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老师的


篇一:《家长给老师的一封感谢信》

家长给老师的一封感谢信

您们好:我是**小学二年二班段**的家长。孩子在这个温馨的的大家庭里快度过三个学期了,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孩子能积极向上,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与二班的老师是密不可分的。苏老师,秦老师,袁老师,在此我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致意,最真挚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愿。

段**很爱这个既团结又温暖的班集体,更爱培养教育她的老师们。是她们对孩子的爱感动了孩子,是她们严格的教育知道这孩子,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下面讲两件事:

一是孩子的字写得还可以。可是有一次坐也比较多,她有两个字写得不规范,苏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让她重写这两个字。仅此,让孩子感到苏老师要求很严格,一个字也不能马虎,不能有侥幸心理。之后,孩子写字时就比较认真,苏老师和秦老师批改过的作业本上经常看到“你最棒”,“很好”“加油”,“老师相信你”。简短的几个字,你们给了孩子信心和力量,激发了她的学习兴趣,使她不断进步。

二是上一年级时,孩子不小心把校讯通给丢了,苏老师知道后设法帮她寻找。两天后苏老师给找到了,并关心地嘱咐她,今后要细心爱护自己的物品,这件事使她懂得了自己的马虎也给老师带来了麻烦。从此,她就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物品,家长也给予她肯定和表扬。

的确,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凝结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包含着你们无私的爱,平凡体现伟大。再次感谢二班所有的老师们,并祝你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篇二:《家长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X老师:

我们是高X齐的家长。收阅了您的信后,您的责任心深深的感动了我们,同时,也为您的才华所折服。把孩子交给您这样的老师,我们很荣幸也很放心。

和天下所有的孩子一样,高X齐是我们的掌上明珠,宠爱之盛愧不能言。因为溺爱,养成了她任性、吃不了苦、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习性。当然,最大的问题是静不下来,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马虎等毛病。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做父母的高度关注,并且,现在也在生活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总之,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多想把她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修养、有能力,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呵!在她身上,寄予了我们一切一切的期望。相信X老师您一定能理解做为孩子父母的心情,并且,在这点上,我想您也和我们一样,期望她能成材,有出息。

诚然,做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深知我们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的素养和习惯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也会严格自律,如您所要求的那样,在家庭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做到,力求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过程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我们做为过来人,个中滋味是深有体验的。但,再艰苦再漫长,也得经过这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疑,学后的第一任老师最为关健,她是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起点和基础。现在,您就站在了这个关键的位置,您知道,我们对您的敬意和期待远不是唱园丁颂歌或是赞美灵魂工程师所能比拟的!我们知道,我们的重托和期待对您来讲显的有些沉重和不公平,因为孩子的成材必竟有着诸多的先天、后天、主观、客观因素。但做为孩子的父母,为了孩子能成龙变凤而无怨无悔、甘于付出一切的心态,足以感天动地!期望您能理解吧。

最后,衷心的祝愿您健康、顺利、幸福,青春永远,美丽永远。

此致

敬礼

家长:XXX

XXXX年XX月XX日

篇三:《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邓老师:

您好,辛苦了!

在此我十分感谢您的辛勤付出,以及对我小孩的厚爱,使她能够在学校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作为家长我亦感到十分的欣慰。

由于生逢时代的大变局,长年的南漂已成为我的生活,且能力所限不能把子女带在身边接受教育,于是和小孩两地分居成为一种常态,对小孩的监护缺失已不可挽回的造成,所幸在学校遇到您这样一位好师长,时时在指引着她往正确的道路上成长。吕若洋长期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从小都一直比较听话,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开始慢慢有自己的主见,且青少年的逆反心亦在渐渐滋长,老一辈的说教已很难使她全部接受,但对于老师的话还是奉若圣旨,足见老师在她心中还是地位蛮高的。平时她也喜欢去老师家看看书,我也鼓励她去看书。最近觉得她的学习成绩下滑厉害,语文好像还是比较稳定,因为平时我都抽查要她背课文,也买了许多的课外读物给她,但数学就没怎么要求,所以这次数学成绩不怎么理想。目前我的想法是多培养孩子的兴趣,尽量让她觉得学习有乐趣,而不是苦差事。

作为长年在外地的家长,不敢有太多的奢求,只希望小孩在校期间能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建议学校(班级)组建家长QQ群,可以实时发布学生的近况、动态,让学校和家长之间多些沟通联系,共同关心祖国的未来。 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吕筱恒

QQ:136 775 4571

2014年05月10日

篇四:《家长对老师的评语》

家长对老师的评语

你的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学生学习有兴趣,参与面试,能愉快地学习,思考,交流。{家长对老师的}.

