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


【篇一】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中考说明文复习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

(一)准确把握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即一

1、选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鸟眼的神奇?(曲2004年中)

2、光纤通讯的优越性依次表现在三个方面:、、。(曲2002年中)

3、找出第⑦自然段的中心句。(云2005年中考模拟)

(二)说明顺序

1、想一想有哪些常用的说明顺序?

2、题型举例:这

(1)下定义和作诠释。

①作诠释比下定义自由灵活,下定义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作诠释是根据具体情况,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说。

②下定义前后两部分可以相互调换。如:

a、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下定义)

b、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的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来看,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吞并。(作诠释)

(2)分类别和作比较

①作比较有主从之分,强调比较,突出其中的一方面。

②分类别没有主从之分,没比较,相互平行。如:

a、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要以称为“陈地战”。

B、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3、说明方法的作用

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把这种方法和要说明的中心(对象)结合起来,或突出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或使复杂的事物、道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或准确具体的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等。

4、题型举例

(1)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曲2002中)

附句子:1970年,美国研制出第一根石英光纤,这是一种很细的玻璃丝,由两层玻璃材料构成,其内芯直径约80毫微米,与头发丝差不多。

(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

。(曲2003年中)

附句子:整个国会图书馆的图书都能储存在一个糖坏儿大小的芯片中。

(3)从文中列举一个含有说明方法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曲2004年中)

(4)选文第①段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曲2001中)

从最近几年中考考题情况来看,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是考试的重点,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重视。

(四)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的语言有什么要求?

2、要领:(1)数据列举是否确凿。如:一只青蛙一天可以吃2400只蚊子。(2)抓表“部分”“全体性”的词语。如:“所有”、“大部分”、“几乎”、“全部”等。(3)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如“最、之一、到目前为止、至此”等。(4)抓有推测语气的词。如:“可能”、“大约”、“大概”等。例: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可能”表推测,“有记载”表范围,“最早”表程度。)

3、题型举例

(1)第二段画线句子中先说“应用并不广泛”,接着又说“其广泛的应用”,这前后矛盾吗?为什么?(曲2003中)

附句子:老实说,由于这种技术发展的时间还很短,目前应用并不广泛,但是,就是这样,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显现在人们面前。

(2)选文中第④段里有一个病句,请摘出并改正。(曲2002中)

病句:由于光纤通讯的广泛应用,将为人类描绘出信息社会的美好前景。

(3)第七段画线句子中的“缓解”能改成“消除”吗?为什么?(句子: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五)内容理解方面的考题:

对于选文内容的理解范围十分广泛,考试题型灵活多样,必须认真阅读选文,整体感知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从近几年来曲靖市中考题来看,对内容理解方面的考题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类型:

1、对下列选文内容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曲2001中、2002中、2004中)

这种类型的题通常有四个选项,让考生选出其中一项,四个选项中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相比范围过窄;②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相比范围过宽;③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恰恰相反;④选项内容用词不准确。

2、前后内容的衔接、指代。

(1)第②段中的“当光碰到对面的交界面也是如此”,此指代的内容是

。(用原文原句作答-曲2002中)

(2)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第④段中加点的“它”指代的内容是。(曲2004中)

这种类型的考题所要回答的内容通常在这句话的前边,只要认真思考,仔细阅读就可做对,但在回答时一定要严密,内容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要求必须准确。

(六)说明文的结构通常有三种形式:1、总分总2、总分3、分总

(七)说明文开篇引用神话传说、故事、迷语等的作用。

引出说明对象;

增加文章的文学性,使说明文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八)范文选讲

解广萍

【篇二】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议论文论点论据总汇 中考复习(九年级)

议论文论点论据总汇,选择作文热点题材,进行论点论据的编辑汇总,既是教师备课的好帮手,也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的好素材。

议论文论点论据总汇

一、诚信

  1.经典论点

  (1)言必信,行必果。(2)诚信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3)诚信是诚实和信用的统一。(4)诚信会使友谊更加牢固。

2.理论论据

(1)民无信不立。——孔子(2)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4)失去钱财可找,失去信任难挽。——谚语

  3.事实论据

  (1)晋文公退避三舍。(2)商鞅立木取信。

  (3)曾子杀猪教子。(4)“狼来了”的教训。

二、生命

  1.经典论点

  (1)生命的意义在于燃烧。

  (2)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是生而对人民有用,死而对人民有益。

  (3)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造福于人类而得到永生。

  (4)生活的不幸和委屈应该激起奋斗的火花,而不应促使生命走向死亡。

  2.理论论据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司马迁

  (4)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5)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裴多菲

  (6)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7)无用的生命,只是过早的死亡。——歌德

  (8)一个人如果碌碌无为,只为自己渺小的生存而虚度一生,那么,即使他高寿活到一百岁,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杨沫

  3.事实论据

  (1)孙思邈百岁著书立说。(2)“135岁”的爱迪生。

  (3)为了信念而战胜死亡的保尔.柯察金。

三、创新

  1.经典论点

  (1)人需要有创新精神。(2)创新能促进社会发展。

  (3)创新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4)创新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5)创新要打破传统的束缚。(6)创新需要灵活的头脑。

(7)创新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前提。

(8)创新和异想天开是有区别的。 

  2.理论论据

(1)穷则变,变则通。——《周易》

(2)人才进行工作,天才进行创造。——舒曼

  (3)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得是傻子。                                                    

——巴尔扎克

(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3.事实论据

(1)“鸳鸯火锅”的诞生。(2)哥伦布竖鸡蛋。

(3)锯掉经理的椅背。(4)“春天到了”额妙用。

反面事例:

(5)守株待兔。(6)郑人买履。

(7)刻舟求剑。(8)“胜家”缝纫机公司固步自封的后果。

四、书籍

1.经典论点

(1)书籍是文明的载体。(2)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3)书籍是精神的食粮。(4)书山有路勤为径。

