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


第一篇 新闻评论
《2015新闻评论范文》

第1时事新闻评论范文

10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从去年6月开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目前已基本结束。习总书记在总结大会上开新闻评论范文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关于上调公务员工资的建议引来一片热议。一些委员对公务员工资实行改革的提案,引发网友讨论。公务员薪酬高还是低?该怎么改革?围绕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人社部副部长何宪和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jú长杨士秋。杨士秋表示,我国公务员职务工资从2015年以来一直没有上涨,解决工资上涨问题有着迫切需求。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杨士秋说,不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工作肯定受影响,对此,社会各界应该达成共识。

经济观察报近日获悉,按照国务院安排部署,从去年开始,人社部等方面就加快筹划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目前,基本的目标方向已经确定,概括起来,就是4句话,24个字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建立比较机制,实施配套改革。

人社部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对经济观察报说,所谓调整工资结构,是指要把公务员工资收入中,过高的津贴补贴降下来,提高基本工资的占比;扩展晋升空间,是指打破现在公务员职务决定级别,级别决定工资的局限,使公务员不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据透露,建立比较机制,是要求定期对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比较,以此来作为提高公务员工资的重要依据;实施配套改革,则是指要将薪酬改革纳入到整个公务员体制机制改革,甚至是整个收入分配改革当中。

上述专家表示,从总体上来看,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是把重心放在限高、提低上了。限高主要是限制灰色收入,更确切地说,是限制公务员工资中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提低主要是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向职务偏低,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倾斜。最终的目的是,缩小公务员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据悉,在制定公务员薪酬改革政策的同时,人社部还与中编办、中组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方面正在筹划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其中对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目前已经制定出详尽的改革方案,预计在年内将会正式出台。

调整薪酬结构

人社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去年人社部等方面已经对各省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情况做了调查摸底。下一步,人社部将制定严格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在大幅降低津贴补贴在公务员工资占比的同时,也使得公务员的津贴补贴由暗转明。

上述专家说,新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出台之后,受益最直接的将是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群体,对于中西部、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公务员,国家将会提高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公务员的整体工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主要的依据是2015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组成。基本工资标准全国统一。公务员职务高,相应级别就高,基本工资也高。从国务院总理到乡镇一级政府的科员、办事员,共分27个级别。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的比例是12:1。

公务员工资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津贴补贴部分。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曾做过调查,现在国内公务员工资收入中,基本工资占比大约是30%,剩下的就是各种名目、花样繁多的津贴补贴。各省之间,公务员的津贴补贴标准不一致,最高与最低省份之间的津贴补贴有3-4倍的差距。同一省内不同县市的公务员津贴补贴也差距很大。有的省内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多达32个,最低和最高相差1.5万元/年。

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制定津贴补贴制度,但是对何时出台没有时间限制。现在公务员津贴补贴都是各地自行规定。

近两年,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在中纪委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以及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中,都提到严禁政府官员违规领取工资之外的津贴补贴。

人社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jú长尹蔚民在一次讲话中说,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有超过90%的公务员属于科员及科员以下职务,有60%是在县级以下政府机关。他还曾表示,探索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公务员晋升制度(简称职级并行制),将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尹蔚民所说的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有更明确的表述,就是要建立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现在中央已经批准一些县市,开展公务员职级并行制试点。有关部门也已经拟定了具体的执行办法,有关专家预计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内,中央将在总结、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前述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主要是把激励重心更多放在公务员的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上来,也就是说,即使公务员没有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该专家说,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之后,一些职务不高,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其工资将可能与同层次职务较高的公务员工资水平相当。也就说,一个副科级的公务员可能比科级公务员的工资高,一个副处长的工资同样也可能比处长还高。这样的制度改革,对于县和乡镇层级公务员的激励作用尤为明显。

涨工资呼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曾提交了一份建议给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何香久认为,国家应该大幅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其外,在提高公务员职务工资基数同时,要扩大职务之间工资的差距,以此体现不同职务公务员的责任风险和职务贡献。

何香久举例,一个正处级干部,从2015年至今的工资总涨幅约为37.2%,平均年增长4.7%,而同期我国GDp增长了74.8%。与企业职工相比,2015年,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是21001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提高至47593元,同比增长了127%,年平均增长15.8%。核算下来,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是公务员的3倍多。

但何香久的说法很快招致舆论的强烈反驳。反对者认为,何香久忽视了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基数偏低的事实,现在除了一些国企、外企职工的工资较高,民企、私企职工工资普遍偏低。而相对应的公务员工资中,津贴补贴部分,一直处于不明朗的状态。公务员工资之外,还有其他大量的灰色收入。

2015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jú长杨士秋说,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称,应该在先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前提下,再提公务员涨工资。

据了解,2015年人社部已经就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做了专题调研。尹蔚民在2015年年底的人社部工作会议上表示,人社部将建立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经济观察报最新了解的情况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从今年6月初开始,就在陕西、湖南等地,就公务员工资收入、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在湖南常德调研期间,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李江表示,本次调研是为今后修改公务员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做准备。

公务员分类改革

除了公务员工资收入改革、制定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等方案,人社部年内全力推进的还有公务员分类改革(.suibi8.)。《公务员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其实早在2015年,我国就确立了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但据人社部专家介绍,目前除广东深圳、湖南株洲等极少数地区之外,公务员管理都采取的是大一统模式,也就是对公务员职位没有什么类别划分。

深圳和株洲,先后在2015年和2015年开始起步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据悉,目前人社部下属的国家公务员局,正在对去年起草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做最后修改,其中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深圳的改革经验。

新闻评论

深圳最初只是在公安系统实施职位分类改革,到2015年,经国家公务员局批准,深圳全面启动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到目前为止,三类公务员队伍中,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占比最大,高达69%,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占比居中,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人数最少。

按照深圳的做法,实施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之后,新进入深圳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职位的公务员全都实行聘任制,端的是瓷饭碗。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共分7个职级;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设主任、主管、助理等职级。

