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步兵


拼音bù bīng
注音ㄅㄨˋ ㄅ一ㄥ
词性名词


步兵

词语解释

步兵[ bù bīng ]

⒈  以徒步作战进行训练、武装和装备的兵种。

infantry; foot;

⒉  徒步行军和打仗的士兵。

foot soldier; infantryman;

引证解释

⒈  徒步作战的士兵。

《六韬·战步》:“步兵与车骑战,奈何?”
《史记·吴王濞列传》:“吴 多步兵,步兵利险, 汉 多车骑,车骑利平地。”
曲波 《林海雪原》二三:“炮兵猛打的威力,要和步兵猛冲的威力,牢固无隙地结成一体。”

⒉  官名。步兵校尉的省称。

唐 温庭筠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诗:“纵得步兵无緑蚁,不缘句漏有丹砂。”
宋 王禹偁 《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诗:“博士 东观 客,求官得步兵。”

⒊  三国 魏 阮籍 的别称。 籍 尝官步兵校尉。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是也。”
明 何景明 《西郊秋兴》诗之七:“步兵 常嗜酒, 水部 本能文。”

国语辞典

步兵[ bù bīng ]

⒈  徒步作战的兵种,为陆军主要兵种,具有多种性能,尤以近战及独立战斗为其特色。步兵又可分为徒步兵、装甲步兵与空降步兵。

步卒

⒉  职官名。步兵校尉的简称。参见「步兵校尉」条。

英语infantry, foot, infantryman, foot soldier

法语infanterie

分字解释


※ "步兵"的意思解释、步兵是什么意思由字词语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公元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准备出兵进攻北魏,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商议此事,结果步兵校尉沈庆之大不以为然,说道:“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2.不断地催促步兵团换防易站,换装填。

3.三个机械化步兵师,一个地炮旅,一个工兵旅,一个野战防空旅,一个后勤保障旅,一个特战支队一个陆航团。

4.很快就是几个老兵冲了上来,扛着步兵炮,立刻形成了阻击行动,阻遏了敌人的攻击。

5.普罗尼埃钉锤兵装备简陋盔甲、盾牌和钉锤,作战骁勇,但无法与重装步兵和骑兵对抗。

6.普罗尼埃钉锤兵装备简陋盔甲、盾牌和钉锤,作战骁勇,但无法与重装步兵和骑兵对抗。

7., 沛公,我军如今兵强马壮,共有精骑两千,车兵两千,步兵六千,粮草丰足,府库充盈。

8.虽各冲锋陷阵中,步兵也不要快步走,兵车也不要奔驰,追击敌人也不准超越行列,这样才不至扰乱战斗队形。军队的稳固性,就在予不打乱行列的秩序,不用尽人、马的力量,行动的快慢决不许超出命令的规定。

9.不管武器口径多么小,也不管武器数量多么少,要始终用火力支援步兵进攻。

10.要详细划分出步兵、骑兵、飞行兵、侦察兵、工程兵、水兵、特种兵等等,必要时还要招募组建敢死队,不能一味闭关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