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南华大学讲师的课时费是多少南华大学讲师的课时费是多少

南华大学讲师的课时费是多少


篇一:《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课时量计算办法及课时费发放标准(暂行)

一、标准班人数:

设计、美术(普通班)为25人;雕塑为20人,艺术学系班级为40 人;外语、计算机文化课、体育为50人;文学、马列、公共史论为60人。

在教师暂时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因教学需要组班人数可适当突破,但原则上一个班最高不超过同类标准班人数的50%;最低不得少于同类标准班人数的60%。

二、教师年额定教学工作量、课时费标准

三、课时量统计计算办法

1、课时统计以课表课时为准。各系部如对课程表所列课程(任课教师)调整,须经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同意、备案。擅自调动者无效。

2、专业课课时计算办法

(1)专业课班级不考虑学生人数系数,以自然班为基数计算课时量。 (2)一名教师同时给两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1.5倍计算。

(3)一名教师同时给三个班级上相同课程者,课时按本门课程的2倍计算。 (4)主讲教师与助教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1/2。

(5)多名教师同时上一个班课者,每人课时原则上为课时总量的平均数。 (6)艺术学系的设计、绘画课等也依据此计算办法执行。

3、共同课(含社科部与艺术学系教师对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史论课程)课时计算办法。

(1)学生人数在标准班以下的按一个标准班计算。

(2)以标准班人数为基数,每增10名学生,课时系数加0.1,最高系数为2。

4、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程课时计算执行共同课标准,同一课程同一时间段内上课只考虑学生系数,不计算班级系数。(各系自开的专业史论课作专业课计,不执行此款规定)。

四、课时费计算

外语、计算机课程课时费系数为1.25,文学、马列、史论(含艺术学系专业史论课)课程课时费系数为1.20,体育课程课时费为1.15,其他课程不计算课时费系数。

五、课时费每学年统计计算一次。

教务处 2004年6月17日

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 -200 学年教师工作量统计

篇二:《内部讲师认证及课时费发放办法》

1. 行政人事部每年组织两次以上内部讲师专业技能培训班,经部门推荐或自荐,可以参

加讲师培训.

2. 以上经行政人事部认证合格的讲师,由公司颁发讲师证.讲师分为三级.二级.一级

三类,一级为最高级.有效期均为一年.

3. 每位内部讲师须掌握至少一门专业课程,经行政人事部认证后,按培训计划进行授课. 4. 内部讲师组成讲师团,由人事部负责召集,每月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以共同提高

授课水平.

5. 为增强内部讲师的授课积极性,公司给予内部讲师一定的课时费,计算标准是:三级

讲师30元/小时,二级讲师50元/小时,一级讲师80元/小时(RMB). 6. 以下人员开展的培训不计算课时费: (1)未经认证的助理经理级以下人员;

(2)未经行政人事部确认,在培训计划外的组织课程; (3)单次课程时数不足半小时.

(4)连续两个月无故不参加讲师团的学习交流活动的讲师.

7. 课时费的发放.由行政人事部制订记录表格,讲师本人及行政人事部经理签名确认,

由会计部随当月工资一起发放.

8. 已离职的内部讲师,其讲师资格自然取消,不再享受课时费补助.

内部讲师课时费发放记录表

( 年 月)

审批: 制表:

篇三:《高校教师工资标准及各级职称教师计算方法》

高校教师工资标准及各级职称教师计算方法

现在高校教师标准决定于教师的职称和所在的地区,根据现在的高校教师职称等级:分13级,每级相差300元左右,越在上面差距越大。基本如下:

助教:基本工资960左右 奖金 课时费(每节课30元左右) 福利=2300--2600左右/月。

3级讲师:基本工资1050左右 奖金 课时费 福利=2700--3200左右/月。

2级讲师:基本工资1100左右 奖金 课时费 福利=3000--3500左右/月。

1级讲师:基本工资1150左右 奖金 课时费 福利=3500--4000左右/月。

3级副教授:基本工资 奖金 课时费 福利=4000--4300左右/月。{南华大学讲师的课时费是多少}.

