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的表现


篇一:《中毒!!!五个症状告诉你是否煤气中毒》

中毒!!!五个症状告诉你是否煤气中毒

严重煤气中毒可谓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越早察觉越好。

如何知道是否煤气中毒?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主任陈祖辉表示,要想判断是否煤气中毒,临床可根据患者是否有一氧化碳接触史、是否有突然昏迷或者皮肤黏膜是否呈樱桃红色改变等作出诊断。

严重煤气中毒可谓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越早察觉越好。然而,从近日全国多发的煤气中毒案例来看,多数中毒者察觉时已无力脱险,甚至有的患者还认为头痛、头晕症是感冒所致,结果将自己暴露于危险之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及早发现异常,拯救自己? 400X300_67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主任陈祖辉

5个症状帮你判断是否煤气中毒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主任陈祖辉表示,要想判断是否煤气中毒,临床可根据患者是否有一氧化碳接触史、是否有突然昏迷或者皮肤黏膜是否呈樱桃红色改变等作出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产生煤气的条件及接触史。职业性中毒常为集体性,生活性中毒常为冬季生火取暖而室内通风不良所致,同室人也有中毒表现,使用热水器也是煤气中毒的重要原因。

2.轻度中毒者有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恶心,呕吐及视力模糊。

3.病情严重者皮肤呈樱桃红色,呼吸及脉搏加快,四肢张力增强,意识障碍,处于深昏迷甚至呈尸厥状态,最终因肺衰、心衰而死亡。

4.严重患者抢救苏醒后,经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迟发性脑病症状,表现为痴呆木僵、震颤麻痹、偏瘫、癫痫发作、感觉运动障碍等。

5.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呈阳性反应。轻度中毒血液HBCO浓度为10%~30%,中度中毒血液HBCO浓度为30%~40%,重度中毒血液COHB浓度可高达50%。 此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医学检查加以确定:

1.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正常人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可达5%~10%,其中有少量来自内源性一氧化碳,约占O.4%~O.7%。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可高于30%,严重中毒时可高于50%。需要注意的是,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必须及时,最好在8小时内。因为脱离一氧化碳接触8小时后,碳氧血红蛋白即可降至正常,且与临床症状可不呈平行关系。

2.脑电图

据报道,54%~97%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可以发现异常脑电图,表现为低波幅、慢波增多。一般以额部及颞部的θ波及δ波多见,常与临床上的意识障碍有关。有些昏迷

患者还可出现特殊的三相波,类似肝昏迷时的波型;假性阵发性棘慢波或表现为慢的棘波和慢波。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后期出现智能障碍脑电图的异常可长期存在。

3.大脑诱发电位检查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性期及迟发脑病者可见视觉诱发电位VEP100潜时延长,异常率分别为50%和68%,恢复期则可分别降至5%及22%。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可见N32等中长潜时成分选择性受损,两类患者的异常率皆超过70%,并随意识好转而恢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异常与意识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与中毒病情的结局相平行。

4.脑影像学检查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于急性期和出现迟发脑病时进行颅脑CT检查可见主要异常为双侧大脑皮质下白质及苍白球或内囊出现大致对称的密度减低区,后期可见脑室扩大或脑沟增宽,异常率分别为41.2%和87.5%。脑CT无异常者预后较好,有CT异常者其昏迷时间大都超过48小时。但迟发脑病早期并无CT改变。上述CT异常一般在迟发脑病症状出现2周后方可查见,故不如脑诱发电位及脑电图敏感。

5.血、尿、脑脊液常规化验

化验结果可见周围血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重度中毒时白细胞数高于18×109/L者预后严重。1/5的患者可出现尿糖,40%的患者尿蛋白呈阳性。脑脊液压力及常规多数正常。

6.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ALT活性及非蛋白氮一过性升高。乳酸盐及乳酸脱氢酶活性于急性中毒后即增高。血清AST活性于早期也开始增高,24小时升至最高值,如超过正常值3倍时,常提示病情严重或有合并症存在。合并横纹肌溶解症时,血中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明显增高,血气检查可见血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可正常,血pH降低或正常,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常有代偿性下降血钾可降低。

7.心电图

部分患者可出现ST-T改变,也可见到室性期前收缩、传导阻滞或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通讯员:张灿城)

