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者风骨


第一篇:《何谓风骨》

何谓“风骨”

——读《文心雕龙

风骨第二十八》有感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刘卫征 学号:1012425

何谓风骨

——读《文心雕龙 风骨第二十八》有感

摘要:何谓风骨?一直以来,对“风骨”一词总是想当然地将其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借以形容一个人的刚正不阿,临危不惧之类的大丈夫形象。但是真正读过《文心雕龙 风骨第二十八》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对"风骨"的认识是多么的片面。同时呢,在阅读相关论文的同时,我发现很多人对于“风骨”一词的认识也是莫衷一是的。故在这里,笔者将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对于“风骨”的看法。

关键词:刘勰 《文心雕龙》 风骨

一、 “风骨”的历史由来

提及“风骨”,相信更多的人会想当然地将其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进而举出历史上诸如岳飞、文天祥一类清风傲骨的人为之例证,当然了也会自然地想到秦桧一类委曲求全、卖国求荣的大佞臣,二者相比,突出前者的高风亮节。由此可见,“风骨”一词在中国古代早已和人的品格紧密地联系起来。但事实上,“风骨”的含义仅限于此吗?或者说“风骨”一词就是为了形容士人英雄的高洁品质而产生的吗?当然不是。“风骨”绝不仅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广泛涉及到书法、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领域。

首先,“风骨”用来评价人物,始于汉末,而到魏晋以后才开始真正的流行开来。如《宋书 武帝纪》中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 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等。根据刘裕、王羲之这两位我们所熟知的人物作例证,我们就不难想象“风骨”用以评价人物的品格,多为正面的褒奖,赞誉此人的高风亮节等等。

而后来“风骨”一词被引申到画艺、书论等文学艺术中去。画论中谈风骨,始见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在序中提出评画的六个标准,其一是“气韵生动”,其二是“骨法用笔”。前者重在风神,与神似相近,后者重在笔致的骨梗有力。谢赫又将画家分为六品,评一品画家曹不兴说:“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哉!”以后“风骨”这一概念,便被广泛运用于画论。“风骨”也被用于书法品评。晋卫夫人《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书法要录》)唐代张怀□的《书议》,始将“风骨”引入书法评论中。他说:“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论草书说:“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

“风骨”一词用于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还是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怡悵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从借以评价人物的品格,再到延伸到绘画、书法、文学等文学师叔层面上,“风骨”一词不断地发展、充实着自己的含义。那么,从现在看来,何谓“风骨”?事实上,针对这一问题,历史上或者是当代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因为侧重角度、省会时代等的不同,使得“风骨含义”的讨论往往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但也正是因为“风骨”一词的多含义性,故而吸引着古今中外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其的兴趣和研究。

二、 有关“风骨”的众多说法

何谓“风骨”?许慎《说文解字》上这样写道:“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

清明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凡风之属皆从风。”“骨,肉之核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属皆从骨。”从许慎的解释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风”和“骨”二者的自然意义,如“风,八风也。”“骨,肉之核也。”看起来似乎与我们前文所讲到的“风骨”的品格意义没有多大的联系。可见,“风骨”在人物品格甚至是书画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意义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后人附加上去的。关于“风骨”的解释,最经典的莫过于刘勰的《文心雕龙 风骨第二十八》,作为第一篇专门讲解“风骨”的文章,刘勰在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而针对这一段,周振甫在他的《文心雕龙今译》中解释为:“《诗经》包括风、雅、颂三体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排在第一,它是感化的根本力量,是志气的具体表现。因此,深切动人地表达感情,定要从注意风的感化力量开始:反复推敲地运用文辞,没有比注意骨更重要的了。所以文辞的需要有骨,好象形体的需要架起骨架:表达感情的需要有风,好象形体里含有生气。措辞端庄正直,那是文骨的成就;一起快利好爽,那是文风的清新。”而郭晋锡在他的《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中对这一段的解释是“《诗经》总括‘风’‘雅’‘颂’‘赋’‘比’‘兴’等六义,‘风’是六义中是占首位的。它是教化和感动人们的基本因素,表达作家志气的一种标志。所以,当作家内心激动,要抒发他的感情的时候,开始就应该考虑在作品中带有体现倾向激情的‘风’;在沉静地吟咏着铺排辞藻的时候,首先必须安排好作为中心题材的‘骨’。作品的辞藻需要围绕中心题材,犹如人们的身体要有撑住身体的骨骼一样;作品的情感中应该富有体现倾向的激情,犹如人们的形骸药包藏着血气一样。一篇作品的遣词造句是一意到底的话,就说明这篇文章树立了构成中心题材的‘骨’;一篇作品的情感意气奔放利落的话,就说明这篇文章富有倾向激情的‘风’。”从周振甫和郭晋锡二人对刘勰《风骨篇》这一段的解释,我们很容易看到二者之中有这样一个鲜明的区别:周振甫坚持“风是感化的根本力量”,而郭晋锡则认为“骨是中心题材。”也就是说,二者的理论在“风”与“骨”何者为第一位的问题上产生了冲突。事实上,这也正是《文心雕龙 风骨第二十八》研究中,最突出的一个争论点。

