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句子划分词类


【篇一】给句子划分词类 高考语文130分答题模式 高考复习(高三)



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选择题稍快点,提前5分钟左右。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5.【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标点符号题】 答题技巧:注意试卷中常考标点(顿号、引号、破折号、括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重点审查这类标点的使用正确性,逐一辨析排除。

7、【排序题(语言连贯题)的考查】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6-8题)

如何读懂科学类文章

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验证。

【科学文】总体解题技巧

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

7、【概念词语】理解题

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8、【句子】理解题

答题技巧: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9、【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要点概括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枝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10、【推断想象】题

答题技巧:找出推断的根据。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总之:所有的判断都必须来自原文,切切不可以主观臆断,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做其余三道选择题。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12.【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13.【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14.【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好了,客观题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

  填完后,拿出草稿纸,准备进入第二卷主观题的作答阶段。深呼吸之后,就开始吧!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草稿。(第I卷答卷用时约40分钟)

             第II卷(共114分)

(四)(18分)

15.【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16.【诗歌鉴赏题】怎样读懂一首诗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看注解,看题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

  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17.【名句名按规定默写,要求写几句就写几句。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注意: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五)【现代文阅读】

  怎样读懂文学类文章:

边读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划出文中表明文章结构的词、句。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划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

18.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思路

  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点,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这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如果是概念间的区别,则要依据语境来判断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与句群和段落联系起来。一般来说,一个词语(概念)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关键性语句理解思路

对于此类题,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

19.信息筛选性试题思路

  解决本类题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因为此类题的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样蕴涵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样蕴藏在蚌壳里。在做这一类题时,一定要抓牢题目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要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一点一点的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再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20.归纳主旨性试题思路

  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清理文思的题型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就在你眼前了。

 审美鉴赏性试题思路

这一类题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例如:问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格(大纲规定的8种),有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上,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词语用的如何巧妙,文章构思上某一点几点妙笔好在何处,文章的整体风格(豪放、婉约、明朗、含蓄、雄壮、纤巧等),文章所表现的情况(喜悦、哀婉、明快、灰暗、悲壮等)是如何展示的?其实,审美鉴赏题还是在于理解文意。

  对景的分析:抓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侧面的景物的不同特点。

  对修辞的理解:抓住修辞本身的特点,再结合语境来解释用这种修辞的妙处。

21.综合探究题要结合文章本身作答。

  总体建议:

  ★①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如果有选择题,先做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③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目前推断至少有一道题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题,一分不能丢。

  ④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⑤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六)【文字表达】

  ★首选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六大题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语段压缩题】答题技巧: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语病。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三词、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其次数,其次对,最后是理。

  【语句扩展题】

 答题技巧: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例如,2000年高考25题,解题思路是,首先考查语境要求:“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心情愉快,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考试前夕”有两种情况,一是心情紧张,一是对考试充满信心,但是只有后一种才会有“歌声”,同时还要在语句中出现“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等几个词语。

【句式仿写题】

  答题技巧:看清列出题干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新颖,有深意。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注意仿写对象要同类,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句式变换题】

  答题技巧:看清题干要求,变短要先提出主干,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变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将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先写出几个句子,后选出符合要求不出语病的句子作答。

【综合改错题】

  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的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

(七)【作文】

  可能还是考"给材料的话题作文",强调开放与限制并存。

  ①作文应该是关注“人生、社会、发展”。可能考的话题有如下一些:“面对挑战”“竞争与合作”“沟通”。可持续发展—“现代化与环境”“精神家园的保护”“文化的破坏”。呼唤人才--人才的“要求、定位、能力、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人才要会交际—“沟通”。

  ②看清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不要自拟标题)还是话题作文

  ③展开联想:由课内到课外,首先打开思路,为了使文章达到800字的基本要求,做到内容充实,需要充分而恰当地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学习写到生活,由社会活动写到思想认识,由文学写到艺术,由体育写到军事,由凡人写到伟人……但无论何种联想,都必须注意回到话题中去,扣住话题以免中途“跑题”。

