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马会感想


篇一:《习马会 的感想》

对两岸关系今后发展的看法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冯光于 2015074158

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间长达70秒左右。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自从国民党从大陆败逃到台湾之后,台湾从此和大陆保持敌对状态。海峡两岸曾“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从激烈军事冲突,到长期尖锐政治对峙,让几代人长久分隔两岸、青丝成雪,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才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末打破隔绝坚冰,开启交流往来之门。其后,两岸关系历经风雨、波折,因“台独”分裂势力的挑衅与破坏,一度濒临危境。所幸,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国共两党领导人作出正确的历史抉择,力促两岸关系转危为安,并在2008年开启了两岸关系60余年未见的“最好时代”。

回顾: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的历史性会面

从1993年的“汪辜会谈”开始,两岸在不同时期举行了多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成为两岸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一座座里程碑。

1993年 汪辜会谈:开启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

1993年4月,时任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受权与时任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前握手,这一幕也成为两岸关系史上的经典画面。尽管这次会谈只局限于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和功能性的范围,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已引起台湾岛内的高度重视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2005年 胡连会: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008年 陈江会:暌违9年两岸两会重启制度化协商

2008年6月12日至14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中断9年之久的制度性协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共同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

2014年 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正式会面:两岸关系再获突破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与来访的台湾方面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

从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今天两岸最高领导人能够坐在一起,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正因为有了两岸同胞背后的共同努力,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累积的丰硕成果,反映的是双方对两岸同胞心愿与时代潮流召唤的顺应。两岸双方才能迈出今天这历史性的一步。在此,我要向所有

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做出贡献的同胞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两岸领导人实现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开辟两岸关系发展新空间。这将有 利于两岸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管控矛盾分歧,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也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相信一定会得到两岸 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这也体现了中共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愿望,

马英九致辞原版文稿:“今天,我愿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第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第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第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题。第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这五点主张不是为一己之私、单方之利,而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幸福。我诚挚地希望,双方都应该重视人民所珍惜的价值与生活方式,维护两岸和平,以中华文化蕴涵的智慧,确保两岸互利双赢。”我们从马英九致辞当中可以看出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对于两岸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务实安排,商定合适身份和名义,促成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面,以期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之窗”,充分体现了两岸中国人高度的政治智慧,更反映了站在全民族的高度,在一个中国框架内通过平等协商解决难题的共同认知。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最后我想引用“习大大”在“习马会”中的致辞来表达我对两岸未来关系的看法:两岸双方应该从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更大贡献。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篇二:《习马会有感》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习马会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 跨越66年两岸领导人首次握手。

习主席会见马英九

骨肉分离六六年,只缘逐鹿豆萁煎。

政权兴替开新纪,民意思亲泯旧嫌。

领导会谈操舵转,黎元结伴启航联。

同源十亿诛台独,一统中华梦早圆。

风清气爽海波平,巨手相牵笑脸迎。

会唔加坡开世纪,交心桌面叙深情。

人民福祉同心造,社稷河山共日升。

奏晌中华和睦曲,并肩迈步上征程。

先生握手岂嫌迟,两岸该传橄榄技。

本是同根难舍弃,何须隔海叹分离。

相煎萁豆宜停火,统一蓝图好赋诗。

九二宣言为共识,追圆国梦正当时。

(二)

隔岸六旬怅别离,思亲每每泪沾衣。

孤眠独叹人千里,自饮难干酒一卮。

望海波惊帆影渺,瞻天雾重雁鸿稀。

狮城握手金桥架,共筑团圆创史诗。

陆台同拜轩辕祖,骨断筋连两岸情。

明月思乡愁苦结,龙孙圆梦坎途行。

狮城握手名垂史,习马交心势建瓴。

喜鹊犹通银汉路,亿千精卫峡将平。

彼此平称握手间,温和神彩显仁贤。

悠悠感慨中华振,切切情深赤县暄。

共进晚餐杯共举,同谈远景梦同牵。

高瞻远瞩翻新页,伟业千秋谱壮篇。

习马交谈化冻冰,两张笑脸喜相迎。

连心共筑中华梦,携手齐书兄弟情。

台海同胞欢趣涌,神州大地瑞光生。 艳阳高照阴云散,新史启开万事兴。

篇三:《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近日习近平主席与马英九同志在新加坡会面,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重大进步,有利于推进两岸和平统一。