针对“风”与“骨”的关系,更多的人认为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即“风指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 骨指语言端直刚健。”其实单独就刘勰的《风骨第二十八》来讲,这种解释无疑是最贴切的。因为刘勰在此文中写道:“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明确说明了“骨”的作用在于“辞”,即修辞作用,以保证文学艺术作品在结构修辞上的顺畅、刚劲;而“风”在于“情”,即抒情作用,以帮助文人画者更好地借作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来说,文学评论界的大多数人都对这一观点持肯定态度。如寇效信先生认为:“风”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作家刚健骏爽之气;二是指风与时代紧密联系;三是风是教化和感染作用的本质。“骨”主要是指对文章辞语的美学要求,只有经过锤炼而坚实遒劲,骨硬有力的辞语才符合骨的要求。 ]

但是,仍有一些专家学者持与以上不同的观点。如舒直先生在《略说刘勰的“风骨”论》中认为:“风是富有情绪色彩的语言,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骨指文章有正确的思想内容。骨为志,即情志。” 这一观点,与上述所举正相反。单从《风骨》这篇文论中来看,舒直先生的论述似乎很难成立。但是如果将目光放大到《文心雕龙》全文时,我们会发现在《文心

雕龙 体性》中发现这样一句话:“辞为肤根,志实骨髓。”而在《文心雕龙 附会》中也有这类的例证:“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骨”确与“情志”和“事义”有一定的联系,由此推之,舒直先生的文论也具有其合理性。

那么,对于“风骨”的研究,究竟哪种论点是正确的呢?正如上文所列举的周振甫和郭晋锡相差很大的论点一样,批评界对于这一问题也是莫衷一是的,无法准确的判定到底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正像“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风”“骨”二者的先后关系究竟怎样,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但是笔者相信每一个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侧重的方面。因此,下面笔者将谈论一下自己对于“风”“骨”的见解。

三、 我之“风骨”观

事实上,对于“风”“骨”关系的众多讨论中,我更倾向于舒直先生的论点,即认为“骨”是表情志和事义的,而非修辞,故相较于“风”来说,“骨”是根本,是灵魂。下面笔者将从历史和现实经验两个方面对此展开论述。

首先,从历史方面,笔者要提及的便是“建安风骨”。回归文本,刘勰在《文心雕龙 风骨第二十八》中用大段的记述来向大家展示“建安风骨”这一历史名词:“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难道仅是因为孔融的“高妙”,徐干的“有齐气”等等,就可以使这一时期的一代诗人均可获得“建安风骨”的美誉?笔者认为这只是其原因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已。毕竟,相较于以前的诗人,建安诗人所表现的最突出的特点并非是他们的灵性和逸气,但是为何以前仅有“诗风”一说,而非“风骨”呢?笔者认为三国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建安诗人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情怀,因此较之以前文人那这种纯粹的情感抒发,多了一些骨气,故后世赞誉他们为建安风骨。