2级副教授:基本工资 奖金 课时费 福利=4200--4500左右/月。

1级副教授:基本工资 奖金 课时费 福利=4500--4800左右/月。

4级教授:基本工资 奖金 课时费 福利=4700--5500左右/月。做研究的收入每人不一样。 3级教授(学科带头人):基本工资 奖金 课时费 福利=8000--10000左右/月。做研究的收入每人不一样。高的有几十万,上百万的。

2级教授(长江学者):基本工资 奖金 课时费 福利=20000左右/月。做研究的收入每人不一样。高的有几百万,上千万的。

1级教授(院士):基本工资 奖金 课时费 福利=30000左右/月。做研究的收入每人不一样。几百万,上千万不等,有的高达上亿元哦!!

篇四:《外聘及专家讲师课时费领用表》

篇五:《教师工资制度表确认版》

工资等级表 (讨论稿)

(一)一般说明: 1. 2. 3. 4. 5. 6. 1. 2.

以上工资表仅供参考

教师工资需要根据工作类型(全职还是兼职),工作年限,教师等级,教学水平来划分工资。 全职教师有基本工资,兼职教师没有基本工资

全职教师的基本工资必须满足一定教学额度,(采取学大课时划分档)如达到教学额度,可以拿取实际课时量的课时费,如未达到额定课时费,要根据情况扣除基本工资

为了避免老师突然离开等造成的教学损失,每节课时10%-20%压在年底作为奖金发放。

学大兼职每小时36-50不等,其他培训学校高三最高在每小时75-90不等,初三在每小时60左右。 关于招生基本工资和提成方式,可以采用传统的业务推销提成加底薪的方式,具体额度需要面谈。 建议招实习刚毕业的大学生做全职,适当代课,看自习,接待家长,咨询成功给提成

(二)重要说明:

篇六:《兼职老师课时标准》

Justech兼职讲师课时费标准

CCNA兼职讲师薪资{南华大学讲师的课时费是多少}.

1. 40元/小时

2. 60元/小时

班级CCNP即时转化率达到30% 或CCIE即时转化率达到5%

3. 80元/小时

班级CCNP即时转化率达到40% 或CCIE即时转化率达到10%

4. 100元/小时

班级CCNP即时转化率达到50% 或CCIE即时转化率达到15%

NA实际课时42课时

CCNP兼职讲师薪资

1. 50元/小时

2. 70元/小时

班级CCIE即时转化率达到20%

3. 90元/小时

班级CCIE即时转化率达到30%

4. 110元/小时

班级CCIE即时转化率达到40%

NP实际课时84

CCNP转化费100元/人 CCIE转化费 500元/人

RHCE兼职讲师薪资

1. 60元/小时

2. 80元/小时 班级RHCA或者CCNA CCNP CCIE转化达到30%

3. 100元/小时 班级RHCA或者CCNA CCNP CCIE转化达到40%

注:所有转化率为即时转化率,也就是课程结束后一周学员交费完成。两个比例标准为最低标准,享受阶梯性课时费,需要同时满足转化要求方可享受同课时标准。

注:转化费与全职老师一致,交订金的学员需要等到学员交齐培训费用后才享受转化费用。

篇七:《大学老师的工资待遇你知道多少(转)》

大学老师的工资待遇你知道多少?

最近老伍通过某些渠道,调查了国内高校大学老师们的收入情况。结果让我非常震惊。

在大部分人眼中,高校大学老师,都是比较富有,生活安逸的人群。 但是,我调查后的结果却完全不是这样。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原来我们大学的辅导员和某些老师总是铁青着脸。 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大陆不可能出现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 我只想说,每一行有每一行的艰辛。

同样,每一行也有每一行的抱怨。

做技术的人会抱怨说,做技术没前途,因为做技术都是给别人打工,你的收入很快就会到瓶颈,无法再上升。

做销售的人会抱怨说,我们的收入那是相当的不稳定,这个月赚一万,下个月赚一千,是很有可能的事,而且还要每天风餐露宿、跑来跑去,看别人的脸色做事。 做管理的人会抱怨说,做管理才是最累的,每天有操不完的心,管不完的事,整个公司、整个团队都依靠你,别人倒下了,你不能倒下,别人在休息,你不能休息。

