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颂罗兰教学设计


【篇一】秋颂罗兰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秋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抓住优美、生动的语言,用心体会,感受情感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

品味优美语言,揣摩词语。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优美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四季之景是不同的,春天给人以柔和,夏天给人以热烈,秋天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可以举出人们对秋天的描绘吗?

学生根据查阅资料答:李白“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秋瑾“秋风秋雨秋煞人”;……

在文人墨客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罗兰描绘的秋天,感受一下别样的秋天,别样的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生字、词,了解作者。

1、多媒体显示:

(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汉字注音

眸子()酡红()寂寥()执著()澹()

sà爽shè住juàn顾秀yì

(2)解词:

萧疏:稀疏,稀稀落落。扰攘:骚乱,纷乱。澹:安静。闲云野鹤:比喻闲散安逸不受世俗羁绊的人,旧时多指隐士、道士等。

2、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

简介作者:

罗兰,原名靳佩芬,天津宁河人。台湾女作家,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从《罗兰小说》到现在,已有近30部作品问世。除《罗兰小说》五辑外,还有《罗兰散文》七辑,长、短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等景物。(同时教师板书: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

2、教师找几名学生读相关的写景段落。要求:要读出感情,更好地展示秋韵。

3学生细读课文,屏幕显示问题:

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学生互动,共同解答,最后明确:秋林:飒爽、洒脱;秋日:凄楚之美;秋院:幽寂;秋云:淡淡、悠悠;秋风:纯净、爽利;秋水:明澈。

三、欣赏文章,感受美感

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深沉的,秋天给人以收获,你认为罗兰的散文《秋颂》,给你带来了哪些美的享受呢?

语言美。首先,表现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如拟人比喻、排比、

多用叠词,如“高高的”、“静静”、“淡淡然”、“悠悠然”、“乔迁”、“闲闲的”、“远远的”……这些词语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意境美

情感美。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调抓住秋日的枫叶、秋日的闲云、纯净的秋风、明澈的秋水来尽情歌颂、赞美秋,让读者身临其境,受到美的陶冶、感化。

四、探究主旨

思考:1、作者用哪两个字概括了秋天的特征?(提示:依据第九段答.)

明确:“闲”、“逸”(或“澹”)

师:作者正是寓秋于内在美,从而赞颂了它淡远闲静的品格。(同时板书:秋、淡远闲静)

2、本文作者只写了秋,赞颂了秋吗?

学生先思考,然后明确:不是,还写了人(第10自然段)。歌颂了具有内在美的人,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秋的形象交相融合,形成了这优美的意境。

3、那么,作者呼吁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思考后作答。

明确:我们应该做一个心胸广阔、淡远闲适、不追名逐利、洁

身自好的人。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五、课堂总结:

本文作者通过对秋景的描述,既颂了秋,又颂了人,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极度喜爱之情。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希望大家能领悟、学习。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也一定对“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通过想象,绘制一幅属于自己的“秋”吧!`

板书设计:

秋颂

景秋林秋云

秋院秋风淡远闲静

秋日秋水

人洒脱淡泊

描写秋景时为什么用了一些写人的词语?

颂秋是为了颂人,表达自己欣赏和最求的人生态度

读秋—感受秋之美

秋风萧瑟,落叶潇潇,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秋有味。大自然犹如一位魔术师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又声有色有形有味的美妙境界,你能读出他的神韵来吗?

品秋---知秋之韵

赞秋—做好秋之人

作者所谓秋天的颂歌来自对秋天风度、容颜、气质的赞美。如秋天般美丽的人定然也是飘逸、洒脱、超凡脱俗的,也定然是艳丽寂寥的,当然也是明澈透明的。

最后作者告诉我们秋之美的根源——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一切!可是也就在不想拥有一切中,必定拥有了一切!这就是规律,这就是人生!在收获之时,开始寻找闲淡、悠远。秋之明澈,意味着渗透了人生的哲理,悟出了人生的滋味。它告诉我们,人们在得到的同时,已经感悟到所拥有的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命的过程。犹如明澈中的闲淡与悠远,是人生中最迷人、最充满魅力的一面。

顾宏云

【篇二】秋颂罗兰教学设计《秋颂》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眸子、酡红、摄住、萧疏、澹”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

把握散文情感美、意境美、文笔美。抓住优美、生动的词语,再现词语传达的画面,用心体会,感受散文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陶冶自己爱美的心灵,锻炼自己发现美的眼力。

2、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优美语言,揣摩词语。

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文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

教学突破:

本文景物与人相互映衬,相互参照,特点突出,形象清晰。在学习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既写秋,又写人这种独特的写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本文完整的构思和作者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四季之景是不同的,春天给人以柔和,夏天给人以热烈,秋天给人以萧瑟,冬天给人以肃杀,同学们可以举出人们对秋天的描绘吗?