而从现实经验方面,我们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某某真有骨气或是某某附庸风雅。 有骨气,是指某一个人本身具有的某种品质,是内在的,也是最重要的。而风雅,则是附庸上去的,即是后天的加工(或称修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是外在的。因此,由此可以看出“骨”才是根本。同样的,一幅画,如果最开始的骨架为画好,那么即使你用再多的笔墨去修补,也是无济于事的,当然在此笔者并不否认修补会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要想达到股价完美时的那种效果是绝不可能的。故对于作画来讲,轮廓的勾勒是重要的,对于人来讲,内心情志的塑造是重要的,对于文章来讲,准确的表情达意是重要的,而这一切,均可用“骨”来表示,故相较于“风”,“骨”是更重要的。

当然,突出“骨”的重要性,只是为了表达一下自己对于上述观点论证的看法没,而不是就此否定了“风”的作用。其实从根本来讲,“风骨”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词,而这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 风骨第二十八》中所讲的那样:“赞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最后,笔者想通过此文告诉大家,或许关于“风”“骨”的论争还会再继续下去,但是

请决不要因此就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无论是做人做事,亦或是文学艺术的创造过程智中,时刻保证“风”“骨”的互为表里,只有那样,才能造就据有骨气的作品,成就自己有骨气的人生!{文者风骨}.

参考文献:周振甫 《文心雕龙今译》 中华书局

周振甫 《文心雕龙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晋锡《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 兰州人民出版社{文者风骨}.

刘永济 《文心雕龙校释》 中华书局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文者风骨}.

百度文库 《试论<文心雕龙>风骨篇》等

第二篇:《戈壁风骨阅读题答案》

戈壁风骨阅读题答案

那一年冬天,酷冷奇寒。我沿着长长的铁轨,追逐着冰冷的日光走进青藏高原深处,听风在空荡荡的大戈壁滩上嘬出尖厉的哨音,看到独行侠般突隐突灭的黄旋风,真是悲壮又苍凉„„

在我的朋友、养路工沙海的小屋里,喝着墨汁般浓酽又滚烫的茯茶,那温暖一下融化了我„„

沙海忙碌着给炉子添火,添的不是煤,而是一个奇特的树根。我从未见过这种东西,它与一般树根不同,呈淡黄色,光滑又丰腴,使人极想触摸。它的木纹丝丝缕缕,如整齐的钢丝,又如大山的断层皱褶,仿佛沉淀了许多年的沧桑岁月„„墩在地上,它竟发出山石落地一样訇然的沉重声响,我试着提了提,顿觉脸手都被拉长,联想起钢和铁来。

沙海说:“这家伙就是硬,斧子劈不开,只能用锤子砸断,真是宁折不弯。烧过后也不成灰,像炭一样敲着当当响。”

我惊愕了半晌,突然喊叫起来:“这是个根雕呀!你看,多像一头刚钻出水的海狮,正仰头啸叫?”

沙海见我狂喜,就一指院里:“外边多着呢!”

果然,在养路工堆放煤块的矮墙边,挤满了密密匝匝的树根。我很快又寻到“鸡蛇相搏”“仙鹤”“乌龟”“摔跤的勇士”等象形根雕,这些造型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简直不需人工修饰加工。一时,我觉得如置身于贮放珍宝的橱窗,又如在动物园内欣赏珍禽异兽了。

沙海听着我的指点,也咧嘴笑着说:“我们也觉得像这像那,只是说不出来。” 我问:“这是什么树根?”

他向不远处的戈壁滩一指:“白刺!”

这四周都是广袤的戈壁滩,除了沙土、卵石,能生长的仅是骆驼草、芨芨草和白刺,而白刺是这里最大的旺族了,走马观花的诗人,曾经写过不少赞美它顽强生存的诗句,可没有想到,它的埋在沙土里的根竟然是这样美丽绝伦,令人叫绝呀!

木浮于水,这是常规。可是它们的一小片木屑投于水盆也会重重下沉,砸得盆底一声脆响。比如磨钢磨铁的砂轮,可以说是无坚不摧,可是用来磨这树根,竟没有木屑飞溅,只是燃起一股浓烈的青烟,呛得人涕泪并流!