ø 你的课堂语言,表情,动作充分体现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ø 你教学严谨,认真,不断的机理学深

ø ××老师,我的孩子近日来,在你的引导下,敢与人交流了。 ø ××老师,感谢你和我们一样关爱着孩子!

ø ××老师,感谢你对孩子的鼓励,在你的上赏识下他变的自信多了。 ø ××老师,你用什么办法激励着孩子不断进步,孩子交给你,我放心。 ø ××老师,我的孩子在你的引导下,变得有礼貌了,懂事了! ø ××老师,我很欣赏你。

ø ××老师,你真是个好老师。

ø 孩子交到你手中,我很放心!

ø 老师,你辛苦了。

ø 孩子知道孝敬我,这都是你的功劳。

ø 星期天,你的作业很好!

ø 你很关爱学生!

ø 你很细心!

ø 你想得很周到。

ø 孩子们都是你教好的。

ø 你和我们一样关心孩子,谢谢你老师。

ø 你教出的孩子真的很听话,也很懂礼貌。

ø ×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ø 注意以学生为主,个性教学合作学习。

ø 不但教给学生如何求知,还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感谢你

ø 你不时生动讲课,风趣的比喻,细心负责的工作使我的女儿的语文水平有了一个提升,成绩有所提高,感谢你。

ø 你是我女儿崇拜的偶像。你的独特的教育方式,使我女儿对语文课的兴趣增加了很多。成绩提高了。你的平易近人和他们都成了知心朋友,非常感谢你。

ø ××你好,我儿子的语文成绩进步很快乐,我感到很满意。 ø 家长会上,你的言谈和行动真值得我们信赖,谢谢你老师。

ø ×老师你好,我儿子的字很差,但自从你教他以后,他的变化很大,我们做家长的深深地感谢你。

ø 这学期,我的孩子成绩有进步,你有能力把我的孩子教得更好,我们做家长的相信你,孩子交到你手中,我很放心。

ø 你经常教育关心我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很感激。

ø 老师你好,我女儿的成绩在你的教育下,起色很大,谢谢你。 ø 谢谢老师的培育,使我的孩子有了很大的改观。

ø 老师的教育,让我从孩子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孩子的未来。

篇五:《家长对老师说》

家长对老师说

我的宝贝还小

你要用心教他

因为你是老师

领导对老师说

学生成绩不好

你要用心提高

否则要你下岗

政府对老师说

你们先好好干

你们和公务员同工同酬

法律规定的有望很快实现

学生对老师说

读书有什么用

像你没钱没势力

我就是不学{家长对老师的}.

你又不能赶我回去

专家对老师说

要改善教学方法

只有教不好书的老师{家长对老师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社会对老师说

你是园丁

你是蜡烛

教师是太阳系里最光辉的职业

老师说

我被家长责问得哑口无言

我被领导恐吓得噩梦连连

我被教师法骗得有冤难辩

我被学生折磨得遍体鳞伤

我被专家羞辱得无地自容

我被社会捧上天后摔了个半死!

转载】中国的教师为什么会这么累?(上海特级教师李春华

第一累:没有学管理学,却要管理几十个人

管理学是近一百年来西方对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它是随工业化,集团化,流程化而来的一种新型的人对人的关系(大多数的人把管理和统治混淆了起来)。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者的作用最大,薪金最高,权力仅次于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的地位也非常高。读完中欧的MBA需要近50万元,读完哈佛的MBA需要70-90万元。试问:哪一位教师在师范学校学过管理学?哪一位班主任在管理几十位学生的时候得到过系统的,科学的,准确的管理学指导?

