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篇一:《地理常识问问》

高中地理背记口诀

特别是中国国土整治以及世界地理的

高中地理学习中,有许多规律性知识需要记忆和理解,如果运用口诀记忆,在做题时,就能立竿见影,出奇制胜,省去繁琐的思考过程,节省宝贵的时间。我在平时教学中就非常注意运用这个方法,现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一近快,七远慢。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特别注意夏至日在远日点附近,而非远日点;冬至日在近日点附近,而非近日点。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极昼时间比南极极昼长。

2.左焦左倾左冬,右焦右倾右冬。在地球绕日公转示意中,如果太阳在左焦点,地轴向左倾斜,左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如果太阳在右焦点,地轴向右倾斜,右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冬至位置确定了,其余三个分至点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3.点北北升落,点南南升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从偏北的方向升起,从偏北的方向落下,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从偏南的方向升起,从偏南的方向落下,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点北北昼长,点南南昼长。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昼越长;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

5.纬度差余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H=90°-|α±β|。由公式可知α±β绝对值为某地到直射点的纬度差,它和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

6.180°经线为几点(地方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面积就占全球24分之几。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上和180°经线重合。当180°经线地方时为 0∶00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之后,全球新的一天是从180°经线开始以每小时扩大15°的速度向西逐渐扩大,所以当180°经线为几点(地方时)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面积就占全球24分之几。

7.极昼区一天最小(地方时24∶00)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最小太阳高度为0°,最大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其他极昼区,纬度增高1°,最小太阳高度增大1°,最大太阳高度减小1°。所以最大和最小太阳高度之和仍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

8.上上西西,下下东东。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西方天空,月面朝西为正D;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东方天空,月面朝东为反D。

9.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在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低值;等值线向低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高值。这种方法对所有等值线都适用。

10.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和小小。两条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数,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读数。

11.凹坡通视,凸坡不通视。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高向低,等高线由密变疏为凹坡可通视;等高线由疏变密为凸坡不能通视。

12.河流向凹,洋流向凸。在等高线图上,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即向凹;在等温线图上,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相同的,即等温线往哪个方向凸,洋流就往哪个方向流。

13.凹岸冲刷坡度陡,凸岸堆积坡度缓。较弯曲的河流,由于河水运动的惯性,河流对凹岸冲刷严重,凹岸坡度较陡;凸岸流速慢,泥沙堆积,坡度较缓。特别注意曲流处不能用地转偏向力。另外,凹凸岸的判断必须站在河中来看。

14.一陆南,七陆北。全球各地,无论南北半球,1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7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

15.东南西北风,向后退一风。在北半球,判断台风风向时,台风东部吹东南风,南部吹西南风,西部吹西北风,北部吹东北风。

16.北逆南顺,冬逆夏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南极看为顺时针;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冬季呈逆时针方向。

17.低反高同。①受洋流影响,在中低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在中高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同。②中低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反;在中高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同。③中低纬度洋流呈现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中高纬度洋流呈现气旋型洋流。

18.左增右平,右增左平。在三角坐标图上,读取某一数轴上的坐标时,若该轴的数值向右增大(即逆时针增大),则作该轴左轴的平行线,平行线与该轴的交点即为读数;若该轴的数值向左增大(即顺时针增大),则作该轴右轴的平行线,平行线与该轴的交点即为读数。

19.暖前薄宽,冷后厚窄。锋面雨的降雨位置,暖锋降雨在锋前,而且云层薄,降雨区域宽;冷锋降雨在锋后,而且云层厚,降雨区域窄。

20.夏季上山林带上,冬季下川林带下。新疆天山北侧的牧场,受地势影响,夏季在森林带以上放牧;冬季在森林带以下牧场放牧。

地理知识的记忆除用口诀外,还可用其他的方法如:谐音、歌诀、对联等。只要灵活掌握,运用得当,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方法对快速提高地理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为什么凹地形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于凸地形?这和海拔越高,气温的较差越小有什

么关系?

你只是考虑了热量的关系,没有考虑空气流动的关系,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越厚的空气层,保温效果越好,这句话对,但是这是建立在空气不流动的情况下。由于凹地四周高中间低,因此当到了夜晚,由于周围高地散热速率快,形成冷空气,而中间散热慢,形成暖空气,因此便形成气压周围高地高于中间的现象,于是高地的冷空气便会向中间低地流动并堆积,原本位于中心低地的暖空气上升,由于高度不高因此一般不会形成云,使得低地地表空气气温降低,如果高地海拔较高,流下的冷空气温度便越低,这就使得夜间到黎明时分低地气温要低于周围山顶;而白天由于高地受热快,低地受热慢,使得低地中的较冷空气流向周围高地,低地上空的较暖空气便下沉补充,这就会使得低地白天气温高于周围高地,因此低地中的日较差大于高地。

至于年较差,也一样的,冬季由于地表空气较冷,密度大,因此便容易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和堆积,于是冬天有“雪打山头霜打洼”的俗语;而夏季由于空气保温作用,使得厚度较大的低地能够容纳比高地多的热量,使得低地地表温度高于山地,于是凹地形的年较差也大于凸地形。

2 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

1 因为气压低,空气稀薄。海拔高的地区的大气保温较差,导致热量大量散失

2 海拔高的地方,云层少,晚上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

由于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辐射少,因为,随海拔的升高温度越低,

3 大气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白天,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就少,温度低;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温度低。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通俗地说:

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的热量,而是来源于大地上空的空气,大地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向周围的空气中散发,因此,空气是自下而上逐渐变暖的。所以,山越高,得到大气中的热量越少,自然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因此, 我们登上离太阳较近的高山时,感觉到不是太热, 而是太冷。

3 河流的左岸与右岸,凹岸与凸岸怎样理解?

