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关于要做一个踏实仔细有耐心的人的文章关于要做一个踏实仔细有耐心的人的文章

关于要做一个踏实仔细有耐心的人的文章


篇一:《材料四》

和新教师谈论文写作

各位领导、新教师,大家好:

一、结合我的教科研经历谈论文的写作目的

我一直把“做思考型教师”作为我的奋斗目标。我平时积极撰写教学随笔,向教育教学报刊投稿。近三年在《数学通报》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 2 篇论文,在《初中数学教与学》等省一级刊物发表32篇论文,在《江苏教育报》等省级报纸发表文章累计114篇,同时主编和参编8部教学参考书和校本教材。

我的第一篇论文发表是在2005年,刊登在泰州日报教育导刊上,属于市级论文,准确说是当时为了评职称而写的。从2005至2008年,几乎没写一篇好的文章,没有一篇论文发表,算是属于写作的休眠期,想写点东西,但心理又比较浮躁,白天忙于教学,教民营班又忙于上晚自习,有时还要忙于朋友之间的交际应酬,总静不下心来写文章。这里我要说的就是为什么要写论文?有什么作用?如今衡量一位教师的整体水平,不但要看他的职业道德、教学水平、专业技能水平,还要看其教育理论的研究水平,而论文正是体现理论水平的标志之一。因此,学习论文、写好论文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改进自己的教学质量,更广泛地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这就是我谈的撰写论文的目的。

二、结合我的教科研经历谈论文的写作过程

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是从一个讨论话题开始的。那是2008年的一个冬天,我从四中分校来到校本部教初三的那一年,当时四中分校收的

是民办学生。我在江苏教育报上无意中看到一篇讨论的话题:十年前,国家提出深化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名校办民校之路,“名校办民校”可以为政府减轻财政负担。利用名校的管理模式,利用名牌的效应,名校举办的民办学校在短期内较容易成为一流好学校,市直属学校可以办市实验学校,市外国语学校。十年后,我们醒悟:“名校办民校”其是一把双刃剑。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应以政府办学为主,因为名校办的民校,导致学校规模无度扩大,冲击了普通公办学校和真正的民办学校,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家长的择校心态,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使得义务教育大打折扣。面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个问题激发了我的思维空间,有东西可谈呀,公办民校当时全省开花,各个市都是普遍现象,此时回顾公办学校改制之路,这些民校是依赖于公办名校的资源而生存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不利于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还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我对义务教育阶段 “名校办民校”问题谈了五点看法。 第一、对民办学校造成不公平竞争;第二、导致国家资源严重流失;第三、影响整体教育布局;第四、增加老百姓负担;第五、名校应当珍惜荣誉。

写了篇文章,我拿给我的同事看,他们认为这篇文章必须修改,不能投稿,当时地方政府还是积极支持这种办学模式的,你的文章内容太锋芒毕露了,但是我有我的思想,既然是大家讨论,各抒己见,作为社会评论性文章投出去并无大碍吧,毕竟这是一篇真实的话语,后来实践证明,第二年暑假全省取消“公有民办”。后来这篇文章登在了

《江苏教育报》第1515期上,我很高兴、也很激动,但更多的是思考,写真实的感受,才具有时效性,才会有编辑选中。时隔半年,一篇题为《改变签字方式,让家庭作业活起来》刊登在《江苏教育报》第1601期上。时隔一年,题为《建立试验区教育改革指导委员会》又刊登在《江苏教育报》第1744期上。说句实话,牛,熟悉这种报刊风格,就一直向它投稿。