(5)腹有诗书气自华。(6)读书应去芜存精。

(7)好书如益友。(8)理论应联系实际。

(9)尽信书不如无书。

2.理论论据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儿

(3)温故而知新。——孔子《论语》

(4)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作笔记则使人知识精确。

——培根《论读书》

(5)好书如“圣水”,坏书似“魔鬼”。——高占祥《求知善读》

(6)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0)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培根《论读书》

(11)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3.事实论据

(1)吴下阿蒙。(2)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钱钟书的“笨功夫”。(4)鲁迅读书嚼辣椒驱寒。

(5)宋太宗喜欢读书。(6)苏轼“立志识遍天下字,发奋读尽人间书。”五、幸福

1.经典论据

(1)幸福靠追求和创造。(2)有钱不一定幸福。

(3)身心健康才能感受幸福。(4)劳动创造幸福。

(5)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6)没有爱心就没有幸福。

2.理论论据

(1)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培根

(2)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3)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断地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

——鲁迅

(4)我以为真正得到自由和幸福是毫无私心地为人民服务。——丁玲

(5)人的永恒的幸福不在于得到任何东西,而在于献身于比自己更伟大的事业。——泰戈尔

(6)星星和月亮在一起,珍珠和玛瑙在一起;庄稼和土地在一起,幸福和劳动在一起。——中国谚语

(7)人们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最快乐的心境,莫过于爱别人和为别人献身。——托尔斯泰

(8)幸福不在于理想,而在于旨在造福他人的,为生活所需的经常性的劳力。——托尔斯泰

3.事实论据

(1)工作就是幸福(科学家富兰克林)。(2)为天下人谋幸福(林觉民)

(3)忘我就是快乐(海伦.凯勒)。(4)名带不来幸福(三毛自杀)

(5)刑场上的婚礼(陈铁军和周文雍)。(6)王光美开展“幸福工程”。

六、财富

1.经典论据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金钱只是财富的一部分。

(3)知识就是财富。(4)劳动创造财富。

(5)财富要靠劳动去创造。(6)富有不能忘节约。

(7)“拜金”导致心灵空虚。(8)财富有时能让人失去理智。

2.理论论据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2)致富的方法不是勤奋,更不是节俭,而是选择合适的方法、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地点。——爱默生

(3)权力和财富不会促进,反而会损害道德和自由的事业。——雪莱

(4)财富应该藏在我们的脑袋里和我们心里。——斯威夫特

3.事实论据

(1)顶礼膜拜(战国•苏秦)

(2)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3)李嘉诚先生的精神世界。

(4)不知钱为何物(英国化学家卡文迪)

(5)富豪后代做码头工人(勒克菲勒的儿子哈里)

(6)被金钱断送的科学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贪污被杀、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斯塔克依附希特勒,二战后被判刑)

七、科技

1.经典论点

(1)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科技能转化成财富。

(3)科技能使国富民强。(4)科技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5)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科技意识。(6)科技的取得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

(7)辨别真科学与伪科学。(8)科技也是在不断进步的。

2.理论论据。

(1)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有直观洞察的想像能力,又要有步步不落空的钻研精神,攀登悬崖,一落空就会粉身碎骨。——华罗庚(2)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钱三强(3)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

——高尔基

(4)热爱科学就是热爱真理。——费尔巴哈

(5)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伽利略

(6)科学的探讨和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自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

——居里夫人

(7)科学给人以确定性,也给人以力量。只依靠实践而不依靠科学的人就像行船人不用舵与罗盘一样。——丹皮尔

(8)科学的技术成就是极为显著的,它能将匮乏的经济转为充裕的经济。

——尼赫鲁

3.事实论据

(1)月亮作证(科学宣告阿姆斯特朗无罪)(2)知识型百万富翁(中关村企业巨头)

(3)英吉利海峡隧道通车(4)希特勒空战败于雷达

(5)阿基米德的神火(6)硅谷的神话(年产值400亿美元)

(7)科学家的价值(钱学森被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阻挠回国,认为他抵得上五个师)(8)四次工业革命(完全验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八、审美观

1.经典论点

(1)美能净化心灵。(2)有抱负也是一种美。

(3)审美要有高尚的情操。(4)美要善于发现,丑要敢于揭露。

2.理论论据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歌德

(3)人类有一种爱美的本性。——罗曼•罗兰

(4)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

(5)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就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德谟克里特

(6)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显出奕奕的神采。爱好时髦是一种不良的风尚,因为她的容貌是不因为她爱好时髦而改变的。——卢梭

3.事实论据

(1)曹操嫁女(重品德、才能)(2)向痰盂道歉(卓别林)

(3)中国历史上的“四大丑女”(一是黄帝的妻子嫫母,二是齐国的无盐皇后,三是孟光,四是东晋时阮德尉的女儿,四位都是德美才佳的丑女)

(4)外貌美与心灵美(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

九.奥运

1.经典论点

(1)我们要创办绿色奥运。(2)永不言弃是种奥运精神。

(3)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奥运精神。(4)奖牌是汗水浇铸的。

(5)抓住2008奥运的机遇,加速经济发展。

2.事实论据

(1)以科技为先导举办一届绿色奥运会。

(2)北京奥运会将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3)不言放弃。(①保加利亚射击运动员斯里亚科夫在射出7.2环的臭枪后,又举起了枪……最后力挽狂澜,夺得了金牌。②熊倪在跳水比赛中落后萨乌丁30多分的劣势下,永不言弃,最后一跳扭转大局,创造奇迹,夺得金牌。)

(4)人文奥运对北京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

3.奥运新理念

(1)更高、更快、更强。(2)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3)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4)更干净,更团结,更人性。

十、爱国

1.经典论点

(1)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爱国体现在行动上。

(3)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4)爱国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5)爱国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

