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食品调查报告单


篇一:《三无食品调查报告》

关于三无食品的调查报告

由于近来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例如: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双汇火腿肠包装袋内含有大量霉菌。这些例子使我们不得不对食品安全引起重视。

我们为此对三无食品进行了入选的问卷调查:

1.你在商店曾经买到过三无食品吗?

2.你知道三无食品的危害吗?

3.你会主动去购买三无食品吗?

4.如果你买到三无食品,你会怎么做?

5.你知道三无食品的概念吗?

6.在买到食品后,你会检查食品是否有生产日期等必备的质量合格标记吗?

7.如果你发现是三无食品的话,你会继续食用它吗?

8.如果你发现这是三无食品后,你回去举报生产厂家吗?

9.你觉得三无食品为什么这么受同学们欢迎的原因?

10.你觉得怎么才能防止三无食品继续对同学们造成危害?

为此我们调查了一些大中小型超市,有东方商厦与大润发,佳联超市,和周边一些小商铺。发现了一些情况:

1。东方商厦和大润发等大型超市没有发现任何三无食品,所以大型超市的卫生质量管理还是挺到位的。

2.佳联超市等中型超市基本上情况良好,只发现了少量没有生产日期的(散称食品除外)

3.但是在那些小商铺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所谓的三无食品,并且环境卫生不到位。

4.我们在一些学校旁边的小商铺发现每当放学时,有许多小同学拥进那些小商铺,买那些三无食品。

5.我们还发现那些路边一些小摊上不仅占用行车道,还贩卖用类似“地沟油”做的食品,好像还有很多人们在购买这种食品。

我们调查小组为了让大家了解三无食品,我们特意找了一些资料来给大家“补充”一下:“三无”食品有哪些危害:

1、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多数是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最不安全食品。

2、卡片、玩具与食品混合包装,造成了食品的二次污染。

3、不合格的膨化食品、腌制和油炸食品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数、大肠菌群、过氧化值指标超标,还能产生亚硝胺、铅等致癌物质,食用会导致胃肠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4、果冻、糖精、饮料、巧克力、方便面、罐头和泡泡糖等儿童不宜多吃,在这类小食品中大多加入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食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5、不合格果脯、蜜饯中甜蜜素超标,不合格烤鱼片、牛肉干等食品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

6.劣质小食品可致血液病

临床调查显示,血液病小患儿中一半以上平时偏好小食品,而且所吃小食品绝大多数是在家及学校附近的小贩处购买的。

我们经过资料调查发现,市场上一些小商店出售大量“三无”或地方小厂生产的小食品和饮料,如话梅、萝卜酸等腌制品和豆浆、豆奶、雪糕等,基本上都大大超标和超范围使用糖精,但在产品的标签上却很少注明含有糖精,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长期食用,健康安全会受到损害。很多消费者对糖精等人工合成甜味剂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吃进“甜毒”。

我们研究了那些人为什么要买三无食品的原因有:

2.口感觉得比较好,味道一辛辣为主 3.在课后肚子饿时还可以填饱肚子。 为此我们还可以推论出厂家为什么要生产这些三无食品: 1.成本价格比较低 2.原料比较简单 3.市场需求高 4.制造速度比较快 我们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1.严厉查处地下加工厂。 2.呼吁广大群众积极举报三无食品加工地点 3.严厉查处对地下加工厂收贿的官员 4.城管部门对街边小摊贩进行管理 5.教育学生们三无食品的危害 6.严禁学校周边的小商铺出售三无食品 1.人们一至认为便宜。

最后我们告诫广大同学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要买三无食品 组员:马溪玥,张锦仪,潘里研,杨子晴

篇二:《德育活动 关于“三无产品”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关于“三无产品”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校周边商店商贩销售的食品质量状况,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学校附近销售的食品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

一、首先我们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到学校附近几个小店踩点

第二组:到学校周围游动的小贩处侦察。

第三组:到网上收集相关资料。

第四组:采访一些同学家长。

二、每个队员都怀着极度认真的态度,因为我们每一个都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

(一)来自小店踩点队员的报告:总共调查了四大类的食品,分别是:方便面类、糕点类、饮料类、糖果类。在调查活动中,我们发现方便面类质量合格率最低。很多方便面外包装简单,制作粗糙,三无产品较多。例如,较为畅销且有一定知名度的“皇品”方便面,外包装上没有产品成分、生产厂家、联系电话等,更没有保质期等食品外包装的关键内容,这样的食品,显然不能保证它的质量。还有一些方便面,使用各种不正当的促销手段。例如,有的包装里面增加了一些卡片,卡片上印有一些卡通图案;甚至还有一些包装里面可以兑奖,同学们可以直接从售货处领取奖金,少则几角,多则几元,甚至更多。购买这样的食品,同学们并不是为了充饥了,而是为了好玩。其他三类食品也是存在很多的质量问题。尤其是最容易变质的面包等,常常

