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


篇一:《《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 思想品德 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 课程 。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 本体 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 直观性 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 结构 。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 教学艺术 。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 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 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4. 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地变化和逐渐( B )

A.个性化的过程 B.社会化的过程 C.人格化的过程 D.学习化的过程

5. 依据《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职责是 (D )

A.教书 B.育人 C.传授知识 D.教育教学

6. 学生的行为规范、公民意识、劳动态度等属于(D )

A.心理素质 B.生理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思想品德素质

7.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就是 ( A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8. 活动课程的缺点是 ( A )

A.逻辑性较差 B.实践性较差 C.操作性较差 D.直观性较差

9. 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对学生施加各种影响的教育活动就是( A )

A.社会实践 B.教育见习 C.实习作业 D.社会研究

10. 根据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 ( D )

A.专业人员 B.特殊人员 C.雇员 D.公务员

11. 决定教师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以及教师从事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的是 ( A )

A.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 C.文化地位 D.学术地位

12. 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 (B )

A.生理素质 B.心理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思想品德素质

13.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就是 ( B )

A.劳动技术教育 B.美育 C.体育 D.德育

14. 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就是 ( B )

A.课程大纲 B.课程政策 C.课程内容 D.课程方案

15. 教育活动通过发挥本体功能所产生的效果就是(A )

A.教育的正功能 B.教育的负功能

C.教育的简接功能 D.教育的直接功能

16. 依据《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使命是(C )

A.教书育人 B.传授知识发展智力

C.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D.双基教学

17. 学生的经验、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属于( A )

A.生理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心理素质 D.思想品德素质

18. 有关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表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是( B )

A.只有某种程度的正相关 B.只有某种程度的负相关

C.完全正相关 D.完全负相关

三、多项选择题

1. 按照教育界的习惯,一般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 ( AB )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文科课程 D.理科课程

2. 影响人发展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先天的非遗传的各种因素和 ( AB )

A.遗传因素 B.成熟机制 C.生理结构 D.生理功能

3.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中心与基础是 ( AB )

A.师生的互动 B.师生的交往 C.双边活动 D.教书育人

4. 循序渐进原则中的“序”是指 ( AB )

A.教材的逻辑顺序 B.学生的认识顺序 C.教的顺序 D.学的顺序

5.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 BC )

A.发现 B.验证 C.总结提高 D.探索

6.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逻辑性强和 ( CD )

A.形象性强 B.直观性强 C.系统性强 D.简约性强

7. 影响人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家庭和 ( AC )

A.学校 B.动机 C.社会环境 D.成就水平

8. 在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在教学中处于 ( AB )

A.主体地位 B.中心地位 C.关键地位 D.重要地位

9. 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 CD )

A.练习知识 B.应用知识 C.巩固知识 D.检查知识

10. 学生学业测验评价方式一般有 ( AB )

A.自由应答型 B.固定应答型 C.选择应答型 D.判断应答型

11. 学科课程的缺点是 ( AB )

A.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B.容易造成学科分割

C.逻辑性较差 D.系统性较差

12. 有关创造心理的研究表明,创造思维主要是( CD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辐合思维

13. 教学中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一般包括( AB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活动作业 D.见习作业

14.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自学、讨论交流、( AB )

A.启发指导 B.讨论小结 C.师生谈话 D.写实验报告

15. 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从观察者的角度看,一般分为( AB )

A.局外观察 B.参与观察 C.有目的观察 D.自由观察

四、判断题

1. 教育内容就是课程,课程就是教育内容。( × )

2. 创新教育就是英才教育。( × )

3. 学生是能动活动的人。( √ )

4. 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规律表明,只要教师做好了教学工作,学生自然而然会获得良好的思想教育。( × )

5. 教学基本功是教学艺术的前提和条件。( √ )

6. 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教育的外在功能。( × )

7.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矛盾的。( × )

8. 过分追求成功往往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

9. 在教育测量和评价中,从严格意义上讲,“课程评价”、“学业评价”、“测量”是同义词,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 × )

