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美文


篇一:《哲思类散文应该“重文轻理”》

龙源期刊网 .cn

哲思类散文应该“重文轻理”

作者:耿士伟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第11期

拿来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思考教什么,也就是确定教学目标。我们在确定一篇文章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思考文本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语文常识、文本共性、文本个性,而最重要的就是突出个性,否则的话,所有散文都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文章教起来、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

凸显文本的个性,不同的作家,同一作家不同作品,不同的文学样式,都应该各有其特点,而这个特点正是教学的焦点。

彰显教师的个性,教师的语言素养,教学特点要在教学中恰当地体现,尤其是自己擅长的,要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熏染学生。

彰显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中,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直面苦难》节选是周国平的一篇哲思散文,从文体上来说,要扣住散文教学的文体特征来教,所以作者的情感是我们必须要把握的;其次,从散文的类型上来说,是一篇哲思类散文,不同于写人叙事写景类的散文,里面重在向我们传达关于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往往用很多具有丰富内涵委婉含蓄的句子表达出来,具有诗意和哲理,所以鉴赏品味诗意的语言,应该是此类文章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最后从本文文本的具体内容出发,可以看到文章中有很多哲理性的思考,仅仅是作者思考的结果,没有具体的阐述,这给学生的理解明显会带来障碍,所以需要学生思考用一些实例或者自己的经历来和作者的观点产生共鸣,这一点牵涉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思辨能力。

一、语言的品味与感悟

“人天生是软弱的,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软弱了就反而能承担苦难,“犹”表示递进,表示立足于天生软弱这个事实,还能承担苦难,很了不起,很能显示人的尊严。

作者为什么“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一路旗开得胜,可见那些“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只是生活中的幸运儿,不是真正遭遇苦难的英雄。作者认为他们不是真英雄,却自己号称是“强者”,所以厌恶与蔑视。其实作者认为“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真英雄。这是作者与众不同英雄观的体现。

篇二:《人生哲思美文及时评欣赏》

这样一天一天真实度过来的。世上之事,太过难缠,世上之人,喜欢纠缠。糊涂一点,是一种轻松,是一份安宁。平凡拥抱着世俗,既是人生;平淡携手琐碎,即使生活。拥有一份平凡的生活,淡淡过一生,是最幸福的人生模式。人往高处追求,不过是一个方向,一个虚拟的轨迹,当脚步落下去,而回不了头的时候,你会发现,平凡才最奢侈。一生,不可无为,但要懂得,什么可为,效小草的坚强;没有掌声,就享受生活的平淡,独处的清宁。心灵有家,生命才会有路,守好心,走好路,珍惜最真的情感,感受最近的幸福,享受最美的心情,任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不抱怨,不言苦,不忧伤,不认输,压抑了,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了,换个角度静思考;失败了,蓄满信心重新再来。人生,要面对自己、面对自然万象。豁达人生,宽阔心怀,原谅错误,坦然豁达人生,宽阔心怀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或长或短,生活,每个人都在继续,或悲或欢;人生,每个人都在旅途,或起或伏。日子,就是柴米油盐的平淡;忙碌,就是早出晚归的奔波;心情,就是悲欢离合苦乐,残缺,就是阴晴圆缺的遗憾。人无完人,事无完美,有些小人,你不比计较,计较会烦;有些繁事,你不必在意,在意会累;世界很大,人心很杂,哪能不遇到小人?红尘很深,尘世浮华,哪能没有烦心事?想的浅一点,看的淡一点,开心多一点!委屈了,默默无语;误解了,微微一笑。

人生的精彩,或许只能遇到一次,旅途的美景,或许只能遇到一次,但是,苦涩的经历,一定不会只有一次,那些,委屈的泪水;茫然的取舍;失败的迷茫,离散的失落,尽管苦痛,但也是一笔财富,它能让我们成长。人生几十年,转眼一瞬间,如果豁达,就会快乐;如果计较,就会烦恼;如果徘徊,就会心累;如果放下,就会轻松;如果理解,就会宽容;如果忙碌,就会充实;如果勤奋,就会成功;如果看透,就会成熟;如果知足,就会幸福。生活有进退,人生有得失,经营好心情,坚持好原则,俯身去做事,下心去做人!

