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作文


【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作文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文(共6高一年级的有唱歌,跳舞,绘画等许多文艺活动。高二年级有辩论,演讲等活动。高三年级是竞赛活动。这些活动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高二年级的辩论,每个班有4名同学参加,此次辩论的题目围绕着“网络的利弊”来辩论,在初赛来临的日子里参加比赛的同学们很兴奋也紧张。参赛的同学们不停查资料与班级的同学相互交流,老师与同学们在后面加油和鼓励。 在高一年级比赛结束后,高二年级的初赛开始了,本着公平与公正学校领导特地设置了两个评委团,由学生与老师组成,在紧张的3小时后淘汰了8个班后选出了4个班,在3天后进行决赛。到决赛的日子啦,学生代表和全体老师分别坐在两侧,一些学生偷偷的跑近会场,做在后面想看看过程,在所有人到齐后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比赛进行了2个小时,选手们发挥出了自己最佳的表现,比赛很激烈。用兵家的话来说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杀声震天啊!当一选手说出自己的看法时,马上有另外的选手来反驳他的意见。。。。。终于,比赛结束了。大家向成功者投以热烈的掌声,向失败者投出勉励的声音。 比赛结束后,主持人向获胜的选手发送了奖品与奖状,同时请评委说一说自己对比赛的看法与评语,评委说的很不错,同时又总结出一些失误的地方,还希望下次的比赛能够更加的完美。在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的同时,历时10天的“校园文化活动节”也落下了帷幕。


校园文化谈

学校:和林二中班级:七年级八班学生姓名:贾飞燕指导教师:韩发初一看,校园文化是有形的。漫步于生机勃勃的中学校园,每时每刻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校刊上分明显的稚嫩的思想偏要故作高深,课桌上淡淡的笔记中依稀可辨无名诗人“佳人依旧在”五言短诗,圣诞节时雪片般飞来的贺卡及那千【第一诚敬,勤朴;校风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风是:真实,朴实,平实,扎实;学风是:勤奋,善思,好问,博学。传承文化,润泽心灵。 又新小学在1985年就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少儿研究社团组织“皇甫少年鲁迅研究会”誉称,成为当时绍兴少先队活动的“五朵金花之一”。光绪二十八年,清末举人,校长陈伯翔『大学』词意改『嘉读书屋』为『又新学堂』。 鲁迅公公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精神被誉为“民族之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公公自己一生的写照。学校“豫才楼”的名字就是这样来自鲁迅公公的字号。如今,学校在这幢楼里布置了最能体现鲁迅文化内涵的作品,希望又新的学子每天都能与鲁迅公公的作品沟通,并能像鲁迅公公那样做人,像鲁迅公公那样写出优美的作文。 又新小学前身是私人义塾,名叫“嘉读书屋”。嘉读书屋始建于1738年的清乾隆时期,至今已有二百余年。书屋的创办人孙嘉谟是孙端人。他所建的私人义塾,附近男性村童均可入学,孙氏子弟免收学费。道光14年,孙嘉谟之子孙巡一,将书屋,斋舍,田产捐给孙氏宗祠,产权归孙氏全族所有,并将嘉读书屋改名为“孙氏义塾”。所以这幢楼名叫“嘉读楼”。 “诚,敬,勤,朴”是我们又新小学的校训,是由国父孙中山先生在1916年题写的,沿用至今。而“中山楼”之所以叫“中山楼”,是因为孙中山来到我们学校视察,并题写四字校训,为学校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又新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又新人。我会带着这种精神财富,一步一步走下去!


