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训练鸽子


篇一:《教你如何饲养信鸽和信鸽的训练技巧》

教你如何饲养信鸽和信鸽的训练技巧

1、鸽舍的要求。

信鸽白天活动十分活跃,晚上则在舍内安静休息。鸽舍必须为信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强化其恋巢性。

(1)鸽舍环境必须安静。鸽子喜静怕闹,惧怕惊扰。如经常受到外界骚扰,尤其是在夜间,会引起鸽群的惊恐和混乱,受扰后的信鸽不愿回巢,宁愿夜栖屋檐之下。

(2)鸽舍应通风向阳、冬暖夏凉。信鸽最适宜温度为13℃~18℃,相对湿度60%。鸽舍应尽量减少外界自然气温变化对信鸽的影响,夏季要凉爽防暑,冬季要保温防寒,鸽舍还要经常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的环境。

2、提供足够、合理的营养。食物是信鸽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要保持信鸽健壮的体质和良好的竞翔性能,就要根据信鸽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饲喂能量、蛋白质等养分齐全的饲料。如为了保证童鸽身体、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过肥和早熟,日粮中应增加绿豆或鱼粉,提高蛋白质的含量;训练期的信鸽能量消耗大,应增加玉米、小麦等高能量饲料的补充;正在育雏期的亲鸽,则应配给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均较丰富的日粮,尤其是蛋白质必须保证每只每天摄入18克左右。另外,应保持信鸽饮水的清洁和保证保健砂的供给。

3、定时、定点、定量饲喂,强化信鸽迅速归巢性能。饲养者每天定时、定量(可分早、中、晚三次,也可分两次)饲喂信鸽,并固定食槽位置,使信鸽养成按时归巢、定点采食的习惯。为了使信鸽放飞后即能归巢,可采取空腹放飞,归巢后及时给予饮水和美食,以资“奖励”,或者放飞前少给食,回巢后多给食等办法,引诱信鸽归巢,避免因其不饥而不急于归巢,在外逗留延误归巢时间。形成条件反射后,每次放飞或参赛归来,信鸽都会立即入舍。

4、训练要持之以恒,严禁不规则的放飞调教。信鸽放飞训练时,每天早晚两次,必须坚持1~2小时,风雨不改,以增强耐力;冬夏两季不可缩短运动时间,以训练信鸽的抗寒和防雨能力,适应各种恶劣气候的飞行,培育出“全天候”优良信鸽,使信鸽能从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以外飞回。

5、人鸽“亲和”,培养信鸽的服从性。训练者必须先与信鸽进行“亲和”,人鸽方能在训练时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亲和”从幼鸽开始,训练者要亲自教会鸽

子饮水和采食,并使鸽子对训练的信号形成条件反射;在喂食时,对信鸽要给予亲切的呼唤和抚摸,让鸽主动近人。久而久之,鸽子养成对主人亲近,无恐惧心理。“亲和”成功后,信鸽才能对人服从,接受飞翔训练调教。

6、及时配对,防止飞失。信鸽性成熟后,性情活跃,雌雄互相追逐,这时要及时给予选择配偶(对中途丧失配偶的信鸽也应予以重配)。否则,在发情期没有配偶的信鸽,容易发生飞失。一般配对2~3天即可成功。

7、用清水让信鸽洗浴。信鸽每天都要放飞,洗浴既能保持羽毛的清洁,又能防止体外寄生虫的寄生。洗浴时间应选在晴天中午进行,夏季每周5~7次,冬季1~2次。洗浴水中可加入少量碘酒或0·1%高锰酸钾。

8、经常检查鸽群的健康。早晨放鸽时观察鸽子出笼速度、数目和飞翔情况;检查鸽舍内羽毛、粪便有无异常;检查鸽舍内羽毛、粪便有无异常;晚上信鸽入舍时要清点数目,观察食欲与行为,及时发现有病态征兆的信鸽,采取相应措施。另外,信鸽还应根据情况接种相应疫苗。 总之,信鸽的饲养管理,实际上是利用其特性,从吃、住、配偶和疾病4个方面去驯服、控制信鸽的归巢性、服从性和回归准确性。这是信鸽正常繁殖、健康生长的保障,也是调教、训练出优秀信鸽的基础工作。