三、结合我的教科研经历谈论文的取材途径

论文的取材途径有多种,最关键的是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值得一提的是2010 年一次校内公开课中,我听了一位同事袁吉柱老师的数学课,这位老师讲的是中考一堂专题课《矩形的折叠》,应该说是一堂原创复习课,袁老师用学生较为熟悉的矩形纸片,在课堂上始终通过折叠问题的设置,不断加大问题的难度,有梯度地慢慢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由此我产生了联想,想写点东西。也许有点教师听完课后,简单看看教学案就结束了,而我则是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教学案的设计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评课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交流,这堂课的精彩地方,值得反思、探讨、研究的地方,教师如何恰倒好处地激发、利用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解决的来龙去脉与前因后果,反复提问:“你们发现什么?你能求出什么?”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参与研究,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通过这样的回忆、设问、反问、酝酿,所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所收获。当时正好碰上省教研室举办的教学课例评析活动,

最终这篇长达七千字的文章《“矩形的折叠”复习课教学课例与评析》被省教研室评为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并以说课的形式向全省教师代表展示,同时得到了苏科版教材主编杨裕前的亲自点评。这就是我说的撰写论文的取材途径可以从自己或别人的研究成果为起点,跟踪追击,展开研究,以教育发展的方向寻找研究写作的课题。

四、结合我的教科研经历谈论文的写作态度

说句老师话,三年内发表一百多篇省级论文,没有一个认真、踏实、务实的写作态度是不行的,光有激情、没有坐功;光有思想,没有行动;光有决心,没有耐心和恒心,是写不出有思想、有新意、有功底的文章。2010年我看到一篇文章关于“正方体涂色”涂色问题的研究,很感兴趣,正好我校有位刘老师也上了这堂公开课,我写了篇文章《“正方体涂色”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当时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案例贰等奖。一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泰州市教育局举办党员教师录像课评比活动,这位老师真好开设的还是“正方体涂色”涂色问题这节课,当时是我帮这位老师送光盘去教研室的,参加录像课评比获了泰州市一等奖,回到学校我反复学习思考这堂课的视频,研究上课中的精彩片段,真不愧是一等奖课例,我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这位老师上课的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过程写成一篇教学案例分析呢?有了这个念头,我果断拿起笔,花了近一个晚上,先把教学视频中教师、学生的每一句话、说的每一个字都写下来,包括师生讲话的先后顺序、互动的语调、小组讨论的场景、教师的激情、学生的活跃的气氛都做了记号。然后,抓住本节课的亮点进行阐述、评价、分析,

加入个人的思想元素,才构成了一篇教学案例的雏形。再隔了近一周的反复修改、酝酿,才得以成形。最后以《小组合作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的运用》为题发表在浙江大学主办的《中学教研》第九期上。

五、结合我的教科研经历谈论文的推敲修改

目前,数学教育方面的国家级核心期刊有两家,一是天津师大的《数学教育学报》、二是北京师大的《数学通报》。当前评选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就是发表本学科核心期刊三篇以上。尤其值得骄傲的是2010年题为《饮马问题的拓展与妙用》刊登在国家级刊物、初中数学核心刊物《数学通报》第1期上。这篇文章是我2009年教初三时写的,投稿几次,一直投稿都没有消息,但我并没有放弃,因为这篇文章没有参照任何刊物,完全是原创,是结合贯穿初一、初二、初三的某一个知识点,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很想发表,也有信心发表,多次请学科组的同事提宝贵意见,反复修改,然后把稿子放了一段时间,再修改,头脑冷一冷之后,再用第三者的眼光去评价,因为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较客观地进行阅读,这样就能更容易发现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一年后,我才收到用稿通知书的。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我们在写作时,要能钻进去;在修改时,要能跳出来,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六、结合我的教科研经历谈论文写作的成功感

有思想,才能产生灵感。有思想,才会有文章的素材。2009年,我得知论文评比,特别是教育学会的评比远远不及刊物上的发表,我就逐渐地把写作的重心转移到刊物发表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一

