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官员问责制


篇一:《落实问责制》

落实问责制,推进全县软环境建设

(2008年12月培训辅导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

下午好。有的也许浏览网页看到,有的也许耳濡目染听到,让我们一起放眼世界,抚今追昔,观注世间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但也因此引发了很多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当时有人说“莱茵河水质犹如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一年夏天,警察和消防队员从河里“救”出了一名怒气冲冲的男子,他大叫“我在游泳!谁要你们救我!”但警察认为他是在自杀,因为莱茵河的毒性太大了。1969年勃兰特当选德国总理后,对不重视环保和民众健康的政府官员问责,包括北威州的州长、莱茵河畔的5位市长、主管环保的联邦政府官员等相继“自动辞职”。

1979年11月,渤海二号钻井船在渤海湾迁往新井位的拖航中翻沉,7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700万元。当时分管石油部的副总理康世恩被记大过,时任石油部部长的宋振明引咎辞职。

1987年5月,大兴安岭大火烧毁70万公顷森林,3座城镇变成废墟,193人丧生,6万多人无家可归。当时的林业部部长杨钟被撤销职务,大兴安岭行署专员邱兴亚、书记李春被免职。

2003年“非典”,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孟学农、时任卫生部部长的张卫康等隐瞒疫情,防治不力。孟学农、张文康被免去职务。同时被查处的还有上千名官员。2003年4月海军北海舰队潜艇失事。海军司令员石云生、政治委员杨怀庆、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等遭免职。

2004年2月北京密云踩踏事故。密云县县长张文引咎辞职。吉

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吉林市市长刚占标引咎辞职。4月,因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井喷特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

2005年11月,由于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松花江发生严重水污染,数百万人遭遇饮水困难。国家环保总局对这起事件造成的损失负有责任,局长解振华辞职。

2008年4月28日凌晨,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列车相撞,事故造成70人死亡。济南铁路局局长陈功被免职。

登封“9〃21”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登封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福民被免职。襄汾“9〃8”尾矿溃坝重大责任事故。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山西省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被停职检查,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志杰被免职。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国家质检总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被免职。

阳宗海水体出现砷浓度超标,导致严重污染,并影响到当地2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省政府责成玉溪市政府、云南省水利厅向云南省政府做出书面检查,并由玉溪市政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道歉;对玉溪市副市长陈志芬给予劝其引咎辞职的问责、对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陈坚给予通报批评的问责;对事件中负有直接领导和监管责任的玉溪市市、县两级17人、昆明市宜良县4人、云南省水利厅3人等共24名公职人员,按照干管权限给予党政纪处分,其中13人被给予免职处分,其他分别给予责令辞职、停职、做出书面检查等处分;同时由司法机关严肃追究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涉嫌重大污染事故违法行为,并由环保等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其他相关

企业的违法排污问题。

“孟连7.19”事件致40余名公安民警和10余名胶农在冲突中受伤,2名胶农死亡。在事件中,孟连县委、政府负有主要责任,普洱市委、政府负有领导责任。云南省委常委研究决定,给予原孟连县委书记胡文彬撤销省委候补委员、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对普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丕坤给予责令辞职的问责;对普洱市委书记高旭升、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培平给予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问责凸显了“官员问责制”的严肃性与威慑力。

“官员问责制”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媒体的视线中,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共十六大更是指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是党内一项重要制度。有人把这一制度划归为“胡温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一重要的问责制度已经在党内凸显了他的重要性和严肃性。2003年4月,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因防治非典不力被中共中央免职,被媒体解读为首次因执政不力导致“问责”被免的案例。2004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因川东钻探公司特大井喷事故引咎辞职;200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松花江环境污染事件提出辞职并获国务院批。这一系列党内领导干部因“公共危机事件”下马的新闻,逐渐拉开了党内官员“问责制”的重大序幕。2008年襄汾“9〃8”尾矿溃坝、三聚氰胺添加事件出来后,中央政府启动行政问责制度,刮起问责风暴,从中央到地方,若干负责大员被免职。