是不考虑其保质期,而把一些变质的面包出售给小同学,造成一些不良反应。

这些食品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厂家生产质量没有把关和包装低劣造成的。方便面类、糕点类、饮料类、冷饮类的包装都极为简单,有的包装直接用塑料袋、纸制品,还有的甚至是没有包装就直接出售了,再加上这些小商店的卫生条件差,食品存放杂乱无章,很容易引起食品的变质。比较之下,糖果类的包装略优于其他食品,但同样存在着三无产品的问题。

(二)来自流动商贩方面的报告:学校周围有很多无证照经营的流动商贩,大多用人力车推着一瓶液化气和炉具,现场加工出售一些孩子们喜欢吃的年糕,臭豆腐,葱油饼及一些油炸食品,生意还挺红火。这些路边流动食品摊,没有任何卫生消毒设施,加工过程肮脏不堪,汽车带起的尘土,直接落在食品上,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来自第三小组队员的报告:

1、什么是三无产品?三无产品就是无生产商,无产地,无生产日期

2、什么是三期?三期是指保质期,生产日期,保险期

3、三无产品有哪些危害?吃了三无产品的人很容易会出现腹痛,呕吐,频繁腹泻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四) 来自第四组队员的采访报告:

1:你知道三无食品吗?

答:有点知道,不是特别清楚。

2问:你知道三无产品的危害吗?

答:知道一些。

1, 问:既然知道为何还要买?

答:运气没那么坏吧 。有时吃了肚子痛,但还想吃,同学们都买,

你能不买吗?

2, 问:您认为这些食品好吗?

答:肯定不好,但是没办法,希望各方面都来管一管。

三.我们的忠告:为什么多吃小摊上的食品会对身体带来危害?

当你在吃从路边买来的油炸的食品的时候,你可想到,此时,油炸食品上的细菌也趁机钻到你的肚子里去了。同学们,你们稍加注意就可发现,大部分摊贩所用的炸食品是没有经过卫生部门的检查,所用的炊具也没有消毒,这样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另外,街道上尘土飞扬,炸食品上自然也会粘上很多灰尘。同时,小摊贩由于其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常常会把食品炸焦,要知道炸焦的食品中的蛋白质能产生致癌物质。同学们,我们还是不要去买路边的小摊贩上的食品!

篇三:《三无产品所能造成的后果与如何识别食品的新鲜度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三无产品所造成的后果与如何识别食品的新鲜度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初一(1)班 林天承 齐尧 刘三睿 邱寒旭 三无产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产品。另一种说法是,三无产品是无生产厂名,二无生产厂址,三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在我国,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在此基础上,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而制定的,其中确立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1、 看、触、闻一一鉴别畜禽肉类的新鲜度:

看颜色:肉色发暗,脂肪缺乏光泽;

试手感:外表干燥或黏手,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或不能完全恢复; 闻异味:有氨味或酸味。甚至有臭味。

发现上述现象就表明肉类不新鲜或已变质腐败。如果发现猪肉肉色较深,肉质鲜亮,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层非常薄,很可能是使用过“瘦肉精”的猪肉。

2、从五个部位鉴别变质鱼

不新鲜的鱼可在五个部位出现变化:

①体表发暗无光泽:

②鳞片不完整,易脱落;

③鱼鳃颜色暗红,有腥臭,鳃丝黏连;

④眼球浑浊或凹陷,角膜浑浊;

⑤肌肉松弛,弹性差。

3、从五种形态识别变质蛋类

微生物的污染可使鸡蛋、鸭蛋等禽蛋变质腐败。变质禽蛋可出现五种改变: 蛋白质分解导致蛋黄移位,形成“贴壳蛋”;

蛋黄膜分解形成“散黄蛋”;

继续腐败,蛋清和蛋黄混为一体成为“浑汤蛋”;

蛋白质进一步被细菌破坏分解形成硫化氢和氨类,可出现恶臭味,形成“臭鸡蛋”;

真菌在蛋壳内壁和蛋膜上生长繁殖,形成暗色斑点,称为“黑斑蛋”。

4、乳类食物变质的鉴别

乳类食物可从色泽、气味、形状等方面鉴别是否变质。如果发现有异味、沉淀或凝块出现,或乳中混杂黏稠物,应当丢弃。酸奶表面生霉、有气泡和有大量乳清析出时也不得食用。

5、蔬菜和水果新鲜度的鉴别

蔬菜和水果大多颜色鲜艳,含水量较高,放置过久则可引起颜色和形态的改变。

水分减少:果皮或蔬菜表面发皱,整体发蔫;

颜色变化:绿色蔬菜可变成黄色,有些水果的颜色变暗变淡;{三无食品调查报告单}.

