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xueyuwen情境教育


【篇一】xiaoxueyuwen情境教育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研究与运用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浅析

彭颖娇

教育与人文学院 10初等教育专业

摘 要: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实践,本文从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概说、教学过程的设置以及情境教学的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望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实践意义

目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模式过于放羊式,许多教师只作为旁观者或点评者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情景,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在课堂结束总结,教学便结束;教学形式过于多样化,注重形式的丰富多彩,而忽略内容,使课堂毫无练习性和知识性成为单纯的活动课,违背了教学目的和宗旨。此外,有时教学情景设置混乱,不切实际,没有根据学生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环境来进行教学,只是照本宣科的在课本内挖掘素材。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情境教学法既要创设得当的情景,又要让学生进行情境体验和感悟,然后把所学的知识与情境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做的努力有很多。

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概说

在语文教学领域,一直进行的主要不是学生言语智慧培养的教学,而是思想教育。这种一元化的、同质的思想教育已经与我们的文化向现代化变迁不相适应,与年轻的文化分子生活现实相距甚远。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就将情感引进语文课堂, 把生硬的、机械的思想教育训练变成相对来说较为温情、有感染力的思想教育训练。我们可以引用被认为是情境教学代表人物于漪的一段话来印证。她说:“要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 让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课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与作者喜怒哀乐发生共鸣, 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教师应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1] 在这里, 思想教育的目的、内容没有变化,只是思想教育的手段或者方法加进了情感因素。

著名的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法专家李吉林首创的情境教学起始于1978年我国教学改革再度兴起之时,成长发展于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之始。

李吉林老师指出:“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致课堂气氛,构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的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主动

发展的目的。情境教学成为儿童主观需求,成为他们情感驱使的主动发展的过程。”[2]

如何使教学法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渴求知

识、不断探索、勇于进取的带有情绪色彩意向的活动。情境教学法无疑是有效的。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是“情境教学法”的精髓所在。[3]“情境教学法”就是依据这个道理把创设“情境”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从情境出发构造学科模型,提供学科想象,让学生心理处于惊、奇、疑的状态,产生浓厚的欲望,紧接着安排“自学设疑”的环节,让学生在求知欲支配下自学设疑,围绕疑点尝试探索,最终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使认识兴趣转化为认识动力,接着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最后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这样学生就学得较为主动。

二、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语文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情绪”,把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篇的知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统一在情景中,并凭借学生进入情景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促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所谓“带入情境”即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这种教学法,学生学语文就会感到“易”、“趣”、“活”。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拉近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审美距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要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设计一个巧妙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合。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恰当的情境,把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

(二)进入情境激发情感,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观烙印,凝聚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文章中包含的情境无一不在学生心中激起长久的情感的回荡,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异彩纷呈的情感来引导学生走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融入情境,诱发学生心中之情。

(三)凭借情境进行思考,进入理性分析阶段

创设情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当学生进入某一情境中去,达到情感体验的境界,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进行理性思考,将感性的知识转化为抽象的理性的知识,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与评价。同时在情境中,鼓励学生探究、合作、思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让学生由情感的体验而进入理性的思考,掌握知识与方法,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四)想象作画,让学生享受意境美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绘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 教师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要有“境”,教师描述不仅要有“形”还要有“情”,这样,才能以“形”对学生的感官发生作用;“形”又激

起“情”,学生也才有可能由此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一)情境的诱导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的主要职能就是使学生把学习化作自己的动力和需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经验之谈。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感受到兴奋和激动,是提高教学成果的捷径。“创设情境”是小学情境教学法的关键,要进入学习情境,必须进行情境诱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施教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内涵之一。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课上得有味,讲得有趣,让学生以饱满的兴趣在活泼的气氛、愉悦的心境里,在轻松的环境下去学习,去探索,品味到语文课的甘甜与芬芳。如要求背诵古典诗词,每次早读一首,日积月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兴趣,每堂课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一开始就紧紧吸引住学生。

