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乡的特产,怎么结尾


篇一:《说明文写作——家乡的特产》

说明文写作——家乡的特产

一、何谓特产: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最好有文化内涵。一般而言,特产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品质优异的农林产品或加工产品,特产可以是直接采收的原料,也可以经特殊工艺加工的制品,但是,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地域性特点,这是形成特产的一个先决条件,其次是品质,无论是原料还是制品,其品质与同类产品相比,应该是特优的或有特色的。

二、相关材料

1、泊里红席:胶南泊里是著名的“红席之乡”,这里编制的红席俗称秫秸席(shú jiē),是用高粱茎经过去根、剔稍、捆坯子、破刮篾子、编隔子和挑席子等多道工序编织而成,是一种纯手工艺制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人们就开始以编席为生了。虽然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但这门独特的手艺却代代相传。

泊里红席全国独一无二。据史料记载,编织红席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编织红席技术世世代代传至今天,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泊里红席因其编织严密、纹理清晰、光滑柔软、美观轻便、无毒无味、结实耐用、健康环保,同时象征着红火与喜庆,而深受民间喜爱,远销全国各地。泊里红席曾作为本地土特工艺品进京展览,还一度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无论娶媳妇还是过春节,红席常常是亲朋好友互相赠送的高档礼品。

从选材到编制成功,要经过三十多道工序,整个过程不能有半点差错。编红席的第一道主要工序就是破高粱秆皮,把它破均匀了,有些地方宽了,再用小刀一刮,宽窄粗细是根据个人的手艺,编细的就破得细点,编的粗点就破得粗点。高粱皮要拿紧了, 刮刀要拿平,脚要试探着踩,用劲大了,容易割断,用劲小了,割不下瓤来,必须手和脚要联合起来,高粱皮要拽紧了,不然就割着手。由于高梁秆本来也只有几毫米厚,想要完好无损地留下瓤,去掉皮儿,不仅要手、脚配合默契,更需要用好刮刀,老人们说,早年练习的时候,没有人不被锋利的刮刀划伤过。

经过这道工序,就可以开始编席了,老人们一般管这一步叫“起头”。 拾一对、压一对,一根,再挑一根,拾一对,这次就要压到里面去了,再压一对,徐太祥老人说,小时候,大人们教孩子编席时,都会告诉他们一个口诀,正所谓“拾一对、压一对”,特别是编到席子边缘的时候,口诀尤为管用。红的就是拾一对、压一对,拾一对,压三根,拾一对,压一对,再挑一根,要是不对起来就不对称了。

编席子的最后一步是收尾,要把露在外面的高粱秆按照顺序依次插入上一层,这样一张泊里红席就编完了。

泊里红席美观轻便、结实耐用,除了编织的时候需要掌握技巧外,其实,还有一招独特的秘籍。高梁皮本来有点发黄、有点花,放在瓮里用硫磺熏,最后就非常白了。

上世纪80年代,胶南在泊里镇建立了“红席专业批发市场”。2007年9月10日,为了促进泊里红席的制作和销售,泊里镇专门设立了20万元的奖励基金,组织成立了青岛泊里红席专业合作社。过去,人们探亲访友甚至娶媳妇都要拿它作为高档礼品相送,现在,泊里红席更成为一种时尚的收藏品。青岛泊里红席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瞄准现代人的生活情调,大胆对传统的编织工艺进行改造创新,加快开发适合城里人使用的“双喜席”、“福寿席”等红席新品种,使“泊里红席”由过去的单纯农民“铺火炕”,逐渐成为城里人的时尚床上用品。

2、海青茶(haiqingtea):属江北绿茶,与其它绿茶相比,特点是:叶厚汁浓,耐冲泡,色黄亮,味醇和,回味甘甜,豌豆香清香四溢,是茶中极品。海青茶原来因为产于青岛海青镇而得名,