顺着水流方向,左边是左岸,右边是右岸。

凹岸:以河流中心为参照点,突向河中心的为凸岸,远离河中心的为凹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北半球河流向右偏,冲刷右岸,泥沙堆积在左岸,左岸堆积了大量的泥沙形成“凸”的样子,而右岸被水冲刷,泥土流走,很形象的就成了“凹”状。南半球相反。

篇二:《气温练习题》

气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城市中,冬季气温最高的是( )

A、广州 B、海口 C、吐鲁番 D、昆明

2.青藏高原终年雪山连绵,原因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离海近,降水多 C、海拔高,气温低 D、海拔低,气温高

3.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加强 B.暖流增强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D.降水增加

4.下列词语反映天气现象的是( )

A.四季如春 B.大风降温 C.终年炎热 D.冬暖夏凉

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B.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C.从北向南递减 D.从北向南递增

6.山顶气温为50C,山顶与山脚处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则山脚处的气温约为( )

A.0.80C B.3.50C C.110C D.-10C

7.一般来说,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是( )

A.不同纬度地带,气温不同 B.同一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C.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南方气温比北方气温低

9.“早穿皮袄午穿纱”形象地说明了以下哪一个特点( )

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年较差大 C、日平均气温高 D、年平均气温高

10.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地形高低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河流多少的影响

11.以下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气温高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

C.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D.气温从低纬地区向两极递减

12.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是表示一天当中气温变化的曲线B.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

C.等温线封闭是高温中心D.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等温线表示的气温逐渐升高

13.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4.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 )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15.你发现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 )

A.12时、黎明前 B.12时、子夜 C.14时、黎明前 D.14时、子夜

16.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升高

C.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D.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17.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洋流因素

18.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的海拔高于B点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的海拔高于B点

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的海拔低于B点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的海拔低于B点

19.下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第5~6题。

⑴.图上标注的10 ℃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应该是( )。

A.13 ℃ B.12 ℃ C.11 ℃ D.9 ℃

⑵.在改正之后的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是高温中心 B.乙地是高温中心 C.丙地是高温中心 D.丁地是低温中心

20.图5为某区域一月份等温线图,三条等温线的气温关系是a>b>c,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B.甲地比乙地气温高

C.该区域此时正值夏季 D.如果甲乙纬度相同,甲可能是陆地

21.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所示地区为南半球 B.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递减C.a、b两处气温相同 D.a处气温比b处气温低

22.读“等温线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的是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B.表示的是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D.表示的是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23.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下图所示),若A点为陆地,B点位于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⑴.华迪中学该日的最高气温最有可能是( )。

24.读“华迪中学气象小组某天的气温观测图”,完成下题。

A.15 ℃ B.17 ℃ C.25 ℃ D.10 ℃

⑵.该日的平均气温是( )。

A.10 ℃ B.14 ℃ C.16 ℃ D.8 ℃

⑶.这天的气温日较差有可能是下列数值中的( )。

A.15 ℃ B.9.5 ℃ C.0.6 ℃ D.6 ℃

25.下图为某区域的1月份等温线图,气温数值a>b>c,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为北半球等温线图 B.图中①地气温高于②地C.①地为海洋,②地为陆地D.无法判断

二.读图题

1.等温线图的判读:

(1)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 。相反,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

(2)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中心。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3)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 , , 。其中主要因素是 。

2. 读图2(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下题。

⑴、图中①区是一个

A.低温中心 B.高温中心 C.干旱中心 D.低压中心

⑵、分析图中②、③地区等温线的疏密情况,可知

A.②地温差小 B.②地温差大C.③地温差大 D.一样大

⑶、图中①处的地形是 A.盆地 B. 平原 C. 山谷 D.山顶

3.下图是A、B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分配图,读图回答:

(1)两地都位于 (南、北)半球。(2)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地。

(3)A地的气候特点是,4)B地的气候特点是。

4。阅读下列四个地点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和

D地月平均气温表,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位于热带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图中位于温带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3)图中位于寒带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4)根据上表中的气温数据,在图D中绘制出该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

(5)图中各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小的地方是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是 。

(6)图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⑺受海陆的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夏季陆地气温高 B.夏季海洋气温低 C.冬季陆地气温高 D.冬季海洋气温高 ⑻关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份

B.气温年较差就是一个地方的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的差

C.气温一般是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海洋和陆地相比,陆地受热慢放热也慢

5.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世界最高气温在____洲北部,年平均气温约在____ºC以上。

⑵世界最低气温在____洲,年平均气温约在____ºC以下。

⑶从等温线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⑷在北纬30º附近,年平均气温在0ºC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方低10ºC多的地区是___,其低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⑸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而陆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与北半球相比较为。

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重庆气温为,峨眉山气温为,峨眉山气温比重庆。

(2)两地的气温差异,说明随海拔升高,气温 。

(3)下列哪句话能显示这一地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