实践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有直观演示、开拓想象、抓点拎线、形成悬念、展现意境、激发情感、讨论答辩等。这样的方法克服了学生厌倦消极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语文学习的天地,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求知的兴趣。

2.求学的主动性。

“‘教’不是‘统治’,不能代替‘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语文教学应该把立足点‘从教出发’转移到‘从学出发’。”[4]教学过程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变化过程,教学的对象是充满情感和个性各异的活生生的人,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情境教学法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常言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在导入新课时进行。此时或者确定学习重点,让学生有一个目标;或者介绍学习方法,使学生前进有路;或导入有术,令学生进入情境。情境教学法十分讲究和重视这一环节的设计。根据不同的教材,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导语。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悬念式、诗词曲赋式、格言警句式、故事传说式、温故入新式、解题式、练习式、知识式等。

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起后,无论是好奇、新鲜,还是情感、关注的需求,都形成一种努力探求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内驱力推动下,学生们为求知而乐,为探求而兴奋、激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成为一种自我需要,使学习动机更为稳定和强化。

(二)情境的应用 具体选用哪种情境应用于课堂,则要根据课堂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情境教学法并不是盲目地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它需要遵循如下原则[5]:

1.突出语文课文的特点,展现优美的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手段展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播放一段段动听的音乐,使二者与课文内容自然有机地

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

2.在学生情感的接纳中,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另外,学生从各个方面,尤其在情感方面接纳教师所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也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方式,才能产生参与课堂情景的强烈欲望和学习兴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6]即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一切都是悄悄地,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会、领悟的。

3.激发情感,把表演引进课堂,开展愉快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性教学,是我们的母语,从我们呀呀学语开始,就和它打交道。但是,要真正地把它学好、学精,需要我们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从而在愉快、和谐的友好氛围中开展学习。

4.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习作的语言活起来xiaoxueyuwen情境教育

人们常说:“童言无忌。”面对学生的一些“离经叛道”,只要是合理的,在情景教学中,老师不仅要给予欣赏和包容,还要给予引领和点化: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时尚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创新的语言习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习作的语言真正地生动起来。

四、启示

现代教学法是沿着苦学—乐学—会学的道路发展的。教学过程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思想都得到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情境”认识的不断深化,创设情境必将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清自身的角色,认真的钻研教材,联系实际,根据教学环境,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真正地切入学生生活;其次虽然小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有限,但是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式,也要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的作用,有效地营造一种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的气氛,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诚如是,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舞台上,定能演出有声有色的话剧来。

参考文献:

[1].于漪:《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0(2) [2].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

[3].宣英;《语文情境教学法探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3月第30卷第3期

[4].于漪;《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中国教师网;2004年10月

[5].李吉林,田本娜,张定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二】xiaoxueyuwen情境教育小学语文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

庙沟门第二小学:刘利花

教学情境的设计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紧扣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开启思维。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有效的情景要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更多的联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我谈以下一些看法。

1、积极营造游戏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时候,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语文园地玩几个语文游戏大家喜欢吗?那就让我们坐上汽车出发吧。(播放课件:小朋友坐上汽车出发,汽车开到了写有“语文园地”的公园大门口。)语文园地到了,我们一起快活地游戏吧。学生一听说这节课要做游戏,兴致就来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的活动、游戏、事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作为教师可指导小朋友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由于小朋友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这样,有助于学生很快地理解文

本。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课文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读多练、读中感悟。这样学生就能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画的颜色和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插图相随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和动态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

当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时,他们在课堂上就会认真听讲了,也会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应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将学生带入情境当中,增强了主题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深入地专研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角度,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熟悉的、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素材。

总而言之,教学情境不是“装饰”,装饰过于华丽,学生的兴趣往往会被转移。有价值的情境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有意义地理解所学知识具有重大作用。

