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体裁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篇一】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元江县因远镇小学 李加海

【摘要】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 培养兴趣 教给方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 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也不敢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么课堂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要真正确实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精神,就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进行书信交流沟通,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能在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2、激发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 1

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从不敢提问到想问、敢问、善问,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再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让学生读、思、议,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唤学生在思中有所认识,在思中找出问题的所在,在思中理清问题的脉络,使学生在议中充分交流探究,在议中寻得解决问题的门路,在议中得到共同提高。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烟台的海》,教师让学生对写作顺序质疑:为什么作者先写冬天的海呢?带着问题,学生们开始细细地品读文章,在文本中畅游一番,立刻发现冬天烟台的海有其独特的壮观之处,这正是作者如此安排的深刻用意,一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我趁热打铁,及时让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一年四季的句子,此时,学生郎朗的读书声成了课堂最美妙的音符,或激昂、或轻柔、或平静„„在不同的朗读中,学生们似乎真正走进了烟台海的四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突破了课文的教学难点。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3、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流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创设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个“师道尊严”的老夫子,一个压抑沉闷的课堂不能指望学生成功地进行自主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童话世界”、“儿童乐园”,精心设计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我在教学《学会合作》一文时用故事导入:某大公司是当地最有实力且员工待遇很高的单位,因此该公司的人才招聘十分激烈,一次最后一场招聘测试是在一个雨天进行的,候选对象多端坐在公司的大厅内等待测试,大厅内准备好一半人的雨伞,测试时间快到了,主考官说:“从这里到考场要穿过一个露天走廊,请大家抓紧时间进场。”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行动起来:有的抢过一把雨伞就跑,有的两人共撑一把伞,有的索性冒着雨前往。他们没有 2

想到的是,这就是最后一场考试。同学们猜一猜:最终被聘用的是哪些人?这样就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今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就学校教育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教育引导者。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在学生的一生中显然重要但是相对短暂,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却是长久受用的本领。将来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主要还是靠自学能力去获得知识,增长才干,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授之学生学习的方法。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初步感知,也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学生通过预习,熟悉教学内容,并且大致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如学习一个新单元之前,我要求学生先在家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图画初步感知理解课文大意,当老师讲新课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听讲。这样,学生就能较快地理解教学内容,缩短老师的讲解时间,减轻课堂负担,为丰富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复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整理消化,同时可以查漏步缺,弥补不足,从而巩固所学的内容;启下,是为了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学习了新的内容后,如果学生能自觉地复习,从记忆规律方面来说,能增强记忆效果,训练记忆能力;从知识巩固来说,学生及时地复习能使知识在头脑中得以强化吸收,利于学生对其他新知识的掌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古人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因此在教授新课前,复习旧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1、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

3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我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之后让他们说说: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老人?想知道在这篇文章了他是一个做什么的人吗?然后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得热烈,议得积极,最后让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进行教学,这节课充满了情趣。

2、大胆质疑,乐于思考 ,独立自学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 “为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四、合作探究,提高自主阅读质量。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性阅读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阅读过程,从而提高阅读质量。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呢?

首先,可以以主题引导,这个主题可以是关于文章内容,可以是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考证,也可以是就某个思想观点进行争论,还可以小到对于某个字、某个词、某个句的研究。如《半截蜡烛》中,“伯诺德夫人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一句中的“似乎”可以省去吗?为什么?

4

其次,可以以问题引起学生探究。这个问题可以是课本中提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来的导向性问题。如一个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出探究性的学习课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妙”在哪里通过自学探究,学生懂了诸葛亮因为识天文、知地理、懂人心,所以能神机妙算。

此外,还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即在阅读前既不确定主题,也不提出问题,只给出阅读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阅读、去思考、去发现、去提自己的见解。

五、激发想象,培养自主延伸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就会使唤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在小学阅读教材中,有些课文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揣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用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才智来填补这些“空白”,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一本教学论著中看到一个教师教学《穷人》一课时,写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的内心活动时,多处用了省略号。这些省略号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不仅表示句子的停顿及语气和结构的强化,而且有助于传情,丰富形象和增添文字的魅力。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去挖掘这些“空白”的蕴含,体会桑娜美好的心灵。