观看三种校园文化艺术书

观看三种校园文化艺术书观看三种校园文化艺术书

今天,爸爸带我到三中,去看他们学校的文化艺术节表演。

我和爸爸到了学校后,我就赶紧跑到操场,操场搭起舞台,舞台上铺上了红地毯。不一会儿,表演开始了。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表演非常精彩,所有的观众都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其中有我最喜欢的两个节目,一个是“扎西德勒”,一个是“小沈阳的表演”。“扎西德勒”穿着藏族的服装,跳着清音的舞蹈,似乎在欢迎全国各地的人们到西藏去旅游,去开发。舞蹈充分显示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也显示了藏族人民的发展进步。观众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小沈阳”是一个七年级的男生表演的。他穿着花裙子,背着一个女包,头上还带着发卡,看到这个造型,观众都鼓起掌来。他模仿“小沈阳”维妙维肖。

还有独舞,独奏,她们的才艺很高,我非常羡慕,真是一届成功的艺术家。

山西省寿阳县北大街小学

三(3)班段思扬

指导教师高彩霞


解读父亲心中的“校园文化”

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之中,父亲一直都是个严肃、正直、廉洁的教师,甚至有人认为他还很“刻板”,但他的公正、身体力行、奉献却一直被老师和乡亲们所公认,所以一直以来大家不管他叫校长,而是十分尊敬地叫他老师。 对于“校园文化”,在我参加这次校长培训以前,也只是片面地认为就是增设一些标语,多搞一点绿化而已。父亲做教师三十多年了,当校长也有十来个年头,他没有参加过多少正规的学习培训,也因“性格原因”没有走出乐山去考察学习过,当然父亲可能至今也不知道“校园文化”的当今含义,但父亲爱看书爱学习。 清明假回家有机会再次转了转母校父亲“经营”了十多年的学校。看到一些东西,触景生情,想把自己和父亲都作一个还原,我们都不懂得“校园文化”,谈不到有什么“解读”,只是想从一些所见对父亲的教育思想作一个猜测和理解。 父亲的校园是一所很平常的农村小学,校园不大,但四四方方,校园里没有专家们所说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校训、主题词……”,更没有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会说话的墙壁”,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字一词却能折射出这个学校的一些隐性的东西,哪怕谈不上文化。 走进校门,八个镏金大字(这可能是学校里最奢侈的装潢了)“乐教、博爱,勤奋、文明”映入眼中,可能父亲认为作为农村的老师很多条件待遇是不能比的,但要有一颗“乐教”的心,我们看到的世界虽小但我们要有“博大的爱”,不仅对学生,还得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我觉得他一直就是这样做的)也一样博大;作为农村的学生我们就要发扬我们吃得苦、舍得干的精神,勤奋能弥补一切,但我们又要去其乡土里的一些不雅的东西,我们要做文明的人,我们依然有教养,我们不能被人所瞧不起。 站在操场里,看到校园四周的树,不仅又触景生情开来。操场是用碳渣铺起来的,每年开学全校师生总会带上锄头、铲子等工具一起填、铺、平操场,大家干得特带劲。不知现在还是不是这样,我也没有问父亲,也不知现在的教育提不提倡这样或者说敢不敢这样。反正我总觉得,那时的学生可能还领会不到“自立、自强”的含义,但一定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自己的事情要做好”的道理。 四周的树是老师和学生自己种的,现在已长的很大了,但还是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四周的花园也是方正统一,这似乎也体现出了父亲的一点“刻板固执”,但似乎也同时渗透着一种“做人做事要规范有度”的精神。花园里没里“时髦的、人性化”的提醒大家要爱护花木的标语,校园里也没有太多的纸篓和多少温馨的提示,但花儿依然开的灿烂,操场依然干净清爽。可见,有些“文化”不是显现的,而是规范的成为一种习惯,习惯的成为一种自然,自然的犹如一种看不到的精神。 父亲的校园就是这样,还是这样,可能没有当今人所议的什么“文化”,但我总觉得当你走进校园就会从中领悟一些精神,感受一些力量。 对于“校园文化”我现在知道的也不多,但我会像父亲一样去看书去学习,更会从父亲哪“刀耕火种、原生态”的校园精神中吸取出人们今天所谓的“文化”,学着继承,努力思考,然后慢慢去践行。


廉政文化进校园

所谓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他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全面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建设,培养学生崇廉敬德的思想品质,弘扬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我们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观念,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分清美丑,使廉政文化观念成为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座右铭。

古有杨震拒金,以廉为宝,而作为新中国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积极倡导廉政、奉献、守纪、礼仪等文化,营造出正气昂然,清廉文明,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这种氛围中健康发展。

