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老大


篇一:《家中老大》

家中老大

父母兄弟都称我老大,然而侄儿侄女一直以来却喊我二爷。

原因是在我之上有一个长我两岁的姐姐,她在家中排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老大,而我是家中长子,男孩中排行第一,姐姐出嫁后,我也变成名副其实的老大了。

仔细想想,姐姐这个老大当得苦,当得称职,而我根本就不像一个老大。

姐姐出身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物质极度匮乏,几乎所有人都是食不果腹。据长辈们讲,姐姐一出世就没奶吃,有时甚至连米汤都没得喝,她是靠喝菜水来延续生命的。长到两三岁,浑身没有二两肉,整个人就是皮包着骨头。

姐姐上过几天耕读小学,但不久就辍学了,因为母亲要到生产队里忙农活,弟弟们没人引,当时老三老四相继出世,父亲又不在家,母亲忙了家里忙外面实在忙不过来,有一部分家务事就不得已落在了姐姐的头上。其实我的父母亲并不像一般农村家庭的父母那样重男轻女,家里只有姐姐一个女孩子,她是他们心目中的娇娇,母亲说,那时是实在没有办法!说到姐姐没有读过书,这可能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痛了。每次家里人聚在一起谈起过往家常,总会说到姐姐没有读书的原因,母亲总会痛悔不已。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姐姐读书很聪明,是个读书的料,可惜家庭条件不允许耽误了她。

姐姐十二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她干的第一份工作是赶麻雀。村旁距家不远的秧田刚下了种,麻雀常常来偷吃谷种,她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围着秧田将前来啄食的麻雀赶走。后来村里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消灭疟疾的号召,让姐姐去当了一名防治疟疾的宣传推广员,主要做的事就是将奎宁发放到社员手中让他们服用,告诉人们打皮寒的病理,以破除大家的迷信认识。这事在农村相对轻松,她的年纪轻,算是村里对她的照顾。

慢慢的她就充当正当的劳动力了,春天播种莳秧、夏天喷药施肥、秋天收稻割草、冬天挑堤修渠,差不多所有的农活她都做了。她的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因为她是家中老大呀!

紧张的双抢终于告了一个段落,农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经过一个夏天的疯长,田塍上的野草长得比人还高,这个时候生产队发放了一个福利:在这段农闲时间,社员们可以利用队里的船到湖里去砍柴,各砍的归各家,当然队里的船只有限,要用船先排队。

这天姐姐兴冲冲的回家来对我们说,后天轮到我们家去砍柴了。大家一脸的愕然,包括妈妈在内,大家都没想到她会有这么个主意:爸爸在外地工作,家里连个会撑船的人都没有呢!双抢之后,生产队里发放船只给私人下湖砍柴是我们生产队的一个惯例,年年都这样做,但都与我们家无关。用一根竹篙去驾驶一条船,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活,妈妈不会撑船,我虽然拿竹篙试过,但总难驾驭好,现在我们有了船谁替我们撑呢?姐姐说:我会撑!我们虽然都深表怀疑,但还是做好了下湖割草的准备。

这一天,天还没大亮我们就起床了,参与这次行动的是姐姐、我与二弟。姐姐将船撑过

来了,她果然会撑。一同下湖的还有几家,撑船的都是成年男子,只有我们这条船是姐姐一个女孩子在撑船,而且我发现她撑船也仅仅是会撑,并不熟练。

虽然已经是秋天,但天气并不比三伏天的热度低,俗话说的秋老虎就是这个季节。在这片一望无际的湖田,周围连一棵树都没有,只有浅浅的在热水里生长的稻秧,找不到一处可以遮阳的地方。田塍上到处蒸腾着暑气,还没下刀开割,我们就都浑身汗湿透了。然而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偷懒,我们得猛干一阵子,早点将草割下来让太阳有时间把草晒干,只有这样,下午收綑上船劳动量才会轻松许多。中午我们吃了从家里带来的饭菜,喝了从湖沟舀的荷叶水,又继续干起来。太阳偏西的时候,开始收綑,最终在天擦黑的时候,我们将柴草运回了家,我们收获了满满一船柴。这次活动,爸爸妈妈都没有参与,从筹划到组织、再到行动,全部都是姐姐的主意。她可能是想向父母证明,她已经长大了吧!

