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杏花村见闻


第一篇:《清明——散文》

本文的涉及的四个方面:

1.引子(情思与哲思)

2.清明来历及文化(文学清明、民间清明)

3.对清明的感思

4.清明对现世人的启迪

清明时节话清明

1.春雨惊春清谷天,春分过后不多日便是“清明”了,···

清风拂面,细雨润柳,时节清明,人亦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季节里最多情的时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多情的笔锋在被春风吹皱的湖水上宕开一篇篇美妙含情的诗文。“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我们在这一天祭祖扫墓,缅怀先人;在这一天踏青郊游,访春插柳;在这一天寒食禁火 孩童们放风筝,荡秋千,在草地打几个滚儿踢几脚球,

第二篇:《公版书《留都见闻录》》

留都见闻录

明〃吴应箕

《留都见闻录》原序

池阳吴次尾先生,文章气节推重海内。余尝神交于四十年之前。明亡,先生倡义,与新安金正希先生同时死节,其忠义之气炳于日星。

康熙庚申,天子命词臣篡修《明史》,(吴应箕)令嗣子班虑阙考之大节,湮没弗彰。携墓志,走京师,乞载笔诸公录殉难事,旋里道出任城,以先生手录《留都见闻》示余,盖残编断简,存什一于千百者也。先生著述,有《楼山堂集》诸稿行世,其立言之不朽,不仅见之于此,而录中所载南中山川园亭、科举兴废盛衰之迹,皆有深意存乎其间。鸣呼,触境寓目,感慨系之,先生之蓄积,素矣,此其所以仗节死义,卓绝千古欤,亟登之梨枣,以见先生平日之用心,并以见子班不忘先人手泽之意云。

玉峰叶方恒学亭序。

余年八九岁,祖父挈来金陵,僦宅成贤街莲花桥下,后随先大人省试,率三岁一至,以为常,其最盛莫如己卯、壬午两年。己卯,寓栗阳朱宪副鸥天別馆。是岁,遂游楼山夫子门下,夫子则寓邹满字阁,正崧寓鹫蜂寺者,壬午秋也。甲申秋,先大人会遘钩,党祸,与夫子仓皇去金陵居一年。夫子慷概仗节死,先大人亦凿坏墐户,足不至南中者十余年。余尝孑身独游,旁皇冶城桃叶间,欲问儿时巷陌,往往迷不得其处所云,成贤街旧宅已转徙数易主。其他宋氏园亭、邹氏阁子及鹫峰诸旧寓,尽灭没荒烟断霭中,倘怳至不可问,盖人世沧桑,

而岁月之不足供把玩也,遂如此。庚申夏,子班闻史事来燕,视余以夫子是编,发函伸纸,顿还旧观,盖自乙酉迄今,已阅三十余年,其间盛衰兴替之故,有不可胜言者。展东京梦华之录,抚清明上河之图,白首门生,清江故国,余能无愀然以感而悄然以悲者乎!因题数语于后而归之。

阳羡受业门人陈维崧其年谨序。

次尾先生著书,自《楼山堂集》外,如《剥复录》、《庚辛壬癸录》、《续觚不觚录》,皆有关国是,足裨史乘,然更兵燹,或全或不全,故世传者甚少。兹录,则先生寓居金陵时,记一时游览见闻事,虽偏部短记,可以征今昔盛衰之惑,固足传也。子班间关厥下,既上先生事状于史馆,期为先生不朽计。归,复梓此帙子白下,其书所存者仅山川、园亭、科举三事。呜呼,山川如敌也,园亭之盛已多为荒烟蔓草,至所谓科举者,前代之用人得失,不知几反复于其间。至己卯元年,乃欲于副榜中隆其选以得士,夫不能精求用人之人即旁求以广其途,亦奚为哉,亦足以概矣。

温陵后学黄虞稷俞邵谨书。

余幼读楼山吴先生书录,其议论高,其风节勃然兴起,泫然泪下,几四十余年所矣。岁庚申,天子诏访逸才,临轩策试,师贤相推毂荐牍,凡通经学古,宏才淹贯之儒,无不擢列史馆纂修《明史》,特敕昆山徐,叶两公总其成。潜庵、愚山、苕文、其年,公稼堂诸君子,咸