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是问责。应该说问责制不只是我国独有,国外也有问责。根据这次培训议程的安排,由我和各位领导、同志就问责和软环境建设进行共同学习,交流。有不对的,请给予批评指正。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落实问责制,推进全县软环境

建设‣。由于问责制刚起步,在理论上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我主要侧重于问责实践知识的介绍,从以下五个方面和各位进行共同学习:

一、问责制实施的历史背景

(一)从执政理念上看,是执政为民的体现。行政问责制的法理逻辑表明,人民主权是政府权力的逻辑基础,如果没有人民主权,也就不可能有政府权力,因此,政府权力必然要受人民主权的制约,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应对人民负责。以胡锦涛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中国的执政理念,就要求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构建责任政府,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善行政监督制度。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从而为推行问责制奠定了基础。

(二)从实践层面上看,是探索创新的结果。针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不完备,普遍存在重权力轻责任的弊端,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权力实际上处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的状态,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实施行政问责制。2008年1月30日,云南省下发•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在全省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决定‣,率先在全国推行行政问责制。3月1日,云南省全面启动行政问责。与此同时,云南实施了“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三项制度。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结合各地的实际建立了四项制度。据统计,目前49个省政府部门中已有16个部门实施问责,16个州市已全面实施问责,129个县(市、区)已有110个实施问责,形成了省级部门

带头,省、州市、县三级联动,一级抓一级,全面推进的态势,截止9月15日,全省先后问责各级干部754人,其中厅级干部17人,县处级干部201人,乡科级干部321人,一般干部215人。省政府及其部门问责89人,州市政府及其部门问责236人,县级政府及其部门问责426人。推进了问责制建设进程。

(三)从惩处层面上看,是案件查处的有益补充。党政纪处分和问责是开展案件调查后所作出的最终处理结果。在问责制还未正式明确提出时,所调查核实的案件,如果存在违纪事实,需要追究纪律责任,就予以党政纪立案,作出党政纪处分决定。对存在违纪事实,不需要追究纪律责任,一般采用组织处理措施,予以诫勉谈话、责令赔礼道歉、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或建议免职等。有时是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合并使用,不仅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还作出通报批评或建议免职等组织处理措施。应该说组织处理措施就是给予问责的方式。在非典危机中启动的问责制,已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走向了制度化的轨道,“可问责政府”的理念将在中国的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行,问责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政治改革的亮点。

(四)从作风建设层面上看,是作风建设的关键。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它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作风建设的根本就是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可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问责的推行,使行政机关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使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加强。

(五)从动力层面上看,“自上而下”是原动力。2008年,中央加强了问责力度。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调推进和持续关注,是推动行政问责的直接动力源。从3月1日全省实施4项制度以来,

篇二:《95分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一、单选 ( 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 2004年1月,密云县迎春灯展踩踏导致多少人死亡?

A.7人

B.17人

C.27人

D.37人

2. 问责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

A.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

B.权责一致、惩教结合

C.依靠群众、依法有序

D.权力大于法律

3. 我国“共和国罢免第一案”发生在哪个省?

A.河南

B.河北

C.湖北

D.湖南

4. 江西省万载小学发生爆炸事件是在哪一年发生的?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4年

5. 2004年2月,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多少人死亡?{国外官员问责制}.

A.35人

B.45人

C.54人

D.65人

6. 我国“共和国否决法院工作第一案”发生在哪一年?

A.1981年

B.1991年

C.2001年

D.2004年

7. 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造成了多少人死亡?

A.27人

B.35人

C.53人

D.72人{国外官员问责制}.

8. 对政府部门的计划过程进行评估属于()

A.事前评估

B.即时评估

C.事中评估

D.事后评估

二、多选 (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有下列哪些情形时,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A.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B.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C.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D.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2. 问责方式包括下列哪些?

