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孤独


篇一:《孤独是有意义人生的必要境界》

孤独是有意义人生的必要境界

陈行之

我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好,之所以写出一些你喜欢的随笔和你看到的为数不多的长篇小说,只是因为我把活着当作了一项严肃的工作,比较好地处理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而已。在所有这些关系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了独属于我自己的生活领地,没有被懒惰、虚荣、矫饰或伪善所侵占,我就是在那里过我的生活的,并且几十年以来没有改变。

在一定意义上,对事业的选择就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自从青年时代(正像你注意到的那样,那时候我还在陕北插队,还是一个刚刚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孩子)发誓“我要说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后,我在文学写作这条路上的确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主要因为工程浩大,其次是技巧磨练,即对长篇小说的艺术把握),好在我坚持下来了。这种坚持并非源于意志的坚韧,而是因为写作成为了生命本身,非如此就不能证明自己活着,这样,这种坚持也就没有了刻意,没有了疲倦,它成为了享受的过程,就像我们享受生命一样。

所谓“与对文学的选择相对应的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当然可以罗列很多内容,但我觉得没有一个词比“孤独”两个字更能概括和描绘那种特殊的状态。是的,是孤独。只有在孤独中,人才能够保持灵魂的完整;只有在孤独中,人才可以比他人更深刻地洞悉世界;只有在孤独中,人才可以比他人更清晰地辨别社会的肌理;只有在孤独中,人才可以比他人更确切地为自己划定必须到达的精神疆域„„在这种境况下,孤独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尾随人生而来的负累,相反,它成为了推动生命进展的动力源,成为了人的本质的一部分,所以我经常说:“孤独是迷人的”、“孤独是人的一种权利”、“一个有精神质量的人一定是能够并且懂得享受孤独的人。”

艺术家刘继庄先生(遗憾的是我至今与之没有一句交谈)曾经以“寂寞陈行之”归纳我,下面我引用他的话(请你不要太在意这里边的抬爱文字)--

在我眼中,陈行之先生是《博客中国》心路行走的最远的人物之一,先生孑然一身的踽踽独白,使我看到在粉丝赞歌声中的另一位陈行之,一位寂寞孤独的行者。我喜欢读“1+1=3”的文章,“1+1=2”的文章不吸引我。前者是“智识”,后者是“知识”;前者是“生命学”治下的“物理学”,后者是“物理学”统下的“生命学”。行之为文,当属前者。

一般读者很容昜陶醉于陈氏的正义的呼唤,微熏于先生对“民主”的呐喊,其实先生实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文字的背后是对自己的同情,是对生命的悲悯,是对信仰的尊重--说到底,陈先生立志的是“文学”,而非“政治”。我想倘“天下有道,之,必不与易也”,然而,当一名文学天才遭遇人性历史链条断裂,审美底线坍塌,举世皆匍匐在权力与金钱膝下(的时候),一位人本位的文学家必然要被„„捆绑为人质,被扭曲变态的颂圣学者(所排斥)。陈先生选择了“自己”,而非“他人”。“我即文学”,“文学即我”,说到底,陈先生呼唤“民主”是为文学请命,是为文化归属请命,是为人类终极关怀请命„„行之无论是力挺韩寒的雄文或为钱云会寃魂呐喊的泣血文字的背后,其实都是想为“文学”给力,想给当代“死文学”输氧,想让文学回到文学的本位,如此而已。

引起我对陈先生文章关注的不是他的洋洋洒洒的社会问责,而是他仰望星空对宇宙“暗能量”--在那篇《在与不在的世界》的人生体验(文章中),他把自己的心灵锁定在天上,在与天地对话中寻找人生定位,敲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用陈行之的话说,他关心的是宇宙的“能量”对人性的失控。他看重的并非仅仅是社会的“利益分割”,而是文学救赎人性的责任。具有这种人性自觉的人,别说《博客中国》罕见,纵所谓“作协”统领下的“作家委员会”之委员们,几人欤?是的,行之先生选择了“人的文学”,选择了“由识转智”,所以注定要与“热闹”无缘。