2.理论论据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4)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5)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6)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7)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8)爱国高于一切。——肖邦

3.事实论据

(1)爱国英雄杨靖宇(2)自沉汩罗江的忠魂——屈原

(3)文天祥与《正气歌》《过零丁洋》(4)因为我是中国人(童第周)

(5)贫贱难移赤子心(数学家苏步青)(6)华罗庚毅然回国。

(7)我代表我的祖国(徐悲鸿)(8)伟大的爱国者肖邦

十一、和谐

1.经典论点

(1)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2)和谐要顺应客观规律。

(3)和谐倡导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观。(4)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开发与保护的平衡。(5)和谐带给人身心健康的生活。(6)工业文明加剧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7)创造和谐,人人有责。(8)创造和谐需要环保教育与法律制裁双管齐下。

(9)社会只有和谐才能保持稳定。(10)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

(11)和谐是一种美。(12)和谐需要诚信与合作。

2.理论论据

(1)大自然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却无法满足我们的贪婪。——甘地

(2)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绝妙无伦的。——亚里士多德

(3)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

(4)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5)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6)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柏拉图

(7)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温家宝

(8)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慧及无限量的潜能,当大家对比有所了解,并同心协力加以开发时,就能为社会带来繁荣。——松下幸之助

3.事实论据

(1)人与其他动物要和谐共处(白鳍豚因生态环境恶化数量急剧减少)

(2)蛇与庄稼

(3)白蚁社会的精细分工

(4)美国的草坪文化

(5)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6)以色列的滴灌技术

(7)擅长节能的德国人

(8)瑞士人的环保意识

余龙翔

【篇三】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议论文阅读知识储备与答题技巧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一、知识储备: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论证方法的识别:

事例(含概括事例)-------举例论证

引名言,讲道理-------道理论证

运用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

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对比论证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

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还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4、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5、中心论点的识别:

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明的观点

6、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

7、议论文题目分析:

一、作用分析1点明论点、2交待论题、3点明议论由头

方法: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

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

二、效果分析: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

8、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4、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5、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6、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9、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10、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

(1)语言特点;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2)语体特点。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常用句式: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1、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

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

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3)、针对生活中的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12、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下(全)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8:“结尾的作用”回答。

刘书

【篇四】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议论文专项复习课教案

议论文专项复习课教案

授课人 余卫兵

教学目的

1.复习议论文的一般常识,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

2.能运用议论文的重要知识点来指导阅读,解决议论文阅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把握议论文教学中的一些常见的考查要点

教学难点

运用议论文的重要知识点来解决议论文阅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形式

小组讨论质疑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主持语文百花园,进行作文训练和知识能力积累

二.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运用电脑快速复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整体把握议论文阅读常识:

1.议论文三要素

2.议论文的论点和分论点

3.议论文论点出现的五种形式

4.议论文论据的两种形式

5.议论文的论证及常见的五种论证方法

6.议论文的结构三部分

7.议论文的内在逻辑联系

8.议论文的结构的两大类型

9.议论文的“横”式结构及“纵”式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

10.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11.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和感情色彩

三.要点考察,当场训练

通过三分钟口头测试,轮流完成议论文相关的知识点归纳和考查要点的掌握(当场下发书面测试卷,具体内容略)

四.文段复习,归纳考点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期中考试试卷中涉及到的课内议论文《从三到万》的阅读文段,让学生根据试题来总结文段中考查的议论文的有关要点,了解命题人出题意向和考查目的。(教师注意到学生中间进行现场指导,实现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五.阅读文段,培养能力

下发阅读材料《享受生活》(初三期中考试的语文试卷中议论文考查文段),学生先单独阅读和思考,根据考查问题,思考考查要点,理清答题思路,寻找答题方向。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互相讨论,解决部分学生在阅读中疑难和不足之处。最后请学生主持来解决文段中的相关问题。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和指点。(学生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进行个别化的指点和答疑。)

六.知识迁移,能力检测

当场完成相关的文段阅读,运用书面阅读答题和口头快速答题相结合的形式,完成两个左右的文段,(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适当扩大阅读的知识面和阅读的难度。阅读材料略)

七.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让学生来归纳议论文阅读要注意的有关事项

八.布置作业,反馈了解

完成一到两个课外的议论文的阅读文段,了解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整体把握情况

【篇五】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回顾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点。

2.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切入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难点: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 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今年的中考增加了议论文知识的考查,所以,今天由老师带领咱们同学一起复习一下有关议论文的阅读知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有所收获!

二.中考考查方向

师: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比较明确, 《新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生齐读)

屏幕(显示):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通过 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学生齐读一遍。

师:其中“观点”就是我们常说的—— 生(齐答) :论点。 【板书】 师: “材料”就是—— 生(齐答) :论据, 【板书】

师: “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就是 生(齐答) :论证。 【板书】 师: 我们就称这三点就是议论文的—— 生(齐答) :三要素。 三、知识梳理 文体回顾:(屏幕)

师:梳理了知识,我们就有了底气,那么,我们现在做考题是不是就能百战不殆了?不是,那还需要我们知彼! 四、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师:在中考中,议论文阅读怎么考, 老师课前统观了历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考题题型,归纳了以下几点,大家齐读一遍:

(屏显) 1.明确中心论点; 2.分析补充论据; 3.分析论证方法; 4.理清论证思

路; 5.品味语言特点。 6、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

师:怎样阅读议论文,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那这节课我们先探讨前三种类型 (屏显)

题型一: 把握中心论点

题型二:分析论据的作用,并补充论据 题型三: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五、探讨议论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一)链接中考:[热点题一(论点题)]1、如衡阳市2007年中考题第16题:胡适先生在做北大教授和校长时,对青年人很关心,在演讲过程中,胡适先生反复强调并关心学生的中心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答:不要抛弃学问

师:指名回答 怎么找到的呢?