沉稳的人,是在时光中煅就,是温暖的。可以不多言语,但内心里精深;可以不张扬炫耀,但足够自信;可以温和待人,但要有个性棱角。世界再大,大不过包容的心;路途再远,远不过燃烧的梦。要学会适当的驻足、逗留、休憩。争夺的东西越多,有时会觉得越累,不如给自己预留点时光,弛缓神经,愉悦身心。总有些事,管你愿不愿意,它都要发生,你只能接受;总有些东西,管你躲不躲避,它都要来临,你只能面对;总有些人,管你放不放手,都要离开,你只能黯然神伤。当你改变不了现实,那就适度调整自己。

春有风情万种,夏有明媚娇艳,秋有饱满丰盈,冬有素洁庄重,人生各有各的投趣,各有各的风骚,万事自然,人心随缘。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情,是一点一点换回来的,日子,是

什么不可为;一生,不可无欲,但要懂得,欲望不可太高,适可而止。

生活,是追求在心路上,被走成欲望;人生,是磨难在枝头上,被晾晒成了坚强;背上行囊,就会负累;放下包袱,就会快乐,无论走在旅途,还是生活在过程,都不会有绝对的完美,我们都是流年过客,无论走过多少坎坷,简单的日子,总有快乐,一方陋室,亦能心境自如;一壶淡茶,仍品恬淡生香。故而不为失败懊恼,不为失去悲伤,顺其自然,随缘自在。

给自己留一点转身的空间,抛开繁杂与尘世,缱绻于笔墨的幽香;给自己留一点冥想的时间,闲时捧杯清茶,享受一份悠闲与惬意。若是可以,把所有情绪封存,不争,不贪,不挑剔,不妄自菲薄。因为,人生,很难称心,生活,很难如意,朋友不比高低,要相互真诚;穿着不比贵贱,要合身得体;房屋不比大小,要舒适温暖;车子不比名气,要一路平安;长相不比美丑,要心态平衡;身体不比胖瘦,要健康无病;财富不比有无,要节俭会理;生活不比奢侈,要知足常乐。

生活就是这样,有一点烦,有一点苦,有一点累,也有一点喜,一点甜,一点小幸福,生命的丰盈,源于心地善良,生活的美好,源于心有平常,人生的轻松,源于踏实自然,抬起头,低下心,踏实做事,简单做人。走过四季,走过流年,也曾失落,也曾彷徊。人生起起落落,生活跌跌宕宕。不一样的心态,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不一样的认识,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站得越高,才会看得越远。最好的心境,是静心和沉稳。

没有阳光,就听风吹,看雨落;没有鲜花;就嗅泥土的芬芳,

生活,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俯身去做事,下心去做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变化频仍,丰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受物质和美色影响的。坚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这就是“淡泊.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变化频仍,丰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受物质和美色影响的。坚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这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与宁静,这是同一种境界。江水澄澈千里,在平淡中执着地奔流;群山巍峨千年,在静默中恒久地伫立。自然早已将这种境界展现给我们,如同日夜更迭,,季节流转,如同清泉流淌,松涛起伏,一切在淡然之中,一切在平静之中。没有欲望和杂念,一切都是和谐美好而且生生不息。这就是智慧,一种大智慧。 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思索,让思绪在宁静中飘得很远很远,人的欲望永远无止无休,或许只有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刻,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一生竟都有的各种不同的欲望,短暂的一生竟来不及细细享受阳光,品味细雨,感受自然。因此欲望是美丽、是咖啡、也是可卡因,它使你心力憔悴,难以安宁。精彩和无奈、阳光与黑暗永远是一对双胞胎。只有旷达、宁静、淡泊地对待,才能给心灵一丝慰藉。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就是一种宁静淡泊地心境。外表的潇洒只是一道景观,内心的淡泊才是一种境界。努力让自已保持一种超然清静的心境。在那些云卷云舒、风清云淡宁静的日子,