下面的内容,跟我了解到的大学老师的现状相符。

大家都认为高校好,高校待遇高,不进去不知道,进去了才知道,真的只是温饱而已,因为我自己就是重点大学的小老师,我们学校从大前年就已经不解决住房问题。小老师一般是几乎没有别的来源的,只靠死工资。名义上是有假期的,但是平时要给学生上课这样那样的事情,闲暇时间要做科研,不做科研评不上职称,所以我一年的寒暑假加一起的休假时间也就是15天,把过年的时间也包含进去了。高校压力大,竞争激烈,大家都差不多这么拼搏的,看着光鲜的背后其实是付出了太多的血汗,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再加上硕博连续,我一点都没耽误,一共学习了21年,终于修成正果,以为可以大展拳脚,就算精神上不行,至少物质上还可以,但其实作为讲师的工资才只有2500,只够养得起自己,买房子不敢奢求,只能租,而高校附近的房租都很贵,只能租的远一点的地方,但是交通又成问题,所以每天就早起步行到学校,中午在学校食堂对付一口,晚上继续做科研到10:30,然后两个人走回家。现在年纪已经一大把了,连孩子都不敢要,两个大人倒是可以对付,但孩子不能对付,所以就这么一直拖着。 笔者说的确实如此,我也是一名普通院校的讲师,对于青年教师工资收入确实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面对现在高涨的房价,压力实在很大。面对非常低的课时费,大家都不愿意上课,基本都是抱着完成最低教学任务的心态,对于做科研,总觉得越做也没意思,心里可能有些许不平衡,总觉得付出这么大努力做科研,也就是发几篇文章,不是应用性很强的工科类,做科研和赚钱是没什么关系的。花这么大力气,如果做别的至少能赚上一套房子住一住了。导致大部分的心理都不平衡,想着和自己同样文凭的同学,他们收入越来越客观,自己却还要为了柴米油盐还担心,心理是不是会小抱怨一下

我博士毕业,在国家著名高校当老师,工作了二十几年了,工资也就三千多,扣掉1000多元的公积金,拿到手的工资只有不到2900元。每年年终学校给个1000-2000元的资金。我在学校还算一般的, 刚毕业的博士们就更困难了。

我是内地甘肃省省会外的一所省属普通师范类高校教师,88年入校工作时72.5元/月。23年过去了,职称到了副教授。月薪2910元/月(国家工资津贴总和),扣过公积金、医保房租水电费实法工作在2450——2550元/月左右。学期末课时津贴 科研奖励约6000元。在全校同类职称人员中属中上水平,因为我知有些教师科研成果比我少多了。我们的一点工资,含金量确实不高,发文章你没关系,掏钱交版面费也难,省级刊物一版为600——1000左右,核心刊物一版

4000——6000左右。你不发文章,年度考核、评优选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都与你无关,难呐!

当大部分高校教师面对着不入流的工资水平,又何谈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确实如此!我的孩子也是博士毕业在重点高校当教师,一个月只有2000左右的收入,只能算计着维持生计。再这样下去只有跳槽了!

本人大学教师,老婆幼儿园教师,都是教龄10几年,是某些人眼中的高收入群体。我们“小康”的在一起生活了7年,终于有了3万元的巨款。报考博士,发现还不够博士学费。只希望导师能给点补助,不然我的1000多基本工资无法养活老婆孩子。读书期间单位只发基本工资,而且像这种有单位读博士的,就读学校是不发奖学金和生活补助的。在学校食堂吃饭,同一个菜比本科生要贵,就是打开水也要收钱,因为是不享受国家补助的。

博士毕业后单位只报销学费,但是要扣除读书期间已发的工资,也就是说我即便是正常4年毕业,拿不到一分钱,说不定还要向学校倒交钱!延迟毕业在博士阶段是很常见的,毕业的晚,交学校的钱就跟多!:(

