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桶者教案


【篇一】骑桶者教案“阅读-质疑-讨论-升华”语文四步教学法——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学论文)

语文老师的任务是什么?语文课应该培养学生什么?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直到上了那节课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的正确答案。

有一次,与我同班的数学老师临时有事,让我帮他代一节课,可我当天的教学任务刚好已讲完,第二天要上的内容又没完全备好,于是,我只好“无教案进课堂”了。在走进教室的一刹那,我忽然灵机一动:今天,我不妨试一下真正地“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到课本中去寻找、发现知识。

于是,我笑着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换一种教学形式,由大家自己到课文中去发现自己要学的知识。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到《背影》这学生们的发现竟是如此的广泛而准确,从文中的一个词,一句话到一个段落,以至文章的主旨,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都能说得让我连连点头,还有的内容连我都没有考虑到,课堂气氛更是前所未有的活跃,连最不爱举手的学生都能积极发言了。不用说,这节课的“试验”非常成功。

课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从教以来,我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不计日夜地给学生辅导,学生也确实考出了好成绩,我也被有些人称为“教学水平高”的语文老师,但这样的“高水平”却让学生学得很辛苦,很被动,学生的考分是高了,但却磨损着学生原有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这样的“高水平”又有何益呢?这样的教学方法岂不是和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吗?现在,我终于醒悟了:语文老师的任务应该是唤醒、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此后,我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每次都尽量地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到课文中去发现知识,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地交给了学生,并逐渐总结出了“阅读-质疑-讨论-升华”语文四步教学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前提是要相信学生,把“发现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而不是“告诉”学生知识。如果语文老师保证了这个前提,那就可以轻松运用语文四步教学法,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逐渐地提高。下面,我就讲一下如何运用“语文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阅读,分为有声朗读和无声默读。

我指导学生朗读时,一般不先范读,因为范读课文实际上也是“告诉”。在教学中,我朗读课文只是为了和学生交流,我从来不希望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的语气神态都是一个模式。我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体会、去发现。即使有的学生读得不到位,但好歹是他们自己领悟出来的,这总比直接从老师的“告诉”中得到的好。因为光听老师的范读那是“模仿”,是“克隆”,而不是“发现”。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读得好,但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处理也不错。这时,我便鼓励他们坚定自己的立场,而不要去模仿老师。

默读课文时,我让学生直接和课本对话,和作者对话,让他们找出文中的精妙处,并作些批注。在学生批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触及课文重、难点的地方,我便及时地表扬这位同学阅读得仔细认真,并让全班同学一起来分享这一“发现成果”。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所以重点、难点问题,老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当然,要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教师自己必须先发现,而且要尽可能地多发现,要把握好自己要教授的知识点,而不能盲人骑瞎马——心中无数。有时,学生的发现会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有的学生的见解会比老师的更深刻、更高明。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特别兴奋、激动地赞扬这位同学,并动员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表扬他。这样,师生一起边阅读边板书,有时,我还让学生把一些重点词句板书在黑板上。通过阅读阶段的发现,学生一般都能把握课文的主要知识点。

第二步:质疑,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环节。

经过了阅读阶段,学生都熟悉了课文内容,我就让学生就课文的字、词、句、段、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能不能换成另外一个词?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我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并不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等等。大部分问题一提出来,就会有学生作出解答。有时,一个同学答得不够完整,老师还没来得及评价,就会有学生举手补充。有的问题学生一时想不到点子上,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花太多时间的必要,老师就要适当地点拨一下,然后进入下一个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运用赞扬的方法,既要表扬学生的优点,又要表扬学生的勇气,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发现更多的知识,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时,学生的回答确实是挨不上边,我就说:“某某同学虽然没有给这个问题作出解答,但他给我们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这样,就不会打消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在质疑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争议较大而又一时难以统一意见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正好是文章的重、难点,我就让学生把这个问题板书出来,等下一个环节再来解决。

这样,通过质疑,既训练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质疑中,老师不轻易给学生出题(除非学生有明显的疏漏),更不给学生答案,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还是要教给学生的。这样,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全面提高。

第三步:讨论,一是讨论上一环节留下来的有争议的问题,二是讨论文章的主旨。

在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时,我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分别说出来,并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来讨论,看哪一种见解的理由更充分、更合理,看哪一种意见更接近作者的本意。经过引导,学生一般都能达成共识,再加上老师的适当补充,学生就能理解得更加深刻。

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学生的答案就更多了。在这个环节中,我从不判定谁对谁错,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赞扬他们见解的独特,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快感。这样,学生就能畅所欲言,就能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本来嘛,谁能说文章的主旨只有一个呢?凡是学生发现的,都是对的,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让学生直接与作品、作者对话,几十个学生的发现绝对比一个老师发现得多。有谁能说:老师就一定比学生聪明,就一定比学生发现得好呢?我只是经常对学生们说:“老师并不比你们更聪明,只是比你们早读了几年书,多读了一些书,只要你们比老师更勤奋,更好学,就一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事实也确实如此。

第四步:升华,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眼界,深化学生的思想。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大家合上书本,跳出课文,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结合社会现实来讨论与课文有关的问题。比如:在你的阅读积累中,有哪一是老师要博览群书,要经常给自己补充能量。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准备好一桶水。”如果学生发现的问题老师自己都弄不明白,怎么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呢?我认为,对于教师来说,学历、证书、职称等,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多读书,要时时刻刻地读书,要时时刻刻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我最反对把老师比作蜡烛,不论是红蜡烛,还是白蜡烛,形象都不好,而更可怕的是,蜡烛的能量是一点点地减少,直至成为灰烬。我们老师应该是“太阳能电池”,每时每刻都在吸收能量,同时又在释放能量,永不停止,永无尽头。二是老师要经常表扬学生,夸奖学生,采用各种方法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充满信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学生的进步需要赞美,需要欣赏,老师要不断地、发自内心地告诉学生:“你真不错,你成功了!”要让学生时常体会到成功的快感。因为成功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奋战在同一战线上的辛勤的园丁们:请尽量地去肯定、赞美、欣赏你的学生吧,因为你的一句赞美、一次表扬,很可能惠及学生的一生!