10. 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 )

11.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特长和兴趣的教育。( × )

12. 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说明,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和能力自然得到发展。( × )

13. 对于正常学生而言,创造力不是呈现为“有”或“无”的状态,而是“大”与“小”的程度。(√ )

14. 终结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更有意义,愈来愈受到教育评价的重视。( × )

15.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 )

五、简答题

1. 学校教育内容有哪些特点

答:(1)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教育机构,有专职人员主持和管理,即通过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实施的专门的教育活动。

(2)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发展人的素质。

(3)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的系统性教育活动。

2. 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答:(1)传播一定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法律规范,促使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以维系社会政治的稳定。

(2) 根据社会的政治需要,培养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政治管理人才,保证一定社会政治的巩固与稳定。

(3)教育能够制造和传播政治舆论和思潮,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

3.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答:(1)取决于学校教育目的性、专门性、选择性、计划性的实现程度。

(2)取决于教育内容、特别是知识的质量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所采取方法的性质和水平。

(3)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取决于教师能否投入应有的工作热情和精力,以全身心地进行创造性地教书育人。

(4)取决于教育过程中能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 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

答:(1)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3)自我调控能力。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如情绪、心境、言行等要有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

(4)自修科研能力。包括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和钻研探索的能力。

(5)教育机智。这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原则,灵活机动地处理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种偶发事件,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抓住一切机会教育学生的艺术和技巧。

5. 现代教育有哪些本体功能

答:(1)加速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通过培养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是教育最基本的本体功能,这一功能规定了教育的本质特性。

(2)传递和继承人类的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积累的财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人类的智力的物化和

对象化的物质文化,另一种是以文字、符号记载下来的精神文化。这两种文化能够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靠的是教育传承社会文化功能的发挥实现的。

(3)选择经验和人才。学校教育为培养人才而进行的社会文明的传递不是自发盲目进行的,而是通过严格的科学的筛选完成的。教育不仅选择知识,也要选择人才。学校教育所进行的人才选拔是一种竞争性的人才选拔。

6. 从社会化的角度看,人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1)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适应现有政治制度和规范,并表现出相应的态度与行为的过程。

(2)交往社会化,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个体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并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

(4)智力及能力的社会化。人的发展有无限的需求,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社会的需要。

7. 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

答:(1)“传道者”角色。教师承担着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其教育教学活动不是随意的。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

(3)示范者的角色。教师不仅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塑造学生,还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化学生,使学生在迁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4)管理者的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就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教师还可能是领导者。

(5)父母与朋友角色。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

(6)研究者角色。教师必须以一种发展变化的视角对待教育对象和内容,不断研究和创新。

8. 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

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素质教育不仅要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能力,主动寻找有用信息的能力,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应用新知识的能力,自我修养、激励、管理、控制的能力。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全面发展教育。

(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素质教育面向的全体学生,它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挑选、创设适合每一位儿童成长发展的教育方法,使每一位儿童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4)素质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成为学习、生活、管理的主人。

9.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社会物质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既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一定社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总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从总体上讲,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总是要求教育为其培养符合其要求的一定规格的劳动力(包括技术、管理人才),而这一劳动力的规格,就成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

篇二:《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加涅、梅耶等人所提出的学习过程模型注重于对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及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描述,而没有考虑学习和所学知识的不同类型。根据广义知识的分类,知识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知识的学习过程和内外条件亦有所区别。根据前述广义的三类知识,可从动态的角度考虑知识学习的分类,即有陈述性知识学习、程序性知识学习和策略性知识学习。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在短时记忆中与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即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第二阶段,新建构的意义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新的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遗忘,需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巩固新知识的意义获得;第三阶段,在外在任务要求下,学习者采用一定的方法或策略提取新知识,并运用此类知识于相似情境或类似情境。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般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相同。例如,在主动改被动的句式变换中,学习“将‘我把这本小说看完了’改为被动句”,这是一种典型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或智慧技能的学习)。学生要能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知道主动改被动的句式变换的规则,在这里是将主语与宾语交换位置,并将“把”改为“被”的规则。知道某一规则或能陈述该规则,与应用这一规则支配自己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所以,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是陈述性的,也就是说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