【篇三】xiaoxueyuwen情境教育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

泊子小学 王军平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串讲串问,忽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言,领悟情感,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情境教学的出现,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是被禁锢在教室里。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态度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形式活泼、思想健康的文章,也有许多意境深远、蕴含哲理的诗词,以及知识丰富,逻辑性强的说明文,议论文,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是枯燥死板的,而应是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只有教师动情、引情,学生才能入情、抒情,语文课堂才会饱含情味,语文学习才会顺利进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窗口入手,把课文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文章中情境的本质内容,并将其化为各种图画、音乐、动画、故事等,让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儿童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境界。

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方位的,如:生活观察法;录像幻灯法;图画再现法;音乐渲染法;表演法;语言描述法等。

下面根据相关的案例,简单地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我对语文情景教学法的一些观点。 案例:儿童诗《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老师演夏天姐姐,小朋友喜欢演什么就演什么。

(夏天小姐姐走进学生)想变点什么?

生: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师:美丽的花蝴蝶,你好啊!

生:夏天小姐姐,你好!

师:花蝴蝶,你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师选6位同学演三丛花儿,花蝴蝶在花丛中快乐的飞舞着。) 师:花蝴蝶,你快乐吗?

生:我真开心。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说说你的愿望吧!

生:(再次动情的扇着翅膀)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师:想演花蝴蝶的小朋友一起读读这句,体会体会。

片段(二)

(全班学生演荷叶,并配以舒缓悠扬的音乐)

师:可爱的小池塘长满了绿绿的荷叶,开着美丽的荷花,荷叶静静地举着,像一柄柄大伞,小鱼在下面做着游戏,雨点在荷叶上唱着欢乐

的歌。(采访学生)荷叶弟弟,小鱼儿在你脚边游来游去,你不觉得烦吗?

生:不烦不烦,我喜欢它们还来不及呢!

师:荷叶妹妹,雨点儿打在你的身上,你不疼吗?

生:不疼,雨点儿滴答滴答,好象唱歌一样,我爱听这声音。 师:荷叶妹妹,小鱼儿撞在你身上,你不疼吗?

生:不疼,小鱼儿在和我做游戏呢!

师:荷叶妹妹,荷叶弟弟,你们老这么举着,难道不累吗? 生: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心里很满足。

生:快乐要与人分享,就变的更快乐了。

„„

这个案例,就是语文情景教学法应用的典型。

一、对话交流,让学生领略情境美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篇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老师以夏天小姐姐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让学生感到学习文本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走一趟,用情感驱动了语文知识,使学生学到了“快乐需要与人分享”的含义。 在语文感知活动中对课文的阅读也一样,是师生对话式的感知活动,才照亮了课文;反过来说,课文是通过被感知拓展照亮师生阅读的。言语情境就是这样一个期待着你去参与其中,参与创造的召唤结构,请你进入它呈现的视野,用你的全部内存与之发生一问一答、来来往xiaoxueyuwen情境教育

往的对话活动。在情境教学中,师生间恰如其分地交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

语文就是对话,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它以语言情境的方式提供了充分的快乐学习之可能,老师与学生在生命的共振谐和、沟通对话中,呈现一种真

诚平等的“你——我”关系,使教育在真正意义上企及苏霍姆林斯基所期许的那种美妙境界:“学校是人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xiaoxueyuwen情境教育

二、鼓励学生表演,创设实践情境

语言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一是扮演角色。“进人角色”即“假如你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案例中这位老师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中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让学生扮演了荷叶、荷花、蝴蝶等角色,让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在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情景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课文的内涵和感情。

可以说,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陶行知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嘴、时间和空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的创造力放射光芒。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及专业特点,适当安排表演实践会收

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景物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导游词在课堂演示;在学习话剧等时,可以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可以结合单元训练进行模拟应聘、自荐、辩论赛等训练,还可以让学生上图书馆查找资料,电脑上网等。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音乐熏陶,让学生感受意韵美

