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律法规常识


篇一:《法律法规基本常识基本常识》

法律法规基本常识基本常识 1、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明确行为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和。其特征有四方面:(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即相应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4)、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5)、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我国刑法的任务是(1)、保卫国家政权;(2)、保护合法财产;(3)、保护公民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

3、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犯罪的特征有(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5、构成犯罪的条件有(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例如,盗窃罪是对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侵犯;(2)、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3)、犯罪的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4)、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6、犯罪的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以积极的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人的积极行为,如故意伤害行为、盗窃行为都属于作为的形式;而不作为是指应当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不实施的消极行为。这种形式的犯罪必须以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为前提的,如行为人将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抛弃于荒郊野外以此来逃避自己应尽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则构成了遗弃罪。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8、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观表现为犯罪故意和过失。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而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9、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明知某种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明知某种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0、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

1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的心理太度。

1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有两个特征:一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13、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若要构成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正当防卫的目的条件,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实施的防卫。

(2)、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实施的防卫;

(3)、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的防卫。

(4)、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对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14、常见的犯罪类型有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等类型犯罪比较多。

15、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2)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北京市确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一千元的,为“数额较大”;

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一万元的,为“数额巨大”;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六万元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多次”盗窃指一年盗窃行为三次以上,没有数额限制。

16、对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应当加强保护,保障其不受打击报复。

17、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5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3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18、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在我国新颁布的《刑法》中,也增加了一条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罪名是“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19、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具有严重危害性,在我国,犯罪性质最严重的罪行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20、我国刑法的任务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我国刑罚中最严厉的手段是死刑。

2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24、凡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篇二:《基本法律法规知识》

第一部分 基本法律法规知识

一、单选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2 题)

(一)行政许可法(10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的,可以视情况收费

B.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C.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D.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申请行政听证的,应该适当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答案:B

2.关于行政许可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依法不属于某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的行政许可申请,行政机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应向当事人出具加盖该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B.行政许可听证均为依当事人申请的听证,行政机关不能主动进行听证

C.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均应一律公开

D.所有的行政许可适用范围均没有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答案:A

3.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 )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A、6 个月 B、1 年 C、2 年 D、3 年

答案:B

4.赵某想要在一条河的附近开办一家化肥厂,向行政机关申请营业执照。行政机关在审查时发现该厂距离河水很近,如果化肥厂管理不善,很有可能污染河水,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则下列关于行政机关的做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无须告知附近居民该申请许可事项

B.行政机关应当告知附近居民该情况,但是附近居民无权陈述意见

C.行政机关只需听取附近居民意见,无须听取赵某的申辩

D.行政机关应当告知附近居民,并举行听证。

答案:D

5.卫生局根据王某的申请,依法举行了听证会,并制作了听证笔录。关于听证笔录的约束力,下列的正确说法是:( )

A.是否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由卫生局决定。

B.听证笔录可以作为卫生局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参考。

C.卫生局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D.卫生局可以根据听证笔录以外的事实为依据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答案:C

6.关于行政许可申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书面的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B.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C.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D.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答案:C

7.关于行政许可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行政许可决定最长应当在受理之日起30 日内作出

B.延长行政许可期限,应当经上一级行政机关批准

C.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D.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每个行政机关办理的时间均不得超过四十日

答案:C

8.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说法错误的是:

A.违反法定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一律予以撤销

B.国务院实施行政许可的程序,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D.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答案:A

9.下列哪个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 )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

C.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

D.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

答案:A

10.经甲公司申请,市建设局给其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该局在复核中发现甲公司在申请时报送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已经超过有效期,遂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撤销该公司的规划许可证,并予以注销。甲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市建设局撤销甲公司规划许可证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类别( )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行为的撤销 D.行政检查 答案:C

行政处罚法(33 道)

1.卫生行政处罚的种类,不包括( )

A. 警告 B. 没收 C.罚金 D. 吊销执照

答案:C

2.某县公安局执法人员甲在一次检查活动中被乙打伤,公安局认定乙的行为构成妨碍公务,据此对乙处以200 元罚款。甲认为该处罚决定过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受到的处罚决定,甲既不能申请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B.对乙受到的处罚决定,甲可以行政诉讼但不能提起申请复议

C.对乙受到的处罚决定,甲可以申请复议但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D.对乙受到的处罚决定,甲应当先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A

3.法院在审理某药品行政处罚案时查明,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作出处罚决定前拒绝听取被处罚人甲的陈述申辩。下列关于法院判决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应判决撤销行政处罚决定,并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B.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程序瑕疵,应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C.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应判决确认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D.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应判决确认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答案:C

4.某地食品药品监督局发现王某生产的饼干涉嫌违法使用添加剂,遂将饼干先行登记保存,期限为1 个月。有关药监局的先行登记保存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系对王某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质影响的行为

B.可以由2 名执法人员在现场直接作出

C.采取该行为的前提是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

D.登记保存的期限合法

答案:C

5.某市卫生局向某诊所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发现某诊所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系伪造。对于该许可证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吊销 B.撤销 C.撤回 D.注销

答案:B

6.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时效作出了明确规定,违法行为在( )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 B、2 C、3 D、4

答案:B

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下列哪个机关行使( )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国务院 D.人大常委会

答案:B

8.行政机关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在设定行政处罚上:( )

A.对较轻微的处罚有设定权 B.经法律、法规的授权后有设定权

C.经国务院授权后有设定权 D.没有设定权

答案:D

9.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公民当场处以罚款的最高数额是:( )

A.20 元 B.50 元 C.100 元 D.200 元

答案:B

10.温某在一家医院偷了一老人携带的400 元钱,当他准备离开医院时,听见被偷老人在医院大门口大哭,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用来给孙子看病的钱被人偷了。温某动了侧隐之心,将偷来的钱还给了老人。对于温某的上述行为,行政机关应当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不予处罚 B.从轻处罚 C.减轻处罚 D.给予处罚

答案:A

11.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由以下哪个机关承担?( )

A.受委托组织 B.委托行政机关 C.委托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D.行政复议机关

答案:B

12.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 )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A.地市级以上 B.乡镇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省级以上

答案:C

1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由( )承担。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

C.法律、法规制定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 D.行政复议机关

答案:A

14.我国《行政处罚法》第37 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这一规定体现了下列哪项基本制度( )

A.调查制度 B.告知制度 C.表明身份制度 D.说明理由制度 答案:C

15.下列有关简易程序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给当事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场交付 B.二日内交付 C.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后交付 D.报所属行政机关批准后交付

答案:A

16. 对其他组织实施简易程序行政处罚,其罚款数额为下列哪项( )

A.≥300 元 B.≤1000 元 C. ≥2000 元 D. ≤3000 元

答案:B

1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上述行为符合下列哪项基本原则( )

A.权利保障原则 B.公开原则 C.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D.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