在戈壁滩上,一坨一坨的白刺,在茫茫黄沙之中如浮于浊浪的岛屿。它惬意地舒展着银白修长的枝条,笑迎春天的到来。到夏天时,它披一身小小绿叶,结出一串串紫红圆润的小果实,酸甜可口,有“沙漠樱桃”之美称。受人青睐的“沙棘鲜浆”就是用它制成的。听着不远处的百灵鸟婉啭如滴清露的歌喉,让人联想是不是用“沙棘鲜浆”润了百灵的歌喉?

沙海选定一棵白刺,用铁锨挖开根部的沙土,掏了很大很深的一个坑,才看见它裸露的根:曲屈盘旋,丰隆如健美运动员凸起的腱肉。如果挖出来,肯定又是一个精美绝伦的根雕。

沙海怜惜地用土又把它掩好,解释

说:“白刺具有防沙作用,不能乱挖。工区里那些根是修这条沙漠中的公路时,没办法才挖出的。”

沙漠里一片寂静,望着这坨坨白刺,想着它靠着稀少的雨雪水分滋养,抵御着狂风和沙暴,年年月月,日日夜夜,终于锁起一个个沙的坟丘。又如森严壁垒的碉堡,镇守和封锁住这一片肆虐。它摇曳的枝条,似手臂在呼唤春天,似演奏

最美妙的天籁之音,有穿透天穹的强力。而最美的还是它的根,如铁锚深深扎进沙土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完成最优美的造型。像一匹倘佯在古道西风里的老马,在漫漫跋涉之中倒下了,它的皮肉可能被兀鹰等猛禽所食,但是它袒露的铮铮白骨,是怎样震撼你的心灵呵!

题目:

1.作者见到白刺根后情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请写出作者的情感历程。

2.结合全文内容,请简要的说说题目“戈壁风骨”的含义?

3作者在最后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悲壮苍凉,而文章最后用“哦,戈壁的风骨!”一句来结尾,文章这样的写作思路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写作主旨?作者通过赞美“戈壁风骨”而达到赞美什么?

17.作者描写茫茫沙漠深处一坨坨白刺,靠稀少雨水的滋养,舒展着银白修长的枝条,不仅抵御着狂风沙暴,锁起一个个沙丘,镇守和封锁住这一片肆虐,还以小小绿叶呼唤春天,奉献片片绿色,营造一份清凉,并以串串小果实,美了人们的口舌,润了百灵的歌喉.这样写,实则在赞美白刺根的什么精神(4分)

18."风骨"是什么意思作者仅仅是赞美白刺根吗(4分)

19.第1自然段,作者描写戈壁沙漠的悲壮苍凉,是为了展现什么(4分)

20.阅读第2至第12自然段,作者是从哪方面描述白刺的(4分)

21."最美的还是它的根,如铁锚深深扎进沙土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完成最优美的造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分)

阅读答案:

17,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18,"风骨"本义是指人的气概,品格,也指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通过赞美白刺根来赞美像白刺根一样扎根沙漠,默默奉献的人们.19.是为了展现白刺根和养路工生存,生活的环境的艰苦恶劣.20.作者主要描述了白刺根的质地坚硬和白刺根造型的美丽.21.白刺根在恶劣的环境下以惊人的能力顽强地生存下来,无私地奉献着.文中的沙海不就是这样吗他们多年扎根边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着,这正是一种风骨,我们的时代正需要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

第三篇:《文气文质风骨通变四者关系》

三、论风骨、文质、文采、通变的关系

1、风骨与文质

《文心雕龙》的写作,刘勰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刘勰文学主张脱胎于文质说,他赞成文质彬彬,但对雕绘辞藻并不一概否定,《文心雕龙》的写作就是这种文学观念的最好体现。《风骨》篇末:“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这便是文质彬彬。“文明以健,珪璋乃骋。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这便是风骨,是产生于文质相称基础上的一种力量与美感,赋予文章明朗刚健的风格。因此,它将文质关系论提高到了风格创作论,是刘勰对文章品质的更高追求。