A.责令公开道歉

B.停职检查

C.引咎辞职

D.责令辞职和免职

3. 岗位责任包括下列哪些?

A.违法或者不当履行职责

B.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职责不力

C.下属违法行使权力

D.下属不履行职责

4. 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特大事故的发生,有哪些情形时应给予行政处分?

A.无责任

B.失职

C.渎职{国外官员问责制}.

D.负有领导责任

三、判断 ( 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 间接责任大于直接责任。

正确

错误

2. 对已完成的政府项目和结果评估指的是事后问责。

正确

错误

3. 领导成员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职。

正确

错误

4. 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第一次被允许在全体会议上向部长们提问。

正确

错误

5. 2001年4月21号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颁布实施。

正确

错误

6. 一叠丢在地铁上的国外旅游帐单被网民曝光,致使江西和浙江多名官员受问责。

正确

错误

7. 徐州市泉山区区委书记董锋被网上举报“一夫二妻”而丢官获罪。

正确

错误

8. 2004年2月,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

正确

篇三:《关于国内外反腐败制度的研究》

关于反腐败制度的国内外研究

摘要:腐败问题作为各国政治中的一颗毒瘤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因此,为了解决腐败这个难题,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本文以瑞典、新加坡两较为廉洁国家反腐败制度的研究现状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的预防与惩治腐败制度体系的建设现状,并提出要构建三者长效机制来推进我国反腐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反腐败 制度措施 惩防体系

腐败问题作为各国政治中的一颗毒瘤始终存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腐败问题日益严重,涉及世界各国,尤其对处于正在转型期的我国民主和法治进程构成严重威胁。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指出:“腐败是一种对社会有腐蚀作用的隐伏的瘟疫,它破坏民主法治,以致违反人权,扰乱市场,影响生活质量,致使有组织犯罪、恐怖主义犯罪和对人类安全的其他威胁恣意泛滥。”腐败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因此,为了解决腐败这个难题,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应该吸取国际反腐败颇有成效的国家经验,从建立健全我国反腐败的惩防体系入手,将腐败行为消灭在源头上,从而使我国的腐败现象从根本上得到防范和治理。

一、瑞典、新加坡两国反腐败制度措施

第一,瑞典反腐败制度措施

瑞典是行政监督较为完善、行政效能较高的国家,也是在反腐败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国家,被誉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在近年来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

(一)严厉的反腐败法律制度

早在1919年,瑞典就制定了反对在商业活动中行贿的法律,1962年制订了防止公职人员受贿和腐败的法律;1977年修改了刑法第二十章第二条关于受贿罪的规定,将贿赂犯罪的主体由原来的公务员扩展到企业的职员,并在1999年,再次对该条款作出修改,使贿赂犯罪的主体扩展到欧盟委员会成员、欧洲议会成员和欧盟法庭的法官。瑞典对受贿犯罪的惩罚,视情节而定。情节轻微的,可以判处罚款或二年以内的监禁;重者可判处最少六个月和最多六年的监禁。但是,对行贿罪的处罚,没有轻重之分,一律判处罚款或二年以内的监禁。还规定任何人给予或答应给他人不适当的报酬,不论数额多少,均被认为犯有行贿罪。法律对什么是“不适当报酬”没有作出具体量化规定,人们按习惯做法和公众意识判断“适当”与否,一般认为,个人接受1000克朗即为“不适当”。另外,瑞典刑法虽然只适用于本土,但是如果外国的公务员或企业雇员在瑞典行贿或受贿,瑞典刑法同样可以适用。