我在大学,自己的学生毕业就比我拿得多。我们大学是省重点在某沿海城市有校区,在该城市,就事业单位工资来说,我们大学的老师工资是最低的 ,低于相同职称的乡村小学教师。

所有的帖子都看完了。文章说的是真实的大学青年教师的收入与工作生存境地。我在中学做过,现在在某省属重点大学,好想到发达地区的中学工作,尽管我们系有博士点,本科一批招生。但待遇确实与中学没大区别啊。年龄过了招聘的 年龄限制了 。没有办法啊 ,还得拼下去吧 。在大学工作,必须接触学术前沿,无论教学还是科研,意味着必须学习。工作一辈子,看一辈子书,当一辈子学生,一辈子教师,一辈子科研者。我工作13年了 ,讲师,到手工资2600元。帖子里谁在发表 牢骚,谁说大学教师工资高啊 ,基本都是个人和农民,还有部分脑残的貌似知识分子。感觉对知识的贬低,对知识分子的嘲讽。文革的遗风啊!这些人的认识水平可以原谅。但是当一个国家整体上这样对待知识分子,代表最高层次的知识分子为生活奔忙,代表未来的青年知识分子生活得萎缩的 时候,是否该反思。大学里的行政人员多 ,都论级别,像封建社会似的,官大的喜欢叫职务,管小的没有法叫,叫他们某老师简直是讽刺他们 ,都知道教师地位低。

几十万、几百万的科研经费只限于部分理工科中的部分老师,我所在的学校是文科院校,大部分老师申请很多年,好不容易下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也就8万或10万,注意这8万、10万不是说进老师腰包了。完全课题必须要发表文章,以前发文章都有稿费,现在完全反过来,发表在好一点的刊物上,光作者交给期刊的版面费就上万,你没有一定的关系你还发不了好刊物,发不了意味着你就不能结题,不能结题你就拿不到这钱,再一个,搞研究总得要买资料,要买仪器设备吧?这不要钱吗?这都得从科研经费里出,最后可能还要出书作为最终研究成果,出书现在也要买书号,你这又不知道了吧?一个书号至少要2万,其中,你还有需要用钱打点各种关系,请客送礼,这都需要钱。一个课题完了之后可能所剩无几了。

我是安徽一所省属高校教师,1998年副教授,2006年工改基本工资1680元,各种补贴累加一年8500远,一年28500元,按照06年工资制度每年长30元,2010年基本工资1830元,一年各种补贴累加(主要是课时费)10600,合计31500元

文章对高校教师收入的分析贴近事实,中肯。我是一个在省属院校工作了11年的教师,每周12节,全年算下来所有收入也就35000左右。悲哉!

贵州大学的讲师1831元/月,工作5年了,对不起父母,读了20多年的书,对不起国家。读书无用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我淮安1个大学的普通老师 月收入2200元, 要不是我老婆的工资,喝西北风了

俺闺女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当讲师,月薪1860元,扣除租房和苛捐杂税,所剩只有800多元,连穿衣吃饭都成问题;800元啊!不够公款宴上半瓶酒钱啊! 读了这篇文章,深有同感。我也是高校教师,工作近20年啦,每月工资才3800,其他什么都没有,还要发表论文、出书花许多钱,真的很难。

我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师,作者对高校薪酬了解的很深,所说情况和我们这相差无几。{南华大学讲师的课时费是多少}.

我媳妇也在高校,硕士,待遇很差,每个月拿到手2K不到。

我是211工程学校教师,工龄21年,早就评上副教授了,工资2800,拿到手的2400,这且不说,每年年终的考核指标使我们失去了很多节假日和下班以后的休闲,各行有各行的艰辛,不过凭良心说,收入真是低,尤其是高校里教师职业,谁都可以对你指手画脚,谁都可以检查你