能有一片温馨淡泊的心境会是多么不易。

万籁俱寂之夜,在素洁的日光灯下,我一人独坐案前,打开电脑,听着一曲曲欢快的音乐,想仔细咀嚼着文字所带来的那种宁静淡泊的滋味。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间,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实在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拒绝外来的诱惑,独自徜徉于自己营造的淡泊的氛围里,沏一杯香茗,放一段音乐,让疲惫的身心在静静的宁静中好好地放个假。

静的日子,让一片温馨淡泊、快乐真实萦绕心头。

宁静则是心灵的洁净,宁静是一种禅意。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心中宁静,意味着能静下心来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灵魂的自由和永恒。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淡泊是傲岸,淡泊也蕴涵着平和,淡看名利,淡看世俗,无欲无求,也无所羁勒。正因为心中无尘杂,志向才能明晰和坚定,不会被贪念侵蚀,也不会被虚荣蒙蔽。再去,发现又跟废墟一样。她也自觉尴尬,说习惯了,好难改。 什么叫习惯?这么来形容:你对当下生活抱着的态度,便是你对未来抱着的态度。生活是遵循前因后果的,当下你抱着什么态度生活,相应地,未来你的生活就会变什么样。我们有权利选择当下怎么过,但谁都不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立即脱胎换骨变成理想中另外一个自己。

但我们身边也不乏那样的人,一段时间不见后,生活愈发润 活着就应该享受阳光,感受自然,珍惜拥有。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快乐的生活。为自己,为家人,为所有关心爱护我的朋友活出一份精彩和自我。我依旧于平静轻柔中淡淡的寻找,淡泊的心境,淡然的生活„„

面对自己的心灵,希望自己真正拥有一片天空,一片淡泊的心境,它不仅仅是林中的小溪,山间的风铃和海边的浪花。它还是我依然于平淡轻柔中寻觅的,静静的感受,心相通,意相近的一种心境,一种思想„„一切都那么澄明,云淡风轻,宁静淡泊的心静。

淡泊,并非心如止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而是为了拥有一份真实和美丽。真的希望在很多少年以后,当我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岁月的无情的洗礼之后。依然能够有心如止水的意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一份淡然和从容。 现在像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像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也像是一个眼球的时代,更像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练练书法、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马上活得充实、轻松,眼前的混沌也就明晰了!

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间,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实在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拒绝外来的诱惑,独自徜徉于自己营造的淡泊的氛围里,沏一杯香茗,放一段音乐,让疲惫的身心在宁静中放松,让思绪在宁静中飘得很远很远„„

外表的潇洒只是一道景观,内心的淡泊才是一种境界。努力让自已保持一种超然清静的心境。在那些云卷云舒、风清云淡宁

淡泊者须有云水气度松柏精神,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繁华所诱,从从容容,宠辱不惊,淡泊宁静是修身明志的最佳心灵空调。 淡淡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真味。淡淡的幸福,给我们留下了真诚和美丽,淡淡的亲情友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快乐。面对生活,我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过了眼前的苟且,才有诗和远方

我身边有个朋友,似乎她每天都过得很愉快而有力。前段时间,她失业又失恋,身体也出了小问题,但整个过程中,她不闹腾,不丧气,不糟蹋自己。眼泪流过后,健身、养花、烹饪„„喜欢做的事情还是一样不落。问她会不会为未来的生活发愁,她答非所问地说:要问我最快乐的时刻,那就是今天,活在当下的今天。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错觉,觉得当下的生活都不是自己最向往的。这种错觉一旦根深蒂固,非常可怕,它会令你捏造许许多多的借口去逃避当下的生活。它更会令你忘记最初想要过的生活,而随随便便地过眼前的每一天。

大学有个关系不错的舍友,宿舍属于她的那块永远都是凌乱不堪,书籍、垃圾、食物、衣服都乱七八糟地混在一起放着,甚至有一次在她书里翻出一只没洗的袜子。我们都称她那块是狗窝,也不止一次叫她整理一下。她总说,宿舍太小,只是睡觉的地方,要那么干净做什么。等以后租了房子,我会把它打理好的。 到现在出来工作,她“掷千金”租了个环境不错的小复式。我们强烈要求去参观“豪宅”,去到发现小复式跟以前的宿舍如出一辙地凌乱。大家看不下去,动手帮她收拾房子,可没过多久