学生根据查阅资料答:李白“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秋瑾“秋风秋雨秋煞人”;……

在文人墨客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罗兰描绘的秋天,感受一下别样的秋天,别样的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生字、词,了解作者。

1、多媒体显示:

(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汉字注音

眸子()酡红()寂寥()执著(  )澹(  )

sà爽shè住juàn顾秀yì

(2)解词:

  萧疏   扰攘澹闲云野鹤

教师任选几名学生回答,明确(1)móutuóliáozhuódàn 飒 摄 眷 逸 (2)萧疏:稀疏,稀稀落落。 扰攘:骚乱,纷乱。澹:安静。闲云野鹤:比喻闲散安逸不受世俗羁绊的人,旧时多指隐士、道士等。

2、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

简介作者:

罗兰,原名靳佩芬,天津宁河人。台湾女作家,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从《罗兰小说》到现在,已有近30部作品问世。除《罗兰小说》五辑外,还有《罗兰散文》七辑,长、短刚才,同学们对本文作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共同走进作者,走进他笔下的“秋”。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深入研讨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时,多媒体课件显示秋景,学生感受秋韵。并思考: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等景物。(同时教师板书: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

2、教师找几名学生读相关的写景段落。要求:要读出感情,更好地展示秋韵。

3学生细读课文,屏幕显示问题:

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学生互动,共同解答,最后明确:秋林:飒爽、洒脱;秋日:凄楚之美;秋院:幽寂;秋云:淡淡、悠悠;秋风:纯净、爽利;秋水:明澈。

4、欣赏文章,感受美感

师: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深沉的,秋天给人以收获,你认为罗兰的散文《秋颂》,给你带来了哪些美的享受呢?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结果。

生甲:我们探究的是这比喻、排比、拟人)

生乙:作者在词语的运用上多用叠词,如“高高的”、“静静”、“淡淡然”、“悠悠然”、“乔迁”、“闲闲的”、“远远的”……这些词语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生丙:我们探究的是这作者用哪两个字概括了秋天的特征?(提示:依据第九段答.)

明确:“闲”、“逸”(或“澹”)

师:作者正是寓秋于内在美,从而赞颂了它淡远闲静的品格。(同时板书:秋、淡远闲静)

师:本文作者只写了秋,赞颂了秋吗?

学生先思考,然后明确:不是,还写了人。歌颂了具有内在美的人,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秋的形象交相融合,形成了这优美的意境。

师:那么,作者呼吁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思考后作答。

明确:我们应该做一个心胸广阔、淡远闲适、不追名逐利、洁

身自好的人。

师:那么,颂人的句子有哪些呢?(教师板书:人)

明确:第10自然段。(生读)

师:文章还有既写秋,又颂人的句子,你能找到吗?

学生找到后明确:第1段中“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第11段中“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清清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6、学生质疑,共同探讨。

学生可能有如下发言:

(1)在第11段“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清清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这句中,为什么作者要把“秋”字单提出来,而与前面的内容用逗号隔开?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可为何末尾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呢?

……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7、教师小结:文章语言清新、隽永,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秋的形象具体可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加以借鉴,用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课堂训练,多媒体显示:

1、仿写句子:

例: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香飘田野。

仿:人们都爱,,。

2、仿照句式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造句

例:春天鸟儿欢叫,夏天野花盛开,秋天树木葱茂,冬天雪花飞舞。

仿:

学生完成后,交流回答,师对于写得好的要给予鼓励。

五、课堂总结:

本文作者通过对秋景的描述,既颂了秋,又颂了人,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极度喜爱之情。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希望大家能领悟、学习。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也一定对“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通过想象,绘制一幅属于自己的“秋”吧!`

教学反思

本文运用了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描写大自然,歌颂人生,寓情于景。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在行文中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这些特点都需要学生认真掌握,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借鉴。

板书设计:

秋颂

秋林秋云比喻

秋天秋日秋风排比

秋院秋水拟人

淡远闲静



谭义专

【篇三】秋颂罗兰教学设计秋颂教案2

十八 秋颂 导学案

一、 导入新课。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把握文中所写秋景的特点,体会其中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文中作用。

4、梳理从“秋的美“到“人的美”的行文思路,理解作品表达的感情。

三、 检查预习情况:

1、 根据拼音写词语或汉字注音 眸子( ) 酡红( ) 寂寥( )

执著( ) 澹( )

sà 爽 shè 住 juàn 顾 秀yì

2、了解作者

罗兰,原名靳佩芬,天津宁河人。台湾女作家,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从《罗兰小说》到现在,已有近30部作品问世。除《罗兰小说》五辑外,还有《罗兰散文》七辑,长、短篇小说多集,以及书信体文集、诗歌剧、论文集等。其中《罗兰散文》第一辑、第二辑获台湾中山文艺大奖。

3、整体感知:(用文中词语填空)

秋天的美,美在 ;秋天是一

个 的季节。

四、学

(一)秋天是一幅画——发现画面美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2、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各用原文中一两个词概括。

(二)秋天是一首诗——体会意境美

精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下列问题答案

1、思考:作者用哪两个字概括了秋天的特征?(提示:依据第九段答.)

2、本文作者只写了秋,赞颂了秋吗?

3、作者呼吁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4、颂人的句子有哪些呢?

5:文章还有既写秋,又颂人的句子,你能找到吗?

(三)欣赏文章,品味美

研读课文,讨论探究

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深沉的,秋天给人以收获,你认为罗兰的散文《秋颂》,给你带来了哪些美的享受呢?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结果。(提示:可以从内容上、修辞方面、词语运用方面、情感表达方面等)

五、悟

本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可从内容上、修辞上、炼字上、情感上、哲理上等。)

六、链

1、 仿写句子:

例: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香飘田野。

仿:人们都爱_______,爱她____________,爱她________________ 。

2、 仿照句式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造句

例:春天鸟儿欢叫,夏天野花盛开,秋天树木葱茂,冬天雪花飞舞。

仿:

七、布置作业

1、课外搜集写秋的诗句,并把它们分类。

2、同学们,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也一定对“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通过想象,绘制一幅属于自己的“秋”吧!`

【篇四】秋颂罗兰教学设计18《秋颂》使用教案

18秋颂使用教案

教学目标:

1、 赏析好词佳句,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教学重点

2、学习文章抓住典型景物,用精练语言抒发独特情感的方法秋颂罗兰教学设计

3、体会真实淳朴、洒脱自然的品质,培养在美景中陶冶性情的意识。

4、学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由题入文。

在上课前播放《秋日私语》,渲染课堂气氛。有人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下加心就是愁。“自古逢秋悲寂寥”,古往今来 “悲秋”诗文举不胜举,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和悲秋主题不一样的文章《秋颂》,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章的题目,作者对秋天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 “秋颂”二字,“秋”是描写秋天的景物,“颂”是“歌颂、赞颂”的意思,表达对秋的赞颂之情。标题告诉我们,课文是对秋天的歌颂和赞美。本文很显然,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表达的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

那么,罗兰究竟是怎样的人,她竟然能把秋天描摹的如此美丽呢?

1、作者简介:罗兰,原名靳佩芬,天津宁河人。著名台湾女作家,名震寰宇的文坛巨匠。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有近30部作品问世。其中《罗兰散文》获台湾中山文艺大奖。1987年她的名字列入英国剑桥名人录。著有《罗兰小语》。

罗兰一生崇尚淡泊,不追求功名利禄。她曾说:“不要对人类失望,我们生就是这个样子。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可爱的地方,也有令人失望的地方,能承认这些,我们才可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人生。对人生太苛求是不会快乐的!”她对人生的态度永远是那么理性,从她的《秋颂》一文中可以清楚地读出她对洒脱的秋的热爱之情。

二、朗读课文,感知整体。

请同学们齐读文章,找一找,作者是抓住哪几种典型的事物来赞颂秋的?它们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枫树(飒爽)、秋林(秀逸、洒脱、孤傲)、秋林映日(凄楚)、秋院图(寂寥、清寂)、闲云(淡淡然、悠悠然|)秋风(纯净)、秋水(明澈)、野鹤(闲逸)。

三.研读文章,体悟情感。

1.作者用哪两个字概括了秋天的特征?