资料提供者:吴琴珍

玉壶如冰

【篇二】骑桶者教案骑桶者

  教学目的

  1、领悟小说的多重主题

  2、了解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的真实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

  1、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骑桶者

  2、骑桶者的形象

  课前准备

  1、发给学生有关卡夫卡生平介绍的资料

  2、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同时完成预习题:(1)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2)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骑桶者的呼喊,看到骑桶者这个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卡夫卡的《骑桶者》。卡夫卡是(奥地利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那么《骑桶者》表现了现代人的什么困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骑桶者》,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读后感受,你们觉得卡夫卡描写骑桶者这个形象想表达什么?(请学生具体谈谈)

  学生可能答的答案:揭示贫困者的窘状和有产者的自私无情;表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冷酷;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二、主题分析

  1、同学们的分析都挺有道理的,但是听了你们的分析,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骑桶者要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呢?

  明确: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着去比“走”着去要快。

  2、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明显是虚构的情节?卡夫卡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

  (1)如果拎着桶走着去赊煤,情节走向必然是怎样的?

  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的态度都是同情主人公的。

  (2)卡夫卡让骑桶者骑着桶飞着去赊煤,情节走向是怎样的?

  明确: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3)小说中“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自己,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呼喊看到“我”这个人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理由。(讨论法)

  明确:两者皆可。

  听到看到的理由:小说中说“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从中可见,老板娘看到了“我”。

  没有听到看到的理由:“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老板娘上来后,不可能朝空中看,因此她看不见“我”。如果她看见“我”了,发现“我”骑着桶在空中飞翔,应该会惊讶新奇,说不定会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而老板娘解下围裙扇可能是老板娘觉得围裙上有毛线绒想通过扇这个动作把毛线绒抖掉。而“我”的喊声和钟声混合在了一起,老板娘以为“我”的喊声就是钟声。

  (4)如果老板娘的确看到了“我”并且拒绝给“我”一铲最次的煤,那么她的确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如果老板娘没有听到看到“我”,那么,老板娘是不是自私冷漠就不一定了。这样,作品的内涵就更丰富了。文中的“我”的确是物质匮乏者,这个物质匮乏者仅仅是想早点赊到煤才选择“飞”去的吗?如果他想赊到煤,完全可以直接骑着桶冲进煤店,这样,老板娘就一定会看见“我”了,说不定,老板娘会被“我”的这种赊煤方式所惊骇,稀里糊涂中就把煤赊给“我”了;或者这个老板娘很会算计,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只是在空中呼喊,这说明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我”尽管贫穷,但“我”有强烈的自尊心,“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听说“我”没钱付时那种鄙夷的神色。因为贫穷 “我”已经变得畏缩自卑了。

  (5)通过刚才的分析,你们觉得小说设计成拎着桶走着去赊煤好呢,还是骑着桶飞着去赊煤好?

  明确: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小结答案:创作意图的角度:

  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

  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骑桶者的角度:

  自尊心强,畏惧交流

  3、“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鄙夷的神色,说明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

  4、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也可能是卡夫卡的创作意图。希望骑桶者的困境不要发生在同学们身上,这需要同学们努力营造一种怎样的人际交往环境呢?

  明确: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互相关爱的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三、虚构分析

  小说中,骑桶者的飞翔明显是虚构的,但是小说传达的情感思想具有普遍性,是真实的,作者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虚构中的真实”的呢?

  明确:小说中“我”的飞翔,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走,“我”浮生到冰山区域,不复再见,这些情节是虚构的。“我”的处境,老板伏案写字,老板娘织毛衣,老板和老板娘的对话,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现实生活场景让“我”的飞翔也显得像现实中发生的一样合情合理。虚构嵌入现实,就和现实浑然一体了。

  小说还展现了“我”的心灵的真实。小说开头写“我”家里没有煤时,“我”眼中的景物都带上了悲凉的色彩。“火炉里透出寒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这都展现了“我”内心的悲凉。“我”骑着桶只是在空中呼喊,不敢冲进店里,展现了“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鄙夷神色的畏缩自卑心理。老板娘没有借给“我”煤时,“我”喊着“你这个坏女人”,表现了“我”对老板娘的憎恨。小说借助飞翔这一虚构情节真实地展现了“我”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也是更为深刻的真实。

  四、改写小说结尾

  下面我们通过改写小说结尾,再来体会一下《骑桶者》虚构的魅力。假设老板娘走上地窖后发现了骑着桶飞翔的“我”,那么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改写小说结局,然后派一位代表用几句话简述你们组的改写方案,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写。

  五、板书设计

  骑桶者

  骑桶者的角度:

  表面原因:无煤天冷,“飞”比“走”快

  深层原因:自尊心强,畏惧交流

  卡夫卡的角度:

  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

  人民生活艰难,社会冷酷

  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我”物质困乏

  “我”畏缩自卑

  缺乏关爱、缺乏沟通

  真诚沟通、互相关爱

【篇三】骑桶者教案《骑桶者》教学设计

《骑桶者》教学设计

一、导入

法国的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本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他偏偏想当作家,父亲很生气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文章又不断地被退回来,他陷入了困境,开始了负债累累的生活。正是在这段最为“狼狈”的日子里,巴尔扎克破费700法郎买了一根镶嵌着玛瑙石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面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正是这句坚定豪迈的名言,支持了他一生的奋斗,终于在文学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困境研读

1、今天我们小说的主人公面临怎样的障碍,面临怎样的困境?明:寒冷,煤全部烧光,煤桶空了, 火炉里透出寒气(估计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烧煤了,或者也可以说家里可以当柴火的东西应该也用完了)树木呆立在严霜中 天空是银灰色的盾牌(不见好转) 冷酷的火炉、冷酷的天空 我可能会冻死,饿死。

2、他想到用什么办法来粉碎这个障碍呢?明:向煤店老板请求借煤。

3、最后有没有借到煤呢?明:没有成功,遭到了拒绝。

4、你能用一句话来复述这个故事吗?明:一个快要冻死的人前往煤店借煤,遭到拒绝。

5、你觉得可能要反映怎样的小说主题?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对煤店老板娘的谴责 对下层贫苦人民的同情 有产者的自私无情

6、文中哪些地方比较直接的体现了这一个主题?明:把多于的热气排出去 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7、穿插写作背景:小说写于1917年的一二月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由此暴露了很多社会问题。第二年奥匈帝国就解体了。

三、虚构研读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悲惨、冷酷无情的现实主义的故事,完全可以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来写,其反映的现实也是深刻而冷峻的。但是我们的作者卡夫卡却采用了虚构的手法。