音乐像文学一样,也有自己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广远的意境,它通过直感式的体验,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类似的想象和联想,心驰而神往之。在以上案例的片段二中,教师在让学生扮演荷叶的时候,配上了舒缓悠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快乐的意境,再进行角色的扮演采访。在悠扬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对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也体会深更加深刻,用音乐渲染情境,这胜过老师喋喋不休的条分缕析。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而音乐是学生习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煽情作用。音乐的语言是微妙而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使人心驰而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最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合课文内容,播放相关音乐,很容易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从而帮助理解文章的抒发的情感。 除了在课堂过程中运用音乐的感染里,音乐的播放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导入或在课堂结束等各个环节。用学生喜欢的音乐导入具有先声夺人之功效;音乐用在课堂进行中,可以调节

【篇四】xiaoxueyuwen情境教育浅谈小学语文中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情境教学

《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要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情景教学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实施情景教学是语文教学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地位作用、理论依据、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以此促进对小学教育模式的改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体自主性,以此带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

〔一〕、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只有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情境,才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锻炼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情境的生动、形象、有趣,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情境能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儿童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尽可能大的发展。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二〕、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在哲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在心理学上主张情知对称论,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乐学论,在培养目标上追求全面发展论,在语文教学中灌注中国文化源流的文道统一论。这就使情境教学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中国特色;既有教育

规律的科学性,又有教学的效果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是历史的必然、正确的选择和科学的结论。

〔三〕、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更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例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先出示了小鸟和青蛙的画面,然后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接着设问:青蛙和小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时小朋友们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文,文中寻找答案。教师设置这一悬念,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创设“空白”情境,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行为上的“空白”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主动行为以上的“空白”情境,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搜索丰富的资料,进行深邃的思索,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潜力。教学中,可以适当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学习有意识地根据预习作业,从阅读储备中,从相关的书籍中,从电脑网络中寻求答案,自主读书,既缩短了课文内容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又使学生有充分的主动参与的空间。

(三)、创设“成功”情境,拥有主动参与的体验。

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情境,让每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快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使学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情感体验。

1、课始—低起点,勤激励。一堂课的开端是否成功,决定着教师教学情绪的延伸,影响着整堂课的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效率。“请你大声读读课题!”“你今天的回答响亮又正确,老师真高兴”类似这样的问题和评价,使发言的学生受到赞扬,使未发言的学生受到激励,内心充满成功欲。

2、课中—小步子,快反馈。成功教育追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教学时可以采用大家的评议、竞读、感悟等方法。以微笑或引起阵阵热烈掌声来指导朗读。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铺设“台阶”,分层渐进。

3、课终—多活动,求变化。临近课终,学生的注意力已不够集中。可以创设活动,给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如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当小导游、谈感想等。让每个学生兴犹未尽,都获得情感的共鸣,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创设“活动”情境,搭设主动参与的舞台。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

境,为孩子搭设一个施展与表现的舞台。使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的展示自己,不断地有所创新。

〔四〕、情境教学模式的执行程序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激发情感、师生互动、写作训练。

(一)创设情境

每学期都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有教学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叙述、实物演示、多媒体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课本剧表现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蕴涵哲理的特定范围(即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录象带《卖火柴的小女孩》,把学生带入小女孩所处的社会中,感受到小女孩的美好向往。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孩子善良的童心得以表现,为书中的主人公的命运所悲哀,为她的美好向往而感动。

(二)感情朗读

语文教学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朗朗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法。

朗读,朗,指声音清楚;读,指读书、读文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美读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字中静止的感情变为跳动的情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了什么,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的接受课文内容的感情熏陶,因此,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

美读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乃至“布乎四体”,多方面感知,所得课文中的表象极为深刻。且“目治、口治、耳治”三位一体,令人受益无穷。

(三)激发情感

儿童的情感非常易于被激起,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更为深刻,更为主动。我们一直提倡“把感情带进课堂”,让学生不再畏惧教室、畏惧上课,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1、担当向往的角色。

