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āozhuó

雕琢


拼音diāo zhuó
注音ㄉ一ㄠ ㄓㄨㄛˊ
词性动词


雕琢

词语解释

雕琢[ diāo zhuó ]

⒈  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carve cut and polish a jade;

⒉  过分地修饰文辞。

write in an ornate style;

引证解释

⒈  雕刻金玉等。

唐 罗隐 《投所思》诗:“雕琢只应劳 郢 匠,膏肓终恐误 秦 医。”
清 唐甄 《潜书·法王》:“如以石为玉,雕琢之工,虽巧虽勤,终为恶器。”

⒉  指雕琢而成之物。

《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於家,工师之事也。”

⒊  比喻修饰文辞;刻意使文辞美妙。

唐 崔涂 《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诗:“雕琢文章字字精,我经此处倍伤情。”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如 周朴者,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
清 曾国藩 《书<归震川文集>后》:“假 齐 梁 之雕琢,号为力追 周 秦 者,往往而有。”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而那些辞采华丽,‘骈四骊六’,洋洋洒洒,极尽雕琢之能事。”

⒋  犹矫饰,做作。

《韩非子·主道》:“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
《淮南子·精神训》:“衰世凑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其情,以与世交。”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为吏去觚角,絀雕琢,以平易敦朴为务。”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⒌  犹砥砺。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先哲居高而不敢忘危,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雕琢情性,组织辞令。”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以故士皆雕琢节行,缘以文彩,蔼蔼而进,至使敌国异方,闻风畏之。”

⒍  比喻罗织罪名。

《后汉书·蔡邕传》:“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委任责成,优劣已分,不宜听纳小吏,雕琢大臣也。”
李贤 注:“雕琢,犹鐫削以成其罪也。”
彫琢:1.雕刻琢磨。 《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於此,虽万鎰必使玉人彫琢之。”
宋 曾巩 《简翁都官》诗:“自有文章真杞梓,不须彫琢是璠璵。”

⒎  引申指刻意修饰文辞。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今虽欲自彫琢,曼辞以自饰,无益,於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琢,一本作“瑑”。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其词随语成韵,随韵成趣,不假彫琢,而意志自深,风神或近 楚 《骚》。”

国语辞典

雕琢[ diāo zhuó ]

⒈  刻镂。

《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

雕刻 琢磨

⒉  修饰文词。也作「雕瑑」。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

英语to sculpt, to carve (jade)​, ornate artwork, overly elaborate prose

法语sculpter consciencieusement, ciseler, travailler

分字解释


※ "雕琢"的意思解释、雕琢是什么意思由字词语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们有如宝石,需要经过苦难的锤凿来雕琢。

2.天赋就像深藏在岩石底下的宝石,没艰苦的发掘,精心的雕琢,它自己不会发出光彩来。张洁

3.如黑曜石般澄亮耀眼的黑瞳,闪着凛然的英锐之气,在看似平静的眼波下暗藏着锐利如膺般的眼神,配在一张端正刚强、宛如雕琢般轮廓深邃的英俊脸庞上,更显气势逼人,令人联想起热带草原上扑向猎物的老虎,充满危险性。

4.我的野心是要看到层出不穷的自己。我最大的兴趣,是在镜头前不断雕琢,不断蜕变的自己。穷尽一生之力,我想看看我自己,到底有多少可能。这是我的野心。

5.这是一个用整块翡翠雕琢成的玉佛。

6.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7.油菜花四片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朴实个性。花瓣十分精致,有细细的纹路,那是技艺多么高超的雕刻家也无法雕琢出来的。

8.制作盆景是一项精雕细琢的工作,她要求景物具体而微,哪怕是几片树叶,哪怕是几缕长髯,哪怕是田间牧童,哪怕是江边钓叟都要精心雕琢,来不得半点马虎。

9.那青松的针叶上,凝着厚厚的白霜,像一束束洁白的秋菊;那落叶乔木的枝条上裹着雪,宛如一株株白玉雕琢成的树;垂柳银丝飘洒,灌木丛都变成了洁白的珊瑚丛,千姿百态。

10.纯朴是艺术作品的必不少的条件;就其本质而言,它排斥任何外在的装饰和雕琢。