1、请大家说说看哪一个情节是虚构的呢?明:骑桶飞翔

2、在你的心目中“飞翔”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明:轻灵浪漫

人物的飞翔是很多小说家喜欢的内容阿拉伯世界:飞毯(实现愿望的手段) 例如在《天方夜谭》一位名叫哈桑的年轻王子不小心被一条神奇的毯子绊倒,这块毯子能够把主人带到世界上任何他想去的地方。有了这块飞毯,当哈桑得知远隔百里的、自己心爱的公主马上就要死了的时候,借助这块飞毯的帮助,哈桑马上把一个神奇的苹果送到了公主的身边,挽救了她的生命。古希腊神话:用来逃离孤岛的双翅(逃脱困境的工具) 在古希腊神话中,巧匠第达勒斯及其子伊卡路斯遭到诸神惩罚,被囚禁在茫茫大海中的孤岛上的石堡里。聪明的第达勒斯以蜡和羽毛为自己与儿子各自粘制了一副羽翅,借此飞出孤岛。 中国神话嫦娥奔月(逃跑)哈利波特骑扫帚(巫师骑扫帚):身份的象征,施展魔力超人飞翔(救人脱离困境)……总之:飞翔给人以美好的感觉,作者将这样一个沉重的主题用这样一种轻灵的方式来呈现,起到了“化重为轻”的效果。

3、小说中的“我”飞翔的状态是怎样的?

明:均匀的速度 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 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

极不寻常高高飘浮 围裙一扇就把我扇走了,没有抵抗力

4、骑桶者的真实状态是“飘浮”而不是飞翔,飞翔是轻灵浪漫的,而骑桶者的飘浮给你怎样的感觉?明:不由自主,飘忽不定,无法着陆 可以说“骑桶飞翔”让我陷入了一种状态: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飞翔让我停留在中间状态,两边都没得依靠。

5、再看小说中有三个人物,骑桶者、煤店老板娘、煤店老板,他们的空间位置又是如何呢?

明:我飘浮在半空中,老板娘在中间地带,老板在地窖里

煤店老板和老板娘有没有发现我呢?(学生展开讨论)

小结:不管老板有没有发现,在他的心目中就是买卖来了,我只是一位顾客,一笔生意,他会帮助我吗?——拒绝 老板娘假装没有看到、听到,视而不见——拒绝 真的什么也没有看到、听到——交流的障碍

总之这是一次失败的历程,是一次失败的交流。那么如果“我”是拎着空桶走去,向老板当面乞求,虽然成功的希望也很渺茫,但好歹可能有一丝成功的概率。也算是渴望中的一种尝试。但是今天“我”骑着桶飞去,对方有没有看到你,听到你的乞求都很难说,那当然注定要失败了,可见

6、 “我”借煤失败的关键是什么?明:是借煤的方式——是我选择“骑桶飞翔”,这是交流方式的失败。

7、那么小说中“我”为何要选择飞翔?明:须快马加鞭(说明很急切,物质极度匮乏,迫切逃离寒冷的愿望,急切渴求生存)事先有借不成功的心理准备。个性(自卑又自尊,害怕失败,战兢猥琐)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将这一次的借煤仅仅是我“无望中的一种挣扎”。其实我是有心理准备的,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文章中“我”为何难以跟煤店老板老板娘交流的关键是今天他选择了“骑桶飞翔”这种方式去借煤,如果采取的是正面交涉的办法,那么这篇小说的指向性就相对清晰,那就是人对人的拒绝,但今天卡夫卡采用了这种虚构的手法,让我们对小说有更深刻的认识。那么这种人与人的不通融性是谁造成的呢?明:我——骑桶者)

8、我们齐读小说的最后一段。

“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谁永远消失?我。我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不会消失,说明是我选择永远消失。 谁跟谁不复再见?我跟这个世界不复再见。

“我”看上去是被扇走的,其实是我自己想跟这个世界再见。

本来我想用这样的方式去博取老板的同情,得到让我能在这世界存留的那一点点煤,但残酷的现实再一次地警醒我,这是一个“麻木不仁,冷酷到极点”的世界,借煤者对这个世界的畏惧,表明我彻底弃绝世界的暗示。但这绝不是一种决绝,而是一种畏惧。面对这个冷酷的社会现实,我努力想要摆脱困境却不能,我是多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最后只能彻底弃绝这个世界。

“我”濒临绝境的呼喊求救的声音被这个世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我”在空中独自呼喊,不管“我”怎么叫喊,都没有人回应,仿佛和这个世界隔绝一样,“我”又下不来,仿佛我和世界始终存在一段距离,一段无法逾越的距离。我的内心充满了强烈的“孤独感”。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要获得帮助而不得,想要摆脱困境而不能,想要保持尊严而不能。“我”的内心充满了困境无法摆脱、我陷入苦闷,焦虑,孤独,痛苦,绝望之中,这不正是“我”的生存困境么!这也是人的生存困境!绝不仅仅在于物质的匮乏,而更多的是爱与沟通的匮乏,一种心灵的饥饿。——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孤独)

9、总结: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将粉碎一切障碍” ,而卡夫卡的手杖上则写着“一切障碍正将粉碎我!”

四、走进卡夫卡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粗暴、专制,对儿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只是偶尔指手画脚地训斥一通——他想把儿子培养成为性格坚强而又干的年轻人,但结果是适得其反,卡夫卡内心中一直对父亲存有无法消除的畏惧心理。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这是36岁的卡夫卡写给父亲又没有胆量亲手交给父亲的一封长信里的话。在我的眼里世界就分成三个部分。我,是个奴隶,生活在其中的一个世界,受着种种法律的约束,这些法律是单为我发明的。而我,不知为什么,却始终不能完全守法。然后就是第二个世界,它离我的世界无限遥远,这就是您的世界,您行使着统治权,发号施令并且还因您的命令得不到执行烦恼生气。最后还有那第三个世界,其余的人都在那儿过着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人发号施令,也没有人惟命是从。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卡夫卡也将这种现代人的孤独表现在他的作品当中:《变形记》通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城堡》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却永远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毙。《审判》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地洞》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的情绪。

德国著名的卡夫卡研究家这样来评价他: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漠不关心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不完全是奥地利人;作为保险公司的雇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中产阶级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工人;在职务上他也不是全心全意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是他连作家也不是,因为他把全部精力献给家庭;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最陌生的人还要陌生‟。 ——【德】安得特斯

他是一个没有归所的作家,他没有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宗教,没有家庭的温暖、爱情的甜蜜,甚至在职业上他也是一个介于职员与作家之间的 “边缘人”“孤独人”。