姐姐出嫁后,我们家搬到了外地。我上学,读了师范,后来教书,就一直没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都有工资不需我赡养,我们各自有自己的寄居所,家里的事情不用我操什么心,况且我教书,拿着一点微薄的薪水,自己过日子也抠抠巴巴,也没有什么能力来给父母兄弟们更好的生活,我事实上把自己老大的位置忘记了。

我又有好几个月没到父母那儿去,这一天终于去了。一见面,父亲就向我大发脾气,听了半天才明白,一向身体很好的他生了一场大病,由于起病突然,当时找我们兄弟几个一个也没找着,虽然现在病好了,心中却还耿耿于怀。父亲最刺痛我的一句话是:你要记得,你是长子!

惭愧,我是家中老大!父亲已垂垂老矣,他希望我成为家中的主心骨,然而我能够做什么?我靠什么撑起这个家?默然中想到了小时候父亲给我们出的一道作文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篇二:《“你算老几?”--------家里排行影响性格》

“你算老几?”--------家里排行影响性格

你属于哪种性格?

“家庭里排行的顺序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菲利

浦·维里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

得出的结论。美国麻省理工大

学教授弗莱克·沙洛维也曾从

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解释这一

问题,他认为,兄弟姐妹之间

为取得父母情感上的关注,所

进行的竞争和采取的对策是

成年后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那么,家庭中的老大、中间出

生的孩子、老幺以及独生子女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之处,这种性格又如何影响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婚姻生活呢? 工资很少,情场不顺,像个病猫?可能是兄弟姐妹的“错”!基因可以影响很多事情,比如跑步的快慢、是否有网球天赋,

是否容易沮丧等等。英国媒体报道,研究人员认为,在兄弟{家里的老大}.

姐妹中的排行也会影响人生之路。“排行学”的研究有了越来越多的证据,专家们相信,一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独生子女还是有姐妹兄弟,会影响到健康情况、个性特征、职业前途等。

老大为人厚道、责任感强

【较成功 易肥胖】

有了弟弟妹妹会让人血压升高!美国马塞诸塞州布兰德斯大学科学家吴增(音)认为,这不仅因为他们会缠着你,还因为弟妹的到来会让你感到有压力,因为父母的关注会被分少。他发现,有弟弟时,大孩子的血压会升高3%~5.9%,有妹妹时升高3.8%。不过有了弟弟妹妹又会让人经济稳定婚姻持久,甚至少患牙周病。英国媒体日前披露了不少“排行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观察视角。

挪威研究人员发现,第一胎出生的人通常比弟妹们更聪明,比老二的IQ要高3个点。照顾小的能促进智力,虽然不是直接的提升,但是有正面的影响。格拉斯哥的一项研究表明,IQ值高的孩子到了晚年患冠心病和某些癌症的几率要小一些。两年前,一项对公司领导的调查显示,43%的位居高位者都是家里的老大,而只有23%的是家里的弟妹。斯坦

福大学心理学家们发现,外科医生和持有MBA学位的人中,是老大的比例出奇地高。

当然,老大并非都是利好。科学家相信,由于老大在母体内会承受过多的雌性激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会大一些。斯德哥尔摩的一项试验发现,大哥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患睾丸癌。

去年,日本一个医疗中心调查了1.3万名7到15岁孩子的父母,发现某些过敏性疾病比如花粉热、变应性结膜炎以及食物过敏等,随着在家里排行的靠后依次下降。4%的老大有食物过敏,可是只有3.5%的老二以及2.6%的老三有同样的问题。

两年前,美国科学期刊PlosOne研究表明,和基因以及生活方式一样,排

行也会影响后来

的身体代谢。老大

患慢性病的风险

更高,比如肥胖症,

心脏病以及糖尿{家里的老大}.

病等。尽管出生时

通常不会过肥,但

出生后增肥的速度很快。

许燕教授认为,由于老大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很受父母重视,因此承担家庭事业的责任往往落在老大身上。父母对老大的爱不是溺爱,而是更严格的爱,注重毅力的培养,因此,老大一般性格顽强,比较厚道。此外,所谓“长兄如父”,老大还要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他们的生活压力更大。

老大的性格体现在工作中,会更有责任感,做事踏实,容易获得成就。美国早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26名航天员中,有23名为老大或独生子。在婚姻关系中,老大更容易承担家庭的责任,婚姻关系一般比较稳定。但老大往往过于强调家庭的责任,会要求伴侣去孝顺自己的父母、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这样会使伴侣感到自己的位置是放在老大的家庭成员之后,如处理不好,容易影响夫妻关系。{家里的老大}.

中间孩子有两种倾向

【会持家 易抑郁】{家里的老大}.