(提示:依据第9自然段答)

“闲”、“ 逸”(或“澹”)

2.本文只写了秋,赞颂了秋吗?

还歌颂了具有内在美的人。

3.那么,作者呼吁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应该做一个心胸广阔、淡远闲适、不追名逐利、洁身自好的人。

4.颂人的句子有哪些呢?

第10自然段。

5.文章还有既写秋又颂人的句子,你能找到吗?

第1段中“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第11段中“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清清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四、赏读课文,学写法。

1、“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赏析:眸子:本指瞳仁,泛指眼睛。风神:内在的气质,神韵。“有人的眸子像秋”说得是十分明澈,“有人的风神像秋”说得是内在精神像秋,也就是淡泊名利,享受寂静。

2、“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赏析:“经霜的素红”在文中指霜打到的红叶。风和霜实际代表着考验和磨砺。而秋颂罗兰教学设计

飒爽地面对显示的是乐观和坚强。可见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不仅仅是能接受考验,而是在面对考验和磨砺时能乐观和坚强。

3、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示出他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要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赏析: 萧疏:冷清、稀疏。孤傲:性情高傲,和他人和不来。“不需要点缀的洒脱”应该指的是自然而然的洒脱,是自己的气质,而不是刻意装出来的。“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是指淡泊名利。甘愿过隐居的生活。其实那份无需点缀的洒脱和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应该说的就是秋。

4、“高高的枫树,静静地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

赏析:幽寂:幽雅寂静。寂寥:寂寞空旷。清寂:安静、寂静。写出了那个被枫树深掩着的院子的寂静、空旷与优雅。虽描写只有仅仅几笔,但那个被素红色包围的幽雅、被重门掩盖不住的寂寥,还有那一园寂静的秋,竟如水晶球中般的,在我脑海里一幕一幕地展现。

5、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赏析: 掠:轻轻地擦过或拂过。用一个字“掠”更显示秋风对世间一切轮回之冷淡。别人(此处指落叶)的生命危在旦夕,自己却如无事人一般地在旁边穿梭,可见秋风无牵挂、无世俗,它的眼光早已高出尘世的一切。秋风毕竟经历过和看过太多的一切,可能在开始时,它会悲伤,也会哭泣。但现在秋风早已目睹过一批批的树叶落下,但来年毕竟又会万物复苏,无谓的伤心,流连又如何,不如淡定地面对。秋风是最纯净、最修饰、无留恋、出于尘世而又高于尘世。

6、 “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淡淡的、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不再有动于衷”模拟了人的动作、心情、状态,表达了作者的处事态度,而这也正是作者最喜欢的那种淡泊、不为名利困扰的生活。

7、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 赏析:天宇:天空,以秋日明净来形容天空,可见天气之好。一抹在这句子里指一薄层。可以感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抹淡淡的白云在天空中漂浮,感觉十分悠闲和惬意,实在当得起一个“闲”字。

8、 “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 赏析: 澹: 安静。这是一个比喻句,“野鹤”也是代表秋天(因为摘抄原因,没写清楚)。说秋天安静得像秋水一般,距离远如秋山一样。秋水如前文所讲一样,没有忧心、紧张、执着,十分简单,潇洒、轻松。如秋水般安静,想必是十分静的。秋山作者并未多做介绍,但可看出距离较远,定会有种神秘和无法捉摸透的感觉。将“澹如秋水”和“远如秋山”的意思加

在一起不真可当得起一个“逸”字。

9、 “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

赏析:这或许跟“退一步海阔天空差不多”。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没有苛刻地强求。但他的心却豁然开朗,使其更加真正地懂得生活。这样的美需在内心培养,我们应该学会一些无谓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五、小结:本文作者通过对秋景的描述,既颂了秋,又颂了人,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极度喜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隽永,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秋的形象具体可感。希望大家能领悟、学习。

主题:本文通过对秋林、秋云、秋风、秋水的描述,使秋有了人的情感和灵魂,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秋的极度喜爱之情;同时也赞颂了“具有秋之美”的人,表达了自己闲适、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

七、吟咏秋诗 感悟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林黛玉《秋窗风雨夕》

启发思考:为什么不同人的笔下秋天的风格完全不同?