(二)首创的监察官制度

瑞典首创了很多先进的制度,专门的检察官制度就是瑞典人的首创,其后在西欧国家得到发展。1809年,瑞典就设立了议会监察专员,他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瑞典宪法明确规定,议会监察专员应该具有杰出的法律知识和较高的社会威望,清正廉洁,秉性正直。议会监察专员公署由5名专员组成,包括首席监察官1名,由议会选出,任期4年,可以连选连任。主要职责是:对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官员的渎职行为进行调查、监督和纠正;当公民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时,充当调查、调解和裁决的角色。监察专员如何办案,不仅上司不能命令或指示,就是首相也无权指挥或操纵。监察专员的产生来自议会选举,监察机构的运作资金直接来自议会拨款,这就从根本上摆脱了政府的控制,保证了司法独立。因此,监察专员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依照法律独立行动。

(三)透明的政务公开制度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执行政务公开的国家。早在1766年,瑞典议会就确立了政务公开的原则。根据这项原则,任何一位瑞典公民都有权查阅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文件(涉及国家安全的除外),包括财务文件;公民还有权查阅任何公务人员乃至国家元首的财产与纳税情况。如果有人想知晓某一位官员的收入和纳税信息,可以到国家税务署申请查询;如果他怀疑某一名官员公款私用或挥霍公共资金,就可以向有关机关或媒体举报,随后就会有检察官调查这名官员。在这样的制度面前,瑞典政府的政务运作和经济运作都非常透明,被国际社会称为“透明政府”和“透明经济”。例如,瑞典在招标投标领域就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即使是私人出售财产,比如出售房屋、汽车等,也要招标。又如,在其他国家,啤酒生产商用销售提成鼓励商家促销他们的酒,这是很平常的销售手段。但是,这些在瑞典都不被允许,这样就杜绝了暗箱操作,从源头上切断了权钱交易等腐败的可能。

另外,瑞典的民众和媒体都有很强的监督意识,在他们看来,反腐败不仅仅是检察官和法官的事,而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事。但是,我们的监督制度,一方面很年轻,另一方面制定的,如干部个人收入申报等制度也没有很好的执行。同时,又由于我们的民主法治进程较慢,一些监督机制不尽完善和有效,尤其是公众没有形成很强的监督意识。

第二,新加坡反腐败制度措施

在亚洲,新加坡一直是发展中国家控制腐败的典范,其腐败制度建设对我们国家新时期反腐败斗争具有有益的启示。

(一)法律规章制度完善,且执行力强,据统计,新加坡现行的法律、法规有近400个,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立法严密。1960年7月发布实施《反贪污法》以后,在实施过程中经过六次修订,使其不断完善。法律中涉及所有的名词、概念、定罪、惩罚都规定的极为严密又十分{国外官员问责制}.

简明。第二,定罪严厉。在新加坡贪污一元和一万元甚至更多是一样的,都要开除或解雇、罚款甚至判刑。《反贪污法》还规定“预备实施犯罪行为者,视为已经实施了犯罪,并依照该罪进行惩罚”。第三,惩罚严重。只要是违法犯罪,一律严惩不贷。如原商业事务调查局局长格林奈,在1991年11月因向财政部申请一笔贷款,说是购买新汽车,但他未用此款买新车,而是用于还了一辆旧车的欠款。尽管他早已如期归还了贷款,但他触犯了《贪污法》,仍判他“用误导性文件诱骗贷款”,监禁了3个月,开除公职,没收了30万元的退休金。

(二)行之有效的配套制度

新加坡所采取的一些配套制度,在廉政建设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主要有:第一,公务员薪金制度。新加坡政府把公务员的住房、乘车、医疗、应酬以及高级公务员所聘用秘书、司机等都列入工资之内。就是把上述费用都已给了公务员,由你自己支配,政府再不承担上述开支,也就不存在公务员利用职权,挥霍公款的问题了。第二,公积金制度。规定每个职工(包括私营企业)必须将月薪的22%交纳公积金:职工所在单位也必须按职工月薪的18%缴纳公积金。个人和单位交纳的公积金由公积金局存在职工的名下。公积金是公务员的正当收入,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因犯罪而被没收。公积金储蓄,为人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减少了为生活所迫的人犯罪。第三,退休金制度。退休金制度是专门为高级公务员设臵的。高级公务员从55岁退休后直至他去世,可得到相当数额的退休金。但是,如果公务员因犯罪而被开除或辞退,他的退休金就全部没收。因此,越是高级公务员,工作越积极,处世越谨慎。第四,资产声明制度。新加坡的每一个公务员,包括总统、总理等,在就职时和以后的每一年,都必须申报他本人及其妻子的财产和投资数目。第五,礼品申报制度。该制度规定公务员一般不得收受礼品,在特殊情况下又无法拒绝可收下,但事后必须立刻填表向本单位和财政部申报,说明赠送单位

