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体裁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手拉手活动意义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手拉手活动意义

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手拉手活动意义


篇一:《2015年擂鼓小学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总结》

擂鼓小学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总结

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学校作为一个大家庭应该给残疾儿童已温暖来抚慰手上的心灵。我校采取 “随班就读”的方式,让残疾儿童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辅导。担任“随班就读”工作的老师都能关心爱护学生,对这些孩子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因材施教,采取多启发多鼓励的教学方式,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并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家庭学校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有利于残疾儿童健康成长。在学生中利用小组模式,结对子手拉手互帮互助,形成了良好的团结氛围。学校对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适时给予物资帮助。同时利用“阳光成长屋”开展残疾儿童关爱活动。

擂鼓镇小学 2015年6月2日

篇二:《全省第二届残疾儿童康复民生工程论文大赛》

关于残疾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

李晓婷

凤阳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当前,在残疾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其心理发展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著名心理学家西塞罗曾说:“心理疾病比起生理疾病为数更多,危害更烈。”那么,当前残疾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如何对待残疾儿童的心理障碍呢?

当前残疾儿童心理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孤僻:由于生理缺陷,而疏远正常的孩子,喜欢独处,只爱和同类残疾儿童交朋友。

2.自卑:总认为自己比健全儿童矮一大截,缺乏竞争的勇气,遇事畏缩,不思奋发。

3.多疑:当周围事物出现时,从周围人的面部表情,无论是否与自己有关,都认为周围的在议论自己。

4.依赖: 一些听障儿童在家庭受到过多的照顾,形成依赖的习惯, 行为偏差: 因为听不到和不理解社会舆论对很多偏差的行为评论,打架及其他侵犯性行动。

形成的原因:

1.自身因素:由于感觉器官缺陷或损伤,产生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智力不足、心理障碍。

2.家庭因素:对残疾儿童的降临,家长心理准备不足,怨恨、烦恼,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不知所措,要么百般宠爱,要么放任不管,缺乏培养意识。

3.学校因素:学校确立的教育目标没有从残疾儿童实际出发,把特殊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加重了残疾儿童学习负担,压抑了学习兴趣。

4.社会因素:对残疾人的歧视,至今仍一定程度存在,社会上成年残疾人中不良思想和行为对残疾儿童有着影响和诱惑作用。

残疾儿童的心理状态除了遗传和疾病因素外,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在他们的

家庭和儿童在学校生活方式,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美的心灵,这对残疾儿童人格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良好教育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作为教师应根据残疾儿童个别差异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残障儿童从中学到更多知识,消除畏惧紧张的情绪,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有意义,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让学生在内心产生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一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贡献。

培养残疾学生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乐于与周围健全人接触,对老师,长辈有礼貌,遵守学校纪律,个人服从集体,不搞特殊化,热爱社会。

已经在康复学校学习的儿童,作为学校应有计划地为他们创建社会交往环境,组织残疾儿童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和健全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使听障儿童在交往参与中不断克服自卑心理,不断丰富残疾儿童的精神健康的思想情感,让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共享蓝天。

篇三:《手拉手活动》

手拉手活动

“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 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手拉手、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手拉手、身体健康的和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各民族少年儿童手拉手,使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少年儿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手拉手”通过以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寄一本好的书报或文具、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有条件的看望一次小伙伴等“五个一”具体活动,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起

来。 目录

编辑本段实践教育活动

“手拉手”互助活动作为一项少年儿童广泛参与的实践教育活动,以特有的吸引力,引导少年儿童走出自我,关心他人,走出家庭,面向社会,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甘露滋润了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以特有的感召力,带动了辅导员、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手拉手”,把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社会新风传到四面八方;以特有的凝聚力,构筑着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团结奋斗的钢铁长城,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手拉手活动图片

编辑本段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功能

少先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阵地,“手拉手”不仅具体化、深化了这一功能,而且还进一步弥补了学校、家庭教育的某些不足。

第一,“手拉手”帮助孩子们去关注自我以外、身边以外的人和事,这在当今我国城市儿童“独生子女社会”条件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手拉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国情,把对祖国的理解从书本扩展到现实生活,帮助他们真正读懂中国这本书。

第三,“手拉手”帮助孩子们在与不熟悉的世界和个人的交往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尤其是“关注”的实践使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

