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来源


第一篇:《课题来源范例》

课题来源范例

范例一

课题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计算机事业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及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书籍做为人类的精神食粮,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书籍出现在市场上,人们有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选择。与此同时,为了管理大量的图书,图书仓库也大量的出现,仓库的管理问题也就提上了日程。随着图书的大量增加,其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优化仓库的日常管理也就成为了一个大众化的课题。 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将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利器应用于仓库的日常管理已是势必所然,而且这也将为仓库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它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同时也会为企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无限潜力。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仓库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给企业管理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

极大提高了仓库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了以往入出存流程繁琐,杂乱,周期长的弊端。

基于仓库管理的全面自动化,可以减少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及库存管理中的漏洞,可以节约不少管理开支,增加企业收入。

仓库的管理的操作自动化和信息的电子化,全面提高了仓库的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飞速的发展,企业要想生存、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是万万不行的,仓库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信息化则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为了加快仓库管理自动化的步伐,提高仓库的管理业务处理效率,建立仓库管理系统已变得十分心要。

入库、库存、出库还是现在企业图书仓库管理的常规基本模式,虽然,最近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管理模式,如:基于零库存思想的沃尔玛特管理方式,但这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大部 分企业的管理中还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如何设计好仓库管理系统,尽可能地减少仓库管理的重复性和低效性就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图书仓库管理的核心是入库、库存和出库之间的联系,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系统最为关键的部分。另外,员工信息和供应商信息管理也是仓库管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提供着与入库和出库相关的地一些信息,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完整,更加实用。

通过对仓库管理日常工作的详细调查,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从系统结构的组织,功能的实现,技术的要求以及可行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认为本课题是一个适应现今图书仓库管理需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开发价值和使用价值。

范例二

课题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层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犯罪作为社会发展的伴生物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产生了一些新型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便是一类新型的犯罪。我国《刑法》第294条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百姓,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对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及文化体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一颗“毒瘤”。 结合我国社会个层面的发展状况,以及比较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差异,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根本原因应当有二:第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准确地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欲求无度膨胀的产物;第二,它也是国家对社会有效控制弱化的产物,具体地说,是国家在社会转型中,尚难以建立适应新的社会形态的对社会有效控制的管理体制犯罪机会增多的产物。我们对其要严厉打击,但是我们更多还要采取“预防为主、打击为辅、专项治理、全民动员”的方式防止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产生、发展,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因此,结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征和我国法制的现状,积极研究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防治措施等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导师的引领下,我选择了此课题。

第二篇:《课题来源及背景》

.课题来源及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中国人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比如,国家级贫困县洋县。在那仅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约有一万多名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背井离乡,去大城市寻找生机,只留下懵懂的他们悄悄长大。他们是一群忍耐着孤独的孩子,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孤独和贫穷吞噬着他们的那份好奇、那份求知欲,以及对大山外面世界的憧憬。身为从洋县走出来的孩子,关爱他们,奉献爱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北京科技大学大手拉小手实践团将从走出校门的这一刻,用自己的力量,给他们带去温暖,带去希望。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将目光投到这个被大家忽视了的无助群体上——留守儿童。

第三篇:《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课题来源矩阵是高等代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数学分支研究的重要工具。伴随矩阵作为矩阵中较特殊的一类,其理论和应用有自身的特点。而在大学的学习中,伴随矩阵只是作为求解逆矩阵的工具出现的,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高次伴随矩阵的研究更是少之甚少。为了对伴随矩阵及高次伴随矩阵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本文分类研究了高次伴随矩阵的性质,并讨论其证明过程,得到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从而使高等代数中的重要概念——高次伴随矩阵比较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矩阵作为数学工具之一有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它常见于很多学科中,如:线性代数、线性规划、统计分析,以及组合数学等。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借用矩阵抽象出来进行表述并进行运算,如在各循环赛中常用的赛况表格等,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相对矩阵的运算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对于矩阵的运算和应用,则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区研究,利用一个已知矩阵来推导新矩阵的性质的这种方法是高等代数教学的一个难点又是一个重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内部的运算量也急剧增加,如何把浩瀚的数据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并且加快它的计算速度,己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发展,矩阵运算的需求越来越大。比如,三维图像处理、数学研究等。要掌握矩阵在三维图形中的应用我们还需要了解矩阵的加法、乘法、转置矩阵和矩阵的逆的计算,以及矩阵拆分的知识。矩阵的知识广泛的应用到了游戏的图形模块中。现阶段矩阵运算都是由软件实现,如 Matlab 等数学软件。矩阵运算器一旦普及,将使计算机的矩阵运算性能得到几何级数的提高。伴随矩阵作为矩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的意义也就很大,由伴随矩阵的性质及应用推导高次伴随矩阵的性质及应用,不仅可以把高次伴随矩阵的应用得到推广,还可以为高等代数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研究综述(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伴随矩阵是矩阵理论及线性代数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许多数学分支研究的重要工具,伴随矩阵的一些新的性质被不断发现与研究。本文在伴随矩阵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归纳并讨论了伴

