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


篇一:《《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方案 方耀龙》

1

2

3

4

5

篇二:《《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勉强”“眷顾”“被褥”等字词;

2.强化对童话文体的认识;

(二)能力目标

1.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用心理描写展示人物内

心世界的写作手法;

2.通过复述故事,加强口头表达及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学习米妮诚实、勤劳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一) 重点:理解故事含义,学习米妮的优秀品质;

(二) 难点:学习心理描写、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提问法 朗读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跟大家分享几幅图画,(幻灯片放映)

大家能认出他们是谁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美人鱼。)这些

都是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她们身上闪现着勇敢、善良等美德。童

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写作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

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今天,我

们就来听听美国作家莫德•林赛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

事,又告诉我们哪些的道理呢?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订正字音:(以多媒体显示,如有学生提问,即时补上)

勉强 眷顾 葱茏 真挚 教诲 扫帚 被褥 津津有味 .........

2.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明确:(1)小姑娘米妮从小与妈妈、妹妹快乐的生活着。有一天妈妈

生病了,米妮决定出去找工作,天黑的时候她来到了森

林的一间屋子,屋里非常的脏乱。等手暖和过来后,小

米妮洗盘子、擦地板、整理桌椅,将小屋收拾得清洁又

敞亮。这时候十二个小矮人回来了,非常的高兴。就让

米妮留下来在仙女保姆回来之前帮助他们整理屋子。每

天小米妮都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直到仙女假期到

了最后一天,米妮被从未见过的美丽景象深深的吸引了,

因而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虽然小矮人什么也没有

说,可是米妮心里还是很不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

主动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这时候,米妮“哦,哦,哦”

的惊叫了起来,地毯下躺着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子。原

来是小矮人们被米妮的真挚和诚实感动了,所以将他们

的爱随着金币一起送给了米妮。

(三) 品读课文,领悟内涵

1.故事讲了米妮的哪些事情?(学生细读课文、自由讨论)

明确:

①米妮从小就很能干,帮助妈妈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②米妮出去找工作 ,来到森林小屋里并把它收拾得清洁又敞亮。

③米妮在小矮人家里工作很仔细认真。

(1).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运用了怎样

的写作手法?

明确:米妮是个勤劳的孩子;运用了正面描写的写作手法。

(2).除了正面描写,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米妮的勤劳?

明确:

①小矮人非常“高兴和吃惊”、“相信自己的眼睛”。 ②晚上小矮人们回来了,„„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 ③“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屋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从小矮人和小星星的反应来体现米妮的勤劳。

(3).从旁人的反应让我们感受到米妮的勤劳,运用了什么写作

手法?

明确:侧面描写

小结:作者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米妮的勤

劳写得形象生动。

2.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重点情节。

明确:第22-32自然段。

3.老师范读重点情节部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米妮此时的心理活动。

明确:矛盾,内心正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1)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米妮做了什么决定?

明确:承认错误,主动起来去打扫地毯下的尘土。

(2)米妮主动承认错误并以实际行动来改正,说明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诚实。

(3)通过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属于什么描写方法?

明确:心理描写。

小结:作者运用心理描写的写作手法,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米妮的诚实。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预设问题)

(1)“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又为什么用两个感叹号?(引导学生比较、反复品味、交流)

明确:反复。连用两个感叹号,表明米妮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2)地毯下出现了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币,说明了什么?

用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

①如果米妮没有起来去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而是安心的睡觉,她会有什么收获?

②从小矮人的话中,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①诚实、善良、勤劳的人一定会有回报。

②美丽的心灵像金子一样闪光。

(3)文中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明确: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善良、工作认真的道理。

(四)总结全文

这篇童话,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及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勤劳能干的小姑娘米妮在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况下,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主动打扫尘土而尘土却化作金

币的动人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善良、工作要仔细认真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

学生上台以各种方式(口语复述、背诵、表演等)进行展示

1.联系自己读过或听过的故事,有哪些故事的主人公和米妮一样具有令人难忘的美德。

明确:说出故事的名称、大致情节、人物姓名,以及自己对这个故事

和人物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描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的描写方法(语言、行动、肖像、细节等),突出其主要性格。

(七)板书设计

地毯下的尘土

莫德•林赛{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

勤劳(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认真工作

米妮

诚实(心理描写) 诚实做人

篇三:《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童话的特点。

(2)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积累字词,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