2、扮演童话角色。

3、扮演现实中的角色。

要使学生对学习投入情感,首先必须教师要有情感。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的遭遇、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xiaoxueyuwen情境教育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第一次划亮火柴,小女孩看到了火炉,教师可以体会到小女孩需要温暖,怎样把这种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呢?就要引导学生一步步从火炉联想到光和热,联想到可以使人暖和,再达到情感的共鸣:小女孩是需要温暖啊!使学生真正理解小女孩的渴望和期盼。

(四)师生互动

师生互为主客体,两者之间的互动可以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小组合作学习是引发互动的一个有效策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探索,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为保证教学的有趣性,每次活动,教师都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巡视辅导。在课堂上,学生自主体验,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培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发展道路上的合作者、鼓励者、指导者,与学生一起分享探索的喜悦。

(五)写作训练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课本中课文只是些例子。学习语文一方面是练习写作,一方面是提高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课文,有不少是中外著名作家的佳作,还有一些是从我国名著中改写的精彩片段。这些课文在语言运用和写作方法上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范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概括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

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应该得到很好的执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许多缺陷,“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为师生的口头禅,为能“活读书,读活书,活读书”,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激情!只有在教学中有感情的碰撞,师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五〕、情境教学的实施效果

(一)、创设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动机

有情有趣的情境是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学习语言得以成功的载体。情趣,仅仅靠教者外界的刺激、客观的引发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语文学习的趣点,让他们在由此而建构的情境运行中,自觉不自觉地感受语文学习的情趣,才能

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因此,情境的趣味是我们首先关注的兴奋点。教师把儿童带入情境后,教师要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要有意识地把儿童一步步带入课文描写的相关情境,让儿童感到“情即在眼前”,使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儿童眼前。儿童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观,其声可闻,其物可赏的境地。当然儿童进入情境后的热情反过来丰富了入胜的情境。这样,教学就成了“我”愿意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在此情境中的教师,自己的情感也升腾了,一种工作乐趣驱动着他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真正使学生变自主学习为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稳定、持续,从课堂到课外,乃至到日后漫长的学习生活中。

我在上《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事先让学生做好六匹马。上课时,我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之后,同桌之间摆一摆田忌和齐威王是怎样赛马的,并且伴有解说。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当然,整堂课由于学生的热情参与,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的乐趣。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二)、凭借情境,在扮演角色中丰富感受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情境,应以思维为核心,以语言的生成为根本。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整合在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而且发展语言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应凸现语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当然,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三)、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

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发动者和鼓舞者,情境教学正是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及情感的。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境为载体,以情感为动因,以审美为手段,感受“美”中激发“情”,情动而辞发,辞发即情升,促进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协同发展。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进行写作训练,如《请小女孩到我家来作客》、《假如小女孩生活在新社会》等,使学生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然后通过课本剧的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在情味

【篇五】xiaoxueyuwen情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读廖丽芳《教师教学情境创造力策略》心得体会

什邡元石小学 刘德蓉小

联系电话:6775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那么怎样才能将学生引入“愤、悱”的状态中呢?这就离不开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生动积极的教学情境,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老师上课的第一项任务应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情绪高昂地投入学习的状态之中。创设问题情境,它既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奏,同时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主题曲。因为,它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可以指导学生高效学习,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平台。

二、 激发情趣,呵护学生的创造力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情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真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般而言,小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但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要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地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和细心呵护。

三、 升华情感,满足学生的体验需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与学习的动机、认知的兴趣、意志品质以及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普遍具有一种探索、创造并且取得成就的需要,当孩子们通过努力,在某个方面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就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如果这时候教师多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如“你真肯动脑筋” “你想的办法真是与众不同”“说得太好了,连老师也没有想到这一点”“你读的书真多,知识真丰富” “你的思路很清晰,讲得很有条理”“你的思考为我们拓宽了思路”等,这样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与教师对话的兴趣,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身为一名老师,更应充满激情。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没有情感的交流和呼应,将会影响教育效果。让我们带着学识和激情走进课堂吧,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每一个孩子的兴趣、激情,肯定每一个孩子的发现和创造,让我们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我在我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特别注重了情境的创设。以情激情,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回味和感动的画面。