第四,“手拉手”帮助孩子们结交更多的朋友。

编辑本段手拉手丰富的教育内涵

1.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要通过“手拉手”帮助孩子认识祖国,了解国情,使城镇的孩子了解认识中国农村的现状,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农村的孩子了解接触改革开放后的城镇生活和建设新貌,树立改变家乡面貌的使命感。

2.关心爱护他人及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互相关心爱护,为人民服务,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要通过“手拉手”去强化这种意识,将孩子们拉手的简单兴趣、好奇心引导上升为一种认识、一种境界、一种自觉的行为。

3.包纳他人的良好人际关系教育。独生子女要克服孤独感,需要少先队组织为其提供交往的实践。“手拉手”正是非常良好的一种交往实践形式。它帮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出“自我封闭”的角落,学会与陌生人交往,逐步建立亲密关系,这些都有效地满足了孩子们自身成长的需要。

4.社会实践的尝试和教育。“手拉手”互相通信、互相访问,为孩子们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孩子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同样需要教育者悉心指导。

5.良好的现代生活品质教育。“手拉手”可以帮助城镇的孩子学习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而农村的孩子则通过“手拉

手”,触摸到现代生活气息,这对于提高双方的生活品质将会起重要作用。 如果进一步认真挖掘,“手拉手”互助活动还有许多内容。从这一活动对培育一代新人的作用,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对整个社会发展建设的作用等角度去分析,无疑还有更多的丰富内涵有待发掘和充实。

编辑本段深化手拉手活动的思路

“手拉手”互助活动必须深入,这无论是从社会需要角度还是从队员个人发展角度讲,都是十分必要的。深化“手拉手”教育活动有如下一些思路可供参考:

1.使“手拉手”结对活动经常化。结对以后,要紧紧围绕“拉起手后做什么”的问题,深入开展教育活动,避免一哄而起、只求数量不讲质量的现象。

2.建立一些服务性的中介机构。为愿意拉手的队员提供服务,使更多的孩子能够拉起手来。{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手拉手活动意义}.

3.深入指导“手拉手”后的具体活动。要具体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除了通信、送书外,还可以逐步发展到互访,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开展竞赛、互相帮助等等,不断推出活动开展较好的结对典型,指导全局工作。

4.根据少先队员的特点和思想特征,从活动形式、方法到内容上要有所发展、变化。

5.与社会救助活动结合起来,促进成人、社会机构、组织、团体、区域之间的“手拉手”活动,使其更充分地发挥少先队员小主人的作用,促进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小先锋。

6.推动队员扩大拉手的范围。可以与周围社区的同龄人与海外华人小朋友、与少数民族小朋友,也可以与贫困地区的大朋友,与一切需要帮助、理解、认识的人拉起手来,通过“手拉手”,架起少年儿童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

7.重视城乡儿童“手拉手”后心理的调适和思想的引导。“手拉手”给城乡双方儿童打开了一扇新的生活之窗,他们会从中获得许多过去未有过的经验和收获,也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诸如埋怨不公平或者庆幸自己出身好等不良心态的想法。教育者要悉心观察孩子们的反映,扎扎实实地做好引导工作。

8.把“手拉手”活动与“五自”活动结合起来。城乡双方共同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五自”的题词作为行动的指导,联手搞活动,共同搞竞赛,最终达到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目的。

“手拉手”互助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在九十年代创出的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的名牌活动,要使其保持恒久的魅力,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活动质量,不断创新,在发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上下功夫。

编辑本段历史{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手拉手活动意义}.

198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里村小学少先队与贫困井陉县雁过口小学结成了手拉手姊妹学校。同年六一前夕,东里村小学、八一小学、合作路小学少先队联合在《中国少年报》向全国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让山区小伙

伴和我们共享节日的快乐》,要和贫困山区的小伙伴开展“手拉手”活动,一起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这就是全国最早的“手拉手”活动。5年后的1990年,中国少年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式在全国开展了“全国城乡小伙伴共同投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活动。此项活动简称“手拉手”。1994年全国少工委将“手拉手”纳入“跨世纪雏鹰行动”,并赋予更丰富更新的内容。迄今为止手拉手活动已经开展了20年了,我认为它的原始概念应该这样理解:“手拉手”活动是城市和农村的少年儿童通过相互走访、书信往来或者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等方式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的一种少先队活动形式。

