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自己作文


第一篇:《与自己对话》

梦中对话

珩海小学 601班:吴宇凡 指导老师:张丽琴

大家都说:“别人是反映着自己真实一面的明镜。”不过我认为,与自己对话,反映的才是那个最真实的、没有半丝半缕虚假的自己。于是,我十分渴望与自己对话,然而,这个异想天开的事情却在梦中被我实现了。

那是一个金黄的秋天。秋天,本是收获美好的季节,而我收获了语文试卷上那让人见了便会火冒三丈的89分。我拿着这试卷,一路哭泣着跑回家。回到家里,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冲回了房间开始号啕大哭。渐渐地,我哭累了,躺在床上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这里是哪儿?”我睁开双眼问道。“这是梦的世界!”一双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吓得我毛骨悚然、像丢了魂似的。我连忙回过头去。“呀!”我惊讶地叫道,“你怎么和我长得一摸一样啊,像复制出来的一样?”“不必惊讶,因为我就是你,在你心中的那个最真实的你。”他朝我笑了笑说道。虽然听了他的解释,但是我还是有点难以置信。此时,他盯紧了我眼角上的泪花,疑惑不解的地道:“你怎么了,为什么会哭呢?”“不······我没有!”我支支吾吾的说。“你骗不了我的,我是你的内心,你正在为今天的考试分数而伤心,是吗?”他理直气壮地说道。我无精打采地点了点头,他笑了,像大人向小孩说教似的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次考试不好有什么好难过的,下次更努力学习不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了吗?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吗?所以,我们要感谢挫折与失败,因为它们为我们迈向最后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我听了,心中有一股力量在潜滋暗长,不再那么伤心了。“你讲话还真像大人呀!”我笑了笑说。“如果你不是这样垂头丧气的话,我怎么会是这样的呢?”他也朝我笑了笑说。“说的也是。”我说道。他看到我开心的样子,自己也乐得不可开交。

突然,闹钟发出的“懒猪起床”的声音,像一双巨大的手,一把把我从梦的世界给揪出来。我睁开蒙眬的睡眼,大声喊道:“我又回到真实的世界了!”

在梦中时我与自己的对话让我不再为一次考试不好而伤心欲绝,而是吸取教训继续努力,终于在同一个金色的秋天收获了“金色的果实”——鲜红的一百分。

啊,在梦中与自己的对话,让我明白了不要让一次小小的挫折打败,要挺得过失败才能成功。我也知道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感谢失败与挫折,因为它们让我们学会坚强,变得成熟。在此,我希望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因为雨后的彩虹是最美丽的!

第二篇:《对话作文》

对话作文

一、 回顾文段,作文入格

师:一见面,就想好好地考考大家。有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过没有?

生:学过。

师:今天,老师把其中的第三自然段复印下来,请大家读一读。(指名一位学生)你看咱们班举手的同学好多,你推荐一个,这位。

(生朗读课文)

师:朗读得真好。这段写人物最多的是什么?

生:对话。

师:对,人物的对话。同学们,写好对话相当重要,因为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啦,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写对话。再有,人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思想的,也表现人物性格,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再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谁发现啦?请站起来告诉我们。

生:我发现了每说一次话就是一段。

师:哦,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是分段的。分段,不管你说多少话,哪怕只有几个字也占一个自然段。比如说“那怎么”三个字儿就占了一个自然段。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这们写能把人物说的话非常清楚地描述出来。如果都合在一个段落里面的话,就不容易分清楚谁说的是什么。

师:有道理,请坐。写对话分自然段,第一能使文章显得非常清晰,看上去非常舒服。第二,老师改作业,读者读你的文章,眼睛不疲劳。比如说,当人读到这儿,目光从这儿移到这儿的时候,有一个短暂的休息,读这样的文章,眼睛不疲劳。老师一不疲劳,一高兴,心情一好,马上就给你作文打高分。(学生笑)第三个原因我一般不给人说,就给我们六?三班的同学说。写对话分段,文章显得很长,(生笑)是不是啊?老师不是说,作文要写一页、两页、三页吗?这一分段,一页变成两页了,好不好?

生:好。

师:这个秘密不要给别人说啊,我们大家知道就行。再看,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提示语。一起来写这个词好吗?(师板书:提示语)什么叫做提示语?文中表明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比如说,“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再望望伯父的鼻子,后来说的。这叫什么?