师:那么,如何准确而迅速地把握文章的论点呢? 技巧点拨:

看标题,看开头,看结尾 ,有些文章还可能在中间,比如《怀疑与学问》; 温馨提示: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

的句子

不能是疑问句,不能是短语,不能是修辞

格式:“什么”是“什么”/应该 动词短语 /要(能)或不要(不能)怎么样 师:北京中考实例:【09年】《俯而学与仰而思》(不是完整的句子、没有明确的

判断)

[10年】《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不是陈述句、没有明确的判断): 考考你:(屏显)

链接中考:[热点题一(论点题)]2、再如衡阳市2008年中考《不完满才是人生》第12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答题技巧:1、注意语言提示,有的议论文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

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所以我说”等 2、通过论据反推论点。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是为了证明论点服务的,我们借助有代表性的论据来推断论点,也是可行的方法

总结归纳:(屏显)论点题 一看标题 二看开头 三看结尾 四看中间 五

看提示 六看论据

(二)【中考热点论据题】屏幕显示:分析论据的作用并补充论据 1、论据作用题

链接中考:【热点题二(论据题)] 衡阳市2008年中考《不完满才是人生》第13题:在第2自然段中引用苏东坡的词、方岳的诗有什么作 用?(2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答题技巧: 1、分析论据本身所隐含的信息。

2、区分清楚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判断论据所证明的观点(联系上下文)。 3、注意体会两种论据 在文章中使用的基本作用:事实论据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权威性等; 2、论据补充题

【链接中考】:又如2008年成都中考《善待挫折》第15题: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善待挫折,请你针对这一个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2 分 ) 师:文中举了什么事例?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师:谁 遭遇什么挫折,如何对待挫折,结果怎样 生:回答

答题技巧:1、仿照文中已有的事实论据进行补充。

2、分析论据要紧扣中心论点,可以从正 面或反面下手

师:举越王勾践例子

总结归纳:论据题 分清( 事实 )和(道理 ),判断证明的( 观点 ),体会论据的( 作用 ),补写论据靠( 仿照 )。 (三)【中考热点论证方法及作用】屏幕显示

1、[热点题三(论证题)] 2008年湖南衡阳中考题《不完满才是人生》:选文2、3

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

答题技巧:根据四种基本论证方法的概念, 仔细分析文章语句得出论证方法。(要

全面把握文章)

2、【链接中考】[热点题三(论证题)] 又如2008年四川成都中考第12题:第③ 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分)

学生回答:

师总结答题技巧:1、明确论证的过程,即运用什么论据证明什么观点。(注意区分论据证明的是中心论点、分论点或是本段的小论点。)

2、明确常用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的特殊作用(举例论证能使道理具体可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能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和权威性;比喻论证能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对比论证能让观点更鲜明,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师总结:分析要点,订正答案(屏显) 师总结: 分析论证方法的答题模式: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师:总结归纳议论文答题技巧:根据( 概念)判断方法,根据(格式)解答作用。 牛刀小试:

师总结:子曰:“温故而知新。”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善于思考,探寻规律,总结方法,就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会有更大的收获。 温馨提示: 论点前有提示语,论点论据分明确。 论证方法要写明,防止混淆和空缺。 论证方法作用多,记注模式准没错。 判断方法找观点,表达效果要全面。 补充论据要注意,点明观点重联系。 提出见解要鲜明,作者观点应在先。 掌握答题技巧易,贵在运用与分析。 六、布置作业

请你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要点为《打造心灵的韧度》自编问题,并做出解答。 板书:论点

论据 论证

相关材料1:

不要抛弃学问 胡适(2007年湖南衡阳中考题)

①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②这一句话是: 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

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

⑥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更是铸器的工具。 抛弃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链接中考:[热点题一(论点题)]如衡阳市2007年中考题第16题:胡适先生在做北大教授和校长时,对青年人很关心,在演讲过程中,胡适先生反复强调并关心学生的中心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材料2: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2008年湖南衡阳中考题)

①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

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 龙御上宾 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 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 免俗 。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 龙御上宾 呜呼哀哉了。

④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在第2自然段中引用苏东坡的词、方岳的诗有什么作用?(2分)

材料3: 善待挫折 (2008年四川成都中考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

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删改 ) 第15题: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善待挫折,请你针对这一个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2 分 )

选文2、3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

第12题: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分)

【篇六】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复习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2、掌握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复习内容:

1.议论文的一般特点;

2.论点的辨析判断与提取归纳;

3.论据类型的辨析及论据的补写及分析;

4.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的区分、辨析及分析;

5.论证结构层次的判断与分析;

6.议论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7.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与理解;

8.有效信息的筛选与个性化感想的表达;

9.严密语言的分析与品味;

教学内容:

一、议论文的基本定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人、事、物或某些现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分析事理,阐述观点,这就是议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议论文。

议论文以说理为主,针对客观事物,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通过判断、推理等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主张。它重在以理服人,即通过阐述观点使读者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议论文的特点

内容具有理论性,透彻而又充分;

结构具有逻辑性,严谨而又条理;

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而又鲜明。

三、阅读议论文的要点

阅读时,首先要注意整体感知,明确作者是针对什么问题在议论,提出了什么样的新鲜观点,其依据是什么;还应进一步去揣摩,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自已的观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说理的。

1、把握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是统摄全文的纲。

2、要能区分论据,论据是用以证明或反驳论点的依据,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要了解基本的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能够识别议论文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以及立论、驳论相结合的议论文。

5、能够分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四、议论文的组成要素

1、论点的定义: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作者总得有一个基本观点,总得对某个问题持有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这就是论点。

