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教学水平的指标


篇一:《教学水平评估物理学科指标》

一、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7.广东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本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领域,11个二级指标项目,50个要素。

说明:

1.评估结论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

2.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1项,总分值100分,最小单位为1分;得分达到85分为“优秀”;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得分在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广东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篇二:《广东省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本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领域,11个二级指标项目,50个要素(8/9/24/9)。

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现教学水平的指标}.

篇三:《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本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领域,11个二级指标项目,50个要素。

说明:

1.评估结论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

2.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1项,总分值100分,最小单位为1分;得分达到总分的85%以上,结论为“优秀”;达到总分的60%以上为“合格”;得分在总分的60%以下,结论为“不合格”。{体现教学水平的指标}.{体现教学水平的指标}.

篇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2)》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王焕定1,2 邱志贤1 曾森2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系;2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各高学校都有一套教学评价的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督导经验和征求部分教师的意见,借助课堂评价递阶层结构模型,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评价分析,剖析实例,得到较满意的、更能反映客观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起到了教学评价与教学督导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递阶层次模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一、 引言

课程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核心内容,如何客观、科学地对各门核心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些可以定量,而有些则只能定性。如何根据教师的教学表现,通过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给出其所任课程的教学质量,指出其应该如何进一步改进,这是各校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这里首先需要解决用什么样的评价模型来评判,然后还要探讨一种能对课程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方法。为此,在学习国内外有关评价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已有的评价做法,提出本文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二、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我校目前所用的课堂教学质量督导专家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件”等需填写的内容。

此表是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反复推敲、讨论确定的,无疑能一定程度上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情况。但是,从上面的表格内容可见:这个评价体系都只有一级指标;从表1权重值可看出专家们对各指标的重要性可分为相同重要性的三组,第一组为2、3、4、5,第二组为7、9,第三组为1、6、8、10,以第一组最重要、第三组最不重要。如果按此重要性考虑,可根据文献[1]建立模糊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0.50.80.80.80.80.50.60.50.60.5

0.20.50.50.50.50.20.30.20.30.20.20.50.50.50.50.20.30.20.30.20.20.50.50.50.50.20.30.20.30.20.20.50.50.50.50.20.30.20.30.20.50.80.80.80.80.50.60.50.60.50.40.70.70.70.70.40.50.40.50.40.50.80.80.80.80.50.60.50.60.50.40.70.70.70.70.40.50.40.50.4

0.50.80.80.80.8 0.50.60.50.60.5

T

由它所求的各指标权重值为

0.06960.13480.13480.13480.13480.06960.09130.06960.09130.0696

在乘以100并四舍五入后与现在的权重值并不相同,在实际听课评价使用中还感到一些指标

说明太多,反而不好掌握。导致往往并非每项给出评判,而是首先凭感觉给出总体印象评价,然后凑此评价来给出每项分值,显然这样做就更缺乏科学性和公平公正了。

为使教学评价更科学、合理,从而起到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的目的,文献[2]进行了很好的对比总结,而且我校还是其研究资料之一。根据其研究的结果,按层次分析法[3~6]

思想,在尽可能保持我校原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表2所示的领导、督导专家听课评价的两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生评价使用的两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表4所示。{体现教学水平的指标}.

的打分档次建议取三级,即好=A(可取值为5)、中=B(可取值为3)、差=C(可取值为1)。

三、 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的权重值 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需要进行一致性检查,如果一致性不能满足要求,就需要反复调整,这不仅麻烦而且调整时的科学性不能保证,为此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1]来确定各层指标相对上一层指标的权重值。限于篇幅,下面按文献[1]所介绍的方法,直接给出一级指标Bi所对应的各二级指标的优先关系矩阵Bi'及转换后的模糊判断矩阵Bi如下所示

领导、督导使用的

110.513.50.50.625

00.5112.5' r B0.3750.5B101.510.250.37500.510000.50.50.1250.25

1110.514.50.50.6

00.51113.50.40.5'B2000.511 r2.5 B20.30.4

0000.511.50.20.300.50.10.20000.5

100.250.501.50.5

10.5113.50.5' r B0.75B300.530.3750.12500.50

010.512.50.6250.375

0.875

0.6250.75

0.50.625

0.3750.50.70.80.9

0.60.70.80.50.60.7

0.40.50.60.30.40.50.6250.375

0.8750.625

0.50.25

0.750.50.75

对于B4来说,由于层次分析法所建立任何判断矩阵都是一致的、模糊判断矩阵不管两指标

重要性如何权重均为常数,相比之下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更合理些,因此按9标度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如下

41

B4 0.251

有了判断矩阵就可以求它们的权重矩阵,结果分别为

w20.28770.24380.20000.15620.1123; w30.21580.35250.14750.2842;w4=(0.8 0.2)T

同样,若一级指标的优先矩阵及模糊判断矩阵分别为

T

w10.35250.28420.21580.1475;