(一) 创设问题情境。

“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设问题情境,要尽力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脑子积极主动地转动起来,促进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的发展。

古人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认为质疑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起点。 那么,怎样使学生真正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创造条件,为学生自主质疑提供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首先富含深情地讲了乾隆皇帝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让学生对圆明园产生神往的感情,接着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让学生亲眼目睹神往的圆明园变成灰烬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质疑。学生义愤填膺,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提了出来,“圆明园过去是什么样子?”“八国联军为什么要烧了圆明园?”“清朝政府为什么不阻止?”

在这段导课中,我通过激发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把学生尽快

的引到新知识的思考中去,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

(二)创设表演情境

故事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环境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其特点是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角色不同,个性鲜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故事性强的篇目,特别适宜表演。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不同角色之中,深刻体验不同角色的个性,这种表演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而且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提高。

如教学《小木偶奇遇记》一文后,在学习理解课文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本剧作业。为了完成这道作业,学生之间会主动合作完成:他们中作文好的人承担编写剧本的任务,而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会承担表演任务,他们自己动手做道具,细心的孩子甚至还给剧本配上了音乐等等。这样,在完成这道作业的过程中,他们的各种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在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中,同学们入情入境,把课文故事表演得栩栩如生。

(三)创设想象情境

新课程要求教师,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地翱翔。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把静态的平面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能触动学生思维的情境。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渴望快乐和幸福的小女孩第三次擦亮了火柴,在奇异的火光中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我抓住“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这一灵动鲜活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个快乐的小天使、可爱的小精灵在对小女孩眨眼睛,你知道这眨着眼睛的小画片在对小女孩说什么悄悄话呢?”一语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是快乐王国的精灵,你愿意和我一起去遨游世界吗?”; 有的说:“寂寞的小女孩,你愿意和我跳一曲舞吗?”;有的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有的说:“可怜的小女孩,你冷不冷?我有一件礼物送给你,你喜欢吗?”。这样,

情境的创设唤醒了孩子们的爱心,学生通过想象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感悟。之后,我就让学生带着这种对文本的体味朗读相关段落,每一个学生用她的语言,她的眼睛,还有她的神情告诉了我,她们在用心读,读的情深,读的意浓。

(四)创设生动的再现情境

一次作文后,我让加了两分的黄海龙来念了他的作文,题目是《厕所保卫战》。他的作文语言幽默,写出了他们打扫厕所的酸甜苦辣。念完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接着我让孩子们来评评这篇作文的优点,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说语言幽默;有的说细节生动;有的说修辞手法用得好……我话锋一转,谁能把这篇加两分的作文变成加四分的?孩子们犹豫地左顾右盼。一双手举起来了,他说:还可以把情节写生动点,比如打扫得动作、心理活动。我说:“你说得很有道理!那让刘老师先来试试,看能加多少分?”孩子们一下子提起了精神,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根据他的题材,作了修改:加上我的动作、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述起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讲完以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加十分”。有的说:“刘老师,你简直就是在表演,表情、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刻画得真好!您真像一个演员!”我也开心的笑着。接着我用这样的方式,评讲了几篇优秀的作文和一篇“流水账”。在大伙的建议和改动下,再加上我的总结(口头作文),几篇文章一下子都变得有血有肉,生动起来了!同学们仔细地听着、认真的想着、快活地笑着……我感觉到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已经感悟到了怎样不记流水账,怎样把文章写得更生动的技巧。放学铃拉响了,孩子们似乎还沉浸在有趣的作文情节中,写作方法和技巧就在我为他们创设的体验情境中潜移默化着。