  材料运用: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几年出现的新人新事。如十大感动人物、社会新活材料,社会方面的吸毒、腐败、治安改革等问题,科技人员方面的盖茨、袁隆平,自然环境方面的沙尘暴,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术、数码技术,经济界的人物,尤其是要结合政治老师列举的典型事例。对一些过于“新鲜”、评卷老师可能不知道的,要适当地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影响、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大体情况,以免给人捏造之感。

  ④谋开头末句一定要提出论点(起)——二段(承)承上启下用几个问句——三到5段(转)用几个小分论点加例子加分析——6到7段(结)。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⑤文体要固定: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象什么。一般要求写议论文。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名言为题,比喻为题,设问句为题,数字为题等。

  ⑦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乱说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术语,不要单纯发牢骚。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⑧语言要优美: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严禁文白夹杂;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

  ⑨细节要生动:一定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

  ⑩小处要留心:题目不要忘记写(3分);字数要达到(10字1分)写满作文纸;字迹要工整(3个错别字1分);卷面要整洁(可扣3分),不写出格字,不写连笔字,标点规范。

  常用增加文采句式提示:

  1、对称句:两两相对,相同或相反,不一定字数相同(如白天-黑夜、山上-山下、春天-秋天……)

  2、假设句:通过对假设条件下可能产生结果的推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一种分析方法。因其用假设复句构成,所以称为“假设句”。

  3、“名言 阐释 例证”句式

  4、排比短句: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等

王斌

【篇二】给句子划分词类词类及句子分类详细讲解 【篇三】给句子划分词类新概念英语--词类的划分及基本句型

新概念英语―――-词类的划分即基本句型

英语中所有的词可以分成十大类,每一类在句子中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因此分清每一个单词的词类对于学好英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名 词:(n是表示人或物的名称的词。teacher China

形容词:(adj)是表示人或物特征的词。good nice beautiful

副 词:(adv)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slowly much fast 代 词:(pron)是代替名词,形容词和数词的词。she our one this 数 词:(numerals)是表示数量和顺序的词。eight thirteen fifth first 动 词:(v)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 run make look get

冠 词:(articles )与名词连用,起说明人或事物的作用 a an the

介 词:(prep)放于名词和代词之前,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的关系。in on 连 词:(conj)是连接词与词,短语或者句子与句子的词 and but because 等 感叹词:(interj)是表示说话人感情和语气的词hello oh hey

句子成分和基本句型:

主语:表示所说的“是什么”或“是谁”,通常用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或从句担任,主语要放在句首。

谓语:谓语起着说明主语的动作,特征或状态的作用,必须用动词表示,谓语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两方面要一致,通常放在主语之后。Eg: He studies hard . 表语:用于表示说明主语的性质 特征 身份或状态,可以由名词,形容词 副词 介词 和不定式 以及相当于名词或形容词的词或短语来充当,表语要放在连系动词之后(连系动词 在新概念一60 几课里有明确说明自己查找相关的内容)

1

宾语:宾语是及物动所表示动作的对象或介词的对象。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或从句都可以作宾语。宾语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后 Eg: The headmaster praised her at the school meeting . 状语:状语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 或整个句子。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目的 方式 程度等。 状语一般由副词或短语来充当。其位置一般放在句末,但也可放在句首或居中。 eg: There is a shelter under the post office .

定语:定语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可以充当定语的有形容词 代词 名词 数词 名词所有格 副词 不定式 分词或分词短语 介词短语 及从句等。定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凡是有名词或代词的地方都可以有定语。 '

五种基本句型:

第一种:S V (主语+谓语动词) The boy sleeps

第二种:S V O(主语+谓语+宾语) He plays the violin .

第三种:S V P(主语+连系动词+表语) He is a doctor . He is handsome .

第四种:S V InO DO (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I gave her a gift. 第五种:S V O OC(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We call him Jack.