总之,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还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思中分析问题,理清问题,在议中解决问题,共同提高。

5

【篇二】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培养

摘 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传授——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减少,逐渐产生依赖教师的习惯,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降低。有必要对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技能和习惯等方面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小学生;自主学习;意义;能力培养

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使得我国教育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中小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的日益增长的知识总量的矛盾。中小学教育方式必须由单纯重视学习和知识,尽快转到既要实现学知识,更要重视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发展的轨道上来。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把学习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标准及意义

(一)自主学习的标准

对于“自主学习”这一概念,研究者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可作出不同的理解。 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齐莫曼提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齐莫曼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到自动程度,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

国内有的学者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主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1]

不过,尽管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这一内涵的理解有所差异, 但在自主学习的外延特征上,看法基本一致。一般来说,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1.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

有的学者认为, 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是自主学习的首要特征。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即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能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它明确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出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2.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

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表现为“我能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传授为主, 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不全面的, 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被忽视。

3.自主学习具有有效性

自主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学生本身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学习达到最优化”系对学习有效性的强调。所谓学习的有效性, 意在突出强调单位时间内 学习者通过学习活动获得收益的多少。

4.自主学习具有差异性

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及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要,有个性地、差异地开展学习。学习的差异性,使不少学生脱颖而出,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赶上来。

(二)自主学习的意义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则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因探究

新课程改革施行虽然已有一段时间,但由于多年形成的定性思维模式,教师仍不能在客观上把学生放开,而总是习惯于给学生指出一条道路,让学生沿着这条路前进。长此以往,学生便形成了惰性,不主动思考,不主动发问,缺乏个性化见解,有观点也不讲出来,一切都等着老师剖析,等老师发问。而老师也往往总是把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概括和本可以多样化的答案统一到一个标准上来。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

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是如此缓慢,这不能不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深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缺乏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学生的内在因素

大多数同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一旦外在压力减弱,学生学习就容易松懈,学习成绩就直线下降。

[3][2]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师”,是课堂学习的“总导演”,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少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影响与压力,于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有意无意地在对学生“授之以鱼”,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行为潜意识地依赖于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

(三)现行教育评价机制的影响

从我国日前的教育状况来看,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高低仍然是以分数的多少,这种教育评价机制迫使着教师在课堂上丝毫不敢放松对学生系统地灌输知识。学生为了应对考试,便依赖于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也满足于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应试教育严重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之我见

从事教学的教师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转变观念,加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教导学生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二)了解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学”[4]

1.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心理特点等

我们知道,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知识有限、学习能力不强,而且活泼好动。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其自信心的不稳定与不持久,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对于困难和失败的耐挫力不强,更经不起反

[5]复、连续的打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

2.充分发扬民主,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学习的状态和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

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为此,教师应确立如下教学观念:(1)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2)当好自主学习的引路人;(3)努力创设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机会。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三)激发兴趣,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学”

1.激发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都善于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定会使每一个儿童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使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确立起来。”[7]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门功课的兴趣越大,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

2.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知识出发,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跃跃欲试,产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这样才能诱发出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想学”

(四)指导学法,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会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重视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得到结论。

1. 指导学生养成看书习惯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学。大家都知道,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内容,抓住重点词和句,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2. 指导学生养成合作学习习惯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有些实验学生只有在同伴的合作下才能成功,通过合作学习能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于养成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都会起到积极作用,还能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欢乐。

3. 指导学生踊跃质疑习惯

唐代散文大家韩愈在《师说》中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质疑是学生创新的开始,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乐于质疑、勤于质疑、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敢说“不”,激发学生有“不唯书”、“不唯师”的探求科学知识的精神。

(五)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使学生“坚持学”

世界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说:“天才=99%汗水 1%灵感”。这其中汗水指的就是人的意志。所以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意志行为的养成。