五、在此我们无法充分呈现一个完整的卡夫卡,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地了解他。但就上课的介绍我们也能看到他与最亲近的人都无法沟通。他是一个彻底的孤独者,而他笔下的桶骑士又何尝不是呢?!所以,骑桶更是一个彻底的孤独者的心理状态的曲折表现,卡夫卡借由这个巨大的虚构实现了小说主题由单一到丰富、多义、深刻的提升。

六、体悟现代人的困境

卡夫卡虽然离我们很远了,但是他是一直是文学界研究的焦点。作家奥登对卡夫卡的生存困境有过这样的评述: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旅美英籍作家奥登

现代人面临着怎样的人生困境呢?差不多和卡夫卡同一时期的爱因斯坦有着这样的体悟:在战争时代,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们绝大多数是一天到晚地厌倦地工作着,他们无法享受劳动的乐趣,而且经常提心吊胆,唯恐失去他们可怜的一点点收入。——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对现代人生存的困境应该能引起我们的共鸣,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下,生活的乐趣越来越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了,理想难以得到实现。这应该是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骑桶者,面临和他一样的生存困境。我们面对困境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呢!我想困境既然是普遍的,我们还是应该积极面对,而不该绝望!

【篇四】骑桶者教案骑桶者教学设计完整版 【篇五】骑桶者教案骑桶者教案

骑桶者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拎桶者”和“骑桶者”,体味“虚构”的艺术表现力,探讨“虚构”在小说的人物立体感、情节曲折性、主题多义性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2. 基于文本把握,体会卡夫卡赋予小说的新内涵、新写法,品味卡夫卡现代人层面上的内心孤独感。

3. 借助针对现实、真实、虚构概念的区分,明确虚构可以贴近现实,从精神意义上建构虚构可以创造现实的信念系统。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学生分析

1. 小部分学生读过《变形记》,对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的异化主题有所了解,也大概知道卡夫卡的写作风格。

2. 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卡夫卡的小说,对于该作家的生平、性格、写作特点并不熟悉,《骑桶者》也许是他们与卡夫卡的初次会,针对如此“异想天开”的作品,初读总会有许多疑惑,而这些疑惑正是挖掘课堂深度的动力。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虚构在小说的力量

2. 难点:虚构在现实中的魅力

五、教学方法

1. 开放式问题

类似于“骑桶者借不到煤,应该怪谁?”这样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出去批判人情冷漠的社会层面主题,是否存在个体孤独感象征性表达的可能性?

2. 表演探究法

利用团队合作的小剧场演出形式,加强对文本细节的关注,同时更为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的起伏,调动课堂氛围。

3. 对照概括法

通过将学生改编的现实主义片段《拎桶者》与虚构为主的《骑桶者》进行对照,引导总结虚构对于小说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图片导入

生机勃勃的夏天,让抑郁的思绪烟消云散,我们沉醉在夏日的清新和美好之中。可是我却认识这么一个人,从他的童年照里看不出身为一个孩子的无忧无虑和天真,他目光冷峻,望着前方,似乎在思考人生和浩瀚的宇宙。哪怕是已经订婚的他,成年后独自一人的他,面对镜头时也没有露出世俗带来的幸福微笑。你们认识他吗?(生:卡夫卡)

不错,他就是卡夫卡。我相信现在这个一米八二的奥地利帅小伙走在襄阳的街头,你一定能一眼认出他来。现实生活中的卡夫卡爱笑,待人热情。那他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吗?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语言会欺骗人,甚至眼神都会,但是唯有作品是诚实的,文学会用它最真实的态度拥抱每一个平等的人。

(二)文本探究

1. 为什么故事中的主人公能够飞起来?

(1)桶是木桶,材质很轻。

(2)桶是空的,暗示当时故事的发生背景:物质匮乏。

(3)我是轻的,暗示我在社会上的份量轻,身份低贱,而我并不是个例,可见当时人民生活艰难。

这一环节采用图片启示和连环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

2. 故事表演

(1)9—10人为一组,分配好导演、编剧、旁白、主演、道具组等各项工作,六分钟的讨论及排练时间。

(2)抽取一个小组在讲台上进行表演(5分钟左右),对改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并邀请三位主演用1—2个形容词形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的形象,写在黑板上。

(3)向“观众们”抛出一个问题:卡夫卡通过虚构这样一个骑桶者的故事,想表达什么?或者说,他想批判什么?(社会黑暗的现实;人情冷漠)

3. 问题探究

(1)有没有可能这一切都是“我”的幻觉?试着从原文中找答案。

一分钟独立思考时间,单个回答,答者找到某一点即可。

A 第二段:我极不寻常地高高漂浮在煤电老板的地窖穹顶前...... ....

B 第十段: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 ....

C 第十二段:“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

D 我能听到房间里老板和老板娘的对话,这是违背现实生活逻辑的。

E 我在借煤之前,设想老板娘比较善良,但借煤过程中老板娘却冷酷无情。可见骑桶者思绪陷入混乱。

(2)骑桶者借煤怪谁?

除了怪冷漠无情的老板娘和软弱的老板,还要怪骑桶者自己。他飞着的姿态使得他与别人的沟通充满了困难,换言之,他与世界的沟通方式有问题;从更抽象的意义上来说,这揭示了现代人的孤独感,这个世界不愿意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以上即为主题的第二层面。

4. 情境假设

如果你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你会如何表现这个骑桶者的故事?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

(1)将创作放在预习任务中完成,课堂中直接念1—2段精彩典型的描写。

(2)对比“拎桶者”和“骑桶者”在小说人物、情节、主题上的表现力度的不同。

首先,如果是拎桶被拒绝,就意味着老板娘只能是一个无情的人,她确实看到了“我”,却不愿意给以帮助,人物形象偏单一化、类型化。然而,如果是骑桶被拒,有可能是老板娘压根没看到骑桶者,人物形象立马就丰满立体起来了。

其次,拎桶借煤被拒,情节是比较平稳,基本没有突转和波澜;骑桶者却不一样,一开始他满怀信心能借到煤,当他大声呼喊时,老板的反应让我们所有人都燃起了接到煤的希望,而后老板娘驳斥了老板的说法,如此反复,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最后,拎桶借煤失败,只能埋怨无情的老板娘和软弱的老板,主题自然是批判社会制度和人情冷漠;可是,当主人公骑桶飞着借煤,就涉及到“我”自身的沟通方式问题和抽象意义上的现代人的孤独感。

