这是我的姑娘”。好的爱情能留存于记忆,刻骨的爱情能灌注于建筑,时间越久,越值得回味。有了情感的衬托,建筑便不再是一般的建筑,它已经是人们思古怀旧的历史载体,阅读这些“凝固的历史”,可以唤起人们的很多思考,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百年之后的力量仍在延续。

如果说,20世纪除了战争之外还曾留下玫瑰的话,那么,“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赵一荻无疑是其中最绚丽的一对。

民国时期的名媛还有很多,她们拥有显赫而殷实的家境,良好的教育,漂亮的外表,不平凡的感情经历??而她们中的多数,都把自己的一生投

篇三:《《张爱玲》教案》

名家欣赏——张爱玲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张爱玲绚烂的童年;了解她在青春年华所写的空前绝后的

凄艳、苍凉、直透人性深处的佳作;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养

成收集生活素材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张爱玲绚烂的童年;了解她在青春年华所写的空前绝后的

凄艳、苍凉、直透人性深处的佳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养

成收集生活素材的好习惯;

(一) 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知道我们同学平常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爱好啊?爱看书,真不错,那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爱看的书籍吗?或者向大伙推荐一位你最喜欢的作家?老师也象你一样特别爱看书,今天先请同学们允许老师将我喜爱的一位作家介绍给大家好吗?我希望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以后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解自己喜欢的书籍、音乐、并把他介绍给你的朋友。

在我要说出这位作家的名字之前,想先问一问同学们,在04年湖南卫视播出的由林心如、谭耀文、蒋勤勤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半生缘》,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这部电视剧是改编于《十八春》,作者张爱玲。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便是这个在四十年代的上海,红极一时的女才子,知道她的,凡她的便是好的,好的无法用语辞来形容,不知道她的,一点不知,一个最普通的中国女人的名字,不是笔名也不是雅名,今天我们走近她,先要从她绚烂的童年说起!

(二) 新授:

1、贵族世家

1920年9月30日,已是秋凉的季节。但是在上海,秋老虎的淫威却似乎刚刚开始发作,人们仿佛也放慢了生活的节奏,日子安静而又漫长。在一栋民初式样的老房子里,传出了一阵微弱的婴儿啼哭声,谁也不曾料想,就是这个看起来并不特殊,听起来声音也细小的女婴,二十年后会在十里洋场的上海腾空而起,成为文坛上的一代骄女,誉颂八方,成就了一段文坛传奇。

时光退回半个世纪以前。这个被当时文坛称为“奇迹”的女作家,有着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一般作家不同的显赫的家庭背景。先让我们来看看张爱玲家族的世系简表: (课件)

2、周岁“抓阄”,显出不凡未来

刚出生的张爱玲,小名张瑛。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在旧家族里熏陶的张爱玲之父,想要按旧家族里的传统为这个看起来蛮有些主意的小囡囡过生日,于是小张爱玲在母亲花团锦簇地打扮后,被抱到了一楼大客厅里。在客厅中间那张红漆油亮的大方桌上,端正的放着一个硕大的黑漆托盘。托盘里面什么都有,古今中外,雅俗混杂,五花八门,全是些有着吉庆意义的东西,爱玲的奶妈为图吉利,还特意将乡下的吉物放入盘中,像小金锭,银大洋。一周岁的小爱玲显得格外乖巧,她顺应着大人们的启发注意到漆盘上琳琅满目的物件,东瞅瞅,西瞅瞅,在花花绿绿,古色古香堆里拎起一样东西就放在嘴边啃,众人一齐“喔”了一声,这里面有惊奇,有失望,又有兴奋,原来清清爽爽的张家闺秀一手抓了一个小金锭,瞧她抓着牢牢不放的劲头,真像是一个乡下年画中招财进宝的福娃。后来,逐渐成名的张爱玲,虽然在为人处事上都表现出了一种特立独行的不凡特征,但她对钱的务实态度却是贯穿她的一生的。不知这与她周岁的抓阄有没有内在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还在一周岁时,就能领略到张爱玲“特立独行”的风采了,也似乎暗示了这个沉静的小女孩对生活的务实态度。

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各种题材的文学创作,载着各式文艺思潮,如万壑争流般遍布中国报刊,上海更是各种文艺荟萃之地,文士墨客、学者报人,在文化气象极度开放的上海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张爱玲少年时代恰好得到这种特殊的文化滋养。