2、论点的要求:正确和鲜明。

鲜明就是: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绝不含糊。正确指的是所提出的看法必须客观,实事求是,这些观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考验。 拿到一篇议论文,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准论点。论点的位置通常在文首,即作者往往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或者先引出一个有关的话题,然后“伺机”(在适合的地方)提出论点。有的论点也可能在篇末,也有的可能在中间。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准确地把握论点非常重要。

文章论点。这是议论文的必考项目。在文中寻找论点时要注意:A 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B 应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C 应具有概括性。

3、如何寻找论点:

(1)分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来找沦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鱼我所欲也》。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作者的观点就在文章的后面,在经过驳斥敌论之后,让读者去认识那些“中国的脊梁”,十分有力地肯定了“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并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隐含在文章中的。

(2)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3)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如《大小猫洞》中“牛顿给猫开洞”得出“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面有开猫洞应当从人出发还是从猫出发的道理”第二个故事“晏子使楚”得出“故事里面有门的开设应汉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这两个论据都来证明“故事里有道理”。

(4)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如《最苦和最乐》,是论题,不是论点。但它里边包含着论点,以它为线索去分析,往往就能找到论点。

一般地说,政论、报刊社论、评论,论点都比较明快,直截了当出现作者的观点;而杂文、随笔、小品文、读后感、驳论文等,受散文的影响,写得比较活泼自由,不拘一格,甚至文意曲折委婉,理解起来难度大些,把握作者的观点需要费一些工夫。

1、定义: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要让人们接受你的观点,信服你的主张,就必须用事实说话,以道理服人。这些事实和道理是提出论点的根据,这就是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2、论据的类型

(1)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这些事例或史实可以是高度概括的,但必须真实可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例如:《中国人失去自信力吗》中谈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吴汉何尝杀妻》中引了《后汉书》的记载,《大小猫洞》晏子使楚的故事,《鱼我所欲》里的“不食嗟来之食”《订鬼》中的“伯乐相马”“疱丁解牛”

(2)道理论据: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格言、民间谚语,以及人们公认的事理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是人们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这些作为论据,也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道理论据比事例论据更具有鲜明性,只要是支撑论点的经典论述、名言警句、公理格言等都是道理论据,判断起来一般也不会有困难。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①有些名言、谚语、公理、典章、法则等被直接用来充当论点,它往往具有自己证明自己的作用,此时,这个论点同时又具有了论据的作用。如《想和做》中引了孔子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觉则殆”作者借用这句话既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充当文章的论据。②并不是所有的引言都是道理论据。虽然引用名人名言能够构成道理论据,但是只有那些对论点具有理论支撑作用的引言才是道理论据。

(三)论证

一篇议论性文章仅仅只有观点和材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条联系这些观点和材料的纽带,这条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就论证。

1、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2、论证方法

①事实论证(例证法。):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据与论点的逻辑

联系是个别与一般的联系,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作为论据的事实,可用现实生活的事例,也可用历史事实,还可用某些统计数字。

一般来说运用事实论证来证明论点时,必须对事例作一定的分析,分析事实中与论点的关系。(要求所举事例简明概括,真实可信,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经典、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来证明。道理论证是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的方法。论据与论点的逻辑联系是一般与个别的联系,(有力地支持和加强文章的立论,有权威性、说明力)。

引用名言警句、公理、格言来证明论点是道理论证,作者所作的理论分析或阐述,也是道理论证。如,《鱼我所欲也》中对于为何会舍生取义的分析就属于道理论证。我们阅读议论文时稍加注意就能辨别判断出来。

③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论据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这是种将两种相反或有明显差异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照的论证方法。用这种论证方法可使两种事物或现象互相映衬,给人们以鲜明的印象,加深对是非的认识(对比论证在比较中证明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使主题更加鲜明)。例如:

勤奋地学习,勇敢地进击,是一切成功的秘诀;安于现状,畏缩不前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会有出息。珠峰的高度有限,而攀登之道无穷,前进,是绝无止境的。但是如果不勤奋努力,不要说攀登,即使是挪动一寸也是不能的。“勤人登山易,懒人伸指难”,我国不是有这样的一句谚语吗?

文段不论是论点的揭示,还是举例说理、引用谚语,都用正反对比展开,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得说理更加鲜明深透。

④比喻论证:用比喻来证明论点。这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比喻论证借助比喻将深奥的道理论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理形象生动。如《论求知》课文中就用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来比喻精神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感觉,那好像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以征服我们队伍中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的。我们必须注意预防这种情况。

⑤归谬法:在驳论中,还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推倒对方论点的“归谬法”

注意多种论让方法的套用。在议论文中,作者为了把道理说充分,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五、关于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一般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 (本论) (结论)

在此基本结构下,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逐层深入的递进式论述结构,又可称为“纵式”。

六、关于论证的方式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

1、立论:在论证中逐步树立自己的论点。

2、驳论:在论证中以反驳对方观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

俗话说,不破不立。在议论文中,立论和驳论常常是相互联系、交错使用的。立论性的文章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观点,以充分阐述正面观点;驳论性的文章也要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

七、关于驳论文

驳论:在论证中以反驳对方观点来树立自已的观点。

驳论是一个反驳的过程。目的是驳倒对方的观点。

反驳的方法有三种

1、反驳论点。直接驳论点,确定被驳论点的虚假性。

2、反驳论据。指出对方所用的论据的虚假性,从而使对方论点失去论据,立不住脚。其价值在于说明对方的论点缺乏支持,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3、反驳论证。通过驳倒对方论证来驳倒对方论点,指出对方论证过程的错误,从而使对方的论据和论点之间失去逻辑上的纽带,驳倒了对方的论点。

总结:综上所述,反驳就是确定对方论点的虚假性或不能成立。驳论点的价值在于确定对方论点的虚假性,驳论据和驳论证方法的价值在于确定对方论点的不能成立。从反驳力度而言,当然是驳论点的反驳力度大。