(三)现实、虚构、真实

1. 讲述卡夫卡的生平经历。

(1)三次订婚终身未娶。三次与女友菲利斯订婚,却三次解除婚约。卡夫卡曾跟女友写过这么一段话:任何童话中所描述的为得到心上人所付出的努力,都比不上我为了你而付出的努力,不只过去,现在是这样,而且永远会这样。可见其深情,但是卡夫卡却常常担心世俗幸福会终止自己的写作,写作的自己无法给菲利斯足够的幸福。

(2)热爱生命英年早逝。41岁去世,这与他经常凌晨写作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3)酷爱文学执意焚稿。卡夫卡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布罗德留下了这样一份遗嘱:亲爱的马克斯,我最后的请求,我遗物中所有的日记、手稿、信件、札记等等,请勿阅读并全部烧毁。

2. 虚构

以《变形记》格里高尔和《城堡》土地测量员K为例,主人公都曾为了融入这个社会做出各种努力,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可见其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3. 真实

借用他写给布罗德信中的一句话: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实际上,孤独是我唯一的目标,是对我的巨大的诱惑,不是吗?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对我如此强烈渴望的东西感到恐惧。这两种恐惧就像磨盘一样研磨着我。

4. 提问

大家在听了上述介绍之后,你们觉得是所谓的现实更贴近卡夫卡心灵的真实,还是虚构的人物更贴近?(虚构)

是的,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反而是虚构人物的状态能够映射出人物心灵的真实。

(四)结语

我们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生活太久了,以至于我们只相信眼见为真,耳听为实。我们只相信我们亲眼看到的,我们只相信我们亲耳听到的。你还记得上一次你用心灵去观察、去聆听、去感受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候吗?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卡夫卡的人向我们走来,向你呈现了一个飞着骑桶去借煤的人,向你讲述他最后被围裙无情扇走的故事。那一刻,你会发现,在那样一个最不真实的世界里,你可以看到最真实的卡夫卡,最真实的孤独痛苦。这份孤独痛苦是每个人都曾经历的。多少次,你面对世界不得不做的妥协;多少次,你面对现实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的无奈;多少次,你在深夜里独自一人默默地哭泣。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只要我们愿意相信,虚构能够让心灵在最不真实的地方绽放最真实的光亮。这样的光亮可以照亮眼前的路,使我们能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尽管这一路上,我们仍会感到迷茫,感到困惑,感到痛苦,感到绝望,感到孤独,可是会有那么一瞬间,我们坚信有骑桶者与我们并肩而行,有卡夫卡与我们并肩而行。

在刚刚过去的几十分钟里面,你们用精湛的表演、流畅的表达、甚至是诚挚的眼神,共同汇聚成一股光亮,这股光亮诠释着卡夫卡,诠释着骑桶者,也是我们这节课所有的价值所在,而这股光亮正是每一个你创造的。

【篇六】骑桶者教案《骑桶者》教案

《骑桶者》教案

教学目的

1、领悟小说的多重主题

2、了解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的真实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

1、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骑桶者

2、骑桶者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争取人生必须的温暖总是非常急切的,这关系到生与死的抉择,因而人不能只当旁观者。灌木从或树木都不能保护我们,生活不是齐斯卡山。每个人都可能跌在轮下面。弱者、贫者比有足够燃料的强者、富者更糟。可以说,弱者常常在被轮子碾轧之前就垮倒了。(卡夫卡)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

二、主题分析

1、请同学们谈谈读后感受,卡夫卡描写骑桶者这个形象想表达什么?

揭示贫困者的窘状和有产者的自私无情;表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冷酷;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2、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明显是虚构的情节?卡夫卡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

(1)如果拎着桶走着去赊煤,情节走向可能是怎样的?

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

(2)为什么骑桶者要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呢?情节走向是怎样的?

明确: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着去比“走”着去要快。 一个穷得起煤都买不起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桶去,而是骑着桶飞着去的。结果,非但没借到煤,反而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3)小说中“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自己,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呼喊,看到“我”这个人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理由。(讨论)

明确:两者都有可能。

听到看到的理由:老板妻子对老板“他要买什么?”的回答是“什么也不买”,如果真的没有看到“我”,应该会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文中三次强调没有听到,“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恰好体现了掩饰说谎的心理,她怕老板心软会借煤给“我”。

没有听到看到的理由:“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老板娘上来后,不可能朝空中看,因此她看不见“我”。如果她看见“我”了,发现“我”骑着桶在空中飞翔,应该会惊

讶新奇,说不定会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而老板娘解下围裙扇可能是觉得围裙上有煤灰想抖掉。而“我”的喊声和钟声混合在了一起,老板娘以为“我”的喊声就是钟声。

(4)如果老板娘的确看到了“我”并且拒绝给“我”一铲最次的煤,那么她的确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如果老板娘没有听到看到“我”,那么,“我”借煤的失败又该如何理解?

文中的“我”的确是物质匮乏者,他仅仅是想早点赊到煤才选择“飞”去的吗?如果他想赊到煤,完全可以直接骑着桶冲进煤店,这样,老板娘就一定会看见“我”了,说不定,老板娘会被“我”的这种赊煤方式所惊骇,稀里糊涂中就把煤赊给“我”了;或者这个老板娘很会算计,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只是在空中呼喊,这说明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我”尽管贫穷,但“我”有强烈的自尊心,“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听说“我”没钱付时那种鄙夷的神色。因为贫穷“我”已经变得畏缩自卑了。“我”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我”害怕失败,所以“我”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而且“我”的要求是最卑微的,“一铲最次的煤也行”“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

“我”战战兢兢、自怨自艾,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力,是个畏缩、自卑的小人物。借煤的失败不是正面交涉的失败,而是因为借煤者选择了飞翔的方式,而如果煤店老板并没有看到、听到,没有借煤难道有什么值得责怪吗?或许,我们也可以把“借煤”看做发生在作者想像里的一件事,这件事强调的不是煤店老板(娘)的狠心,而是借煤者对世界的畏惧。

(5) 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其内在的含义是什么?小说的主旨又如何理解? 运用夸张的手法,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耐人寻味。

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的一贯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补充介绍:

德国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安德尔十分准确而形象地概括了卡夫卡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对形成卡夫卡内向、孤独、忧郁与不幸人生的较为完整公允的阐述。

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终生未娶。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死于肺痨。

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短篇小说,且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多层隔绝,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艰苦创业成功,形成粗暴刚愎性格,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亲,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阻影中”。母亲气质抵郁、多愁善感。这些对后来形成卡夫卡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具有重要影响。而社会的腐败,奥匈帝国的强暴专制,政治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双重困扰,人民生活的贫穷困苦,经济的衰败,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郁的卡夫卡内心的苦闷。于是,时时萦绕着他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使你身不由已地伴随着恐惧与不安,最终归于灭亡。在渗透着叛逆思想、倔强地表现了不甘放弃希望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内涵。因此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毁一切障碍”的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作品简介:卡夫卡被共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变形记》通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

《城堡》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却永远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毙。

《审判》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

《地洞》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的情绪。)

三、虚构分析

小说中,骑桶者的飞翔明显是虚构的,但是小说传达的情感思想具有普遍性,是真实的,作者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虚构中的真实”的呢?