或个人姓名、礼品名称、数量、价值。对不申报的,一旦发现就以贪污论处。

因此,建立预防与惩治腐败制度体系是我国反腐败的必然选择,反腐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近年来,我国在严厉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

二、我国预防与惩治腐败制度体系的建设现状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成为我国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所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对反腐倡廉道路和目标任务作出的一个新概括、新论述。

(一)成立了国家预防腐败局

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成立,引起了国内外各界广泛关注。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形势,为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一项组织措施。截止目前,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崔海容11日在香港廉政公署第五届国际会议上透露,1982年至2011年30年中,因违犯党纪政纪受到处分的党政人员达420余万人,其中省部级官员465人;因贪腐被追究司法责任的省部级官员90余人。

(二)监督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2007年十月,把“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正式纳入党的组织制度体系。2009年5月,在总结党内巡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将实行了13年的巡视制度纳入规范轨道。这是在科学总结党内监督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

篇四:《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73分》

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傅思明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造成了多少人死亡?

A.27人

B.35人

C.53人

D.72人

2. 2004年2月,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多少人死亡?

A.35人

B.45人

C.54人

D.65人

3. 我国“共和国罢免第一案”发生在哪个省?

A.河南

B.河北

C.湖北

D.湖南

4. 2004年1月,密云县迎春灯展踩踏导致多少人死亡?

A.7人

B.17人

C.27人

D.37人

5. 问责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

A.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

B.权责一致、惩教结合

C.依靠群众、依法有序

D.权力大于法律

6. 我国“共和国否决法院工作第一案”发生在哪一年?

A.1981年

B.1991年{国外官员问责制}.

C.2001年

D.2004年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加快实行问责必须发挥哪几个问责机制?

A.权力机关的问责

B.社会公众的问责

C.行政机关的问责{国外官员问责制}.

D.司法机关的问责

2. 2001年重庆市颁布《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规定的分管领导要引咎辞职的情形有哪些?

A.一年内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两次

B.两年内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两次

C.发生死亡30人以上事故一次

D.发生死亡30人以上事故两次

3.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给予行政处分。

A.省长

B.自治区主席

C.直辖市市长

D.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徐州市泉山区区委书记董锋被网上举报“一夫二妻”而丢官获罪。

正确

错误

2. 2004年2月,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

正确

错误

3. 一叠丢在地铁上的国外旅游帐单被网民曝光,致使江西和浙江多名官员受问责。

正确

错误

4. 领导干部连带责任的担当其实就是封建时代的株连。

正确

错误

5. 公众问责对督促权力的行使者主动的积极的行使手中的权力没有任何作用。

正确

错误

6. 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正确 错误

篇五:《对行政问责制的探讨》

对行政问责制的探讨

摘 要: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规范。行政问责制是由一系列制度构成的一个体系。它主要包括:问责主体制度、问责客体制度、问责程序制度、问责事由范围及责任方式确立等。本文在阐明行政问责制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行政问责制的现状,提出行政问责制存在缺乏异体问责、制度建构不完善和法律缺失等问题,并提出从强化异体问责力度、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加快行政问责制法制化进程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责任;行政问责;异体问责;行政问责法;

To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discussion

Abstract:And requests it which the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is refers to the specific accountability main body undertakes in view of all level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official the responsibility which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