色。似乎时间也善待他们,在他们身上施展了魔法。道理其实不难懂:同样想做的事情、要过的生活,你有一千个放弃的借口,他们就有一千零一个坚持的理由。

有个朋友,一年前刚毕业出来工作,需要租房。工资不高的她没有像大多数毕业生选择低价的城中村先将就住着,因为喜欢种花草,她挑了一个阳光很好又有天台的房子,但离地铁站和公交车站都很远,租金也不低。

于她而言,买房和租房是一样的,哪怕只住一个月,也会认真挑选,尽心把房子布置成自己希望的样子,任何一天都不能随随便便地过。

因为租房,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通不便,她每天都要早起,必须改掉赖床的习惯;每天早起,睡眠不足,必须改掉熬夜的习惯;租金将近她一半的工资,为了节流,必须自己做一日三餐才能养活自己;有了小天台,她开始种花养草,甚至还种起了菜,浪漫的日子惬意不已„„

刚开始,她也很苦恼交通和资金问题,但毕竟方法总比问题多。一点一滴计划好,坚持做下来后,她惊讶于自己为了克服困难,不仅改掉了许多坏毛病,而且生活也越来越有滋有味。一年后的今天,她很感激当初自己的坚持。

万事开头难,你想做的事情、想过的生活,刚开始总是很困难。不都说从一千到一万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从0到1吗?任何事情,一旦下定决心开始,你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艰难。

所以,从现在开始,别再为自己眼前的不争找借口,请推倒

你的借口。

不要拖拉。想做的事情就动手去做。这个社会不需要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不要一直等时机。天时地利人和可遇不可求,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当下就是最好的时机。

不要怕失败。这个年纪本来就一无所有,失败了又能失去什么?

不要期盼时间带来惊喜。期盼惊喜只会让你在期盼中过得十有八九都不如愿。

更不要想着未来再努力。我们当前每一分每一秒所做的事情都会影响到未来。现在不努力,未来更加不会努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理想的蓝图,重要的不是你的蓝图有多宏伟,而是能活在当下,一点一点地去把心中的蓝图在现实中构建出来。

你年纪轻轻,不笨不傻,别再为自己当下不努力生活找借口了。在一无所有的年纪里,努力奋斗才是正道,管它未来有没有诗和远方。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所谓诗和远方,不过就是把眼前的苟且都度过了才能拥有。

迷茫时,就去寻找生活的乐趣

很多人说,谈论青春是非常危险的,容易流于心灵鸡汤,我所能讲的仅仅是一些我在大学的生活。其实,还有一种危险的情况,谈论青春会引起误会,一般青春已逝的人会谈论青春,可我还没有。我的青春没有逝去。

我所认为的青春并不是指年轻,而是有一个很好的状态。现在很多年长的企业家去爬山,做一些年轻人做的事情,他们就很青春。又比如,村上春树的书中有很多细腻的情感描写,足见他有一颗敏感的心。不仅如此,他养猫、听音乐,可见他现在的状态和大学时代差不太多,他这种状态很好,也是一种青春。 青年时代容易迷茫,但迷茫是自我认知的开始。我在中学的时候,基本没有太多的想法,真正迷茫是在来清华之后,那时我才开始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乐趣——唱歌。但寻找乐趣的途中充

满了疑惑与困顿,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考虑过出国,也畅想着生活的蓝图,但后来,我发现在清华这样高手如云的地方,人的天赋差距很大,出国不是我的唯一选择,而且光靠努力不是完全有用的。因此,每当我迷茫或遇到挫折时,总会找一些我所拥有的其他东西安慰自己,类似于唱歌,可能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好像没有什么比唱歌更合适了。享受乐趣的同时认识了一些校园歌星,和一些野生的音乐家,让我很窃喜。