实验小学 六一班 宋昭南


廉洁文化进校园(转载)

廉洁文化进校园

青桥学校

六(3)班

潘文静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

廉洁,就是公正不贪污,清白无污。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廉洁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廉洁文化,就是要倡导立足我国国情的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以不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增强人们拒腐蚀的能力;就是要以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社会氛围为指向,以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社会公众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使廉洁意识内化为社会公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社会公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是否包含廉洁文化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文化是一种软环境。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洁,以廉洁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洁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应看这种文化是否包含廉洁文化。缺乏廉洁理念的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廉洁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不够深入的文化是不完善的,排斥廉洁精神的文化更是腐朽落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廉洁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腐朽没落的官本位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等还有着一定的市场。而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从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给腐败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的压力,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达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的目的。建设廉洁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加强对廉洁文化的研究与宣传。通过廉洁文化的研究,形成系统的廉洁文化理论,用以指导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良性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覆盖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的特点,加强对廉洁文化的宣传,经常刊发和播出关于廉洁文化的影视作品和文艺节目,宣传报道廉洁文化建设的进展、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培养廉洁理念、树立廉洁意识、营造廉洁氛围,形成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作文校园文化建设征文

兴安盟首届校园文化建设征文优秀论文选登

前言: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体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有待加强的重要方面。2008年全盟教育工作重点提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进一步落实全盟教育系统2008年中心工作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交流全盟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兴安盟教育学会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24个校园文化建设征文主题,开展了全盟首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征选活动,为从思想上、理论上提高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了作用。全盟征文93篇,经过专家认真评审,评出一等奖16篇,二等奖35篇,三等奖28篇。现将从中选出的来自学校一线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论文陆续刊登出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以进一步交流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好经验,共同分享改革成果。

培育校本教研文化 加快学校内涵发展

乌兰浩特市兴安第一小学 田 轲

教师是学校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是学校发展的不遏动力,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发展愿景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实施。因此,我校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坚持把教师的校本教研作为一项重要策略,努力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名优教师成长的摇篮。

一、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与定位

校本教研是任何一所学校都坚持抓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专业引领,以及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等等,来加以推进,但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出去学习了,但回来传递的信息过程衰减很厉害,往往是听别人讲了一天,回来传达不到一小时,有的甚至几分钟;教师是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但记录的是过程,评课三言两语,浮在表面;教师在参与学习培训时感觉为之振奋,信心也很大,但到课堂上还是回到原来老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有的老师采取“拿来主义”,不顾本人及学生实际机械地照搬照抄,使课堂死气沉沉;有的教师把工作与学习、研究对立起来,认为没有时间,只要所教的班级成绩高就行了,至于学习、研究不放在心上。从学校层面看,教研活动数量不少,但实效不高;活动组织随意,例行公事,缺少精心细化,目的性不强;对校本教研活动“行政管理”味道过浓,忽略了学校及教师的实际,造成教师被动地参加校本教研现象严重;作为校长本人缺少“校长是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意识,认为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慢慢来,造成紧迫感不强,使工作缺少方法与创新等等。

面对上述现象我们进行认真反思。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零打碎敲,更不能临时抱佛脚,用常规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和新的矛盾,关键是要从办学理念上来引领,措施上来约束,文化上来熏陶,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校为本的研修文化,让它形成一种稳定的、长期的、有效的机制,促使教师主动学习,主动研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校本教研其实是一种把学习、工作和教学研究及发展融为一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以学校为研究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学研究实践活动。让教师将校本教研内化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随时随地在彼此影响,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专家理论实践化、教师实践理论化,努力引导、规范、激励全体教师共同营造一种“校本教研文化”,让这种文化引领教师学习、工作、生活的价值取向。这种文化如果融入教师的血液中,它就是无坚不摧的力量。

二、校本教研工作思路与做法

1、以学习为先导,用办学理念引领全体教师的思想。

四年前,我们经过反复思考并经过全体教师充分讨论,确立了“为了学生一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这是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形成的对学校发展所作出的理论思考,它与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它决定着学校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发展共同愿景的实现,也决定着教师的学习取向与一定的学习内容。为此,我们以学习为抓手,在学习中统一思想,这是落实办学理念,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前提。