研究表明,排行处于中间的孩子患牙周病的几率少5%,因为在小时候,他们的免疫系统“很忙”,要应对哥哥姐姐带回家的病菌,免疫力反而更强了。排行中间的孩子也是理财的好手,今年初

美国金融公司的

调查发现,65%

的中间孩子称每

个月都会存钱;

而且大的小的都

很可能向中间的

孩子借钱。

《中间孩子的神秘力量》一书的作者凯瑟琳·萨曼说,排行中间的孩子经常是成功企业家。他们的排行教会他们,等待父母垂顾的时候,耐心是有好处的,这培养了他们的毅力。萨曼说,“中间孩子花更长时间做决定,但一旦决定,就是深思熟虑而不是受父母影响的。与老大相比,中间孩子一般不会很自我,也不会像老小那样被溺爱。80%{家里的老大}.

的中间孩子对父

篇三:《他是我们的老大》

他是我们的老大

三年的时光就如白驹过隙,当初经历时度日如年,现在回首总觉得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鲜活的记忆。

高中是努力的代名词。进校时所有的人的都会对你说:“苦过这三年,上了大学,你就轻松了”。为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大学梦。在这个过程必有一个“打不死”的班主任,他时时刻刻督促你要努力学习,告诫你不要放弃,要坚持。

我们给他取了一个霸气的绰号“老大”。然而他一点都不霸气,他老人家常常说自己是三级残,因为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六多。他没有我们物理老师黑的发亮的优势;没有数学老师的温文尔雅。“不修边幅”是他的专有名词,走路永远盯着地上,一副不在状态的样子,捡钱这种事肯定与他没有缘。一般情况都是烟不离手,浓茶必备。每次看到他喝茶的杯子,杯子都已经被茶水侵黑了,我真心同情这只杯子的命运。

俗话说“防火,防盗,防班主任”。上课想做小动作时,都会不经意的往窗边瞅一下,看看那个没有用报纸遮住的缝里有没有一双犀利的小眼。有时候让我们防不胜防,当我们有的同学要把桌子磕一个洞时,同桌的手肘会撞一下说:“陈老师,在看。”我们会淡定的握着笔,装作在很认真做笔记。然而下课后并不能避免收到去办公室的邀请,当然收到邀请的还有上课玩手机的同学居多。下课时同学们都会谈论陈老大在的时候自己在做什么,真是有惊无险。然后默念去办公室的同学自求多福。老大经常说他不喜欢来偷偷地看我们,要我们自觉,但是这样的话才更让人惶恐,不过每次偷瞄十次有九次都能看见隔壁班的班主任,说明老大还是相信我们的,有时候看班上同学的状态转变就知道老大有没有突击检查了。

老大的课堂很安静,上他的课有很多的同学可谓痛苦不堪,想睡却不敢闭眼,还要装作很认真的样子。老大讲课几乎没有语调的起伏,这样对于那些不知道的同学简直就是催眠。他讲的内容很基础,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来说,这样的课就是枯燥。他有时候上课会讲一些和化学相关的科普知识,我们就想把他越带越远,最好把他带到外太空不要再回来。然后就是看着钟,数着还有多久下课。铃声一响,老大出了教室,我们就趴了一大片。

俗话书“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每次考完试上晚自习我们都会提心吊胆的,一般到第二节自习,班长都会肩负一个伟大的使命:去打听成绩,以及观察老大的面部表情。看成绩时每个人都有一种视死如归的表情,看完后有高兴的,有失落的。此起彼伏的声音,不过老大一来教室就会安静下来,静的我都可以听见我同桌的呼吸声。老大环视一周后会愤怒的说:“整个四楼就你们最闹,你们的成绩都看到了,和十二班又差了一大截,自己总结,我会找同学一个一个的谈。”然后就是长长的沉默,他的眼里只有担忧。我们都害怕考试,害怕这样的沉默。不过就算没有考试,他有时也会像愤怒的小鸟,会激动地说:“从来没有带过你们这么差的学生,比起上一届你们差多了。”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都想和老大倾诉,他会以过来人的经验来鼓励我们要勇敢的面对困难,以平常心来看待人生的大起大落。不过犯错时也会被训的泪流满面。有时候问他不会的题,我们总会谈论到天文地理,中国时政和教育,甘孜州的人事招考·····

临近高考,他显得比我们都还紧张,一天慌慌张张的。看的出他眼中的伤感,他的不舍。虽然我们有时候嘴边说他的古板,但是心里始终记着他的好。在三年的时间里他扮演了亦师亦友的角色,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精神上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他是我们的老大,带领我们熬过了高中的艰难,为我们的青春画上完美的一笔。

篇四:《家中排行不同 宝宝性格受影响》

家中排行不同 宝宝性格受影响 呆老大,奸老二,家家有个坏老三。你听过这句俗语吗?家里有两三个孩子的父母,是否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类似的个性特征?