八、人生寄语,结束本课

我们不可以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

我们不可以改变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

活出一份洒脱

活出一份淡定

活出一份自信

活出一份充实

【篇五】秋颂罗兰教学设计《秋颂》学教案

《秋颂》学教案

学习目标:

1、 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 陶冶自己爱美的心灵,锻炼自己发现美的眼力, 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

1、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2、 品味优美语言,揣摩词语。

学习难点:

1、 体会本文优美的意境。

2、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之景是不同的,春天给人以柔和,夏天给人以热烈,秋天给人以萧瑟,冬天给人以肃杀,同学们可以举出人们对秋天的描绘吗?(提示:诗词名句)

1、 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眸子 酡红 寂寥 执著 澹 .....

sà shè juàn

( )爽 ( )住 ( )顾 你认为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生字请写在下面

2、作者简介:

罗兰,原名靳佩芬,天津宁河人。台湾女作家,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从《罗兰小说》到现在,已有近30部作品问世。除《罗兰小说》五辑外,还有《罗兰散文》七辑,长、短篇小说多集,以及书信体文集、诗歌剧、论文集等。其中《罗兰散文》第一辑、第二辑获台湾中山文艺大奖。

3、 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2)、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3、欣赏文章,感受美感

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深沉的,秋天给人以收获,你认为罗兰的散文《秋颂》,给你带来了哪些美的享受呢?

4、思考:作者用哪两个字概括了秋天的特征?(提示:依据第九段答.)

二、交流研讨

1、本文作者只写了秋,赞颂了秋吗?

2、作者呼吁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呢?颂人的句子有哪些呢?

3、文章还有既写秋,又颂人的句子,你能找到吗?

4、能力提高

(1)、在第11段“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清清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这句中,为什么作者要把“秋”字单提出来,而与前面的内容用逗号隔开?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可为何末尾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呢?

5、 小结:本文作者通过对秋景的描述,既颂了秋,又颂了人,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极度喜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隽永,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秋的形象具体可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加以借鉴,用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6、师生留白

7、 课堂训练

(1) 仿写句子:

例: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香飘田野。

仿:人们都爱 , ,

(2) 仿照句式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造句

例:春天鸟儿欢叫,夏天野花盛开,秋天树木葱茂,冬天雪花飞舞。

(3) 秋日私语:选择一个写作目的,用三言两语写下有关秋天的话语。 ① 在卡片上写作。

② 集体交流。

③ 建议赠送。

8、 赠语:

在这无尽的秋光中,我们相聚一堂,感悟这浓浓的秋韵,也许在某一年的秋季,你偶尔会想起今天,想起我,但愿今天我们的相聚让你回味无穷!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也一定对“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通过想象,绘制一幅属于自己的“秋”吧!`

《四季交响曲》学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景物描写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写作手法,学习将景观人格化、形象化的诗一般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赏析诗一般的语言;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领会作者对社会陋习的批判,对公平、公正、无私、善良、坦诚、拼搏等美德的热烈追求。

学习重点:

1、景物描写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2、将自然景观人格化、形象化的诗一般的语言。

学习难点:四季顺序安排的意图。

学习方法:诵读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秋颂罗兰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饕餮( ) 蛰伏( ) 困juàn( ) 明mèi( )情愫( ).... 慷慨( ) guǐ计( ) 淘tài( ) ..

你觉得还有那些字的字音字形需要注意请写在下面。

2、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作者的散文集《心灵的笔记》。这是一篇歌咏大自然的散文作品,作者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努力发现大自然四季容颜的变化,并用深刻的笔触抒写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思想意境,都称得上一篇赏心悦目的佳作。

3、诵四季

诵读任务:

(1)语音规范、表情诵读;

(2)勾划文中优美语句;

(3)整体感知文章的体裁及写法:本文属写景抒情散文,运用了托物言志(咏物抒怀)的写法。

4、品四季

迅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1) 这篇文章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色?有什么好处?

(2) 作者在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时抓住了每个季节的什么特点来写?请用

文中的一两个词语进行概括。

二、交流研讨

5、悟四季

(1)、作者在每个季节摄取了哪些景物变化着力描绘?

(2)、你能从文章哪些句子中体会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每个季节都表达了作者什么人生感受?

(3)、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托“四季”言了作者什么“志”?

(4)、本文还触摸社会各个层面哪些人?意图何在?

三、赏析与提高

6、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句子或语段写得好?好在哪里?

7、为什么不按原有的四季顺序安排,而把冬放在最前面?