现在泛指产于胶南大场、塔山、泊里、藏南、理务关、琅琊、张家楼等地的胶南茶都叫做海青茶,„海青茶‟也可以说„海情茶‟,这个名字既有青岛的特点--海纳百川的胸怀,又有情深似海的真情寓意,是不可多得的茶叶名字,现已成为高档礼品茶的代名词,海青镇是国家“北方万亩茶园基地”,被誉为“青岛茶叶之乡” ,种植海青茶,炒制海青茶成了数万胶南农民的小康之路。

海青茶原属安徽祁门槠叶群体品种之一,1966年胶南“南茶北移、南竹北引”由海青镇自安徽引进,定名为"海青茶(haiqingtea)"。该品种分布于胶南市海青镇,目前茶园面积近1300公顷,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大型绿茶生产基地。该品种平均气温10℃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临界温度为-6℃~18℃,最高临界温度45℃。年降水量要求在1000mm以上,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为宜。生长至今。为江北生长时间最久、面积最大的绿茶基地。现为青岛市农业精品工程之一,国家级无公害茶园基地。

海青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东临黄海,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属黄棕壤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土壤颗粒较均匀,粘粒含量低,非常适宜茶叶生长,由于地处高纬度,海青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的积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用的微量元素,这里生产的绿茶经中国茶叶专家测定,其中儿茶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南方茶同类产品高13.7%和5.3%,优越的沿海气候条件和优良的环境,孕育了海青绿茶“叶片厚、滋味浓、豌豆香、耐冲泡”的独待品质。而且此处远离交通要道,没有任何“工业三废”污染源,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因此,海青镇成为了山东省北茶科研中心命名的青岛地区唯一的“北茶科研基地”。出产的海青茶畅销全省及北京、东北等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国外市场,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海青镇耕地面积7.8万亩,其中绿茶就达到了3万亩,年生产干茶100余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近3000元。省内第一座茶厂——就在海青,曾作为全省的代表在全国茶叶会议上介绍南茶北引的经验。发展至今,已建成国家级无公害茶园基地6处,有机茶园基地5处,茶叶专业村43个,茶园3万亩,加工企业130多家,年生产干茶100余万公斤。全镇绿茶加工企业已研制开发十二大系列30余个品种,有86个茶叶品牌被评为部优、省优名茶,在“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奖,迈入了全国名优茶行列。“海青锋”牌绿茶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青岛莲芯”牌和“海北春”牌绿茶获全国第六届“中茶杯”评比特等奖,“胶南春”牌绿茶被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指定为专用茶。

3、泊里镇“富硒”苹果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全镇苹果总面积达1.6万亩,年产苹果8万吨。近年来,泊里加大力度狠抓苹果质量生产,严格按照绿色果品生产规程,先后引进了果实套袋、放蜂授粉等新优技术。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兴建绿色生态果园,实施“蓄水、种草、养畜、沼气、优果”五配套生产技术和“大改形、强拉枝、无公害、巧施肥”四大新优技术,从而实现建立生态果园和生产绿色果品两大目标。该镇“富硒”苹果连续六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所产苹果个大、色艳、质脆、香甜、无污染,享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苹果远销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和朝鲜、日本等国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篇二:《写家乡的特产的作文》{写家乡的特产,怎么结尾}.

写家乡的特产的作文 水中红菱 我的家乡在泰兴,那里没有什么山,也没有大河湖泊,更没有名胜古迹。但在家乡,常常会看到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田野,各种各样鲜嫩的绿;常常会看到远处一户人家房顶袅袅烟云升起,旁边牧童赶着牛回家„„ 打开记忆的大门,这里更有些江南韵味,在田野上散步,放风筝,在小溪里捕鱼,爬到树上打银杏摘柿子,过年时放孔明灯„„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承载我童年回忆的地方。 每次回老家都会看到奶奶拿着那把大扫帚扫地,但奶奶的背却一年比一年弯了,驼了。看到我,奶