明确:小说中“我”的飞翔,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走,“我”浮生到冰山区域,不复再见,这些情节是虚构的。“我”的处境,老板伏案写字,老板娘织毛衣,老板和老板娘的对话,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现实生活场景让“我”的飞翔也显得像现实中发生的一样合情合理。虚构嵌入现实,就和现实浑然一体了。

小说还展现了“我”的心灵的真实。小说开头写“我”家里没有煤时,“我”眼中的景物都带上了悲凉的色彩。“火炉里透出寒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这都展现了“我”内心的悲凉。“我”骑着桶只是在空中呼喊,

不敢冲进店里,展现了“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鄙夷神色的畏缩自卑心理。老板娘没有借给“我”煤时,“我”喊着“你这个坏女人”,表现了“我”对老板娘的憎恨。小说借助飞翔这一虚构情节真实地展现了“我”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也是更为深刻的真实。

匈牙利文学批评家卢卡契指出:“卡夫卡的作品的整体上的荒谬和荒诞是以细节描写的现实主义基础为前提的。”

五、板书设计

骑桶

表面原因:物质困乏,无煤天冷,“飞”比“走”快

深层原因:畏缩自卑,自尊心强,畏惧交流

虚构骑桶飞翔

人民生活艰难,社会冷酷;缺乏关爱、缺乏沟通

《骑桶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造成悲剧的环境因素和骑桶者的形象意义,领悟小说的内涵。

2、 通过理解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真实的有机结合,探究荒诞虚构背后的真实。

【教学重难点】

分析骑桶者的形象,探究荒诞虚构背后的真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早晨,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你觉得这现实吗?欧洲有一位作家就把它写成了名著,这就是卡夫卡的《变形记》。

PPT呈现: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卡夫卡《变形记》

由人异化为虫是一个不合常理不合现实的荒诞的情节,这其实就是——虚构。

虚构是小说家编织的谎言,与事实相反,它是超现实的想象,但它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表现的是心灵的真实。因此,虚构意义就是编织真实的谎言,追求心灵的真实。

今天我们学习《骑桶者》这篇小说,体验作品在虚构荒诞的外表下表达了一个怎样的心灵真实。

二、整体把握

1、 快速阅读课文,请用两个字概括小说的中心事件:讨煤、买煤、赊煤„„

2、 找出“赊煤”的文本依据

明确:第3段“行行好,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第12段“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

三、文本探究

◆探究一:“我”为什么要去赊煤?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划一划,看看有哪些原因,请举例说一说。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圈点。

明确:自身的穷困潦倒:煤桶空了(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 外界环境的冷酷:四周是挥之不去的冷酷,没有丝毫温暖

强烈的求生欲: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迫切想要逃离寒冷。 齐读第一段,感受一下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我”穷困潦倒,困苦不堪的处境。

◆探究二:“我”为什么以骑桶飞的方式赊煤?

提示:

1、骑着桶去比提着桶去好在哪里?

2、为什么到达目的地后“我”还不下来去赊煤?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结合人物的言行加以分析。

3、作者为什么要设置“我”骑桶飞着赊煤的情节?

1、骑着桶去比提着桶去好在哪里?

明确:

骑着桶去速度快,可见,我骑着去是为了早点赊到煤,快马加鞭,迫切想要逃离寒冷。

骑着桶去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我真的已经一无所有,贫困潦倒。引起同情,获得施舍。

骑着桶去迫切想要赊到煤的“我”——

2、 为什么到达目的地后“我”还不下来去赊煤?

在下不来的情况下赊煤,“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结合人物的言行加以分析。

明确:

结尾虚构“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我的一无所有,最终使得我从地球上消失,在这种生命的轻飘中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沉重孤独绝望。面对这个冷酷的社会现实,我努力想要摆脱困境却不能,我是多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最后只能彻底弃绝这个世界。

【篇七】骑桶者教案《骑桶者》教案

《骑桶者》教案

《骑桶者》教案

教学目的

1、领悟小说的多重主题

2、了解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的真实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

1、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骑桶者

2、骑桶者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争取人生必须的温暖总是非常急切的,这关系到生与死的抉择,因而人不能只当旁观者。灌木从或树木都不能保护我们,生活不是齐斯卡山。每个人都可能跌在轮下面。弱者、贫者比有足够燃料的强者、富者更糟。可以说,弱者常常在被轮子碾轧之前就垮倒了。(卡夫卡)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

二、主题分析

1、请同学们谈谈读后感受,卡夫卡描写骑桶者这个形象想表达什么?

揭示贫困者的窘状和有产者的自私无情;表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冷酷;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2、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明显是虚构的情节?卡夫卡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

(1)如果拎着桶走着去赊煤,情节走向可能是怎样的?

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

(2)为什么骑桶者要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呢?情节走向是怎样的?