事实上,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之大,是一般管理工作不能比的,因为学生不具备完全行为责任,他们不需要承担经济的,民事的,刑事的各种责任,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是不被惩罚的。管理学的基本要求是:奖惩分明。所以,班主任的管理信度只能靠个人的魅力和无穷的耐心。 班主任的津贴是多少呢?全国统一价:平均30。有的还拿不到。给大家一个参考:香港的教师,明确被告知:不用做思想工作。学生没违纪,不用管,违纪,告诉校长。就OK。全欧洲和美国,就没有班主任一说,教师上课的原则是:是不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课本教,是不是按照常情处理问题。因为他们认为:教育学生的思想,是全社会的事情。不是那个学校的事情,更不是哪个教师的责任。一方面是工作的定位不科学,一方面是工作的内容无边无际,一方面是待遇出奇的低,一方面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技术培训。所以,教师工作第一累:班主任。

教师工作第二累:行业保障单薄{家长对老师的}.

人的生命是有周期的,旺盛期不过30年。从25-55,是工作的黄金时期。这其中,25-35是经验积累,35-45是成熟期,45-55是收获期。如果一个行业是所谓的吃青春饭的,那它的早期收入就比较高,比如模特,几万元一个月,很正常,因为20岁的模特已经"老"了。如果一个行业是经验主导的,那么它的后期综合收入就应该比前期高几倍。比如医生。主治医生主要凭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忙里忙外来工作。还有一种是暂时性的行业,那么它的福利,特别是退休金,医疗保险,住房就会在一开始就占行业成本的大部分。如此,人心才安。可是教师就不走运了。30年教龄的教师,如果担任一线工作,强度和刚刚工作的青年人是一样的。工资没有巨大的区别。也就是说:30年的工作,基本是平行发展的。收入的平行抵不过体力的下降,再加上谈婚论嫁,养小送老,买房看病,一个正常的年轻人,踏入教师的行业,30年下来,顺顺利利也只能刚刚自保,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就容易跌入生活的窘境中。怎么让人不天天提心吊胆。

教师工作第三累:社会化过程被省略,工作能力没有完整的系统的培养。

设想有两位水平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一个进外企,一个进中学。看看他们的最初五年。进外企的那位,在进去时,就过3-8关。初试,面试,复试,笔试,再面试,总部再试。过关了,进去了,就是无休无止的培训(在外企,培训是员工的福利之一,因为它们的培训的内容确实是可以提高人的素质的)。首先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通识教育。工作的规范,要求,工作的程序,从穿着的品位到说话的声音分贝的大小,从不同国籍的员工的不同生活习惯到如何正确使用办公器材,从怎么接电话到遇到问题选择什么途径反映,从如何应对压力到如何安排工作内容的前后顺序,等等。接着是直接领导的手把手培训。有的外企细致到头发的长度,发式,衣服的档次,和不同的人讲话的体态。第三是外企的文化的熏陶。比如:注重个人的形象,注重团队协作,注重学习,注重个人价值的提升,注重发展的机会,懂得用数据和逻辑说话,懂得按程序办事,懂得关注整个行业的趋势,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尊重别人的时间,私隐,讲求效率,追求目标。等等等等。说到底,他在五年里,会被训练成一位适应社会,眼光开阔,待人接物的技巧和为人处世的方法都非常成熟的白领。面对未来,他接受不确定,他不怕换工作,他可以开始设计人生,可以找老板重新谈薪水,可以再次走进人才市场,甚至如果已经有了管理经历和经验,更可以上猎头公司的名单。

进入中学的那位,年轻,有朝气,担任班主任,从早到晚,假期补课,周末加班,不停的教,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被学生当作大哥哥,当作知心人,对他仰慕而佩服。他无休无止的重述中学的知识,没有时间培训,甚至没有时间充电,因为工作的内容琐碎而具体,工作对象年龄小而幼稚,工作环境相对封闭而简单,他没有觉得自己需要立刻大量的学习在大学没有学过的社会性内容。他找学生谈话,没有人告诉他:你要考虑处理这个问题的成本和效果的比,你要考虑这件事情和你的目的相关性有多大,你要考虑这件事情在你的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紧急性的排名,等等。