2

【篇四】给句子划分词类词类练习 划分句子成分

词类练习

一.指出下列划线的单词的词性

1. I’m 2. enjoy singing.

3. I’m not4. m 14 years old.

5. I sing a lot, and I’m not singing, I rock music my puter.

6.

7. 8. 9. and even things.

10. helps us understand we are, why we need each other and 11. 12. 13. 14. 15. If you’re interested in 16. (坦率地)speaking, I dislike Zhou Jie lun.

17. I like reading I like reading stories about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The rockets are safe.

28. 29. 30.

二.指出下列划线部分的句子成分

1. and I’m 14 years old.

2. I a lot, and , listen or use my puter.

3.

4. 5. 6. 7. we can do for each other.

8. 9. 10. 11. 12. If you’re interested in 13. (坦率地)14. I like reading I like about people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I’m 15 years old and I. and I’m not into

代词练习

一. 根据中文意思,补充句子。

1. ________ are Chinese. 我们是中国人。

2. My cat likes _________.我的猫喜欢她。

3. Come with _________. 跟我来。

4. ________ like ________ car. 我喜欢他们的小汽车。

5._______ classroom is bigger than _______ . 我们的教室比你们的要大。

6. I want to buy a toy bike for ________. 我想买个玩具自行车送给他。给句子划分词类

7. This is ________ mother. 这是我的妈妈。

8. Is that pen ________ ? Yes, it’s _______ . 那支笔是你的吗? 是的,它是我的。

9. These are ________ photos. 这些是我们的照片。

10. ________ is my friend. 她是我的朋友。

11. Whose book is this ? It’s ________ (=_________). 这是谁的书?是她的。

12. Let ______ give ______ a book.让我给你一本书。

13. Who is that ? It’s _______. 是谁啊? 是我。

14. Are these _______ bags? 这些是他们的书包吗?

15. This book isn’t _________. It’s _______. 这本书不是你的,它是我的。

二.单选

1. Is _______ new house larger than ________ ?

A. you, them B. your, theirs C. your, them

2. _______ classroom is here. _______ is over there.

A. Ours, Theirs B. Ours, Their C. Our, Theirs

3. Let ______ begin _______ class.

A. us, us B. us, our C. we, our

4. Please give _______ and ________ friend some tea.

A. me, my B. I, my C. mine, mine

5. Here are two bags. _______ is ________ ?

A. Who’s , yours B. What, your C. Which, yours

6. My watch is broken. Can you repair (修理) _______ for _______?

A. it, I B. it, me C. its, me

7. My cousin put on my dress and I put on ______.

A. she B. her C. hers

8. ______ uncle took ______ to a basketball match yesterday afternoon.

A. His, he B. His, him C. He, his

9. These flowers are for _______ .

A. you and I B. you and we C. you and me

10. Look at these monkeys. Let’s feed ______ some bananas.

A. they B. their C. them

【篇五】给句子划分词类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

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次要标准是词的形态和词的概括意义

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1,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2,词和词的组合能力。

所谓词的形态,指构型形态和构词形态。意义指一类词的类别意义。

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答,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举例,心情舒畅前途光明。

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举例,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

什么是借代?运用借代应注意什么问题?

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或称换名。 运用借代应注意三个问题

1, 本体事物要在上下交代清楚,若不清楚使人不知所以。给句子划分词类

2, 借体要有明确的代表性

3, 用形体特征作借代时,要注意它的褒贬色彩的使用场合。

什么是复句,复句和单句有什么区别?

1,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2, 区分单句和复句要看结构,单句的内部可以划分出句子成分,复句是由分句组成的,分

句之间有逻辑关系,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3, 复句之间常有关联词语,但有关联词的不一定是复句。

刚 与 刚才 的词性是否相同,说明理由,并另举三个与这两个词的词性相同的词 答:1,不同,可以通过他们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和所作成分来判断

2,刚是时间副词,后面直接接动词,作为动词的状语,例如,你刚来吗

3,刚才是时间名词,具有名词的语法特征,可以做主,作动词和介词的宾语,也可以做定语,还可以后加 的 构成 的 字短语,,是名词。例如,这是刚才的事儿。

4, 例子,时间名词,如,将来,现在,最后,时间副词,如即将,正在,已经。

句型分析是按照句子分析有什么不同?