奶总是迎上一句:“乖孙女回来了,奶奶给你红菱吃。”然后慢慢将扫帚放下到厨房蒸老菱。 我家门前就是一条小溪,那天下午,天气很好,阳光暖洋洋地洒在我们身上,很舒服。奶奶

说要下河捞老菱,我觉得新奇就趴在岸上看。哇!水面上像铺了一层绿毯,真想上去踩一踩。 奶奶家有个大木盆,至今还放在厨房里,她把大木盆放到水里,很轻盈地进了盆,坐在盆的最前面,用手轻轻一划,木盆就往前驶去。只见奶奶一侧身用手抓住菱叶往上一翻就有几个老菱被奶奶“降服”了。 我拍手叫好,奶奶娴熟地抹去水草,再将老菱一个个摘下来放到清水里反复地洗,直到将老菱外壳上的泥土洗干净为止,奶奶将一个个洗得干干净净的老菱拿在手里朝我摇一摇。在夕阳的照耀下,我看清了,那肥硕的老菱外壳上泛着一缕淡淡的红,漂亮极了。 奶奶就这样一个一个摘、一把一把洗,我就在岸上不停地一回一回看,不一会儿,老菱就把奶奶的脚藏了起来。木盆下沉了许多,有几次奶奶一伸手去抓菱叶时水差点儿就要溢进木盆里,我吓得大叫:“奶奶小心,快上来吧,危险!”“没事。”奶

奶乐呵呵地回答。然后拾起竹竿,有一撑没一撑地划着,小木盆经过的地方形成了一条水路。 很快到了岸头,我帮奶奶将大把大把的老菱放进竹篓里。 我看到每一个老菱壳上都泛着一缕属于自己的红,缕缕纯粹的红寄托了奶奶对我的爱。它们原本藏在水里,是奶奶用那双饱经风霜的手一遍一遍地洗才露出夕阳的红色。沉醉着,沉醉着,当我睁开双眼时,奶奶不见了,而厨房里不断飘出老菱的醇香,诱惑着我的鼻子,我连忙跑进厨房,奶奶把大碗的冒着热气的老菱放在桌子上。 我用鼻子凑近碗里的老菱闻了闻,那种香气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那属于江南水韵的芳香。我轻轻咬开一个菱,白生生的肉就露了出来,我轻嚼着,香香的,面面的,和奶油一样柔美。 现在的小溪水质不好了,奶奶不再种老菱了,而我还是很喜欢吃老菱。从菜市场里买来的老菱却怎么也尝不出那种清香,更没有壳上我喜欢的那一缕红。 奶奶至今都很勤劳、朴素,她很少吃辣的、油腻的东西,我家门前还有两块土地,上面种着青菜萝卜之类的。我不常回家乡了,每逢相聚,奶奶总是和我说:“外面的东西少吃,不要以为荤菜有营养,青菜萝卜对身体也好着呢„„” 我望着奶奶那苍老的面孔,总是热泪盈眶。从她的话语中,我又闻到了红菱的香味,淡淡的、悠远的„„ 教师感言 读罢文章,就像嗅到红菱的清香,悠悠淡淡、似有似无,缥缥缈缈。喜欢红菱,但是每当我见到它们的时候,它们早已离开了它们生长的地方,被摆到了菜场的菜篓里。等到顾客带它们到家中煮食的时候,它们会再次散发清香,于是江南水乡的韵味也被它们带到城市人们的家中。而小作者在文中则为我们描写了更为鲜活清新的画面,我们的思绪也跟着奶奶坐上小木盆,飘荡在长满红菱的湖面上,我们的耳边仿佛飘来《采红菱》的欢快旋律,这无疑是小作者记忆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幅画面!她在文中展开了大量细腻的描写,就是想与读者分享水乡特有的诗情画意和情趣。清新的画面,是那么温暖,因为还有奶奶慈爱的笑容,亲切的话语。 一幅淡雅清新的江南水乡采菱图,一首余韵袅袅的纯真的童年的歌谣。

篇三:《写家乡特产的作文》{写家乡的特产,怎么结尾}.