因为不知道,或者,知道却没有答案,于是处理一个问题时,成本过高:非常生气(对身体有害),骂学生(一般在处理了第100个相同的问题后),用好几个小时批评学生的一个习惯

(习惯不是批评就能改的),给家长打电话投诉花去半小时,心情不好吃不下饭,脾气不知不觉变坏,身体不知不觉变差。

说到底,他在五年里,因为他太早就教人而不是被人教,太早获得认可而不是像别人一样有个爬坡的过程,很容易自满和产生高高在上的感觉,放弃系统的进修,培训,毕业时的优势已经不存在,倾注了心血的班级毕业走人,因为当班主任出色而必须再当下去,说不定被领导重视安排在毕业班当"骨干教师",一个更加辛苦的五年在等着他。脾气暴躁了,开始抽烟,最习惯的事情就是收集各种各样的试题,资料,然后是整理,归纳,然后是改作业。开始学会偷懒,开始怀疑自己的未来。

教师工作第四累:在象牙塔中逐渐被社会边缘化

人情,面子,关系,这是在中国生存的三个法宝,也是外国人最难理解的中国特色。这就象民主,契约,理性对中国人也很难理解一样。这是一个重要的矛盾:中国人在大学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知识体系,也就顺便的接受了支撑这个体系的文化底蕴:科学是理性的结果,法律是契约的结果,三公(公开,公平,公正)是民主的结果。尊重科学,遵守法律,追求三公,是在大学里理所当然的思想。于是,人情,面子,关系就成了"中国特色"的东西而不登大雅之堂。出到社会,一位大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领悟这个中国特色,接受这个中国特色,学习这个中国特色,然后才被称为"成熟"。领悟,接受,学习,不是容易的。除非是小部分对社会有比较深入接触和洞察力的年轻人,一般情况下,都是要有那么几次"头撞南墙","面对黄河"的经历才会承认,才会"洗心革面"地"重新做人"。事后回想,就明白了朱自清说的"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一位从课堂(大学)到讲台的年轻人,如果上课没有问题,他几乎可以在校园里几年不和" 围墙"外发生关系,也就没有什么"头撞南墙""面对黄河"的机会。因为在校内也会有磕磕碰碰,但作为大部分的教师中的一员,他很容易得到平衡:教师们的基本氛围就是互相安慰,指责领导(当然是背后的),让人觉得:我是没错的,错在领导。我是有水平的,就是被误解了。于是,失去了"领悟,接受,学习'中国特色'"的机会。可是,要在社会上办成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人情,面子,关系,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而一个人,在过了相对轻松的22-28岁的几年后,现实就会扑面而来,一浪接一浪。这时,考验一个人的"办事能力"的时候到了。老师最大的人情,是学生(其实,本来应该是学校,但学校的'情'――说得夸张点――就是在你得了绝症之后组织老师到家里看望你以及安排你做轻松的发报纸工作而已)。学生在校时,对老师的尊重是真实的。但是,他们上了更高一级的学校,他们会发现过去的老师有的讲错了,有的讲浅了,有的没有讲。"怪不得就是只能教小学,水平就那样。"也有的学生,记得老师的好,但出到社会,自身难保,等有个一官半职,老师也临近退休。更何况,绝大部分的老师,是羞于向人开口的。

老师的面子,跟学校的档次,个人在社会的影响力,在学校的职务关系最大。但就是国家重点学校的校长,最高的档次了,也没有多大的面子。因为学校是教育局领导的,中学的校长也就相当于科级干部。重点的相当于副处级。(北大的校长当然例外了,北大处级就有140多个,但就是北大,"教授不如管饭堂的"言论不是也上了中央电视台吗。)校长如此,普通教师就更不用说了。教师的关系,基本谈不上。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封闭在校园里进行的,不用和"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除非是和家长交流。但是,家长一般是因为孩子在学校才对老师"礼让三先",孩子一离校,甚至一离班,关系就断。一来因为教师本身就没有建立关系的那个想法,二来家长(在孩子离开了学校后)仍和老师建立关系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好处。