篇二:《做人要老实,做事要踏实》

做人要老实,做事要踏实

有这样两个故事:相传清朝有一个名气很大的学者叫董邦达,没出名之前,生活极其贫困。有一天,他给一个理发店写了一副对联:“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不料,这副对联被一位亲王看到了,大加赞赏,于是请他入府做官,从此他得以飞黄腾达,并以书画闻名于世。又相传还有一个理发店,为了装饰门面,招徕顾客,也请一个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下联是“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没有料到,此联一出,顾客皆裹足不前,理发店的生意再也无人问津了,不得不关门大吉。 为什么后一家理发店的对联一出,顾客就不来了呢?因为它的对联与董邦达那副既具真实性,又富艺术性的对联相比,不但自吹自擂,言过其实,而且气势汹汹,杀气腾腾!试问,谁敢上这样的理发店去理发呢?店主原意是为了突出自己的手艺,不料却因为吹嘘过了头把事业搞垮了。

这就让我想到了一个道理:做人,要做老实人,做事,更要办老实事。说真话,走正路,办实事,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信条。 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些美德,是追求真理的起码条件,更是我们待人处世的前提。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仅是做人的标准,而且是我们事业胜利的保证。大家想想看:谎报军情,要打败仗;谎报农情,会造成减产减收;谎报商情,要在竞争中被淘汰;谎报国民经济形势,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 弄虚作假,行骗于人,虽然短期也许能捞到一点“好处”,但

纸里包不住火,乌云终将被太阳赶走。谁欺骗了社会,谁就要失去社会的信赖;谁欺骗了生活,谁就会受到生活的报复。从古至今,弄虚作假的人,到头来哪个不是自食其果? 鲁迅曾把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称为“中国的脊梁”,而对那些“志极高而心不专”的好高骛远者,总是投以轻蔑的目光。在他看来,光说不干的不是好汉。朱伯儒曾说过这样三句话:“说得好,做得好,打满分;”“说得好,做得一般,打三分;”“说得漂亮,不去做,打零分。”

我们做为跨世纪的青年人,要牢固树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态度,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说真话,走正道,办实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锐意进取,务实奉献,努力拿满分!

丁春梅

篇三:《做一个踏实敬业的国土人》

做一个踏实敬业的国土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踏实敬业的国土人》。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见一个古老而又绝对经典的问题,人究竟为什么活着?有人说:“人活着就是为自己,所谓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有人讲:“人生在世,以服务人民,以造福社会,以创造价值为快乐。”心系百姓的“为民好书记” 严大平同志就是属于后者。他在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而又敬业地工作着,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获得了群众的衷心爱戴。结合我局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学习讨论,我深深地被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一位普通的乡村党支部书记却树立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作为从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和从事国土信访兼职的我,直接面对违法用地单位(个人)和诉求群众,我深知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日常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全局形象。为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我们化压力为动力,以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办事依据,尽最大能力解决诉求群众的难题。记得有一次,一宗土地转让因为与城市规划用途不符合无法办理出让手续,办事群众一时无法接受,情绪就有些激动了,可我们仍然忍受着委屈耐心地解释,经劝说疏导,

他才放心地离去。是啊,为了安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们受点委屈算得了什么?

在执法监察局,在局信访接待室,每当碰到问题时我们总是及时查找原因,并耐心向群众解释。有时解释得口干舌燥,诉求群众却不得要领;有时已经非常仔细地提供政策依据,对方却强词夺理;有时认真核对,人家却嫌罗嗦,但我们却没有丝毫怨言,也不能有丝毫怨言。所谓“理解万岁,将心比心”,只要能体谅群众的心情,多学习严大平同志替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安陆市民也一定能理解我们,那是因为“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常听新闻媒体把国土工作人员称作“土地卫士”,如果对待工作不能公私分明我们就对不起这样的称号。随着土地在日常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土地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日益显现,国土部门成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努力争取”的对象,党风廉政建设越来越显得重要。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无情未必真豪杰,可慷国家之慨讲私情,共和国的大厦就要出险情,个人与家庭就会有悲情!我们唱歌,我们吟诗,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难道我们只会吸取母亲无私奉献的恩泽,却不知多为母亲分摊一些忧愁吗?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没有国家的富足哪有小家的安康,安陆国土工作如果没有优秀的业绩哪有我们幸福的生活?

