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屈原


篇一:《我认识的屈原》

我认识的屈原

——《屈原研究》课后感 本学期,我选修了屈原研究这一课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各种关于屈原的知识,还有关于那个年代的故事,可谓受益匪浅。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第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我认识的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省)。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姓芈(mǐ)。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被封在屈地,屈原的后代就以地名屈为氏,即芈姓屈氏,有别于国君一族芈姓熊氏。该姓出自于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的故乡。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是楚王的本家,也算是王孙贵族。作为当时的“公族”,我知道他和楚国的关系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惜诵》有云:“忽忘身之贱贫”。很有可能的是当时屈氏家族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我也听说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深受楚怀王信任,曾任职过左徒和三闾大夫。他还常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日渐增强。但是,由于他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意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都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后来,屈原极力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王不仅没有采取屈原的意见,使得楚国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还把屈原逐出了郢都,让他开始了流放生涯。屈原被放逐后,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等到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他继续受着迫害,并被放逐到了江南。

到公元前278年的时候,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楚国灭亡。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他对前途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是,在同年五月他怀恨投汨罗江自杀。现在我国把农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并通过划龙舟,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有一次和渔夫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

自找苦吃。屈原却表示他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的高洁之志。在渔父的眼中,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对于屈原的“深思高举”,最后落得个被放逐的结果,则是大可不必的。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文人为了烘托屈原的高大形象而杜撰的,但是,从屈原和渔父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两种处世哲学。一种是“明哲保身”,一种是“宁为玉碎,不畏瓦全”。试想,若是屈原采取了渔夫的意见,他可能就不会落得个投江自尽的结果,但是,如果真是那样,那么屈原还会像如今一般妇孺皆知吗?虽然屈原的名气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各个朝代的统治者、文人墨客的宣传,历史上也不乏他这样的爱国诗人,但是,他的爱国情怀仍然值得我们敬佩。

屈原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的代表诗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和《天问》,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的一笔。因为深受南方巫神神话的影响,他的诗歌也充满了神奇色彩,极富有浪漫主义情调。

尽管有些野史说屈原的死并不是自尽,而是为了救楚襄王,和楚襄王互换了衣服,在敌人的逼迫下才投了江。也有的野史说屈原的流放是因为他和楚王的爱妃郑袖有染,才受到楚王的处置......

然而,不管事实如何,屈原这个爱国主义诗人的形象已经深入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他已经成为了爱国的代名词,代表着一种精神文化。我认识的屈原就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

中文学院1201班谢林玉

篇二:《作文素材我的整理(一)---屈原》

作文素材我的整理(一)---屈原

作文素材----屈原

1.空气开始凝固,风欲呼不能。

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公平的议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你最终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和天地共存。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魂。你赋《离骚》,写下了内心的困苦和悲愤;亦余心之所善兮,谣琢谓余以善淫。

风,还是很寂寞,在云中翻过的是月的清波。

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为伴。这一天你站在汨罗江口,颜色憔悴,面容枯槁。就连渔夫也能看出你心中的那股不平之气。当他问你为何出现在此时,你终于道出了心中的不快: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你宁愿“赴长流而葬于江鱼腹中”,也不愿以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这就是你,今大地为之自豪的脊梁。

你,就在这一年,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你对朝廷的怨恨,既然匆匆地来,为何不匆匆地去?{我与屈原}.

沉沦的光明中烁烁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一颗不屈的心,一首不朽的诗{我与屈原}.

2. 一句离骚,让天下人知道了帝王权贵的丑陋;一句天问,唤醒了天下人沉睡的良知;一曲九歌,传唱了世间一切可传唱之事。

是上天设计好的命运?还是他自己注定得承受这痛苦:空有一身的理想,却不能得到施展;一身正直,却被小人陷害;一颗爱国之心,却最终只能看着国家灭亡„„

他走到汨罗河边,望着那滔滔的江水,“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苍凉的声音刺破了黑夜,弥散在风雨中。万声寂静,星光早已隐藏起来。夜,更加幽寂;风,更加放肆;雨,更加张狂。屈原抱着一块石头,纵然跳到水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声音,在大地上空,久久盘旋。{我与屈原}.