教师工作累不胜累的第五个原因:学生的折磨

在特异功能盛行时曾经有个说法,那些"大师"们最怕的就是中学生,因为中学生最无所顾忌,既不像小学生那么约束,又不像大学生那么"懂礼"和"收敛"。他们在行为上是什么都敢试的。

文革闹得最热的,就是中学生。上山下乡,罢课闹革命,"我年轻 / 旺盛的精力象风在吼。/ 我热情 / 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

中学的老师,面对每个班40-80个精力正旺,自制力很低,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准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探索的学生,随时都会遇到一些极端的事情,从成人的角度看不可理喻的事情。每个教过中学的老师都有这方面的例子。当众撒谎,抵赖,有意的伤害,过激的手段,幼稚而自认为成熟,需要老师无条件的爱却随时会说出伤害老师的话和做出伤害老师的行为,并且,认为老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而任意挥霍。―― 这是从成人的角度看。任何从这个角度看事情的教师,都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必须换一种角度:看出他们长大的身影里还非常幼稚的心,他们的想法经由他们无法负责的语言说出,他们的行为是只讲眼前而忽视未来的,他们在大量接受新的事物的同时却牢牢的保留家庭小环境给他们的真实深刻的影响。 教师累不胜累的第六个原因:领导管理上的无知和统治上的权力欲

在上世纪出现管理思想之前,政治是社会的权力的集中形式,行使政治权力的人所要学习的是权术,所要运用的是领导(追随者);统治(管辖者)和消灭(反对者)。所谓权术,就是领导的艺术、统治的能力和消灭的方法的集合。美国的三权分立为代表的社会架构,是对权力的深刻认识和自觉约束。但是在东方,在中国,自秦以来的的600多位皇帝,朝思暮想的就是如何"夺权""得权""用权"。可以说,25史,就是一部“夺权”“得权”“用权”的记录。 在管理思想被广泛认识和深刻理解之前,人们已经接受了这个观念:权力和个人的自由是必然冲突的。个人必须为了统治者的权力而牺牲自由。这些话大家应该很熟悉:"个人和集体","为了祖国的利益,我甘愿……""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时刻准备着……""大我与小我""公家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出现了世界最复杂最细腻最丰富的"权术的艺术"和"权术的环境"。小到一个部门的领导,也会反复研究历史,从中获得"启发",让自己的号称"管理"实为"统治"的行为能顺畅。

中国的统治者,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法家型――以秦始皇为代表,儒家型――以汉文帝为代表,道家型――以明神宗为代表。(当然,最常用的是"外儒内法"型。)无论哪种类型,都有其"理""义""用"三个方面。

说了半天,说到学校了。目前的学校的管理者,绝大部分是教师出身,如果说在专业方面一般都有拿得出手的活,但在"管理"上,很多是外行。最了不起的是在走马上任前接受为期1-3个月的"教育管理"培训,然后就是一年的考察期,和说不定的副职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之中聪明者,很快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化:从教师变成领导。从关心学生到关心教育局,从研究教材到研究文件,从天天上课到天天开会。内心的变化是明显的。苦尽甘来。他的教学经历和教育局的要求成了他领导的思想核心。注意:他不是以管理的规律为指导思想的。但是他的一切行为都被称作管理。在他的心目中,现实的正确的顺序是:教育局第一,以他为核心的"自己人"第二,社会关系户第三,中层第四,学生第五,教师第六。这是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选择的顺序。