此文写得很真实,事实就是如此!我是高校教师,是普通教授,20多年的教龄,国家给的工资就是2800多元(每月应发)。

文章说的还是比较中肯的。我就是高校老师,深知其中的辛酸。挣点工资很难养家糊口,更别提生活质量。高校老师表面上有地位,有闲。实际相去甚远。要说灰色收入,就是趁着周末放假或平时去兼职。可是一:不是不上课的时间就是闲暇时间,除了上课,单位还有很多事要做。二:即使给你机会你都不能安心赚钱。因为高校的潜在压力和危机太大了。我是硕士,面临学历提升。我是讲师,面临评职称。我是教师,这个职业更加注定我要一辈子学习。否则,连工作都可能不保。高校老师很累。身心疲惫。既要赚钱,又要做科研。每天精神十分紧张。很难彻底放松。

我们讲话应该公证点,作为大学老师,他们的收入确实比公务员工资低多了.这样肯定就不对了,就3000多收入,那么他们怎么做学术研究呢?没有办法,只好利用休息时间,去教孩子,赚点外快,他们真的不容易.也是对人才的浪费.难怪钱学森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中国难成就大事.一个研究生,博士,毕业就已经将近28岁了,还要为房子拼命打工至少30年,真的很苦...你们谁想过他们读书的艰苦吗?这个和农民工的收入是不能比较的.他们是脑力劳动者,不要混为一谈.国家发展,需要劳动者,更加需要高知识工作者,我希望老师加工资.提高收入后,他们就可以把更加多的时间,放在学生和学术上,国家才有希望发展.

篇八:《大学老师的工资待遇》

大学老师的工资待遇你知道多少?

最近老伍通过某些渠道,调查了国内高校大学老师们的收入情况。结果让我非常震惊。 在大部分人眼中,高校大学老师,都是比较富有,生活安逸的人群。

但是,我调查后的结果却完全不是这样。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原来我们大学的辅导员和某些老师总是铁青着脸。{南华大学讲师的课时费是多少}.

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大陆不可能出现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

我只想说,每一行有每一行的艰辛。{南华大学讲师的课时费是多少}.

同样,每一行也有每一行的抱怨。

做技术的人会抱怨说,做技术没前途,因为做技术都是给别人打工,你的收入很快就会到瓶颈,无法再上升。

做销售的人会抱怨说,我们的收入那是相当的不稳定,这个月赚一万,下个月赚一千,是很有可能的事,而且还要每天风餐露宿、跑来跑去,看别人的脸色做事。

做管理的人会抱怨说,做管理才是最累的,每天有操不完的心,管不完的事,整个公司、整个团队都依靠你,别人倒下了,你不能倒下,别人在休息,你不能休息。

下面的内容,跟我了解到的大学老师的现状相符。

大家都认为高校好,高校待遇高,不进去不知道,进去了才知道,真的只是温饱而已,因为我自己就是重点大学的小老师,我们学校从大前年就已经不解决住房问题。小老师一般是几乎没有别的来源的,只靠死工资。名义上是有假期的,但是平时要给学生上课这样那样的事情,闲暇时间要做科研,不做科研评不上职称,所以我一年的寒暑假加一起的休假时间也就是15天,把过年的时间也包含进去了。高校压力大,竞争激烈,大家都差不多这么拼搏的,看着光鲜的背后其实是付出了太多的血汗,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再加上硕博连续,我一点都没耽误,一共学习了21年,终于修成正果,以为可以大展拳脚,就算精神上不行,至少物质上还可以,但其实作为讲师的工资才只有2500,只够养得起自己,买房子不敢奢求,只能租,而高校附近的房租都很贵,只能租的远一点的地方,但是交通又成问题,所以每天就早起步行到学校,中午在学校食堂对付一口,晚上继续做科研到10:30,然后两个人走回家。现在年纪已经一大把了,连孩子都不敢要,两个大人倒是可以对付,但孩子不能对付,所以就这么一直拖着。