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目光流动在司马迁用至情写下的文字间,我细细品读着你——屈原。

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4. 天地也为你伤感,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想拂去你的清泪,却将你的悲伤吹过时间的激流。物换星移几度秋,你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当年轻的司马迁驻立汨罗江边怅望千秋之时,依旧会为你洒下深情的泪水。

你怨愤的声音在滚滚江流上渐行渐远,却悲而弥壮。也许司马迁正是听到了你撞击他心灵的声音,于是他挥起了如椽之笔,著成信史光照尘寰,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倾听你用忠贞与

高洁演绎的永恒旋律。

品读你,让我读懂了高洁的精神,你让我明白,高洁不是冷淡,不是逃避,真正高洁的精神要敢于承担自己内心中的责任。情系国家,心怀百姓,让你的高洁理应属于不平凡。 正是这不平凡的高洁,让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让你亦如墙角的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留得清气满乾坤。

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却越来越浓,我依旧品读着你,在这沾满泪痕的字里行间,找寻着你遥远的身影„„

5. 你与江最近的接触时,翅膀做了最盈动的飘游;

你与湖最近的相逢时,翅膀做了最诗意的跌落;

你与海最近的邂逅时,翅膀做了最坚定的腾飞。

楚国的烽烟弥漫在汨罗江的四周,丧国的痛楚紧锁在你忧伤的眉头,故土的思念燃烧在你冰冷的心房,你说沉没?那就沉没,让海平面高过视平线,赤子的心,大葬在汨罗江滚滚波浪里,在冰冷的河床上,你铮铮铁骨化为最柔美的翅膀,在冷漠的水里做最盈动的飘游。最柔美的翅膀载着你最深沉的执着,最坚硬的刚直,悠悠飞舞。

你叫屈原,你的翅膀叫刚直。

6. 话题“自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记忆顺着汨罗江,流过春秋,越过战国,当秦攻破郢都的那一刻,你悲愤至极,在叹息中,在号哭中,在悲痛中,你虽背负太多的无奈与辛酸,但却做真正的自我,用生命表达你

对祖国的忠贞与高洁的品行 悲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洁与傲岸,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一江春水一曲悲歌,做真正的自我,满载大江与汪洋,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一页历史一面镜子,做真正的自我,昭示理性与忠贞,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卷一《做真正的自我》)

7. 话题“心灵的选择”:

人生是在一匹素锦上描绘自我,身上的每一个色点都要细细斟酌,手拿调色板的那一刻,你开始选择,暖色还是冷色?

人生是在一个舞台上展示自我,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推敲。举手投足之间,你在选择,欢悦还是悲伤?人生的旅程有太多的十字路口,面对太多的选择,站在街口,我聆听心的呓语。

汩罗江畔,屈平素衣抱石纵身而跃,一代忠臣,他选择死来证明自己对楚国的忠贞不渝。在他面前遗放着南后的威逼利诱,且凭他的才华,在别国闻达亦非难事。“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铮铮铁骨,气吞山河,在荣华富贵和国家民族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汨罗江的每一朵浪花都是见证。

站在街中,一边是权力和地位,一边是祖国和人民,我聆听心的呓语:荣华富贵,皆乃过眼云烟,祖国人民,与自己乃有血脉肤发之连,没有国家的强盛,何来个人的幸福?所以,我选择祖国与人民。(出自2002高考广东满分作文《站在街口,聆听心的呓语》)

8. 话题“脊梁”:

读屈原的名辞《离骚》后,有人写下这样的诗句:

你埋下了一坛老酒/酒坛上的红纸/沉沉地写着黑字/——魂/每当到了汩罗江悲凄的那一天/那酒坛里就溢出芦叶的清香/回荡起亘古不变的激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千年了/喝过这坛酒的人/都醉成了龙的脊梁„„{我与屈原}.{我与屈原}.