随矩阵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高次伴随矩阵的一些性质及其应用。目前,对于伴随矩阵性质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伴随矩阵的基本性质进行的,重点是伴随矩阵的运算性质、伴随矩阵的继承性质以及 m 重伴随矩阵的有关性质。这些性质的可以进一步推广。推广到高次伴随矩阵,高次伴随矩阵主要研究高次伴随矩阵的性质以及一些特殊矩阵的高次伴随矩阵等,并研究高次伴随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有关问题。论文(设计)写作提纲:本文对高次伴随矩阵作了较全面的研究,特别是对高次伴随矩阵的性质及其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具体讨论如下列章节所示: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以及有关高次伴随矩阵的现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伴随矩阵的性质及应用研究。主要讨论矩阵、伴随矩阵的一些性质及伴随矩阵的推导公式。第三章高次伴随矩阵的性质。主要介绍高次伴随矩阵的推导公式及高次伴随矩阵的性质。第四章高次伴随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有伴随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推导高次伴随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五章高次伴随矩阵的应用。主要介绍高次伴随矩阵的应用范围及有待研究的方向。第六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第四篇:《课题来源》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是教育理论文献中提出的关于教育的理论问题。前者主要体现研究的实践价值,后者主要体现研究的理论价值,两类课题都离不开教育的实践,因而都具有现实意义。

1.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课题的源泉

解决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研究的重点。

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宏观领域的问题,即对教育的全局产生着巨大影响的问题。如教育的学制问题、课程设置问题、管理体制问题、发展规划问题等。这类课题研究对象比较广,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涉及内容多、资料量大,持续时间较长,因而通常由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门的教育科研工作者选题研究。另一类是微观领域的问题,主要指教育某一具体方面或者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往往是选题的直接来源。对这类课题又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教学工作中提出的问题。教学是的中心工作。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学生学习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质量与提高效率等都是研究的课题。

(2)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实验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德育课程问题研究、道德情感教育研究、“一国两制”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研究等无不是教育科研的课题。

(3)教育管理研究。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管理质量、管理体制、学生管理、师资队伍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研究课题。

(4)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适应科技进步、改革开放,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这过程中,从人们的观念更新到具体的操作,教育改革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的新问题。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面向现代化,农村教育改革,为教育工作者展示了大量的研究课题。

(5)教育内外联系中产生的问题。从教育系统内部看,中小学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都发生着密切联系;从教育系统外部看,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又给我们以丰富的选题。

2.教育理论文献分析是教育科研课题的重要来源

在人类文明史上,很早以前教育就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研究,例如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庶”、“富”、“教”的思想,“愤排启发”的思想、“学思行结合”的思想以及道德教育的系统主张;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集成之作《学记》的教育思想等。在现代教育史上,从夸美纽斯到杜成,教育家们对教育现象作了大量的理论探讨,提出了许多教育观点和主张。从现有的教育理论文献中,从前人构造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寻找并填补其中的空白区,可以继续他们提出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对前人理论发出怀疑,经过研究提出新的见解和主张,还可以参与学术上的争鸣、讨论。

从实践中找课题与从理论文献中选课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个具体课题中往往既有实践

价值,又有理论价值。从实践中产生的课题如果很值得研究的话,往往都是理论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因而实践研究所解决的具体实践问题,往往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理论。

(三)教育科研课题发现、选择的方法

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十分丰富,但真正发现和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又并非易事,这需要研究者具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分析能力、敏锐的洞察力。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发现和选择课题,以下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1.问题筛选