明确: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着去比“走”着去要快。骑桶者教案

一个穷得起煤都买不起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桶去,而是骑着桶飞着去的。结果,非但没借到煤,反而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3)小说中“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自己,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呼喊,看到“我”这个人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理由。(讨论)

明确:两者都有可能。

听到看到的理由:老板妻子对老板“他要买什么?”的回答是“什么也不买”,如果真的没有看到“我”,应该会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文中三次强调没有听到,“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恰好体现了掩饰说谎的心理,她怕老板心软会借煤给“我”。

没有听到看到的理由:“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老板娘上来后,不可能朝空中看,因此她看不见“我”。如果她看见“我”了,发现“我”骑着桶在空中飞翔,应该会惊讶新奇,说不定会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而老板娘解下围裙扇可能是觉得围裙上有煤灰想抖掉。而“我”的喊声和钟声混合在了一起,老板娘以为“我”的喊声就是钟声。

(4)如果老板娘的确看到了“我”并且拒绝给“我”一铲最次的煤,那么她的确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如果老板娘没有听到看到“我”,那么,“我”借煤的失败又该如何理解? 文中的“我”的确是物质匮乏者,他仅仅是想早点赊到煤才选择“飞”去的吗?如果他

想赊到煤,完全可以直接骑着桶冲进煤店,这样,老板娘就一定会看见“我”了,说不定,老板娘会被“我”的这种赊煤方式所惊骇,稀里糊涂中就把煤赊给“我”了;或者这个老板娘很会算计,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只是在空中呼喊,这说明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我”尽管贫穷,但“我”有强烈的自尊心,“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听说“我”没钱付时那种鄙夷的神色。因为贫穷“我”已经变得畏缩自卑了。“我”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我”害怕失败,所以“我”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而且“我”的要求是最卑微的,“一铲最次的煤也行”“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 “我”战战兢兢、自怨自艾,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力,是个畏缩、自卑的小人物。借煤的失败不是正面交涉的失败,而是因为借煤者选择了飞翔的方式,而如果煤店老板并没有看到、听到,没有借煤难道有什么值得责怪吗?或许,我们也可以把“借煤”看做发生在作者想像里的一件事,这件事强调的不是煤店老板(娘)的狠心,而是借煤者对世界的畏惧。

(5) 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其内在的含义是什么?小说的主旨又如何理解? 运用夸张的手法,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耐人寻味。

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的一贯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补充介绍:

德国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安德尔十分准确而形象地概括了卡夫卡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对形成卡夫卡内向、孤独、忧郁与不幸人生的较为完整公允的阐述。

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终生未娶。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死于肺痨。

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短篇小说,且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多层隔绝,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艰苦创业成功,形成粗暴刚愎性格,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亲,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阻影中”。母亲气质抵郁、多愁善感。这些对后来形成卡夫卡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具有重要影响。而社会的腐败,奥匈帝国的强暴专制,政治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双重困扰,人民生活的贫穷困苦,经济的衰败,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郁的卡夫卡内心的苦闷。于是,时时萦绕着他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使你身不由已地伴随着恐惧与不安,最终归于灭亡。在渗透着叛逆思想、倔强地表现了不甘放弃希望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内涵。因此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手

【篇八】骑桶者教案骑桶者教案

骑桶者教案

刘丽芳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造成悲剧的环境因素,探究小说的多元主题;

2.通过分析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真实的有机结合,理解虚构对小说主题多元化和深刻性的重要作用,探究荒诞虚构背后心灵的真实;

3.通过理解小说丰富的思想内涵,思考社会人生。骑桶者教案

教学重点 理解虚构对小说主题多元化和深刻性的重要作用,探究荒诞虚构背后心灵的真实。

教学难点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造成悲剧的环境因素,探究小说的多元主题。 教学过程

导入

争取人生必须的温暖总是非常急切的,这关系到生与死的抉择,因而人不能只当旁观者。……弱者、贫者比有足够燃料的强者、富者更糟。可以说,弱者常常在被轮子碾轧之前就垮倒了。(卡夫卡)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复述故事情节(请一位学生)

一、介绍作者及作品 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短篇小说,且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卡夫卡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作为欧美首先出现的文学思潮,早在上世纪初就传到中国。这种流派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和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什么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的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表现主义文学

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特点:

1) 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

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

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

4)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

5)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

表现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卡夫卡《变形记》

二、词语积累

不啻( ) 门槛( ) 地窖( ) 坐骑( ) 不复再现( )

三、理解虚构的相关知识

钓鱼故事

一天,英国作家狄更斯坐在江边垂钓,一个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问他:“怎么,您在钓鱼?”

“是啊,”狄更斯随口回答,“今天运气真糟,这时候了,还不见一条呢。可是昨天也是在这里,我钓了15条呢!”

“是这样吗?”那人说,“可是您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管这段江面的,这儿禁止钓鱼!”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发票本,要记名罚款。

狄更斯连忙反问:“您知道我是谁吗?是专写小说的作家。你绝对不能罚我的款,因为我是专门负责虚构故事的,虚构故事是作家的事业,所以,不能罚我的款!”

文艺理论家给小说的定义:“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的故事。”

英国间谍小说作家勒卡雷说过:“„一只猫坐在草垫子上头‟,这不是个故事。„一只猫坐在一条狗的垫子上‟,这里头就有故事了。”小说家要行使自己的创造权,就必须不受所谓客观事实的禁忌,艺术真实的使命可以暂不理会现实的法则,因为说谎是小说家的特权。 作家对待虚构有三种态度:

(1)煞有介事,写得像实有其事,尽管内容是荒诞不经的——以博尔赫斯为代表。

(2)愿意老实承认自己的小说就是虚构,是自己脑子里的产物——以塞万提斯为代表。

(3)既不说自己的小说是真实的,也不说自己的小说是虚构的,完全是一副信不信由你的态度——以卡夫卡为代表。

虚构的意义

虚构是小说的灵魂

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虚构意义的本质:一种想象艺术,一种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虚构的特质:

想象,夸张,怪诞,荒谬

虚构与真实的境界: 仿佛水消失在水中

骑桶者,一个真实的谎言。

四、探讨研读

体会本文虚构的重要性

体会本文虚构的真实性

(一)、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老板娘是否看到骑桶者?或听到他骑桶者的话?

(1)听到了,当作没有听到,被拒绝,被“扇走” ——缺乏同情心,人生的凄凉。

(2)没有听到,文中三次强调没有听到,“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

也就是“我”与老板(娘)没有真正接触。所以这是一次借煤的失败,也是一次交流的失败。 交流的不成功是否有可能是因为交流的方式有问题?骑桶者教案

而交流方式的不恰当难道不正是交流者自身的性格弱点导致的吗?借煤的失败不是正面交涉的失败,而是因为借煤者选择了飞翔的方式,而如果煤店老板并没有确切地看到你,听到你,他们没有借煤难道有什么值得责怪吗?或许,我们也可以把“借煤”看做发生在作者想像里的一件事,这件事强调的不是煤店老板(娘)的狠心,而是借煤者对世界的畏惧。 所以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的一贯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二)、体会“虚构”对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讨论中心问题

1、“我”为什么选择“骑着木桶”去讨煤?从而表现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我”害怕失败,所以“我”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而且“我”的要求是最卑微的——“一铲最次的煤也行”“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

——“我”战战兢兢,自怨自艾,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力。

正像卡夫卡小说中惯常的主人公,是个猥琐的小人物。

2、„“拎着木桶”与“骑着木桶”去讨煤‟,二者的主旨和艺术效果什么不同?