(1)鼓励教师从读书入手,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首先,为教师提供学习内容。针对教师手中学习书籍资料数量有限的实际,学校开辟了《健康、快乐、成功》学习园地。这是一本活页集,学校定期向这个园地推荐文章,让教师在平时工作中阅读、交流,目前已推荐积累了100多篇,由于这些文章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并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的内容,大家都很喜欢读,拓宽了教师视野。

其次,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带头作用,营造读书氛围。我校青年教师数量多,他们精力充沛,有一定的创新欲望和能力。为此,我校成立青年教师读书班来强化教师学习。读书班成员除了平时自主学习外,每年学校利用寒暑假开班集中学习两次(每次3天),通过汇报、讲座、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效果。四年来,学校先后派出40多位学员到外地学习,今年暑假学校又组织50多名学员到长春集中听专家讲课、讲学两天,教师们收获很大,回来又进行一天的汇报交流。通过青年教师的幅射带动作用,一批年龄大的教师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学习氛围相当浓厚。

(2)创新集体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实效。

周五的第六节课后是全校集体学习时间,以往主要业务领导领着大家学习,教师们则是“你念你的经,我撞我的钟”,为了改变这种耗时低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对集中学习的模式进行了创新,我们将学习时间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各科组推荐的10分钟艺术欣赏。包括名曲、名画、名篇、名山大川等。这10分钟是教师们工作一周后陶冶身心、愉悦性情的10分钟。

第二部分是“书斋细语”专栏。教师在“书斋细语”里或畅谈读书体会,或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为教师的读书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

第三部分是校长点击教学随笔。当按下鼠标显示出谁的名字谁就会走到前面,宣读这周写的一篇随笔,他们把教育教学中的所见所做所想所思所得吐露出来与大家共勉。

第四部分是30分钟教师论坛。内容包括育人理念、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等等。因为我们确定的主题不是居高临下,而是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关注的问题,所以即便不能达到教育大家的理论高度,教师们也感到很受启发。

通过上述形式多样学习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教师读书、学习的热情,对“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理解更加深入,为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上的支撑。

2、以“讲--听--研--讲”为载体,引领教师走上研究之路

“讲--听--研--讲”是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主体工程,这一教研机制的创建与实施,为教师间的合作研究创设了真实可触的交流平台,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难题,同时教师也在享受着研究带来的快乐。

(1)“讲、听、研、讲”的具体内容及实施过程:

讲 即是集体备课中的讲教材、讲教法、讲理念。在集体备课时首先确定本次活动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年组教师在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及设计理念,并形成第一讲的教学设计,然后确定主讲人,以及讲课的时间、地点。如果备课时产生了不同的设计方式,我们可以确定不同的主讲人,这就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同课异构”模式。

听 即集体听试讲。试教时间一经确定,学科组便张贴海报或下发邀请单,说明研究的主题

和授课内容,凡是对本研究内容有兴趣的教师都可以参加听课,本学科组的自不必说,人人要参加,跨学科,跨年段的屡见不鲜。课前下发通知单的做法深受老师的欢迎,因为教师了解了讲课者的授课内容和设计理念,就必然会带着思考、学习、探索的问题去听课,会最大限度的听有所思、听有所习、听有所问,所以也就做到三个及时“及时评析”“及时总结”“及时反馈”,为下面的“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研 即学科组长组织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剖析。主要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对预设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在这个时段展开的是“头脑风暴”,在研究面前,老师们无拘无束,进行自由地思考,进入思想的新区域,这里既有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性思考,也蕴涵着对课堂实践的探索。在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中产生了很多的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风暴过后,老师们常常为在活动中收获的成功和喜悦而久久地陶醉。

讲 即全体教师的讲。指教师们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的教学实际,进一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然后再分别在自己班级讲。这一讲非彼一讲,它融会了第一讲中的精妙之处,站在了理性分析的高度,讲的质量自然会略高一筹。教师们站在讲台前心里有底了,我们的教研目的也达到了。