目前深圳总计有4万多名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占比约为10%。自实施公务员分类改革以来,深圳解聘掉了20名公务员。深圳市人社局一位官员说,公务员队伍都是千挑万选进来的精英,没有任何理由要通过改革,降低公务员的待遇。

第3新闻评论范文

连日来,热心读者纷纷致电本报,说他们发现了一桩怪事,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北门的一楼开了一家叫芙蓉诗的鲜奶店。政府办公楼上怎么可以从事商业活动?这与那些以政府机关名义进行形象推介相比,简直是最奢华的低调,真让人感到很疑惑。(9月19日《大河报》)

奶店本是开在公共场合中,方便更多的人购买。此时此刻,我们看到奶店开到了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内,仿佛成了为特殊人群提供,难怪被当地老百姓冠以最奢华的低调,这与政府机关形成鲜明对比,其形象根本就不搭调,更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相背驰。

新闻评论

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北门的一楼开了一家叫芙蓉诗的鲜奶店此报道一出,自然又把政府推向风口浪尖处,但是无风不起浪,是谁同意牛奶店开在政府大楼内?这牛奶店难道又是特供牛奶?牛奶店与政府大楼形成鲜明对照,很扎眼,更让人浮想联翩,政府大楼开牛奶店,给谁喝?养白谁?补了谁?这简直就是一大黑色的冷笑话。

政府大楼开牛奶店,不管是低调的奢华还是奢华的低调在百姓看来都是一种腐败,只是换汤不换药,危害更大,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理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警惕。加大监督、惩治力度,现在这种变向的腐败已经摆在家门口,是可忍孰不可忍!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针对新发现的低调奢华现象,更多利用新媒体做好广泛的宣传和处罚的公开,让低调奢华如过街老鼠那样人人喊打,绝不能低调奢华沦为腐败的新阵地。

第4新闻评论范文

今天,党委中心组学习,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上周参加中国记协、三教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学习的体会。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也是最高的成就。它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的思想武器。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新闻观便是这一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必须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性质:新闻媒介为耳目喉舌;新闻宣传人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闻宣传工作是重要的政治手段,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新闻宣传的内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原则: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任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占领思想阵地;引导社会舆论;新闻舆论监督;传播典型经验,服务经济建设;育人、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等。

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相结合、与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做到边学习边提高、边学习边改正、边学习边创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重点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既四风问题。

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诠释中国梦。丰富内容:一个梦想的伟大纲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句诗的历史时空观: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昨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今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的明天;认识上的三个逻辑关系: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实干才能兴帮;意识形态上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必须的基本保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力量、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维度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通过培训学习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开展培训的意义加深了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观点加深了认识;对如何在工作中践行新闻观加深了认识。增强了从事新闻工作的自豪感、幸福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政治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增强政治意识,严格新闻宣传纪律和政治纪律;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原则,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树立社会责任感;坚持为人民服务原则和改进新闻报道文风。要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透明度。要发挥好报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要使采编人员的思想得到充分提高,队伍建设出现新的气象,媒体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面对面大讲堂听李斌主任报告

她指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计生工作,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是坚持一个统领,即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

二是把握两个重点,即必须坚持以深化医改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是构建三大机制,即构建统筹协调机制、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和科技支撑机制;

四是推进四项建设,即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作风建设和机关建设。

第5第十一周新闻评论

最近,lā dēng事件很受大家的关注,不管是大到国际上,还是小到我们的身边。

lā dēng死了,这条新闻一出来,很多人都笑了,不管是玩笑还是实意。

国际上响当当的恐怖分子死了,还是引发了很多评论的。有的是从铲除lā dēng后看美国内权利斗争;有的是挖出lā dēng多少年来制造的恐怖事件;有的则是在惋惜他的才智。

lā dēng事件的结束,其实也代表着美国权利的最后归属。由此看来,并不是我们说一个国家哪好就是好的,它里面的有些故事我们可能永远读不到,也有可能永远理解不到。lā dēng事件仅是一个恐怖事件?仅是给大众造成恐慌,带去不便?不是的,就如新闻报道的,这也是一种权利的最后竞争果。所以说,lā dēng也可以说是了结这方面的功者。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很多时候只能看到很浅的一面,因为我们无法深究,我们也就不必去深究了。911事件,谁会想到纽约的世贸中心就这么被毁了,有谁又会想到火车坐着坐着就爆炸了呢?等等突然的恐怖事件,又会让谁心里不难受呢?很多人都死不瞑目,可是lā dēng在死后会告诉地下的他们吗?一条条命,就这么无缘无故的没了,lā dēng又是出于一种什么思想呢?在这,我只能看不起他了,大程度上应该是恨的那种感觉吧。再说说他的才智,美国作为一个大国,按说防御系统也算顶尖的,在第一个恐怖事件发生后,后面又发生了这么多事件,应该不只是防御这单方面的问题。在这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智慧,一份稳重吧!只可惜,很让人心疼,这份这么好的才智,没有被利用在善意的一面,最后终沦为一份被人看不起的恐慌感。

第6新闻评论范文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的节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昨日9时,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王恩哥陪同下,首先来到北京大学人文学苑,观看人文社科成果展。随后,他来到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了解胎儿遗传疾病筛查、癌症早期诊断等新技术研究应用的情况。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告诉总书记,自己已决心全职回国工作,并将带领团队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习近平说,很好!现在我们国力增强了,要有凝心聚力办大事的自信,关键是要把最好的资源配置起来,让各类人才的智慧充分发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从实验室出来,习近平沿着校园小路步入静园草坪,这里正在举行北大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习近平走到他们中间,同大家一起欣赏师生们充满激情地朗诵毛泽东同志词作《沁园春·长沙》。

10时40分,习近平参加师生座谈会。北大社会学系2015级本科生曾格有幸参加了这场座谈会,他告诉记者,校方早就通知他们五四期间会有一场座谈会,但不知道习大大要来,直到前一天才确认是习大大要参加座谈会,现场没有特意排座位,同学们都是随机坐的。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习近平强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12点30分左右,座谈会结束,习近平告别北大,门外聚集了数百名慕名前来守候的北大学生。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工程学院学生潘林程告诉记者,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见习大大机会难得,他在风中等候了3个小时,最终得偿所愿。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岳俊也很兴奋,他不仅见到了习大大,还跟他握了手,他给人的感觉和电视上没有区别,本人比电视上更帅!