篇二:《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与空气混合达12.5%时,还可能产生爆炸。

一、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其一氧化碳量为25%~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4%~8%,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5)其他如矿井下爆破产生的炮烟,化肥厂使用煤气为原料,设备故障、管道漏气等均可造成煤气中毒。

二、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流,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三、识别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轻度中毒

在上述可能产生大量煤气的环境中,感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心慌、全身乏力,这时如能觉察到是煤气中毒,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尚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能及时识别,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

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引起中毒,日上三竿才被发觉,此时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

极度危重者,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死,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呆、瘫痪,丧失工作、生活能力。

四、决定煤气中毒轻重程度的因素

(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和接触时间。

(2)患者所处的状态。

(3)婴幼儿在同样环境条件下较成人易于中毒。

(4)个人身体状况:原有慢性病如贫血、心脏病,可较其他人中毒程度重。

五、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应尽快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4)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5)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7)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8)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详见第三章第十二节“高压氧疗法在急救中的应用”。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要点

①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②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③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④呼叫120急救服务。

⑤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在安装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和修补。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筒。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要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要及时清理或修补。 3、屋内务必安装风斗,风斗应安装在门窗的最上方,要经常检查风斗、烟筒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理。 4、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 6、每天晚上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风斗是否畅通。

资料文献

罗华;煤气中毒以后……[N];保健时报;2004年 赵燕;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

一氧化碳(CO)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无法用五官感知的有毒气体,能抑制血液的携氧能力。一般人在意外中毒时无法自我察觉,往往被发现时已进入昏迷状态,酿成重大伤害甚至死亡。因此称之为家庭中的“隐形杀手”,一点也不过分。

一氧化碳报警器是由主机(气体控制区)和气体探测器组成的。一氧化碳报警器是通过一氧化碳传感器感应空气中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转变成电信号传输给气体控制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提醒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一氧化碳报警器属于分线制,即一个主机可以接多个探头,用户可以根据场所的大小或探测点的个数选择几路。一氧化碳报警器的探测器是工业隔爆型的,安装在一氧化碳易泄漏的地

方,主机安装在值班室或办公室等人员常在在的地方,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报警器预设的报警值时,报警器会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同时报警器输出信号可以启动风机,电磁阀,喷淋等安全应急措施,保证了安全生产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检测原理:半导体式/电化学式/催化燃烧式 进口传感器

一氧化碳(CO)是一种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含二价铁的呼吸酶结合,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将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血红蛋白(O2Hb)被输送到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参与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将进入机体血液。进入血液的一氧化碳,优先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COHb),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碳氧血红蛋白 (COHb)的解离速度只是氧血红蛋白(O2Hb)的1/3600。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降低了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O2Hb)的解析和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此外,机体内的血红蛋白(Hb)的代谢过程,也能产生一氧化碳,形成内源性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正常机体内,一般碳氧血红蛋白(COHb)只占0.4~1.0%,贫血患者则会更高一些。

一氧化碳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和机体吸收高浓度一氧化碳空气的时间长短。一氧化碳中毒者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 (COHb)的含量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关系,中毒的严重程度则与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 (COHb)含量有直接关系。

心脏和大脑是与人的生命最密切的组织和器官,心脏和大脑对机体供氧不足的反应特别敏感。因此,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机体组织缺氧,对心脏和大脑的影响最为显著。

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ppm,10分钟过后,人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 (COHb)可达到2%以上,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反应,例如,行动迟缓,意识不清。如果一氧化碳浓度达到30ppm,人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可达到5%左右,可导致视觉和听力障碍;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达到10%以上时,机体将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例如,头痛、眩晕、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等。

由于一氧化碳在肌肉中的累积效应,即使在停止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后,在数日之内,人体仍然会感觉到肌肉无力。一氧化碳中毒对大脑皮层的伤害最为严重,常常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

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当碳氧血红蛋白(COHb)达到5%以上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COHb达到10%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25%,心肌摄取氧的数量减少,导致某些组织细胞内的氧化酶系统活动停止。一氧化碳中毒还会引起血管内的脂类物质累积量增加,导致动脉硬化症。动脉硬化症患者,更容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2.5%,甚至1.7%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就可能使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时间大大缩短。