是什么使诗人心潮澎湃?是《离骚》的字字泣泪,是屈原的拳拳赤心,是涌动的爱国情,是炽热的报国心。爱国——一种神圣、深厚、热烈的情感,它藏于内心深处,居于所有情感之上。它是一条纽带,一个号令,一个民族挺立的信念,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它的密码,它便如潮水般汹涌而出,气势磅礴。悠悠五千年,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践约对它的承诺;纵横九万里,无数中华儿女用奋斗诠释对它的忠诚。爱国——一种超越时间空间,最纯洁、最敏锐、最强烈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精魂。

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的人。一个人,没有脊梁骨,便不能直立行走;一个人,不属于他的祖国,便不属于人类。

是的,爱国!

谁能忘记,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慷慨凛然,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矢志不移。

(出自2006年高考安徽满分作文《龙的脊梁》)

9.留给明天(2005卷)

一位“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的诗人披发行吟于江畔,我见他形容枯槁,却不为己哀,大声吟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我问他何不自伤身世时,他答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正道直行的忠臣,这是志洁行廉的诗人,这是至死不悔的屈原!他为明天留下了什么?是一颗关怀天下的赤子之心,是一颗挚爱祖国的拳拳之心!

10.人格

“世人皆醉我独醒”。即使世俗工巧,周容为度,一代奇才屈原却依然执著地坚守着文人的尊严。他以沧浪之水濯其缨,濯其足,以“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的精神自勉。他的自尊是草莽中的幽兰,是淤泥中的白莲。纵使幽兰可以凭持无人自香的气度,纵使白莲可以自饮一花一世界的孤独,但苦乐无人与,终无知音赏,毕竟凄凉。难道,这就是自尊的代价么?如果是,屈原也从不畏惧。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这真是一个混浊的世界!为了人格的尊严,屈原绝不同流合污;为了楚国的尊严,屈原“上下而求索”。怎奈“路漫漫其修远”,他等来的,不是楚王的贤明,不是楚国的壮大,而是江山易主的悲歌,是汨罗江滚滚的波涛„„

11.孤独

你如横空而过的一颗流星,闪烁着凄凉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空。曾在一个落寞而寂寥的深夜,想象一颗孤独的灵魂,在汨罗江畔或蔽日深山中,伴随高远的理想,孤独地漫游。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你将凝聚着忧愤的血泪,以及远大的理想,从心灵流出,点点滴滴颤动于笔尖,化为一篇篇瑰美绮丽的文字,流芳千古„„

12.爱国(或“人格”等)

即使流浪,纵遭放逐,那颗忠贞爱国(这个词语可根据话题不同调整,如话题为“人格”,即可换为“卓尔不群”等。照此类推)之心将永不被现世的风雨浇冷。是屈子,使得潇湘的气氛更加氤氲迷蒙;是屈子,使我们在展读他生命的坎坷历程之后,仍有热忱来涤荡人世的积秽„„

13.灵魂、价值永存

为何那一条汨罗沉淀着稻花的香味?为何楚地的父老还唱着熟悉的乡音?为何四面楚歌可以连接起天地?为何那包粽的粽叶还凝着老人的泪珠?

屈原啊屈原,你日日走过的汨罗为什么唱着你的名字?楚地的父老乡亲为什么叨念着你的文章?

屈原啊屈原,你是国仇,你是家恨!昏庸的怀王已客死他乡,楚国的都城已消亡于你的泪水迷蒙。眼望那大好的河山落入秦人的手中,四乡三老的泪水化作汨罗连绵,你纵身一跳,跳入那三尺波涛,跳入那楚地父老亡国的泪水,跳入那浩浩荡荡、波涛滚滚的汨罗水中。

屈原啊屈原,我不知道是你化作了汨罗江,还是汨罗江化作了你。屈原啊屈原,我愿捧起汨罗的清水祭奠你不亡的精魂!