八、议论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生动性。

议论文是说理的,以理服人,因此其语言具有严密、逻辑性强,富有说明力等特点。它也会运用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修辞语句,例如,它用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它用排比,是为了增强气势,更有说服力。有时,议论文也会抒情,那是为了使文章富

【篇七】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议论文阅读)(4课时)

现代文阅读能力要点: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议论文阅读:

1、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 弄清文章的类别归属(立论、驳论或二者结合);

3、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4、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层次(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

5、认识、分析论据类型,具体分析其作用;

6、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驳论中的归属论证等等);

7、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能抓住关键词语、典型语句,注意分析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8、分析写法上的其他特点(如夹叙夹议、议论中的说明和过渡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

9、运用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

一、走向预测

1、课外材料为主

2、人文内涵丰富

课外命题材料,大多涉及人们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以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如2002年《吃苦是一种资本》(南京市)《宽容是美德》(河南省)《读书·养气·写作》(上海市)等。这些材料可以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3、考查整体把握

《大纲》明确指出“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课标》也说“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因此不应在阅读题中考语法、修辞、作家作品常识和文体知识,而应注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以片段文字作命题材料的将更少见,趋向以整篇文章来教师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课标》要求“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 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这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二、题型分析

1、 客观题减少。

选择、判断、填空和答案固定的简答题等客观题将进一步减速少。选择题甚至可能在议论文题中消失。对议论文知识如论据类型、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证方式等单纯辨识的题目,比例也会降低。

2、 主观题主导。

《课标》指出:“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因此,对文章内容要点即作者观点、法、进行筛选、提取、概括、探究,这类主观性试题将是议论文题的主导。

3、 开放题增加。

《大纲》要“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法或疑问”。《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答案不惟一、鼓学生有创意地表达阅读感悟的开放型 试题 会增加。如上海市2000年,《读书·养气·写作》最后一题:第4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要点:

1、课外阅读的篇名(书名)2、从中的得益3、表达完整。(三个要点各1分,如以课文为例,不给分)至于读的是什么书,从中得到什么益、吸收了什么,则不求一致。这一类开放性试题,会有所增加。

三、复习重点

初中生外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很难全面、深刻。《课标》只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也没有涉及论点、论据、论证等文体术语。复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点不是死记这些术语的定义,再到议论文中去“对号入座”,而应注意下面几点;

1、 区分观点、材料。

议论文作者常常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即主张和看法,也要摆出证明、支撑自己主张和看法的材料。《课标》要求“区分观点与材料”,就是要在阅读全篇的基础上,筛选出作者观点的语句。这样的中心句或在开头,或在结尾,或在文章中间。这项要求的关键词是“区分”,即区分论点、论据,不要把论据误认为论点,也不要把分论点误认为论点。应该说这是阅读议论文的起码要求。

2、 发现内容联系

文章中引用的道理,列举的事实、数据、图表等,都是为证明观点服务的。《课标》要求“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关键词是“发现”。如《谈骨气》的论点是“中国人有骨气”,并引用孟子的话说明骨气的三项内涵,文天祥、齐人、闻一多三个事例分别对应三句话,因此顺序不能调换。这项要求意在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有效的复习方法是练习列文章结构提纲。

3、 自主思考、判断。

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全面,材料是否真实、可靠,理由是否正当、充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都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如19世纪30年代有些人宣扬“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就不符合事实,鲁迅先生据理批驳:“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近年中考试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哈尔滨市《智者无言》最后一题:“你是否同意本文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不管同意还是不同意,只要“有创见或见解精辟,表述清晰流畅”,就能得满分。

4、 组织表述语言。

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内部语言,还要转化成外部语言,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卷面文字要求简明、连贯、得体。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压缩语句,先把要说的意思都说出来,或写下来,再看哪些字、词可有可无,删去也不影响意,要尽量删去。多做这类练习,才能使表述语言干净、利落。

议论文阅读是中考难点,了解考什么,怎样考,复习方法得当,就会化难为易。

学法一点通

阅读理解切忌急于求成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但笔者发现有一些初中生在做题时却往往急于求成,做题过程流于急促浮躁,问题答案流于偏浅疏漏,不能优质高效地做好阅读理解题。那么,怎样才能革除这种毛病,做好阅读理解题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读,且熟读。

阅读是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有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的空间。

二、思,且深思。

只有深思,才有发现。所谓深思,就是读者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的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疱丁解牛”,迎刃而解。

三、取,忌断章取义。

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各部分之间、各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层层确定。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至于失之偏颇,谬误丛生。

议论文阅读训练与指导

(一)

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当曹雪芹在穷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当居里夫妇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实现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诉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什物、头衔等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实际行动,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古代哲人孟子曾说:一个人身处富贵温柔之乡,不能丧失志向;身处贫贱困苦之地,不能改变人格;身处强暴威胁之时,不能丢掉气节,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北宋名臣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愿,就有了充 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之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摘自《人的价值》。作者:张岂之)

[命题意图]

阅读材料对学生正确认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有积极的意义。根据阅读材料设计的第1、2题,旨在考查对阅读材料理解的同时,完成与教材中学过的课文的对接,引导考生要重视对课本的学习;第3、4题考查议论文中论据的运用,也考查阅读积累;第5、6题考查论证方法的把握与理解;第7题检测考生的思辨能力及多角度分析阅读的能力;第8题考查对议论文语言的理解运用。

[阅读训练]

1、 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孟子的话,孟子的原话是:

2、课文《谈骨气》用孟子的话,是为了证明 这一论点;以上文段引用孟子的话,是为了论证 。

3、用一位名人的话或诗句补在第二段引用的范仲淹的名言之后,所引用名人名言(或诗句)要与范仲淹的名言在文中的作用一致。

答: 也曾这样说:“ 。”

4、如果用“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许多人人可以做却未必人人去做的好事”替代第一段中关于居里夫妇探索科学奥秘的事例,行不行?为什么?谈出一点理由来。

5、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其中对比论证的运用颇具特色,试举一例说明。

答;

6、如果把第一段中画曲线的句子作一点改动,使其成为比喻论证,该怎么改?