(3)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小组讨论、全班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童话主人公勤劳能干、诚实善良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这篇童话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善良、诚实、勤劳的美德。

教学难点:学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塑造人物的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童话中充满了神奇

浪漫的想象,富有情趣的内容和夸张的修辞,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的地毯下的尘土。

二、整体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完后请同学们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2、正音:(以小黑板显示,学生发现错误后,随时补上)。

勉强(qiǎng) 葱茏(lóng) 眷顾(juàn) 真挚(zhì) 被褥(rù) 教诲(huì)

3、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学生在复述过程中,能交待清楚主要故事情节即可。)

主要故事情节:穷苦人家的孩子米妮常帮妈妈做家务,为了谋生,米妮出外找工作,她巧遇小矮人一家,好心地帮他们做家务,七个小矮人收留了勤劳善良的米妮,米妮用自己的真诚通过小矮人的考验,获得了礼物,从此回家和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主要人物。

1、同桌合作、全班讨论、交流。

①提炼概括全文结构。(见板书设计)

②纵观全文,可以看出米妮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善良、勤劳能干、诚实。(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见解,给予充分肯定并适当点拨。)

2、小组讨论交流。

“思考与练习二”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四、小结

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明确: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只要养成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工作的良好习惯,一定会受益终生。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

板 书 设 计

父死母病妹瘸家穷——主动出外打工

地毯下的尘土 偶遇十二矮人挽留——担当临时保姆 认真对待工作、诚实、善良、勤劳 自觉清扫毯下尘灰——十二金币回报

篇四:《《地毯下的尘土》教案》

地毯下的尘土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想不想听?有一个同学旷课,写了份检讨书,我们来听听(读《一个旷课学生的检讨书》)

2、这位同学虽然犯了错误,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有一些优点?(诚实、勇敢、幽默、搞笑……)

3、他是个勇敢、诚实的男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跟诚实有关的童话故事:《地毯下的尘土》。

二、学习新课

(一)故事情节

1、简介作者

《地毯下的尘土》选自《美德书》,作者是莫德·林赛。

2、这篇童话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现在请大家快速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并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

(1)出示生字词

勉强(qiǎng) 葱茏(lóng)

眷顾(juàn) 真挚(zhì)

被褥(rù) 扫帚(zhǒu)

(2)故事情节:小姑娘米妮为生活所迫到森林里给小矮人干活,并因她的勤劳能干和诚实善良,感动了小矮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二)人物形象

导语:童话的主人公是米妮,那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1、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米妮是个勤劳能干、善良诚实的好孩子

2、米妮的勤劳能干表现在哪里?

分小组讨论:划出描写米妮勤劳能干的句子,并讨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①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像一只新的发夹一样光鲜。

②洗盘子,擦地板,把家弄得漂漂亮亮。

③等她的手一暖和过来,她就开始整理房子。

④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

⑤小矮人离开后,她打扫了房子,并补好了小矮人的衣服。

侧面描写:①……难道这不令人高兴和吃惊?我们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②……你刚来时我们的房子的样子有点惨,但现在你已把它收拾得清洁又敞亮。 ③晚上小矮人回家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

晚饭正等着他们。

④“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3、导语:(1)米妮勤劳能干,认认真真地帮小矮人工作,可是有一天她却忘记打扫房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米妮望着窗外美丽的风景,忘记了打扫房子,所以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

(2)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可以表现米妮的什么品质啊?(表现米妮的诚实善良)

(3)课文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写米妮的勤劳能干,那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米妮的诚实善良的?(通过描写米妮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的诚实善良。)

(4)课文哪些内容是写米妮的心理活动?(朗读23—30自然段)

(5)这段心理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写出了米妮因为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而内心非常自责和矛盾,特别体现在哪一句?(重点品析“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

文中六次出现“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句尾用惊叹号,表明米妮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6)A、B两组同学组读星星的语言,一组读米妮的心理描写,老师读独白。注意读出星星对米妮的赞美,读出米妮矛盾、自责的心理。{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

(三)主题探究

1、导语:米妮的诚实善良占了上风,她拿起扫帚去扫地毯下的尘土,结果,在地毯下躺着十二块金币。米妮最终获得了小矮人给她的馈赠。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

2、导语:米妮得到金币还跟她的工作态度分不开,所以,故事也告诉我们:

★我们还要养成“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良好习惯。

(四)拓展想象(请按要求续写故事,字数在200字以内)

在下面情况下,故事将会怎样发展:

1、假如米妮上床后就睡着了,根本就没有想起地毯下的尘土。

2、米妮拒绝了小矮人们的好心,不要金子。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可见,童话故事不仅能教给我们知识,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开拓我们的思维哦!)