14.审视灵魂

依旧是那秋冬的寒风,依旧是那汨罗的清声,你是否依旧一步一回头地望着你的家乡,望着你的祖国?你是否依旧在汨罗江畔执著地守望,守望着能回到祖国,再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又会有谁能彻悟你凝固在深山之中的沉痛?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恰好是从激越走向安详;如果说,人生的岁月必定是从绚烂走向平淡——那么,你真的走得一路安详吗?你那伟大的思想及远大的理想,都随滔滔汨罗江水一同远逝了吗?或许,我们只能在那空濛浩瀚的星空中读到你的消息,只能从那瑰奇绚丽的诗篇中读到你的思想,读懂你那颗忧郁而滚烫的爱国心,读懂你那种长存于尘世间顶天立地的精神。而这一切,已经足够了„„

篇三:《我品屈原》

我品屈原

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长廊中,涌现出一大批学者、文人。他们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骄傲,在这些伟大的文学家们当中出现的最早而又举世闻名的莫过于战国后期的楚国人屈原了。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中能脱颖而出的哪个不是震铄古今的人物。 在他二十岁那年,他做了侍读,他不但赢得太子的信任,而且抬太子送上了国王的宝座,他们两个相互吸引着,似乎很投缘。屈原不但是学习中的良师,在游玩时更是益友,藉此再加上博学多才,口才出众,仪表堂堂,在朝廷可谓是游刃有余。

屈原大力主张改革,但遭排挤,眼看即将大功告成,却被小人踢出了政治中心。所以说在政权相夺之时,强劲的政敌远没有反复无常的小人可怕。被贬后,屈原是又恨又忧,恨小人得志和自己的抱负不得展现,忧的是郢都,是怀王,是楚国富饶的五千里江山。他大发牢骚,心中愤闷不得己平息之时,他便愤笔挥书写下了长达三百七十多句的《离骚》。他倾诉着心中所有的不满,他已经接近癫狂了,他发誓他定要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但前提他能重获楚王信任、重用。如若不然,他使只有以死明志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满腔热血的爱国情怀。这不正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爱国理念吗?他对美政的执著,不可不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也促成了他走了生命的极端,这种做法也刺激了一大批生

活在苦难、艰辛中的人们,他们也都在大苦大难中而笑傲人生。终于在楚国被攻破之后,他也投入了汩罗江……

很多人都会不解地问他为何要以此结局,他完全可以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或是平平淡淡地生活在异主的统治之下安度晚。俗话说:“不撞南墙,心不死。”可屈原明知撞上了南墙,而且撞痛了,撞得七零八落仍不死心。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是唯美主义者,不容许在生活、政治上有半点瑕疵。他不退缩、不迁回、不妥协,所以他是屈原,他的死,既是不妥协、不退缩的精神的最后出击,也是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精神的灿烂升华,这两者的碰撞,才使屈原的死产生了震铄古今的影响。

屈原你追求唯美的精神,值得三千多年后的我们学习,虽不及你万分之一,但能得到一点,便是我们质的升华。你的政治远见和不谙权术,是古往今来官员们所缺少的,这警醒着我们。你文学的造诣更是我们一辈子所追求的。

篇四:《让我感动的屈原》

让我感动的屈原

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也是古往今来无数义士烈汉们的特征。{我与屈原}.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生前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最后郁郁而终。

面对君王的昏庸,无理的放逐,小人的污蔑,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他虽毫无办法,但复兴楚国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他一直对楚国还抱有一线希望,一直期盼着怀王能够醒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而楚国的形势依然十分危险。他越来越老了,对于楚国,他已丧失了希望。他把自己满腹的忧愁愤恨都写成了诗篇。他知道楚国已要灭亡,但他死也要死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

五月初五这天,他昏昏沉沉的走到了汨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白发,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他在江边踱着,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那些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他解下衣服,奋力向江心一跳。

我不知道他是以何种心情何种脚步来到汨罗江边的,但我知道,站在汨罗江边的屈原,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无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的志,他忠诚为国,热爱百姓的宏图大志,这也是他的心,他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失落之心。

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如今,我沉浸在屈原的伟大人格里,有着畅快淋漓的感觉,我想,如果这是一次心灵的旅行,那么,这一定是次不悔的旅行。 上孔完小五年级:韩碧锟