答,句型分析是按照句子的句型系统具体判断某个具体的句子属于哪一个句型。而句子分析则不仅要分析句型,还要分析句子的句式,句类,通过句子分析,不但要懂得句子的结构规则,掌握句型句式句类的特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句子内部的语义关系,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整体意义,因此,严格地说,句子分析的内涵要大于举行分析。

从语义上说,主语都是施事,宾语都是受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 不对。

三语,宾语是语法层面的概念,施事,受事是语义层面的概念。两者之间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现代汉语的句子中的主语,常常由施事充当,但也可以有其他成分承担,如,面包吃完了。主语是受事。同样句子的宾语也可以是受事或其他语义成分。如,天边出太阳了,宾语是施事。而 给他书 的两个宾语都不是受事。

汉语划分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

答,汉语划分实词虚词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语法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1, 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词的重叠形式,词与句子结构方式等都反映了语法是抽象出来的公式,舍弃了个别的具体的内容。

2, 语言三要素中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很多,很多语法手段和语法格式经历千

年不变。

时间名词和所处名词能不能做主语?做主语和做状语有什么不用?

时间名词所处名词具有双重性质,一是时地性,二是事物性,他们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作为谓语说明的对象,这是主要体现了事务性。时间名词,处所名词也可以做状语,修饰后面的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的主语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时间名词,所处名词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所处条件 ,体现了时地性。

什么是省略句,省略句有什么特点,省略句可分为那几种类型?

省略句是对语言的理解而言,句子里原来该有的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没有出现。

省略句有以下几个特点,省略的成分都可以确定的补出来,省略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 类型,对话省,因上下文而省

单纯词;由一个语速构成的词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

实词包括哪些词类

1, 包括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副词 代词

2, 区别词 拟声词 叹词

什么是复句?复句和单句有什么区别?

1,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的句子

2, 区分单句和复句要看结构,单句的内部可以划分出句子成分,复句是有分句构成的,分

句之间有逻辑关系,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3, 复句之间常有关联词语

谓词;动词和形容词有许多共同特征,突出的一点是都可以作谓语,故合称谓词 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名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云名词的短语

【篇六】给句子划分词类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

一、词类定义

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对于个体的词来说,它所属的词类也称词性。给句子划分词类

二、词类划分依据

古代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两个:语法功能和意义。

语法功能:主要是指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以及充当什么样的①句子成分;

意义:是指词是否具有词汇意义以及具有什么样的词汇意义。

依据这两条标准,古代汉语中的词可以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①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也叫句子的组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

(二)、现代汉语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

(三)、古代汉语句子成分: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古代句子成分的位置、古代句子成分的省略、词类的活用。

(四)、现代汉语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主语: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五)、古代汉语句子成分: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古代句子成分的位置、古代句子成分的省略、词类的活用。

1, 古代汉语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事物的属性做出判断的一类句子。

2, 被动句都是动词谓语句。主动关系和被动关系就是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不同来加以区

分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该句子就是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该句子就是被动句。

3, 古代句子成分的位置。语序,指充当句法成分的词语在句中的位置顺序。汉语语序的基本规律是诸

主谓关系,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宾关系,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偏正关系,状语、定语在中心语前,补语在中心语后。古代汉语特殊语序中主谓倒装好宾语前置现象。主谓倒装句,谓语提前到主语之前。宾语前置句,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4, 古代句子成分的省略,省略是句子被省略了其中某个部分成分个,被省略部分一般可以从上下文找

到并确定地补上。

5, 词类的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首先确定其属于实词或虚词,以及属于实词或虚词大类中具体属于名词……)。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三、实词和虚词。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且具有一定词汇意义。