作为教师除了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德外,还应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从小处、易处入手,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看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为学生的每一点成功喝彩,使学生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乐此不疲,不仅能通过意志努力 “坚持学”,且会越学越轻松,从而建立起良性循环。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教师只有在实施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创新课堂,让课堂本身充满生命活力,才是对《义务教育法》中有关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的深入贯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 哈进文.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J].青海教育。

[3] 丁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教育科研。

[4]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5] 王玉琴,王加勤.开展自主学习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科研。

【篇三】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浅谈如何通过家校配合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通过家校配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内容简介: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阶段,自主学习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能否经过几年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将决定学生以后对学习的态度。家庭则是应用巩固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基地。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而许多家庭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没有正确的家教理论做指导,片面的教子观、成才观使家庭教育中出现了重分轻能,重智轻德,重管轻导、重养轻教等错误的教育理念,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埋下了隐患,也导致了孩子在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制约了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正文:

自主学习,就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能用科学的方法去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十一世纪,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要跟上社会的节拍,不至于在生活和工作中成

为陈旧的“落伍者”乃至被淘汰,则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一个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与否,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也决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相应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最根本、最持久的,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轨迹。也就是说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必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引领孩子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的学习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家长的教育观点落后。错误的教育观表现在重智轻德方面。当前,应试教育观念仍在绝大部分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只是强硬地把孩子埋在书本里,只注重分数的高低,而严重忽视了孩子良好习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过分娇宠、溺爱,忽视了孩子自主、自理、自力、自强等能力的培养。

2、家庭教育内容狭隘,方式老套、落后。家长由于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教育和帮助孩子,于是就采取了形式化的做法:给孩子严格规定了平时几点到几点为念书时间——念就比不念强;平时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用“空话、废话”唠叨孩子——说就比不说强;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补习班——参加就比不参加强;买回来一大堆参考书、搜集一大堆参考题——做就比不做强„„

3、家庭教育的时间有限。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和看护孩子的义务落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加之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很多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家长与学校合作教育的意识较差,还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仅仅就是教师和学校的事,缺乏必须的责任感,,把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

4、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所谓环境,包括范围相当广泛,父母为人及言行也包括在环境之内。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环境。”这话是有道理的。比如家里有个学生,那就需要家庭成为书香之家。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有的父母一边哗啦啦打麻将,一边说:“儿子,好好学习呀,将来考北大、清华!”他能考上吗?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给与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家校紧密配合,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可既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又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

第一、举办好家长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办好家长学校的主要目的是要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推广、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1、根据家庭、家长的实际,合理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如学校概况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孩子良好的品行

习惯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怎样看待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等。

2、组织开好家长会,改变家长会的开会方式。改变以往班主任、老师讲,家长听的做法。调动家长的主动性,让家长兴趣盎然。在请家长的同时,让学生全员参与进来,共同查找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起研讨改进的方法,提高家长会的针对性。同时也把评选“优秀家长”活动贯穿进来,内容涵盖关爱和尊重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长示范作用和积极的家校合作意识等,调动家长参与孩子管理,德育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家长的言传身教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3、组建家长委员会,目的在于进一步密切家校关系,沟通教育信息,提高育人水平。从而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支持、参与和监督作用。。家长委员会成员要经常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反映学生校外表现情况和思想动向,沟通和协调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家长委员会成员应注意搜集学生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信息,定期以口头的或者书面等形式,反映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学校教育出谋献策。每逢学校举行重大庆典和演出活动,各级家长委会要召集家长,协助学校维持秩序,做好场务及学生化妆等事项,并协助学校做好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工

二、设立学校开放日活动。

1、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近距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与老师亲密接触,发挥全体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

极性,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间。听课活动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安排,听完后由家长填写《家长观摩教学反馈表》,政教处收集整理后反馈给相关教师。