写家乡特产的作文 溱湖簖蟹 我的家乡在江苏泰州,我们家乡的“溱湖八鲜”可有名了,八鲜中的溱湖簖蟹最出名。溱湖的水产数不胜数,溱湖的景色美不胜收,其中簖蟹最为远近闻名。 周六,爸爸从溱湖出差回来,带回一盒簖蟹,我拆开包装,“哇塞!”着实地惊讶了一番。螃蟹我见得不少,比碗口还大的真是少见。青色的脊背,一双硕大无比的钳子,有神的小眼睛,活脱脱一个威武的古代将军,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爸爸笑着说:“刚从溱湖带回来的簖蟹,回头让你妈妈煮着吃。”我随即查阅了上的资料,上有许多溱湖簖蟹的资料介绍,如:“态丰腴,肉质细嫩,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蟹肉饱满,口感极佳,其鲜香的特点胜过其他品种的螃蟹。”爸爸说:“自古就有‘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的美誉。你可要大饱口福了,品尝至尊簖蟹!”△那些“大将军”在锅里就神气不起来了,口里吐着白沫,都争先恐后地一起往上爬,还不时敲击锅底示威,但我们毫不理睬。 30分钟过去了,一只只橙红色的簖蟹出锅了,我迫不急待地拽下一条腿,在末端蘸上醋,放入口中咀嚼,肉一点一点被咬出,酥烂的肉质嚼起来令人食欲大增。再掀开顶壳,一股金黄色的蟹油从壳里流出来。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我贪婪地嗅着香气,用筷子挑出蟹黄,它的好处真多,它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拥有胶原蛋白、脂肪、磷等人体所需的物质。蟹黄真是精华啊,放到嘴里,鲜美的蟹黄在唇齿间了,再咽进肚子,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吃完螃蟹,剩下一层外壳,这外壳即有装饰作用,还可入药,有清热去毒的作用。据报道,科学家还在螃蟹顶壳上发现了一种叫甲壳质的物质,是减缓癌细胞扩散的良药。 家乡的老百姓都说:“溱湖八鲜、天下闻名;溱湖湖鲜,鲜不可言。”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想来品一品吧。不过近年来溱湖污染严重,簖蟹数量严重减少,再过几年就吃不成了。

篇四:《小学作文:家乡的特产》{写家乡的特产,怎么结尾}.

家乡的特产

我的家乡在邵阳,那里有许多特产,有猪血丸子、武冈卤菜、雪峰蜜桔、腊肉......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桔子。

每当秋季来临时,山坡上的桔树上就挂满了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桔子,好看极了。桔子的颜色有金黄的,也有黄中带青的......桔子有大有小,大的有一个拳头那么大,小的就只有乒乓球一样小。桔子的形状是圆圆的,像一个个小皮球一样。剥开桔皮,里面的桔肉橡几个兄弟姐妹紧紧抱在一起说悄悄话呢!把桔肉放在嘴里轻轻咬一口,顿时,果汁流满了嘴巴。如果你吃的是金黄色的,那你一定会吃了还想吃,但如果你吃的是还没有成熟黄中带青的桔子,那你一定会酸得牙齿疼。桔子不但营养美味,吃剩下的桔皮还可以晒干来做药。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朋友们是不是听得快要流口水了呀?那就快到我的家乡来尝一尝吧,我爱我的家乡——邵阳!

篇五:《介绍一种家乡的特产作文教学设计》{写家乡的特产,怎么结尾}.