但我大学时也怀疑过自己,写这么多歌有什么用呢?但后来恰恰是这些作品,给了我逐渐的自信。大学的后几年,我在迷茫中不断探寻着乐趣,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每个人都要拥有自己热爱的生活,拥有很多乐趣,热爱生活从而寻找乐趣,拥有了乐趣从而热爱生活,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我的乐趣成为我的职业和自我依靠之前,我到广电总局工作了几年,那时候的很多苦闷都是通过弹琴和锻炼身体等乐趣消减掉了。但当乐趣真的成为职业——成为歌手后,我也有一段所谓的沉默时期。当时很多人为我担忧,但我拥有自我安慰的方法,生活里的小乐趣消减了我的压力,是我最好的支撑。如果没有这些乐趣,沉默期的我可能愁苦又焦虑,不会有做音乐所需的纯粹和专注,也许很难沉下心来写一首歌。

想起当年,我和卢庚戌弹琴时,他问我:“李健,你有钱想

干什么?”我说我有钱想去秀水买衣服,买高领毛衣和皮靴,我还要买CD机——这些幻想给我很多快乐。后来我有了听友,我幻想在北展、工体开演唱会。后来,当这些幻想实现的时候,那就是生活的馈赠。

可以说,我的乐趣一直是我的支撑。我曾经在一个寒冷的四合院里住了五年,我受够了北京的冬天,它的冷总让我感到无甚善意。但生活里的小乐趣能够驱走寒意。比方说,在四合院里我弄一个小锅炉,研究一下锅炉的运作方式;再研究一下水泵,看看如何将水泵放在水管里。这些东西看似无聊,但研究的过程中,屋子渐渐暖和起来,寒意渐渐消散,北京的冬天似乎也有些美好了。在最冷的时候,我也会写一些抗拒寒冷的歌曲,我写过一首

歌叫《温暖》,多年以后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写这首歌,非常简单,因为我住的地方太冷了,温暖是我当时的渴求。所以说,真正的智慧来自于生活,生活艺术家是真正的艺术家。

在这个大时代里,每个人一生短暂,个人生活的经营似乎显得尤为重要。我想每个人真正的乐趣并不会太多,但要看重它,要对之经营和投入,尽量把它培养成更大的乐趣。我一直都看重自己的乐趣,可能也是因为悉心地经营,才会让我成为一个歌手吧。作为歌手,我是这样经营自己的乐趣的,比如:我给自己定了一把吉他,但是它需要很久才到,这段时间支撑我的就是这个吉他。当我演出累了,有烦恼了,我会想想过些日子我的琴就要到了,就释然了。

我们都会羡慕那些把自己生活经营得津津乐道的人,在我看来,这些人都有着青春的状态和属于自己的乐趣,因为即使他们深陷困境,所拥有的青春状态和对乐趣的探寻都会减轻他们所经历的苦痛。有人可能会认为,年岁的增长会磨灭这样的状态与乐趣。我曾唱过《当你老了》,其实我觉得老了并不可怕,在我看来,最可怕的是老无所依——精神上没有了依靠。

我还赖在青春里不走,只有在青春里才能体会到乐趣。借用凯鲁亚克的一句话来说,便是“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请珍惜眼前人

茫茫人海如果可以找到一个自己心仪的,互相真爱的人,不容易,也是多么大的荣幸,也许事事不是你想的那样,没有如此完美,或许没有你想象那么好,应该也不会糟糕到哪里去,生活本来没有那么美好,所有幸福都要知福惜福好好珍惜,多说关怀话,少说责备话,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体谅。爱人也同样。 如果你懂得珍惜,你会发现你获得的越来越多,如果你一昧去追求,一昧的向前,为了自己的追求,不顾一切,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不去注重珍惜,你会发现你失去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因为:人生没有绝对的完美,而且永远是有缺憾的;人有缺憾不是一种悲哀,悲哀的是为了掩饰缺憾;而错失人生中的美丽风景,人的世界本来就有诸多的缺憾;不完美才是完美、太完美

了就是缺陷。缺憾有时也是一种美丽!

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 不要太大压力,也不要相信完美的爱情。其实,你只要知道,这时我的好朋友对我说:“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有些事情放了吧。"我决定改变。我不再找那个女孩,那篇稿子我立即投往别处,我也告别了一度懒散而无规律的生活,每天开始打球和跑 放弃也是一种宽容

一个人就像一个国家一样,没有宽容便没有成长。在一切成功要素中,胸怀是第一位,或者也可以说宽容是第一位的。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