编辑本段概念诠释

经过20年来的发展随着手拉手的活动群体以及活动方式的变化,现在“手拉手”的概念应该这样诠释:“手拉手”活动是城市与农村少年儿童、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儿童(比如东部改革开放前沿地区与西部地区儿童、健康与残疾儿童、城市与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儿童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处于不同区域但是具有相同教育目标的少先队组织(比如全国雷锋学校手拉手夏令营)等不同类型的少年儿童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流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的一种少先队教育活动。

篇四:《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关爱残疾孩子工作计划

残疾孩子同样也是祖国的花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虽然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创伤,但学校这个大家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应该有一些特殊的待遇,以弥补他们先天的不足和心灵的抚慰。本班学生罗婷、江祥焱,属智力残疾孩子,虽然在普通学校普通班就读,但他们需要的是特殊教育。为此,对于随读的两位残疾学生,为他们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工作计划。

一、健全关爱档案,便于信息捕捉。

对残疾孩子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二、付出真情关爱,努力做到“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残疾孩子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同学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比如在数学学习辅导上,可以借助直观,使智力残疾孩子掌握计算的有关概念、法则和定律。计算能力既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将来智力残疾孩子适应社会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但是智力残疾孩子由于抽象概括能力差和言语发展迟缓,导致他们对算理算法理解困难,计算技能难以形成,运用也不灵活,因此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要从加强概念、法则教学入手,强化计算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残疾孩子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同学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残疾孩子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同学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残疾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三、加强家校联系,力争取得多方合力。

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做好家访,及时了解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做好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同时甄选优秀学生与残疾孩子结

对子手拉手,形成良好的帮扶氛围。

关爱残疾孩子,不单是家庭与学校的事,也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提高认识,做出积极努力,使残疾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篇五:《手拉手活动》

高桥乡初级中学“爱心守护 希望同行 ”

留守儿童手拉手帮扶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和意义

“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农村基层群体,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校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根据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7月,我校留守儿童占校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主要分布在各乡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情感的呵护和思想认识的引导,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留守青少年群体出现的问题是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有利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加快农村家庭的脱贫致富,有利于维护和谐校园建设大局。

本次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本着“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营造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进一步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爱心守护 希望同行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大手拉小手”优秀青年牵手留守少年儿童活动,充分借助镇内杰青、劳模、青联委员、当地知名人士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帮扶和关爱行动,从学习、生活和精神等方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动员青年干部、团干、少工干部、志愿者、学生,并广泛联系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活动,担任“爱心志愿辅导员”并和帮扶对象签订“爱心结对卡”,通过开展“五个一” 活动(即:1、每个月了解一次留守儿童在校表现情况;2、每月与留守儿童通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谈心;3、每学期陪留守儿童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

4、每学期资助一批学习用品;5、每年帮助留守儿童学会一项技能或新本领),达到“一对一”长期持续的定向帮扶目的,

(二)招募“爱心志愿者”,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开展辅导帮扶活动{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手拉手活动意义}.

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青年教师活动的重要内容,发动青年教师在各班学生中招募“爱心志愿者”,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专门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学习、心理、法律和平安自护等方面的辅导帮扶工作。

(三)开展“少先队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

按照“就近就便、重在实效”的“手拉手”互助活动原则,发动同乡、同村或同校的少年儿童和“留守儿童”结交成为“手拉手”

小伙伴,开展 “少先队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通过共读一本好书、互通一封书信、同过一次队日等活动,密切小伙伴之间的感情,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与亲情。进一步深化“手拉手”活动内涵,为不同群体、不同学校儿童之间、少年儿童与社会各界搭建奉献爱心、帮困助学的桥梁。通过发动各级机关单位、企业和广大热心人士捐书、赠书、读书等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为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等困难少年儿童群体送去爱心和希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

四、主要任务目标

根据目前在校困难留守儿童实际情况,结对帮扶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儿童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

2.生活失助。部分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缺乏照顾,生活水平低。

3.心理失衡。部分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外出,缺乏正确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4.亲情失落。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强烈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性格自卑。

5.安全失保。留守儿童缺少亲人照料,自护意识淡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五、方法步骤

行动分三个阶段:

2015年9月-11月为准备阶段,对本地留守儿童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切实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并做好计划部署。

2015年12月-2016年4月为实施阶段,陆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相关活动。

2016年5月为总结阶段。通过召开经验介绍座谈会、工作目标考核等形式,探索关爱行动深入开展的方法和措施。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家庭社会方方面面。我校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数量多、分布广,各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紧密协作,将这项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统筹部署,精心组织,在本班积极发动招募“爱心志愿辅导员”,做好活动策划,确保此项活动有序高效。