《介绍一种家乡的特产》

作文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介绍一种家乡的特产》

作文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此次习作为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特产”的“笔下生花”内容之一。此次作文是写家乡的一种特产,要求不但要写出特产的特点,更要写出“我”对这种特产的观察和体验,这是一次状物作文的练习。要让学生把握特产的特征,教师首先就要带领学生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特产在形态、颜色、味道、用途等方面的特点。

二、习作要求:

1、介绍一种家乡的特产。

2、抓住特点,写出这种特产的形状、颜色、大小、作用等。

3、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抓住特点写家乡的一种特产,能写出这种特产在形态、颜色、味道等方面的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难点:指导学生分步骤进行观察,写出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突出“我爱家乡”的主题。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各种特产的实物或图片等。

五、设计总述:

充分利用课内外学习资源,尊重学生的认识、体验,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特产的形态、颜色、味道,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自己去发现

和感受,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山河

壮丽、物产丰富,从雄奇的塞北到秀丽的江南,各地的特产数不胜数。

1、板书:特产

师:什么是特产?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师总结:某地或某国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就叫特产。

2、你知道全国各地有哪些特产?(生答)

3、同学们知道的特产真多,想看看老师收集的特产么?

课件出示:水果方面的特产——新疆哈密瓜、烟台苹果、上海水

蜜桃、广东荔枝、福建龙眼、余姚杨梅、海南椰子„„

工艺品类的:安徽铁画;

丝织品类的:湖南湘绣;

手工艺品类的:北京面人;{写家乡的特产,怎么结尾}.

食品加工类的:北京烤鸭、德州扒鸡、平遥牛肉、兰州牛肉面、

天津大麻花、内蒙古奶皮;

药材类的:藏红花、宁夏枸杞、青海冬虫夏草、云南白药;

观赏类的:洛阳牡丹;

酒类:贵州茅台酒;

矿物类的:新疆和田玉;

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4、同学们看到这么多特产,羡慕吧?其实咱们家乡的特产也很

多,板书:“家乡的”(书写于“特产”)前面。谁能说说?(生答){写家乡的特产,怎么结尾}.

7、我们南阳地处中原,四季分明,物华天宝,特产很多„„

出示课件:南阳黄牛、独山玉石、独玉雕、南阳烙画、南阳出师

表、南阳三宝、还有地方特产(社旗小磨油、马山柿饼、界中米醋);水果类的有内乡樱桃、大寨草莓、西峡猕猴桃;南阳的名吃(镇平烧鸡、南阳油茶、博望锅盔、方城烩面、唐河凉粉、桐河桐蛋)

8、看到这么多家乡的特产,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骄傲)

9、同学们,随着改革开放,南阳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肯定会有很多外地人来到我们南阳观光旅游,大家愿不愿意把这些特产推荐给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和购买我们家乡的特产,提高家乡的知名度,让我们的家乡尽快富裕起来?(愿意)那么我们今天就安排大家介绍家乡的特产。

出示课件:习作要求

1、介绍一种家乡的特产。

2、抓住特点,写出这种特产的形状、颜色、大小、 作用等。

3、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二)、习作指导

1、同学们知道怎样介绍吗?昨天,我们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

梅》,谁还记得这课的写法?

生答,师总结,出示课件(《我爱故乡的杨梅》):

2、回顾课文,总结写法:(教师PPT展示)

(1)、课文是按总分结构描写杨梅的。

(2)、主要从树和果两个方面描写了杨梅。其中,课文重点描

写的是杨梅果,又是从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3)、抒发了自己爱家乡的情感。

3、师:这篇习作例文,的确写得很好。从刚才的回答中,看得出大家对文章的写作方法掌握得很好,但也要学会运用。今天,我们就仿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写法,来介绍家乡的特产。

4、要想把这种特产介绍清楚,要做到什么?(要细致地观察)

5、你知道哪些观察方法?总结观察方法:板书

用眼看

观察方法: 用手摸

用鼻闻

用口问(尝)

(三)拿出实物或图片,观察体验。

(四)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五)课堂训练,写出片段(只介绍特产的特点);

(六)挑出好中差三类作文,师生评议;

(七)师出示文段,大家评。(附后)

(八)给学生时间,修改自己的片段。

(九)趁热打铁,拓展写作

我们刚才进行的是片段训练,文章还可以写些什么?才够完整?(开头、结尾、简单的事例等)

(七)总结升华:同学们,有首歌唱道: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