答; 。

7、有不少科学工作者的“心灵”和“精神领域”都很高尚,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也非常勤奋,但终其一生,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在其研究的科学领域有所突破与建树,对他们的人生价值,该如何评价?用50字左右的篇幅,谈谈你的看法。

答; 。

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是不能去掉的,请你谈谈理由。

当曹雪芹在穷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当居里夫妇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实现呢?

答: 。

(二)

一切科学事业都需要探索精神。探索者总是面对着未知的世界,每前进一步都会增加一百倍的艰险,因此这种精神既是创造精神、开拓精神、也是冒险精神、献身精神。一部科学史证明一定理:为了开拓,必须冒险。生物学家达尔文并没有因为昆虫中毒而放弃对昆虫的考察, 。俄国物理学家利赫曼和罗诺索夫,曾打算利用在屋顶上竖铁杆的办法,把空中的雷电引下来仔细研究。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当他们俩攀上屋顶时,突然一道闪光掠过,利赫曼教授随之倒地。然而,罗蒙诺夫在给利赫曼念完悼词后,又继续开始冒着生命危险揭示雷电的奥秘。面对着这些无畏的探索者,我们怎么能不受到启迪和激励!

其实,又何止自然科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成为全体科学工作者的座右铭。马克思主义便是在探索中诞生、在探索中前进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社会科学的成果一开始便要直接和社会见面,产生广泛的现实影响,作为探索者,自应抱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要有勇气,又要掌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则应积极为探索者创造条件,激励和振奋探索精神,并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探索的成果。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充满信心的标志。(摘自《“挑战者”号追思》,略有改动。作者:郝铭鉴)

[命题意图]

阅读议论文,要落实文体特点。以上文段适宜于中考考生阅读,因为文体特点比较明显,与《大纲》及新课标的精神吻合。第1题考查关于论点的知识;第2题在考查论据运用的同时也考查课内外知识的积累;第3题检测对论证方法的理解;第4题检测对文章中句子的解读,既有意义内容上的理解,也有其作用上的理解;第5题考查概括段意与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第6题属常规试题,考查对文章布局与结构的理解;第7题考查积累与运用能力。

[阅读训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在文章第一段的空缺处用一句简洁的话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答: 。

3、本文共两段,从论证方法的运用上说,第一段主要以为主;第二段主要以为主。

4、第二段中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话,其作用是其作用是。

5、第二段开头的横线上应当填入的一句话是

6、本文采用的是议论文中常用的“总分”结构,试作具体分析。

①总:从开头至“ ”。

②分:先在 段从 角度论述中心论点;再在第 段从 角度论证中心论点。

7、写出一句关于探索或创新的名言警句。

答:

(三)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在20世纪50年代曾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信中诚邀他去当以色列总统。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若能当上犹太国的总统,在一般人看来,自是荣幸之至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爱因斯坦竟然拒绝了。他说:“我整个一

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才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近10万美元。不仅自己多年用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本事,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建立了辉煌的业绩。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是这个意思。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艰难甚至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但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选择职业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无需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重要的是,你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挥的职业,把自己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经营出有声有色的人生。(摘自《天天读写》。作者:徐继发)

[命题意图]

议论文可以有不同的样式。选择这一文段作为阅读材料,旨在引导考生理解议论文样式的多样性。依据阅读材料设计的训练题,主要考查对议论文文体知识的掌握程度,如第1、2、3、4题。第5题检测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同时考查平时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第5、6题均属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谈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其创新意识。

[阅读训练]

1、文章第一、二段用两个论据,旨在引出本文的论点。

2、 如果要把本文的结构调整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形式,应当怎样改动?

3、 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其中的两种①②

4、 补全下列句子,作为本文的补充论据。

①如果让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去写小说, 。

②假如让篮球运动员姚明去跳芭蕾, 。

5、有人喜欢经营自己的长处,有人却总是在弥补着自己的短处,你如何看待?用50字左右的篇幅谈一谈。 答: 。

6、如果用文章第二段的事例来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观点行不行?为什么?

答: 。

7、说出你所知道的爱因斯坦的最重要的一项科学贡献和马克·吐温的一部作品名。

答:①爱因斯坦:

②马克·吐温: 。

(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胡锦涛

【篇八】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

【教学目标】

一、 能归纳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中心论点。

二、 能辨析四种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三、 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四、 能筛选议论文的重要信息,完成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题。

五、 能赏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直击中考】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

议论文为中考必考内容,从近三年的题型来看,题型结构相对稳定,一般以选择题和主观题兼而有之的形式来考查信息筛选,内容理解和概括,观点分析和论证方法。考查的形式与高考有所接近,但不过分拔高,文段较为浅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和点评能力。

【明师指津】

针对中考对议论文的考查内容及侧重,我将主要从五个题型入手,让同学掌握解题方法。

题型一:观点分析(概括中心论点,评价作者观点)

论点定义:一个陈述观点的句子。(简略定义)

论点位置: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有的文章开头提出论点,有的文章末尾得出论点,

有的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提出论点,也有的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需要汇集概括。

注意: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评价观点: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仔细读题,表述流畅。

题型二: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法(常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的作用:

1、举例论证:列举了„„事例来证明„„观点,生动具体,增强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话谚语)来证明„„观点,使作者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3、比喻论证:把„„(观点)比作„„,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把„„和„„从正反两方面作对比,更为突出地论证了„„观点,增强说服力。