这一段是张爱玲成就自身修养的重要时期。她如鱼得水般在各个艺术领域汲取营养,并仔细捕捉其中的感受。她对色彩、音乐、字符变的极为敏感。弹钢琴时,她想象着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起舞。她开始学写文章,受新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影响,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而不惜堆砌辞藻,以引起感官的刺激。

3、十四岁写《摩登红楼梦》的神童

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读中学时的张爱玲已是颇具才华的女学生。后来张爱玲在她的一篇征文《我的天才梦》里,曾详细追忆了她童年时期的部分创作(课件):这虽是一篇应征文章,却已基本道出了张爱玲早熟的天才童年。

文中提到的她写的第一部小说是在她七岁左右。写了一篇没有题目的家庭伦理悲剧,一个小康之家发生的姑嫂相斗又相杀的故事。写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她在阅历 上几乎不能编完全,就连写字都不能写完全,但她仍旧是编得很有情节:有一个小康之家,姓一个很潇洒得姓:云。新娶了媳妇,称作月娥,而小姑又叫凤娥。哥哥有一天出门经商去了,于是小姑凤娥便乘机订下计策来谋害嫂嫂,如何的计策来谋害呢?小爱玲可怜的阅历实在无法想出,便放下笔,毫不惋惜的去构思另一篇小说。

小爱玲在童年时听的故事太多,又多是佣人和老人们讲的既有情节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所以,从一开始做小说,张爱玲就讲究一种大起大落的气势,讲究如何在故事性上吸引人。甚至,在还没有明白要写什么具体的故事之前,她已经在酝酿要有如何的开头和句势。

她写的第二篇小说是历史小说,开头就是“话说隋末唐初时候”,写这个句子时小爱玲便感到一种由衷的满足,因为她非常喜欢那个时代。从历史演义、传奇故事中,她觉着那仿佛是一个轰轰烈烈的橙红色的时代,只要一提“隋末唐初时候”,她的眼前便会出现一片旌旗摇曳,长袍披挂的征战场面。小爱玲神情庄重,异常严肃地趴在庭院地石桌上,用一个旧账簿的空页做小说。这账簿宽而短,分成上下两截,那淡黄色的竹纸上印着红条子。

在父亲书房里,张爱玲最爱看的是《红楼梦》,在得到父亲的鼓励和赏识后,她干脆用晚间同学们的散步、闲聊时间作起了章回长篇小说《摩登红楼梦》,这本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神韵及其相似;二是,内容情节荒唐而又逼真,例如:它的故事大意是秦钟与智能儿坐火车私奔到杭州,自由恋爱结了婚,但是经济困难,又气又伤心,后一回出现贾母带了宝玉及众姐妹来西湖看水上运动会,吃冰淇淋。具体的描写有这样的语言:(课件)

张爱玲在就读的学校里,是以一个奇才逸女的特征出现的。他的历史小说《霸王别姬》在校刊《国光》刊登,成为张爱玲的文字变成铅字的处女作。小说一登出,令全校师生吃惊,它虽根据《项羽本纪》改写,她写作技巧的圆熟和思想的明晰,令人击案称叹。以下是《霸王别姬》的片段:(课件)

整个故事的词句有一种流动的华美,很像是一幕古装话剧,张爱玲以她十几岁的少女思维,却写出这样动人、强悍的历史小说,即使现在读来,也依旧令人震慑,让人由不得吃惊。

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经在生活中显示了她的擅长和发展趋势,显示了惊人的文字才华,可称才女,她经常要给小弟传授一些写作和积累优美词汇的最佳方法:积累优美词汇和生动语言的最佳方法就是随时随地留心人们的谈话,不管是在何处、车上、家里、学校里、办公室里,一听到后就设法记住,写在本子里,以后就成为你写作时最好的原始材料。

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学习这种方法,能如蜜蜂般采集着知识的养分!

4、香港大学的“高分”学生

1937年夏,正是上海战事出发,兵荒马乱之际,年仅十六岁的张爱玲,经历了生与死的艰难选择,张爱玲逃出张家像一个出获新生的婴儿,她只是一心一意的要完成自己的宿愿,到英国留学去,便在母亲的指导下,留在家里温习功课,经过努力,张爱玲于1983年考取了伦敦大学,考了个远东区第一名,因为战事,英国已不能去,故1939年改入香港大学。

不久,她独自乘船去了香港,开始她为期三年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