“讲、听、研、讲”活动较以往的集体备课,讲研究课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不同的是比以往更扎实,更有实效,更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时一个问题的研究要经历几个轮回的“讲、听、研、讲”,即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探讨出的“连环跟进式”教研模式。

(2)撰写教学随笔。我们把“讲、听、研、讲”比作教师专业成长的航空母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把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作为校本教研的关键一环来抓,建立反思制度,要求教师每周写两到三篇教学随笔。教师们撰写的随笔涵盖了“讲、听、研、讲”活动中的得与失、顿悟和思考,班主任工作中的苦、辣、酸、甜,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希望生的转变等。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每年把教师随笔汇编成册,供大家传阅。现在,教学反思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校本教研中的宝贵财富,教师们也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逐渐走向成熟。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作文校园文化建设与小学作文教学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cn

校园文化建设与小学作文教学的关系

作者:张宏义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02期

摘 要: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这种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校园文化;融洽关系;作文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儿童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师生关系好,教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这样产生的效果就比较好。

在建立了这种融洽关系的前提下,学生有什么话就会对老师说,把他们所见、所闻、所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那不是一篇文章了吗?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去说、大胆地去写。我们的校园在当地称之为“花园式”校园,3000多盆花,160多个品种,各种植物甚多,老至一百多年的沙汤果树和柏树,什么雪松、皂荚像似一位位神将骠骑,立于校园之中守护着未来的花朵,小至小灌木——什么小叶黄杨等40多个品种。校园的围墙又是用琉璃瓷砖镶嵌着美丽的图案及校训,加上四季常绿的小草的点缀,只要一踏进校园确有一种心旷神怡的静谧之感。在这种优美的校园环境之中,学生是感到多么的温馨。在搞作文训练时,不需要带领学生到什么地方去体验生活,观察实物,只要加以引导,校园里处处可写。要让孩子们喜欢作文,首先就得让他们对要写的一切发生兴趣,只有发生兴趣才会感到有东西可写。例如,统编教材第十一册,基础训练四有这样一个习作题目:“写一篇作文,描写一处景物或一件东西,要突出重点,把由这处景物或这件东西联想到的东西也要写进去。”根据题目的要求,我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进行有序的观察训练:

第一步,确定景物、仔细观察

在选定事物之后,用学过观察事物的方法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对景物的方位、色彩、周围的环境等有一个全面了解,尽可能地多搜集材料,以便确定写作的重点。

第二步,找出景物的特点,确定描写的重点

第三步,抓住事物,启发联想

恰当地应用联想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使思想感情得到更好地表达。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着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放宽题材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后,可以多渠道地展开作文教学,实行课内外结合。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作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以 “学校——教师、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理念贯彻整个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几年努力,逐步构建出具有洪塘中心小学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现总结如下:

一、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以环境文化熏陶人、感染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1、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教学楼一至三楼连廊开辟学科知识文化长廊,综合楼一至四楼走廊墙壁新增文化软木墙,展示学生各类作品与活动照片。

学校楼梯口都布置有名人名言展板,有的来自教师学生的推荐,有的来自教师学生的原创,在设计制作上每一个展扳都有学校的标识,既美观又富有教育意义。

学校的墙面上有“七彩画廊”和“七彩校园” “空中课堂”等大型学生壁画作品。校园逐步成为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展示才能的大舞台。

2、让每个功能室都灿烂:

学校投入资金建设完成一个标准化的科学实验室、家长温馨驿站、名师工作室;精心布置美化了天工之城——手工教学基地、五子棋室、体育馆、校园吉尼斯风采墙等,努力在齐全的基础上呈现学校亮点。现着手根据学校少先队工作特色,打造江北区一流的标准化少先队队

室。

3、让每块绿地都芬芳:

今年学校投入七万资金建设完成行政楼屋顶平台花园式“空中课堂”;通过爱心植树,增添了上百棵的花卉,几十棵的大树,总价值在二十万左右;学校科学组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为校园内的树木花草挂上了“身份证”,使每块绿地都散发出知识的芬芳。校园文化建设作文