艺术是相通的,艺术家与作家之间,一定敷设有一条相同的价值通道,所以刘继庄先生才把我看得十分透远(这是让我甚为感动的相知),这种透远,集中体现在“寂寞”即我上

面所说的“孤独”两个字上。

在我的话语中,其实孤独并非仅仅是某种固定人生形态的描述,而是需要谋求的状态--为了创造,人有时候需要主动为自己创造孤独,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创造欢乐一样。前段时间一位喜欢我作品的朋友来信,很为我不善于经营自己的事业(不善于利用自己的条件)而惋惜,认为我应当好好料理作品出版事宜,应当获得比现在大得多的影响,并为此提出了很多在我看来非常有诱惑力的建议。然而我在回信却说:“我不能那样做。如果我那样做了,陈行之就不是陈行之了,我也就写不出你喜欢的那些文字了。”这的确是我的心里话。

试想,想方设法利用微博制造轰动效应以博取社会知名度,并由此转化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的那个人还是陈行之吗?在饭局中海阔天空神侃和热心于结帮拉伙的那个人还是陈行之吗?利用社会热点话题哗众取宠,处心积虑扩大社会影响的人还是陈行之吗?他可能是张三,可能是李四,更有可能是王二麻子,唯独不是陈行之。陈行之只有一个,只有大家看到的不问收获地写作长篇小说和思想随笔的“这一个”。“这一个”的任何改变都意味着他不再是“这一个”,而是虽然活得风光热闹却写不出长篇小说和随笔的“另一个”了。所以我仍旧不改初衷地坚守着我的书房,在我的文学世界里流连忘返,仍旧自得其乐地在让朋友们觉得“遗憾”的境界中进行思想和创造,在精神创造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我是在为后世活着„„我认为这样很好。

虽然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我不善交际和应酬,然而这绝非我的本相,事实上,在需要交际和应酬的时候我是可以很好地交际和应酬的,但是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恪守这样一条永远都不会被松动的原则,那就是:人生形态是否有利于你通过文学和思想作品表达你对世界的观感?我对于那些无意义地寻求交往和热闹,用以刺激没有味道的人生的人,从来都嗤之以鼻,绝不会与这样的人为伍。当我感觉到热闹、温暖和舒适导致精神懈怠、创造力萎靡的时候,我也一定会坚决地摒弃掉热闹、温暖和舒适,让自己重新回到创造性的“应激”状态,就像生命面对超越极限的严苛环境下会主动调动生存潜能一样。

写到这里,我想跟你说一说我所知道的路遥。

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获奖之后,巨大的荣誉和人们的追捧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他一下子成为了中心,要不断接受采访,受邀做文学报告,推不掉的饭局,难以拒绝的拥趸„„用路遥的话说:“我陷入了广场式的热闹生活。”他曾经很多次跟我感慨:“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否则我就完蛋了。”(后来他把这种感慨写进了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孤独,背着稿纸到铜川陈家山煤矿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屋子里开始了新的“受难”历程--写作三卷本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那个与老鼠相伴的地方,路遥一定是在享受孤独,这是因为,孤独是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就像他笔底下创造出的那个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一样。

写作间隙,他曾经面容枯槁地来到我家(那时候我还在西安工作),瘫坐在沙发上,用温情的、温暖的、近乎于爱情的目光静静地看着我为他沏咖啡。把咖啡放到他手边,我突然哽咽起来,眼睛里噙着泪水,说:“路遥,你为什么要把自己搞成这样?”路遥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算计起了他的文学工程:“我还需要七个月时间„„”又经历了七个月难以想象的艰难和孤独,他终于完成了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在结束的那一刻,他感叹说:“完成了,完成了就是好的„„”

这一定是他当时说出的最能够表达他精神和情感状态的话语了。

就像一座超过负重极限的桥梁,路遥,这个具有钢铁一般坚韧意志的人,终于在完成这部巨著以后轰然断裂了。1992年8月,他在延安病倒了,我和他的弟弟王天乐专程从西安赶去看望他,他拉住我的手,说:“日他妈的,我被拦腰斩断了。”随后是三个多月与病魔的搏斗,这次路遥没有成为胜利者,他失败了--1992年11月17日,我亲眼看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临终喃喃的最后话语是:“妈妈最好,妈妈最亲„„”