笔者说的确实如此,我也是一名普通院校的讲师,对于青年教师工资收入确实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面对现在高涨的房价,压力实在很大。面对非常低的课时费,大家都不愿意上课,基本都是抱着完成最低教学任务的心态,对于做科研,总觉得越做也没意思,心里可能有些许不平衡,总觉得付出这么大努力做科研,也就是发几篇文章,不是应用性很强的工科类,做科研和赚钱是没什么关系的。花这么大力气,如果做别的至少能赚上一套房子住一住了。导致大部分的心理都不平衡,想着和自己同样文凭的同学,他们收入越来越客观,自己却还要为了柴米油盐还担心,心理是不是会小抱怨一下

我博士毕业,在国家著名高校当老师,工作了二十几年了,工资也就三千多,扣掉1000多元的公积金,拿到手的工资只有不到2900元。每年年终学校给个1000-2000元的资金。我在学校还算一般的, 刚毕业的博士们就更困难了。

我是内地甘肃省省会外的一所省属普通师范类高校教师,88年入校工作时72.5元/月。23年过去了,职称到了副教授。月薪2910元/月(国家工资津贴总和),扣过公积金、医保房租水电费实法工作在2450——2550元/月左右。学期末课时津贴 科研奖励约6000元。在全校同类职称人员中属中上水平,因为我知有些教师科研成果比我少多了。我们的一点工资,含金量确实不高,发文章你没关系,掏钱交版面费也难,省级刊物一版为600——1000左右,核心刊物一版4000——6000左右。你不发文章,年度考核、评优选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都与你无关,难呐!

当大部分高校教师面对着不入流的工资水平,又何谈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确实如此!我的孩子也是博士毕业在重点高校当教师,一个月只有2000左右的收入,只能算计着维持生计。再这样下去只有跳槽了!

本人大学教师,老婆幼儿园教师,都是教龄10几年,是某些人眼中的高收入群体。我们“小康”的在一起生活了7年,终于有了3万元的巨款。报考博士,发现还不够博士学费。只希望导师能给点补助,不然我的1000多基本工资无法养活老婆孩子。读书期间单位只发基本工资,而且像这种有单位读博士的,就读学校是不发奖学金和生活补助的。在学校食堂吃饭,同一个菜比本科生要贵,就是打开水也要收钱,因为是不享受国家补助的。

博士毕业后单位只报销学费,但是要扣除读书期间已发的工资,也就是说我即便是正常4年毕业,拿不到一分钱,说不定还要向学校倒交钱!延迟毕业在博士阶段是很常见的,毕业的晚,交学校的钱就跟多!:(

我在大学,自己的学生毕业就比我拿得多。我们大学是省重点在某沿海城市有校区,在该城市,就事业单位工资来说,我们大学的老师工资是最低的 ,低于相同职称的乡村小学教师。 所有的帖子都看完了。文章说的是真实的大学青年教师的收入与工作生存境地。我在中学做过,现在在某省属重点大学,好想到发达地区的中学工作,尽管我们系有博士点,本科一批招生。但待遇确实与中学没大区别啊。年龄过了招聘的 年龄限制了 。没有办法啊 ,还得拼下去吧 。在大学工作,必须接触学术前沿,无论教学还是科研,意味着必须学习。工作一辈子,看一辈子书,当一辈子学生,一辈子教师,一辈子科研者。我工作13年了 ,讲师,到手工资2600元。帖子里谁在发表 牢骚,谁说大学教师工资高啊 ,基本都是个人和农民,还有部分脑残的貌似知识分子。感觉对知识的贬低,对知识分子的嘲讽。文革的遗风啊!这些人的认识水平可以原谅。但是当一个国家整体上这样对待知识分子,代表最高层次的知识分子为生活奔忙,代表未来的青年知识分子生活得萎缩的 时候,是否该反思。大学里的行政人员多 ,都论级别,像封建社会似的,官大的喜欢叫职务,管小的没有法叫,叫他们某老师简直是讽刺他们 ,都知道教师地位低。