四、小结:希望同学们都能炼就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慧眼,培植一个善于思考和感悟的心灵,他日,让我们在生活与艺术的交接处,收获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文学之花!

五、师生留白

六、布置作业

8、绘四季:搜集关于四季的歌曲、诗词、美文等。

七、拓展延伸

秋天的思绪

正是秋天,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秋高气爽,窗外青山蓝天离得那么近,对自然的感受忽然复苏了。在鸟语花香中,整个人的思想心情,有一种干净清幽的感觉。

【篇六】秋颂罗兰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秋颂》精品教案

十八 秋 颂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眸子、酡红、摄住、萧疏、澹”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4.品味优美语言,揣摩词语。

5.陶冶自己爱美的心灵,锻炼自己发现美的眼力,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重难点)

3.品味优美语言,揣摩词语。(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之景是不同的,春天给人以柔和,夏天给人以热烈,秋天给人以萧瑟,冬天给人以肃杀,同学们可以举出人们对秋天的描绘吗?(学生根据查阅资料答:李白“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秋瑾“秋风秋雨秋煞人”„„)在文人墨客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罗兰描绘的秋天,感受一下别样的秋天,别样的人。(板书课题)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罗兰,原名靳佩芬,河北宁河人,台湾女作家,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从《罗兰小语》到现在,已有近30部作品问世。除《罗兰小语》五辑外,还有《罗兰散文》七辑,长、短篇小

说多集,以及书信体文集、诗歌剧、论文集等。其中《罗兰散文》第一辑、第二辑获台湾中山文艺大奖。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眸子(móu) 酡红(tuó) 寂寥(liáo) ...

执著(zhuó) 澹(dàn) ..

飒爽 摄住 眷顾 秀逸

3.解释词语。

萧疏:稀疏,稀稀落落。

扰攘:骚乱,纷乱。

澹澹然:安静的样子。

闲云野鹤:比喻闲散安逸不受世俗羁绊的人,旧时多指隐士、道士等。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时,多媒体课件显示秋景,学生感受秋韵。并思考: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来写?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等景物。(同时教师板书: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

2.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明确:秋林:飒爽、洒脱;秋日:凄楚之美;秋院:幽寂;秋云:淡淡、悠悠;秋风:纯净、爽利;秋水:明澈。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及追求洒脱、不加修饰的人生的态度。

(二)品味语言

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深沉的,秋天给人以收获,你认为罗兰的

散文《秋颂》给你带来了哪些美的享受呢?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结果。

示例:生甲:我们探究的是这篇文章的语言美。首先,表现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如拟人句“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比喻句“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排比句“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教师同时板书:比喻、排比、拟人)

生乙:作者在词语的运用上多用叠词,如“高高的”、“静静”、“澹澹然”、“悠悠然”、“闲闲的”、“远远的”„„这些词语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生丙:我们探究的是这篇文章的情感美。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调抓住秋日的枫叶、秋日的闲云、纯净的秋风、明澈的秋水来尽情歌颂、赞美秋,让读者身临其境,受到美的陶冶、感化。

四、板书设计

秋颂

秋林 秋云 比喻

秋天 秋日 秋风 排比

秋院 秋水 拟人

人 淡远闲静

五、课外拓展

1.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香飘田野。

示例: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春光明媚。

2.仿照句式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造句。

春天鸟儿欢叫,夏天野花盛开,秋天树木葱茏,冬天雪花飞舞。 示例:春天阳光明媚,夏天烈日炎炎,秋天五谷丰登,冬天粉妆

玉砌。

【篇七】秋颂罗兰教学设计秋颂 第2课时

《秋颂》教学设计

隆化县张三营中学 杨丽红

教学目标

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优美语言,体会本文的意境之美。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在台湾作家罗兰的笔下,不只是萧瑟的象征,它更别有一种韵味。它是成熟的,明澈的。明澈中还有一种风情:闲淡、悠远。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罗兰的思绪中秋的世界,去品味罗兰的秋思! (板书:秋颂 罗兰)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一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其他学生聆听、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重点。(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有目的的学习】

三、教师交代学案完成情况

四、小组合作交流学案内容

五、品读课文 感受美感

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天图画,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这些优美的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出示课件)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利用圈点勾画法把讨论的结果在书上画出来。看看哪一组最快、最准确做出答案。然后准备展示点评)

(提示:可从修辞方法的运用或词语的运用上(叠词的运用)赏析)