第二阶段是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就主动改被动的句式变换来说,学生通过教师讲解或阅读教材,知道这种句式变换的规则,并能陈述这些规则(陈述性知识),再通过大量的变式练习,每当看到句子中有主语和谓语并有“把”、“将”等主动词的句子时,能立即根据规则把主动句改为被动句。此时相应的规则已经开始支配学生的行为,规则开始向办事的技能转化。

第三阶段是程序性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例如熟练掌握这种主动、被动句式用法的人,可以脱口说出规范的符合这种句式用法的句子,而不必有意识地去考虑有关规则。作为一种特殊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先知道要学习的认知策略是什么;然后通过应用有关策略的练习,使有关学习、记忆或思维的规则支配自己的认知行为;最后能在变化的条件下顺利应用有关规则支配与调节自己的认知行为,达到提高学习与记忆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根据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这两个维度,可以用下图描绘广义知识学习的阶段和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图5是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提出的广义知识学习与分类模型。该模型可以解释学生认知领域的绝大多数的知识、技能或策略的学习。{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

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和言语信息)

广义的知识{ 动作技能

程序性知识(技能){ 智慧技能(狭义的程序性知识) 认知技能{

认知策略

篇三:《公需科目考试参考答案》

公需科目考试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普通百姓的生活基本上与版权无关。

错误

2.普通百姓只消费版权,不创造版权。

错误

3.版权在我国也称作著作权,是人们对文学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正确

4.知识产权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科技领域的内容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错误

5.通过登录以后进行下载,不论登录者是否缴费,均可推定其登录的网站对下载对象拥有合法版权,因此登录者可以正常下载。

正确

6.在保护与研发进入恶性循环的情况下,除了政府之外,没有人愿意再投资于技术开发,将导致技术开发市场枯竭。

正确

7.知识产权就是知识的产权化。

错误

5.专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古汉语里面专利主要指专谋私利的意思。

正确

6.在知晓所购买、使用的商品为盗版物的前提下,仍然购买、使用就构成了侵犯版权。 正确

7.制作盗版物,数量比较大,达到一定数量可能构成犯罪。

正确

8.集成创新是投资最大的创新模式。

错误

8.所有商标都可作为商品质量的保证。

错误

9.企业拥有的熟知商标不随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错误

1.普通百姓的生活基本上与版权无关。

错误

2.普通百姓只消费版权,不创造版权。

错误

3.版权在我国也称作著作权,是人们对文学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正确

4.知识产权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科技领域的内容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错误

5.专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古汉语里面专利主要指专谋私利的意思。

正确

6.通过登录以后进行下载,不论登录者是否缴费,均可推定其登录的网站对下载对象拥有合法版权,因此登录者可以正常下载。

正确

7.制作盗版物,数量比较大,达到一定数量可能构成犯罪。

正确

8.集成创新是投资最大的创新模式。

错误

9.学习的视频中通过某制药厂的案例提醒我们专利保护对一个产品,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正确

10.在保护与研发进入恶性循环的情况下,除了政府之外,没有人愿意再投资于技术开发,将导致技术开发市场枯竭。

正确

11.企业拥有的熟知商标不随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错误

12.知识产权就是知识的产权化。

错误

13.科技成果受到法律保护。

错误

14.对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的数量才是关键。

错误

15.企业专利管理中的核心是资金.