(五)赠你格言

结语: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课。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说过:“一个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知识和美德共存的中学生。

篇五:《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

《地毯下的尘土》

一、作者简介:{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

莫德·林赛,美国作家。

二、作品简介:

《美德书》(美)威廉·贝内特编著。该书以简单的语言故事开篇,渐趋复杂,通过伊索、莎士比亚、柏拉图、马丁·路德·金以及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美德做了深入的探索。书中展现给我们的是人类本性中的最基本的十大美德: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工作、勇气、坚韧、诚实、信仰、忠诚。每一个美德似乎都是一个人的历史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浓缩。《美德书》是人类美德故事的宝库,是目前世界上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好书之一,对每一个读者而言,读一次好比是接受了一次心灵的净化。

其中几百首童谣、诗歌,是人类坚强而美好地存在和成长的例证,是人类向着未来迈进的依据。

三、字词精解

1、生字正音

cōng lóng juàn zhì rù jīn

葱 茏 眷 顾 真 挚 被 褥 津 津有味

huì tì sào zhou

教 诲 抽 屉 扫 帚

2、字形辨析

(huì)教诲、(huǐ)后悔、(huì)晦涩

(yǐ)椅子、(yǐ)倚靠、(yǐ)旖旎

3、多音字辨析

难:(nán)难道;(nàn)责难、遇难;

悄:(qiāo)悄悄;(qiǎo)悄然

和:(hé)和平;(hè)随声附和、和诗;(huó)和面;

(huò)和药;(hú)和了;

4、难词释义

葱茏:青翠茂盛。

眷顾:关怀照顾。

津津有味:特别有兴味。

真挚:真诚恳切。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5段)故事的引子:米妮家里贫穷,母亲又病了,自己外出求职。 第二部分(6——9段)故事开端:米妮误入小矮人的家,并打扫干净

脏乱的房子。

第三部分(10——18段)故事发展:米妮应小矮人的要求留下,帮他

们干活。

第四部分(19——33段)故事高潮:米妮因未扫地毯下的尘土而内心

不安,最后扫了地毯下的尘土。

第五部分(34段)故事结局:铭记教诲,认真做事。

2、看完了课文,说说本文以“地毯下的尘土”为题好在哪里?

明确:《地毯下的尘土》这个题目就很有深意,耐人寻味。通读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尘土”是课文所叙故事的关节点,它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姑娘米妮自觉主动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揭示作品主题的一个主要内容。

3、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米妮是一个勤劳能干、善良诚实的好孩子。

五、研讨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一)

1、米妮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小姑娘。

(1)是什么原因使米妮从小就勤劳能干,她的勤劳能干是天生使然吗?

(2)米妮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

(3)在小姑娘家里,文章是怎样具体写小姑娘的勤劳能干的?

提示:例如:第一段“她不在家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像一只新的发卡一样光鲜。”以及第二段和第五段。

(4)从小姑娘在小矮人家里的表现,看看有哪些情节是写小姑娘勤劳能干的?

提示:第九段、第十八段等。

(5)分别从哪两方面来写的?

提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米妮是一个诚实善良的小姑娘。

(1)是什么原因使米妮在离开小矮人家的最后一天中没有像以往一样打扫地毯下的尘土?

提示:米妮津津有味地欣赏窗外美景,“连要干的活都忘了”,她飞快地做完了其他家务,她并不想偷懒,只是她“再也无法干得更快了。”

(2)和作者写小姑娘的勤劳能干的特点不一样的是,写她的诚实善良,作者运用描写人物的什么方法来表现她的性格特点?