篇二:《如何正确的训练信鸽》

培养信鸽和鸽的亲近感情的训练。一般多以食物作诱饵。在喂食时发出信号,吹口哨或摇动食瓶,形成条件反射引起鸽子的食欲。最初可将食物撒远撒开些,以后逐步移近,使鸽子习惯到鸽身边争食。经过一段时间后,鸽把食物放在手掌中,让鸽子能到鸽手中取食,这时可以边喂食、边发出亲切的招唤声,同时用手轻轻地抚摸它,养成鸽子对鸽亲近、听话等习性。这样,即使在不喂食的时候听到招唤,也能招之即来。 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放翔、竞赛与使用。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训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信鸽的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特点和“条件反射”原理。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锻炼、提高鸽子的素质,发挥其固有的生物学特征与特长,从而具备完成各种通信和竞翔任务的基本要素及条件。训练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本训练、放翔训练、竞翔训练、适应训练和运用训练。训练原则上应从幼鸽抓起,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白天到夜间、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训练,总之由易到难进行。下面就训练的基本内容分类详述:

(一)基本训练目的在于培养信鸽对饲养者的服从性和强烈的归巢性。内容包括:喝水、亲和、熟悉巢房、熟悉信号等训练。幼鸽刚出壳,一两天不吃食并无大害,但不能缺水。起初它们并不知饮水器内有清水可饮,因此,一定要教会它们从哪里喝水。方法是以一手轻轻持鸽,使其喙部接触饮水器水面,它渴了,自然会大口饮水。如此一只一只轮流教,至所有幼鸽均喝了水为止,如此重复训练几次,很快它们就懂得站在饮水器旁边把头伸进去喝水。

(二)亲和训练幼鸽离开母鸽怕人,不敢和饲主接近,也不敢大胆啄食,因此,幼鸽在训练开始之前,必须与饲养者进行亲和。这样,才能解除信鸽对主人的恐惧心理,避免出现“飞离”现象,养成其对饲主的服

从特性,从而驯服地接受训练。亲和训练的方法就是以食物作诱饵让鸽主动跟随并接近饲主,饲主也利用鸽的求食欲接近幼鸽。幼鸽每日可饲喂2 ~3次,只有最后一次喂食使其吃饱,以保证健康。前面几次饲喂绝对不能让鸽吃饱,吃饱了就不听呼唤了,也就无法训练。控制食物是控制幼鸽的有力武器。起初,幼鸽总是怕生人,饲主进人鸽舍喂食,伴以呼唤或口哨后,将食物撒开让鸽都能吃到,但不能太多,然后,逐渐将食物撒到主人身边,这时如有主动接近主人的鸽,予以奖励,鼓励其他鸽主动争相接近主人。喂食的同时,应亲切呼唤并用手亲切抚摸,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便可以食为诱饵引鸽飞到饲主手上吃食,久而久之,幼鸽还可飞到饲主的头上,站在肩上,这时饲主可任意捉某只幼鸽而不使它们受惊。饲主成了幼鸽完全可以信赖的伙伴,它们的恋巢性也就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从而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快速入棚训练,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喂食、喂水必须在棚内进行。时间要有规律。给食时给鸽一个喂食信号。如超声波音笛、吹口哨、敲食盆、放音乐等。使鸽听到了信号急于去抢食,抢得慢了就会挨饿。给食量要尽可 能准确。不宜喂得太饱。顶层平台鸽舍,有的鸽友爱在平台上撒食喂鸽,这个习惯不好,易形成赛鸽飞归后在平台上寻食而不进棚。

二、鸽子平时要关养,不要全天开棚让鸽子随时出入鸽棚。即使是不放飞的季节也要关棚饲养。只有早、晚一次家飞训练时,才让鸽子出舍飞翔。

三、家飞训练完成后,使鸽子不在外逗留而直接入棚的训练和举措。

1、家飞要空腹进行。

2、家飞归来后及时给食、给水、给保健砂。

3、棚中鸽子密度不宜太大。要有多余的栖架或巢箱,让每羽鸽子在棚中都有固定的休息位置。幼鸽在棚中找不到位置而受老鸽欺负。往往飞出棚后在外逗留或过夜,久而久之会养成迟迟不入棚的坏习惯。一旦成了习惯,扭转起来就很费劲。

4、强制性家飞的鸽友,一定要把握好“度”。千万不可野蛮、过度的强制,会造成部分鸽子疲惫过度。到处乱落,长时间在棚外逗留,这些鸽易养成散漫、松垮的坏习惯,竞翔归来后往往也迟迟不入棚。 5、鸽主与鸽子在平时搞好亲和关系,不可用粗暴手段惩罚鸽子。当鸽子飞归后迅速发出给食信号,让鸽子尽快入棚饮水、进食。