T

T

10.50.68750.81250.50.513.00.5

0.50.5113.00.50.50.68750.8125' r A A000.511.50.31250.31250.50.625

000.50.500.50.18750.18750.375

则其权重矩阵为w0.31760.31760.21620.1485。

对于学生评价的指标体系来说一级指标相同,二级指标中B2与前面的一样B1,B3与前

面完全一样,其他矩阵如下所示

110.513.50.50.6250.750.875

00.5112.50.3750.50.6250.75' B1 r B00.510.250.3750.50.37500.500010.51.50.1250.250.6250.5

13T

B4;w4=(0.75 0.25)

1/31

T

由此可得B1的对应权重值矩阵为w10.35080.28320.19210.1740

有了上述结果,如果不考虑二级指标对不直接对应的一级指标的关联,则可得各二级指标对评价的权重值分别为: 对领导和督导评价为

wT=0.1120.0900.0690.0470.0910.0770.0640.0500.0360.0470.0760.0320.0610.1190.030T 对学生评价为

wS=0.1240.1000.0760.0.0820.0690.0570.0440.0320.0420.0680.0280.0550.1390.035T

T

四、 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评价分析

前面已经建议对各二级指标的评价取好=A(可取值为5)、中=B(可取值为3)、差=C(可取值为1)三级,因此其最高值和最低值m(不允许值)分别为(5 1),可取满意值M为5。

[7]

参照文献,记实际打分值为xi,则可按如下方法计算第i个单项功效系数

xmGii4060(xi<M)

Mm

由此可得课堂教学质量总评价得分为wiGi,对领导和督导n=15,对学生n=14,wi为

i1n

wT或wS中第i个的权重值,Gi为第i个单项功效系数值。同理,对第i个二级指标的质量评价得分则为wijGij,wij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第j个的权重值,Gij为第i个二级指标第j

j1n

个单项功效系数值。

对于学生评教来说,实际打分值xi由3(为期望值,为标准差)确定置信区间xiUxiL,因此单项功效系数也将是一个区间。对领导、督导听课评价,因为样本很少,因此xixi,也即取几份评价的平均值即可。

五、 分析实例

取督导组按原始表1对甲、乙、丙三位教师评价结果(如表5)为例,从总评看出三位教师教学效果基本相当,细致来说乙的教学效果稍好于甲和丙,甲和丙的效果一样。

按10、意思相近的进行好、中、差打分,然后按功效系数法转换成100制分值,结果如表6所示,直接按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结果也列于表总评中。{体现教学水平的指标}.

论是甲略差于乙和丙,而乙和丙不相伯仲。从表6还可以直观的看出,从教学态度对比的顺序为丙甲乙,从教学内容对比的顺序为乙丙甲,从方法手段的对比顺序为丙甲乙,从教学效果角度则为甲丙乙。乙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明显的优另外两位老师,是值得另外老师学习的地方。这些结论从表2中是不能直观得到的。显然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并按模糊层次分析来评价要比原来的评价更能反映客观,也更有利于找到应如何改进教学质量。

六、 结论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个多层次、多目标的模糊评判,如何更好地确定指标和评价方法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提出了改进方案,从模拟试分析情况来看,一定程度上比原有方法科学、合理,由于建立了二级指标体系,对评价结果有利于指出改进的方向,这一点无疑是优于原来方法的。如何更合理地建立多级递阶层次模型结构、如何更科学合理地描述各项指标使之更易于操作,各项指标相对其上级指标的重要性如何等问题,需要广泛征询意见,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为使评价能更客观地评判教学水平、明确改进的目标,最终达到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希望能得到广大教师的热情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一种实用的模糊层次分析法;[J] 软科学1990第1期;46~52

[2] 杨建国, 尚 英;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比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第25卷第1期;11~17

[3] (美)T.L.Saaty 层次分析法——在资源分配、管理和冲突分析中的应用;[M] 页数:334出版日期:1988年09月第1版SS号:10257721

[4] 左军;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间接给出法;[J] 系统工程1988第6卷第6期总第28期;56~63 [5] 骆正清;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构造的新方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第28卷第5期557~561

[6] 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_FAHP_;[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第14卷第2期;80~88

[7] 西广明; 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的实证研究;[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7/8,28~34

篇五:《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本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领域,11个二级指标项目,50个要素。{体现教学水平的指标}.

说明:

1.评估结论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

2.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1项,总分值100分,最小单位为1分;得分达到总分的85%以上,结论为“优秀”;达到总分的60%以上为“合格”;得分在总分的60%以下,结论为“不合格”。

篇六:《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本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领域,11个二级指标项目,50个要素。

说明:

1.评估结论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

2.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1项,总分值100分,最小单位为1分;得分达到总分的85%以上,结论为“优秀”;达到总分的60%以上为“合格”;得分在总分的60%以下,结论为“不合格”。

篇七:《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本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领域,11个二级指标项目,50个要素。

说明:

1.评估结论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

2.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1项,总分值100分,最小单位为1分;得分达到总分的85%以上,结论为“优秀”;达到总分的60%以上为“合格”;得分在总分的60%以下,结论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