人体内正常水平的COHb含量为0.5%左右,安全阈值约为10%。当COHb含量达到25%~30%时,显示中毒症状,几小时后陷入昏迷。当COHb含量达到70%时,即刻死亡。血液中的COHb含量达到30%~40% 时,血液呈现樱红色,皮肤、指甲、粘膜及口唇部均有显示。同时,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甚至突然昏倒。深度中毒者出现惊厥,脑和肺部出现水肿,心肌受到损害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极易导致死亡。

美国卫生部门把碳氧血红蛋白(COHb)不超过2%作为制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限值标准的依据。考虑到老人、儿童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安全,我国环境卫生部门规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的日平均浓度不得超过1毫克/立方米(0.8ppm);一次测定最高容许浓度为3毫克/立方米(2.4ppm)。 2011-07-14 23:55liuluhuia|三级

瓦斯泄漏报警器是非常重要的瓦斯安全设备,它是安全使用城市瓦斯的最后一道保护。瓦斯泄漏报警器通过气体传感器探测周围环境中的低浓度可瓦斯体,通过采样电路,将探测信号用模拟量或数字量传递给控制器或控制电路,当可瓦斯体浓度超过控制器或控制电路中设定的值时,控制器通过执行器或执行电路发出报警信号或执行关闭瓦斯阀门等动作。可瓦斯体报警器的探测可瓦斯体的传感器主要有氧化物半导体型、催化燃烧型、热线型气体传感器,还有少量的其他类型,如化学电池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都是通过对周围环境中的可瓦斯体的吸附,在传感器表面产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造成传感器的电物理特性的改变. 报警器为什么能知道瓦斯泄漏?瓦斯报警器的核心是气体传感器,俗称“电子鼻”。这是一个独特的电阻,当“闻”到瓦斯时,传感器电阻随瓦斯浓度而变化,瓦斯达到一定浓度,电阻达到一定水平时,传感器就可以发出声光报警。什么叫声光报警?瓦斯泄漏使室内浓度达到报警器浓度后,报警器的红色指示灯亮,蜂鸣器发出“辟-辟-”的报警声,所以叫做声光报警。瓦斯报警器为什么有有效期?质量不过关的传感器,一般1-2年性能就下降,因而丧失报警器的安全型。报警其中的其它电子元件(例如变压器、电容器、晶体管等)得寿命都有限,所以,连先进国家也规定有效期最多五年。为保安全,五年到期后必须更换新的报警器。 其主要有主要有4个部分:感应器;信号放大器;报警器;电源.

感应器主要有气敏电阻或气敏半导体.报警器有声的光的声光并用的.

瓦斯泄漏,感应器感应出电信号,送到放大器放大,放大了的信号推动报警器工作. .希望大家多多支

传感器 变送器 智能数显控制器应用手册

作者:任致程 编

出版:中国电力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

本手册收集了毒气/氧气检测探头、压力传感器、接近开关、热电偶、热电阻、流量等传感器27种;温度、液位、压力、防腐防雷液位、微型电流/电压互感器、电力转换、工业信号转换等变送器50种;电力数字表、电力数字控制器、温度智能数字表与控制器、流量智能数字显示与控制器、长度/线速,计数/转速数显控制器、数字显示时间继电器、巡回数字显

篇三:《煤气中毒的处理措施》

煤气中毒、着火、爆炸。

煤气中毒的处理措施:

煤气中毒事故的救护

1、及时报告和组织指挥

①发生煤气中毒后要立即打电话通知厂调度、煤气防护站,将中毒的人数、时间、地点、中毒程度汇报清楚。

②煤气防护站应尽快组织好抢救人员,携带救护工具、设施,迅速赶赴现场;进入煤气危险区的抢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③同时现场还要立即通知附近医院、卫生所或保健站派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④监测人员要赶赴现场,采集空气样品,分析一氧化碳浓度,为医师诊断抢救患者提供依据。

⑤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2、准确救护

①发生煤气中毒后,在及时报告的同时,应立即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危险区域外上风侧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