篇五:《我心中的屈原》

我心中的屈原

端午佳节,人们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紧张激烈的赛龙舟。孩子们拴着花色不同的五彩线在热热闹闹的过节。我从热闹中采撷到了一股悲愤,从那遥远而黑暗的年代,顺着汨罗江水而来……

时光之们似乎向我敞开,当我环顾四周,是庄严肃穆的楚国大殿屈原身着白衣,向楚王进谏:“臣以为联齐抗秦可以抑制秦国,对我楚国极为有利。切不可绝齐亲秦,这是养虎为患啊。”我静静的观看这一幕,期待楚王能够信任屈原,怎知楚王摇了摇头,在张仪递上的诏书上盖下了印章。我听到了屈原沉重的叹息,这一叹,让远方的汨罗江掀起了一阵波浪。当楚国最终在政治外交上都吃了亏,我看到了楚怀王在秦国牢狱中悔恨的眼神,我看到,我心中屈原的远见——“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一阵耀眼的白光,我看到了屈原正起草宪令,字字认真,横平竖直,犹如他那刚正不阿的品质。我还看到上官大夫,那有如恶狼般凶狠的目光,他一下子冲到屈原面前,将宪令夺取,屈原不肯。看得到他那原本的良心已开始被嫉妒这条毒蛇侵蚀。他在怀王面前:“臣听屈原说这起草宪令的工作除了他,谁也做不了,这不是贬低圣上吗?”怀王竟愚蠢地相信了,一怒之下竟疏远了屈原。我听到了上官大夫的奸笑,看到了屈原悲凉的身影,这奸笑让原本澄清的汨罗江水瞬时浑浊不堪。屈原宁死也不与上官大夫同流合污,我看到了我心中屈原的正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在一阵阵水声的伴随下,我睁开双眼,在汨罗江畔的不远处,在一块磐石旁,屈原遥望楚国城门,此时已被秦军攻破,破败不堪的楚旗,仿佛一块破布般被丢到城门之下,被遗忘在墙角。被流放,被冷落了多年的屈原此时心中悲痛难忍,纵然有一身正气仍不能拯救落败的国家,屈原纵身一跳,只剩下依旧汹涌的汨罗江。我看到了我心中屈原的忠贞。“伏清白以死者兮,固前圣之所厚。”

抚摸着手中那带有历史沧桑与沉重感的《离骚》,我依然坐在自己的小屋里,可我分明看见我心中屈原的远见、正直与忠贞。是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我心中的屈原,你将与汨罗江水一样,永垂不朽。你追求的正义,你所做的一切,将鼓励追求光明的人们勇往直前!

篇六:《我论屈原》

屈原,千百年来,人们用包粽子,赛龙船,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记念他。可是,我却实在不觉得他像人们想象得那末完善,可以说,我对他很不满足。人们,正是由于他的才学,他的很多对国家有益的意见而记念他,可我,却不能忘记他的一个致命的缺点。 当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闷闷不乐,才往跳江,使得他郁郁而终。固然说,他是为自己抱憾,为自己的才华无人应对而自尽,但是,我想问一句,他这类行动正确吗?“跳江”,这是一种正确的反抗方法吗?纵使他一心为国,才华横溢,可唯一的缺点便是--他懦怯!或许你会说,既然他那末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大胆地提出了那末多建议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说他无胆量?可是,懦怯,不在于他对国家兴旺的英勇,而在于他对种种打击后的放弃。跳江代表着他对一切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已抛进九霄云外,他面对这个世界,只有回避,那末,他的头脑、才华、虔诚,又有何用?他的这一举动,真是让人失看非常,一个人,假如对待事情只有失看,没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绩伟业?跌倒1次要从第2次爬来,跌倒2次要从第3次爬起来„„跌倒100次要从101次爬起来。屈原固然“跌倒”了很屡次,也“爬起”了很屡次,但他始终没能坚持下来,他没有坚信着自己总有一天不会再“跌倒”,会如山一般屹立,他干脆不再“爬起”了,就是这样,他失败了。仅仅留下了那样一篇《离骚》,尽唱千古,书写着他一生的遗憾。 固然人们一直赞美着他,但是,我赞美他的忠心为国,也鄙夷他的放弃懦怯。