第二篇 新闻评论
《2016新闻专业学生自我评价》

新闻专业学生自我评价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磨练了我意志,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二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摄像与节目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电视专题片写作、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等。通过学习,本人系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日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日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日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日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4. 具备一定的调节和应变能力,能独立提出一些危机公共的解决之道。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兼职工作,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在生活中,我为人热情友善,思想积极进取,政治立场坚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辛勤劳作,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与锻炼,锐意进取,让自己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闻专业学生自我评价 [篇2]

进入大学自由的学习是很多高中学生的梦想。同样怀揣着这份激-情我参加了高考,但是我失败了。做一位新闻记者一直是我的夙愿,为了离梦想近一点,高考落榜后,我不甘心从此碌碌无为,选择了新闻学的自考本科。以圆自己接受高等教育,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人才 的梦想。

自考是对一个人意志与自学能力的检验,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有压力也有快乐。别人娱乐的时候,我在灯下读书。也许这样的生活少了年轻人应有的乐趣,但对我来说却为梦想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过去的四年里,我完成了高等教育新闻专业本科阶段29门考试,在参加的全国考试中29门考试,我一次全部通过!曾获得8次学校(自考培训机构)颁发的奖学金,是我们学校中少有的几个能够在一次考试中全部通过考试的学生之一!

在过去的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体会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仅仅是我们获得文凭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参加这样的考试从而培养我们认真细致,谨慎持久的学习态度以及让我们实实在在做事,做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念。当然,通过这四年的独立的学习和生活也提高了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的社会经验和能力。

自学考试圆了我的梦想,但是自学考试的文凭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终点,而是我们走向新生活,寻求更高发展的新的起点。我们应该以自考文凭为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知识境界继续攀登。今后我会格外珍惜我的学习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新闻专业学生自我评价 [篇3]

在求学的这四年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刻苦学习, #url#,努力适应社会发展.

我是xx大学新闻系的应届毕业生.在学习上,我孜孜不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多次获得校级的奖学金.平时也热衷于图书馆,除了阅读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外,也不断全面地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因为我坚信未来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科之间的不断渗入与融合更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要求.此外,在学习中我也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注重形成自己正确且又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信念 ,不断学习与拓展.

在专业上,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熟练掌握报纸排版编辑、视频编辑,对新闻摄影的理论与实务也有自己的了解与研究.此外,对于网页设计与photoshop图片处理也有一定的编辑能力.

在工作上,我积极利用寒暑假不断提高自己.在当地的广播电视台,使自己的实际动手与参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从而培养自己的工作责任感与事业心,懂得团体合作与个人分工两者的重要性.

在政治思想上,我积极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不断学习马列主义,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思想方面的修养.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迎风激浪,为未来的扬帆起行做好准备.

第三篇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

一、客观部分:(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不定项选择部分

1、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同之处有(A )。

A.同属新闻体裁

B.同属议论文

C.同属说明文

D.同属记叙文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评论是针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新闻评论价值和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新闻报道所作的评说。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是新闻的两种基本体裁或手段、两个基本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在这两种手段或两种方式中,新闻报道是主角、是主体、是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是灵魂、是号角。两者之间一虚一实,互为犄角,如鸟之双翼,如人之两脚,共同构成新闻媒介的传播主体。无论是客观报道新闻,或是主观表达评议,无论是客观描述事实,或是主观阐述观点,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要做到两翼齐飞,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发挥导向与监督的作用。

2、新闻报道标题与新闻评论标题的相同之处有(A B D)。

A.发挥吸引、提示、评论、美化作用

B.要求鲜明、准确、简洁、生动

C.标题结构

D.求新、求变、求异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评论是针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新闻评论价值和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新闻报道所作的评说。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是新闻的两种基本体裁或手段、两个基本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新闻评论标题与新闻报道标题之同表现在要求都必须讲究一个“新”字。让人通过看标题,就能立即耳目一新。这就说明两者都需要在制作时求新、求变、求异。让人通过看标题,就能立即耳目一新。都要发挥吸引、提示、评论、美化作用,都要求鲜明、准确、简洁、生动。新闻标题多为复合型结构,有引题(有的表述为眉题、肩题、上副题),有主题,有副题(有的表述为颔题、子题、下副题),还有的时候有提要题(又有叫纲要题),叠床架屋,丰富多彩。新闻评论的标题则显得比较简单,多为单一型结构,最多的就是一句话的标题,也有少数两句话的标题,就是一个主题和一个副题的样式,或是一个主题加一个引题的样式(这样的样式一般也是比较少见的)。

3、(A)是新闻评论立意的核心所在。

A.求新

B.求准

C.求深

D.求稳

一个好的立意至少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即新、准、深。求新是新闻评论立论的核心所在,要求一篇新闻评论所传递出来的观点、见解、思想,要尽可能地出新,给人以眼前一亮、推陈出新、耳目一新的认识,使人获得新的知识养料和思想启迪。这是新闻评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核心所在。要出新创意,使评论写得有新意,应有新的观点或新的表达。

准确性是新闻评论立意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性要求。新闻评论只有准确的立意,才能有准确和正确的主题,才能保证导向的准确和正确。而要有准确的立意,就需要有准确的论点、准确的基调、准确的事实和准确的表述作保障。