生:提示语。

师:记住,告诉人家这个话是谁说的,他怎么说的,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什么语气。大家看,这些提示语的位置是不是一样的,说说看。

生:我觉得有些是在两句话的中间,有些是在句子的前面或后面。

师:嗯!还有发现没有?这叫变化,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有的在说的话的后面,有的把说的话分成两部分,把提示语嵌在当中,这叫变化。我送大家一句话: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当你写对话运用提示语的时候,给自己提个醒儿。这个人说的话,提示语在前面。下面呢,就换一下,放到后边。再后来呢,放在当中!如果只有两个人说话,有时候可以省略。这叫变化。千万记住,要写出变化,别死了,都在一个位置就死了。同学们,这个发现,对我们写对话也很有帮助。记住! 再看,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说“后的标点符号也有变化,也不同的。当提示语在说话的前面时,”说“的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冒号。

师:当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后面时,“说“的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逗号。

师:记住,一定记住!如果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写人物对话应该注意的形式,应该注意提示语的变化,还要注意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说”后边搁的标点符号也不同。如果这些你

都把握住了,你就不不愁写不好人物之间的对话。默读一遍,把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当你把它读熟、记住的时候,你俩就会写好人物的对话了。好,开始!用眼睛去读,用心去记。把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生读文段)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二、 模仿范文练格式,细听录音想情节

师:好!把讲义翻过来,测试一下。下边是一段对话,听后把它写下来。第一,记得分段;第二,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录音材料:黄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休息好啦!”同学们齐声回答。)

师:要讲速度,因为是写给自己看的,可以草。抓紧时间,写好了吗?好,不错。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分段、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学习是自己的事儿。

师:(念学生作业)完全符合老师的要求。我特别要表扬的是,“黄老师关切地问”,这个“地”是提土旁的“地”。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了不起,请放下。有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完了,事情结束。只要我们善于倾听,就会发现好多写作素材。不信,请听这段对话。(放录音)听过吗? 生:听过。

师:在哪儿听的,说说看。

生:我是在电视的公益广告里听的。

师: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想想看,他们三个人,一位年轻的男士,一位年轻的女士,一位老人。他们三个人,有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的这段话?再想想,当这两个年轻人听了这位老人的劝告以后,又会怎么样?(生举手)放下,不说!记住,一定要会想象。想象非常重要。会想象的人,才能写好作文。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听了这段录音,听了他们三个人的对话,都有自己的想象。再想象一下,他们三人说话的时候,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师重复广告语:“怎么?来劲儿了是吧?”)眼睛怎么样,什么语气?如果你把这三人说话的神态,他的动作、他的表情、他的语气想象出来了,再把事件的开始、时间和地点想象出来了,事情的结果想象出来了,写出来就是一篇好的作文了。我说的对么?

生:对!

三、 师生交流,评价激励

师:好,第二次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拿起你的笔来,先给要写的这篇作文加个题目,你认为哪个题目最合适。取题目很不容易,要想,要思考。如果一时想不起来,先把这个事儿写焉,最后考虑题目,因为你在思考当中啊。好多情况下,写好了文章还没有题目。我有好多文章写好了还没有题目,最后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好题目。好吧,现在写,动手写。根据你的想象写,抓紧时间,看谁写得最快,一气呵成。作文必须要一气呵成。

(学生写作)

师:做完的举手。有人问叶圣陶怎么修改作文。叶圣陶说:再念,再念,再念。虽然只有两个字:再念,但决不意味着只念三遍。好,自己念自己的作文。拿好笔,用心念。(生念)念了几遍啦?再念一遍,可以出声,声音可以小一点。改得怎么样了,可以了吗?好,把笔放下。交流一下。要虚心听别人的作文,不管他写得怎么样,都会对你有很大帮助。我请个同学来念。张容飞,喜欢作文吗?

生:嗯„„

师:说心里话。

生:不太喜欢。(笑)

师:他的题目是“和好”。请你念一念。

(学生念作文)

师:第一,他分段了;第二,提示语交代了是谁说的;第三,故事挺完整。可惜,少了一个结尾。你最后怎么写,加一句话。

生:人物互相道歉。

师:加一句话,知道没有。

生:知道了。

师:这就是一个合格的作文。90分加10分,为什么加10分?因为有一个好题目,“和好“。一个好题目加10分。(掌声)张容飞,你得过100分么?

生:没有。

师:此时此刻有什么话对我说。

生:谢谢于老师。

师:谢谢我?不对,应该谢所有教过你的老师。

师:这位同学你来。喜欢作文吗?

生:喜欢。

师:好,写完了没有?

生:写完了。

师:念一念,读慢一点啊。

(学生念作文)

师:停下来。时间地点交代了么?

生:下班高峰期。

师:交代了事情的缘由。这句话交代得非常好,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不可能发生下面的事情。我相信,同学们听了以后会对她考虑的严谨而赞叹、佩服,相信她的作文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学生念作文)

师:听到没有,提示语有变化。(师给学生打分,递给学生看)给你打了多少分?{对话自己作文}.

生:150分。

师:你得过没有?

生:没有。

师:掌声!还要加朗读分,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得好为你的作文增添了不少亮色,所以我建议大家要好好念,知道吧。朗读加25分,175分!(掌声)好,那位同学你上来,带上作文。

(学生念作文)

师:停下来。张容飞,请你站起来,你听她是怎么说的。“大吼”!是啊,怎么好端端的骂我呀?读! 生:翻了个白眼。

师:翻了个白眼。形象不形象?