当漫步于日新月异、景色怡人的府河畔,当踏青钱冲,畅游古银杏群时,当伫立在白兆山上,俯瞰城市景色的时候,您不觉的我们的安陆很美、很迷人吗?众所周知,安陆市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各种基础设施纷纷上马:……这些城市建设的实施无不需要更多象严大平同志那样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求的政府工作人员。

是一滴水,就要反映出整个太阳的光辉;是一棵小草,就要带来整个春天的美丽。正是有了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和全身心的付出,执法监察局的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市局信访工作连续5年被安陆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在2011年度局机关股室、二级单位工作目标考核中我们执法局被评为先进单位。荣誉带来了压力,鞭策我们继续前进。为了无愧于这份荣誉,我将继续追随领导们和同事们,甘于吃苦,敢于负责,善于解难,努力做一个踏实、敬业的国土人,为国土事业增添一份光彩!

篇四:《工作需要一个聪明人,工作其实更需要一个踏实的人!》

工作需要一个聪明人,工作其实更需要一个踏实的人

摘抄自《职场生存法则:一个外企女白领的日记》

当时公司招了大批应届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新新人类。平均年龄25岁。那个新的助理,是经过多次面试后,我亲自招回来的一个女孩。名牌大学本科毕业,聪明,性格活泼。私下里我得承认,我招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她在大学里优秀的表现之外,还因为她写了一手漂亮的字。女孩能写一手好字的不多,尤其像她,看起来长发飘飘,多么女性化的一个姑娘,一手字却写的铿锵倜傥,让我对她不由多了很多好感。

手把手的教。从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她也学的快。很多工作一教就上手。一上手就熟练。跟各位同事也相处的颇融洽。我开始慢慢的给她一些协调的工作,各部门之间以及各分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和沟通让她尝试着去处理。

开始经常出错。她很紧张,来找我谈。我告诉她:错了没关系,你且放心按照你的想法去做。遇到问题了,来问我,我会告诉你该怎么办。仍然错。又来找我,这次谈的比较深入,她的困惑是,为什么总是让她做这些琐碎的事情?我当时问她:什么叫做不琐碎的工作呢?

她答不上来,想了半天,跟我说:我总觉得,我的能力不仅仅能做这些,我还能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那次谈话,进行了1小时。我知道,我说的话,她没听进去多少。后来我说,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先避免常识性错误的发生。然后循序渐进罢。

半年以后,她来找我,第一次提出辞职。我推掉了约会,跟她谈辞职的问题。问起辞职的原因,她跟我直言:本科四年,功课优秀,没想到毕业后找到了工作,却每天处理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没有成就感。我又问她:你觉得,在你现在所有的工作中,最没有意义的最浪费你的时间精力的工作,是什么?她马上答我:帮您贴发票,然后报销,然后到财务去走流程,然后把现金拿回来给您。

我笑着问她:你帮我贴发票报销有半年了吧?通过这件事儿,你总结出了一些什么信息?

她呆了半天,答我:贴发票就是贴发票,只要财务上不出错,不就行了呗,能有什么信息? 我说,我来跟你讲讲,当年我的做法吧:98年的时候,我从财务被调到了总经理办公室,担任总经理助理的工作。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跟你现在做的一样,帮总经理报销他所有的票据。本来这个工作就像你你刚才说的,把票据贴好,然后完成财务上的流程,就可以了。 其实票据是一种数据记录,它记录了和总经理乃至整个公司营运有关的费用情况。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一堆数据,其实它们涉及到了公司各方面的经营和运作。于是我建立了一个表格,将所有总经理在我这里报销的数据按照时间,数额,消费场所,联系人,电话等等记录下来。 我起初建立这个表格的目的很简单,我是想在财务上有据可循,同时万一我的上司有情况来询问我的时候,我会有准确的数据告诉他。通过这样的一份数据统计,渐渐的我发现了一些上级在商务活动中的规律,比如,哪一类的商务活动,经常在什么样的场合,费用预算大概是多少;总经理的公共关系常规和非常规的处理方式。等等等等。 当我的上级发现,他布置工作给我的时候,我会处理的很妥贴。有一些信息是他根本没有告诉我 1