纵观历史发展,“台湾问题”影响了中国几百年。

明初时期大量倭寇从海上骚乱,严重影响东南沿海居民生活,太祖皇帝朱元璋无奈实行海禁政策,但没能有效解决倭寇问题,反而加大了倭寇的动乱程度,倭寇以台湾为暂住地对东南沿海进行骚扰„„之后有颜思齐,郑芝龙带领福建难民移居台湾发展台湾,并与倭寇及荷兰侵略者进行斗争,16世纪中叶以后美丽富饶的台湾成了殖民者觊觎的对象,直到1642年台湾沦为荷兰殖民地,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38年。最终,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带领下,台湾起义军成功收回了台湾,郑成功在致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的“谕降书”中严正指出:“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这句话充分指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郑克爽率众归顺,自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然,好景不长,在清政府统治的二百多年间台湾内部也不断发生反清起义事件,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投降,于1895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一条,又让中国失去了对台湾的统治,台湾的人民对台湾誓死保护,刘永福的黑旗军就是其中一个抗日典范,虽然最后因叛徒的出现以失败告终,但起义军的英勇斗争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

直到1945年,这个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深深铭记的一年,长达8年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长达6年多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岁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再一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1895-1945这长达半个多的世纪里,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直在为独立坚持不懈地进行抗争,这深深的说明了两岸一心的道理,不论在何时,台湾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祖国大陆解放前夕,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靠着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之中。

在党的长期不懈努力之下,经过了几代人的奋斗,分离近40年两岸逐步走向对话,交流,九二共识,零八年的全面实现三通,都一步步的召示着两岸关系愈来愈近,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少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从地理上讲,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连在一起。后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台湾还有“浮福建”一名,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浮在海上的部分。

所以说两岸统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帆

2015年11月13日

篇四:《对“习马会”的感想》

课程报告 ————关于“习马会”的感想

摘要:根据历史的发展,通过了解“习马会”来认识中国与台湾自古以来以及未来发展的状态,并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正文:

从历史资料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与大陆有过几次分离:1626年,西班牙入侵台湾北部。随后,荷兰又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

并于次年2月驱逐了盘踞台湾达38年的荷兰殖民者。1895年,清王朝战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地的主权割予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接受《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国民党政府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并派当时的国防部长陈诚担任首任台湾省主席。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国民党退居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挡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长期隔离的局面。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造成了海峡两岸的紧张对峙局势。

这种紧张局势直至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随后“九二共识”的提出让两岸关系真正得到了实质性的缓和。“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在此基础上两岸就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的交流合作。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间长达70秒左右。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习马会”的历史性意义,首先在于总结了两岸交往的历史经验,共同书写了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两岸领导人都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的政治基础;两岸领导人视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为两岸的共同使命;两岸领导人都认为,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不应成为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的因素。习马会”的历史性意义,还在于开辟了两岸良性互动的新空间。对于台湾方面建立两岸热线的呼吁,大陆方面积极予以回应,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之间有望建立起沟通热线,从而推动两岸高层交往机制化、日常化。对于台湾涉外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大陆愿意通过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同时,大陆方面欢迎台湾同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这些主张不仅有助于提振台湾经济,增进两岸的民心交流,也有助于两岸关系进一步向命运共同体演变。