4、让每个班级都温馨:

学校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学校设计的多动能柜,并配备了班级健身箱,班级图书箱。学校积极开展特色班级的评比活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评比活动,一系列的举措,让班级文化呈现出个性鲜明,书香浓郁,温馨如家的特点。

二、健全人性化管理制度,以制度文化激励人、规范人

我们知道,要让制度真正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操守,在制度之外,还得靠文化。

1、学校管理人文化:

学校对干部管理进行目标化考核;对学校重大事项采取教代会商议的形式;对校务公开实行网络化操作;对学校工作听取师生“金点子”;对学生教育管理采取家校“互动制”。

2、教师成长自主化:

XX年起实施“教师自主发展规制,通过专家指导规划,通过自我反思

对照总结,通过成长之星评比评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热情与持久的动力。

3、 师生管理精细化:

学校编制了《教师手册》,以提醒的方式告诉教师明晰的工作标准与工作要求;同时学校还编制印发了学生“十个好”,并同时印发“十个好”的解读本,以更具体细微的处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

4、师生考核激励化:

学校不断完善以“教师进修券”为主题的教师考核制度,努力变领导考核为自我考核,不断增强教师的进取心;修改了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从更全面,更个性的角度来反映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的成长。

三、充实师生精神食粮,以精神文化引导人、提升人

知名教授肖川讲过:“校园文化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句话告诉我们:形式上的校园文化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内化后的人的言行举止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

1、图书进室:

学校采取各学科,各办公室,各班主任推荐书籍,学校集中购买的方式,不断丰富学校图书,班级有图书箱,办公室有书柜,为师生阅读提供方便。

2、论坛进校园:

XX年开始的教师论坛已成为学校经典的校本培训栏目,在几年的发

展中,论坛人员,形式与内容在不断拓展,现不仅有教师论坛,还有家长论坛,学生论坛;在形式上,不仅有自由论坛,还有专题论坛;在内容上不仅有教育教学方面的,还有社会经济的,极大拓展思考视野,丰富教育资源。

3、博客进校园网:

XX年起,学校在校园网中设立了教师博客专栏,2012年学校成立教师成长博客团队。教师在写中,爱上写,在写中,爱上思。至今,教师网络博文足有上万篇。学校每年把优秀博文编辑成书,已有三本。

4、校内刊物进社会各方:

学校《七彩虹》、《太阳雨》已走过九个年头。九年中,从纸质校刊到电子校刊,从纸面互动到网络互动,内容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宁波市学校教师刊物评比中,学校《太阳雨》校刊荣获二等奖。如今,她们不仅仅是一本校刊,更是一个平台一条纽带。

四、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以活动文化培养人、锻炼人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体验—表达—理解,是生命的本体,尤其是人的体验最能表达生命的存在。

1、精彩主题月活动:

学校在原来主题月(2012年起,课题成果曾获宁波市基础教育成果三等奖)的基础上梳理、整合“主题月”内容,每月一大节:英语节、语文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认真策划,以项目承包

的形式落实到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再从主题到内容,从内容到环节进行设计并执行。不断营造“人人参与,个个提高”的喜人局面。校园文化建设作文

2、缤纷社团活动:

学校通过内挖外引教育资源,开设了儿童画、创意手工、五子棋、电脑绘画、合唱队、鼓号队、田径队羽毛球、跆拳道、书法、中国画、拉丁舞16个等社团,近800名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铺写出校园生动的画卷。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作文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012年12月5日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它能使师生自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环境育人”已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都直接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理念。因此,我们要从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建设校园文化。

1.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导思想的文化长廊,让学生目睹耳染导其行。

文化长廊要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做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要渗透思想教育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之中;三是艺术性,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文化长廊建设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

2.校园环境建设做到绿化、净化、美化。在校园内栽树木,种花草,并号召师生“自己动手建校园”,把绿化草地、公共卫生场地分到各班,落实责任制,组织学生拔除杂草,浇水施肥,修剪花木,天天打扫公共场所,使校园里地面无纸屑,厕所无臭味,墙壁无涂污。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既绿化净化了校园,又增强了师生的爱校意识。做到处处是翠绿,时时飘花香。