②对于轻度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症状的,吸人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补氧,其症状即可消失。经观察有异常表现时,可送附近医院或门诊所治疗。 ③对中度中毒患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的,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龙钢医院人员到现场急救。并采取以下措施:将中毒者双肩垫高15cm,四肢伸开,头部尽量后仰,面部转向一侧,利于呼吸畅通;适当保暖,以防受凉;在中毒者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使中毒者吸氧气,使用苏生器的自主呼吸功能调整好进气量,观察中毒者的吸氧情况。

④对重度中毒患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呼吸停止等症状,应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抢救者要避免吸人中毒者呼出的气体。或使用苏生器的强制呼吸功能,成人12—16次/min。

对于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术功能。

在抢救过程中未经医务人员允许,不得停止抢救。

⑤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应避免搬动、颠簸,尽量在现场进行抢救,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进行高压氧舱等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

3、中毒人员的搬运

抢救煤气中毒患者,应禁止采用大声呼叫、用力摇撼、生拉硬搬等不正确的搬运方法,这样不仅无助于抢救,而且可使病情加重。

采取双人拉车式、双人平托式、单人肩扛式等法进行搬运,有条件话,可采用担架运送法。

1.双人拉车式(见图)

①将中毒者面部向上,并使其两臂在胸前交叉。

②将中毒者上半身扶起,两名抢救人员各架一只手臂将其架起,其中一人迅速转至身后将中毒者腰部抱紧。

③另一人站于中毒者两腿之间,从膝关节上将其两腿夹于自己两腋下,迅速将中毒者抬出煤气危险区域。

④从高处向下搬运时,前后两人要配合好。

2、双人平托式(见图)

①将中毒者平放,使其面部向上,以免摔倒和撞伤。

②两名抢救人员站于中毒者一侧或两侧,分别将双臂伸人中毒者颈背部和臀部下,同时将其平托起,离开煤气危险区域。

3.单人肩扛式

①将中毒者平放,面部向上并使其两小臂胸前交叉。

②将中毒者上身扶起,右手抓住其左小臂,头部从其腋下钻进,将其拱起,左臂将其腿抱在怀里,将中毒者扛起运离煤气区域。

③搬运中不要压住氧气呼吸器软管并要防止撞伤。

四、心肺复苏法简介

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按压法两种急救方法。因为心跳和呼吸相互联系,心跳停止了,呼吸很快就会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所以,呼吸和心脏跳动是人体存活的基本特征。

采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以维持中毒者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是:通畅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通畅气道

中毒者呼吸停止时,最主要的是要始终确保其气道通畅;解开中毒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物,如:领子、衣扣、腰带、袖口等,以保证呼吸通畅。若发现中毒者口内有异物,则应清理口腔阻塞。即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并迅速用一个或两个手指从口角处插入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防止将异物推向咽喉深处。

采用使中毒者鼻孔朝天、头后仰的“仰头抬颌法”通畅气道。具体做法是用一只手放在中毒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中毒者下颅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此时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为保持这一姿势,应在肩胛骨下垫衣服或其他软质物品,垫高约10~12cm,使头稍后仰。禁止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中毒者头下,因为头部太高更会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

2.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有口对口(鼻)式、压背式、振臂式和苏生器法。

(1)口对口(鼻)式:

①在保持气道畅通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中毒者额上那只手捏住其鼻翼,深深地吸足气后,与中毒者口对口接合并贴近吹气,然后放松换气、如此反复进行(如图所示)。开始时(均在不用气情况下)可先快速连续而大口地吹气4次(每次用1~1.5s)。经4次吹气后观察中毒者胸部有无起伏状,同时测试其颈动脉,若仍无搏动,便可判断为心跳已停止,此时应立即同时施行胸外按压。

②除开始施行时的4次大口吹气外。此后正常的口对口吹气量均不需过大(但应达800~1200mL),以免引起胃膨胀。施行速度约每分钟12~15次,对儿童为每分钟20次。吹气和放松时,应注意中毒者胸部要有起伏状呼吸动作。吹气中如遇有较大阻力,便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气道不畅,需及时纠正。

③同时应通知医生到现场急救,可根据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情况进行药物急救或针灸少商、内关、十宜、人中、涌泉、劳宫等穴位。

④中毒者如牙关紧闭且无法弄开时,可改为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时,要将中毒者嘴唇紧闭以防止漏气。