6、选手鸽出赛前尽量要配上对,不要雌雄一块装笼去出赛。要注意放雌不放雄,放雄留雌在巢。这样,能发挥鸽子留恋配偶的作用,促使其回归后快速进棚。

7、信鸽参赛归来后,可在入口内放些鸽子平时最爱吃的食物,如花生米、麻子等,诱其迅速入棚。

8、对个别飞速快而经常出现飞回后不进棚的散漫鸽。在出赛前可采取应急措施。如:孵蛋法、争巢法等,促使其归来后尽快入棚。 关键在于平时多练基本功,不能临阵磨枪。这些看起来容易,坚持下去就很难。平时让鸽子养成松松垮垮的散漫习惯,遇到情况再埋怨鸽子不争气已经晚矣!要想弄好鸽子,除了种系好、饲养好外,还得有三心:耐心、信心、恒心!

羽人网看到的好文章,分享给大家。

篇三:《鸽子训练和选择》

训练和选择

1.挑选符合运动员条件的赛鸽 从幼鸽中挑选出身体健康'骨架硬

朗.肌肉丰柔.羽毛紧薄的选手鸽.因为 没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是经受不了曰后 的基础训练和强度训练的。

2.训练是获胜的正途

如果有两个人同时都拥有詹森的 019名鸽的儿子和孙子或者更多,看他俩 谁能夺得冠军.这就要看鸽子的运动能 力了。

前者把019的儿子当成宝.留在鸽棚 里不飞.也舍不得送去参赛.用它育出了 一批幼鸽并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一羽留下 做种.如此循环往复.即使最后育出了一 大批詹森系的后代.但没有经过训练和 竞翔.它的运动能力肯定是退化了。

后者也拥有019的儿子及其育出的 一批后代.通过训练和竞翔.从中挑选出 最好的个体做种.育出的大量后代投入 训练和竞翔.再从中挑选最好的个体育 种.周而复始.他的_棚鸽子的运动能力 大大超过了前者.胜利就向他招手了。

周渊曾做过一次试验.把同窝育出 的2羽兄弟鸽.一羽关养着._羽参加训 练和比赛.一年后把这2羽鸽子杀了 .发 现这2羽鸽子的心脏有大小之分.心肌大 小也不同。关养的鸽子心脏不发达.家 飞的鸽子各种器官发达.骨架和肌肉发 育都恰到好处.由此可以看出鸽子后天 训练的重要性。{怎样训练鸽子}.

3.训练要恰到好处{怎样训练鸽子}.

(1)基础训练:每天的家飞训练属于 基础训练。鸽子的体能是通过平时的家 飞训练得到提高的。一天2次的家飞训 练.一定要坚持不懈.这对提高鸽子的体 能大有益处。

(2)强度训练:赛前的私训及热身 赛.都是强度训练。没有基础训练就谈 不上强度训练.只有通过强度训练才能 提高赛鸽的比赛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训练不能过度.要循 序渐进.逐次提高.如训练过度.鸽子容 易出现疲劳.造成体能的透支.不利于下 一站的训练。有些幼鸽还未发育成熟. 不宜参加超强度的训练。训练强度不到 位也不行.不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这 要靠自己对鸽子的精神状态多加观察对 照.不断进行调整。

五、合理补充营养{怎样训练鸽子}.

1 .营养朴充要恰到好处

赛鸽的体重影响到比赛的成绩。鸽 子通过训练.消耗了体能.如果消耗体能 是8分.你却给鸽子补充了 10分.日积月 累就造成营养过剩.体重增加.就飞不快 了。反之.若鸽子通过大运动量训练消 耗了 8分体能.你却给它补充了 6分营 养.这样长年累月就会出现营养不良.体 能降低.也飞不快。中国养鸽网{怎样训练鸽子}.