从管理学的角度,教师应该是一个学校的利益的创造者,学生是一个学校的品牌的体现者。但事实上,学校的领导心中,如果他不把教育局放在首位,他的位置必然不保。如果不关心"自己人",他的事情就没有人去"做",如果他不顾及社会关心户,他就不能利益最大化,他不顾及学校的中层,他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学生和教师,哈哈,不是不考虑,而是很难顾得过来。祸不单行的是,学校的领导,往往不仅谈不上领导的艺术,就连领导的能力都成问题。因为他在最能学习的年龄,是学习怎么做一个教师。所以走上领导岗位了,他的领导总是变成两件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学生的成绩,上级的各种检查,学校的各项纪律,每年的各种考核,升职,晋级,奖金,老中轻的隔阂,小团体的冲突,全都成了他的砝码:任何一个想和他作对的人,都会当作"修理"的对象。修理的方法因领导的修养而定。修养好的,让你在学校的主流之外,好处没有你,干活就是你。修养差的,干脆想办法开除你。

教师累不胜累之七:内耗成本出奇的大

有句流传颇广的话:知识分子最麻烦。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一是研究所,一是大学。如果把知识分子分为高级知识分子(简称"高知",中国特色的又一个词),和普通知识分子,那么大学是高知的天下,中学就是普通知识分子的天下。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定位,因为历史的原因而非常特殊。一,数量相对少。古代的秀才是法定无需从事体力劳动而直接从政府部门或者宗庙祠堂领取生活必需品的群体,这也就导致数量上不去,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不事劳作的群体不可能很大。二,地位中等。严格的说,古代知识分子批量出现应该是在隋唐有科举之后。之前的知识掌握在贵族阶层中,之后,读圣贤书,替圣贤立言,替生民请命,替往世续绝学,替万世开太平,成了知识分子追求科举的精神归依。这种给知识附加"崇高"感的做法,也是中国特色之一。无权而有地位,这导致知识分子的自尊心特别强,特别敏感。就象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样,如果一个皇帝"礼遇"贤士,就会得到知识分子的"感激涕零"。知识分子中不得志(考不过科举而进不了官场)者,很多会选择开私塾,成为"先生"。"先生"和"老师"在古代是不大相同的。韩愈的名言大家都知道了,师有三件事:传道,授业,解惑。先生,只需完成第二件事,另两件是"师"事。后来,混为一谈后,知识分子中又分化出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

古人云:师道尊严。知识分子本来就自尊感强,再来个师道尊严,教师就不仅具备了知识分子的细腻,又再加之双重的自尊,在出世入世间,教师的心理演绎得格外的复杂。也因此,学校成了人事最复杂的地方。学校内的三大对立集团:教师阶层vs领导阶层,毕业班教师vs 非毕业班教师,老教师vs 年轻教师。学校内的次三大对立集团:文科教师vs理科教师,高中教师vs初中教师vs小学教师,班主任vs普通任课教师。学校内的末三大对立集团:教师vs后勤,主科教师vs"副科"教师,想出人头地的教师(有"野心")vs 想平平安安的教师("混日子")。

一位教师因为在这九大集团中的身份不同而在学校有不同"地位"。"地位"之错综复杂,千丝万缕,是外人无法理解的。举例说,新学年,一位教师,从初一到初二,是顺利。如果直接到初三,就可以接受祝贺(因为是毕业班,这是把关教师),如果是升入高一,就要请客(因为进入了另一个阶层)。当然,反过来就麻烦了。如果担任班主任,那就要看领导的目的:一,可能是整你。二,不可思议的是,可能是要扶持你。

一个学校,几十位教师,就这么无休无止的在蝇头小利中,用敏感而精确的心在争夺,排挤,拉拢。有人自愿回避而退出,有人乐此不彼而兴奋,有人无可奈何而应战,有人莫名其妙而陷入。有人身经百战而扬名,有人身败名裂而倒霉。有人长于谋划而成军师,有人长于调停而成"师爷",有人风头强劲而被压上重码,有人已经过气而被同情。