(2)压背式 使中毒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舌头凭借重力略向外坠,不至于堵塞呼吸道,使空气能较通畅地出入,患者一臂枕于头下,一臂向外伸开,使胸

部舒展,救护者面向中毒者头侧,两腿屈膝跪在中毒者大腿两旁,把双手平放在背部肩胛骨下角(第七对肋骨)脊柱两旁,救护者俯身向前,用力向下并稍向前推压,当救护者的肩膀向下移动到与中毒者肩膀成一垂直面时,就不再用力。救护者向下前推压过程中,将中毒者肺内的空气压出,造成呼气;然后,救护者双手放松(但手不必离开背部),身体随之向后回到原来位置这时外部空气进入中毒者肺内,造成吸气。如此反复有节律地一压—松,每分钟16~19次。

此法对有心跳而没有呼吸,不需要同时作心脏按压的情况,仍是一种较好的人工呼吸法。

(3)振臂式 救护者双腿跪于中毒者头部两侧,握住中毒者双手肘部稍下处,用力均匀地举起超过头部后拉开成180°,然后把患者双肘向其前胸部两侧压迫。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4—16次,最多不超过18次。

(4)苏生器 利用苏生器中的人工肺,有节奏地交替将氧气输入患者肺内,然后又将肺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抽出,适用于呼吸麻痹、窒息或呼吸功能丧失、半丧失人员的急救。

在中毒者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使用苏生器的自主呼吸功能调整好进气量,观察中毒者的吸氧情况;对无自主呼吸的中毒者,使用强制呼吸功能,成人12~16次/rain,在输氧的情况下送医院抢救。

篇四:《预防煤气中毒安全小常识》

预防煤气中毒安全小常识

冬季即将到来,请各部门做好防止煤气中毒常识的宣传工作,各部门组织学习《预防煤气中毒安全小常识》的学习,并做好培训记录。公司预防煤气中毒的重点部位是锅炉房,经检测锅炉房特别是锅炉房烟道附近一氧化碳浓度非常高,存在煤气中毒的风险,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此项隐患整改工作,公司所有人员出入锅炉房时要注意防范煤气中毒。

一、什么是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二、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锅炉房使用燃煤锅炉,室内用炭火锅涮肉、烧烤用餐,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烟筒堵塞,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三、怎样识别一氧化碳中毒

1、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智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六、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不要贸然施救,尤其是在较为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以免施救人员中毒造成事故扩大。要大声呼喊,引起周围人员注意,煤气(一氧化碳)比空气略轻,先充满上部空间,施救或逃生时应弯腰前行。

2、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5、对中毒较轻的病人,可以让他喝些浓茶,鲜萝卜汁和绿豆汤等。

6、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让病人平躺下,解开衣扣和裤带。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7、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还可以针炙,针炙时可刺入人中、足三里、十宣等穴位。

8、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9、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10、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七、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1、合理使用煤炉,装上烟筒并使其完整,正确安装风斗。

2、伸向窗外的部分要加上防风帽。

3、煤炉、烟筒一定要密封。架设在室内、用于通煤气的炉筒各接口处,必须要用双层塑料胶带或黑布胶带缠绕使其封闭,而炉筒各接口处要顺向连接并保持一致,以防煤炭燃烧产生的液体倒流,影响通气、腐蚀炉具,而且这样安装也不利于通风。

4、煤炉通风口要直对门口方向,夜间用煤球封火时应适当留通风口,千万不可封死所有通风的地方,用于封火的燃煤量也要适中。

5、白天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6、由于蜂窝煤燃烧产生的煤气液体酸性很强,容易腐蚀铁皮炉筒,为防止不断脱落的铁锈堵塞

2 / 3{煤气中毒的表现}.

煤炉的排气口,使用时最好三四天清理一次杂物,并轻轻敲击炉筒,让即将脱落的铁锈脱落并清理干净,以防烟灰堵塞烟筒,影响煤气出路。

7、选购蜂窝煤时要注意,优质,也就是毒气很小的煤球色发蓝,而劣质蜂窝煤色泽发黑。从燃烧过程看,劣质煤燃烧过的废煤球有点发红,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而优质煤燃烧过的废煤球整体发白且产生的废气无害。

8、装有土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