在绿化基础上,我们还要十分注意校园的美化,精心搞好花草树木的搭配和修剪,使校园里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创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在环境点缀上要体现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如在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要塑造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雕像、标语;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在教学楼和教室张贴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名言警语,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利用楼道转角、立柱悬挂语录牌或标语,如“慢步轻声”,提醒大家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校园的合理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通过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橱窗、宣传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令人置身其中,美不胜收。

3.校园环境建设切实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增强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大件学校负责,小件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动手完成,如教室、办公室的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在无声地“说话”。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保证。学校应该强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约之以规”。实践证明,严格的校规校纪,可以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学校要狠抓“教风”“学风”“师德”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工作。这些制度方面的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来说,既有一定意义上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又有强大的号召性和感召力,它以文字、条约的形式出现在师生面前,实际上就形成了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检验标准,它对师生良好品德的塑造和正确习惯的养成起着导向作用。

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应在条文中突出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和态度作风等精神

文化方面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的作用。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在执行奖励处罚时,也要注意文化的情素。比如每年一度的教师表彰大会,优秀学生颁奖仪式,都尽可能创造出浓厚文化气氛,动情动心、催人奋进。

三、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相对课堂教学而言,课余文化活动更能充分地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施展才华。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与爱好,发挥特长,挖掘学生个体潜在能力,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感。同时,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探索人生、展示自我、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品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要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讨论会、演讲会。每年六一、国庆、元旦要举行艺术节、大型文艺汇演,组织好冬季体育运动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推进高雅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不断提高文化艺术活动的层次和品位,对学生进行各种主题教育,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四、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一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学生的素养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法律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

2.加强尊师爱校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发挥学校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的作用,重视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设置校史展览室,设计校徽、校旗、校歌等。从而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和热爱学校的情思,从而形成凝聚力,形成学校团结奋进的精神。通过校园精神传统的弘扬,创设健康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师生文化心理和道德风尚。

3.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当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催人上进。

4.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的作风是关键,在学校各项工作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其次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作息时间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尚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勤奋读书,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着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5.开展各种有益健康的活动。组织“献爱心”、“送温暖”、“志愿者”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培养正确的舆论。

6.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唱不健康的歌曲。要求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强化校园内外安全管理,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的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7.重视把握正确的校园舆论导向,构建具有时代特色校园文化新载体。完善校园广播系统,通过少队部,努力培养和发现人才,充实播音员队伍,及时报道校园新事、好事,激浊扬清,学子们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享受悠扬悦耳的轻音乐及其他广播节目,使整个校园弥

漫浓厚的青春气息,使校园广播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校刊、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的舆论。通过上述种种办法,营造一种高格调、高品位、艺术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兼备的舆论宣传格局,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良好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五、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人际关系三部分。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校园人际关系,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有道是: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师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关键在教师。其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角色的转换是确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提高教师的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有科学的、发展的、人性化眼光看待学生是条件。其二,严谨执教,以理服人,取信于人是手段。学校要积极倡导:享受学习,体验成功,追求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目标。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倡导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纪律上互相提醒,互相督促;思想上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同时重视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化解烦恼,学会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得以健康地成长。

作为教师,应当杜绝“居功自傲,文人相轻”的不良思想,以事业为重,相互理解,求大同,讲究团队精神,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

【第六篇】校园文化建设作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新城镇观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工作

汇报

我校位于大余县新城镇观路村内,临323国道南侧100米处,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33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校现有教职工15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例为1:23.7。其中小学高级职称教师4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1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熔铸了观路小学良好的校风,在“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的办学思想主导下,学校制定了“知感恩 懂负责 会选择 爱生活”的十二字校训,形成了“爱岗、精业、严谨、求实”的良好教风。学校坚持以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创新的德育活动为载体,着力培养健康活泼,素质全面,富有个性的学生,为高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倡导全新的校园文化理念,探索并逐步形成高雅的、积极的校园文化,为师生和谐发展,自由发展提供最优的发展空间。

(增加近年来取得的成绩)

一、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什么?)