深刻性是新闻评论利益是否站得住、立得久的关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篇文章的深度、力度、高度问题。为了使新闻评论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就要求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深思熟虑,深刻有力。就是要把问题看得深些、远些、透彻些,是一种一眼看透本质的功夫和要求。新闻评论的新道理、新思想、新见解、新观念,只有从对具体事物、具体问题的评析中来,从对评论对象做透彻、精辟、深刻的分析中来。它不是基本理论的通俗图解,更不是教条式的空洞说教。在论述具体事物、具体问题中闪烁出来的理论色彩,是一种独到的见解,深邃的启迪,发人睿智的真知灼见。新闻评论的理论深度,并不表现在摘抄革命导师多少语录,更不是生搬硬凑多少理论概念、术语,最重要的是在于开动脑筋,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发光的思想,说出别人想说要说,而说不出、说不深的精辟见解来。

4、(B)是新闻评论立意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性要求。

A.求新

B.求准

C.求深

D.求稳

一个好的立意至少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即新、准、深。求新是新闻评论立论的核心所在,要求一篇新闻评论所传递出来的观点、见解、思想,要尽可能地出新,给人以眼前一亮、推陈出新、耳目一新的认识,使人获得新的知识养料和思想启迪。这是新闻评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核心所在。要出新创意,使评论写得有新意,应有新的观点或新的表达。

准确性是新闻评论立意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性要求。新闻评论只有准确的立意,才能有准确和正确的主题,才能保证导向的准确和正确。而要有准确的立意,就需要有准确的论点、准确的基调、准确的事实和准确的表述作保障。

深刻性是新闻评论立意是否站得住、立得久的关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篇文章的深度、力度、高度问题。为了使新闻评论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就要求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深思熟虑,深刻有力。就是要把问题看得深些、远些、透彻些,是一种一眼看透本质的功夫和要

求。新闻评论的新道理、新思想、新见解、新观念,只有从对具体事物、具体问题的评析中来,从对评论对象做透彻、精辟、深刻的分析中来。它不是基本理论的通俗图解,更不是教条式的空洞说教。在论述具体事物、具体问题中闪烁出来的理论色彩,是一种独到的见解,深邃的启迪,发人睿智的真知灼见。新闻评论的理论深度,并不表现在摘抄革命导师多少语录,更不是生搬硬凑多少理论概念、术语,最重要的是在于开动脑筋,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发光的思想,说出别人想说要说,而说不出、说不深的精辟见解来。

5、(C)新闻评论立意是否站得住、立得久的关键。

A.求新

B.求准

C.求深

D.求稳

6、(B)是一篇新闻评论的核心与灵魂。

A.选题

B.论点

C.论据

D.论证

论点,是一篇新闻评论所要向受众阐述和论证的立场、观点、主张、见解。论点是一篇新闻评论的核心和灵魂,它统率着新闻评论的材料选择与运用、布局谋篇及结构和论理指向与所要实现的目的等等所有的方面,是作者在围绕这一个论题,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尽可能地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地分析、比较、综合、判断、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抽象和引申出来并经过严密论证和阐述的思想观点,从而实现说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个态度,或强调一个立场,或传达一个观点,或阐释一个思想,或论述一个主张的目标。论点决定着一篇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论据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有价值的材料,是说明论点有理、论点正确的证明,是一篇新闻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和依据。其作用在于形成论点、引发议论并证实论点。

7、(C)是一篇新闻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和依据。

A.选题

B.论点

C.论据

D.论证

8、(D)是新闻评论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关系的方式方法。

A.选题

B.立论

C.结构

D.论证

论证是指运用证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及其方式方法,就是将论点与论据结合起来的过程,是一个概念、判断、推理的辩证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具体怎样写作的过程。

论证包括证实与证伪两个方面。证实就是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自己的论点正确,这常常用于立论论证的时候。证伪则是用论据反驳并否定谬误论点,以达到批判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观点的目的,这常常用于驳论论证的时候。

9、论证包括(A B )两个方面。

A.证实

B.证伪

C.正面

D.反面

10、(A)的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是新闻评论最常用的方法。

A.缘事议理

B.比较分析

C.立论说理

D.驳论辨证

缘事议理的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是新闻评论最常用的方法。我们说新闻评论是“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为准绳”,那就要首先拿出事实依据,说出事实真相。换句话说,就是新闻评论所论何来、所评何事,就是新闻评论要缘事而发,就事论理,理由事出。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道理,都是隐藏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之中的,只是人们发现与没有发现而已,或是有没有人将其揭示出来罢了。许许多多的道理是从事实中引申、发掘出来的。关键看它有没有新闻性或现实意义,是否有典型性,是否有指导性,能否给人以启示,能否引发人们的多维思考并从中获益。而且,就整个新闻评论及其写作来看,所有具有新闻性或新闻价值的事实,包括史实和知识性事实材料,都是可以作为新闻评论所依托的依据的,都是可以作为新闻评论所“缘”所“依”而发表评论的,尤其是一些话题性选题的新闻评论。

缘事论理方法的极端形式,或者说运用到了极致,就是“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了。几乎不用什么论证的段落甚至语句,完全靠这选择事实论据材料以及对事实论据材料的合理安排、巧妙布局,结构成逻辑严密的论证关系,用事实来说理论证,生动有效地达到评论的目的。有些事情难以用一般的道理说清楚,而新闻评论又不能把道理说得太深奥,要照顾受众的大多数能够看得懂、听得明白、易于理解,而且有的道理一时也确实难以说明白、说透彻,这种时候把充分的实时有机地组合起来、逻辑严密地摆出来,常常可以把看起来相

当复杂的问题迅速简单化,使抽象的理论、评论的立论具体化,反而可以容易地看清楚、看明白了。仅用事实本身就可以写作新闻评论;关键就看选择事实,怎么运用事实内在的严密逻辑力量来结构文章。

11、(B)的论证方法是使结论映衬而出的方法。

A.缘事议理

B.比较分析

C.立论说理

D.驳论辩证

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或是纵横比较,或是对比,或是类比,或是比喻的方法,运用具体的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是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比较分析法是新闻评论及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也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对照、比较、分析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点,或差异点,以由此及彼地进行分析说理,以准确论述事物的特征、本质,使其优劣、真伪、是非、曲直等等的判断和认识,自然而然地突显出来。