(五)创设和谐融洽的情感体验情境。

在我将执教公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前一天下午放学前,数学老师匆匆地来到了教室门口,我连忙走过去问她有什么事吗?她悄悄地告诉我:“小玉的妈妈去世了,她爸爸叫你过去和你说点事情。”“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匆忙的安排了一下学生,我便跑向了办公室。

在办公室门前的走廊上我看到了小玉的爸爸,他的眼睛肿得像两个大桃子,神情黯然。站在他旁边的玉儿的小姨眼睛也是红红的,眼里噙满了泪水。玉儿爸爸沙哑着声音对我说:“我想为孩子请几天假,她妈妈昨晚在华西医院去世

了……”他的声音哽咽着,泪水涌了出来。这个性格十分开朗的男子,此时却像小孩子一般泪流满面了。我说:“这消息孩子还不知道吧?因为我今天没发现小玉有什么异常。”他点点头说:“就是还没来得及告诉孩子,也不想影响孩子今天的学习。”面对这个悲痛万分的男子,面对这个和我就像好朋友一样的家长,我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安慰他了。我说:“你带孩子回去吧!你也放心,等她回来时,我一定会好好开导她的!”

他说:“玉儿的妈妈得的是“肺纤维化”,这病比肺癌还来得快。从春节后查出到现在还不足三个月她就走了。这段时间在华西医院里只能靠着呼吸机来维持生命,每天的医药费都在3000元以上……”听着他悲伤地诉说,我突然感到有些自责——为何我竟一点也不知道小玉的妈妈患了如此严重的病,我竟一点也没觉察出这个孩子这段时间是承受着怎样的压力和苦痛!作为她的班主任我感到我的失职。还记得一个月前为学校里父亲车祸丧生的曾玲同学捐款和昨天在为玉树灾区捐款时,她也积极带头捐了款的。要知道她却是在自己家庭面临如此灾难的时候啊!哎!班上的孩子不是有什么事总爱和我聊吗?她为何却没有把她的情况告诉我呀?

我对小玉的爸爸说:“对于孩子来说,你现在就是她的希望,也是她的支柱,所以你一样要坚强,不要过分悲痛,孩子需要你!我布置完作业就叫她出来找你。”说完,我匆匆跑进了教室。

到教室里,我看见坐在第一排的小玉正和同学讨论着作业,其他同学也在整理着书本。我想我应该给孩子讲点什么,特别是给小玉一点鼓励和引导吧。我挥挥手让大家安静了下来,我说道:“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爷爷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那么的可怜,她的命运是那般悲惨,不禁让我们产生了深深地同情与怜悯。然而,我们不是一个廉价的同情者,我们更应是一个反思者!我们应该从小女孩的身上发现一种可贵的精神——那就是对光明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因为她的心中向往光明、向往温暖,向往一切美好的东西,所以才会看到那么多美丽的幻象,她才会获得属于她的幸福!人的一生难免会遭遇磨难,会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当我们遭遇苦难时,我们需要的不应是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我们应该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去承受,去隐忍。(我顺势在黑板上写下“承受”“隐忍”)只要你拥有一颗隐忍之心,只要你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你就可以

【篇六】xiaoxueyuwen情境教育构建语文学科情境课程

构建语文学科情境课程

拓展儿童学习广阔天地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既具基础性,又具引领性。它对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历来十分重视语文学科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早在八十年代就通过潜心研究语文教学,创造出独树一臶的‚情境教学‛思想。进入九十年代,李吉林老师又将情境教学从语文学科拓展到其它学科,以至整个教育领域,创建了‚情境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语文学科依然作为龙头,整合协同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推动着情境教育向纵深发展。跨入新世纪,李吉林老师凭着对教育的执著追求,和深层思考,与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开始了‚情境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语文学科情境课程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为其它学科情境课程的构建,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语文学科情境课程就是通过创设富有美感、智慧和童趣的情境,将教学与儿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儿童语文素养。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建构的。