任其事。夫集龙门、扶风、谏水、考亭于同馆,生直阙文辨难征实,必有较胜古人者,先是移檄督抚,取先生所著《剥复录》、《三大征本末》,《续觚不觚录》、《楼山堂集》,朝野争购之如百朋异珍。令嗣子班策蹇长安状投阙下,道过白门,箧有《留都见闻录》一册,山川、形胜、园亭、胜迹、科举、隐事、胪列无遗,夫世之衰也。禾黍狡童,国家大事一寄之,豪放歌饮间流连感慨,以写其忧思慷激之情,故时当大变,王法绝而人心存,朝廷乱而草野治,忠义仗节,视死如归者不数见,慨有明三百年,养士之报惟赖先生一人持乾坤正气,一切祸几乱萌,往往静观游衍,洞悉几微绸谬至虑多载之,稗官野乘是录,盖用意深远矣。然祖父之功业文章不得贤子孙之绍述,虽美弗彰,况销磨荡涤于水火锋镝者也。子班淹博豪侠,见重于名公巨卿,诗古文词传播于学士文人, 咸以瞻其丰采为快事。所著有《读书漫笔》,一评一论感慨系之, 一事一人黜陟寓焉,将次第问世以成一家,其新亭之泣,盖有愈于子夜之歌云。

金陵后学蒋先庚震青谨序。

留都见闻录(原目与今目之别)

原目

山川 人物 园亭 官政 科举 书画 器用 交游 服色 寺观 时事 宴饮 音乐

今目

山川 园亭 科学 河房 公署 官政 寺观 服色 时事

按原钞本分上下二卷,即今目之九事也。山川,园亭,科举三事为上卷,先生之子孟坚所梓。自河房以下六事,到先生之孙铭道续,得者具详后记中,前序四篇皆纪上卷,为子班作,若下卷之六事,得自雍正庚戌,去前梓上卷之庚申五十年,作序者皆不及见也。河房疑即原目之音乐,公署疑即在原目人物中,盖未成之帙云。

同治三年甲子当涂夏燮附记。

第三篇:《诗歌散文》

看看窗外弥漫的晨雾,思想到底能飞多远,无欲无求的心灵总抹不去沉郁的潮湿,是雾气太重吗?阳光总能驱散,阴霾还会接踵而来。晴空辽远,总有不期的风起云涌,大海广阔,难禁暮霭沉沉。放弃是一种抉择,解脱是一份恬淡。也许执着尘迷了应有的澄明,让凡俗化作了负累,本该飒然轻愉无羁挂,误认烟柳浮情慰平生。孑身傲然天地间,何怜痴狂杂念负华年。本自春雨润泽生,化作一缕轻风洁然去。

晨雾

晨雾弥漫际无涯

沉郁湿重不得发

夜冷垂露枝低沉

旭日终驱化

晴空甚辽远

阴霾总有期

碧海堪辽阔

暮霭沉沉几时多

浮尘染俗念

执着迷澄明

痴狂杂念负年华

烟柳庸情慰平生

摒弃意抉择

解脱赎恬淡

本自相约春潮一度至

化作一缕清风洁然去

飒然轻愉无羁挂

人生几度秋

人生几度秋

费思量

悠悠岁月多少荒唐事

烟尘消忧伤

忆往昔

情迷意彷徨

曾几何时

几番情潮澎湃

几多沉沦低迷

叩问今生所指

天地茫茫

知音难觅鬓颜衰

朗月晴空

一缕秋风话凄凉

抒怀

自古革弊多劫难

同席庸魅种仇怨

更兼愚民谤言煎

君不见车裂苏陈

凌削边关袁崇焕

介甫变法亦遭冤

我族中庸是正统

哪容豪迈天地间

为官不在是否贪

慎极溜须度晚年

政斗相斥古来有

无愧留名少华年

叹晴雯

三分娇俏

七分伶俐

都道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散文,杏花村见闻}.

又怎知

自古清奇灵秀女子多奇志

公子柔情多

仙子本意洁

月冷顽皮犹可爱

纤手缝裘惹人怜

哪堪流言腐念心腹剑

香魂烟消幻境实可叹

金笔抒怀

笔啊笔,你是一只金笔,来自某个工厂,也不知道哪只灵巧的纤手制造了你,来到我这里,你可曾想到以怎样的方式让你开山,是一位灵秀的女士让你第一次感受了英文流畅的线条,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周围那些笨拙的笔是怎样的替主人劳作,它们在你身边简直就是些丑小鸭,怎可与你争锋。真盼望你能有朝一日华山论剑与天下名士一决雌雄,为你金笔家族争光添彩,暂且先让我做你的主人吧,没办法,谁让你到了我这里,权且屈就吧,等有了更合适你的主人我不会阻拦你发展的前途。笔啊,笔啊,与你为伴淡远一缕孤寂。