2.务求实效,形成机制。各班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以少年儿童为本,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为留守儿童群体提供多样化的帮助,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团队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温暖。同时积极探索帮扶队伍、资金来源、激励措施等方面的机制化建设,努力形成长效帮扶机制。在结对关爱行动中,各团队组织要建立结对信息库,定期了解结对情况,摸索经验,指导结对的志愿者通过家访、慰问、谈心、赠送学习用品、捐助学款等方式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3.挖掘典型,注重宣传。各班要充分发挥团内宣传载体的作用,要积极宣传留守儿童中自强自立的优秀典型,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志愿者先进事迹,宣传基层团队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在全校形成关心、爱护、帮助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4.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班要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为“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建立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将“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志愿服务工作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把这项工作建设成为服务困难青少年群体的重点工程和品牌行动。

2015

年9月18日 高桥中学

篇六:《关爱残疾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残疾孩子工作总结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孩子由于自身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根据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孩子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现总结如下。

1、建立了残疾孩子关爱档案。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孩子的底数,建立残疾孩子的专门档案。

2、健全残疾孩子的谈心制度。经常与孩子谈心,随时掌握残疾孩子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不时与残疾孩子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关爱残疾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 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残疾孩子的情况,帮助 做好残疾孩子的思想工作。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注重对关爱残疾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与残疾孩子交流,做到细致入微,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残疾孩子积极参加班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和学校、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

4、加强与残疾孩子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充分沟通,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残疾孩子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残疾孩子努力学习,自爱自强。遇到重大事情,老师及时与残疾孩子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爱残疾孩子,携手一起成长,“教育就是爱的工程,有爱才能走得更远”,和残疾孩子手拉手,努力实现残疾孩子“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让孩子的成长更美丽!

篇七:《关爱残疾孩子 走近特殊教育》

关爱残疾孩子 走近特殊教育

(2011-05-25 11:57:58)

转载

签:

谈 ▼ 分类:工作笔记

特殊孩子的家长对孩子更为用心,每天都会为孩子写下成长记录。

“可爱的孩子们不在乎汗水湿透小衣衫,以天真无邪的笑脸向命运挑战。枫叶红了的时候,

我们看到了期盼的果实。小迪打开了心灵封闭的窗户,和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小斐变得越

来越灵活,自己吃饭穿衣玩玩具;小雨终于坐了下来,认真地画画、写字„„”这是一个智

障孩子家长写的诗,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残疾孩子亦然,在第21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本

报记者也走进了一群特殊的孩子和家长以及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中间,从各方面了解了这个

平常不为人知的群体里的感人故事。

无忧的孩子 沉重的家

一样的年龄,一样都是父母的宝贝,走进西安市蓝海豚特殊教育中心,记者看到这里的

孩子和普通幼儿园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天真可爱,在教室和楼道里玩耍,唯一不同的

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长陪在身边,孩子的一日生活和康复训练都是在家长的全程陪同下进

行的,据老师们介绍,从外表看,他们这里的孩子看着都很正常,也很漂亮,但他们都是孤

独症、智障儿童,每个孩子情况都不尽相同,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康复教育计划,正常孩子

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就能够学会的行为,对于这些孩子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建立,

这里的孩子许多都有语言障碍,他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以情绪就常常不容易控制,

孩子们因为个体的差异,很难像普通幼儿园那样进行集体教学,记者看到在个训课时,孩子

们单独和老师一对一的在小隔室里上课,老师通过指令训练着孩子的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能

力。这里的老师告诉记者,孤独症孩子的教育训练“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万里长征”,孩子

的变化是非常细微的。这种孩子其实他们自己内心是很快乐的,只是家长的压力很大,最痛

苦的是家长。在这里,记者注意到一个叫轩轩的男孩,他五岁了,长的算是一个小帅哥,大

大的眼睛很机灵,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这本来算是一对幸福的母子,但和

这位妈妈交流时,她流出了心酸的泪水,这个可爱的孩子不仅患有孤独症,而且还有癫痫病,

每天除了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之外,还要吃许多治疗癫痫病的药,药物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时

的许多内容是相克的,孩子常常处于极度痛苦的状态。现在妈妈最担心的是孩子以后去哪里

上小学,普通小学肯定是进不去,西安市的启智学校虽然属于义务教育,但因为名额太少,

而且收的都是恢复比较好的孩子,所以大多数该享受义务教育的特殊孩子还是无缘享受自己

的权利。而且这些孩子也无法享受任何的社会保险,所有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只能家长