明确:写小姑娘的勤劳能干,主要运用了人物的行动描写,写小姑娘的诚实善良,则运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

(3)从文中找出说明心理描写的句子。

提示:①“地毯下的尘土”在文中出现了六次和六个感叹号。②借天上星星的形象表现人物激烈的思想斗争。

3、米妮是一个懂礼貌的小姑娘。

(二)

1、文中两次写小姑娘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窗外的景色是“从未见过的美丽景象”,米妮“津津有味地看着,连干活都忘了”,于是“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了”;作者又用星星的形象“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用星星的语言“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来表现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第一次描写,引出了故事的重点情节“地毯下的尘土”;第二次描写,引出了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也引出一段生动细致的心理描写,使一个诚实善良的小姑娘的形象跃然纸上。

2、星星与米妮的对话和米妮心里那个小小声音说明了她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米妮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心中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3、地毯下出现了“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币,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① 诚实、善良、勤劳的人一定会有回报。②美丽的心灵像金子一样闪光。

六、小结:

1、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

明确: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故事还告诉读者要养成“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良好习惯。

2、米妮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向米妮学习。

明确:她的勤劳、善良、诚实、较强的生存能力,没有娇骄二气。

七、写法精解:

1、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

2、形象化的心理描写。

这个童话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这是作者精心的设计。在这里,作者不是叙写行动而是描写心理来表现人物。作者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来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惊叹号,表明米妮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星星的对话也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篇六:《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共1课时)》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设计

一、总体构思

这篇课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题目的设计很有深意,耐人寻味,在教学中要通过对题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的内容富有教育意义,课文通过米妮出去找工作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诚实、善良、勤劳、懂礼貌、乐于助人的小姑娘的形象,学习时要结合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让学生讨论该怎样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本文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非常独到细致,要在教学中通过朗读来认真品味、理解,弄清楚这些描写的作用及好处,并在作文中学会运用这些写法。

二、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对于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要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概括,尽量避免用简单的词汇来给主人公的性格下定论。对于主人公的美德,可以要求学生联想读过的其它文章,思考哪些人物具有和本文主人公相类似的性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辅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是否尝试过在假期出去找一份工作来为自己挣点零花钱呢?可能有很多同学有这个想法,只不过还没有付诸实践;也可能有的同学已经有过在假期卖报纸、冰棒、鲜花的经历了,可是大部分同学可能都还不需要自己出去挣钱来补贴家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大家会认识一位懂事的小姑娘,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出去找工作的。

(二)字词积累

勉强 葱茏 眷顾 真挚 津津有味

以上词语,要求学生注音,并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再分别另造一个句子。因为词语不多,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在课堂上完成。

(三)诵读课文

本文语言活泼生动,充满丰富的想象,诵读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前四段,做好感情的铺垫。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其余部分,可以让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女生扮演米妮的角色,一部分同学齐读小矮人的话,其余同学读课文的叙述部分。

3、诵读的同时思考问题:

小姑娘米妮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课文开始为什么不直接写她出去找工作,而是从她的身世写起呢?

诵读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米妮的家庭很贫困,“一家人勉强吃饱穿暖”,可是家里的气氛却十分温馨、和睦,母亲勤劳能干,女儿也很懂事勤快,“在这两个幸福的孩子看来,都充满了欢乐。”这些内容看起来无关紧要,却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因为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想到,米妮勤劳诚实的美德,应该只有在这样的家庭中才能形成。

(四)思考和讨论

1、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主人公性格的有关语句,用铅笔画出来,并指出这些语句反映了主人公什么方面的性格,并指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明确:懂礼貌

①“她匆匆地赶过去,敲了敲小屋的门,没有人答应。她敲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人来应门。她想,这儿可能没有人住吧!她打开门,走了进去,决定就在这里过夜。”

——正面描写。先敲门,直到判断可能没有人住才进去,多么懂礼貌的孩子! ②“米妮看到了小矮人,就出来见他们。‘你们好,’她说,‘我是米妮.格雷,我出来找工作,因为我亲爱的妈妈病了。我是天刚黑时进来的,我——’”

——正面描写。见到房子的主人,先问好,再介绍自己,再说明进来的原因,很有教养。

③“所以她谢了谢他们,答应了下来,„„”

——正面描写。答应帮小矮人工作后首先道谢,这里的描写虽然简短,但是不容忽视。

勤快能干

篇七:《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语文版(新)》

《地毯下的尘土》

一、总体构思

这篇课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题目的设计很有深意,耐人寻味,在教学中要通过对题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的内容富有教育意义,课文通过米妮出去找工作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诚实、善良、勤劳、懂礼貌、乐于助人的小姑娘的形象,学习时要结合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让学生讨论该怎样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本文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非常独到细致,要在教学中通过朗读来认真品味、理解,弄清楚这些描写的作用及好处,并在作文中学会运用这些写法。

二、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