教师累不胜累之八:政府不重视,法规不科学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教育的作用首先被考虑的就是对GDP的贡献。能出口创汇吗?能解决就业问题吗?能成为纳税大户吗?能成为政绩工程吗?能成为城市品牌吗?如果能,都是间接的。更间接的是,国家对教育不是重点投入。这仅有的一点钱,表面上是用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际上偏重高校。按我们的周济部长的说法:"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六年之中,规模翻了两番"表面是上偏重西部,其实是偏向东部(因为教育经费是各级政府出钱的。预算出的钱,西部政府往往出不了,东部往往超过。)国家有一项对北大的专项投入,分5年给付,其数额相当于西部7000所中小学一年的预算经费。为什么会给北大呢?因为北大的人说,给清华的钱是给北大的几倍,但让我们和清华一样质量,太不近人情了。于是就给个专项。到中小学的,还剩多少?咱们的教育部部长也说:"我觉得最难的还是教育的投入不够。"因为如此,各级政府的教育(部,司,局)都不是肥水衙门。不吸引人(才)。看看工作安排就知道了,"老王啊,这一阵子风声紧,下面议论很多,上头又查得严,你不如先到教育口干干,税务的那摊子事情就交给别人好了。你看怎么样?"这是对有错误的干

篇六:《家长感谢老师的话》

家长感谢老师的话

老师教给你的孩子知识,引导他们的人生之路,培养他们成才,犹如学生们的父母一般。家长对老师心中充满感恩,家长感谢老师的话,感谢他们对孩子的爱和关怀!

1、感谢老师对我孩子的关爱与照顾,孩子的成长需要你们的关怀与辅佐,对你的感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却记在心中!祝愿老师桃李天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孩子的明天会因为有你的教育而感到骄傲!

2、您,是载送卫星的火箭。您,是海上的罗盘针。您就是我们孩子最敬爱的老师。谢谢您让我的孩子知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

3、您的辛劳是我们孩子的动力,我们孩子的成功是您的骄傲,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将为您感到自豪!

4、悦耳的铃声,妖艳的鲜花,都受时间的限制,只有我的祝福永恒,永远永远祝福您,给我孩子智慧之泉的老师!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5、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我们孩子要用老师教写的字,用老师教的美好词句,为老师写一首最美的小诗。愿您节日快乐!

6、老师是神圣的职业,你们为了孩子的学习、成长,不辞辛劳的教导、教育。非常感谢您对孩子的爱和教导,我们再这里要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7、您授予我的孩子知识,您,指给他向前的路。你如同母亲一样保护着他。作为孩子的家长,非常的感谢您,在这里祝身体健康,一帆风顺!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你辛苦了!感谢您的孩子的培育和关怀!

篇七:《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

xxxxx老师们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您们好!{家长对老师的}.

首先,我们一家人向xxxxx的老师们道声感谢。谢谢你们这些时日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付出,辛苦了!

一直就想和老师交流,但一直苦于上班太忙没有恰当的时候和老师沟通,偶尔请个假来接送xxxxx,也没有和老师畅谈,只是提了一点点。未能让老师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的孩子,这是我们家长的失职。那天开家长座谈会,想说的话其实很多,但是我知道还有更多的家长有话要说,而且,宝贝的事情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今天,宝贝睡得早,趁此机会坐在电脑面前细细说来,也许会说得更全面一些。

xxxxx三岁半了。回顾这几年来,酸甜苦辣样样皆有。两岁之前,xxxxx是由奶奶和外婆共同带大的,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其乐融融。但后来因为客观原因,两位老人都不能带宝贝了。可以说在别人眼里,我们两夫妻的生活是从天堂降到了地狱。我和他爸都知道,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不到两岁半,xxxxx被送到了柳湖幼儿园。我们两大人谁有时间谁就接送。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孩子。后来,我们也请了一个非常善良的姑婆专门负责接送她。在柳湖读了一学期,考虑到示范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因素,与我们家长的期望更接近一些,也更适合宝贝一些,于

是xxxxx很幸运的飞到了你们身边。{家长对老师的}.