几十万、几百万的科研经费只限于部分理工科中的部分老师,我所在的学校是文科院校,大部分老师申请很多年,好不容易下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也就8万或10万,注意这8万、10万不是说进老师腰包了。完全课题必须要发表文章,以前发文章都有稿费,现在完全反过来,发表在好一点的刊物上,光作者交给期刊的版面费就上万,你没有一定的关系你还发不了好刊物,发不了意味着你就不能结题,不能结题你就拿不到这钱,再一个,搞研究总得要买资料,要买仪器设备吧?这不要钱吗?这都得从科研经费里出,最后可能还要出书作为最终研究成果,出书现在也要买书号,你这又不知道了吧?一个书号至少要2万,其中,你还有需要用钱打点各种关系,请客送礼,这都需要钱。一个课题完了之后可能所剩无几了。 我是安徽一所省属高校教师,1998年副教授,2006年工改基本工资1680元,各种补贴累加一年8500远,一年28500元,按照06年工资制度每年长30元,2010年基本工资1830元,一年各种补贴累加(主要是课时费)10600,合计31500元

文章对高校教师收入的分析贴近事实,中肯。我是一个在省属院校工作了11年的教师,每周12节,全年算下来所有收入也就35000左右。悲哉!

贵州大学的讲师1831元/月,工作5年了,对不起父母,读了20多年的书,对不起国家。读书无用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我淮安1个大学的普通老师 月收入2200元, 要不是我老婆的工资,喝西北风了

俺闺女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当讲师,月薪1860元,扣除租房和苛捐杂税,所剩只有800多元,连穿衣吃饭都成问题;800元啊!不够公款宴上半瓶酒钱啊!

读了这篇文章,深有同感。我也是高校教师,工作近20年啦,每月工资才3800,其他什么都没有,还要发表论文、出书花许多钱,真的很难。

我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师,作者对高校薪酬了解的很深,所说情况和我们这相差无几。 我媳妇也在高校,硕士,待遇很差,每个月拿到手2K不到。

我是211工程学校教师,工龄21年,早就评上副教授了,工资2800,拿到手的2400,这且不说,每年年终的考核指标使我们失去了很多节假日和下班以后的休闲,各行有各行的艰辛,不过凭良心说,收入真是低,尤其是高校里教师职业,谁都可以对你指手画脚,谁都可以检查你

此文写得很真实,事实就是如此!我是高校教师,是普通教授,20多年的教龄,国家给的工资就是2800多元(每月应发)。

文章说的还是比较中肯的。我就是高校老师,深知其中的辛酸。挣点工资很难养家糊口,更别提生活质量。高校老师表面上有地位,有闲。实际相去甚远。要说灰色收入,就是趁着周末放假或平时去兼职。可是一:不是不上课的时间就是闲暇时间,除了上课,单位还有很多事要做。二:即使给你机会你都不能安心赚钱。因为高校的潜在压力和危机太大了。我是硕士,面临学历提升。我是讲师,面临评职称。我是教师,这个职业更加注定我要一辈子学习。否则,连工作都可能不保。高校老师很累。身心疲惫。既要赚钱,又要做科研。每天精神十分紧张。很难彻底放松。

我们讲话应该公证点,作为大学老师,他们的收入确实比公务员工资低多了.这样肯定就不对了,就3000多收入,那么他们怎么做学术研究呢?没有办法,只好利用休息时间,去教孩子,赚点外快,他们真的不容易.也是对人才的浪费.难怪钱学森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中国难成就大事.一个研究生,博士,毕业就已经将近28岁了,还要为房子拼命打工至少30年,真的很苦...你们谁想过他们读书的艰苦吗?这个和农民工的收入是不能比较的.他们是脑力劳动者,不要混为一谈.国家发展,需要劳动者,更加需要高知识工作者,我希望老师加工资.提高收入后,他们就可以把更加多的时间,放在学生和学术上,国家才有希望发展.

篇九:《高校教师工资收入真相大揭秘》{南华大学讲师的课时费是多少}.