篇七:《我论屈原》

我论屈原

屈原,千百年来,人们用包粽子,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纪念他。可是,我却并不觉得他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完美,可以说,我对他很不满意。人们,正是因为他的才学,他的许多对国家有益的意见而纪念他,可我,却不能忘记他的一个致命的缺点。

当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郁郁寡欢,才去跳江,使得他郁郁而终。虽说,他是为自己抱憾,为自己的才华无人应答而自尽,但是,我想问一句,他这种行为正确吗?“跳江”,这是一种正确的反抗方法吗?纵使他一心为国,才华横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许你会说,既然他那么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大胆地提出了那么多建议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说他无胆量?可是,懦怯,不在于他对于国家兴旺的勇敢,而在于他对于种种打击后的放弃。跳江代表着他对一切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已抛入九霄云外,他面对这

个世界,只有逃避,那么,他的头脑、才华、忠诚,又有何用?他的这一举动,真是让人失望无比,一个人,如果对待事情只有绝望,没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伟业?跌倒1次要从第2次爬来,跌倒2次要从第3次爬起来……跌倒100次要从101次爬起来。屈原虽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终没能坚持下来,他没有坚信着自己总有一天不会再“跌倒”,会如山一般屹立,他干脆不再“爬起”了,就是这样,他失败了。仅仅留下了那样一篇《离骚》,绝唱千古,书写着他一生的遗憾。

虽然人们一直赞扬着他,但是,我赞扬他的忠心为国,也鄙夷他的放弃懦怯。

篇八:《如果我是屈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飘着粽子的清香来了,我仿佛看到一个神圣的美魂归来。一个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须眉,最后却纵身汨罗江,那些诗,那些词,随着江水漂向远方------

不是说时间可以淡忘一切吗?你的灵魂和名字却留下来了。不说是空间可以阻隔一切吗?阻隔你的空间在哪?不是说男人就要有担当吗?而你却担着内心不愿被污染的纯净把担当二字写在了历史的墙上。

过着因你来的节日,吃着因你而做的粽子,写着因你而想念的文字,我在想,如果我是屈原,我会怎样?

如果我是屈原,我不会选择跳江。即使冷死,冻死,病死,也不会选择自杀。不就是流放吗?流放就流放,权贵可以圈定我的自由,但他圈不住我的思想。还有那么多民众活着,如果我是先驱,死也要死在战场。我死了,那么想整我的人不正是开心得意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屈源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无比的身体,沾染上污秽不堪的外物?我宁愿跳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灰尘呢?

你看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这一小则诗的对白,我好心痛屈原的倔强,其实渔夫并不是傻子,他才是一个智者。清水清心灵,浊水洗泥脚。人在世上,总要走路,路总是一踏便脏,但这一切对于你的内心,一个拒绝肮脏的灵魂是不会被污染的。活着,只有变通的活着,才有机会看到黎明的阳光升起。死了,死了一了百了,历史的长河照样朝前流去,你能带走什么呢?你只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长短,没有改变朝代的巨迁。

虽然说诗人的死是一种勇敢,爱国的死是一种忠诚,但这么多年的人民纪念他的同时,真没有一点点遗憾吗?纪念是希望他能活着的最基本的愿望啊。

如果我是屈原,我会学邓小平一样,把一本《资治通鉴》读得稀烂。到用得上时,我就用上,用不上我的才华时,我就自娱自乐,至少做一个精神的贵族。当然那时他不认识邓小平,但有邓小平一样的伟人思想的人存在啊。用伟人的思想活着,不是伟人,也不会那么绝望。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论遇到什么磨烂,我喜欢让生命自然的来,然后自然地离开。即使人为地折断生命如烟花一样美丽,我也不这样跳江。

也许屈原有屈原的想法,我不无权也无资格去评判他的伟大的思想,而我,只是想,我有屈原的才华的话,我会怎样让这种才华去像火炬一样照亮更多别人的黑路,去把我的生命在实际中延长。

端午节来了,我的心好想与屈原有一次对话。那些讴歌,那些粽香,无需那么冠冕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