12、新闻评论从(A)看,一般分为开头、中间、结尾。

A.自然结构

B.逻辑论证结构

C.内容发展结构

D.语法结构

结构就是说理的顺序,是论证说理的表达形式。评论的结构,可以从自然结构与逻辑论证结构及内容发展结构三个方面来进行细分解构。从自然结构上看,一般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从逻辑论证结构上说,可以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从文章内容发展规律的结构上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是一个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的过程。结构问题也是新闻评论说理论证的方式方法及表现形式问题。

13、新闻评论从(B)看,可以分为引论、本论、结论。

A.自然结构

B.逻辑论证结构

C.内容发展结构

D.语法结构

14、新闻评论从(C)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A.自然结构

B.逻辑论证结构

C.内容发展结构

D.语法结构

第四篇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

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各类评论文章或节目形式的总称

【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

一 新闻性

1时新性(时间新鲜、内容新鲜)

2显著性(人物显著、事件显著、时间显著、空间显著)

3重要性(影响人数多、范围广、时间长、程度深)

4接近性(地域接近、利益接近、心理接近)

二 政治性

1针对具有政治或思想意义的问题发言

2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或思想问题发言

3着重从政治、思想、伦理、规律的角度发言

三 公众性

1内容的广泛性和接近性

2议论方式的易受性和语言表达的通俗性

3吸引广大公众直接参与评论工作

四 指导性 1指导工作和生活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一 传播内容不同

新闻报道的传播内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新闻评论的传播内容: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点

二 传播目的不同

新闻报道的传播目的:满足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

新闻评论的传播目的: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以及话语权

三 传播方式不同

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用事实说话”,以客观叙述、描写或记录等方式再现事物的状态和来龙去脉,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

新闻评论的传播方式:“直抒胸臆”,以判断、评价、分析、议论等方式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看法,但不排除对事实必要的叙述或记录

四 传播要求不同

新闻报道的传播要求: 以“真实性”为原则,报道中以讲清事实要素(“五个W”和“一个H”)为基本条件

新闻评论的传播要求: 以“公正性”为原则,引入事实性信息不要求“五个W”俱全 ,注重时效性与时宜性的统一,讲求前瞻性分析与规律性认识

【新闻价值】

讲的是新闻评论中可能给人们的信息量的大小,它包括评论的观点、理论、思想和知识等等。

【宣传价值】

讲的是新闻评论发表后对社会的影响力和震撼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效果。

【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一、融合化趋势

1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2不同媒介间评论样式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3同一媒介不同评论体裁、样式间的穿插与融合

二、个性化趋势

1评论栏目的个性化

2评论文章(或节目)的个性化

3评论员(或主持人)的个性化

三、开放化趋势

1选题范围的开放性 2选题方式的开放性 3议论方式的开放性 4结论方式的开放性

四、专业化趋势 1评论内容与范围的专业化 2评论主体的专业化3评论方式的专业化

【选题的来源】 1政策文件的学习研究2作者的发现3媒介的报道4受众的提供5专门的策划

【立论】

形成和提出评论的中心论点,即确定评论的主要看法和基本见解,贯穿于评论的始终,起着统帅整篇评论文章或整个评论节目的观点和材料的作用。立论的核心——判断,新闻评论的立论过程就是判断的过程

选题确定了评论“说什么”;立论确定了评论“怎么看”

【媒介偏倚论----媒介存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来自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任何传播媒介都是一种物质实体,因此也必然会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并显示出自身独特的性质。

主要观点:

媒介的时间偏倚和空间偏倚的特性。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

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但不利于对边陲地区的控制。

而偏倚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故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权利中心对边陲的统治,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报纸的社论】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是关于党和政府对内对外的政策的解释性的评论;

2、是对各项实际问题和部门问题的评论,例如对工业、农业、科学、教育、文艺等各方面重大思想原则问题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是属于一般政治宣传的社论,例如五一、七一、国庆等纪念日和外交礼节性的社论都属于这一种。

【编辑部文章】

由社论发展来的,比社论更有分量的、更具影响力的一种形式。

与社论相比较,党报的编辑部文章容量更大,规格更高,是专门就国内外政治、思想方面的重要问题或重大事件发表的政策性言论。在我国,它常常是同级党政机关对国内外重大问题所作的理论上和政策上的论述,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长理论知识。 撰写编辑部文章,要求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和理论思维能力,在所论述的内容上具有权威性。一般情况下,不轻易运用这一评论手段。

【评论员文章】

在规格和权威性上是仅次于社论(本台评论) 的中型评论文体,在内容和写作特点上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常常以配合或结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发表或播出。

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编辑部和同级党委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又标明是“评论员”撰写的文章,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 1.选题更为广泛 2.形式更加灵活3.语言的自由度更大 4.迅速及时

【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基本要求】

1权威性与接近性的统一2政论性与新闻性的统一

3面向领导与面向公众的统一4严肃庄重与通俗平易的统一

【社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⑴社论作者不宜以自己主观的偏好与情感来选题立论

⑵社论中一般不搞辩论,不打笔墨官司。

⑶社论也不宜评论法律禁止公开评论的事项

【短评】

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规格介于评论员文章和编者按语之间,经常以配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与评论员文章不同的是,它的篇幅更为短小,论题更为集中,分析更为扼要,在使用上也更为灵活,短评是报纸评论中常用的体裁,发表时可以独立成篇,也可以依附于报道或文稿,可以不署名,也可以署名,有相当一部分短评以专栏形式发表,以栏目所特有的稳定性吸引受众,有的冠之以时评的称谓,但写法上仍是依托报道,一事一议。一 短小精悍 二 新鲜独到 三 生动活泼 四 就实务虚 写作要求:1 论题具体,一事一议2 长话短说,评在实处3 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编者按语】

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搞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 1提示说明2评价表态3提醒建议4强调补充

【文前按语、文中按语、编后的区别】

一是编排的位置不同

文前按语在文前题下,文中按语在文间,都不拟标题,不署名,编后一般有标题,可署名。 二是出现的形式不同

文前、文中多用论断性语言,直接提出看法观点。编后写法接近随感、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