关于路遥,你还可以读一读我在路遥逝世十周年(2002-11-17)纪念大会上的演讲,题目是:《路遥:一个点燃精神之火的人》,网络上可以找到。

最近,一位我不熟悉的作家给我来信,说他写作了《路遥传》,希望我给看一看并为之作序,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是那么希望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杰出的路遥。我认为,记述路遥生命历程和精神创造的书,一定要给孤独预留一个显要的位置,孤独不仅是路遥的生命底色,甚至是他一辈子的精心谋求,没有孤独就没有永远处于“应激状态”的路遥,没有孤独就没有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没有孤独就没有影响了一代人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没有孤独就没有路遥那个琳琅满目、熙熙攘攘的文学世界。 你看,“应激状态”就是这样需要以孤独作为条件的,所以我才说,一个立志于创造的人,首先要懂得“创造孤独”,只有在被创造的孤独中,你才可以体悟人生和思索世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的生命所能达到的极为必要的境界,非如此就不能说我们认真活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被创造的孤独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人的负累,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路遥就站在我的面前,我知道该如何把握生命形态。我可以骄傲地说,孤独是我的灵魂站立的凭据,是我的精神快乐之源,没有它,我就什么都不是了。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就是这样摒弃浮华与轻薄,摒弃无意义的交往,过独属于我自己的生活的。

篇二:《人生孤独》

人生孤独

有人说,“不害怕孤独的有两种东西,一种是野兽,一种是神仙。”不管你承不承认,人就是一种害怕孤独的动物!人也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人的奇怪来自于人的不坦率,明明怕孤独,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掩盖。人为什么要掩盖呢?因为在人类文化里,“害怕”就是“懦弱”的孪生兄弟,谁愿承认自己懦弱呢?其实谁都不愿承认自己懦弱,至少口头上不会承认!有懦弱的人就有勇敢的人。懦弱的人害怕孤独,难道勇敢的人就不害怕孤独了吗?不,因为勇敢的人和懦弱的人只有很微小的差别,所谓勇敢的人不过是比懦弱的人“掩盖”得少一点而已,所以不管你是懦弱的人还是勇敢的人,你都逃脱不了“人生孤独”!

人生是短暂的。有很多人用“草木一秋”“白驹过隙”来形容人生的短暂,但造物主并没有因人生短暂而把孤独从人的身边抽走。穷人是孤独的,因为穷,亲戚躲了;朋友远了;窜门的邻居少了;白事不通知你;红帖不发给你;就连开家长会时,自己的孩子也有意无意远离你,让你在操场的旮旯里消受那份本不该有的孤独。富人是孤独的,因为富,远亲来了;朋友多了;点头之交的主动和你套近乎了;官宦的猫死了通知你;大姨妈的二舅子的小表弟的“红色罚单”寄给你;今天一聚会,明天一桌酒;在人堆里打转儿的富人却感到说不出来的孤独。权人是孤独的,因为权,权人和亲戚始终保持距离,他怕亲戚把自己巴起;权人没有真朋友,因为他常提防朋友坑自己;权人想和上级交朋友,但担心舆论说自己巴结,交往只在暗地里;权人想和下级交朋友,又担心被利用,届时只有把官架子端起;通常权人晚上都是不爱回家的,因为白天干那些勾当是不能告诉家人的,憋着虽然难受,但为了保护家人,深夜里的权人只有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听着老婆的鼾声熬孤独。

老人孤独。膝下的孩子都“树大而直”,直而成材,因材而家,有家就盘算着自家的小九九,哪有精力管老人!?有老伴的老人要好一些,但不知何时,老伴撒手人寰,可怜的老人最孤独。

人生孤独,有不孤独者,究属寥寥。孩子相对要好一些,察其原由,主要是因为孩子还没学会掩盖和不坦率!

综上所述:我准备向神仙和野兽靠近!

人生孤独是福气{人生,孤独}.

时间老人的拐杖,在别别扭扭中,把我的人生带入了新的行列。

作家梁实秋说:“中年最大的妙处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是梁大作家的开悟,而我的开悟是什么呢?——人生孤独是福气。

时间让我已经体会过了太多的人生冷暖,细细品味,回首自己曾经走过的人生岁月,这其中的平平仄仄,有过成功,有过幸福,也有过失败与心碎!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感恩上帝,他让我惜福,也让我坚强地一路走过来了!