高校教师工资收入真相大揭秘

2010-11-10 19:46:05

近日,被学生亲切称呼为“根叔”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再次直言不讳地说:“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此言一出,立即在网络上掀起一场口水大仗,一部分人认为言之有理,中国高校现行的工资制度确有改革的必要,一部分则冷嘲热讽,说高校教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相比起那些低收入阶层来说,高校教师的收入已经不算低了,甚至算得上是高收入阶层。那么,对于近百万中国高校教师来说,他们的收入到底是高还是低呢?笔者以为,粗暴的斥责和无理的谩骂都无济于事,亲身经历的调查了解,冷静客观的理性分析,才是我们解开高校教师工资收入的一把最有效的钥匙。

在分析“高校教师工资收入”这一命题时,我们必须澄清一些基本概念。首先是“高校”,我们在此选择通行的说法,即从事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学校,包括部属重点院校、省属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等。其次是本文所指的教师,不仅包括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还应包括工作学校的行政及教辅人员。最后界定“工资收入”的内涵,笔者认为应该不仅包括国家统发的工资,还必须包括学校所发的校内工资(俗称奖金或业绩金),以及教师私底下创收获得的收入。

衡量高校教师收入的高低,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纵横向坐标轴上。从纵向比较来说,高校教师的收入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80年代,教师工资和工人农民的工资靠扰,每月也就是三四十块钱,教师的其他收入较少。82年后参加工作的大部分教师,他们的收入也就四十块钱左右的水平,而且这个水平很多年都没有大的变化。二是90年代,此时由于物价的上涨,教师的工资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几十元提高到几百元,但其中的差别开始拉大。笔者1995年在武汉的一所专科学校任教,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57元。一年后转正,工资加其他收入加起来,也就400元左右。而此期工龄长的教师可以拿到700至800元。三是2000年代,此时的工资收入有较大提高,从之前的几百元提高到一两千元。以武汉某部属重点高校为例,刚参加工作的博士工资单上拿到手的才1000多,另加上校内奖金和年终奖金(包括课时费和科研奖),每年的收入大概在4万左右。在此笔者愿意透露一条真实的信息,我的师兄是武汉某重点高校的教授,我看过他的工资单,应发工资每月2900元,实发工资每月1900元,再加上每个月2000

左右的岗位津贴以及年终奖(含科研奖、课时费及研究生费)20000元,这就是他在学校所得到的收入。而此时的他,已经在高校工作十余年,已是40有余的人了。

再看横向的比较。这一比较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与外国的比较,另一类是中国内部的地区比较。从前者来说,中国高校教师的收入不但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其收入也比不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其中当然有种种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建国后我国工资分配体系中强调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的平等性,其后果便是高校教师的收入长期与工人农民的收入持平。然而我们在强调平等性的同时,却忽略了高校教师在获得教职之前的长期投入。现在的高校教师,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在参加工作前都已经长达20余年的艰苦学习与长期付出,然而等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能拿到的不过区区两千多元。2006年,笔者曾赴北京大学公干,与北大青年教师聊天,他们纷纷诉苦说每月才2000多,而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学所有收入加起来才2000多。相对于北京高企的房价与较高的消费水平来说,高校教师的清贫由此可见一斑。著名主持人阿忆曾经抱怨过自己在北大的工资太低,才4800元,竟然很多人不信,以为是故意瞒报,而殊不知这4800元中,还包括一个月1000多的培训班津贴。而这并不是经常有的,由此可见,那些享受不到“特殊津贴”的青年教师的收入该有多低。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中国地区收入的差异因素。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经济及工资收入也千差万别。总体上说,东部长三角及南部珠三角地区工资收入较高,中西部地区则较低。打个比方,发达地区一个讲师的收入可能与中西部地区一个教授的收入相当。以笔者知晓的广州某省属高校来说,讲师的财政统发工资是3500元,副教授4500元,教授6000元,但这些并不能全部拿到,扣除各种费用后,实际拿到手的分别是2800元、3400元和4800元左右。当然,再加上校内工资、住房补贴和公积金,讲师大概一年可以拿到6万左右。而我的一个朋友,是长春师范学院的系主任和教授,他一年的收入也就6、7万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地区的高校教师比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收入要高出不少。 在进行纵横向比较后,我们再来仔细分析高校教师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的收入包括三个方面:国家统发工资、校内工资和个人创收。从国家统发工资来说,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政府在制定高校教师财政工资时肯

定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