2、邀请家长参与读书节活动。读书节是我校的一项特色活动,读书节召开之际,我校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博得家长的支持与关注。在读书节里,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读书知识竞赛。学校向家长推荐优秀书籍,建议家长和学生一起来做藏书家,扩大阅读内容,同时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书香家庭”成为“书香校园”的延续和补充,让亲情在阅读活动中升华。家长参与读书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参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获得了读书的快乐。通过活动,家长认识到: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终身乐读的习惯。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校讯通。

自从开通了校讯通系统,真正实现了快速、方便、有效的“家校互动”。 “校讯通”主要是利用现代通信增值服务,加强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在这个系统里,老师、家长、学生组成了一个保持随时随地沟通的互动体系。其实很多家长不是不想帮助孩子学习,而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帮助孩子学习,也不知道每天学习的重点是在哪里,应该注意什么。通过校讯通,我们每天可以及时向家长汇报学习进度,注意事项。同时 在校讯通的使用过程中也注意向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毕竟不够专业,或未得法,在指导、教育

【篇四】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七级明德小学 张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就体现了要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变革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实践能力的发展。①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建构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自主学习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的研究者因其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而理解各异。②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而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专家齐莫曼提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学习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由以上的说法可以归纳出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能自觉、主动、独立地获取信息,获得经验,综合应用语文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胜利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实现自身

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日益科技化和国际化的世纪。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还要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有创造发明才能。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则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知难而进的精神品质,也有利于他们走向社会后,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问题,去自主解决问题。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自主自强的客观需要。

二、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言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社也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即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必须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不只是语文,其它任何学科都不能局限于课堂。因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而语文更是一个灵活的学习科目,所以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课前开始入手,重点落在课堂教学,课后要扩展延伸、实践和运用。

(一)课前帮助学生对功课进行适当和必要的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可见,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预习,训练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最有效的预习方法,并把课前预习培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一步,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认读新课的生字、词,观察生字、词的结构,找出尽可能多的形近字进行对比区分。利用字词典工具弄懂生字、词的意思,找出字词所在的课文句子综合理解字词的使用,自己在用生字、词造句写话。这样就能为下面学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第二步,略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写作意图,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精读课文,找到自己喜欢的句段多遍阅读或朗诵,加深理解和体会。

找出自己尚未读懂的句段作好标记,等待上课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第三步,思考文章后面的习题,记下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步,对于文中记述的年代久远的事实,科学性很强的道理,与自身生活经历太远的材料,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或向父母等渠道搜集有关资料,帮助理解。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太小学习经验少,能借助拼音自学生字,做到会读、会认,能顺利朗读课文即可。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无论教育怎样改革,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比较适合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学生获取知识也主要是通过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仍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中心。因而,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共同特点就是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是权威的教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提供示范,或指点阅读材料,或引导学生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产生足够浓厚的兴趣,就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个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语文课堂一开始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引人入胜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课文特点灵活设计导入新课,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教学《丑小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导入新课:“为什么丑小鸭要离家出走?在离家出走的日子里丑小鸭经历了些什么事?后来丑小鸭变成了什么?”

2、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为保障。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让他们掌握学

习语文的方法。③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的一面,有时候是在没有他人指导或帮助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既定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即使他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学习也不可能得到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都有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都希望能有效的实现和完成。小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有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发展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过程,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习得学习策略。在感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图像、操作或借助教材,创设情境,提供感知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感知学习。在理解阶段,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理解目标,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巩固阶段,教师抓紧时机有浅入深,循循善诱,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给学生做。在运用阶段,体现出由简单向复杂运用过渡。比如一些课文的好句式,即时让学生自己来模仿一两句。

3、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质疑是源于学生能够自我尝试,自己发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机会。以《丰碑》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这样进行质疑:“丰碑”原来指的是什么?在课文中指的又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形容?质疑以释疑为主线,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培养质疑的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的质疑的同学固然要表扬,但对于质量不高的质疑提出者也同样要给以肯定,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质疑都是各具其特点的。