来独自承受。

特教=教师 康复指导师 训练师 保姆

特殊教师的得名,源于他们服务对象的特别:他们的学生,清一色都是那些因为先天或

后天的种种不良因素导致的精神智力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发育性障碍儿

童。老师们说:“他们在社会适应能力、认知理解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方

面受损或低下,很多时候需要特教老师一对一地进行辅导和帮助。”在记者问到老师们的职

业理想时,这些年轻的女老师们沉默了,她们说:“很少想过,每天只想着如何让孩子进步

和改变。看到孩子们有了改变,我们和家长一样欣慰。”

所以,跨入这个行业的基本门槛就是无穷大的爱心和对职业的认知度。

在日常的康复教学工作中,特教老师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改善孩子存在的障碍,提高

能力。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首先需要采用相关专业的评估系统对每一个孩子进行测评,了

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状况、障碍程度、生长发育史、家庭背景等资料,制定较为合理的个别{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手拉手活动意义}.

化教育训练目标、计划,设计训练活动的内容和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孩子

在课程中的反应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很多时候,老师要根据某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单

独设计一整套课程、教材、教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备等等。这种差异化对待,实际

上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补偿缺陷、减轻障碍、提高能力和发展优势的教育。这就要求

特教老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超强的责任感和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

老师们说:“与普通教师不同,作为一名特教,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付出更多的时间

和精力。因为特殊教育更重视早期教育,儿童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智力和语言能力越容

易开发,如果错过了最佳教育期,对特殊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来说,后续的努力往往是事倍

功半的。”

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特教老师往往要在同一时段兼具教师、康复指导师、训练师以及

保姆等多重身份。特殊的学生构成和年龄层构成,决定了特殊教师的繁重工作量。面对孩子

的发展和目前尚不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尤其以民办特殊教师更为

严重。据记者了解,西安市特教老师的待遇普遍都很低,而且大多没有编制,不享受普通教

师的任何福利。每天和家长在一起,面对家长沉重的期待,老师的精神压力会更大。老师们

说这个行业是一个阳光事业,但前途却很渺茫,甚至找不到出路。

无论怎样,他都是我永远的孩子

在采访到孩子家长时,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有着不同的状态,有的谈起孩子会潸然泪下,

有的则会低下头长长的叹息,有的面对现实已经比较坦然和乐观,但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他

们却流露出一种共性,那就是流淌在心底的对孩子永不放弃的爱和执着。“无论怎样,他都

是我永远的孩子”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他们比普通家长更加用心,每天都会对孩子的表现

进行分析记录,总结,和老师沟通,给孩子写成长日记,老师们笑着说,如果中国所有的家

长都能像特殊孩子家长那样对孩子用心,教作会容易做的多。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些坚强

的父母的心灵语录:

“自从孩子被确诊为智障后,我便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带孩子来到康复机构,一直陪在他

的身边,为了在最佳治疗期内让孩子得到康复,我一直在争分夺秒,努力地配合老师帮助孩

子学习和进步,孩子每天的进步对我来说都是大大的惊喜。我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

——小费妈

“以前我不愿带孩子出去,怕看到别人异样的眼神,怕孩子被人歧视,仔细想想,这是

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对孩子来说是残忍的,我尝试着“只要自己改变,孩子就能改变”。

现在的我越来越能包容孩子、理解孩子、爱孩子。甚至有时觉得孩子现在这样就挺好,不奢

求让他成为“正常”孩子,因为他比正常孩子快乐、自在,每当看到他天真的笑脸,就觉得

自己好幸福,孩子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 小武爸

“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份特殊的礼物,拥有一个特殊的孩子,不是父母的错,孩子

更没有错,错的是世俗的眼光,这些孩子他们只是以不同的生命特质存在着,他们同样也是

天使,如果每个人能给这些孩子一些宽容和爱,能以平常心来接纳他们,孩子的生活也许会

越来越好。”

——小强妈

“有了一个特殊的孩子,我的神经曾几欲崩溃,但从痛苦的深渊里挣脱出来之后,我开

始全身心的,由衷的去爱护,去接纳这个老天给我的特殊礼物。在这期间,当老师们告诉我,

我的孩子各方面发展极不均衡时,我认真的记录,没有惊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