妻子

老婆,39周岁,属鼠,中等个儿有点胖,因为以前的夏天衣服现在穿上系不上扣了。怎么说他好呢?说她温柔吧,有时候很凶,譬如端午节的粽子就因为我没有帮她做就扬言不准我吃;说她凶吧,有时候还很温柔,对儿子和女儿就很好,无论多么生气都是干嚎,很少

动手去打他们。对我可就不一样了,有一次我喝醉了酒被她着实的揍了一顿,这件事情说来有失我男子汉的尊严,不过也没什么,打都打了,男子汉吗,白璧微瑕而已,呵呵呵呵。

其实呢,老婆很勤劳,虽然做事情有点慢,放下这件东西拿那件时候就扔在一边不管不问了,往往做事情像摆地摊,也不太注重打扮,总是像一个老鸡婆,靓丽就与她无缘了,其实只要她稍作收拾还是蛮秀气的,可惜啊,女人啊,不知道珍爱自己,让我也拿她没什么办法,不过,给她买件时尚的衣服她还是很挺高兴的,可惜我不喜欢逛超市,也就随她去了,我想只要她感觉自由良好就行了,反正放在家里,又不是拿出去展览的,实惠最重要。不过,说心里话,我还是希望她修饰自己,至少看上去悦目,不去管她了,随便说说而已。

从小娇生惯养的她,可不是看上去那么柔弱,惹怒了她就像母老虎,我就领教过。那是刚结婚不久和她吵嘴,结果她把喝水的缸子都给摔了,气得我跑了出去;还有一次,也是因为打架,大概我是喝醉酒了,她竟然把碗甩了出去,差点让电视机报废,幸亏砸在了电视机下面的小组合家具上,把油漆砸去了一大片;还有一次把我惹急了让我把她按倒在地,结果女儿偏心她,也许是女儿同情弱者吧,结果趴在我背上张口就咬我。唉,这件事情太有失我男子汉的身份了,所以,现在我基本不和她打架了,没意思,好男不跟女斗吗,让着她呗。

看到整天慢慢碌碌的她,甚至有时候说累,但是生活得倒也充实,我很高兴。

豪饮行{散文,杏花村见闻}.

昔年少狂多豪饮

一饮频首笑吟吟

再饮畅怀宾朋乐

三饮无畏鬼神天地阔

古有醉酒当歌曹孟德

更有太白嗜饮留其名

而今我辈少蕴愈豪饮

杜康无意见酒源

七贤流芳多稽谈

杏花村

兰陵王

剑南汾酒竹叶青

五粮茅台负盛名

滚滚琼浆滔滔长江水

华夏一饮穷竭西湖美

拉菲鸡尾白兰地

SO人头马

西洋美酒抬身价

五彩美酒伴君行

心语寄遥

相遇在绚丽的梦境

情感袅袅流溢着薄荷的清香

开启穿越时空的窗口

键盘轻叩

思绪如扬花柳絮飘摇

春燕双飞衔软泥

青荇漫溯碧波里

此情欲诉还无言

一缕春风

遥寄心语

嵩山行

没有走进草原的人,总以为草原仅是碧草连天,又怎能真正感受起伏绵延的线条更能显示草原浩渺的广阔。没有远航的人,对海洋的理解无非碧波荡漾,又怎知电闪雷鸣狂风掀巨澜才是真正的海洋。生活在丘陵地带的我,总以为突起的乱石岗就是山了。

车子缓缓驶入河南地界,熟悉而又充满人文风化的地名便在脑海中萦绕,首先是兰考,看到路两旁落光了叶子桠枝一律向上的白杨树,仿佛听到了呼啸的山风,焦裕禄手拄锨柄,伸直右臂为治理风沙对乡亲们所指。洛阳纸贵的三都赋,让牡丹之乡的帝王古都披上了奇幻彩文的柔纱。车行至登封,臆想到了登州,隋唐英雄大闹灯火的繁华,铁蹄铮铮马嘶鸣,铁戟在月华下熠熠生辉。就在思绪飘摇无际的时候,有人喊了起来:“快看,那就是嵩山”。映入眼帘的不是孤峰突起,刀劈斧凿,而是绵亘数十里的山脉,雄浑而不招摇,默默地俯卧在那里,山脊贴云霄。心中不禁骇然,到底哪座是嵩山?没有哪座山峰更高,也没有哪座山峰更矮,一抹的缓缓起伏相连。心中的纳罕终难禁轻轻的发出疑问,有博识者哑然失笑告之,全然嵩山也,确切说是嵩山山脉。梦几回晨钟暮鼓的嵩山倏然在心间转换了容颜,浑厚憨实。