一、以情境创设为依托,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

‚情境‛是语文学科情境课程的核心理念,李吉林老师将它界定为‚人性化的教育环境,是特别适应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全身心活动其中的教育环境。‛我校教师在‚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情境自觉‛,自觉地将知识嵌于情境,生活现于情境,训练融于情境,思想寓于情境,用智慧,用激情,用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段创设着情境,丰富着情境。

1.以美为境界创设情境

语文学科情境课程在创设情境时,尤其注重以美为境界,体现美感性。这是因为语文本身融合着语言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而我们的教学对象儿童又具爱美的天性,我们的教学目标也蕴含审美能力的培养,以美育德,以美怡情,以美激智;也只有美的教学,美的情境,才能顺应儿童天性,实现教学目标,正如李吉林老师指出:‚教学实践已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励,教学的高效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孩子的发展不能没有美。‛

以美为境界创设情境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①图画再现。课文的字里行间总隐含着动人的画面,有景有境,有声有色。我校教师经常应用图画这一艺术形式,再现课文画面,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活,让学生更觉可亲可近。这些画面有的浓墨重彩,但更多的是以简笔画和剪贴画等简约的形式呈现的。这一方面,有助于教师随教学过程渐次呈现,使画面与教学融为一体;另一方面,简单的线条,粗略的画面,更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如一位老师执教《绿色的和灰色的》一课时,先用简笔画勾画出一片绿色的森林和一个大石块,再根据教学需要,依次呈现狐狸和小白兔的剪贴画,并借助这两个动物形象,引导学生想象和描述它们的神态和心理。整个画面既简又美,既静又动,而且又与教学同步。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扎实的训练。

②音乐渲染。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通过诉诸人的听觉而直达人的心灵,有着极强的抒情功能。在教学中播放贴切教学内容的音乐,不仅能烘托气氛,渲染情境,而且其中蕴含的灵动的语言,飘渺的形象和广远的意境,最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这些音乐或委婉或雄放,或柔和或浑厚,或轻盈或激昂,或悲愤或

喜悦,将教师、学生、作者及课文的情感揉和在一起。一位老师在执教《水》一课时,选取了三段音乐,相应地表现缺水之苦、戏水之乐和浴水之欣。音乐不时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他们仿佛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水带给人们的悲与乐,感悟到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语文形象和情感色彩借助音乐一起溶入学生的心灵。

③运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代表着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它不仅能搜索、汇聚、筛选、整合巨量的教学资源,而且能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具有独特而强大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现在信息技术已在语文学科情境课程得到恰当而有效的运用,如一位老师执教《莫高窟》一课时,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专题网站,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欣赏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彩塑,一幅幅精彩绝伦的壁画,一件件价值连城的文物;观赏着美轮美奂的‚飞天形象‛,自由选择喜爱的音乐为自己朗读配乐,心中不时激起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精美的文化而自豪而骄傲之情。当他们了解到帝国主义掠夺莫高窟文物的史实时,心中又激起对这一强盗行径的愤慨之情。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进一步展示出语文教学的美感和魅力。

在创设情境时,我们还坚持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有效性,形式要确实为表现内容所必需,应更好地为内容服务,不哗众取宠,真正起到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作用;二是简约性,即呈现方式便捷而灵活,追求神似,有意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充分想象,同时付出人力、财力尽可能的小,而收效却很大,事半功倍;三是美感性,即教学手段和方式应符合学生的审美趣味,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焕发热烈的学习情绪,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在审美追求中不断激发智慧和情感活动。总之,要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同时又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2.让儿童在情境中充分活动

活动是一种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内化‛建构的过程,是儿童发展的途径。儿童正是通过活动来认识世界的,而活动和儿童的发展又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只有让儿童成为情境的主体,让儿童在情境中充分活动,情境才能充满生机,更好地发挥育人育智育情的作用。儿童在这样的情境中,兴趣、情绪、情感、思维、想象等都处在最佳的活跃状态,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观察、体验、感悟、陶冶、操练等活动,主动地能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