虚词则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没有词汇意义。

实词的分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数词。

虚词的分类:虚词可以分为:介词、连词、语气词。

(一)、实词的分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或空间名称的词。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以及变化的词。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谓语。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和状语。

副词:是表示行为、状态的某些特征的词。功能是修饰形容词、动词,在句子中作状语。

代词:是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人、事物作用的词。主要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

数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目或次序(次数)的词。主要功能是和量词结合,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

(二)、虚词的分类:

介词:常用介词"于(於、乎)"、"以"、"因"、"为"、"与"。

功能:引进时间、处所、范围、工具和凭借、原因、行为对象、行为施事者。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特点:具有纯连接性,没有修饰作用,也不充当句子成分。

并列关系连词:和、跟、与、既、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

承接关系连词:则、乃、就、而、便、于是、然后、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接着等。

转折关系连词:却、虽然、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因果关系连词: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 选择关系连词:或、或者、还是、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关系连词:若、如果、若是、假如、只要、除非、假使、倘若、即使、假若、要是、譬如等。

比较关系连词: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等。

让步关系连词: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递进关系连词:不但、不仅、而且、何况、并、且等。

条件关系连词:不管、只要、除非等。

目的关系连词:以、以便、以免、为了等。

上古早期,连词很少,只有“以、而、且、则、乃、惟、其”等十几个

语气词: 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有陈诉语气、祈使句语气(请求、命令)、询问句语气、感叹句语气。

【篇七】给句子划分词类词类划分标准

浅观汉语词类的划分

陈冬灵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

[摘 要] 汉语词类划分一直被认为是学界的难题,而如何划分又是语法分析的基础问题,所以本文针对汉

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与探讨。

[关键词] 语法功能;词类;形态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674 ( 2011 ) Z01-0023-02

一、词类划分是难题

词类划分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 是语法分析

的基础,只有在词类划分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科

学地分析和说明各类词的用法以及短语、 句子的结

构规则。

而汉语自身缺乏形态导致词类问题没有很好的

解决,词类划分这一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大难题。

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语

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承担句子成分的能

力以及形态变化的特点等三方面。 简单的说,我们可

从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功能标准三个方面着手。

(一)形态标准

1. 我们对词类的认识,来自西方印欧语语言学。

英语、 俄语等印欧语言是屈折语, 有丰富的形态变

化。 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一一对应”

关系,例如,动词与谓语对应,名词与主语、宾语对

应,形容词与定语对应,副词与状语对应,等等,因此 可以根据词的形态变化来确定词类。

传统汉语语法学一方面根据词的意义划分词

类,另一方面照搬印欧语的词类划分方法,简单地将 汉语的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起来, 认为汉语中作主 语、宾语的是名词,作定语的是形容词,作谓语的是 动词,作状语的是副词。如果动词和形容词出现在主 语和宾语的位置上,就认为这些动词和形容词“名物 化”了。

而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则基本上是“一对多”

的对应关系。一个词可能能充当各种成分。也就是说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 只有少数词带有类似印欧语言

的“形态标志”,例如,以“子、儿、头、家、们、性”等词 缀结尾的一般是名词,以“化”结尾的一般是动词等。 汉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不会发生形态变化。例如, 动词无论作谓语、述语,还是作主语、宾语或补语,都 采用相同的语音形式,未发生任何形态上的变化。 因 此,根据形态标准只能给汉语中一小部分词归类,而 无法确定不带形态成分的词的类属。 汉语在形态方 面表现出的这一特点, 同样只能作为词类划分的参 考。

2. 相比印欧语,它们基本不受历史层次和领域

层次的影响,词的形态变动性很小;而汉语,在不同 历史层次的词、 不同领域层次的词在用法上会有很

大的差异,进而给词类划分带来麻烦。 举例:金,做定 语,金戒指;的字结构,金为区别词;但是在无机化学 的专业书中,可做主、宾语;可受数量词修饰,是做名 词。

(二)意义标准

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判断词类主要看词的语法意义,适当参考词汇意义, 一般不考虑色彩意义。