身边的朋友已慢慢地疏离,这个时候我体会最深的是人生孤独的妙处!——那是一种离群索居而又心灵博大的孤独!是一种平淡风清的精神升华,一抹苦涩岁月的淡定的笑容!

孤独是美丽的,孤独的时候可以看清自己的位置,读懂了自己的心。等待的日子里因为有了一分期待而变得珍贵。

佛家说:“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人生不过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执著不如随缘,我们都在人生的路上。

孤独的人不一定拥有心灵上的寂寞,但寂寞的人常常是拥有心灵上的孤独。{人生,孤独}.

寂寞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不管身边有没有爱你的人,我们常常都会感到寂寞。而孤独不代表不快乐,常是在孤独时,我们放下了所有的伪装,呈现一个赤裸裸的自我。孤独是对时空而言的,寂寞是对心灵而言的。

孤独虽然像是一杯浓郁的咖啡,却能让你品尝香浓的气息,那样 轻盈的气味弥漫在宁静的氛围中,特别地香醇恬静优雅,伴我走进心灵美感的思潮中。孤独也是一种独立,试图唤醒沉睡的灵魂!

寂寞就像你身处在热闹的人潮中,身边尽是车水马龙的喧哗吵杂声,可是你却一点都感受不到热情,也没有快乐的心情。真正的孤独是你在纷闹的人群中间,你还能面对自己的灵魂作独立的思考,一个人天马行空让心灵逃离这繁杂的人世,作心灵主人的主宰者。

话得说回来,其实,孤独是任何人一生中都无法摆脱的命运,活着,我们就要让心灵主宰我们的思想,让思想为我们服务,让我们在孤独中享受这一份以生俱来的清福吧!

让我们共同感悟孤独中的妙处吧!让我们做一个孤独中快乐的主人!人是万物之灵!灵即是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灵魂高高地飞翔!指引我们人生前行的路,在这条共同“孤独”的路上,我们其实并不孤独,因为我们的思想是有共鸣的,因为共鸣,我们就不会孤独!

在这心灵的后花园中相会!你来吧,我等着你!

篇三:《不懂孤独则不懂人生[1]》

第一卷 不懂孤独则不懂人生

很多人怕说自己寂寞,怕承认自己孤独。认为别人知道自己孤独就会嘲笑自己。一个说自己孤独的人似乎被人们认为是无所事事之人,被视为不务正业的家伙。

可是,谁不孤独,谁不寂寞?正因为有孤独、有寂寞人类才可能存在,才可能延续,也才可能有国家、有社会。如果人不会孤独、不会寂寞,那就没有集体、没有家,没有国,没有了在一起的需要,那就必定有杀戮,人就会绝对性的残杀而且是杀尽。所以世界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人要在集体中,要在别人眼光中才有自我,才感到自己真实的存在,而自己的存在也才有意义,人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正因为人需要关怀,需要认同甚至需要名利和欲望,人类才存在。其实所有的所谓世俗习性都是人类延续的基础。只是物极必反,需要限定在一个范围内而已。

孤独和寂寞感都是伟大的创造,是人类伟大而本质的属性,赞叹人之孤独,人之寂寞,赞叹天道精巧妙伦,这些伟大的属性巧妙的把人和人初步的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与人不能分开,不能不交流,这样人类有可能进入高级社会,导致文明的辉煌。人的孤独寂寞,有普通情感的,有爱情的,有亲情的,有认同的,有知识型的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孤独寂

寞感导致的不同群体组织产生,导致了超越个人的力量。这伟大的力量导致了社会继续的进步。

许多这些看似可悲的情感,可悲的本性,往往是人类维持的必需之物,就是因为这些一般人认为的缺点或是劣根性在维持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运作和进步。

纵观历史,无论多么凶残的人都不会把人杀尽,历代的暴君也好、土匪也好都是怕孤独寂寞的人,杀人无数也会有自己的组织,对自己的组织更是用心,尤其是在整体概念上,他们深深寄托于此。他们是绝对不会把全人类都杀完的,杀只另一种解决生存和寂寞的方式而已。要是让他一个人到一个无人之地,即使那里疆土万千,土肥水好,他也不会愿意。 有寂寞,有欲望才是这真正的人,才是这个世界的人。只是万事不能过度,无也死、过也死,这是必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好色而不淫,这就是合理的要求,是人类值得歌颂的事情和品性。爱憎分明,感爱敢恨是君子行为。