的,我也能及时准确的处理。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了他我的工作方法和信息来源。 渐渐的,他基于这种良性积累,越来越多的交待更加重要的工作。再渐渐的,一种信任和默契就此产生,我升职的时候,他说我是他用过的最好用的助理。

说完这些长篇大论,我看着这个姑娘,她愣愣的看着我。我跟她直言: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是你没有用心。在看似简单不动脑子就能完成的工作里,你没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所以,半年了,你觉得自己没有进步。她不出声。但是收回了辞职报告。

又坚持了3个月,她还是辞职了。这次我没有留她。让她走了。

后来她经常在MSN上跟我聊天。告诉我她的新工作的情况。一年内,她换了三份工作。每一次都坚持不了多久。每一次她都说新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工作。05年的时候,她又一次辞职了。很苦恼,跑来找我,要跟我吃饭。我请她去写字楼后面的商场吃日本料理。吃到中途,忽然跟我说:我有些明白你以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所谓的职业生涯,其实你很难预测到你将来真正要从事什么工作,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是否跟你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有关。大多数人,很有可能将来所作的工作,跟他当初所学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从22岁大学毕业在26岁之间这四年,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在工作中养成了怎么样的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指的是: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是否学会了如何用最快的时间接受新的事物,发现新事物的内在规律,比别人更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规律并且处理好它们。具备了以上的要素,你就成长为一个被人信任的工作的人。 人都有惰性,也都愿意用那些用起来顺手的人。当你具备了被人信任的基础,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渐表现出你的踏实,聪明,和细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就会提供到你面前。原因很简单,用一句话就能交代清楚并且能被你顺利完成的工作,谁愿意说三句话甚至半小时交待一个怎么都不明白的人呢?沟通也是一种成本,沟通的时间越少,内耗越少,这是作为管理者最清楚的一件事。

当你有比别人更多的工作机会去接触那些你没有接触过的工作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多的学习机会,人人都喜欢聪明勤奋的学生,作为管理者,大概更是如此。

一个新手,大多数新手,在这四年里,是看不出太大的差距的。但是这四年的经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不在乎年轻时走弯路,很多人觉得日常的工作人人都能做好没什么了不起。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工作,循序渐进的、隐约的,成为今后发展的分水岭。 漫不经心的对待基层工作的最大的损失,就是将看似简单的事物性处理方式,分界成为长远发展的能力问题。

聪明的人,总是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时间长了,他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抱怨那些看起来资质普通的人,总能比自己更能走狗屎运。抱怨她容貌比自己好,或者他更会讨领导欢心。等等等等。慢慢的,影响心态。所谓的怀才不遇,有时是这种情况。 ­

工作需要一个聪明人,工作其实更需要一个踏实的人。在聪明和踏实之间,我更愿意选择后者。 ­ 而踏实,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和先天条件没有太大关系。

2

篇五:《凡是浮躁的人,成就都会很有限》

净空法师:凡是浮躁的人,成就都会很有限

1 真正是一个大福德的人、大智慧的人,他的举止一定非常安详,不会浮躁。凡是浮躁的人,成就都会很有限。

2 自古以来,真正建大功、立大业的人,态度都是很端庄的。心安、身安、心定,这几个字他真的做到了。

3 “ 动作瞻视、安定徐为” ,这是佛在《无量寿经》里教导我们的。徐是慢慢的,一点浮躁的这种现象都没有,非常地安详,这点我们一定要学。

4 过去我们在曾国藩的家书、家训里面,看到他教导他的子侄,他的晚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