三是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文前按语强调、提示,文中按语注释、点拨,编后引申、生发新闻评论

【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2迅速及时,轻便灵活3言简意骇,点到为止4明快犀利,讲究分寸

【述评】

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是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兼有二者的特点和优势,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是基本特征。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基本要求1着眼全局,选好论题 2掌握充分的、能够反映全局的材料 3处理好“述”与“评”的关系

【专栏评论】

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主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来论;一般栏目相对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篇幅大小也趋于稳定;在评论对象和读者范围上有所侧重;论述方式和语言运用也有持续、连贯的风格;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体裁发展相当迅速,其类型也不断丰富。1稳定性2开放性3时代性4公众性

【专栏小言论】

也称新闻小言论,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或其它新闻版上短小的评论专栏中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和短评相比,专栏小言论是代表个人的署名评论。短评一般配合新闻报道发表,不署名,单独发表的近些年不常见了,多归入了专栏评论的行列。

1微型化

外在特征:篇幅更为短小;; 内在特征:选材更注重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立论更注重角度集中;直抒胸臆,不必全面说理议论

2即兴式

以本人所见所闻的具有新闻要素的事实触发议论;以新闻报道及新的信息为由头引发议论 3群言性

作者的群众性;观点的多元性

4形象感 富有形象感的由头;形象的议论手法 ;形象化的语言

【同期声】

同期声是与电视画面同步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人物的谈话和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 同期声在电视评论各种声音符号中最主要、最富感染力,它和画面一起表现事物的完整状态,有了同期声,画面才真实可信,才能传达无法用画面语言表现的思想和内容,可以给节目带来无形的真实感。 ①同期声不是一种点缀,并不是所有的同期声都是必需的。

②同期声忌冗长、杂乱。

③同期声中讲话人态度要自然,现场环境气氛要真实,反对人为制造同期声。

④尽量淡化记者的“上镜”意识

【谈话类评论】

是以电视谈话的方式播出的电视评论类节目。一般以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嘉宾或现场观众参与,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的场景,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公众关心的话题,通过访谈、讨论等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进行,是一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节目形态

【新闻编辑】

【版面的功能】

1、评价新闻

一是通过稿件在版面上的不同地位表现稿件的不同意义

二是用各种版面组成要素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意义或特定的感情,增强稿件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吸引读者阅读

最基本的要求是按照稿件间的相互联系,分清主次,分门别类地把有关稿件固定在一定版面,如要闻、经济、文教、卫生、理论、副刊等,并安排到版面相应位置上,使读者面对多篇稿件时查找容易,阅读方便。

更高的要求是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创造优美的形式,形成特定的气氛,使读者饶有兴味地去阅读稿件。

3、展现个性 展示报纸的特色和个性,使其与同类媒介相区别

【版面术语介绍】

1、开张——报纸面积的大小,通常以整张印刷纸裁开的若干等份的数目作为标准来标明报纸面积的大小

对开报:占1/2大小

四开报:占1/4大小

2、自然版序——版面排列的先后次序

多版组的版序打破了自然版序,出现多个头版(首页),有利于报纸的内容分割,方便读者选择阅读

3、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4、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

我国多数对开报纸分八个基本栏,每栏可刊登新五号(小五号)字13个

变栏:以基本栏为基础变化出来的栏。变栏有两种:一种是长栏,由基本栏成倍合成,宽度是基本栏的整数倍(2并1,3并1 );一种是破栏,可以大于基本栏,也可以小于基本栏 (3破2,5破2 )

5、报头——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与其他内容的区域

多数在第一版左上角,四开报多数在第一版上方通栏排列

报头内容:报名、出版日期、出版单位、刊号等

6、报眼——又称报耳,指横排报纸报头右边的版面

报眼内容:可刊登新闻、广告,也可与其他部分相连使用

7、报线——版心的边线。分“天线”(又称“眉线”)、“地线”

8、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9、中缝——一张报纸相邻两块版之间的空隙,可空,也可刊登广告、转文等

10、头条——横排报纸左上方、竖排报纸右上方的位置,通常用来刊登最重要的稿件 双头条——在报眼或版面右下方刊登一条与头条同样重要的稿件 倒头条——版面右下方与头条同等规格处理的重要稿件

11、通版——打通报纸上相邻的两个版而形成的版。

通版的面积包括这两个版和两版间的中缝,一般用于报道重大事件

第五篇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写作-单选2》

2016年新闻评论写作之单选题

1.新闻评论的作用包括引导、监督、表态和__

[A] 深化

[B] 指导

[C] 理论

[D] 指挥

2.调查研究要坚持____的原则和要求。

[A] 一分为二

[B] 实事求是

[C] 扎扎实实

[D] 深入实际

3.立论的新颖理应以____为前提。

[A] 生动

[B] 新鲜

[C] 准确

[D] 真实

4.与评论标题言简意赅相对的是冗长,具体表现为

[A] 题意丰富

[B] 令人费解

[C] 不痛不痒

[D] 句式繁复新闻评论

5.论证的具体方法包括例证法、引证法和____。

[A] 事例法

[B] 反证法

[C] 推理法

[D] 逻辑法

6.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据事论理的操作方法

[A] 输入式融合法

[B] 依托式配合法

[C] 纵横比较法

[D] 夹叙夹议糅合法

7.下列哪项不是评论的结构要求?