【例题解析】

相貌和心灵

周国平

世上很少有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相貌。

一般来说, 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在乎。 年轻人入世还浅, 不免看重人际关系较浅的层面, 留意别人对于自己的表面印象,所以在容貌上也比较敏感。与关心名声相比,关心容貌更是一种虚荣,因为与名声相比,容貌离一个人的真实价值更远。

现代整容术已经能够把一张脸变成另一张脸, 但在新脸皮下面的仍是那个旧人。 如果不通过镜子,人是看不见自己的容貌的,常常也是想不起自己的容貌的,而这并不妨碍他做一切事情。镜子代表着别人的眼光, 人一照镜子,就是在用别人的眼光,审视自己了,因此,其实他所关心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观感。 虚荣是难免的,怎奈人生易老,红颜难久,这是谁也摆脱不掉的规律。 好在绝大多数人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调整自己的心理, 克服在相貌方面的虚荣心。事实上,在不同的年龄段, 相貌的内容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相貌的感觉和评价也在随之改变。

譬如说,天下的娃娃都一样可爱,那是一种近似小动物的美,表现为稚气的表情、娇嫩的皮肤、憨态可掬的动作。少男少女的美洋溢着相同的青春朝气,但我们已能友现,其中有些人因为正在形成的优秀个性而显得更具魅力。 对于一个成年人的外貌, 我们一般不会对其物理性方面例如五官的构造、 皮肤的质地给予高度评价, 而是更看重其所显现的精神和内涵,叔本华说:“人的外表走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至少就成年人的相貌而言,他的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

在漫长的时间中,一个人的惯常的心灵状态和行为方式总是伴随着他自己意识不到的表情,这些表情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使会铭刻在他的脸上,甚至留下特殊的皱纹。更加难以掩饰的是眼神, 一个内心空虚的人绝对装不出睿智的目光。我们大约都遇见过那样的人,他们的粗俗一望而知,仿佛就写在他们的脸上。同样,当我们面对爱因斯坦的肖像时,即使没有读过他的著作,我们从他的宽容、幽默、略带忧伤的神情就能判断他是一位智者。有趣的是?中国的圣人孔子和西方的圣人苏格拉底都是相貌极其古怪的人,但是,历史并未留于人们认为他们丑陋的记载。

你会发现,在到达成熟的年龄以后, 一个人相貌中真正有吸引力的是那些显现了智慧、 德行、教养、个性等心灵品质的因素。明智的人选择顺应大自然的安排,在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

题目:第④段引用叔本华的话,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它起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4分)

参考答案:道理论证(2分);证明了一个人应该着重看中其所显现的精神内涵(2分)。

题型三:内容理解和概括(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理解概括主要内容)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生动性等特点,因此阅读议论文时,要注意具备以上特点的关键性词句。 理解重要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深层义,比喻义,表现义,指代义。 而中考在这个考点上的命题一般为理解其指代义。

做这类题的时候,首先要把题目中出现的这个词句放回原文中,然后向上,向下搜索相关句子,最后联系论点进行筛选整合,得出最终答案。

【例题解析】

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明智的人,不要过于关心自己的外貌,应该适应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心灵品质(智慧、德行、教养、个性等)。(共3分)

原文: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高任鸟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题目:作者在第二段中所说的“三维”指的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指的是前后、左右、上下的空间。 (答对两点1 分,答对三点2分。)

题型四:信息筛选(选择题,部分主观题)

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提问方式多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 做这类题,首先要细心审题,然后将选项中的句子在原文中找到,仔细比较和推敲,注意不要以偏概全,关注一些修饰性的词语,最后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题型五:赏析语言(议论文语言赏析)

赏析议论文语言在命题的时候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赏析某个词语,一是赏析某个句子。答题的时候应注意规范。

例1: “某某词”好在哪里? (多为副词,如几乎、常常、更、最、将要等)

答题规范:用了“某某词”,准确地论证了„„,体现语言的准确严谨,如果删掉则太绝对,与实际不符。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

例2:简要分析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答题规范:这个短语(或句子)用了„„的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 (论证的内容)。

议论文阅读指导

一、知识归纳: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观点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怎样证明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如下:

理解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第一,看文章的标题。议论文的标题分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

第二,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议论文。

议论文论点提出的方法:

1、文题就是中心论点

2、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3、引用材料引出中心论点

4、层层论证,文末归纳得出中心论点

理解论据: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证据。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类:

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

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叫道理论据。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阅读议论文,不仅要弄清论据的类型,而且要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看看论据证明了什么论点,两者是否一致。

分析论证方法: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如果说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话,那么论证则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一篇议论文往往综合运用一些论证方法,如《鱼我所欲》一文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把握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议论文结构的主要类型有两种:

1.并列式(也叫“横式”),即论证部分若干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如《理想的阶梯》一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接着分别从“理想的阶梯,属于勤奋刻苦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2.层进式(也叫“纵式”),即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关系。如《怀疑与学问》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学则须疑”,接着先从消极方面提出,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后又从积极方面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先一后两层之间,层层深入,属“层进式”结构。

揣摩议论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性的特点。

所谓“概括性”就是运用比较概括、抽象的词语,尤其是列举事实论据时,只需紧扣论点概述主要事实就行,无需详细描述。

所谓“严密性”是指议论语言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即是针对观点,作补充论述,是论述全面而严密,无懈可击。

分辨论证方式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

1.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观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用这种论证方式写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如《怀疑与学问》一文开篇就用程颐和张载的名言作为中心论点,接着用事例和说理对论点作了有力的论证。

2.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论证方式叫驳论,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阅读驳论文,首先耍弄清文章反驳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反驳的是某些人提出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调。其次,弄清批驳对方论点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

(2)批驳论据;

(3)批驳论证。后两种方法的目的还是为了驳倒对方论点。

另外,要了解立论和驳论是常常相互联系、交错使用的。在驳论文中,用到的论证方法还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归谬法等。

【篇九】议论文复习教学设计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