在词类划分中所参考的“词汇意义”主要是指抽给句子划分词类

象的“类别”意义,而不是具体的“词义”。 例如,通常 认为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形容 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等,就是“类别”意义。

语法意义是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作用所体现出

的功能意义。 语法意义是一种概括性更强、概括程度 更高的类型,主要包括词类的类意义、词与词组合产 生的关系意义等。 形态、语序、重叠、虚词等语法形式 所表现出的意义都是语法意义。

由此可见,语法意义比较复杂,而且存在不同层 面上的语法意义。

(三)功能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

结构成分的能力。这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词的语

法功能主要表现在组合能力和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 结构成分的能力这两方面:

1. 组合能力

主要包括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 实词与虚词

的组合能力。不同词类之间是否能够组合、以什么方 式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样的语法关系等。

例如形容词大多可以和副词组合, 接受 “很”、

“太”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动词可以和名词组合,可以 带“着、了、过”等动态助词等。

2. 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

23 — —

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 例如名词的显著 特点就是可以作主语和宾语, 形容词的显著特点是 可以作谓语、定语等。 而虚词不能作句子成分。 总之,汉语词汇无形态变化,词在组合中到底做 什么成分难以判断, 也就给以语法功能为标准划分 词类带来困难; 另外, 汉语词汇多功能现象普遍存 在, 使得在缺乏形态的情况下要利用语法功能来划 分词类更加艰难。

二、词类划分的研究综述

词类划分的标准是词类研究的重要依据。 一直

以来大家对划分标准分歧较多,争议较为持久。各时

期的学者们也形成了词类观, 在各自的著作中都有

体现。

在第一部有影响的系统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著

作《新著国语文法》中黎锦熙提出“就语词在语言的 组织上所表示的各种观念的性质,分为若干种类,叫

做词类”。 主张根据“意义”划分词类,提倡句本位,强 调要“依句辨品,离句无品”。 将汉语分出了九个词

类,即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叹词。

除此之外, 以意义为标准划分词类的代表作还

有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马先生提出“字无定义 , 故 无定类”。 就是说古汉语中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 这些多义词未入句就无法限定为单义, 因而就无法 确定其词性。 这样来讨论“字无定类”,完全符合古汉 语实际。 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 国语法理论》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 他们虽然各自的主 张不尽相同 , 所分出来的类别也有所差别,如吕先生 分出语气词,王力先生分出数词和语气词,但他们的 基本观点都主张按意义来划分词类。

建国后,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使得建立新

的、科学的汉语语法体系势在必行,但碰到的第一个 难题就是汉语词类问题。 词类问题是个既复杂又重 要的问题,自《文通》以来一直悬而未决,迫切需要进 一步的研究。

建国头两年,国内虽然出了几本语法书(如《语

法修辞讲话》、《语法学习》),但在词类研究上基本沿 用旧说,并无什么实质性的进展。随着各方面条件的 成熟,解决汉语词类问题已成为可能。 于是一九五三 年前后, 一次全国性的规模巨大的词类问题的讨论 就在《中国语文》上展开了。 这次大讨论避免了以前 在这个问题上的偏差,即不单单给词作简单的分类, 而开始涉及到了汉语词类的原则性问题即汉语的词 能否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然而,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 单凭意义分类 , 词

类就成了词汇学的意义类。 并且凭意义分类 , 不同的 人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对一些难于处理的词 , 在同一 个人手上也常因时而异。 所以单凭意义分类并不可 行。

之后很多人主张采用多标准 : 如有人提出意义、

形态、功能“三结合” ; 有人提出在根据语法功能标准 的同时 , 要参考意义标准或形态标准。 大多数人认为 汉语词类划分不能凭狭义形态 , 也不能凭词汇意义 ; 要重视词的语法功能。

1979 年出版的吕叔湘的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提出“在语法分析上,意义不能作为主要的依据,更 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 但是不失为重要的参考项”,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有两个半东西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