2.手法要科学

如何做好营养匹配.还是一个手法 问题.没有统一的公式.但必须要科学到位。比如你给鸽子喂的是精饲料.是增 加营养.喂些粗饲料.有利于肠道的健康。如何把精饲料和粗饲料按训练的强 度搭配喂养.必须仔细观察鸽子根据其体重的増加或减轻.酌量增减营养的补 偿。

篇四:《如何使鸽子在指挥下飞行》

如何使鸽子在指挥下飞行

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放翔、竞赛与使用。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 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训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信鸽的生物学特征、生理特点和“条件 反射”原理。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锻炼、提高鸽子的素质,发挥其固有的生物学特征与特长,从而使其具备完成各种通信和竞翔任务的基本要素及条件。

训练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本训练、放翔训练、 竞翔训练、适应训练和运用训练。训练原则上应从幼鸽抓起,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白天到夜间、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训练,总之,由易到难进行。

基本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信鸽对饲养者的服从性和强烈的归巢性,其内容包括:喝水、亲和、熟悉巢 房、熟悉信号等。幼鸽刚出壳时一两天不吃食并无大害,但不能缺水。起初它们并不知道饮水器内有清水可饮,因此,一定要教会它们从哪里喝水。方法是:以一手轻轻持鸽,使其喙部接触饮水器水面,它渴了,自然会大口饮水,如此一只一只轮流教,至所有幼鸽均喝了水为止,如此重复训练几次,很快它们就懂得站在饮水器旁边把头伸进去喝水。

亲和训练:幼鸽离开母鸽会怕人,不敢和饲主接近,也不敢大胆啄食。因此,幼鸽在训练开始之前必须 与饲养者进行亲和。这样才能解除信鸽对饲主的恐惧心理,避免出现“飞离”现象,才能养成其对饲主的服从 性,从而驯服地接受训练。亲和训练的方法是:以食物 作诱饵让鸽子主动跟随并接近饲主,饲主也利用鸽的求食欲接近幼鸽。幼鸽每日可饲喂2 ~3次,只有最后一 次喂食使其吃饱,以保证健康。前面几次饲喂绝对不能让鸽子吃饱,吃饱了就不听呼唤了,也就无法训练。中国养鸽网

控制食物是控制幼鸽的有力武器。起初,幼鸽总是怕陌生人,饲主进人鸽舍喂食,伴以呼唤或口哨后,将食物撒开让鸽都能食到,但不能太多,然后,逐渐将食 物撒到主人身边,这时如有主动接近主人的鸽子,要予 以奖励,鼓励其他鸽子主动接近主人。喂食的同时,应 亲切地呼唤并用手亲切抚摸,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便可以食为诱饵引鸽子飞到饲主手上吃食,久而久之,幼鸽还可飞到饲主头上或站在肩上,这时饲主可任意捉某只幼鸽而不使其受惊。当饲主成为幼鸽完全可以信赖的伙伴后,它们的恋巢性也就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从而达 到了训练的目的。

熟悉巢房训练:主要包括舍内、舍外环境和出入舍门训练。训练采用舍内、出人舍门和舍外环境的次序。

舍内:让鸽子在舍内群居、互相熟悉、记忆舍内环 境,熟悉巢房、饮水器、食槽、盐土箱、散步台及各自巢穴的位置。当鸽子在舍内安详、不惊慌并自由自在地飞上飞下表现出愉快的表情时,说明已熟悉巢房。此过程一般需要3 ~5天。

出入舍门:即让鸽子懂得从进口入舍,从出口出舍。舍内熟悉训练结束后,即进行出入舍门训练。如有条件,可在鸽舍外从降落台至鸽舍顶罩训练网;如不具备此条件,可用橡皮膏贴住鸽子的十根主翼,目的都是 不让鸽子飞跑。饲主用小粒饲料作诱饵,在舍外吹哨发 信号,引诱鸽子从出口门到舍外。这时将出口门关闭, 开放人口门,再到舍内吹哨发信号,同时

撒一些饲料在入口门内外,它们啄食时不知不觉地穿过活动栅进入舍内,这样就可引诱鸽子进出舍门。反复多次,就能形成习惯。

熟悉舍外环境:此过程约需5 ~6天。训练的前一天应让鸽子少食或不食。训练时,主人在舍外降落台前发信号引诱鸽子出舍,同时撒小粒饲料适量,让鸽子安静地啄食,此时不能突发声响、不能惊吓、不能捕捉、 不能有过多人围观,且不能让猫、狗等动物进人训练 地。鸽子都到舍外后,关闭出口门,打开入口门,让鸽子边食边熟悉舍外环境、地形、地物。每15分钟左右 发一次信号,让鸽子人舍,喂少许饲料,接着再发信号 唤鸽子出舍熟悉环境。经过反复训练即可。