渐行愈近,嵩山赤褐色的肌肤清晰可见,斑驳的苍松点缀其上,也显得小了。及至山门,拾级而上,高亢低沉的少林寺主题曲回荡在松林幽谷间,身心已被感染,合十相迎的礼僧多了一缕温情。路已开阔起来,没有崎岖陡攀的涉险惊心,有的只是平和与静谧,沿途是或卧或立的武技罗汉塑像,有的托首侧卧瞑目,有的金鸡独立,筋骨狰狞.、、、 、、、无不让人对少林绝技意迷神往,更有习武顽童腾挪跳跃,平添了许多生趣。

充满传奇色彩的少林寺坐落在少室山下,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气势恢宏,一块古朴圆润的“少林寺”匾额足以让世人浮想联翩了。寺前松林空地上营救唐王于危难十三棍僧的脚印还留有余韵吧。走进寺院,踏着穿越千年的古石板,森森古柏不怒而自威,显得庄严肃穆。藏经阁并没有所见浩如烟海的经卷,练功房也显得过于简单,只有那凹陷的砖石印证着当年武僧雄奇刚健的风骨,殿内佛像魁伟仰视而觉己身渺小,顿生敬慕之情。出得寺院迎面是黄发碧眼的西方游客,微笑招手致意,自失远客是故乡。在导游的引领下来到了塔林,受限于七级浮屠,虽尊厚有别高矮却相差无几,一座塔墓一尊古佛,群塔林立如静穆合十诵经的群僧,钟声袅袅,佛音荡山谷。

返至山门,凉风扑面,嵩山战役的英魂长眠于古松苍竹山坳,豪饮打虎英雄的风姿,桀骜不羁共和国名将的飒爽情怀,早已融入了嵩山山脉的气韵里。不禁慨然,苍劲粗狂的嵩山依偎着风云迭起的中原大地,无愧于中岳武林泰斗,仅就浑厚朴实的意蕴足以让群山俯首聚拢来。

也许是太多的悲凉冲散了心中的暖意,柔情还在意灰冷,很多年以来把能有个姐姐作为人生最大的奢求。黄金贵重玉无价,黄金太世俗,珍珠玛瑙也同化了,唯有玲珑剔透的美玉方能堪比一份朴素而温暖的情感。在这里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亲爱的姐姐,弟弟真的好爱你,没有葡萄美酒血色玫瑰红,只有百合甜润淡清香,不贪万两黄金贵,但求雪纯玉无瑕。

洁心温情

柔情在

意灰冷

融融暖意掩悲戚

黄金贵

染浮华

珍珠玛瑙亦同化

洁心温情堪比玉

不掺葡萄美酒血色玫瑰红

唯有百合淡清香

不求黄金万两价

但索雪纯玉无瑕

泰山魂

远望泰山,伟岸挺拔,畅想辽阔华北平原,一山独秀,擎天而立。

夜酣人惊呼,只为看日出,懵懂随伴同行,看不见山,只有阴森森林木掩映,间或坑洼相互提醒,或远近不等路灯照行,疾走而汗如雨下,虽有同伴解腰宽带,长裤披挂于肩,阴暗处息而慢行, 每或灯光处疾奔,终有同游者发现大呼曰:“今有人夜游,无衣裹体登山”,闻者狂奔,随之轰然大笑,登山之乐于此。

久而问曰:“顶峰远近否”,答曰:“近十八盘”。良久,人语提醒,十八盘也。虹霓灯光误几回曰“日出”,其时深夜,朦胧夜色伴灯明,盘路虽陡攀援而上不觉其危。行进间有龛笼罩神塑,投递银币尔,吾虽不理继往。

终至南天门,有卖粥者,碗饮之,冷风嗖嗖,粥粘衣角,甚狼狈。稍息登峰有租赁棉衣者,恃体健拒之,及峰巅不胜凄冷,塑布笼颈颅,此也谓游泰山也,哈哈哈,本不足道于外人知,而自己好笑心情甚妙姑记之。及至玉皇顶庙宇人头攒动,挤身而进见有叩首者,皆不言,甚庄重,不明其意亦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