错误

16.知识产权侵权判定难是造成侵犯知识产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确

17.在政府层面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行政保护一种。

错误

18.知识产权本质特征是激励竞争、保护垄断。

正确

19.知识产权文化发展需也要良好的文化环境。

正确

20.道家、佛家和儒家的思想文化不利于企业树立竞争意识。

正确

1.普通百姓只消费版权,不创造版权。

错误

2.版权在我国也称作著作权,是人们对文学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正确

3.知识产权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科技领域的内容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错误

4.专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古汉语里面专利主要指专谋私利的意思。

正确

5.通过登录以后进行下载,不论登录者是否缴费,均可推定其登录的网站对下载对象拥有合法版权,因此登录者可以正常下载。

正确

6.在知晓所购买、使用的商品为盗版物的前提下,仍然购买、使用就构成了侵犯版权。 正确

7.制作盗版物,数量比较大,达到一定数量可能构成犯罪。

正确

8.在保护与研发进入恶性循环的情况下,除了政府之外,没有人愿意再投资于技术开发,将导致技术开发市场枯竭。

正确

9.被假冒的商标都是相关公众熟悉的品牌。

正确

10.所有商标都可作为商品质量的保证。

错误

11.企业拥有的熟知商标不随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错误{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

12.知识产权就是知识的产权化。

错误

13.科技成果受到法律保护。

错误

14.对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的数量才是关键。

错误

15.在政府层面,知识产权管理是经济管理

错误

16.知识产权侵权判定难是造成侵犯知识产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确

17.在政府层面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行政保护一种。

错误

18.知识产权本质特征是激励竞争、保护垄断。

正确

19.知识产权文化发展需也要良好的文化环境。

正确

20.道家、佛家和儒家的思想文化不利于企业树立竞争意识。

正确

9.学习的视频中通过某制药厂的案例提醒我们专利保护对一个产品,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正确

10.被假冒的商标都是相关公众熟悉的品牌。

正确

11.企业拥有的熟知商标不随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错误

12.垄断和公开是专利的特点。

正确

13.科技成果受到法律保护。

错误

14.对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的数量才是关键。

错误

15.在政府层面,知识产权管理是经济管理

错误

16.企业专利管理中的核心是资金.

错误

17.知识产权侵权判定难是造成侵犯知识产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确

18.在政府层面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行政保护一种。

错误

18.知识产权本质特征是激励竞争、保护垄断。

正确

1.版权在我国也称作著作权,是人们对文学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正确

2.知识产权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科技领域的内容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错误

3.专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古汉语里面专利主要指专谋私利的意思。

正确

4.通过登录以后进行下载,不论登录者是否缴费,均可推定其登录的网站对下载对象拥有合法版权,因此登录者可以正常下载。

正确

5.在知晓所购买、使用的商品为盗版物的前提下,仍然购买、使用就构成了侵犯版权。 正确

6.制作盗版物,数量比较大,达到一定数量可能构成犯罪。

正确

7.集成创新是投资最大的创新模式。

错误

8.学习的视频中通过某制药厂的案例提醒我们专利保护对一个产品,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正确

9.在保护与研发进入恶性循环的情况下,除了政府之外,没有人愿意再投资于技术开发,将导致技术开发市场枯竭。

正确

10.被假冒的商标都是相关公众熟悉的品牌。

正确

11.知识产权就是知识的产权化。

错误

12.科技成果受到法律保护。

错误

13.对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的数量才是关键。

错误

14.在政府层面,知识产权管理是经济管理

错误

15.企业专利管理中的核心是资金.

错误

16.知识产权侵权判定难是造成侵犯知识产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确

17.在政府层面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行政保护一种。

错误

18.知识产权本质特征是激励竞争、保护垄断。

正确

19.知识产权文化发展需也要良好的文化环境。

正确

20.道家、佛家和儒家的思想文化不利于企业树立竞争意识。

正确

1.普通百姓只消费版权,不创造版权。

错误

2.版权在我国也称作著作权,是人们对文学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正确

3.知识产权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科技领域的内容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错误

4.专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古汉语里面专利主要指专谋私利的意思。

正确

5.通过登录以后进行下载,不论登录者是否缴费,均可推定其登录的网站对下载对象拥有合法版权,因此登录者可以正常下载。

正确

6.在知晓所购买、使用的商品为盗版物的前提下,仍然购买、使用就构成了侵犯版权。 正确

7.制作盗版物,数量比较大,达到一定数量可能构成犯罪。

正确

8.集成创新是投资最大的创新模式。

篇四:《《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试题答案》

【青海试卷】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一、单选题(单选题) 共 20 题

1、( )是智慧的翅膀,有了智慧的翅膀,人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要努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智慧的天空中展翅翱翔。(本题分数:2