4、张扬个性,培养自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敢于在课堂大胆发言的不多,特别是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变得更加沉默。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交流形式单一,简单的师生对话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理应是学生主控课堂。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机会交给学生来处理他们学习的心得收获以及疑难问题。语文课堂则更是学生表演的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例如上《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旁观学生的表演,然后对学生所取得的成果给以客观的评价和真诚的建议,这样能使学生更深刻体会故事背后的大道理。

5、突破学科界限,多领域焊接。语文学习不是孤立的,它可以和其他学科形成交叉联系。比如学习《蛇和庄稼》,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时间来分享他们从其他学科了解到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联系。学习《太阳》一课时,学生既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太阳的了解,也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语文除了与其他学科有联系,它与我们的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这样说:语文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教学生口语交际时,应该贴近生活反映生活。

6、帮助学生形成恰当的评价体系,巩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需要保持兴趣和意志力,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和激励,从中吸取前进的力量和成功的信心。⑤评价是为了“创造儿童的教育”。运用评价是要注意,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激励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要立足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多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赞赏他们独到的见解,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不断取得成功的希望和喜悦。其次,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评价。教师要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对老师进行评价。学生在评价重要学会倾听、比较和鉴别,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第三,应该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努力不是单一的,努力的方向也多样的,取得的成功度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有目的的进行评价。

(三)课后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延伸拓展。语文课后学习主要是指课外的学习。既然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具有实践性,那么就必须让学生把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语文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

【篇五】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阳坝中学 王鹤立

回想自己的教学,很多时候一厢情愿地承担了很多工作,课堂总是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学生听课鸦雀无声,一旦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好,就会勃然大怒,辱骂学生是笨蛋,岂不知这样做就是在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很多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这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以“我的课堂我做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我校课改及本人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

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一切行为、思想都是“奉命行事”,学生被动的接受。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知识、解惑答疑,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听讲,居于配角地位,毫无自主性,这种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要求转变教师角色,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教师运用自己的经验,智慧,给学生点拨和启发,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

二,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检验

教师长期硬性规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大大地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造成了学生习惯性地按照教师的“吩咐”机械操作,因此,教师应放手再放手,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在预习中养成遇到困难主动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实例,人的起点非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他们都能对新的知识,新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当他们带着自己亲身研究过的体验与感触走进课堂时,就能踩着已有基点继续前行,因为有了感触,也就有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学习的热情也得以激发了,学生有了兴趣,能主动参与了,学习的效果当然就好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预习课堂教学中,多下工夫,多花时间,让自主学习能力落到实处。

三、合理的分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要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我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分组是这样做的,每6人为一小组,组中有2名学习较好的,2名学习中等的,2名学习较差的,一名组长,当然对组长的选择要求较高,要品学兼优,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让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小组中,每个成员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充分的展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

利导,开展组间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的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通过讨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必然更会学习,更喜欢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使课堂知识伸缩自如,让学生能够积极快乐地参与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是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以体现

课堂上给学生参与、交流、展示的机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观察、思考、展示的机会;给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和表达的机会;给学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自我评价的机会等,这些机会的给予会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而是通过思考“悟”出来的,通过活动“生产”出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能体验到通过自己“豁然顿悟”获得知识的喜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开放、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五、学生间及小组之间的竞争能力的培养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引入竞争机制,实现自我超越。我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间的竞争能力的培养是这样做的,多让本组学生间你出题来考我,我出题来考你,及小组与小组之间出题来考,达到提升巩固,使学生间形成竞争。比如:在学生展示时出现错误,要求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对做的好的学生及时鼓励,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求得多种答案;要使学生敢于竞争、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竞争意识,也一定要精心保护,给予鼓励。其实学生也喜欢竞争,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在竞争中取胜而自豪,同时也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而奋力拼搏,竞争激励上进。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组织抢答、竞赛。这样,不仅能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效果,而且能训练学生准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很大,有些个体间根本不能进行互相竞争,此时不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竞争。自我竞争顾名思义,就是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竞争,进行自我挑战,实现超越自我。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错误渐渐减少,成绩不断进步时,就会产生成功的体验,有一种成就感。此时,教师加以鼓励和指导,他们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自我竞争中,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