当然,超越了人或改变至不再为人,脱离人态,就没什么情不情了、寂不寂寞了,谈这个话题也变的没有意义。那已经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种个体关系。存在与延续也都不是如今的样子。人世好吗?在从历史到现在,在众多的现实和不现实的记述及其想象中无论仙界天堂,地狱兽领看来,还是人世好,假使脱离了情、欲望包括荣誉名利等等等,也就是说接近没有了感觉,这样存在是为了什么?只是自然的一个螺丝钉?还

是其他生命的食物?神仙是什么?神仙的存在和延续方式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而存在?为自己?可是神仙是没有欲望,所以不可能是为了自己,一个不为了自己的存在不可能有自我的感觉,一个有自我感觉的存在不可能没有欲望。所以神仙不为了自己的话,就是为了宇宙大道。人也是大道的一部分,只不过,人多了一份为自己,多了份自知。退一步来说其实即使神仙有欲望,但没有情,那就意味着没有一种美好,如果那个世界的欲望中只有名利,那肯定是个残疾的世界,而如果他们有男女之分,却没有情义相连,那就是荒唐,所以人世或者人参与之世,是这个宇宙最值得呆的地方,人世这这那那所构建的这个存在也是这个宇宙最有意义的方式。并不想破坏神话的美好,其实也没有,因为历来神话的美好都是以神爱人为结局。所谓神话其实是对人世美好的极至的想象。包括了环境,情,欲,能力等等。

人之孤独是天下人都会孤独,而不是一般人才会孤独寂寞,即使天才,即使才高八斗同样会孤独、会寂寞。白居易有句诗:

为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这是何等的寂寞孤单?在漫长的夜里,没有相陪的人,为解孤独,只好点一盏灯,自己的影子就做为自己的伴„„一个几乎容儒释道为一身的学者,一个这么伟大的诗人,都孤单寂寞成这样,你又为何必怕说自己寂寞孤独呢?

再看看几个世界级的人物吧。

第一个,我们极端熟悉的人**,这是**写给妻子燕妮的信: “我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我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你好像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眼前,叹息着说:“我爱你,夫人!” „„” 第二个,罗素,这个世界级的人物是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散文家集于一身。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人生,孤独}.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伸展到绝望边缘的深深的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活没有定向。我追求爱情,首先因为它叫我消魂。爱情使人消魂的魅力使我常常乐意为了几小时这样的快乐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我追求爱情,又因为它减轻孤独感--那种一个颤抖的灵魂望着世界边缘之外冰冷而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时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独。我追求爱情,还因为爱的结合使我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提前看到了圣者和诗人曾经想像过的天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尽管人的生活似乎还不配享有它,但它毕竟是我终于找到的东西。

我以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我想理解人类的心灵,我想了解星辰为何灿烂,我还试图弄懂毕达哥拉斯学说的力量,是这种力量使我在无常之上高踞主宰地位。我在这方面略有成就,但不多。

爱情和知识只要存在,总是向上导往天堂。但是,怜悯又总是把我带回人间。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反响回荡,孩子们受饥荒煎熬,无辜者被压迫者折磨,孤弱无助的老人在自己的儿子眼中变成可恶的累赘,以及世上触目皆是的孤独、贫困和痈苦--这些都是对人类应该过的生活的嘲弄。我渴望能减少罪恶,可我做不到,于是我感到痛苦。„„” 第三个,爱因斯坦,真可谓地球人都知道的人物了。

爱因斯坦对范图娃说:‘物理学家们说我是一个数学家,而数学家们又说我是一个物理学家。在科学界,我是一个找不到同伴的人,尽管每一个人都认识我,但我却仍是这么孤独。几乎没有人真正了解我。’ 爱因斯坦晚年相当寂寞。经常找各种游戏来想办法使自己开心快乐。 你是何人,他们又是何人。凡尘中一个不起眼的沙子,你却掩饰自己的孤独,给自己造枷锁,以此让别人以为自己不是无聊之人,以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