示例明确:表现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拟人句“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得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比喻句“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作者在词语的运用上多用叠词,如“高高的”、“静静”、“淡淡然”、“悠悠然”、 “闲闲的”、“远远的”„„这些词语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品味优美句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总结:文章语言清新、隽永,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秋的形象具体可感。

六、诵读文章 吟咏感悟

1、秋天的景物在作者的妙笔下如此生辉,找出本文你最喜欢的段落,让我们用自己动听的声音,有感情

的配乐朗读,再一次体会秋之美。【要求:要读出感情,更好地展示秋韵。】

(播放配乐视频)

2、师生共同点评朗读的情况。

先由学生点评,然后教师综合点评,以激励为主,辅以朗读技巧的指导。

教师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细心体会,理解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基础;以情带声,随作者情感,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美感。

3、在朗读指导的基础上,学生再次配乐朗读,读出秋的风韵,读出颂的情感。

(播放配乐视频)

【设计意图:在赏析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地基础上,配乐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体会秋之美,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七、读写互动 随堂练笔

本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秋景的描述,既颂了秋,又颂了人,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极度喜爱之情。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也一定对“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一段描写你家乡秋天的景色文字。

板书设计:

秋颂

罗兰

比喻

颂秋 拟人 美

叠词

【篇八】秋颂罗兰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第四单元第18课《秋颂》精品教案

十八 秋 颂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眸子、酡红、摄住、萧疏、澹”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4.品味优美语言,揣摩词语。

5.陶冶自己爱美的心灵,锻炼自己发现美的眼力,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重难点)

3.品味优美语言,揣摩词语。(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秋颂罗兰教学设计

一年有四季,四季之景是不同的,春天给人以柔和,夏天给人以热烈,秋天给人以萧瑟,冬天给人以肃杀,同学们可以举出人们对秋天的描绘吗?(学生根据查阅资料答:李白“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秋瑾“秋风秋雨秋煞人”„„)在文人墨客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罗兰描绘的秋天,感受一下别样的秋天,别样的人。(板书课题)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罗兰,原名靳佩芬,河北宁河人,台湾女作家,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从《罗兰小语》到现在,已有近30部作品问世。除《罗兰小语》五辑外,还有《罗兰散文》七辑,长、短篇小

说多集,以及书信体文集、诗歌剧、论文集等。其中《罗兰散文》第一辑、第二辑获台湾中山文艺大奖。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眸子(móu) 酡红(tuó) 寂寥(liáo) ...

执著(zhuó) 澹(dàn) ..

飒爽 摄住 眷顾 秀逸

3.解释词语。

萧疏:稀疏,稀稀落落。

扰攘:骚乱,纷乱。

澹澹然:安静的样子。

闲云野鹤:比喻闲散安逸不受世俗羁绊的人,旧时多指隐士、道士等。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时,多媒体课件显示秋景,学生感受秋韵。并思考: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来写?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等景物。(同时教师板书: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

2.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明确:秋林:飒爽、洒脱;秋日:凄楚之美;秋院:幽寂;秋云:淡淡、悠悠;秋风:纯净、爽利;秋水:明澈。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及追求洒脱、不加修饰的人生的态度。

(二)品味语言

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深沉的,秋天给人以收获,你认为罗兰的

散文《秋颂》给你带来了哪些美的享受呢?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结果。

示例:生甲:我们探究的是这篇文章的语言美。首先,表现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如拟人句“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比喻句“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排比句“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教师同时板书:比喻、排比、拟人)

生乙:作者在词语的运用上多用叠词,如“高高的”、“静静”、“澹澹然”、“悠悠然”、“闲闲的”、“远远的”„„这些词语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生丙:我们探究的是这篇文章的情感美。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调抓住秋日的枫叶、秋日的闲云、纯净的秋风、明澈的秋水来尽情歌颂、赞美秋,让读者身临其境,受到美的陶冶、感化。

四、板书设计

秋颂

秋林 秋云 比喻

秋天 秋日 秋风 排比

秋院 秋水 拟人

人 淡远闲静

五、课外拓展

1.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香飘田野。

示例: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春光明媚。

2.仿照句式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造句。

春天鸟儿欢叫,夏天野花盛开,秋天树木葱茏,冬天雪花飞舞。 示例:春天阳光明媚,夏天烈日炎炎,秋天五谷丰登,冬天粉妆

玉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