在我看来要想真正地实现收复台湾可以先从改观台湾普通人民对两岸问题的看法,多多向他们展现大陆能够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保障,并向他们形象具体的描绘出收复后他们生活的改变情况,让他们支持尽早实现两岸的统一。其次还应该加强两岸学生的交流,多多开展两岸学生的交流活动,也多多增加两岸交流生的人数。因为学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后备军,通过他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两岸文化的交流。两岸的政治人物也要多开展一些谈话,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基础之下认真的讨论其他问题,而不是避开某些虽然重要但很棘手的问题。只有一个个问题得以解决才能够尽早实现两岸的统一。

篇五:《习马会谈感悟》

2015年11月7日,众望所归、举世瞩目的“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两岸领导人在两岸一些政治分歧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摆脱纷纷攘攘的干扰,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务实安排,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此次“习马会”是两岸领导人时隔66年来首次正式会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战略意义,具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在国际地区局势层面,“习马会”有助于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以更为统一的立场发声,向外界传递中华民族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的消息。其次,在两岸关系层面,“习马会”有助于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两岸最高层领导人会面将有助于明确台湾目前的历史地位,为下一步两岸统一奠定基础。最后,“习马会”将促使民进党明确其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立场。

这次会议的核心问题是“九二共识”, 7年来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大陆和台湾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九二共识”经过两岸有关方面明确的授权认可,得到两岸民意广泛支持。“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它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我们都知道,祖国大陆和台湾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祖国一直在敞开怀抱迎接台湾回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繁荣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这次会议涉及到的内容还有很多,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岸交流方面,习主席表示,要加强两岸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同胞精神纽带,为民族未来培养优秀人才。在我看来,只有大陆和台湾加强交流,增加合作关系,培养人才互相沟通交流,才能共同进步,越来越好。还有在振兴中华方面,中华民族有延绵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但近代以来却屡遭列强欺凌。120年前,台湾惨遭外族侵占,成为全民族的剜心之痛。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才洗刷了半个世纪的民族耻辱。透过历史风云变幻,可以深切体会到,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但我们要牢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拥护祖国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奋斗,振兴中华。

篇六:《2016全国两会心得体会1000字3篇》

2016全国两会心得体会1000字3篇

2016全国两会心得体会1000字1篇

汇聚民意民情,问计国计民生,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哪些人最关注两会?他们最关注哪些问题?新华社联合百度搜索梳理了今年和自十八大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有关全国两会的大数据,"数"说两会关注点。

"最热门":改革、环保、养老和创业{习马会感想}.

今年全国两会有哪些话题最热门?

百度提供的搜索数据显示,改革、环保、养老、创业这四大话题排名居前,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搜索"高频词",这四个话题的搜索量均超过亿次。

紧随其后的则是反腐、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依法治国、价格改革等,这些话题的搜索量均超过千万次。消费环境、教育公平、户籍改革、全面两孩、看病难看病贵等关键词的搜索频率也在百万次以上。

不难发现,百姓的关注点正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两年多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181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261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改革成果785项。这几百项改革成果,几乎涵盖了当今社会热点、难点、痛点,利在当下,着眼长远。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天更蓝、水更清;简政放权、"双创"不仅让百姓办事更方便,更激发出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热情;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近几年不断提高,一张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

社会热点、百姓痛点,正是执政者关注的方向,和中央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契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最变化":感受中国发展成果

跳出年度数据,看看三年多来两会大数据到底有哪些变化。

百度提供的2012年底至今年2月份的搜索年度月度变化数据显示,从年度变化看,三年多来关于两会的搜索量变化不大;从月度变化看,搜索量峰值集中在每年的3月1日至3月21日期间。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新词如"中国梦""一带一路"等都成了互联网搜索的高频词,"互联网 "、亚投行、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扶贫、人民币"

入篮"等也是网民搜索最多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习马会、养老金并轨、全面两孩、胜利日阅兵......这些在去年刚刚发生的大事,成为"热度上升最快"的话题,从中可以看到我们走过的历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