[A] 布局合理

[B] 层次清晰

[C] 逻辑顺畅

[D] 首尾呼应

8.按照文章的前后顺序,新闻评论可以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其中开头又称为评论的____。

[A] 文首

[B] 导语

[D] 引论

9.新闻评论也可以说是____的艺术。

[A] 说理

[B] 创造

[C] 形象

[D] 文章

10.邹韬奋认为,在“新闻记者”这个名词前面,应加一个形容词:____。

[A] 知识丰富的

[B] 业务水平高的

[C] 不畏艰险的

[D] 永远立于大众立场

11.马克思在他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新莱茵报》上,十分重视撰写____。

[A] 消息

[B] 社论

[C] 通讯

[D] 短评

12.下列哪项不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类型。

[A] 阐述型

[B] 说理型

[C] 启迪型

[D] 论辩型

13.短评,特别是不署名的短评,一般是指代表____意见的短小评论。

[A] 编辑部

[B] 作者

[C] 记者

[D] 编辑

14.下列哪项不是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A] 言之有物,论述有理

[B] 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C] 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D] 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15.编者按语在作用和写法上与我国古代的文学评注和____十分相似。

[A] 论说文

[B] 政论

[C] 史学评点

[D] 散文

16.与前文按语和编后相比,在文中按语中,按语与所依附的报道间既相互配合又____。

[A] 彼此影响

[B] 相互融合

[C] 互不关联

[D] 相对独立

17.如果专栏按作者组成来划分,下列哪项不属于?

[A] 群言专栏

[B] 经济漫谈

[C] 集体专栏

[D] 个人专栏

18.论坛评论属于新闻性、政论性较强和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____专栏评论。

[A] 开放性

[B] 群众性

[C] 理论性

[D] 导向性

19.下列哪项不是针砭式专栏评论的写作的指导思想?

[A] 心中有秤,怀揣标尺

[B] 批评人或事要与人为善,注重政治,考虑效果

[C] 敢说感言,具有针对性

[D] 明确针砭的宗旨即针砭个别旨在教育一片

20.述评是一种边缘体裁,兼有新闻报道和____的特点和优势。

[A] 广告

[B] 新闻评论

[C] 短评

[D] 散文

21.工作述评涉及____领域的内容比较多。

[A] 军事

[B] 经济

[C] 政治

[D] 教育

22.述评写作夹叙夹议的关键是____

[A] 既有事实,又有议论

[B] 评和述有机结合,事理交融

[C] 既有观点,又有材料

[D] 评和述不分先后

23.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____的政论。

[A] 尖锐泼辣

[B] 针砭时弊

[C] 文艺性

[D] 短小精悍

24.把杂文比做匕首投枪式的轻武器,主要是形容它____。

[A] 短小精悍、轻便灵活

第六篇 新闻评论
《第七章 新闻评论的体裁》

第七章 新闻评论的体裁

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余论

一、社论

1、社论是什么——地位

“社论是一个报纸或杂志表明其总主笔或领导人意见之文章。” ——英·《韦氏大词典》 “新闻是报纸的身体,它表示出报纸的形状和形式,而社论版则是报纸的灵魂,要是没有了灵魂,身体就等于一具失去活力的躯壳” ——美·约斯特《新闻学原理》

“社论者,代表报社之意见,对于时事,有所解释、批评及主张,以期指导读者之评论也。” ——张友渔

2、中西方社论流变——作用

西方:起告知作用的社论;解释新闻的社论;阐明新闻意义的社论;辩论问题的社论;鼓动读者行动起来的社论;发起运动 (指社会改革运动)的社论;进行说服的社论;给予评价的社论,宣布政策的社论;富有人情味的散文式社论。

党报社论:一定程度上代表同级党委的意见,直接传达执政党的主张和意见。 a.直接阐述当前形势和执政党的方针、政策;

b.对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或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与方向性事件表明态度; c.重大节日、纪念日的应景式文章

非党报社论:向时评化、地方化演变,并成为一项日常制度。

二、评论员文章

1、评论员文章的地位:规格和权威性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

2、评论员文章的种类:本报评论员,特约评论员,观察家评论

3、评论员文章的要求:题材重大,有的放矢,给人启迪

三、短评

特点:

体量:篇幅短小,500字左右;

观点:“评其一点,不及其余”;

语言:力戒空话、套话,开门见山

写作 :依托报道 超越报道

四、编者按

非独立存在,是对新闻稿件或一般文章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按功能分为说明性按语、评价性按语

按位置分为文前按语、文中按语、编后按语

写作要求:文前按语缘事而发,点到即止,切忌把它写成内容提要或材料概述;编后只是对新闻稿件的一点联想和发挥,一定要有感而发,文字精粹,鲜明泼辣,忌隔靴搔痒,画蛇添足。

五、专栏评论

在评论中,那些一般有固定栏目名称、定期刊发的、作者个人署名的、短小的新闻评论统称为专栏评论。

开设种类:群众性言论专栏 ;个人署名专栏

六、余论

1、编辑部文章

2、任仲平

3、述评

新闻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是把“述”和“评”相结合的文体。即在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对某些典型而有价值的事实所发表的意见和观点。

大致出现过三种写法:价值评判鲜明;揭示事件内在联系,不做好恶评价;综述事实和各家观点。

述评的优势:深度与广度

写作要求: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第八章 电视新闻评论

一、中国(大陆)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80年7月以央视的《观察与思考》为标志;

第二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开播;

第三阶段,从2009年央视改版为起点,大量即时评论节目的推出,新闻评论节目步入一个新阶段。

二、当下中国典型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概览

大陆:《新闻1 1》、《今日观察》、《新闻周刊》、《对手》······

《新闻1 1》

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 《新闻周刊 》

眼下的中国,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我们经历过痛苦、困惑,我们也拥有过快乐和自信,我们追求的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而我们更期待的是,能在与您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因为这是我们一起经历的时代。

凤凰卫视(面向大陆观众)

新闻脱口秀,有报天天报,时事辩论会,天下被网罗 ,媒体大摄汇 ,文涛拍案 倾倾百老汇,凤凰资讯榜,解码陈文茜,一虎一席谈,锵锵三人行,时事·评论

新闻今日谈,时事开讲,总编辑时间,凤凰全球连线,凤凰早班车,午间特快

时事直通车,华闻大直播 ,时事亮亮点 ,台湾一周重点

台湾:《2100全民开讲》;

《全民乱讲》—— 《全民大闷锅》——《全民最大党》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

实时评论,专题评论,集纳式评论,辩论式评论,独立评论,互动式评论,记者现场评论

四、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一)、包含全部媒介元素,形象直观;传播迅速,转瞬即逝