如果作者用一种沉重的现实主义笔触写主人公拎着煤桶去借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煤店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的态度都是同情主人公的,这样的作品内涵和指向就比较单一(内涵单一)(气氛会偏沉重)

而现在这样用“轻”来处理“重”则使每一方都有两个或更多的层面(层次丰富)(带有一点冷幽默的感觉):主人公的处境是悲惨的,但他同时又是自嘲的,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的认识,他畏缩、自卑、惶恐,是一个立体的人(形象立体)

(若拎着木桶,那形象就比较类型化了)

煤店老板娘是否值得谴责也变得不确定了,因为她是否真的听到了借煤者的吁求是不确定的:飞翔的方式避免了她和借煤者的正面接触(想像自由)(若拎着木桶,读者的想像空间会缩小);作者的叙述表面上是冷静的,甚至是冷嘲的,但内里却有深切的同情,而且,他的表达目的不再限于具体事件,而是凸现了爱与沟通的匮乏,以及一种心灵的饥饿;读者不是被一味的沉重压住,而是体味到一种“含泪的笑

关注到主人公自身的惶恐,甚至可以上升到“人与人无法沟通”的层面。 ”(主旨更深刻,立意更有价值)

卡尔维诺对《骑桶者》的解读,认为这是一篇用“轻”来化解“重”的文本。

(三)为什么说《骑木桶者》是一个真实的谎言?

1、作者在小说中“说谎”(虚构)了吗?请在文本中找到依据?

(“说谎”:不是道德意义上的,是指艺术上的编织与编造——编织、编造已有的世界,还编织、编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

(1)“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

(2)“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3)“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

总体上说是荒诞的、夸张变形的。

2、你觉得这个谎言真实吗?请从文本中找到非常现实主义(真实)的生活细节、场景细节、心理活动。

(1)用第一人称叙述,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

(2)把虚构自然地嵌入现实之中。

主人公对幻想与真实边际的跨越是直截了当

不容分说的。木桶说腾空就腾空,一点准备也不给读者,就像《变形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主人公变成甲虫,都是顷刻间的事。它让读者直接面对这种幻想的现实和结果,丝毫不需要铺垫。当然,木桶的腾空仍有其现实主义以及心理逻辑的真实,它是木头的、空的,它太轻了,同时它承载的其实是人类最可怜和最基本的希求和愿望,是匮乏时代的象征。而木桶空到可以腾空的地步也可以看做是用夸张的手法写极度的匮乏。

本文典型地体现了卡夫卡小说处理虚构的特点。

(3)生活细节的真实。

A、“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

B、“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

C、“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D、“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虚构中的真实)

……骑桶者教案

(4)环境与心理的真实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

——有着生存的强烈愿望

(5)语言的真实

“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

……

细节的现实主义(真实)

卡夫卡的作品能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真实,一切都变成了现实的,可触摸到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甚至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这种真实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一种更为深刻的真实。

匈牙利文学批评家卢卡契指出:“卡夫卡的作品的整体上的荒谬和荒诞是以细节描写的现实主义基础为前提的。”

阅读卡夫卡的《骑桶者》和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比较两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节前夕。

天气真冷,还下着雪,刮着北风。

有位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爸爸,冒着风雪去卖火柴。

“火柴,谁要火柴。”

她没有棉衣,穿着一条旧裙子,头上围着一条破头巾,脚上穿着一双拖鞋。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一个人理好。

人们都在准备圣诞礼物,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小姑娘多可怜啊!她有许多火柴,全部都包在一个旧围裙里,手里拿着几根。

夜幕已经降临,小女孩的脚已冻得发红发青。大街上到处都是烤鹅肉的香味。 “啊,有钱的人家准备过节了。”

她实在走不动了,疲乏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家

里而且也很冷,风可以从许多地方刮进屋子里来。

她冻得发抖,她需要温暖,哪怕有一根火柴的光和热也好。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太冷了。她决定划着一根火柴,让它燃烧。

…………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变成一朵粉红色的光焰。

她发现自己坐在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下,比中午见到的那棵圣诞树还要大,还要美丽。它的树枝上有几千只蜡烛。小女孩把双手伸过去,火柴又熄灭了。几千只蜡烛都变成了明亮的星星。这些星星中有一颗落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亮光。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 啊,火光中出现了她日日夜夜思念的老祖母,她扑进老祖母的怀抱。

“祖母!”小女孩叫起来。“请把我带走吧!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我知道,这根火柴一熄灭,你就会不见了。就象那温暖的火炉,那美丽的烤鹅,那幸福的圣诞树一样,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于是,小女孩把剩下的火柴全划着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

火柴发出更加强烈的光芒,照得周围比白天还要明亮,祖母是那样慈祥,她把小女孩抱起来了,她们在光明和幸福中飞走了。越飞越高,真的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 新年的早晨,人们看到小女孩仍坐在墙角里,她双颊通红,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可是,她已经死了,冻死在圣诞节的夜晚,她手里仍握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相同——

人物相同,都是生活在生活最底层,连温饱都得不到解决的穷苦百姓

主题相同,都表现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都揭露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人物的欲求相同,他们没有太高的生活要求,一个只要能把火柴卖掉,一个只要有一点点煤来取暖便可——要求非常卑微

结局相同,最后都在寒冷中离开的人世

采用的写法相同,都借助幻想的写作手法

不同——

语言基调不同,《骑》运用夸张虚构的方式,有着冷幽默的感觉,是一种辛酸的自我解嘲的幽默;《卖》直接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结局略有不同,《骑》骑着桶主动离开了这个冷酷、让人绝望的世界;《卖》被活活冻死在富人家的墙角。

主题也略有不同,《骑》还暗含了自我反省:害怕失败,所以才骑着桶去;结果由于骑桶这一交流方式的不当,才导致了要不到煤的结局。

富人的作用不同,《卖》中的富人用来反衬小女孩的可怜;《骑》里的老板好像还不错,夫妻恩爱,比较关心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