西方的好学生哥哥

前不久,英国杜克大学的约瑟夫·后斯特教授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焕·帕塔诺教授教授研究美国1万2000个青年的资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家中老大成绩往往比其他孩子来得好。

学者分析后总结,那是因为父母对老大考取差成绩往往反应激烈。

另一方面,父母在控制老幺看电视、玩乐方面,比控制老大来得放松。

因此,老大一般成绩最优异,老幺则是最差的。

学者反映说,父母一般借老大来确定自己在家中作为训导者的地位。

一旦这个地位被肯定以后,父母就自然而然放松精神。

学者建议,父母在教导老二老三的时候,如果想要孩子们的成绩都一样好,就应该有相等于对待老大的付出。

东方的忠厚哥哥

中国有一类民间故事,开头总是这样写的:兄弟两人,哥哥忠厚勤劳,弟弟狡猾懒惰。 父母去世后,兄弟俩商量分家,结果,弟弟分到好的一半,哥哥得到差的一半。 好吃懒做的弟弟还总利用各种机会,去占哥哥的便宜。

善良纯朴的哥哥也总是让弟弟得手。

最后,在聪明的妻子、善良的仙女,或者会说话的金丝雀的帮助下,哥哥过上幸福的生活,弟弟得到应有的下场。

故事反映人们一般的印象————大哥大姐都是很有道德的,小弟小妹都是小心眼的;哥哥姐姐总在为别人操心,弟弟妹妹只会为自己算计。

东西方父母皆对老大有期望

西方研究说老大成绩好;东方传统说老大忠厚勤劳、为人着想。

这是怎么回事?潜能开发中心顾问心理学家周美伶博士认为,父母由于孩子出生顺序有先后,不知不觉中产生不同的对待方式,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般而言,父母会很看重老大,要他担当责任,带头做弟妹的榜样,对他的期望也最高。”这样的心理,东西方皆同。

“因此老大在家里的权力会大一点。从小做得多,事情也管得多,更要懂得礼让弟妹。” 不少父母也希望老大继承他们未完成的梦想,有的孩子甚至背负家族的期望。

父母在老大身上会投注更多资源。东方社会里,如果老大是长子,不少家庭更会如此。

老二善于察言观色

到了老二,由于权力机会争不过老大,受宠爱又赢不了老幺,因此往往会产生失落感,觉得自己在家里没有位置。

这样的孩子会想要往外跑,寻找自己的空间和价值感。有的孩子更会以做坏事,来得到关注。 但如果老二发展得好,不少孩子都很有生存的办法,会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外交家。

周美伶说:“因为老二从小看着老大受罚,学会怎么不受罚。他看着小的受宠,跟着懂得怎么赢得父母的关注。是家里的外交官及和事佬。”

老幺另辟蹊径

最小的老幺,自然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什么都愿意帮他做的孩子。

“小的孩子犯错,很多父母都会说他还小,没关系。另一方面,父母也会一直觉得老幺很可爱,给予他较大的注意力。在其他孩子看来,老幺享受着特权。”{家里的老大}.

不过,周美伶提醒说,这样长大的孩子由于很多事情轮不到他做,也轮不到他说话,变成缺乏自尊心,也常常会缺乏自信。

老幺学校成绩不如老大,有他的道理。周美伶说,很多父母在老大考得好成绩时,反应特别高兴。

但到了老幺,就缺乏最早的新鲜感和刺激,反应变得平淡。

“这也使得老幺会想要另辟蹊径,找办法和老大、老二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哥哥姐姐读书都很优秀,那么就会想要发展别的兴趣,希望争取到掌声和注意力。”

长大以后,老幺也继续需要依赖和疼爱,比较吃不了苦,没有老大来得可靠。有的孩子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拥有权力,长大以后渴望做领导。

如果你家里只有两个孩子,排行第二的就算是家中的老幺。

孩子可避免掉入出生顺序定终生的命运

周美伶认为,父母可以多加注意孩子,避免孩子掉入出生顺序定终生的命运。

她举例说,不少老大长大后背负太多重担,一辈子活在父母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