六、学生自主评价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学生自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心理学专家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有效的学生自主评价能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潜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每堂课留有3-4分钟时间,让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上的表现,包括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技巧,听、说、读、写等能力方面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以激励他们在下一节课中对表现不足之处加强改进。另外,定期对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对小组评价的结果进行记录,使各小组之间形成相互比评,相互评价。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检查,提出新的评价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或小组解决,作为教师综合评价小组的依据,同时,教师要注意运用发展性评价,启发学生作充分的,广泛的思考,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及

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提供条件,使小组之间或者个人之间相互纠正不足。

七、课堂反思是自主学习的提升

课堂反思分为教师反思和学生反思两部分,教师反思的内容是通过本节课学生在能力和知识方面及教学环节方面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方面做的不足进行反思。每位学生及各小组进行反思,把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分析并对小组及个人建立反思袋,对反思袋专人保管,最后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当中。

培养学生的反思、自查能力,正所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错误有使人倒霉的一面,同时也有使人取得经验教训的一面。这是因为误入歧途必然知失足何处。只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出错的根源,提高了自觉性,就有可能避免犯更大的错误,甚至比没有犯过错误的人取得更多的实战经验,具有更强的“免疫力”,牢记教训,以此为戒,不再重蹈覆辙。课堂教学中重视错误的意义正在于此,改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体改错。在演算教学中,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把学生极易出错的地方与典型错误适时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识别或互相讨论,引起认知上的“冲突”,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共同矫正错误,以强化对这种错误根源的认识。 解方程中的计算错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找错、改错,提高查错能力; 另一种是个人改错。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变式训练,暗示学生解后“反思”,自找错因,寻求正确答案,提高自查能力。此两种方式极易引起学生注意,刺激强烈,印象深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地知错、改错、防错能力,最终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相当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更优秀了,一部分后进生,学困生在听,说,读,写等能力及学习成绩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更活跃,全体学生都能参与,人人都有任务,课堂中再也看不到睡觉的学生,都是争先恐后的准备自己的事情。同时厌学的学生明显的下降了。教师更加敬业了,工作态度更为端正,工作热情更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储备知识的能力更强,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篇六】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以学论教,促进学生发展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西拉科学校 马守荣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的确如此,集体教学的弊端在于难以因材施教,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去学习,并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常常造成“一刀切”的现象,教师不能兼顾“优秀生”和“后进生”,顾此失彼,造成课堂教学较大浪费。然而集体教学的形式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摒弃集体教学并不明智。怎样才能发挥其优势同时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呢?“自主学习”不失为缓解这两种学习方式矛盾的好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一种综合能力。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这种能力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只有学会了学习的人才不会被知识的洪流击垮,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学校里有教师仔细的讲解和辅导,教师的责任就是一丝不苟地把的知识交给学生。走上社会后,更新知识主要就是靠自己自学。如果一个人在学校里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那么,他走上社会以后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自学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在长期的训练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相

伴终身的素质。在小学阶段直接要求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学会自学,是不太容易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从上第一节课起,教师就应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知道应该怎样听课、做作业和复习,怎样思考、讨论和发言,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并不仅仅是受教于成人,由这中好奇心所驱使,儿童自己也能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儿童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不单是局限于他所感兴趣的知识这一点,而是以该知识为中心,引起连动效应,在积极的心态下,对于周围相关知识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探索,认知。在儿童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思维的演变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因为这样的发现过程,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同时,在这些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差错,如果教师厉声制止或贸然否定,将会打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学生学习的兴趣浓了,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相信自己的探索能力。

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有扶有放。

1、要在旧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学习新知。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解决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2、新授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四、点拨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何想起,怎样想,怎样做?提醒学生:认真审题,理清思路,细心计算,让学生从示范中领悟方法。还要进行学法交流,让学生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数学的教育教学中,不能仅仅着眼于“数学教育”,要放开眼光,看到课堂上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正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培养,学生才能更好,更深刻的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能动性,形成主体意识。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达到目的。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