质地变化:水果或蔬菜出现软化,发黏,有汁液渗出甚至果体或茎叶腐烂。

6、 如何鉴别豆腐变质

豆腐含有丰富蛋白质,储存稍久就容易发生变质。随着新鲜度下降,豆腐颜色发暗,质地溃散,并有黄色液体析出,产品发黏、变酸并产生异味。

7、 警惕“胖听”罐头

由于内部微生物生长,或马口铁受到腐蚀,会导致食物腐败产气。肉眼可以看到的表现是罐头膨胀发胖。可以通过敲击和观察,发现罐头食品有无“胖听”现象,以鉴别是否出现了储存变质的情况。充气罐装食品在高原低气压地区也可能会出现“胖听”,属正常现象。

在食品外表越来越美观的同时,食品的天然性以及食用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8、如何鉴别橙子是否被染色

橙子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但现在市场上的橙子颜色越来越鲜艳,越来越好看,如何区别橙子的外观是天然的还是经过染色的,消费者一定要看仔细了。 染过色的橙子,表面看起来特别红艳,仔细观察,可发现表皮皮孔有红色斑点,一些橙表面甚至有红色残留物。

用湿巾擦拭橙子表面,如果湿巾变红,说明橙子可能被染色;没染色的橙子,湿巾擦拭后只能看到淡淡的黄色。 染色严重的橙子,橙蒂也会变成红色;没染色的橙,橙蒂是白绿相间的。染过色的橙子,表面摸起来黏黏的;没染色的橙,摸起来比较自然。

9、黑芝麻掉色要当心

黑芝麻染色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打扮”后的芝麻,看上去又黑又亮卖相好,能吸引消费者;二是方便将原先价格稍低、质量稍次的白芝麻蒙混其中,变相抬高售价。

一般情况下,真正天然的黑芝麻呈深灰色,不会黑得发亮,清水浸泡也不会掉色,更不会过滤出“墨水”。不过,陈年黑芝麻被水浸泡过一段时间后,水的颜色会变成紫色或者偏黑色,这属于天然色素,但不会洗出像墨汁一样的水,也不会出现洗了多次仍严重掉色的情况。

此外,黑芝麻的胚芽有一点针尖大小的白色(或黄色),这是鉴别的关键。如果是染色的黑芝麻,绝对没有这一点;可以用指甲掐开一粒黑芝麻,真的黑芝麻,截面是白色的。真的黑芝麻不会掉色,也不会用手抓一把就把手染黑,也不可能浸泡后变成白芝麻。真正黑芝麻浸泡到水里,绝不会呈现黑色,最多是茶色。

10、染色黑米不要吃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黑米掺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放时间较长的次质或劣质黑米,经染色后以次充好出售;另一种是采用普通大米经染色后充黑米出售。天然黑米经水洗后也会掉色,只不过没有染色黑米厉害而已。消费者在购买黑米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感官鉴别。

一看:看黑米的色泽和外观。一般黑米有光泽,米粒大小均匀,很少有碎米、爆腰(米粒上有裂纹),无虫,不含杂质。次质、劣质黑米的色泽暗淡,米粒大小不匀,饱满度差,碎米多,有虫,有结块等。对于染色黑米,由于黑米的黑色集中在皮层,胚乳仍为白色,因此,消费者可以将米粒外面皮层全部刮掉,观察米粒是否呈白色,若不是呈白色,则极有可能是人为染色黑米。

二闻:闻黑米的气味。手中取少量黑米,向黑米哈一口热气,然后立即嗅气味。优质黑米具有正常的清香味,无其他异味。微有异味或有霉变气味、酸臭味等不正常的气味的为次质、劣质黑米。

三尝:尝黑米的味道。可取少量黑米放入口中细嚼,或磨碎后再品尝。优质黑米味佳,微甜,无任何异味。没有味道、微有异味、酸味、苦味及其他不良滋味的为次质、劣质黑米。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

“绝育”黄瓜

市场上卖的头顶鲜花的青瓜都是用避孕药、雌激素涂抹的瓜,吃了会不孕不育„ “爆炸”西瓜

瓜农和专家指出,瓜农施用的“膨大增甜剂”是造成爆瓜的原因„

染色馒头

自央视曝光了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后,又一种新的“变种食品”出现在市场上„ 牛肉膏

这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以把鸡肉、猪肉轻易加工成为口感以假乱真的“牛肉”。

瘦肉精

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硫磺姜

把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清洗,然后用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烟熏。

回炉面包

大量回收的到期面包,由工人统一重新切片,拌匀后另行再用。

三无食品和不健康食品有害健康,大家千万不要食用。

篇四:《食品安全调查报告范文》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范文

这周,本校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作为本校学生的我和三名同学在一天时间内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对象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 2010年11月15日

三、调查方法

我和三位同学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调查。一种是网络调查(在爸爸的帮助下,制作成网络版调查问卷,通过qq群发动调查);第二种是利用双休日进绣山公园进行随机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男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人数的45%。一年级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25%;二年级学生有7人,占总人数的

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五、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饭吃的地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小学生多数是比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国为少数(9名)男生爱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爱在路边吃,而女生只有少数(3名)爱在小店吃,并没有人在路边吃。其次,男生较爱在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只有少数男同学不在小店里买食品,女生多数不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只有极少数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数在小店里购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个别去购买零食,可以说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为罐头食品较为好吃,就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卫生的,这可以说明全市可能会有极个别同学把好吃食品当成

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

1、 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2、 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3、 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 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

5、 同学们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