熟悉信号训练:此项训练的目的就是使鸽子能领会主人的意图,懂得不同信号的含义,从而形成“条件反射”,按照主人的各种信号准确行事。

信号可根据饲主的需要自行规定,但是,信号一经确定,不可随意改动、滥用,以免混淆使信号失去作用。熟悉信号训练可与亲和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常用信号一般分为声响(哨子或口哨)、颜色旗语 两大类。声响用于呼唤吃食、出舍、归巢、散步、洗澡和发出警告等。颜色旗语用于飞翔运动、飞行训练指挥等。例如吃食训练,喂食前把鸽舍地面打扫干净,吹口哨的同时再在幼鸽身旁撒少量食物,让它们慢慢啄食。 这样先吹口哨再喂食,久而久之,哨声成了有食物可食的信号,从而可形成条件反射。此后幼鸽只要听到哨声,就知道能得到食物,从而群集。

篇五:《鸽子训练、参赛》

鸽子训练、参赛

1 .远程鸽的训练与参赛 远程鸽训练与中短程鸽训练不同. 每天家飞2次.每次1小时以上。从 100~500千米要多次训放.要循序渐进. 让鸽子体能得到锻炼。远程鸽也有早熟 与晚熟品种之分。早熟鸽1岁就可以参 赛1 000千米比赛.晚熟鸽1岁半到2岁才能参加远程比赛。

2.超远程鸽的训练与参赛 超远程属耐力比赛.每天家飞2次. 每次1小时以上。有条件的可开敞棚.让 鸽子体能得到锻炼。第_年可训放到 1000千米中国养鸽网。第二年复放可跳站训放.关 键是鸽子要复放得起.归巢稳定.训练到 1000千米让赛鸽休息。第三年复放时,要保持赛鸽体能.也可训放.500千米和1000千米少不了 .养好身体直接参赛

2 000千米比赛。

3 000千米级别超远程比赛.难度太 大.赛程上不确定因素多.加上沿途天敌 和人为捕捉.赛鸽要觅食'找水和过夜. 这个赛程上鸽子归巢偶然性大.但偶然 中也有必然。要求鸽子身体素质要好. 有超远程血统.有吃苦耐劳的韧性和不 死必归的顽强毅力:有打野食的本事:眼 砂一定要挂油.阿尔砂要带锯齿.面砂透 气性要好:参赛时鸽龄在2岁半至3岁: 参加过多次1 000千米比赛.归巢稳定. 具备这些条件的鸽子参加3 000千米获胜的概率可能要大些。

3.饲养和营养

参赛远程和超远程比赛的饲料要多 样化.营养要均衡.根据赛季搭配豌豆. 谷类及油料作物。远程和超远程赛鸽. 持鸽上手要轻盈.有上浮感.体重不能超 重.后身有肉.羽质要有脂粉。

4.远程和超远程种鸽保种

远程鸽保种,_般采用赛绩配.或用 赛绩鸽与上代回血.用经过提纯复壮的 鸽系进行杂交。

超远程鸽保种.一般采用赛绩配.也 可采用远缘交配与隔代回血进行"浓 缩"。注重眼志配和杂交。

5.远程和超远程部分赛绩{怎样训练鸽子}.

因工作忙.陈向明先生1990~1994 年停赛。从1994年重新参赛至今.主要 赛绩:2002年上海市第12届运动会1 000 千米比赛.陈向明参赛的"00-240656-雨 点雄鸽获上海市第7名.虹口区亚军。

2000年春参赛清水堡2 140千米大 赛.陈向明的"11044T雨点黄眼雌鸽获 上海市第6名'虹口区冠军。

2002年上海鸽协举办新疆鄯善3 035 千米挑战信鸽飞翔极限比赛.共有4 525 羽"勇士 "出征。1991年上海曾首放哈密 (2 720千米 >.时隔11年后的鄯善大赛. 引起了世界鸽坛的高度关注。是役.陈 向明挑选了 16羽选手鸽参赛.他的 "99-176621"雨点黄眼雄鸽飞了 28天归 巢.窖获上海市第11名.虹口区冠军。{怎样训练鸽子}.

鄯善大赛在有效报到期内报进36 羽.后又飞回4羽"脱班鸟".一共归巢40 羽.归巢率不到1%.

这将载入上海超远 程大赛史册!

这次上海赛鸽史上鄯善3 035千米 放飞成功.凸显了上海超远程赛在全国 处于领先地位.也证实了陈向明超远程 赛鸽的实力。

6.超远程种鸽不能去 陈向明的鄯善第11名雄鸽.曾有人 愿出5万元收购.他不卖。也有人劝他现 在时兴打中短程比赛.干脆把一棚超远 程种鸽都处理算了.陈向明也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