通过大半年的观察,xxxxx的变化确实很大,这与老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生活方面,她能做到基本自理。自己穿衣裤鞋袜(夏天简单的衣服),自己吃饭拉便便,自己刷牙洗手洗脚……上学期老师反映过xxxxx午睡不易,通过老师有效的方法,现在已经明显好转。平时我们在这些方面也不骄纵孩子,一直都信奉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做好一个“懒”家长。

在学习方面,从小我们就注重早教的培养,曾经多次带去宜宾早教机构感受过,学习到一些早教方法,回来自己摸索并实践一些。从未满一岁开始,我们便坚持每天晚上讲故事给她听。直到现在,睡觉前听故事和看书已经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了一种自觉的习惯。诗歌,儿歌等,都会很多。每个月,xxxxx也会按时收到我们给她订的巧虎系列书籍玩具等。只要是对孩子有好处的,我们家长都尽力去做。包括和袁亚睿的妈妈肖叶老师他们一起去亲子活动,一起交流育儿心得,一起爬山,一起做游戏……

只是,在礼貌方面,我有一个问题困惑了几年了。对,三年了!毫不夸张!!就是性格胆小的问题。这个孩子从小就与众不同。抱出去和朋友玩的时候,如果是男性,她就会哭,会怕。从小就不让男性报她,除了他的爸爸。我们为此做过许多努力,后来,渐渐不哭了,但是,仍旧掩饰不了她惧怕的表情和心理。还有,其他孩子会主动喊人,主动和别

人打招呼,而xxxxx就不会。她不是一个宅家的孩子,我们也不是宅家的大人。每天晚上吃过饭都会抱她出去,让朋友们逗逗,有意识的去培养她的人际交往能力,消除她的恐惧和胆小心理。每天出门前,都会好好的和她说,出去碰到熟人应该怎么打招呼,她都很高兴的答应。但是一出门情况就还是老样子,死活不叫人。有时真的觉得累。每天这样的对话会重复,这样的情景会重演。软硬兼施,都不太管用,或者说只管当时。现在的情况有点好转,不会主动打招呼,但是我叫她喊的话她还是会喊。总之,不会主动的去做。可是如果有另外一个性格外向的小朋友和她在一起的话,她就明显很开朗,看到小朋友打招呼,她也会很兴奋的跟着喊。我们分析过,这应该是因为她胆子太小的原因。有一个玩伴在身边,她胆子就会大起来。其实我小时候胆子也很小,也是死活不和人打招呼,很遗憾她骨子里遗传了这种“胆小基因”。她不是一个主动的孩子。但是,我不想因此断定她就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想给她打上“内向”这样一个标记。

老师,你知道吗,她在家里不是这样的。在家里,她相当的活跃。当着家里的人,会主动唱歌,跳舞,走猫步,做怪像,当小老师。会跟着他爸爸快乐的舞动扭屁股,他爸也爱带着她跳舞,哪怕是起床的时候带着她扭几下。我也因此给她报了舞蹈班,我不求她能跳多好,只是让她能更加自信,胆儿更大。有时候,我把她的跳舞视频传到网上,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个宝贝很开朗,很搞笑。”这是因为他

们没有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她。亲爱的老师,你们非常了解xxxxx在学校的情况。不说我也知道,如果你们叫她独自站在讲台上去唱歌,她绝对张不开口。如果你问她两句话,她应该不会回答,或者只是点头,最多会声音如蚊子一般回答你几个简单的字。

我困惑的是,这样的孩子,她不是真正的内向型性格,如果是真正的内向,她在家里就不会又唱又跳,而是安静的做着安静的一些事情。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她喜欢跳舞,她喜欢唱歌,喜欢说话,喜欢搞笑,只是,她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这样,我不知道她怕什么。

为此,我寻求过很多帮助,看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和资料。美国心理学家对此研究,并且是如此描述这样的儿童的,说他们是患了“选择性缄默症”。这不是一种吃药可以治好的病,应该说是一种心理病。就是胆小的孩子,在熟悉的场合,没有压力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在不熟悉的场合,就选择沉默。这样的儿童,只有慢慢引导,多鼓励,让她有自信。于是我不停的朝这方面努力。我几乎不会在朋友面前骂她,因为她自尊心很强,不是大大咧咧的小孩,骂她的话只会让她更加胆小。一般在外面她犯错了,回家再进行说服教育。当然,在有时候说服无效的情况下,我们也打骂过她,大人往往也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太苛刻,太多虑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不能强求。但是,生活告诉我,过于内向的孩子,

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在生活中是不容易成功的。有句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小孩都是优秀的,都是复合型人才。如何才能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