生:形象。

师:就这一句话要加10分啊,太形象啦,精彩!阿姨翻了一个白眼,多厉害!接着念。

(学生念作文)

师:“脸上肌肉抖动着”,多形象!嘿,没想到吧。这叫不打不成交,不打不相识,两个人吵了一架成了好朋友啦,说不定还能成为一家人。(生笑)实际上,这是她的美好心愿,在她心目当中,人不应该这样互不相让。这样的结尾是她的思想表现,好人才能写出好作文。打一个到目前为止的最高分:200分!张容飞听得特别好,十分虚心,听得十分专注。

四、 再现生活情境,变化中求艺术

师:我说过,只要你注意听,会倾听,就会写出好作文。闻其声不见其人,但通过声音可以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子。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写作文。于老师说过一句话: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这节课要变个样子,变个形式,请大家看一幕哑剧。顾名思义,哑剧就是光有动作,没有声音。上节课闻其声不见其人,想象的是说话的样子。那么这节课呢,就是见其人不闻其声。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反过来啦。我在剧中扮演一位老师,他扮演同学。你们看了以后给他起个名儿,根据你的分析,他叫什么更合适。好,现在就开始啦。

注意看,注意想。

(师生合作演哑剧)

师:演完了,看懂了吗?看懂了请你想一想,剧中这位老师取个什么名好,这个同学叫个什么名字?抓紧时间,一气呵成。强调两点:第一,对话要分自然段;第二,提示语要变化。分段,注意提示语,就这两点。

第三篇:《对话作文》

宋朝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曾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 有个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最后这幅画得到考官的赏识,被评为成功之作。这位考生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抓住了题眼“藏”字,审题审得好。作文也是如此,审题很重要,只有审准了题,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可以说,审好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审题在整个习作过{对话自己作文}.

程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我的妈妈》/《我和妈妈》/

《妈妈关心我》/《我爱妈妈》 一:审什么?{对话自己作文}.

(1)审题目内涵:<<肩膀>>。 宁卷)

就一定得找到实体意义之外的意义,即“肩膀”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象征义。(2006年辽【审题指导】 “肩膀”是一道寓意(比喻义)性的命题作文题,实体的肩膀谁都知道,但要写成作文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勇气等。只有这样立意,才算读懂了“肩膀”的比

喻义或内涵。接下来要确立所写的中心论点,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寓意)去写作文。例如你若对肩膀的寓意“担当”理解最深,那么可以依托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等来写。类似的题目还有如2007年高考作文上海卷的《必

须跨过这道坎》

心理失衡等”。又如2007年高考作文安徽卷的中的“坎”,其寓意(比喻义)为“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合。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提篮春光

看妈妈》

爱”等。

中“春光”比喻(象征)“希望”“真诚的心”“浓浓的

(2)审写作重点:《重新出发》/

《说说我们‘90后’》 / 《知音难逢》

(3)审材料的限制:《色

彩》

色彩,可以是一种生活元素,也可以是一种生活内容,还可以是一种生活追求„„请以“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 “怎么审”?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

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典例精选】 2008年高考作文

第四篇:《与自己对话》

命题作文:《与自己对话》讲评分析

(一)全文基本写作思路

①卢泽昌(结构条理清晰)

1、与他人对话,是一种彼此表达观点,彼此交流的方法。那么,与自己对话呢?

2、我想此处的自己更多指的应该是一个人的内心,一个人的心灵。„„通过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人们可以充分了解到自己内心究竟在想什么,追求什么?

3、也许有人会对此不屑一顾,我的内心不就是我想的和我要做的事情吗?怎么会不知道呢?又何须与之进行对话呢?

【补充】

陈中慧(用分论点的形式来呈现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观点,但是分论点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分度)

A、和自己对话,是一种自我暗示,暗示自己必胜的信念。举例:越王勾践。

B、和自己对话,是冷静沉着,机智善变。举例:诸葛孔明。

C、和自己对话,是性情的勃发,激起人性中的血性。举例:李煜。

4、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随着物质世界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似乎变得更加贫乏。越来越多的人因忙于追求物质,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忘记了自己内心原本所追求的东西。(为什么不具体写出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5、„„韦恩的事例,放弃苹果公司的股份,“最昂贵的错误”。

6、当然,与自己对话并非如此容易,甚至,它比与他人对话更困难。„„我们必须平静下来,忘记外界的喧嚣与欲望,然后才能真正滴寻找到我们内心的世界。

7、总结,点题。

(二)文章“起”部

①冯书扬

唐太宗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太宗以诤臣魏征为镜,以其言为己律,无愧于一代名君。

然这世间明君难得,诤臣亦难求,于是孔子以己为镜,“一日三省吾身”,与自己对话。

②郑佳昀

常常看到小孩子独自自言自语地扮家家,陶醉其中。也许是因为没人听得懂他们的话,

于是想当然认为他们的无聊。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忙碌,甚至我们也忘记了与自己的对话。

1、与自己对话——构建心灵的渡口。

2、与自己对话——增加心灵的弹性。

③卢仪嘉

与别人对话,是一种获取信息,交换心得的方式,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步骤。与自己对话则是一个十分滑稽的行为,容易被人误解为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然而,与自己对话却能使人不忘教训。时刻反思,则指引人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