分)存疑{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

A、注意力

B、想象力

C、记忆力

2、阻碍创新思维的因素有许多种,主要可分为外在阻力与内在阻力,思维定式是阻碍创新思维的( ),是头脑中束缚思维创新的枷锁。(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外在阻力

B、内在阻力

C、不确定阻力

3、质疑思维来自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而问题意识来自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因此,培养问题意识的根本途径就在于( )的培养。(本题分数:2

分)

A、想象力

B、记忆力

C、观察力和思考力

4、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依赖于( )。只有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在实践中发挥创造力,不断开发、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所成就。(本题分数:2

分)

A、实践

B、意识

C、知识 存疑 存疑

5、立体思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立体思维是指把常规的平面型思维思路模式扩展到空间,( )。广义的立体思维则是指对一切固定观念、一切框框突破的基础上展开的全方位创新思维。(本题分数:2

分)

A、把一维思维演变成二维思维

B、把二维思维演变成三维思维

C、把单向思维演变成双向思维

6、在创新思维活动中,( )是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是维持创造性活动的“精神能源”,是任何有志于创造的人尤其是科学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本题分数:2

分)

A、持久的耐力

B、顽强的意志

C、饱满的热情

7、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看,创新孕育兴旺发达,守旧导致苦难屈辱。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 )的民族,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始终保持着一种生生不息的伟大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本题分数:2

分)

A、勤劳刻苦和创造能力

B、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C、忍辱负重和中庸之道

8、具有发散思维的人,在观察一个事物时,往往会通过( ),将思路扩展开来,而不仅仅局限于事物本身,于是常常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现象与规律。(本题分数:2

分)存疑 存疑 存疑 存疑

A、分解与组合

B、分析与归因

C、联想与想象

9、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是带着问题去考虑工作,强烈的( )是思维的动力,这一意识能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创新。(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问题意识

B、忧患意识

C、创新意识

10、和田十二法是( )创造学者在对奥斯本的检核表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用其基本原理,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而提出的一种创新技法。(本题分数:2

分)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11、专业技术人员要成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要在不断学习、获取新的知识的过程中,不断( )。(本题分数:2

分){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

A、提高自身能力

B、丰富知识内容

C、优化知识结构

12、( )强调的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本题分数:2

分)

A、创新思维

B、创新能力

C、创新实践

13、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存疑 存疑 存疑{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

A、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B、想己所想,怀疑至上

C、想人所想,以我为主

14、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包含着必然性的趋势,又包含着偶然性的情形。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也没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两者(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相互融合,相互同一

B、相互对立,相互矛盾

C、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5、创新需要自由,需要一种平等的交流对话的气氛,这样才能激活创新的灵感,撞出创新的火花。有了( ),就能超越学科界限,就能超越国界。(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平等的交流

B、自由的氛围

C、民主的对话

16、知识是人类生活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吸取新知识、提出新思想的基础。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本题分数:2

分)

A、一定实践经验

B、一定知识经验

C、一定理论

17、思维是人的高级认识活动。通过思维,人们可以认识和感知事物的深层,看透现象的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可以预见和推知事物的发展。一般来说,( )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训练与培养。(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存疑

A、创造能力

B、动力能力

C、思维能力

18、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很重要的内容是( ),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本题分数:2

分)

A、扩展应用范围

B、提升产品质量

C、开发新产品

19、破除经验型思维定式的关键是冲破经验的( ),把经验上升到理论。(本题分数:2

分)

A、宽阔视野

B、狭隘眼界

C、封闭视野

20、( )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高级过程形式,它是在人们头脑中长期积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伴随着创造想象,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方向进行立体交叉的思维。(本题分数:2

分)

A、二维思维

B、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