群众性——间接的话语权转化为直接的话语权

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语态——夹叙夹议、边述边评

(二)、非语言符号作用明显,因此要注意情与理的平衡和控制

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

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评论的表现主要有:

1.体语(身体语言)

2.类语言——人发出的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信息传播

电视新闻评论所包含的信息主要有三类:

一是事实性信息,常作为引发或佐证论点的证据;

二为意见性信息,常作为论点的组成部分或中心论点的分论点;

三为情感信息,常作为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的粘合剂或发酵素。

电视视评论性节目必然经历一个展现或再现事实发展、意见传达、感情经历的过程 由事入理、情理交融——遵循三个基本的逻辑顺序:

一是遵循事物发展内在的逻辑顺序(原因→过程→结果;背景→经过→前景); {事实性信息} 二是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上的逻辑顺序(现象→本质;个别→一般;肤浅→深入); {意见性信息}

三是遵循人的感情变化的逻辑顺序(酝酿→积蓄→生成→爆发;起伏波澜间的自然过渡与转换) {情感性信息}

(三)、参与主体多,各有要求

主持人——控场能力:组织话题 推进问题 把握节奏 控制冲突导致破裂的临界点 评论人——传播能力:清晰表达 反应迅速 观点有锐度 稳定厚实的价值观支撑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挑战

首先,多元意见表达成为现实,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其次,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统的运行模式导致对新闻事件反应滞后

再次,电视媒体以收视率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对新闻评论节目也造成很大冲击

此外,专业评论人才缺乏,也是制约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

定位与选题:

更多触及权力监督、权力规制、公共决策科学性、公共治理有效性等敏感议题,通过个案对中国社会运行肌理、体制脉络做出公允、客观、平衡的解析。同时站在历史的纵深图景下考察同类事件,作出更理性、更富建设性的评论。

没有不具备社会价值的选题,只是因为没有发现社会价值的能力。从比受众“先知先觉”的教化者,转变为具有“受众意识”的引领者。

形式与风格:

在观点多元的时代 对观点的质疑更容易深化观点本身;

从个性化到人格化

技术与经营

第九章 新闻评论的伦理

引言:关于伦理学

“伦理学就是人们对行为规范或者说正当性的反省”——伦理问题就是人们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的问题。

一、新闻评论的伦理

1、公域与私域的界限模糊背景下的首要责任

评论写作,应该“宗旨正大,否则纵有所代表或创造,无非不健全之舆论耳。主持笔政者,应有洁白之胸怀,爱国之热心,公平之性情,听良心之驱使,作诚恳之文章,为众请命,或示人以途,总以国利民福为归,虽有所触忌,亦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如是则其所撰之社论,自为读者所重视,政治因之改良,社会因之进步。”——徐宝璜

1、新闻评论的伦理原点——本质上,新闻评论是传播者与接受者这两个主体的关系问题。它既应当表现为传播内容与传播动机的道德性、公益性,也应当表现为客观社会影响的道德性、公益性。新闻传播应当使接受者眼更明、耳更聪,在传播关系中更自由、更自主。更具辨识力,而不是相反———更容易被传播者左右、操纵、控制。

强化个人与强化社群:

“强化个人”,是指“意见传播者应提供给受众多种机会,(由他们自己)做出自由的、知情的、重要的选择,而不是限制他们的选择。”

“强化社群”是指,“致力于加强社会的评论写作者,应当寻求各种机会去更有效地帮助由生活和工作在一起的人们构成的各种团体。他们寻找平等分享资源的各种途径,并为受众提供各种方法来做出困难的决定。”

2、新闻评论的伦理——论据、论证的真实、正确

意见的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强奸者、引诱者和情人

3、新闻评论其它伦理问题

真实署名与身份说明,评论的自由权界限,回应与争鸣,禁止评论

真实署名与身份说明:

“有人说,社论须署名,则社论更难找人写了。我的看法是,争取言论自由必须用真姓名,才可以表示负言论的责任。若发言人怕负言论的责任,则不如不发表这种言论,所以我办《独立评论》五年之久,没有发表一篇假姓名的文字。我们当初的公开表示是„用负责任的态度,说平实的话。‟这种态度,久而久之,终可以得到多数读者的同情和信任。”——胡适

“(新闻媒体的言论)有偏见不怕,怕的是大众媒体把这些有偏见的言论匿名发表出来,使读者看不出作者来自那一个利益集团,误使公众相信作者代表了全体公众的利益。

······在一个面向大众的媒体上,就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发表言论或批评,报纸必须署上作者的真名实姓和供职单位(如果无职业,也要表明是无业人员。无业人员也代表一种利益集团)” 评论的自由权限 :公众人物与新闻事件中焦点人物个体权益的让渡区别

回应与争鸣:

“供给各方平等发表机会。新闻既为国民之言论机关,社外一切来件,但须所记不虚,言之有理,不应问其属何党派,及与本报主旨向背,而予以刊出,供世人讨论,给各方平行待遇。” ——徐宝璜的《新闻纸之性质与价值》

禁止评论:

禁止公开评论的事项:涉及公民隐私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案件,不宜公开审判的案件,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都不能公开评论。至于鼓吹、煽动阴谋推翻政府或叛国的言论更为各国法律所禁止。联合国(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规定,言论自由这项权利的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依法要受到“为尊重他人权利或名誉”以及“为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者公共卫生或道德”所必需的限制。第20条规定,“任何鼓吹战争的宣传”,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构成煽动歧视、敌视或暴力的主张”,均应依法予以禁止。

小结:新闻评论的伦理规范建设,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新闻评论的内容,应是在民主、法治和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底线之上,表达积极、进步、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众团结的各种观点。

2、新闻评论的形式,应是在论证中不得使用不利于读者把握、理解事实,独立、清醒地进行判断的论证方法或修辞手段。

3、评论写作者的写作规范:不论评论者持有什么样的观点、立场,或者有什么样的利益背景,都应该公开坦荡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得通过隐瞒等手段影响受众的理解,以致误导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