学校始终遵循国家教育方针,确立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育人目标,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有切实可行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明显激励作用的校训,有言简意赅的校风、学风、教风的文字表述,形成了鲜明的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符合学校文化传统,并体现在学校整体精神风貌上。

二、办学特色(围绕办学理念,有了什么特色?)

学校特色鲜明,符合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有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培养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作文

三、文化生活(此标题可改为“工作措施”,分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活动文化等方面进行汇报,活动文化中可选择你校的感恩教育、读书活动、大体育活动或其它方面一两个亮点加以重点介绍,以突出你们的特色。)

1、校园文化的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深化了“环境育人”。

(1)站在校园门口马上就可以看见“春风化雨润桃李,丹心育苗树栋梁”的对联,让学生体会观路小学六十六年的辉煌,心中涌动起不尽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知感恩 懂负责 会选择 爱生活”的校训,同时还能在思源楼看到我校的校风:爱善礼孝 勤思博践

(3)营造环境,润物无声。学校在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楼道走廊各功能室等均按规定张挂系列标语、名人画像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各种制度、规范,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理想。校园文化建设作文

(4)宣传橱窗和学生作品栏定期更换更新,内容涉及安全、德育、学习等,让学生在观看中增长见识。

(5)黑板报每月定期进行更换,内容结合学校最近的热点问题进行,比如防溺水教育、感恩教育、新学期打算等,使学生在观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2、室内文化的布置

我校除了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外,还特别重视室内的文化气息。

(1)每个教室的黑板上方都写着“慧而明理 敏而好学”的班风,时刻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每个教室的布置,班主任八仙过海,设计了各班的特色阵地,展示各自的风采。

(3)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和个性书橱是教室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主动阅读的小天地。

另外,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活动常规机制,比如五一、六一、十

一、元旦文娱活动,教师节集体宣誓、师德承诺签名活动等。师生员工生活方式健康文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推行校园 “两操”活动。组织校园学生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参与率在20%以上。学生群体素质优异,积极参加竞赛、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生、教师、家长共同读书活动,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干群、同事关系和谐,教师工作幸福度高。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满意度高。

四、环境建设

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区明晰,整体性强。校园建筑装饰风格富有特色,有整体美;反映出学校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厕所等

场所的布置,整洁大方,突出其功能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进行绿化。植物品种合理配置,景点设置恰当,管理规范。

五、文化设施

加强标识性文化建设,校园内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得以挖掘、保护及利用。悬挂的格言警句,树立的提示牌等内容,贴近生活,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悬挂位置醒目恰当,制作美观;注重调动师生积极性,进行了广泛征集。文化墙、廊位置恰当、大方美观、内容充实;旗台旗杆等基础设施规范;其他文化设施形式多样,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师生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操场、楼道、景墙、花木等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及管理工作,公共场所设施完好无损,布置内涵丰富、规范精致并富有教育性。有办学思想、育人目标、校训、教风、学风的固定文字展示。

六、制度制定

建立了符合规范化学校管理要求的学校、办公室、班级三级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制度制定民主、科学;监督和信息沟通机制健全,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打印成册,按规定悬挂。

七、制度落实

各项制度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落实到位,成效显著。规范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国旗下讲话内容教育性强,记载完整。主题班团队会等形成制度,定期活动,并有记录。师德教育扎实有效,不搞有偿家教,不推销教辅资料,无乱收费行为,能为人师表,不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教师精神风貌好,言谈举止文明,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好。校园语言文字规范。有常规督查机制,师生文明习惯好。整个校园整洁、赏心悦目,无卫生死角,物品设施摆放有序,车辆停放整齐。落实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法制等专题教育,建设“平安”校园,学校无安全隐患,无安全事故发生,师生员工无违法犯罪行为。

雨露润花蕾,温馨满校园。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如今的观路小学已成为一所花蕾绽放的花园、温馨幸福的家园。目前,学校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为争创市级校园文化示范学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