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启示


第一篇:《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与警示》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与警示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自读与合作相结合

课前准备: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而有所发明创造的课外资料。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文迁引,导入新课

1、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

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这一篇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二、初读感知,认记字词

1、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

三、了解内容,质疑交流

1、默读,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四、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这篇文章。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启示。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教学后记:

第二篇:《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惩罚一:热带雨林大面积被烧毁,二氧化碳让地球变热

在巴西的容多尼亚州(Rondonia),牛羊在一片荒芜的牧场上游荡,这是许多大

片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被毁后的一幕。亚马逊热带雨林被人为的烧毁以改建农场,

在本世纪的前五年,巴西烧毁的热带雨林面积相当于英格兰和威尔士国土面积的

总和。科学家认为,燃烧雨林相当于增加了1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造成了

越来越少的树木来吸收二氧化碳,使得最近几年成为地球最热的时期。

惩罚二:气温上升,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启示。

去年10月,一个冰山从大冰川(因形状像猪,人们称之为猪冰川)分离出来。

在过去20年中,这个巨大的冰川已缩小为原来的1/40,这只是一个缩影。南极

洲拥有足够的冰,如果全部融化可使全球海平面升高57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

变化专门委员会预计,由于温室效应,气温上升,到2100年由于冰山融化海平

面将上升20至80厘米。

惩罚三:人口增长迅速,垃圾山“围困”人类

一个女孩将一盘芒果顶在她的头上,站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奥卢撒松垃圾山

上。这是非洲最大的垃圾山,每天从拉各斯(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收集

2400公吨的垃圾运到这儿。在过去15年,拉各斯的人口已增至以前的三倍,但

是基础设施的增加无法与人口增长相平衡,1000多个居住地被大大小小的垃圾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启示。

山围困。这样的情形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垃圾山开始围困人类原本美丽的家园。

、惩罚四:水资源缺乏,旱灾严重

在新南威尔士,一只袋鼠倒毙在理查德沃克的农场。2006年夏季,澳大利亚经

历了千年一遇的旱灾。南澳大利亚州的降雨量是自1900年以来最少的,然而气

温是自1950年月以来最高的。澳洲许多地区正在经历持续五年的干旱,农作物

歉收,家畜死亡。在悉尼,如果哪户人家被发现用水浇花园,将被处以220美元

( 100英镑)的罚款。而旱灾还在世界各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欧洲和美洲正

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旱灾,07年在亚洲的中国,原本水量充足的长江沿岸,

也遭受罕见的旱灾。

、惩罚五:空气污染,沙尘肆虐

一名男子在天安门广场上放风筝,但空中灰蒙蒙的。为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

国政府已经决定,在奥运会前一个月左右,将关闭数家燃煤发电厂、水泥厂和化

工厂。此外,在奥运会举办之前和期间,预计中国政府将限制逾100万辆汽车驶

上首都街道。中国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为发展中国家做出了榜样,但亚洲各地近

年来遭受的沙尘暴袭击次数是历史最多的。甚至在欧洲和美洲,也有沙尘暴的袭

击。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启示。

惩罚六:水污染严重,生存条件面临挑战

一名养鱼工人正在清理成千上万的死鱼,很心痛。这是去年七月发生在中国湖北某地的一幕。炎热的天气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造成大约50000公斤的鱼死亡。科学家称,由于干旱、人口增长和工业的蓬勃发展,造成水资源被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原本就缺乏的水资源问题更加变得矛盾尖锐,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缺水的同时,还面临着水被污染的严峻问题。在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被污染的水资源成为生存条件的最大挑战。

惩罚七:脆弱的大气无法承担保护地球的重任

一架客机将要降落在加勒比海圣马丁荷兰岛上时,从海滩上的遮阳伞上擦身而过,此时一些度假者正在伞下坐着,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到飞机排出的尾气。科学家认为,飞机飞行一次放出的尾气量相当于一辆小汽车一年排放的尾气。有资料显示,各种飞机的尾气排放量占了全球的3.5%。预计到2050年,这一百分比将会上升到15%。但是飞机排放废气量的增长限制还没加进《气候变化法案》,科学家担心:人类脆弱的大气将会被飞机尾气逐渐破坏,如果放任航空业的尾气排放,那么脆弱的大气将在未来50年后无法承担保护地球的重任。

第三篇:《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是有规律的,可是如果我们不遵守这些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可如果留心,这些自然规律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启示。

如果不遵守自然规律,就会酿成祸患。举个例子: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四面绿树环绕,小河清清,人们住在简易的小木屋里,安居乐业,猛然有一天,一个人觉得自己的房子不好看,就砍了几棵树造新房。另一个人看见了就想和他比一比,于是也砍树造新房,就这样一天造一家,一天造一户,树没了,水混了,就把房子、屋子全冲走了。所以,大家要保护树木和森林。

再讲一个人们重视和留意大自然,得到大自然对我们帮助的故事―――防毒面具的产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跟英法联军打仗,打了半年多的时间还决不出胜负,结果德军用了化学毒剂通过风向向对方攻击,大量野生动物因此丧了命,唯有野猪还活的好好的,这是为什么呢?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原来猪爱用嘴拱地,被拱过的土有过滤作用,科学家就是因为这一点发明了防毒面具,所以防毒面具口部很像猪嘴。

大自然还有好多启示,如:蚂蚁搬家要下雨,蜻蜓低飞要变天,这我就不细讲了,相信大家也掌握了不少这样的大自然规律,让我们一起在已发现的大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让我们远离祸患,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规律为人类造福吧!

第四篇:《啊,阳光明媚的春天》

近几年不知咋的,也许是人类不知珍惜环境惹来了老天的惩罚吧,汶川大地震的伤痛还未抚平,玉树大地震又使2000多人丧生。真是一灾未平一灾又起啊,什么雪灾、旱灾、水灾,几乎灾灾相连,闹的人心惶惶。听人说,去年没有秋天,今年没有春天,细想想也并非全是无中生有。就拿今年春天来说吧,老天总是阴沉着脸,不是连日暴风雪,就是连日暴风雨,间或还来个雨雪雹“一起摔”,弄得狂风怒号,走石飞沙。偶尔一日天晴,也是毛乎乎的,太阳惨白惨白的,就这还有人高叫:“哎,我都习惯阴天了!”其实谁能过惯那种黑云压顶的日子呢?不过是宣泄一下无奈的悲情罢了。无数资料证明,人类从诞生起,就从没停止过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古往今来,在多少文人墨客的笔下,没盛赞过风和日丽、鸟语花香、阳光明媚、花红柳绿的春天呢?春天是舒心惬意的日子,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日子,一年之计都在于春,哪能没有春天呢?不过是人们怀念那些阳光明媚的春天罢了。

记得儿时的春天,天湛蓝湛蓝的,草葱绿葱绿的,水碧青碧青的,在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野里,百花争奇斗艳,百年婉转啼鸣,和风习习,百兽腾跃,无数的人们,耕作的耕作,游玩的游玩,享尽了大自然赐予的美妙风情。那是何等迷人的春天啊!

而今,当春姑娘很少再见到碧云蓝天、晴空万里的壮观景象时,不禁向人们发出了一声声召唤:勤劳而睿智的人类啊,你们一定要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地球才能永远成为你们温馨的家园。否则,连我到来都没有立足之地了,那是多么悲伤的事啊!

觉醒吧,行动起来吧,可爱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