2、风骨与文气

《体性》篇中,刘勰阐述了曹丕的文气说:“文以气为主。”如果说《体性》是风格的泛泛而谈,那么,《风骨》则是其风格的更好凸显。《风骨》承接《体性》的文气,“故魏文 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于是,纪昀评“气即风骨”,风骨是哪一种气呢?“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可见,风骨是一种高扬之气,清峻之气,如“建安风骨”。

3、通变与质文

《通变》篇重点研究如何“通变”。因此《风骨》篇的末段,在预示《通变>篇的内容时,虽继承与“通变”并提,但重点为“通变”。《风骨》篇中将“风骨”与“采”的结合作为对文章的审美要求,正与《通变》中要求“斟酌乎质文之间”相通。“通变”的对象是“文辞气力”,即“藻采”与“风骨”,即“质文”的变化。在《通变》中刘指出历代文学的风貌有所不同,或偏文或偏质,他主张继承前代质朴文风,但也重视文采绮丽,要求文质结合得好。因此,《通变》主要讲质文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风骨脱胎于文质说,是文质并重后产生的独特文气。“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风骨的文章就是文章中的君子,具有君子的风采和气度。刘勰提倡文辞精要,文质彬彬,使文章具有清新明朗与强劲严峻的风骨,文章才能光华四射。可见,文章产生风骨是建立在文质彬彬基础上的。文质彬彬是儒家倡导的写作基本要求和方法。而风骨是文质彬彬的文章所产生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对文辞文意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只有文字生动精练不繁缛、语辞爽朗刚健有气势,事意严峻显达不曲回、情志真挚深沉不诡杂的文章,才能产生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才称得上有风骨。“通变”的思想则是一直贯穿其中的。

第四篇:《风骨论》{文者风骨}.

浅析“风骨”的涵义

摘要:“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所确立的一个重要的文论范畴。“风”指的是作者通过文章传达出来的感情对读者的一种艺术感染力,通俗的说就是共鸣。“骨”指的是文章的骨架,也就是关于辞(语言文字)方面。而“风骨”就是指精炼的文辞中所包含的饱满的意义内容[1]。

关键词:风骨 感染力 气 采 辞

刘勰的“风骨论”,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理论范畴,是形成民族化的理论体系。“风骨”来源已久,自古以来,学者们对“风骨”一词的也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在这里我就说说我对“风骨”涵义的理解。

“风骨”一词最早起源于人物品评和书画艺术上,王充的《论衡*骨相》篇中论述了骨相和人命运的关系,而陶弘景在《相经序》里说:性命著于骨形,吉凶形于气貌。后来人们逐渐把“风骨”上升到了文学理论的高度。

“风”:大块噫气,其名曰风。汉代的纬书《春秋元命苞》记载:阴阳怒而为风。《六书故*动物四》说:天地八方之气吹嘘鼓动者命之为风。从风这种自然流动之气出发后被人们引申为风气、风俗,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用“风”来比喻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品格的外扬,到了魏晋南北朝就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主要是指人外在神态与内在气质的体现,同时“风”也被引入到文学理论的领域,刘勰讲:“《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这里提到“风”的两大特征:第一,“志气之符契”,即“风”是情感和思想的具体表现或凭据;第二,“斯乃化感之本源”,即“风”是文学感化人的本源。从上可以看出“风”主要是指作者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对读者的感染[2],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文学作品中缺乏情感的,必然没有“风”,但是有情感和思想的存在,未必有“风”。如果一部作品它的情感和思想不能够感染到读者的精神世界,那它有“风”,这“风”也是不存在的。就如钟嵘在《诗品序》中强调诗歌创作要“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从刘勰《文心雕龙》的“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深乎风者,述情必显”可以看出风还有清、明、显的特点,一是“清”,正所谓“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二是“明”,即鲜明,明畅,“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三是“显”,情感的表达要强烈明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我认为刘勰的意思就是如果文章表达情能够显出“清、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含情的风,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情,这样才能够“风”才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充分的感染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