这是教育工作者常用的方法。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遇到或者产生大量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归类整理,再分析其重要性程度和研究这些问题意义的大小,确定其研究价值,并广泛听取意见,从中选取价值明显、且适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作为课题。

2.经验提炼

这是教育工作者可资利用的发现和选择课题的方法。长期从事教育的同志一般在自己的实践中都摸索了不少经验。如何把经验总结出来,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中必然要回答一系列的课题来源。

问题,这样一个个研究的课题就出现了。比如,许多校长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积累了许多经验,诸如“严格要求”、“尊重信任”、“感情投资”等。这些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吗?对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教师的作用是不是相同?这些做法有没有理论根据?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有无主次之分?由此而形成了研究的课题。

3.资料寻疑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资料中往往隐含着大量科研课题。资料寻疑,即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比较不同观点,诘问前人的结论,揭露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等,从中产生研究课题。

4.现状分析

即通过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或揭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课题。

5.意向转化

教育工作者有时可能突然对教育的某一问题萌发一种探索的意向,这种意向实际上是一定的教育实践或理论信息在思维中积累的反映。这种意向如不能及时揪住的话则可能稍纵即逝;如果紧紧抓住,则可能产生一个研究的课题。当这种意向出现时,如能对它作进一步的思考,使得问

第五篇:《课题来源》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5

1.1 课题来源 ……………………………………………………………………5

1.2 开发工具的选择 ……………………………………………………………6

1.3 所做的主要工作 ……………………………………………………………7课题来源。

第二章 数据库概论 ……………………………………………………………………8

2.1 数据库的发展 ………………………………………………………………8

2.1.1 数据库的发展 …………………………………………………………9

2.1.2 数据库阶段的特点 ……………………………………………………9

2.1.3 数据库技术 ……………………………………………………………11

2.2 数据库理论基础 ……………………………………………………………12

2.2.1 数据库模型 ……………………………………………………………12

2.2.2 数据库体系结构 ……………………………………………………14

2.2.3 数据的独立性 ………………………………………………………15

2.2.4 范式 …………………………………………………………………16

2.3 SQL语言基础 ……………………………………………………………17课题来源。

2.3.1 SQL简介 ……………………………………………………………18

2.3.2 SQL查询 ……………………………………………………………18

2.3.3 SQL数据更新 ………………………………………………………19

第三章数据库开发工具 ……………………………………………………………20

3.1 Delphi 6.0 简介 ……………………………………………………………20

3.2 Delphi 6.0 控件 ……………………………………………………………21

3.2.1 ADO数据访问组件 …………………………………………………22

3.2.2 数据控制类DataControl ……………………………………………23

3.2.3 数据访问类DataAccess ……………………………………………23

3.2.4 SQL语言在Delphi中的应用 ………………………………………24

3.3 Access 简介 ………………………………………………………………26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27

4.1 系统需求分析 ……………………………………………………………27

4.2 系统概要设计 ……………………………………………………………28

4.2.1 系统结构设计 ………………………………………………………28

4.2.2 数据库设计 …………………………………………………………29

4.2.2.1 ER图设计 ……………………………………………………29

4.2.2.2 数据库表格设计………………………………………………30

4.3系统详细设计………………………………………………………………35

第五章 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36

5.1 系统窗体模块组成…………………………………………………………36

5.2 数据模块窗体设置…………………………………………………………36

5.3 主窗体功能模块的实现……………………………………………………36

5.4 入库、出库窗体模块的实现………………………………………………36

5.5 查询功能的实现……………………………………………………………37

5.6 系统登陆窗体模块的实现…………………………………………………37

5.7 用户管理功能的实现………………………………………………………37

5.7.1 用户管理主窗体 ……………………………………………………37

5.7.2 密码修改窗体模块的实现 …………………………………………37

5.7.3 用户注册窗体模块的实现 …………………………………………37

5.7.4 用户注销窗体模块的实现 …………………………………………37

结束语 …………………………………………………………………………………38

参考文献 ………………………………………………………………………………40

致谢 ……………………………………………………………………………………41

附录 …………………………………………………………… 42

图 书 仓 库 管 理 系 统

摘 要

本系统主要完成对图书仓库的库存管理,包括图书入库、出库、库存,员工信息,供应商信息以及密码管理等六个方面。系统可以完成对各类信息的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报表等功能。

系统的核心是入库、库存和出库三者之间的联系,每一个表的修改都将联动的影响其它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